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氣囊組件的彈性罩體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如今含有可充氣的安全保護裝置,或氣囊,是許多新型汽車的法定要求。氣囊典型地被安裝在汽車的方向盤和乘客面的儀表盤中。此外,氣囊可被安裝以在車輛乘坐者旁邊膨脹以提供側面沖擊保護,在膝蓋前方膨脹以避免膝蓋受到?jīng)_擊,或在其他需要的位置。
在交通事故中,車輛內部的傳感器系統(tǒng)檢測到碰撞情形并引發(fā)充氣泵啟動。充氣氣體從充氣泵充入氣囊緩沖墊中,其立即膨脹以保護駕駛員和/或乘客免受來自車輛內表面的沖擊。在常規(guī)的車輛運行中,氣囊通常地被裝載在覆蓋后面以保護其免于損害并提供車輛更多的令人愉悅的內表面。
乘客面前沖擊氣囊通常被安裝在車輛的儀表盤中。通常,該氣囊被安裝在儀表盤的上表面。所述充氣泵被安裝在盤的內部且被安排以使充氣氣體向上流動致使充氣墊向上膨脹。所述折疊的緩沖墊和充氣泵通常被包裹在罩體中,所述罩體保持緩沖墊被折疊且在展開時保持充氣泵和緩沖墊。所述罩體通常由片狀金屬及其類似物構成。
令人遺憾地,罩體顯著地增加了氣囊組件的成本。相對于其他組件部件,罩體通常必須單獨形成,因此需要使用單獨的生產(chǎn)步驟。此外,充氣泵和緩沖墊需插入罩體和與罩體連接的步驟,所述步驟可能相對地耗時和勞動密集。所述罩體還增加了氣囊組件的重量,因此增加了車輛的總體重量和燃料消耗。因此,目前可用的氣囊罩體工藝有許多缺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裝置和方法相應于當前的技術狀態(tài)而開發(fā),并且具體地,相應于當前的技術中的問題和需要,這些問題和需要并未被現(xiàn)有的氣囊組件完全解決。因此,本發(fā)明的總體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囊組件以及相應的方法,以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
為達到上述的目的,且依照本發(fā)明于此在一個實施例中作為體現(xiàn)和完全的描述,一氣囊組件包括緩沖墊,充氣泵,以及通常包含緩沖墊和充氣泵的罩體。至少部分的罩體與至少部分緩沖墊成形為單件,且由彈性材料如纖維構成。所述充氣泵可與電子控制單元(ECU)相聯(lián),所述電子控制單元進一步與碰撞傳感器相聯(lián),如加速計,以使ECU能相應于碰撞傳感器檢測到的碰撞,向充氣泵傳遞動作信號。所述車輛具有擋風玻璃和儀表盤,緩沖墊由儀表盤中展開。
所述罩體具有與緩沖墊,用于將罩體和緩沖墊與儀表盤相聯(lián)的第一和第二托架以及用于保持充氣泵的第一和第二副翼一體的外壁。所述外壁具有與緩沖墊入口成整體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和入口被折疊在托架之間形成褶狀。各托架在中間具有大體上矩形的開口以使緩沖墊在膨脹時能通過托架從罩體中排出。所述托架通過鉚釘及其類似物相互連接以保持所述褶狀物,因而保持罩體外壁的連接孔和緩沖墊的入口。
所述充氣泵具有有軸的主體和擴散體,所述擴散體大體上沿軸垂直延伸。所述第一副翼具有一舌狀物且第二副翼具有一狹長開口,通過該狹長開口所述舌狀物被嵌入。充氣泵位于所述兩副翼之間。各副翼具有一孔,并且各副翼包裹充氣泵主體的四分之三以使孔位于擴散體附近。所述孔被插入到擴散體上以使擴散體保持第一和第二副翼的末端,因而保持副翼和充氣泵在適當?shù)奈恢?。所述充氣泵在主體和擴散體之間有一凹進處。所述孔滑入與凹進處接合,并且相對更大的擴散體輪廓易于保持所述孔免于滑出擴散體。所述副翼作為屏障將罩體分隔為充氣泵保持部分和緩沖墊保持部分。
所述緩沖墊可以各種方式包裹在罩體中,包括有序折疊和“混亂,”或設為無序折疊形式的壓縮折疊。如果采用壓縮折疊,緩沖墊通過托架被簡單壓入罩體相對于副翼放置。所述托架以罩體延伸入儀表盤的方式與儀表盤相聯(lián)。所述充氣泵可為包含多樣充氣泵的“適應的”充氣泵,所述“適應的”充氣泵能被選擇地啟動以決定緩沖墊膨脹的強度和/或時間。所述充氣泵能通過電線與ECU相聯(lián),所述電線穿過罩體到達充氣泵的兩端。
