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座椅設備和用于座椅設備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座椅設備和一種用于座椅設備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該座椅調節(jié)機構 使雙折疊式靠背的上靠背部分沿車輛縱向方向傾斜。
背景技術:
JP2008-254645A(下文稱為“參考文獻1”,參看0006、0017和0018段及圖4)中公
開的一種已知的車輛用座椅設備的雙折疊式靠背分為支承乘坐人的肩胛的上靠背部分和 支承乘坐人的腰部的下靠背部分。上靠背部分包括各自用作第一座椅構件的上框架,而下 靠背部分包括各自用作第二座椅構件的下框架。上靠背部分的各上框架和下靠背部分的各 下框架由鉸軸在其相應側可旋轉地彼此連接??勘辰嵌日{節(jié)機構(靠背調節(jié)機構)設置在 上、下框架之間并設置在從鉸軸向后偏離的位置??勘辰嵌日{節(jié)機構包括滾珠絲杠(伸縮 裝置)、導引構件(伸縮裝置)、軸(驅動裝置)、操作構件(伸縮裝置)以及驅動馬達(驅 動單元)并調節(jié)靠背上部相對于靠背下部的傾斜角度。導引構件借助于鉸銷可旋轉地連接到下靠背部分的下框架的兩側端上。各滾珠絲 杠與各導引構件螺合以便可旋轉。滾珠絲杠通過設置在其間的軸彼此連接以便同步旋轉。 操作構件借助于鉸銷可旋轉地連接到上靠背部分的上框架的兩側端。各滾珠絲杠的上端部 與各操作構件可旋轉地螺合。此外,驅動滾珠絲杠的驅動馬達附接到導引構件之一上。根 據(jù)如上述構成的靠背角度調節(jié)機構,驅動馬達被驅動以沿車輛豎直方向線性地移動滾珠絲 杠,從而使上靠背部分的上框架繞鉸軸旋轉。相應地,上靠背部分相對于下靠背部分傾斜。JP2007-006948A(下文稱為“參考文獻2”,參看0015段、圖2和圖3)中公開的一 種已知的車輛用座椅設備的靠背包括具有靠背上部和靠背下部的雙折疊式靠背。此外,該 靠背設置有靠背傾斜機構(靠背調節(jié)機構)。該靠背傾斜機構包括進給絲杠(伸縮裝置)、 螺母(伸縮裝置)、殼體(驅動單元)、臂構件(驅動單元)和馬達(驅動單元)。殼體由支 架固定到下靠背部分的下支承構件的中心。螺母被可旋轉地支承在殼體內(nèi)。進給絲杠與螺 母可旋轉地螺合。臂構件由支架固定到上靠背部分的上支承構件的中心。進給絲杠的上端 部與臂構件可旋轉地螺合。此外,旋轉螺母的馬達附接到殼體上。根據(jù)如上述構成的靠背 傾斜機構,馬達被驅動以沿車輛豎直方向線性地移動進給絲杠,從而使上靠背部分繞著在 其兩側處可旋轉地連接上、下靠背部分的鉸軸旋轉。相應地,上靠背部分相對于下靠背部分 相應地傾斜。在車輛碰撞的情況下,由于乘員在車輛向前或向后移動方向上的慣性力,大負荷 施加到上靠背部分的上框架上。參考文獻1和參考文獻2中所述的靠背調節(jié)機構構造成使 得上靠背部分的上框架通過絲杠機構繞鉸軸旋轉。相應地,在車輛前部碰撞的情況下,通過 將施加到上靠背部分的上框架上的負荷乘以上框架與各鉸軸之間的距離而獲得的力矩作 用在鉸軸上。此外,通過將力 矩除以從絲杠機構至鉸軸的距離而獲得的負荷施加到絲杠機 構上。近年來,由于座椅外觀的改進而希望車輛用座椅的縱向厚度小。相應地,從絲杠機構至鉸軸的距離被設計成較短,一般而言,從上框架至鉸軸的距離與從絲杠機構至鉸軸的 距離之間的比率大約為從七比一到十比一;因此,施加到絲杠機構上的負荷為施加到上框 架上的負荷的七至十倍。從而,絲杠機構需要即使當大負荷施加到絲杠機構上也不會損壞 的強固結構。這增加了靠背調節(jié)機構的成本和重量。另外,絲杠機構需要產(chǎn)生大驅動力以 便傾斜上靠背部分。相應地,絲杠機構可能會另外需要執(zhí)行大的減速的減速傳動機構,從而 進一步增加了靠背的成本和重量。因而,需要一種車輛用座椅設備和一種用于該座椅設備的靠背傾斜機構,該傾斜 機構當大負荷施加到座椅構件之一上時減小了施加到調節(jié)由可旋轉地彼此連接的兩個座 椅構件形成的角度的伸縮裝置上的負荷,并且該傾斜機構借助于產(chǎn)生小驅動力的伸縮裝置 而使靠背構件相對于彼此旋轉。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本公開的一方面,一種座椅調節(jié)機構,所述座椅調節(jié)機構調節(jié)形成在以可旋 轉方式彼此連接的第一座椅構件與第二座椅構件之間的角度,所述座椅調節(jié)機構包括第 一連桿構件,其適于連接到所述第一座椅構件并且包括由所述第一座椅構件以可旋轉方 式支承的第一端;第二連桿構件,其適于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二座椅構件并且包括 由所述第二座椅構件以可旋轉方式支承的第一端和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一連桿構 件的第二端;驅動裝置;以及伸縮裝置,其由所述驅動裝置驅動并且線性地伸出和縮回,其 中,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 伸縮裝置中的一者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一連桿構件的第二 端,并且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伸縮裝置中的另一者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二座椅構 件,其中,假如所述第一連桿構件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P,所 述第一座椅構件與所述第一連桿構件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Q,所述第二座椅構件 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R,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伸縮裝置中的 一者與所述第一連桿構件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S,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伸縮裝置 中的另一者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T,線性地經(jīng)過所述連接點 Q和R的線被定義為線Li,并且線性地經(jīng)過所述連接點S和T的線被定義為線L2,那么,所 述第一連桿構件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伸縮裝置中的一者與所述第一 連桿構件、以及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伸縮裝置中的另一者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彼此連接成 使得從所述連接點P至所述線Ll的距離“a”相對于從所述連接點P至所述線L2的距離 “b”的比率a/b被設定為小于1,并且,所述驅動裝置被驅動而使所述伸縮裝置線性地移動, 以使所述第一連桿構件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桿構件旋轉,從而在所述第一座椅構件與所述第 二座椅構件之間產(chǎn)生相對旋轉,以便調節(jié)所述第一座椅構件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之間的角 度。如上所述,比率a/b,其為連接點P與線Ll之間的距離“a”相對于連接點P與線 L2之間的距離“b”的比率,被設定為小于1。相應地,施加到第一連桿構件與伸縮裝置之間 的連接點S上的負荷Fs小于施加到第一座椅構件與第一連桿構件之間的連接點Q上的負 荷Fq。從而,即使當大負荷施加到第一座椅構件上時,也只有小負荷施加到伸縮裝置上。結 果,伸縮裝置可被設計成抵抗小負荷的簡單構造,從而引起成本和重量的減少。另外,伸縮 裝置產(chǎn)生小驅動力,從而使第一座椅構件相對于第二座椅構件旋轉。