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離心式離合器和具有該離合器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離合器,特別是一種離心式離合器。本實用新型還屬于車輛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動車,特別是一種具有該離心式離合器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
背景技術:
單向離合器的作用是使某元件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旋轉,在另一個方向上鎖止。當動力源驅動被動元件時只能單一方向傳動,若動力源轉變方向時,(如順時針變?yōu)槟鏁r針方向),被動元件則會自動脫離不產生任何動力傳送的功能。如超越離合器和離心式離合器。關于離合器的文獻也較多,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的一種離心離合器申請?zhí)?200920022208. 8 ;公開(公告)號CN201507581U,它通過摩擦力來傳遞扭矩,它的基本結構由三個元件組成主動件、離心體和從動件。離心體滑裝于主動件上,由原動機驅動主動件旋轉加速而將其徑向甩出。當主動件達到規(guī)定角速度時,甩出的離心體與從動件內壁壓緊,由摩擦力強制其進入運動狀態(tài)而傳遞扭矩。離合器的從動件可以直接或通過皮帶輪等機構與負載連接。本離心離合器雖然實現傳動,但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離合器的接合取決于離心力,因此不能傳遞大于額定扭矩的負荷。如果從動端超載,離合器便打滑,所以它也具有安全離合器的功能。因為離心力是隨轉速的增加而逐漸增加,所以使用離心離合器就相當于將負荷逐漸地加到原動機上,因而可以直接起動工作機械,而獲得平穩(wěn)起動的效果,若用電動機直接驅動,可以顯著地減小啟動電流。當原動機未達到到額定轉速之前,離心體相對于從動件要打滑,從而產生摩擦熱,消耗一部分能量,以及磨損摩擦片;因此離心離合器不適于在頻繁起動的場合使用,也不宜在起動過程太長的地方應用。電動車簡而言之就是用電力作為驅動的機車。電動車的歷史比我們現在最常見的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要早。直流電機之父匈牙利的發(fā)明家、工程師阿紐什·耶德利克Macute (nyos Jedlik)最早于1擬8年在實驗室試驗了電磁轉動的行動裝置。美國人托馬斯 達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輛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1837年,托馬斯因此獲得美國電機行業(yè)的第一個專利。19 世紀末期到1920年是電動車發(fā)展的一個高峰。隨著美國德州石油的開發(fā)和內燃機技術提高,電動車在1920年之后漸漸地失去了優(yōu)勢。最近一二十年,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嚴重,人們重新關注電動車。各個主要的汽車生產廠家開始關注電動車的未來發(fā)展并且開始投入資金和技術在電動車領域。同時,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的發(fā)展也尤為快速。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一般都包括車身、輪轂電機和電源等;其中輪轂電機是驅動元件。目前,電機所用的變速裝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子式無級控制器變速,另一種是機械式變速方式。電子式無級控制器變速能獲得從0至電機的最高轉速,有很好的變速曲線,但是它所輸出的轉矩大小直接與電機的輸入電流大小變化相一致,(在電壓不變時)也就是電機負載越大電流就越大。機械式變速方式可以是有級變速式,也可以是無級變速式。 機械式變速方式最主要的一點是能獲得不同大小的輸出轉矩,也就是在輸入電流不變時, 通過機械式減速能使轉矩增大,或者增速時使轉矩減小。單一的由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得到大力矩,在不另外增加變擋機構時這種結構只能獲得一個擋,而無法實現多擋輸出。為此,本申請人曾經申請了名為一種電動車輪轂動力輸出裝置申請?zhí)?2009103056^.6 ;公開號CN101618685A,本裝置設置在輪轂上且與固定在輪轂上的電動機相聯(lián)接,它包括驅動齒輪和輸出齒輪,電動機與驅動齒輪相聯(lián)且能帶動驅動齒輪轉動,在驅動齒輪和輸出齒輪之間設有當驅動齒輪轉動時能單向帶動輸出齒輪轉動的單向低速傳動機構,在驅動齒輪和輸出齒輪之間還設有當驅動齒輪反向轉動時能帶動輸出齒輪轉動的單向高速傳動機構,單向低速傳動機構和單向高速傳動機構的傳動方向相反,且單向低速傳動機構與輸出齒輪的傳動比小于單向高速傳動機構與輸出齒輪的傳動比。