當檢測到碰撞或即將發(fā)生的碰撞,充氣泵開始產(chǎn)生充氣氣體。所述充氣氣體通過擴散體被釋放入緩沖墊保持部分。所述膨脹氣體通過連接孔和入口將緩沖墊壓出罩體并且使緩沖墊充氣。所述外壁可具有一個或多個通風孔,在展開時通過通風孔充氣氣體能以限制的流速排出緩沖墊和罩體。所述通風孔能用于軟化充氣的緩沖墊并且通過將氣體釋放入儀表盤而允許排氣。因此排氣的提供并不使充氣氣體與車輛所有者接觸。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罩體具有不與緩沖墊的部分一體成形的外壁,而是與其分隔。所述外壁具有連接孔并且所述緩沖墊具有與連接孔隔開的入口。所述連接孔和入口被保持在兩個托架之間,如在前的實施例中。所述入口可通過加強件被加強。
所述充氣泵可與在前的實施例相似。然而,代替在前實施例的副翼,所述外壁可有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其合作以保持所述充氣泵。此外,在外壁的相反面之間的內部延伸出一個分隔壁,將罩體分成一個緩沖墊保持部分和一個充氣泵保持部分。所述分隔壁具有孔,所述充氣泵的擴散體通過該孔伸出。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包裹充氣泵的主體的相對面以保持該主體抵向分隔壁。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相互重疊并具有開口,所述開口通過將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變形而相互對齊,由此允許將充氣泵插入充氣泵保持部分。
所述充氣墊仍可通過規(guī)則的折疊和隨后的插入,如通過壓縮折疊等而被插入到罩體中。所述托架仍以罩體延伸入儀表盤的方式與儀表盤相聯(lián)。所述充氣泵通過電線與ECU相聯(lián),所述電線通過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的開口,或通過與開口隔開的在外壁上形成的孔。
所述氣囊組件響應碰撞或即將碰撞的檢測而展開。所述充氣泵產(chǎn)生充氣氣體,其通過擴散體被釋放入緩沖墊保持部分。所述充氣氣體通過托架將緩沖墊推出罩體并使緩沖墊充氣。所述罩體可無通風孔,盡管通過所述孔和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的開口可出現(xiàn)一些開口。通風孔為可選地被設置以繃緊充氣的緩沖墊或排氣。
通過使用本發(fā)明的氣囊組件和有關的方法,通過排除剛性的罩體氣囊組件可以有效的和低廉的方式被制造。這樣的氣囊組件可提供快速和可靠的膨脹,并易于將充氣氣體排入車輛的儀表盤內,因此避免充氣氣體與車輛所有者接觸。此外,所述氣囊組件可被有效地和經(jīng)濟地制造。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他特征以及優(yōu)點,從隨后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中將得到更完全地體現(xiàn),或在下文中闡述的本發(fā)明的實踐中被認識。
為使獲得本發(fā)明的上述的和其他特征以及優(yōu)點的方式易于被理解,前文簡略描述的本發(fā)明的更具體的說明將參考其具體實施例而給出,所述具體實施例在附圖中進行圖解。應當理解的使這些附圖僅圖示本發(fā)明的典型的實施方式且并不因此被認為是對其范圍的限制,通過使用這些附圖本發(fā)明將被更加具體和詳細地描述和解釋,其中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氣囊組件的側面部分視圖,所述氣囊組件裝配成分段車輛的儀表盤內,乘客面,前方?jīng)_擊氣囊,其緩沖墊在充氣后狀態(tài)。
圖2是圖1的氣囊組件的放大的側面部分視圖,其緩沖墊在壓緊狀態(tài)。