相應地,獲得了產(chǎn)生小驅動力的具有簡單構造的伸縮裝置,因此實現(xiàn)了成本和重量的減少。根據(jù)前述公開,所述第一連桿構件形成為盤形并設置有用作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 連接的所述連接點P的旋轉中心點。此外,所述第一連桿構件包括所述連接點Q和所述連 接點R。所述第二連桿構件形成為臂形并設置有用作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連接的所述連接 點R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連桿構件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其上的所述第二端。相應地,無需鉸鏈來使第一連桿構件和第二連桿構件彼此連接。因而,當應用呈盤 形的第一連桿構件時,距離“a”相對于距離“b”被設定為更短,并且與呈臂形的第一連桿構 件相比,施加到連接點S上的負荷Fs得以進一步減小。根據(jù)前述公開,所述連接點Q和所述連接點S適于被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座椅構 件在其內(nèi)側的后部和前部處,并且所述第一座椅構件連接到所述第二座椅構件并被驅動而 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二座椅構件向前傾斜。根據(jù)本公開的另一方面,一種車輛用座椅設備,所述座椅設備具有坐墊和具有以 可旋轉方式彼此連接的第一座椅構件和第二座椅構件的靠背,所述座椅設備包括側框架 機構,所述側框架機構用作所述第一座椅構件和所述第二座椅構件中的一者,所述側框架 機構的下端以可傾斜方式連接到設置在所述坐墊內(nèi)的坐墊框架的后端;上橫向構件,所述 上橫向構件用作所述第一座椅構件和所述第二座椅構件中的另一者,所述上橫向構件設置 在所述側框架機構的上部處;以及如前所述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該座椅調節(jié)機構將所述上橫 向構件連接到所述側框架機構并驅動所述上橫向構件而使其能夠相對于所述側框架機構 向前傾斜,使得所述連接點Q和所述連接點S適于被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座椅構件在其內(nèi) 側的后部和前部處。根據(jù)前述公開,所述第一連桿構件、所述第二連桿構件以及所述伸縮裝置設置在 所述側框架機構與所述上橫向構件之間,所述側框架機構和所述上橫向構件設置在所述靠 背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兩側中的各側處。所述驅動裝置設置在側框架連接構件的中部處, 所述側框架連接構件連接在設置在所述靠背的兩側處的所述側框架機構的側框架本體部 分之間。所述驅動裝置同時驅動設置在所述靠背的兩側處的所述伸縮裝置。相應地,第一和第二連桿構件以及伸縮裝置設置在側框架機構的各側框架本體部 分的內(nèi)側處而不會從靠背突出,因此減小了靠背的縱向厚度。另外,由于伸縮裝置的操作距 離相對于靠背的傾斜角度增加,所以可精確調節(jié)靠背的傾斜角度。相應地,實現(xiàn)了產(chǎn)生很少 振動的座椅設備用的高質量座椅調節(jié)機構。此外,第一和第二連桿構件以及伸縮裝置設置在靠背的內(nèi)側的后部處,并且伸出 和驅動裝置設置在上橫向構件處以便不會從其突出。相應地,距離“b”可相對于距離“a” 進一步增加,從而進一步最小化施加到連接點S上的負荷Fs,即使當施加到連接點Q上的負 荷Fq大時也是如此。根據(jù)前述公開,在所述驅動裝置與相應的所述伸縮裝置之 間設置有向所述伸縮裝 置傳輸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力的撓性線纜。
本公開的前述和另外的特征和特點將從以下參照附圖的詳細描述中變得更加明 顯,在所述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文中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的示意圖;圖2是車輛用座椅設備的示意圖,其中應用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作為靠背傾 斜機構和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圖3是示出了形成圖2所示的座椅設備的靠背傾斜機構的部件的構造的示意圖;圖4是示出了形成圖2所示的座椅設備的座椅傾斜機構驅動單元的部件的構造的 示意圖;圖5是圖3所示的靠背傾斜機構和圖4所示的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的分解立體 圖;圖6A是沿圖3中的線6A-6A截取的截面
圖6B是沿圖3中的線6B-6B截取的截面圖;圖6C是沿圖3中的線6C-6C截取的截面圖;圖7是示出了圖3所示的靠背傾斜機構正在操作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8是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的第一修改示例的示意圖;圖9是示出了圖8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應用于座椅設備的靠背傾斜機構和靠背傾 斜機構驅動單元的情況的示意圖;圖10是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的第二修改示例的示意圖;圖11是示出了圖10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應用于座椅設備的靠背傾斜機構和靠背 傾斜機構驅動單元的情況的示意圖;圖12是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的第三修改示例的示意圖;圖13是圖10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的修改示例的示意圖;以及圖14是示出了圖12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應用于座椅設備的靠背傾斜機構和靠背 傾斜機構驅動單元的情況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參照圖1的示意圖說明根據(jù)實施方式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第一座椅構件101 和第二座椅構件102由鉸軸103 (連接點H)彼此連接,使得第一座椅構件101和第二座椅 構件102各者的端部可在圖1中示出的箭頭“m”所示的方向上相對地旋轉。此外,座椅調 節(jié)機構100設置在第一座椅構件101與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同時包括第一連桿構件110 和第二連桿構件120以及驅動構件130。驅動構件130包括驅動裝置131以及由驅動裝置 131驅動并在圖1中示出的箭頭“η”所示的方向上線性地往復移動的伸縮裝置132。座椅 調節(jié)機構100構造成使得由驅動裝置131驅動的伸縮裝置132線性地往復移動以使第一連 桿構件110和第二連桿構件120相應地旋轉,從而使第一座椅構件101相對于第二座椅構 件102旋轉并調節(jié)第一座椅構件101的旋轉角度。如圖1所示,第一連桿構件110包括通過鉸軸111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座椅構件 101上的右端(第一端)以及通過鉸軸112可旋轉地連接到伸縮裝置132的底端上的左端 (第二端)。第二連桿構件120包括通過鉸軸121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的 下端(第一端)以及通過鉸軸122可旋轉地連接在第一連桿構件110的右端與左端之間的 上端(第二端)。此外,驅動裝置131通過第二連桿構件120連接到其上的鉸軸121而可旋 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
