專利名稱:隔振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較佳地用在例如汽車的發(fā)動機支架等中的隔振裝置。
背景技術:
自以往,公知一種夾裝在構成振動傳遞系統(tǒng)的構件間,將這些構件彼此隔振連結起來的隔振裝置,對該隔振裝置向汽車的發(fā)動機支架等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隔振裝置具有如下構造,即,由安裝在構成振動傳遞系統(tǒng)的各一方的構件上的第一安裝構件和第二安裝構件,利用主體橡膠彈性體彈性地相連結而成。例如日本特開2006-177544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述的隔振裝置就是該構造,且具有如下構造,即,第一安裝構件與具有長條板形狀的第二安裝構件間隔開地配置在該第二安裝構件的上方,在上述第一安裝構件與第二安裝構件之間配置有主體橡膠彈性體。另外,在專利文獻1所示的隔振裝置中,以主體橡膠彈性體在第二安裝構件的長度方向上的耐負荷性的提高等為目的,設有凸狀部。通過對第二安裝構件進行沖壓加工而使該第二安裝構件的一部分彎曲,從而形成該凸狀部。但是,在利用由該種沖壓進行的彎曲加工而形成的凸狀部中,很難將突出高度設定為較大,能實現的耐負荷性有限。另外,在第二安裝構件的寬度方向上,由于并未設有用于支承主體橡膠彈性體的突起等,因此很難確保主體橡膠彈性體的耐負荷性,彈簧常數的調諧自由度也受限制。特別是,在為了應對安裝構造的不同、要求特性的不同,而將第一安裝構件和第二安裝構件以非粘接的方式組合在主體橡膠彈性體上的隔振裝置中,為了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自第一安裝構件和第二安裝構件分離,需要具備更加優(yōu)異的定位性和耐負荷性。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177544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以上述情況為背景而做成的,其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在第二安裝構件的寬度方向及長度方向的任一方向上,均能定位主體橡膠彈性體,并且能夠實現優(yōu)異的耐負荷性和耐久性的新型構造的隔振裝置。S卩,本發(fā)明的第一技術方案的隔振裝置在第一安裝構件與第二安裝構件的相對面間配置有主體橡膠彈性體,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安裝構件以非粘接的方式安裝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上,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安裝構件具有包括了長條板形狀的底壁部,和在該底壁部的寬度方向上相面對的一對側壁部的槽形狀,并且將該底壁部的一部分切割立起,從而立設有在該底壁部的長度方向上相面對的一對立壁部,在該第二安裝構件中的由該一對側壁部和該一對立壁部圍成的區(qū)域中,以非粘接的方式嵌裝有該主體橡膠彈性體,該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在該一對立壁部的相對方向上與該一對立壁部的各上端邊緣部間隔開地位于該各上端邊緣部的內側,并且該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在該一對立壁部的相對方向上與設在該一對立壁部的各寬度方向兩端的側端邊緣部間隔開地位于該側端邊緣部的內側。根據形成為基于上述那樣的第一技術方案的構造的隔振裝置,通過采用具有槽形狀的第二安裝構件,并且在第二安裝構件的底壁部立設有一對立壁部,能夠將主體橡膠彈性體容易且可靠地定位在一對側壁部與一對立壁部的各相對面間。而且,由于將底壁部的一部分切割立起而形成立壁部,因此與獨立地準備立壁部, 而采用焊接、壓入等方法將立壁部固定在底壁部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與零件件數的減少相對應的構造的簡單化,此外能夠實現組裝作業(yè)的簡化等。而且,能夠防止立壁部的自底壁部突出的突出高度受限,能夠依據所要求的定位性、隔振特性等,以較大的設計自由度形成適當的立壁部。另外,通過進行切割立起而形成立壁部,形成在立壁部上的上端邊緣部和側端邊緣部均與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間隔開。因此,能夠避免在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產生由與上述各邊緣部的抵接而引發(fā)的龜裂等,確保充分的耐久性。本發(fā)明的第二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所述的隔振裝置的基礎上,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在與上述立壁部的寬度方向兩側部分相面對的位置上,形成有沿該立壁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一對臺階部,從而在該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位于該一對臺階部之間的中央面突出在位于各臺階部的周向外側的兩外側面的外側,該立壁部與該中央面抵接而重疊,并且該立壁部的寬度方向兩端的上述兩側端邊緣部,與該兩外側面間隔開地位于與該兩外側面相面對的位置上。