它具有高、低速擋切換靈活,傳動效率高等優(yōu)點。然而,由于驅動齒輪和輸出齒輪之間同時設有單向低速傳動機構和單向高速傳動機構,兩者的傳動方向相反,因此當電動機不工作時,無法推動電動車后退。這就給實際使用帶來了不便,特別是增加了非行駛狀態(tài)下對電動車控制的難度。為了解釋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于是本申請又提出了一種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的離合式輸出機構申請?zhí)?01010132353. 9 ;公開(公告)號CN101767529A。即在輸出齒輪和輪轂之間設有當驅動電機工作時能使輸出齒輪帶動輪轂轉動且當驅動電機停止工作時能使輸出齒輪與輪轂分離的離合組件。離合組件包括法蘭齒盤、與輪轂固連的內齒圈、撥叉和撥叉驅動器,法蘭齒盤分別與輸出齒輪和內齒圈嚙合且軸向滑動聯(lián)接,撥叉驅動器與撥叉相聯(lián)且能帶動法蘭齒盤軸向移動并使法蘭齒盤與輸出齒輪和內齒圈中的至少一個脫離。工作時,法蘭齒盤同時與輸出齒輪和內齒圈嚙合,這樣當輸出齒輪轉動時就能帶動內齒圈轉動。由于內齒圈與輪轂的邊蓋固連,因此能帶動輪轂轉動。第一單向傳動機構和第二單向傳動機構能夠使驅動電機不管正轉還是反轉都能帶動輸出齒輪同方向轉動。所不同的是,通過第一單向傳動機構或第二單向傳動機構傳動時,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工作的擋位不同。即能夠通過驅動電機正反轉的變化來改變擋位。當驅動電機停止工作并需要使輪轂能夠后退時,只需通過離合組件使輸出齒輪與輪轂分離即可。此時,輪轂能夠自由地轉動,而不受其內部機構的約束。具有本離合式輸出機構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雖然能夠實現驅動電機停止工作時輪轂能夠自由地轉動,但是必須對離合組件進行操縱。即在使用中需要不斷地操縱離合組件進行切換,這在實際使用中還是存在著諸多不便。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傳動穩(wěn)定和結構緊湊的離心式離合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無需額外操縱便能使輪轂自由地轉動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001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具有圓盤部的輸入件和具有軸部的輸出件;所述的輸出件的軸部穿設在輸入件的圓盤部軸心處;所述的圓盤部的一側設有齒圈和棘爪,且所述的棘爪位于齒圈內,所述的齒圈與輸出件固定連接;所述的棘爪的根部鉸接在圓盤部的側面上,齒圈內壁上具有與棘爪結構相對應的棘齒;棘爪和輸入件之間設有使棘爪始終具有脫離棘齒運動趨勢的復位機構; 當輸入件轉動時棘爪克服復位機構與棘齒相嚙合并能帶動齒圈轉動。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拉簧,所述的拉簧位于棘爪和圓盤部軸心部之間,所述的拉簧的一端與棘爪相連,另一端與輸入件相連。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位于棘爪與圓盤部的鉸接處,所述的扭簧的一端與棘爪相連,另一端與輸入件相連。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兩塊磁鐵,兩塊所述的磁鐵位于棘爪和圓盤部軸心部之間;一塊所述的磁鐵固定在輸入件上,另一塊所述的磁鐵定位在棘爪上,一塊所述的磁鐵的一端與另一塊所述的磁鐵的一端相對且為異極相對。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棘爪包括一呈條狀的基部和相對于基部傾斜設置的齒部,基部和齒部相連處具有沿著基部縱向沿延伸的配重部。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棘爪的數量為2個至6個且棘爪沿著圓盤部的軸心周向均勻分布。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棘齒的數量為12個至36個;所述的棘齒沿著齒圈內壁均勻分布且一個棘齒的一端與相鄰一個棘齒的另一端相接。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圓盤部的一側還設有支撐圈,所述的棘爪位于支撐圈和圓盤部之間;所述的支撐圈固定在輸入件上;所述的棘爪的根部穿設有一根棘爪銷,所述的棘爪銷的一端定位在輸入件上,另一端定位在支撐圈上。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棘爪的一端面與支撐圈相抵靠。