鉸軸122用作第一連桿構件110與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點P。鉸軸111 用作第一座椅構件101與第一連桿構件110之間的連接點Q。鉸軸121用作第二座椅構件 102與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點R。此外,鉸軸112用作第一連桿構件110與伸縮裝 置132之間的連接點S。連接點Q和連接點S適于被分別固定在第一座椅構件101在其內(nèi) 側的后部和前部處。另外,鉸軸121用作第二座椅構件102與驅動裝置131之間的連接點 T。連接點T (鉸軸121)對應于連接點R。此外,當線性地連接連接點Q和R的線被確定為 線Ll且線性地連接連接點S和R(T)的線被確定為線L2時,第一連桿構件110以如下方式 連接到第二連桿構件120以及伸縮裝置132上從連接點P正交于線Ll的距離“a”相對于 從連接點P正交于線L2的距離“b”的比率a/b小于1。下面將描述如上構成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操作和操作效果。當伸縮裝置132伸 出時,連接點Q沿在圖1中看的順時針方向旋轉。相應地,第一座椅構件101繞著連接點H 沿順時針方向)向后傾斜。當伸縮裝置132縮回時,連接點Q沿在圖1中看的逆時針方向 旋轉。相應地,第一座椅構件101繞著連接點H(沿逆時針方向)向前傾斜。例如,當大負 荷施加到第一座椅構件101上時,朝著第二座椅構件102與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 點R作用的負荷Fq施加到第一座椅構件101與第一連桿構件110之間的連接點Q上。此 時,通過將負荷Fq乘以連接點P與線Ll之間的距離“a”而獲得的力矩Fq * a作用在第一 連桿構件110與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點P上。此外,負荷Fs = Fq ^ a/b,其通過 將力矩Fq * a除以比率a/b而獲得,施加到第一連桿構件110與伸縮裝置132之間的連接
;s K ο 如上所述,比率a/b,其為連接點P與線Ll之間的距離“a”相對于連接點P與線 L2之間的距離“b”的比率,被設定為小于1。相應地,施加到第一連桿構件110與伸縮裝置 132之間的連接點S上的負荷Fs小于施加到第一座椅構件101與第一連桿構件110之間的 連接點Q上的負荷Fq。從而,即使當大負荷施加到第一座椅構件101上時,也只有小負荷施 加到伸縮裝置132上。結果,伸縮裝置132可被設計成抵抗小負荷的簡單構造,從而引起成 本和重量減少。另外,伸縮裝置132產(chǎn)生小驅動力,從而使第一座椅構件101相對于第二座 椅構件102旋轉。相應地,獲得了具有產(chǎn)生小驅動力的簡單構造的伸縮裝置132,因此實現(xiàn) 了成本和重量的減少。此外,即使當伸縮裝置132損壞并且第一座椅構件101相對于第二座椅構件102 的傾斜角度不能夠被相應地調節(jié)時,第一連桿構件110和第二連桿構件120的旋轉角度,即 第一座椅構件101與第一連桿構件110之間的連接點Q的旋轉角度,受到第一座椅構件101 繞著第一座椅構件101與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的連接點H相對于第二座椅構件102的旋 轉的限制。相應地,第一座椅構件101相對于第二座椅構件102的傾斜角度受到限制。從 而,第一座椅構件101被保持在預定位置。另外,當僅需這種操作效果時,連接點P與線Ll 之間的距離“a”相對于連接點P與距離“b”之間的距離“b”的比率a/b不必小于1并且可 為任意值。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可應用于用于附接到車輛用前座椅上的座椅設備的靠背傾斜 機構和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將參照圖2至圖4說明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另外,下文所述 的縱向(前和后)、寬度(右和左)以及豎直方向基于車輛中的方向。如圖2所示,根據(jù)該實施方式的座椅設備10包括坐墊1和靠背2??勘?包括下靠背部分21、上靠背部分22和頭枕23。下靠背部分21的下端由坐墊1的后端支承,從而 使下靠背部分21能夠在縱向方向上向前和向后傾斜并且將整個靠背2連接到坐墊1上。上 靠背部分22的下端由下靠背部分21的上端支承,從而使上靠背部分22能夠沿縱向方向向 前和向后傾斜。頭枕23由上靠背部分22的上端支承以便沿豎直方向伸出和縮回??勘硟A斜機構5 (詳見圖3)和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 (詳見圖4)設置在下靠背 部分21與上靠背部分22之間??勘硟A斜機構5用來使上靠背部分22相對于下靠背部分 21向前和向后傾斜??勘硟A斜機構驅動單元6用來驅動靠背傾斜機構5,以使上靠背部分 22相對于下靠背部分21向前和向后傾斜。也就是說,靠背傾斜機構5由靠背傾斜機構驅動 單元6驅動,從而使包括頭枕23的上靠背部分22向前和向后旋轉或移動。座椅設備10的部件的詳細說明將描述如下。側框架機構3設置在靠背2的下靠 背部分21內(nèi)。上橫向構件4設置在上靠背部分22內(nèi)以便定位在側框架機構3的上側處。 側框架機構3包括側框架本體部分31a和31b以及連接側框架本體部分31a和31b的相應 上端的側框架連接構件32 (詳見圖3和4)。各側框架本體部分31a和31b形成為板形,同 時用作第二座椅構件102。側框架本體部分31a和31b分別設置在下靠背部分在寬度方向 上的兩端處以便面向彼此。各側框架本體部分31a和31b的下端固定到斜倚機構8上。斜 倚機構8由設置在坐墊1內(nèi)的坐墊框架7的后端支承以便向前和向后傾斜。 上橫向構件4包括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以及管架42。各自形成板形且 各自用作第一座椅構件101的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分別設置在上靠背部分22 在寬度方向上的兩端以便面向彼此。管架42設置在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的相 應上端之間以便連接在其間。頭枕保持機構的頭枕保持部分42a設置在管架42的上部處 (詳見圖3和圖4)。頭枕保持機構保持頭枕23以在豎直方向上伸出和縮回。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分別通過旋轉鉸鏈44a和44b可旋轉地連接到側 框架本體部分31a和31b上。靠背傾斜機構5分別設置在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與側框 架本體部分31a之間以及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b與側框架本體部分31b之間??勘硟A斜 機構5具有相同構造以使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分別相對于側框架本體部分31a 和31b傾斜??勘硟A斜機構驅動單元6設置在側框架連接構件32處??勘硟A斜機構5由 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驅動,從而使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分別相對于側框架 本體部分31a和31b傾斜。如圖3所示,各靠背傾斜機構5包括連接在側框架本體部分31b (31a)與上橫向構 件本體部分41b (41a)之間的杠桿連桿51、支點連桿52以及連接到杠桿連桿51和支點連桿 52上的絲杠傳動機構53。