根據第二技術方案,在主體橡膠彈性體上的與立壁部重疊的外周面區(qū)域的周向兩側部分上設有臺階部,能夠使位于與立壁部的側端邊緣相面對的部分的周向兩側的區(qū)域靠向內側而形成為凹陷形狀。由此,能夠確保立壁部的與主體橡膠彈性體抵接的抵接面積,并且能夠避免或者減輕側端邊緣部的向主體橡膠彈性體的抵接,從而能夠提高主體橡膠彈性體的耐久性。另外,為了能夠避免立壁部的側端邊緣與主體橡膠彈性體強烈接觸,一對臺階部設在立壁部的寬度方向兩端的內側,但為了有利地確保立壁部的與主體橡膠彈性體抵接的抵接面積,優(yōu)選自立壁部的寬度方向兩端不向內側過多離開該寬度方向兩端地,在立壁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附近沿上下方向呈直線狀(沿側端邊緣去的方式)延伸地形成該一對臺階部。本發(fā)明的第三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所述的隔振裝置的基礎上,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上述側端邊緣部延伸的凹槽。根據第三技術方案,通過在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的與立壁部的側端邊緣部重疊的部分形成凹槽,能夠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與側端邊緣部強烈接觸。因此,能夠確保主體橡膠彈性體的耐久性。而且,利用設在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的凹槽,能夠避免主體橡膠彈性體與側端邊緣部的抵接,因此能夠防止為了實現自側端邊緣部的避讓而大幅限制主體橡膠彈性體的設計,能夠確保較大的隔振特性的自由度。本發(fā)明的第四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 第三技術方案之中任一方案所述的隔振裝置的基礎上,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上形成有中央凹部,該中央凹部開設于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向上述第二安裝構件嵌裝的嵌裝側的端面。根據第四技術方案,通過在主體橡膠彈性體上的靠第二安裝構件側的端部設有中央凹部,容許主體橡膠彈性體上的向第二安裝構件嵌裝的嵌裝部分向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內周側變形。因此,在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由一對側壁部和一對立壁部進行推壓的情況下,也能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向外周側鼓出變形,避免主體橡膠彈性體與邊緣部抵接。因而,能夠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受損,確保耐久性。本發(fā)明的第五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 第四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隔振裝置的基礎上,在上述第一安裝構件上設有插入至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中的嵌裝突部,在上述一對立壁部的相對方向的投影上,該嵌裝突部與該一對立壁部重疊。根據第五技術方案,通過將主體橡膠彈性體壓縮在嵌裝突部與立壁部之間,能夠在嵌裝突部與立壁部的相對方向上將彈簧常數設定為較大。由此,彈簧特性的調諧自由度增大,能夠高度應對要求特性。采用本發(fā)明,通過將第二安裝構件形成為槽形狀,并且在底壁部一體地形成立壁部,能夠利用較少的零件件數和簡單的構造來定位主體橡膠彈性體,實現優(yōu)異的耐負荷性。 而且,通過使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與將底壁部的一部分切割立起時形成的立壁部的上端邊緣部和側端邊緣部間隔開,能夠避免主體橡膠彈性體與邊緣部抵接而使主體橡膠彈性體的耐久性下降。
圖1是表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發(fā)動機支架的縱剖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主視圖。圖3是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俯視圖。圖4是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側視圖。圖5是相當于圖1的V-V截面的主要部分說明圖。圖6是構成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第一安裝構件的俯視圖。圖7是圖6的VII-VII剖視圖。