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圓盤部與支撐圈之間設有支撐柱,所述的支撐圈通過所述的支撐柱和螺栓固定在輸入件上。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輸出件上套設有連接套,所述的齒圈與輸出件之間通過連接套固定連接。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輸入件的圓盤部與輸出件的軸部之間通過軸承相連接。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輸入件為齒輪。在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中,所述的輸出件為齒輪。一種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包括定子、轉子、具有空腔的輪轂體和穿設在輪轂體軸心處的中心軸;所述的中心軸上套設有輸入齒輪軸和輸出齒輪軸,輸入齒輪軸的一端與轉子相固連,輸出齒輪軸的一端與輪轂體相連;所述的輸入齒輪軸的另一端和輸出齒輪軸的另一端之間設有超越離合器和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所述的超越離合器和離心式離合器均將輸入齒輪軸的另一端與輸出齒輪軸的另一端相連;且當輸入齒輪軸沿一個方向轉動時能通過超越離合器帶動輸出齒輪軸轉動,離心式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tài);當離心式離合器沿另一個方向轉動時能通過離心式離合器帶動輸出齒輪軸轉動,超越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tài)。在上述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中,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的輸入件和輸出件均為齒
6輪;所述的輸入件通過中間齒輪與輸入齒輪軸的另一端相連;輸出件的齒部與輸出齒輪軸的另一端齒部相嚙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離心式離合器和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具有以下優(yōu)點1、本離心式離合器采用層狀結構,具有結構緊湊,設計合理的優(yōu)點。2、本離心式離合器采用棘爪棘齒傳動,因此具有傳動穩(wěn)定且傳動效率高的優(yōu)點。3、本離心式離合器采用拉簧或扭簧或磁鐵使棘爪與棘齒分離,因此具有性能穩(wěn)定的優(yōu)點。4、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省略了離合式輸出機構,因此具有結構簡單的優(yōu)點;同時也免去了操縱離合式輸出機構,因此具有操縱方便,提高使用便捷性的優(yōu)點。5、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采用了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具有設計合理,生產費用低的優(yōu)點。
圖1是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中去除輪轂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中去除輪轂體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A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3中B-B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中去除輪轂體和變速箱殼體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離心式離合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離心式離合器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離心式離合器去除輸出件和連接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離心式離合器去除輸出件、連接套和支撐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離心式離合器中棘爪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中心軸;2、輪轂體;3、離心式離合器;31、輸入件;32、輸出件;33、支撐圈; 34、齒圈;;341、棘齒;35、連接套;36、棘爪;361、基部;362、齒部;363、配重部;364、讓位槽; 37、棘爪銷;38、拉簧;39、支撐柱;4、超越離合器;41、輸入齒輪;42、齒輪軸;5、電機殼體; 6、定子;7、變速箱殼體;8、輸出齒輪軸;9、轉子;10、輸入齒輪軸;11、軸承;12、中間齒輪; 13、中間軸;14、定位銷二 ;15、定位銷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7至圖10所示,本離心式離合器3包括輸入件31、輸出件32、齒圈34、棘爪 36和復位機構。