如圖4所示,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包括固定在側框架連接構 件32的中部處的馬達61以及分別連接到馬達61的軸的兩端上和連接到絲杠傳動機構53 上的撓性線纜62。杠桿連桿51用作第一連桿構件110而支點連桿52用作第二連桿構件 120。此外,絲杠傳動機構53用作伸縮裝置132。圖5中示出的傳動箱81、螺母77、蝸輪85 的內(nèi)螺孔85b、進給絲杠87、止擋螺母88、L形支架89和臺階狀螺釘91等形成絲杠傳動機 構53,而圖5所示的蝸桿軸84和蝸輪85的傳動部分85a等未包括在伸縮裝置132中。此 夕卜,馬達61、撓性線纜62、蝸桿軸84和傳動部分85a等形成驅動裝置131。如以下將詳細描述的杠桿連桿51并非通常的臂狀連桿,而是形成為大致盤形連 桿。第一和第二偏心部分形成在杠桿連桿51處以便徑向偏離其中心并且彼此對置地設置。杠桿連桿51的第一偏心部分可連接到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41b)的上附接軸43a(43b) 上,而杠桿連桿51的第二偏心部分可連接到傳動絲杠機構53的進給絲杠87上。如以下將 詳細描述的支點連桿52形成為大致臂形連桿,同時包括呈環(huán)形的第一端部以及形成為可 連接到側框架本體部分31a(31b)的下附接軸33a(33b)上和可連接到絲杠傳動機構53的 傳動箱81上的第二端部。杠桿連桿51被可旋轉地支承在支點連桿52的第一端部的內(nèi)周 表面上。杠桿連桿51的旋轉中心點對應于與支點連桿52的連接點P。杠桿連桿51包括偏 離旋轉中心點的第一偏心部分的第一偏心點(圖3中在靠背2的后側處)以及偏離旋轉中 心點的第二偏心部分的第二偏心點(圖3中在靠背2的前側處)。杠桿連桿51的第一偏心 點對應于與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b(41a)的連接點Q,而杠桿連桿51的第二偏心點對應于 與絲杠傳動機構53的連接點S。此外,支點連桿52的第二端部對應于與側框架本體部分 31b (31a)的連接點R。此外,連接點R等于在上述示例下側框架本體部分31b (31a)與絲杠 傳動機構53之間的連接點Τ。杠桿連桿51的連接點Q和S設定如下。將線性地經(jīng)過連接點R并被設定為具有 朝著靠背2的后側徑向離開連接點P的距離“a”的線確定為線Li。將線性地經(jīng)過連接點R 并被設定為具有朝著靠背2的前側徑向離開連接點P的距離“b” ( > a ;比距離“a”長)的 線確定為線L2。此外,當從靠背2的前側朝著后側線性地經(jīng)過連接點P的線被確定為線L3 時,線Ll與線L3之間的交叉點為連接點Q,而線L2與線L3之間的交叉點為連接點S。此 夕卜,將比率a/b(從連接點P至線Ll的距離“a”相對于從連接點P至線L2的距離“b”的比 率)設定為小于1。相應地,即使當施加到連接點Q上的負荷Fq大時,考慮到力矩,施加到 連接點S上的負荷Fs小。 因而,距離“a”相對于距離“b”越短,施加到連接點S上的負荷Fs就越小。在這 種條件下,當杠桿連桿51構造成常規(guī)的臂狀連桿時,需要鉸鏈以將杠桿連桿51和支點連桿 52彼此連接。相應地,距離“a”相對于距離“b”越短,鉸鏈就越靠近杠桿連桿51與上橫向 構件41b(41a)之間的連接部分。相應地,鉸鏈與杠桿連桿51與上橫向構件41b (41a)之間 的連接部分相干涉,因此限制了距離“a”相對于“b”的減小。然而,在該實施方式中,杠桿 連桿51形成為大致盤形連桿并由支點連桿52的第一端部支承,因此無需由鉸鏈連接到支 點連桿52上。因而,當應用形成為大致盤形的杠桿連桿51時,與應用形成為常規(guī)的臂狀連 桿的杠桿連桿51相比,距離“a”相對于距離“b”被設定為更短并且施加到連接點S上的負 荷Fs得以進一步減小。此外,由于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設置在側框架連接構件32的中部處并借助于 撓性線纜62連接到靠背傾斜機構5上,馬達61未從上靠背部分22突出并且靠背傾斜機構 5分別設置在上靠背部分22的內(nèi)側面的后部處。相應地,距離“b”相對于距離“a”被設為 進一步更長,因此即使當施加到連接點Q上的負荷Fq大時也進一步最小化施加到連接點S 上的負荷Fs。另外,如圖3所示,杠桿連桿51繞著上附接軸43b(43a)可旋轉地連接到上橫向 構件本體部分41b (41a)上。支點連桿52繞著下附接軸33b (33a)連接到側框架本體部分 31b (31a)上以便按照杠桿連桿51的旋轉而旋轉。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b (41a)繞著旋轉 鉸鏈44b (44a)可旋轉地連接到側框架本體部分31b (31a)上。
如上述構造,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b (41a)按照杠桿連桿51和支點連桿52的 旋轉而相對于側框架本體部分31b (31a)沿縱向方向向前和向后傾斜。此時,杠桿連桿51 和支點連桿52的旋轉角度,即上附接軸43b(43a)的旋轉角度,受到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 41b (41a)繞著旋轉鉸鏈44b (44a)的旋轉的限制。更具體地,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b (41a) 的旋轉角度被限制為從支點連桿52的大致最低點至大致最高點的大約180度。例如,即使 當絲杠傳動機構53損壞而因此不能夠調節(jié)上靠背部分22相對于下靠背部分21的傾斜角 度時,上靠背部分22的傾斜角度也被限制并被保持在預定位置。下文將參照圖5和圖6說明靠背傾斜機構5和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的詳細構 造。杠桿連桿51包括彼此焊接的偏心環(huán)71和臂構件72。偏心環(huán)71形成為盤狀形狀,同時 包括圓形中心部分71a和軸環(huán)部分71b。圓形中心部分71a形成為具有尺寸與下面將對其 進行描述的插入支點連桿52的大直徑附接孔52a中的襯套73的內(nèi)徑大致相同的外徑。偏 心孔71c (連接點Q)在圓形中心部分71中穿成而徑向偏離其旋轉中心點(連接點Q)并貫 穿它。軸環(huán)部分71b形成在圓形中心部分71a的第一端面上以便從第一端面的外周周邊向 外徑向延伸。臂構件72包括主體部分72a和突出部分72b,同時形成為大致盤狀形狀。主體部 分72a形成為具有略微大于偏心環(huán)71的圓形中心部分71a的外徑的外徑。軸孔72c (連接 點Q)和兩個焊接孔72d形成在主體部分72a中以便貫穿它。當主體部分72a和圓形中心部 分71a被彼此焊接時,軸孔72c面向偏心孔71c并且具有尺寸與偏心孔71c的直徑大致相 同的直徑。焊接孔72d鄰近軸孔72c定位。 突出部分72b—體形成在主體部分72a的外周 周邊上以便沿著線L3突出,該線L3從軸孔72c的中心點Cl朝著主體部分72a的外周周邊 的徑向向外的方向線性地經(jīng)過中心點C2,其為主體部分72a的旋轉中心點。內(nèi)螺孔72e (連 接點S)形成在突出部72b中以便貫穿它。內(nèi)螺孔72e包括線L3上的中心點C3。支點連桿52包括形成在第一端部處的大直徑附接孔52a和形成在第二端部處的 小直徑附接孔52b。呈環(huán)形形狀的帶凸緣的襯套73和74分別插入大直徑附接孔52a和小 直徑附接孔52b中。襯套73和74由涂覆有低摩擦材料的薄板形成,同時分別形成為具有 大于大直徑附接孔52a和小直徑附接孔52b的直徑的外徑的圓管形狀。各襯套73和74的 外周表面的一部分被沿著其軸向方向切割。襯套73和74克服其徑向彈簧力而徑向向內(nèi)壓 縮以便分別貫穿大直徑附接孔52a和小直徑附接孔52b。同時,襯套73和74由于徑向彈簧 力而徑向向外擴張,從而分別配合到大直徑附接孔52a和小直徑附接孔52b中。此外,各襯 套73和74的插入端被加工以便被擴張成凸緣形。因而,防止襯套73和74分別與大直徑 附接孔52a和小直徑附接孔52b分離。此外,偏心環(huán)71的圓形中心部分71a插在襯套73配合到其上的大直徑附接孔52a 中。偏心環(huán)71的圓形中心部分71a和臂構件72的主體部分72a以偏心孔71c和軸孔72c 相對于彼此同軸對準的方式設置成面向彼此。