圖8是構成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主體橡膠彈性體的縱剖視圖,是圖9的 VIII-VIII 剖視圖。圖9是圖8所示的主體橡膠彈性體的俯視圖。圖10是圖8所示的主體橡膠彈性體的仰視圖。圖11是構成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第二安裝構件的俯視圖。圖12是圖11的XII-XII剖視圖。圖13是圖11的XIII-XIII剖視圖。圖14是圖11的XIV-XIV剖視圖。圖15是將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車輛安裝狀態(tài)下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視圖。圖16是構成圖1所示的發(fā)動機支架的門形構件的后視圖。圖17是構成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發(fā)動機支架的主體橡膠彈性體的俯視圖,是與圖9相對應的圖。圖18是圖17所示的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在圖1 圖5中,作為形成為基于本發(fā)明的構造的隔振裝置的一實施方式,表示汽車用的發(fā)動機支架10。發(fā)動機支架10具有如下構造,S卩,在軸線方向上相對配置的第一安裝構件12和第二安裝構件14利用配置在該安裝構件12、14的相對面間的主體橡膠彈性體 16相連結。并且,第一安裝構件12安裝于未圖示的動力部件,且第二安裝構件14安裝于未圖示的車輛車身,從而利用車輛車身隔振支承動力部件。另外,在圖1 圖5中,表示安裝在車輛上之前的單體狀態(tài)下的發(fā)動機支架10。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上下方向是指作為支架中心軸線方向的圖1中的上下方向。此外,原則上,寬度方向是指圖3中的左右方向,長度方向是指圖3中的上下方向。更詳細而言,第一安裝構件12整體形成為大致板狀,如圖6和圖7所示一體地包括嵌裝部18和連結部20。嵌裝部18形成為如下構造,即,整體具有向下方開口的大致矩形盤狀,自形成為大致矩形板狀的上底壁部22的外周緣部一體形成的周壁部M向下方突出。 此外,在上底壁部22上形成有沿長度方向(圖6中的上下方向)直線狀延伸的卡定槽沈, 卡定槽26開設于上底壁部22的上表面,并且長度方向兩端開設于上底壁部22的側面。另外,在上底壁部22的中央部分一體地形成有嵌裝突部28。嵌裝突部觀如圖7 所示,具有自上底壁部22向下方突出,越向前端直徑越逐漸減小的反向大致圓錐形狀,并且嵌裝突部觀的突出前端面被倒圓角,由彎曲面構成。另外,在嵌裝突部觀中形成有上連通孔30。上連通孔30是沿嵌裝突部觀的中心軸線上下貫穿的圓形孔,具有越向下方直徑越逐漸減小的錐形形狀。另外,上連通孔30與卡定槽沈的中央部分相連接。連結部20如圖6所示,具有形成為大致三角形的板狀的主體部32,該連結部20利用由其一邊傾斜而成的連接部35與嵌裝部18 —體地相連。此外,在主體部32的各角部, 分別形成有螺栓孔36,能夠使連結部20與未圖示的動力部件重疊而螺栓固定于動力部件。形成為上述那樣的構造的第一安裝構件12安裝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上端部。 主體橡膠彈性體16如圖8 圖10所示,形成為整體具有大致四棱臺形狀的橡膠彈性體。更詳細而言,主體橡膠彈性體16形成為如下的大致錐狀,即,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均為大致四棱柱狀,在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上端部分比下端部分小,并且中間部分平滑地連接該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另外,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上一體地形成有自上端面突出的上側突部38,和自下端面突出的下側突部40。上側突部38是沿周向以規(guī)定長度延伸的大致半圓形截面的突部, 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在長度方向(圖9中的左右方向)上相面對的兩側各設有3個上側突部38。下側突部40是大致半球形狀的突部,多個下側突部40沿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形狀設置,這些多個下側突部40彼此間隔開。另外,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中心軸線上形成有嵌裝凹部42,其開設于上端面; 中央凹部44,其開設于下端面;中間連通孔46,其將上述嵌裝凹部42和中央凹部44彼此連通起來。嵌裝凹部42是與第一安裝構件12的嵌裝突部28相對應的反向大致圓錐形狀的凹部,整體比嵌裝突部觀稍小徑。于是,將第一安裝構件12的嵌裝突部觀嵌入到嵌裝凹部42中,并且使上底壁部22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上端面(上側突部38)重疊,從而能夠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上端部嵌入到周壁部M的內周側。