圖3是圖1的氣囊組件分解后的立體圖,為了清晰,除了緩沖墊的入口以外其余全部被移除。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氣囊組件的側面部分視圖,其緩沖墊在壓緊狀態(tài);以及圖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氣囊組件的側面部分視圖,其緩沖墊在壓緊狀態(tài)。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參考附圖,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將被更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部分都以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注。應當容易理解的是本發(fā)明的組成部分,正如在此處附圖中所通常描述和說明的,可以各種不同的纖維局被排列和設計。因此,裝置,系統(tǒng),以及本發(fā)明的方法的下列更詳細的說明,如在圖1至5中表現(xiàn)的那樣,并不旨在限制如權利要求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僅僅代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
在此申請中,術語“被連接至”,“聯(lián)接至”,以及“與…聯(lián)接”是指在兩個或多個元件之間的任何形式的相互作用,包括機械的,電的,磁的,電磁的,以及熱的相互作用。術語“與…相連”是指限制被連接物體的相對移動或轉動的機械相連形式。術語“樞接至”和“可滑動地相連至”是指允許相對旋轉或相對移動,而限制其他相對運動的機械相連形式。
術語“直接相連至”是指相連的元件不是直接接觸,就是僅被單個扣件,粘合劑,化學鍵,或其他相連機構分隔的相連形式。術語“對接”是指相互直接物理接觸的元件,盡管所述元件不一起相連。術語“緊夾”是指相互直接物理接觸的元件,其中一元件牢固持有另一個。術語“一體成形的”是指被整體制造的機體,即,作為單件,而無需多部件的組裝。如果其由單個工件成形,多部件相互可被整體成形。相互“連接至”的元件可作為單件一體成形。
參考圖1,側視圖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氣囊組件10。所述氣囊組件10旨在提供乘客面的,前部的沖擊保護。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本發(fā)明也可應用到其他類型的氣囊,例如膝蓋氣墊,頭頂氣囊,充氣式窗簾,側面氣囊,充氣式結構剛性元件及其類似物。
如圖所示,車輛12具有乘坐者22所坐的坐椅20。所述乘坐者有頭部24,軀干26,以及膝蓋28。坐椅安全帶30為乘坐者22提供的初步的固定。所述車輛12還具有乘坐者22旁邊的前門32,乘坐者22前方的擋風玻璃34,以及大體設置在擋風玻璃24下部的儀表盤36。所述氣囊組件10裝配在儀表盤36的內部并且位于儀表盤36的裝配凹進處38處。裝飾盤(未顯示)等可位于裝配凹進處38之上以將氣囊組件10相對乘坐者22隱藏起來。
如圖所示,所述氣囊組件10具有充氣墊40,其以完全充氣形式示出。所述氣囊組件10還具有位于儀表盤36內部的充氣泵42以向充氣墊40提供充氣氣體。所述充氣泵可為任何已知的類型,包括壓縮氣體,煙火材料的(pyrotechnic),以及混合的充氣泵。所述充氣墊40具有如圖1所示的充氣后外形,以及緩沖墊40在展開之前裝載在儀表盤36內的壓緊外形。
所述氣囊組件10包括設在儀表盤36內的罩體46,用以包含充氣泵42和在壓緊狀態(tài)的緩沖墊40。所述緩沖墊40連接至罩體46以來自充氣泵42的充氣氣體直接通過罩體46到達緩沖墊40的方式,所述充氣墊40與罩體46相連。所述充氣墊40可選地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以向乘客倉釋放充氣氣體的通風孔(未顯示)。然而,在圖1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以隨后被顯示和描述的方法,通風可由罩體46替代執(zhí)行。至少罩體46的一部分由彈性材料形成,也將隨后被顯示和描述。