此外,臂構件72被弧焊至大直徑附接孔52a 使得焊接孔72d被封閉。然后,呈環(huán)形形狀的帶凸緣的襯套75被插入軸孔72c和偏心孔 71c(下文簡稱為軸孔72c)中。襯套75由覆蓋有低摩擦材料的薄板形成而呈具有略微大 于軸孔72c的直徑的外徑的圓管形狀。襯套75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被沿著其軸向方向切 害I]。襯套75克服其徑向彈簧力而徑向向內(nèi)壓縮到軸孔72c中以便貫穿它,同時由于徑向彈 簧力而徑向向外擴張,從而配合到軸孔72c中。此外,襯套75的插入端被加工以便被擴張成凸緣形,從而防止襯套75與軸孔72c分離。因而,杠桿連桿51可旋轉地連接到支點連桿 52上。 如圖5所示,上附接軸43a(43b)設置在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41b)的內(nèi)側表 面上以便從其朝著車輛內(nèi)側突出。下附接軸33a(33b)設置在側框架本體部分31a(31b)的 內(nèi)側表面上。外螺紋部分43aa(43ba)形成在上附接軸43a(43b)的端部處。外螺紋部分 43aa(43ba)具有略微小于杠桿連桿51的軸孔72c的直徑的直徑。外螺紋部分43aa (43ba) 被插入杠桿連桿51的軸孔72c中并且螺母76與外螺紋部分43aa(43ba)螺合以便緊固到 其上。如圖5所示,外螺紋部分33aa(33ba)形成在下附接軸33a(33b)的端部處。外螺 紋部分33aa(33ba)具有略微小于在如以下將描述的傳動箱81上穿成的軸孔81a的直徑的 外徑。下附接軸33a (33b)被插入支點連桿52的小直徑附接孔52b和傳動箱81的軸孔81a 中以便貫穿它們。此外,螺母77與下附接軸33a(33b)的外螺紋部分33aa(33ba)螺合以便 緊固到其上。因而,如圖6A(沿著圖3的線6A-6A截取的視圖)所示,杠桿連桿51連接到 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b (41a)上以便繞上附接軸43b (43a)旋轉,而支點連桿52連接到側 框架本體部分31b (31a)上以便按照杠桿連桿51的旋轉而繞下附接軸33b (33a)旋轉。如圖5所示,絲杠傳動機構53包括傳動箱81、傳動箱蓋82、蝸桿軸84、蝸輪85以 及容納在由傳動箱81和傳動箱蓋82形成的空間內(nèi)的其它部件。蝸輪85定位成關于蝸桿 軸84不對稱。如上所述,下附接軸33a (33b)插入其中的軸孔81a在傳動箱81上穿成。線 纜孔82a在傳動箱蓋82上穿成。各撓性線纜62的第一端插入線纜孔82a中。傳動箱81 和傳動箱蓋82通過螺釘83彼此緊固和固定。軸承84a附接在蝸桿軸84的第一端上。撓性線纜62的第一端配合到軸承84a中。 附接到蝸桿軸84的第一端上的軸承84a被壓入傳動箱蓋82的線纜孔82a中。此外,蝸桿 軸84的第二端插入被壓入傳動箱81中的管狀襯套86中。因而,蝸桿軸84被可旋轉地支 承在限定在傳動箱81與傳動箱蓋82之間的空間中。與蝸桿軸84嚙合的傳動部分85a設 置在蝸輪85的外周表面上。與進給絲杠87嚙合的內(nèi)螺孔85b以及與內(nèi)螺孔85b連續(xù)地連 接的管狀孔85c形成在蝸輪85的內(nèi)周表面上。管狀孔85c具有大于防止進給絲杠87與內(nèi) 螺孔85b分離的止擋螺母88的外徑的內(nèi)徑。具有小直徑的外螺紋部分87a設置在進給絲杠87的第一端處。止擋螺母88與外 螺紋部分87a螺合。進給絲杠87的第二端被插入孔89a中,該孔89a在L形支架89的第 一表面中穿成,以便焊接到L形支架89上。進給絲杠87的第一端穿過內(nèi)螺孔85b而插入 至蝸輪85的管狀孔85c并與管狀孔85c螺合。此外,止擋螺母88與進給絲杠87的外螺紋 部分87a螺合以便緊固到其上。由于管狀孔85c具有大于止擋螺母88的外徑的內(nèi)徑,所以 止擋螺母88可在管狀孔85c中移動并從而支承進給絲杠87而可按照蝸輪85的旋轉而在 預定距離內(nèi)線性地移動直到進給絲杠87的移動被止擋螺母88限制。墊圈90a和90b配合到進給絲杠87附接到其上的蝸輪85的傳動部分85a的兩端 面上。此外,傳動部分85a容納在傳動箱81內(nèi)以便與蝸桿軸84嚙合。相應地,如圖6B(沿 著圖3的線6B-6B截取的視圖)所示,蝸輪85被可旋轉地支承在由傳動箱81和傳動箱蓋 82限定的空間內(nèi)。此外,臺階狀螺釘91被插入在L形支架89的第二表面中穿成的孔89b 中,并與形成在臂構件72的突出部分72b中的內(nèi)螺孔72e螺合。因而,如圖6C(沿著圖3的線6C-6C截取的視圖)所示,固定到進給絲杠87的第二端上的L形支架89被固定到上 附接軸43b(43a)插入其中的臂構件72的突出部分72b上。相應地,當蝸輪85按照蝸桿軸 84的旋轉而旋轉時,進給絲杠87在預定距離內(nèi)線性地移動。結果,杠桿連桿51在預定角度 內(nèi)旋轉,從而使支點連桿52在預定角度內(nèi)旋轉。 如圖5所示,線纜固定構件63設置在馬達61的第一端處,而包括線纜固定部分64 的馬達固定構件65設置在馬達61的第二端處以便通過螺釘66固定到其上。馬達固定構 件65固定到側框架連接構件32的中部上。撓性線纜62包括芯構件62a,其旋轉并且向蝸 桿軸84和呈圓筒形的外管62b傳輸旋轉扭矩。外管62b覆蓋并保護芯構件62a,同時未進 行旋轉。撓性線纜62的第一端被插入傳動箱蓋82的線纜孔82a中,而設置在撓性線纜62 的第一端處的芯構件62a配合到蝸桿軸84的軸承84a中。同時,撓性線纜62的第二端被 插入馬達固定構件65的線纜固定部分64(線纜固定構件63)中,而設置在撓性線纜62的 第二端處的芯構件62a配合到馬達61的馬達軸61a中。相應地,馬達61的驅動力經(jīng)由撓 性線纜62的芯構件62a從馬達軸61a傳輸至蝸桿軸84。因而,如上所述,靠背傾斜機構驅 動單元6的馬達61、線纜固定構件63和馬達固定構件65設置在車輛的中心(側框架連接 構件32的中部)處。此外,撓性線纜62和靠背傾斜機構5設置在座椅設備10中以便在車 輛的寬度方向上具有對稱構造。下面將說明如上構成的座椅設備10的操作。當乘員壓下操作開關以便傾斜靠背2 的上靠背部分22時,馬達61被馬達驅動單元驅動以便沿預定方向旋轉。之后,設置在馬達 61的右側和左側處并在寬度方向上延伸的撓性線纜61由于馬達61的輸出而旋轉,從而使 各靠背傾斜機構5的蝸桿軸84旋轉。結果,與蝸桿軸84接合的蝸輪85旋轉,同時減少了 馬達61的轉數(shù)。然后,與蝸輪85的內(nèi)螺孔85c接合的進給絲杠87軸向移動以使杠桿連桿 51相應地旋轉,此后使支點連桿52旋轉。因而,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向前(沿 圖3中的逆時針方向)傾斜。從而,上靠背部分22按照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的 傾斜運動而從圖3所示的位置移動至圖7所示的位置。同時,當需要使上靠背部分22相對 于下靠背部分21的傾斜位置返回到初始位置時,乘員壓下開關以使馬達61沿上述預定方 向的相反方向旋轉。因而,根據(jù)該實施方式的包括靠背傾斜機構5和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的座椅 設備10,即使當在車輛碰撞的情況下大負荷Fq經(jīng)由上靠背部分22施加到上橫向構件本體 部分41b (41a)與杠桿連桿51之間的連接點Q上時,施加到絲杠傳動機構53與側框架本體 部分31b (31a)之間的連接點R上的負荷Fs也被最小化。相應地,絲杠傳動機構53無需強 固的構造,只要具有抵抗小負荷Fs的構造。從而,實現(xiàn)了靠背傾斜機構5和靠背傾斜機構 驅動單元6的重量和成本的減少。此外,絲杠傳動機構53產(chǎn)生小驅動力;因此,大的力施加到杠桿連桿51與上橫向 構件本體部分41b (41a)之間的連接點Q上以使上靠背部分22傾斜。在這種條件下,絲杠 傳動機構53無需能夠實現(xiàn)大的減速的附加減速機構,從而引起靠背傾斜機構5和靠背傾斜 機構驅動單元6的重量和成本的減少。此外,杠桿連桿51、支點連桿52和靠背傾斜機構5 分別設置在側框架機構3的側框架本體部分31a和31b的內(nèi)側面處,同時未從上靠背部分 22突出,因此減小了靠背2的縱向厚度。