由此,將第一安裝構件12以非粘接的方式嵌裝于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上端部。中央凹部44是越向上方越縮徑的大致四棱臺狀的凹部,開設于下端面的中央部分。另外,中央凹部44的深度尺寸比嵌裝凹部42的深度尺寸小,并且開口部的直徑比嵌裝凹部42的直徑大。另外,中央凹部44與嵌裝凹部42隔開規(guī)定距離地形成在嵌裝凹部42 的下方。中間連通孔46是以大致恒定的圓形截面沿軸線方向上下直線狀延伸的孔,中間連通孔46的上端開設于嵌裝凹部42的底壁,并且下端開設于中央凹部44的上底壁。另外, 中間連通孔46如圖1所示,比形成于第一安裝構件12的上連通孔30的上側開口小徑且比下側開口大徑,上連通孔30的下側開口與中間連通孔46的上側開口相連接。另外,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開設有凹槽48。凹槽48具有越向長度方向的外側越逐漸擴開的大致半圓形截面,凹槽48是將形成為大致四棱柱狀的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沿上下方向貫穿的直線狀槽。另外,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條凹槽48,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長度方向的各側面在寬度方向上隔開規(guī)定距離地形成有2條凹槽48。第二安裝構件14安裝于形成為上述那樣的構造的主體橡膠彈性體16。第二安裝構件14如圖11 圖14所示,是整體為槽形狀的高剛性構件,一體地具備板狀的底壁部50 和立設在底壁部50的寬度方向兩側的一對側壁部52a、52b。底壁部50為長條板形狀,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分向側壁部5 側傾斜,并且在該傾斜部分分別形成有螺栓孔54,該螺栓孔M沿板厚方向貫穿底壁部50。此外,在底壁部50 上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分,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貫穿底壁部50的下連通孔56。該下連通孔 56是具有小徑的大致圓形截面的孔,比中央凹部44的開口部小徑,并且比中間連通孔46大徑。通過對構成底壁部50的板材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分進行沖壓加工,將該兩端部分向上表面?zhèn)葟澱?,形成一對側壁?2a、52b,該一對側壁部52a、52b遍及底壁部50的大致全長地連續(xù)設置,與底壁部50 —體形成。另外,在側壁部52b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分設有向寬度方向外側伸出的凸緣狀部58。通過將側壁部52b的部分伸出的端部向寬度方向外側彎折,與側壁部52b —體地形成凸緣狀部58。并且,主體橡膠彈性體16嵌裝于第二安裝構件14。S卩,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嵌入在側壁部5 與側壁部52b的相對面間,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面(下側突部 40)與底壁部50重疊。這里,在第二安裝構件14的底壁部50上設有在長度方向上相面對的一對立壁部 60a、60b,該一對立壁部60a、60b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的外周面重疊。通過將底壁部50的中間部分的一部分自長度方向外側向內側切割立起,形成立壁部60a、60b,立壁部60a、60b與側壁部52a、52b間隔開地設在寬度方向的內側。另外,由于將底壁部50切割立起而形成立壁部60a、60b,因此在底壁部50上的在長度方向上相對于立壁部60a、60b向外側離開的部分上,分別貫穿形成有窗部62。另外,立壁部60a和立壁部 60b彼此形成為大致同一形狀。另外,在一對立壁部60a、60b之間形成有下連通孔56,在本實施方式中,下連通孔56形成在自各立壁部60a、60b隔開相同距離的位置上。
另外,由于將底壁部50切割立起而形成立壁部60a、60b,因此立壁部60a和立壁部60b的周緣部在底壁部50的板厚方向兩端的邊緣部分上均形成棱角。并且,在立壁部 60a和立壁部60b的各相對面的上端緣上形成有上端邊緣部64,并且在立壁部60a和立壁部60b的各相對面的寬度方向兩端緣上分別形成有側端邊緣部66。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 如圖11和圖12所示,在各立壁部60a、60b的各基端部分的寬度方向兩側,窗部62在底壁部50上形成為圓弧形狀。并且,該窗部62以向一對立壁部60a、60b的相對方向的內側,且向各立壁部60a、60b的寬度方向內側進入的方式擴展。由此,在各立壁部60a、60b的基端部分,各立壁部60a、60b的寬度方向尺寸(圖12中的左右方向尺寸)以從兩側被挖掉的方式減小。通過形成上述這樣的一對立壁部60a、60b,在由一對側壁部52a、52b和一對立壁部60a、60b圍起來的部分中,形成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的外形相對應的凹部形狀的區(qū)域。