具體來說,輸入件31具有圓盤部,輸出件32具有軸部。因此,輸入件31可以為齒位于圓周面上的齒輪或即具有軸部和圓盤部的飛輪;若輸入件31為齒輪則齒與輸入裝置相嚙合;若輸入件31為飛輪則軸部與輸入裝置相連。輸出件32可以為一根軸或一具有軸部的齒輪。如圖7至圖9所示,本實施例給出的方案是輸入件31和輸出件32均為齒輪。[0056]輸出件32的軸部穿設在輸入件31的圓盤部軸心處;且輸入件31的圓盤部與輸出件32的軸部之間通過軸承11相連接;由此,輸入件31能繞著輸出件32的軸部自由地轉動。輸入件31圓盤部的一側設有齒圈34、棘爪36和支撐圈33,棘爪36位于齒圈34 內且棘爪36位于圓盤部和支撐圈33之間。圓盤部與支撐圈33之間還設有四根支撐柱39,支撐圈33通過支撐柱39和螺栓固定在輸入件31上。如圖10和圖11所示,棘爪36包括一呈條狀的基部361和相對于基部361傾斜設置的齒部362,基部361和齒部362相連處具有沿著基部361縱向沿延伸的配重部363。設置配重部363可以提高棘爪36自由端的重量,由此提高棘爪36自由端的離心力,同時可以通過調節(jié)配重部363的重量,實現改變棘爪36自由端的離心力大小,使其適應與不同型號的離合器中。如圖10和圖11所示,棘爪36的數量為2個至6個且棘爪36沿著圓盤部的軸心周向均勻分布。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僅給出棘爪36的數量為2個。棘爪36的根部穿設有一根棘爪銷37,棘爪銷37的一端定位在輸入件31上,另一端定位在支撐圈33上,由此使棘爪36的根部鉸接在圓盤部的側面上。棘爪36的一端面與支撐圈33相抵靠,棘爪36的另一端面與圓盤部的側面之間具有間隙。由此可知,設置支撐圈33具有提高棘爪銷37被定位的穩(wěn)定性,即可提高棘爪36擺動的穩(wěn)定性;又使棘爪36能沿著支撐圈33的側面擺動,具有導向作用,即進一步提高棘爪36擺動的穩(wěn)定性。輸出件32上套設有連接套35,連接套35與輸出件32的軸部緊配合,齒圈34通過螺栓與連接套35的外緣部相固連,因此齒圈34與輸出件32固定連接。齒圈34的一側面與圓盤部的側面之間也具有間隙,該間隙避免輸入件31與齒圈34之間發(fā)生運動干涉。齒圈34內壁上具有與棘爪36的齒部362結構和位置均一一對應的棘齒341 ;棘齒341的數量為12個至36個;棘齒341沿著齒圈34內壁均勻分布且一個棘齒341的一端與相鄰一個棘齒;341的另一端相接。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僅給出棘齒341的數量為M 個。復位機構是使棘爪36始終具有脫離棘齒341運動趨勢,即當輸入件31停止轉動后,棘爪36在復位機構的作用下能自動地脫離棘齒341 ;當輸入件31轉動時棘爪36克服復位機構與棘齒341相嚙合并能帶動齒圈34轉動。具體來說,復位機構包括拉簧38,拉簧 38位于棘爪36和圓盤部軸心部之間。棘爪36的基部361和齒部362相連處具有一讓位槽 364,讓位槽364內設有定位銷一 15,定位銷一 15固定在棘爪36上,拉簧38的一端鉤在定位銷一 15上,由此使拉簧38的一端與棘爪36相連。輸入件31的上固定有定位銷14,定位銷14位于定位銷一 15與輸入件31軸心連線的和棘爪36基部361同一側,即定位銷一 15 和定位銷二 14不位于輸入件31的同一徑向線上;該結構具有對棘爪36施加拉力穩(wěn)定,且具有便于棘爪36從棘齒341內脫離的優(yōu)點。拉簧38的另一端鉤在定位銷二 14上,由此使拉簧38的另一端與輸入件31相連。上述的讓位槽364為拉簧38與棘爪36相連提供了空間,同時可以保證連接點位于棘爪36的中心處。上述的定位銷一 15和定位銷二 14使拉簧 38與棘爪36和輸入件31相連更為方便,同時連接更為穩(wěn)定。根據實際情況,復位機構還可以采用以下方案復位機構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位于棘爪36與圓盤部的鉸接處,所述的扭簧的一端與棘爪36相連,另一端與輸入件31相連; 或復位機構包括兩塊磁鐵,兩塊所述的磁鐵位于棘爪36和圓盤部軸心部之間;一塊所述的磁鐵固定在輸入件31上,另一塊所述的磁鐵定位在棘爪36上,一塊所述的磁鐵的一端與另一塊所述的磁鐵的一端相對且為異極相對。如圖10所示,設定平面的順時針方向即為輸入件31的順時針轉動方向。當輸入件31不轉動及輸出件32是否轉動時,在復位機構的作用下棘爪36與棘齒341均處于分離狀態(tài)。當輸入件31沿轉動順時針方向轉動時,當輸入件31達到設定值轉速時,棘爪36 的齒部362便能嵌入棘齒341內,但輸入件31不會帶動齒圈34轉動。