另外,由于絲杠傳動機構53的操作距離,即進給絲 杠67的移動距離,相對于上靠背部分22的傾斜角度增加,所以可精確調節(jié)上靠背部分22的傾斜角度。相應地,實現(xiàn)了產(chǎn)生很少振動的高質量靠背傾斜機構5和高端靠背傾斜機構 驅動機構6。此外,杠桿連桿51、支點連桿52和靠背傾斜機構5設置在上靠背部分22的內(nèi) 側面的后部處,并且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設置在上靠背部分22處以便不從其突出。相 應地,距離“b”可相對于距離“a”進一步增加,從而即使當施加到連接點Q上的負荷Fq大 時也進一步最小化施加到連接點S上的負荷Fs0 此外,例如,即使當絲杠傳動機構53損壞而因此不能夠調節(jié)上靠背部分22的傾斜 角度時,杠桿連桿51和支點連桿52的旋轉角度,即上附接軸43a (43b)的旋轉角度,受到上 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繞著旋轉鉸鏈44a和44b的旋轉的限制。相應地,上靠背部 分22的傾斜角度受到限制并被保持在預定位置。另外,當僅需要這種操作效果時,從連接 點P至線Ll的距離“a”相對于從連接點P至線L2的距離“b”的比率a/b不必小于1并且 可為任意值。圖8是座椅調節(jié)機構200的示意圖,該座椅調節(jié)機構200是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 構100的第一改型示例。相同的標號應用于座椅調節(jié)機構200中與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構 造相同的構造,并且將省去這些構造的詳細說明。座椅調節(jié)機構200以相對于圖1所示的座 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設置的豎直倒轉方向來設置。也就是說,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一端由 鉸軸111 (連接點Q)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而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二端 由鉸軸112 (連接點S)可旋轉地連接到伸縮裝置132的底端上。第二連桿構件120的第一 端由鉸軸121 (連接點R、T)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座椅構件101上,而第二連桿構件120的 第二端由鉸軸122 (連接點P)連接在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的位點處。 此外,驅動裝置131由與第二連桿構件120相同的鉸軸121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座椅構件 101上。如上述構成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200實現(xiàn)與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操作效果 類似的操作效果。圖9是示出了圖8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200應用于車輛用座椅設備的座椅靠背傾 斜機構5和座椅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的情況的示意圖。相同的標號應用于該座椅設備 中與圖3所示的座椅設備10的構造相同的構造,并且將省去這些構造的詳細說明。在圖9 所示的情況中,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41b)的上附接軸43a(43b)(連接點R)被插入支 點連桿52的小直徑附接孔52b中以便貫穿它,而下附接軸33a(33b)(連接點Q)被插入杠 桿連桿51的軸孔72c和傳動箱81的軸孔81a以便貫穿它們。此外,用于連接上橫向構件 本體部分41a和41b的連接構件另外設置在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a和41b之間以便連接 在其間,并且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的馬達61設置在連接構件處。因而,當靠背傾斜機 構5以相對于圖1所示的設置的豎直倒轉方向來設置時,獲得了與圖3所示的座椅設備10 的操作效果類似的操作效果。圖10是示出了座椅調節(jié)機構300的示意圖,該座椅調節(jié)機構300是圖1所示的 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第二改型示例。相同的標號應用于圖10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300中 與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構造相同的構造,并且將省去這些構造的詳細說明。根據(jù)座椅調節(jié) 機構300,第一連桿構件110與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點P (鉸軸122)和第一連桿 構件110與第一座椅構件101之間的連接點Q(鉸軸111)相對于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 100的設置成倒轉設置。也就是說,在圖10中,連接點P設置在靠背2的后側處,而連接點 Q設置在靠背2的前側處。第二連桿構件120的第一端由鉸軸122 (連接點P)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連桿構件Iio的第一端上。第一座椅構件101由鉸軸111 (連接點Q)可旋轉地連 接在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此外,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二端由鉸軸 112 (連接點S)可旋轉地連接到伸縮裝置132的底端上。第二連桿構件120的第一端由鉸 軸121 (連接點R、T)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此外,驅動裝置131由與第二 連桿構件120相同的鉸軸121 (連接點R、T)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座椅調 節(jié)機構300以與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操作不同的方式操作。特別地,根據(jù)座椅 調節(jié)機構300,當伸縮裝置132伸出時,連接點Q逆時針旋轉,從而使第一座椅構件101繞連 接點H向前(逆時針)傾斜。同時,當伸縮裝置132縮回時,連接點Q順時針旋轉,從而使 第一座椅構件101繞連接點H向后(順時針)傾斜。如上述構成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300實現(xiàn) 與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操作效果類似的操作效果。 圖11是示出了圖10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300應用于車輛用座椅設備的座椅靠背 傾斜機構5和座椅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的情況的示意圖。相同的標號應用于該座椅設 備中與圖3所示的座椅設備10相同的構造的構造,并且將省去這些構造的詳細說明。在圖 10所示的情況中,杠桿連桿51與上橫向構件本體部分41b(41a)之間的連接點Q設置成比 杠桿連桿51與支點連桿52之間的連接點P更靠近靠背2的前側。