并且,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嵌入在該凹部形狀的區(qū)域內,從而以非粘接的方式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14上。此外,通過使一對側壁部52a、52b和一對立壁部60a、60b 均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的外周面重疊,能夠將主體橡膠彈性體16在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上相對于第二安裝構件14進行定位。另外,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由側壁部52a、52b和立壁部60a、60b推壓,而沿位于相對位置的各邊的相對方向被推壓,從而以在中央凹部44的大致徑向上壓縮了的狀態(tài)嵌裝于第二安裝構件14。由此,能夠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16脫離第二安裝構件14,而將主體橡膠彈性體16和第二安裝構件14保持為組裝狀態(tài)。另外,適當地設定主體橡膠彈性體16與側壁部52a、52b及立壁部60a、60b重疊的重疊部分的大小,利用在主體橡膠彈性體 16與上述側壁部52a、52b及立壁部60a、60b之間作用的摩擦力,發(fā)揮充分的抗脫力。另外, 在有利地獲得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抵接的抵接保持力的方面,使各立壁部60a、 60b自底壁部50鉛垂地立起較好,但綜合考慮到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組裝作業(yè)性、保持力, 以及主體橡膠彈性體的下端部的具體形狀等,也可以使一對立壁部60a、60b以彼此的相對面間向上方擴開或變窄的方式傾斜。另外,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上位于長度方向的兩側的部分如圖15所示, 在長度方向上與立壁部60a、60b的各上端邊緣部64隔開規(guī)定的距離dl地位于各上端邊緣部64的內側。另外,形成為大致四棱柱狀的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位于上端邊緣部 64的下方,形成為大致錐形的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中間部分在長度方向上與上端邊緣部 64重疊,從而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在長度方向上與上端邊緣部64間隔開地位于上端邊緣部64的內側。此外,如圖5和圖9所示,設在立壁部60a、60b上的各側端邊緣部66均在凹槽48 的形成部位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重疊,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在長度方向上與各側端邊緣部66間隔開規(guī)定的距離d2地位于各側端邊緣部66的內側。本實施方式的凹槽48如圖5、圖9和圖10所示,是沿各側端邊緣部66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直線狀槽, 上下貫穿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向第二安裝構件14嵌裝的嵌裝部分,從而各側端邊緣部66 遍及全長地位于凹槽48上。另外,如圖15所示,在第一安裝構件12和第二安裝構件14以非粘接的方式安裝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上的狀態(tài)下,在長度方向的投影上,第一安裝構件12的嵌裝突部觀和第二安裝構件14的立壁部60a、60b彼此重疊規(guī)定的寬度t。另外,在第二安裝構件14上安裝有如圖16所示那樣的門形構件68。門形構件68 是通過對板狀的金屬材料進行沖壓加工,使該金屬材料在板厚方向上彎曲而形成的構件, 門形構件68的兩端部分(門柱部分的下端)與第二安裝構件1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分利用螺栓固定等方法相連結。另外,在門形構件68的寬度方向兩端緣一體地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加強筋70,門形構件68形成為向上方開口的大致槽狀。并且,第二安裝構件1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和門形構件68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利用螺栓而彼此連結固定,并且利用該螺栓將第二安裝構件14和門形構件68安裝在未圖示的車輛車身上。另外,門形構件68橫過第一安裝構件12的上方地配置,構成利用第一安裝構件12 與門形構件68的抵接來限制第一安裝構件12相對于第二安裝構件14分開方向上的位移的回彈止沖器。