該設定值轉速在250 轉/分 750轉/分,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棘爪36整體重量得到不同的值。當輸入件31沿轉動逆時針方向轉動時,當輸入件31未達到設定值轉速時,棘爪36 與棘齒341處于分離狀態(tài),即輸入件31空轉。當輸入件31達到設定值轉速時,棘爪36的齒部362便能嵌入棘齒341內,棘爪36與棘齒341嚙合,由此輸入件31帶動齒圈34同步轉動。如圖1至圖6所示,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包括定子6、轉子9、輪轂體2、中心軸 1、電機殼體5、變速箱殼體7、超越離合器40和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3。具體來說,輪轂體2具有一空腔,定子6、轉子9、電機殼體5、變速箱殼體7、超越離合器40和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3等部件均位于空腔內。中心軸1穿設在輪轂體2軸心處,且兩端均穿出輪轂體2 ;輪轂體2與中心軸1通過軸承11相連。電機殼體5、定子6和轉子9均套設在中心軸1上,電機殼體5與中心軸1相固連, 轉子9位于定子6內,定子6固定在電機殼體5上。中心軸1上套設有輸入齒輪軸10和輸出齒輪軸8,輸入齒輪軸10的一端與轉子9 相固連,輸出齒輪軸8的一端與輪轂體2相連。輸入齒輪軸10和輸出齒輪軸8與中心軸1 之間均通過軸套和軸承11相連,由此輸入齒輪軸10和輸出齒輪軸8能繞著中心軸1軸心轉動。變速箱殼體7特套設在中心軸1上,變速箱殼體7的一端與定子6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輸出齒輪軸8之間通過軸承11連接。輸入齒輪軸10的另一端和輸出齒輪軸8的另一端均穿入變速箱殼體7內。超越離合器40和離心式離合器3均位于變速箱殼體7內。超越離合器40的齒輪軸42兩端均通過軸承11與變速箱殼體7相連,因此超越離合器40能相對于變速箱殼體7 自由地轉動。超越離合器40的輸入齒輪41與輸入齒輪軸10的另一端上的齒相嚙合,齒輪軸42與輸出齒輪軸8上的齒相嚙合。離心式離合器3的輸出件32為具有軸部的齒輪,軸部的兩端均通過軸承11與變速箱殼體7相連,因此離心式離合器3能相對于變速箱殼體7 自由地轉動。輸出件32的齒部362與輸出齒輪軸8上的齒相嚙合;輸入件31為齒輪。輸入件31與輸入齒輪軸10之間設有中間齒輪12,中間齒輪12通過中間軸13和軸承11與變速箱殼體7相連,因此中間齒輪12能相對于變速箱殼體7自由地轉動;輸入齒輪軸10的另一端和輸入件31均與中間齒輪12相嚙合,由此輸入件31與輸入齒輪軸10的另一端之間通過中間齒輪12相連。[0076]輸出件32的齒部362直徑與超越離合器40的齒輪軸42齒部362直徑不相同。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應用于電動自行車或電動摩托車上,當需要電機驅動而行駛時,轉子9帶動輸入齒輪軸10沿一個方向轉動,輸入齒輪軸10帶動超越離合器40的輸入齒輪41和中間齒輪12轉動,中間齒輪12帶動輸入件31轉動,此時超越離合器40處于接合狀態(tài),離心式離合器3處于分離狀態(tài),于是輸入齒輪軸10通過超越離合器40帶動輸出齒輪軸8轉動,進而帶動輪轂體2繞著中心軸1軸心轉動。當需要電機驅動且變速行駛時,轉子9帶動輸入齒輪軸10沿另一個方向轉動,輸入齒輪軸10帶動超越離合器40的輸入齒輪41和中間齒輪12轉動,中間齒輪12帶動輸入件31轉動,此時離心式離合器3處于接合狀態(tài),超越離合器40處于分離狀態(tài),于是輸入齒輪軸10通過離心式離合器3帶動輸出齒輪軸8轉動,進而帶動輪轂體2繞著中心軸1軸心轉動。當電機不工作且需推動電動車前進或后退時,離心式離合器3始終處于分離狀態(tài),因此無論超越離合器40處于分離或接合狀態(tài)均能手動推動電動車前進或后退。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中心軸1 ;輪轂體2 ;離心式離合器3 ;輸入件31 ;輸出件 32 ;支撐圈33 ;齒圈;34 ;棘齒341 ;連接套35 ;棘爪36 ;基部361 ;齒部362 ;配重部363 ;讓位槽364 ;棘爪銷37 ;拉簧38 ;支撐柱39 ;超越離合器40 ;輸入齒輪41 ;齒輪軸42 ;電機殼體5 ;定子6 ;變速箱殼體7 ;輸出齒輪軸8 ;轉子9 ;輸入齒輪軸10 ;軸承11沖間齒輪12 ; 中間軸13 ;定位銷二 14 ;定位銷一 15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圓盤部的輸入件(31)和具有軸部的輸出件(3 ;所述的輸出件(3 的軸部穿設在輸入件(31)的圓盤部軸心處;所述的圓盤部的一側設有齒圈(34)和棘爪(36),且所述的棘爪(36)位于齒圈(34)內,所述的齒圈(34) 與輸出件(3 