此外,杠桿連桿51與絲 杠傳動機構53之間的連接點S定位在靠背2的前側處。如上述構成的座椅設備實現(xiàn)與圖 3所示的座椅設備10的操作效果類似的操作效果。圖12是座椅調節(jié)機構400的示意圖,該座椅調節(jié)機構400是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 機構100的第三改型示例。相同的標號應用于座椅調節(jié)機構400中與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 構造相同的構造,并且將省去這些構造的詳細說明。座椅調節(jié)機構400與圖1所示的座椅 調節(jié)機構100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二連桿構件120與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的連接點R和 驅動裝置131與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的連接點T彼此單獨地設置。也就是說,驅動裝置 131由鉸軸133 (連接點T)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如上述構成的座椅調節(jié) 機構400實現(xiàn)與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操作效果類似的操作效果。圖13是座椅調節(jié)機構500的示意圖,該座椅調節(jié)機構500是圖10所示的座椅調 節(jié)機構300的改型示例。相同的標號應用于座椅調節(jié)機構500中與座椅調節(jié)機構300的 構造相同的構造,并且將省去這些構造的詳細說明。根據(jù)座椅調節(jié)機構500,第一連桿構件 110與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點P(鉸軸122)和第一連桿構件110與第一座椅構件 101之間的連接點Q(鉸軸111)相對于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中的設置成倒轉設置。 也就是說,連接點P設置在靠背2的后側處,而連接點Q設置在靠背2的前側處。此外,座 椅調節(jié)機構500與圖10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300的構造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二連桿構件 120與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的連接點R和驅動裝置131與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的連接 點T彼此單獨地設置。也就是說,第二連桿構件120的第一端由鉸軸122(連接點P)可旋 轉地連接到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一端上。第一座椅構件101由鉸軸111 (連接點Q)可旋 轉地連接在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此外,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二端 由鉸軸112 (連接點S)可旋轉地連接到伸縮裝置132的底端上。第二連桿構件120的第一 端由鉸軸121 (連接點R)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此外,驅動裝置131由鉸 軸133 (連接點T)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上。座椅調節(jié)機構500以與圖1所示 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的操作不同的方式操作。特別地,根據(jù)座椅調節(jié)機構500,當伸縮裝置132伸出時,連接點Q逆時針旋轉,從而使第一座椅構件101繞連接點H向前(逆時針)傾 斜。同時,當伸縮裝置132縮回時,連接點Q順時針旋轉,從而使第一座椅構件101繞連接 點H向后(順時針)傾斜。如上述構成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500實現(xiàn)與圖1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 構300的操作效果類似的操作效果。圖14是示出了圖12所示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400應用于車輛用座椅設備的座椅靠背 傾斜機構5和座椅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的情況的示意圖。相同的標號應用于該座椅設 備中與圖3所示的座椅設備10的構造相同的構造,并且將省去這些構造的說明。在圖14 所示的情況中,支點連桿52與側框架本體部分31b(31a)之間的連接點R和絲杠傳動機構 53與側框架本體部分31b (31a)之間的連接點T彼此單獨地設置。如上述構成的座椅設備 實現(xiàn)與圖3所示的座椅設備10的操作效果類似的操作效果。另外,當圖13所示的座椅調 節(jié)機構500應用于座椅設備的靠背傾斜機構5和靠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時,獲得了類似 的操作效果。另外,在根據(jù)前述實施方式的示例中說明了座椅調節(jié) 機構100、200、300、400應用 于用來使座椅設備10的上靠背部分22相對于下靠背部分21傾斜的靠背傾斜機構5和靠 背傾斜機構驅動單元6的情況??商娲兀鶕?jù)該實施方式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200、300、 400的機構可應用于設置在座椅設備10的坐墊1內(nèi)的斜倚機構8、使坐墊1豎向和縱向滑 動的滑動機構、調節(jié)坐墊1的長度的坐墊調節(jié)機構或墊凳(ottoman)機構等。此外,根據(jù)該 實施方式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200、300、400的機構可應用于轉向設備用傾斜調節(jié)機構和 鎖定機構。
權利要求
一種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所述座椅調節(jié)機構調節(jié)形成在以可旋轉方式彼此連接的第一座椅構件與第二座椅構件(101、102)之間的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調節(jié)機構包括第一連桿構件(110),其適于連接到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01)并且包括由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01)以可旋轉方式支承的第一端;第二連桿構件(120),其適于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并且包括由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以可旋轉方式支承的第一端和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二端;驅動裝置(131);以及伸縮裝置(132),其由所述驅動裝置(131)驅動并且線性地伸出和縮回,其中,所述驅動裝置(131)和所述伸縮裝置(132)中的一者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的第二端,并且所述驅動裝置(131)和所述伸縮裝置(132)中的另一者