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安裝構件12上以覆蓋第一安裝構件12的上端面的方式包覆有緩沖橡膠74,利用緩沖橡膠74緩和第一安裝構件12與門形構件68的抵接沖擊。另外,在緩沖橡膠74上設有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定突起76,通過將卡定突起76 插入卡定在第一安裝構件12的卡定槽沈中,能夠防止緩沖橡膠74脫離第一安裝構件12。 另外,在緩沖橡膠74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定位用的突起,通過將該突起定位在形成于門形構件68的定位用的通孔中,能夠將第一安裝構件12相對于門形構件68配置在規(guī)定的相對位置上。在形成為上述那樣的構造的發(fā)動機支架10中,利用設于第二安裝構件14的一對立壁部60a、60b,沿長度方向支承主體橡膠彈性體16,將主體橡膠彈性體16在長度方向上相對于第二安裝構件14進行定位。由此,在發(fā)動機支架10中,能夠提高長度方向上的耐負荷性,實現目標的可靠性、彈簧特性。而且,通過將底壁部50的一部分切割立起,與底壁部50 —體地形成一對立壁部 60a、60b。由此,能夠避免因形成立壁部60a、60b而使零件件數增加,防止構造的復雜化,并且能夠防止制造工序數量的增加。此外,由于通過將底壁部50切割立起而形成一對立壁部60a、60b,因此能夠將立壁部60a、60b的突出高度設定為充分大。因此,能夠在長度方向上發(fā)揮優(yōu)異的耐負荷性,在長度方向上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彈簧常數設定為較大。因而,能夠提高彈簧特性的調諧自由度,更加有利地實現目標的隔振特性。而且,第二安裝構件14形成為槽形狀,在寬度方向上,主體橡膠彈性體16由一對側壁部52a、52b支承。由此,也能在寬度方向上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相對于第二安裝構件 14進行定位,能夠實現優(yōu)異的可靠性、彈簧特性。另外,一對立壁部60a、60b的上端邊緣部64和側端邊緣部66在長度方向上均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間隔開,能夠避免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相接觸。由此,能夠防止因與呈棱角的邊緣部64、66相接觸而使主體橡膠彈性體16發(fā)生龜裂等不良,避免耐久性的下降。特別是,通過將側端邊緣部66定位在凹槽48上,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與側端邊緣部66間隔開。采用該結構,能夠防止為了實現與側端邊緣部66間隔開而大幅限制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形狀,能夠有利地實現所要求的隔振特性。另外,一對立壁部60a、60b自底壁部50的長度方向外側向內側切割立起而成。由此,在底壁部50的長度方向上的離開主體橡膠彈性體16嵌裝部位的外側形成由立壁部 60a、60b的切割立起而產生的窗部62。因此,能夠充分地確保軸線方向上的耐負荷性,并且能夠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16與窗部62的邊緣抵接而受損,實現耐久性的提高。另外,通過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形成中央凹部44,容許主體橡膠彈性體 16的下端部沿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朝內側鼓出變形。由此,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變形時, 能夠抑制主體橡膠彈性體16沿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朝外側鼓出,更加有效地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16與上端邊緣部64和側端邊緣部66抵接。此外,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多個下側突部40,在安裝到汽車上之前的單品狀態(tài)下,這些下側突部40使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底面與第二安裝構件14的底壁部50間隔開地位于該底壁部50的上方,并且在向汽車安裝的狀態(tài)下,即使下側突部40 被壓扁,也能減小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底面與底壁部50抵接的抵接力。由此,即使各立壁部60a、60b的基端部呈彎曲形狀立起,且相對面間的距離實質性地減小,也能減輕各立壁部60a、60b的基端部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下端部抵接的抵接力,從而能夠減少因該基端部的寬度方向兩側的側端邊緣部66、66由主體橡膠彈性體16推壓而引發(fā)的不良。