固定連接;所述的棘爪(36)的根部鉸接在圓盤部的側面上,齒圈(34)內壁上具有與棘爪(36)結構相對應的棘齒(341);棘爪(36)和輸入件(31)之間設有使棘爪 (36)始終具有脫離棘齒(341)運動趨勢的復位機構;當輸入件(31)轉動時棘爪(36)克服復位機構與棘齒(341)相嚙合并能帶動齒圈(34)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拉簧(38), 所述的拉簧(38)位于棘爪(36)和圓盤部軸心部之間,所述的拉簧(38)的一端與棘爪(36) 相連,另一端與輸入件(31)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位于棘爪(36)與圓盤部的鉸接處,所述的扭簧的一端與棘爪(36)相連,另一端與輸入件(31)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兩塊磁鐵, 兩塊所述的磁鐵位于棘爪(36)和圓盤部軸心部之間;一塊所述的磁鐵固定在輸入件(31) 上,另一塊所述的磁鐵定位在棘爪(36)上,一塊所述的磁鐵的一端與另一塊所述的磁鐵的一端相對且為異極相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36)包括一呈條狀的基部(361)和相對于基部(361)傾斜設置的齒部(362),基部(361)和齒 部(362)相連處具有沿著基部(361)縱向沿延伸的配重部(363)。
6.根據權利要求1 5任意一項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36) 的數量為2個至6個且棘爪(36)沿著圓盤部的軸心周向均勻分布。
7.根據權利要求1 5任意一項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盤部的一側還設有支撐圈(33),所述的棘爪(36)位于支撐圈(3 和圓盤部之間;所述的支撐圈 (33)固定在輸入件(31)上;所述的棘爪(36)的根部穿設有一根棘爪銷(37),所述的棘爪銷(37)的一端定位在輸入件(31)上,另一端定位在支撐圈(3 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36)的一端面與支撐圈(33)相抵靠。
9.一種具有上述的權利要求1 8任意一項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包括定子(6)、轉子(9)、具有空腔的輪轂體( 和穿設在輪轂體( 軸心處的中心軸 (1);所述的中心軸(1)上套設有輸入齒輪(41)軸和輸出齒輪軸(8)、(42),輸入齒輪(41) 軸的一端與轉子(9)相固連,輸出齒輪軸(8)、02)的一端與輪轂體( 相連;所述的輸入齒輪Gl)軸的另一端和輸出齒輪軸(8) “4 的另一端之間設有超越離合器(4)和上述的離心式離合器(3),所述的超越離合器(4)和離心式離合器(3)均將輸入齒輪Gl)軸的另一端與輸出齒輪軸(8)、0 的另一端相連;且當輸入齒輪Gl)軸沿一個方向轉動時能通過超越離合器(4)帶動輸出齒輪軸(8)、02)轉動,離心式離合器(3)處于分離狀態(tài);當離心式離合器(3)沿另一個方向轉動時能通過離心式離合器(3)帶動輸出齒輪軸(8)、(42) 轉動,超越離合器(4)處于分離狀態(tài)。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心式離合器(3)的輸入件(31)和輸出件(32)均為齒輪;所述的輸入件(31)通過中間齒輪(12)與輸入齒輪Gl)軸的另一端相連;輸出件(32)的齒部(362)與輸出齒輪軸(8)、(42)的另一端齒部(36 相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心式離合器和具有該離合器的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屬于機械及車輛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電動車后退不方便的技術問題。本離心式離合器包括輸入件和軸部穿設在輸入件圓盤部軸心處的輸出件;圓盤部一側設有與輸出件固定連接的齒圈和齒圈內的棘爪;棘爪的根部鉸接在圓盤部側面上,齒圈內壁上具有棘齒;棘爪和輸入件之間設有復位機構。本電動車變擋驅動輪轂包括定子、轉子、輪轂體和中心軸;中心軸上套設有輸入齒輪軸和輸出齒輪軸,輸入齒輪軸的一端與轉子相固連,輸出齒輪軸的一端與輪轂體相連;輸入齒輪軸的另一端和輸出齒輪軸的另一端之間分別連有超越離合器和上述離心式離合器。本實用新型具有傳動穩(wěn)定、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60B27/00GK202203305SQ20112027602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日
發(fā)明者周嘉麟, 李躍巖 申請人:臺州市黃巖華陽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