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其中,假如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P,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01)與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Q,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120)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R,所述驅動裝置(131)和所述伸縮裝置(132)中的一者與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S,所述驅動裝置(131)和所述伸縮裝置(132)中的另一者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的連接點被定義為連接點T,線性地經(jīng)過所述連接點Q和R的線被定義為線L1,并且線性地經(jīng)過所述連接點S和T的線被定義為線L2,那么,所述第一連桿構件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110、120)、所述驅動裝置(131)和所述伸縮裝置(132)中的一者與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以及所述驅動裝置(131)和所述伸縮裝置(132)中的另一者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120)彼此連接成使得從所述連接點P至所述線L1的距離(a)相對于從所述連接點P至所述線L2的距離(b)的比率(a/b)被設定為小于1,并且,所述驅動裝置(131)被驅動而使所述伸縮裝置(132)線性地移動,以使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桿構件(120)旋轉,從而在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01)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之間產(chǎn)生相對旋轉,以便調節(jié)所述第一座椅構件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1、102)之間的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其中,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形成為盤 形并設置有旋轉中心點,所述旋轉中心點用作與所述第二連桿構件(120)連接的所述連接 點P,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進一步包括所述連接點Q和所述連接點R,并且,所述第二連 桿構件(120)形成為臂形并設置有用作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20)連接的所述連接點R的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到其上的所述第二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其中,所述連接點Q和所述連接點S適于 被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01)在其內(nèi)側的后部和前部處,并且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01)連接到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并被驅動而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2)向 前傾斜。
4.一種車輛用座椅設備(10),所述座椅設備包括坐墊(1)和具有以可旋轉方式彼此 連接的第一座椅構件和第二座椅構件(101、102)的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設備包 括側框架機構(3),所述側框架機構用作所述第一座椅構件和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1、 102)中的一者,所述側框架機構的下端以可傾斜方式連接到設置在所述坐墊(1)內(nèi)的坐墊 框架(7)的后端;上橫向構件(4),所述上橫向構件用作所述第一座椅構件和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01、 102)中的另一者,所述上橫向構件設置在所述側框架機構(3)的上部處;以及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所述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將所述上橫向 構件(4)連接到所述側框架機構(3)并驅動所述上橫向構件(4)而使其能夠相對于所述側 框架機構(3)向前傾斜,使得所述連接點Q和所述連接點S適于被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座 椅構件(101)在其內(nèi)側的后部和前部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設備(10),其中,所述第一連桿構件(110)、所述第二連桿 構件(120)以及所述伸縮裝置(132)設置在所述側框架機構(3)與所述上橫向構件(4)之 間,所述側框架機構(3)和所述上橫向構件(4)設置在所述靠背(2)在車輛寬度方向上的 兩側中的各側處,并且,所述驅動裝置(131)設置在側框架連接構件(32)的中部處,所述側框架連接 構件(32)連接在設置在所述靠背(2)的兩側處的所述側框架機構(3)的側框架本體部分 (31a)與(31b)之間,所述驅動裝置(131)同時驅動設置在所述靠背(2)的兩側處的所述伸 縮裝置(13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設備(10),其中,在所述驅動裝置(131)與相應的所述伸 縮裝置(132)之間設置有向所述伸縮裝置(132)傳輸所述驅動裝置(131)的驅動力的撓性 線纜(62)。
全文摘要
公開了座椅設備和用于座椅設備的座椅調節(jié)機構。該座椅調節(jié)機構(100)調節(jié)形成在可旋轉地彼此連接的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之間的角度,包括第一連桿構件(110),其適于連接到第一座椅構件(101)并包括由第一座椅構件可旋轉地支承的第一端;第二連桿構件(120),其適于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102)并包括由第二座椅構件可旋轉地支承的第一端和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連桿構件的第二端;驅動裝置(131);以及伸縮裝置(132),其由驅動裝置驅動并線性地伸出和縮回,其中,驅動裝置和伸縮裝置中的一者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連桿構件的第二端,而驅動裝置和伸縮裝置中的另一者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座椅構件。
文檔編號B60N2/22GK101844527SQ20101014060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伊東定夫, 永田俊顯, 荒川祐次 申請人:愛信精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