另外,在第一安裝構件12上形成有嵌裝突部觀,嵌裝突部觀插入至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嵌裝凹部42中,并且將底壁部50切割立起而形成第二安裝構件14的一對立壁部 60a、60b,從而該一對立壁部60a、60b具有充分的突出高度。由此,在長度方向的投影上,第一安裝構件12的嵌裝突部觀和第二安裝構件14的立壁部60a、60b彼此重疊,主體橡膠彈性體16夾設在上述嵌裝突部觀與立壁部60a、60b之間。結果,在沿長度方向輸入有負荷時,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一部分在嵌裝突部觀與立壁部60a之間被壓縮,或在嵌裝突部觀與立壁部60b之間被壓縮,從而在長度方向上實現比較硬的彈簧特性。因而,在發(fā)動機支架 10中,能夠增大彈簧特性的調諧自由度,有利地實現目標的隔振特性。另外,第一安裝構件12的上連通孔30、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中間連通孔46和第二安裝構件14的下連通孔56沿軸線方向串聯連接,形成沿發(fā)動機支架10的中心軸線上下貫穿的連通孔。由此,在雨水等異物進入到以非粘接的方式組合的第一安裝構件12與緩沖橡膠74之間、第一安裝構件12與主體橡膠彈性體16之間、以及主體橡膠彈性體16與第二安裝構件14之間的情況下,能夠將該異物經過連通孔快速地排出到外部。因而,能夠防止由雨水的滯留引發(fā)的腐蝕等,謀求提高耐久性。以上,詳細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體的描述。例如,主體橡膠彈性體16未必一定限定于大致四棱臺狀,也可以采用大致圓錐臺狀的主體橡膠彈性體等。在該情況下,第二安裝構件的側壁部和立壁部最好具有沿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形狀去的彎曲部分。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利用凹槽48來實現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的自側端邊緣部66的避讓,但只要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與側端邊緣部66間隔開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技術方案來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在主體橡膠彈性體的長度方向兩端部的寬度方向尺寸比立壁部60a、60b小時,能夠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地防止耐久性的下降。下面具體地進行例示,如圖17和圖18所示,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上的與各立壁部60a、60b重疊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上,在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凹槽48、48大致相對應的位置上形成有臺階部80、80。各臺階部80沿上下方向(立壁部60a、60b的高度方向)直線狀延伸,由此,與位于臺階部80、80之間的中央面84相比,位于各臺階部80的外側的兩外側面82、82以規(guī)定尺寸d2向內側形成為凹陷形狀。另外,在圖17和圖18中,為了易于理解上述構造,對于形成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構造的構件和部位,分別標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附圖標記。并且,如圖17中假想線所示,在該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向第二安裝構件14安裝的狀態(tài)下,第二安裝構件(14)的立壁部60a、60b與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上位于突出位置的中央面84重疊,發(fā)揮保持力。另外,各立壁部60a、60b的側端邊緣部66、66設定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臺階部80、80的寬度方向外側的位置上,位于外側面82、82上。因而,S卩使在代替第一實施方式的凹槽48、48地采用了臺階部80、80的情況下,也能利用良好的保持力以非粘接的方式將主體橡膠彈性體16組裝于第二安裝構件14,并且緩和主體橡膠彈性體16上的與第二安裝構件14的立壁部60a、60b的抵接部位上的應力的集中,而確保耐久性等,這種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均能得到有效地發(fā)揮。此外,例如在形成有在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開口的沿寬度方向延伸的凹槽,且上端邊緣部64位于該凹槽上時,能夠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地,防止主體橡膠彈性體 16與上端邊緣部64相接觸,確保耐久性。另外,第一安裝構件12的向動力部件安裝的安裝構造、第二安裝構件14的向車輛車身安裝的安裝構造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依據車輛側的構造而適當地變更。此外,也可以將第一安裝構件12安裝在車輛車身上,并且將第二安裝構件14安裝在動力部件上。另外,本發(fā)明不僅能夠應用在汽車中,還能較佳地應用在機動二輪車、鐵道用列車和工業(yè)用汽車等中。此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用作發(fā)動機支架的隔振裝置,可以應用在副車架支架、車身支架等各種隔振裝置中。附圖標記說明10、發(fā)動機支架(隔振裝置);12、第一安裝構件;14、第二安裝構件;16、主體橡膠彈性體;28、嵌裝突部;44、中央凹部;48、凹槽;50、底壁部;52、側壁部;60、立壁部;64、上端邊緣部;66、側端邊緣部。
權利要求
1.一種隔振裝置,其在第一安裝構件與第二安裝構件的相對面間配置有主體橡膠彈性體,該隔振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安裝構件以非粘接的方式安裝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上;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安裝構件具有包括了長條板形狀的底壁部,和在該底壁部的寬度方向上相面對的一對側壁部的槽形狀,并且將該底壁部的一部分切割立起,從而立設有在該底壁部的長度方向上相面對的一對立壁部,在該第二安裝構件中的由該一對側壁部和該一對立壁部圍成的區(qū)域中,以非粘接的方式嵌裝有該主體橡膠彈性體;該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在該一對立壁部的相對方向上與該一對立壁部的各上端邊緣部間隔開地位于該各上端邊緣部的內側;并且,該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在該一對立壁部的相對方向上與設在該一對立壁部的各寬度方向兩端的側端邊緣部間隔開地位于該側端邊緣部的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裝置,其中,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在與上述立壁部的寬度方向兩側部分相面對的位置上,形成有沿該立壁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一對臺階部;從而,在該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位于該一對臺階部之間的中央面突出到位于各臺階部的周向外側的兩外側面的外側;該立壁部與該中央面抵接而重疊;并且該立壁部的寬度方向兩端的上述兩側端邊緣部,與該兩外側面間隔開地位于與該兩外側面相面對的位置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裝置,其中,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上述側端邊緣部延伸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項所述隔振裝置,其中,在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上形成有中央凹部,該中央凹部開設于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的向上述第二安裝構件嵌裝的嵌裝側的端面。
5.根據權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隔振裝置,其中,在上述第一安裝構件上設有插入至上述主體橡膠彈性體中的嵌裝突部,在上述一對立壁部的相對方向的投影上,該嵌裝突部與該一對立壁部重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在第二安裝構件的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的任一方向上,均能定位主體橡膠彈性體,并且能夠實現優(yōu)異的耐負荷性和耐久性的新型構造的隔振裝置。在相面對地配置的第一安裝構件和第二安裝構件由主體橡膠彈性體(16)相連結的非粘接構造的隔振裝置中,第二安裝構件(14)具有包括了底壁部(50)和一對側壁部(52a、52b)的槽形狀,并且通過將底壁部(50)的一部分切割立起而立設有一對立壁部(60a、60b),在由一對側壁部(52a、52b)和一對立壁部(60a、60b)圍起來的區(qū)域內,以非粘接的方式嵌裝有主體橡膠彈性體(16)。此外,主體橡膠彈性體(16)的外周面在長度方向上分別與一對立壁部(60a、60b)的各上端邊緣部(64)和各側端邊緣部(66)間隔開地,位于該各上端邊緣部(64)和各側端邊緣部(66)的內側。
文檔編號B60K5/12GK102483126SQ2011800031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日
發(fā)明者井上智也紀, 赤佐彰治 申請人:東海橡塑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