在此申請中,“彈性材料”為任何不足夠剛性以保持穩(wěn)定形狀的材料。相應地,纖維,薄塑料片及其類似物為“彈性材料”。金屬片,較厚的塑料形式及其類似物為典型的足夠剛性以保持一個穩(wěn)定形狀,因此不是彈性材料。術語“基本由彈性材料形成”是指部件的外表面的大部分是由彈性材料形成。這種部件也可包括剛性部件,但其不構成所述部件的外表面的大部分。
電子控制單元48,或ECU48被設置在車輛12的內部。所述ECU48不需要按圖示位置安裝,而是可以車輛12內部各種位置進行安裝。通過兩組電線50,52,所述ECU48可與充氣泵42聯(lián)接。碰撞傳感器如加速計54等可通過電線56與ECU48聯(lián)接。所述加速計54將信號傳遞至ECU48以示碰撞正在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所述ECU48再傳遞啟動信號至充氣泵42以引發(fā)充氣泵42的運轉。所述充氣泵42再釋放充氣氣體以使緩沖墊40充氣。
如果需要,所述充氣泵42可為“適應的”充氣泵旨在基于碰撞的嚴重性,提供各種量的充氣氣體。因而充氣泵42可具有可被獨立地啟動的兩個充氣泵(未顯示)。各充氣泵提供一定量的充氣氣體,并且各充氣泵可被單獨啟動用于較低的充氣氣體的產(chǎn)量,或可被同時啟動以提供高的充氣氣體產(chǎn)量。各組電線50,52可與一個充氣泵相聯(lián)。所述ECU48可被設定以檢測碰撞或即將碰撞的嚴重性,并因此決定電線50,52的何組應該收到啟動信號。
參考圖2,側面部分視圖單獨示出氣囊組件10,其緩沖墊40以壓緊形狀在罩體46內部。所述氣囊組件10具有縱向方向58,側面方向60,以及橫向方向,如箭頭號所示。在圖2中,前述的緩沖墊40,充氣泵42,以及罩體46將被更詳細地闡述。
所述罩體46包括外壁64,所述外壁的至少一部分與緩沖墊40的一部分一體成形。因而所述外壁64由緩沖墊40相同的材料構成,所述材料可為標準的氣囊級纖維如尼龍織物。此外,所述罩體46包括第一托架66和第二托架68,用于將外壁64與儀表盤36的裝配凹進處38相連。各托架66,68通常為中間有開口的矩形,像一個牌照托架。在圖2中,所述托架66,68被沿其較長尺寸示出;結合圖3其形狀被更清楚的說明。所述外壁64具有收納在托架66,68之間的連接孔70。
所述罩體46還包括通常將充氣泵42與緩沖墊40隔開的屏障。在圖2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屏障由第一副翼72和第二副翼74構成,所述副翼從外壁64延伸且與外壁64一體成形。所述第一和第二副翼圍繞充氣泵42包裹以保持充氣泵42在一種方式,對于這種方式將在隨后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所述外壁64可具有一個或多個的通風孔76,所述通風孔允許充氣氣體以受限的流速通過所述外壁64。因此,通風孔在緩沖墊40中不是必須設置的。所述通風孔76允許充氣氣體直接排入儀表盤36內,因此避免車輛乘坐者與充氣氣體的直接接觸。在圖2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通風孔76為簡單的開口。然而,在可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撕離式膜及其類似物可被用于延遲排氣直至達到閥值壓力差值??蛇x地,煙火的或其他裝置可與外壁64相連并與ECU49電力地聯(lián)接,以能夠在充氣時由ECU48選擇時機產(chǎn)生通風孔,來根據(jù)碰撞的嚴重性而適應排氣。
如圖所示,所述副翼72,74將外壁64的內部空間分隔成緩沖墊保持部分78和充氣泵保持部分79。所述充氣泵42通常位于充氣泵保持部分79,且緩沖墊40,在緊壓狀態(tài)時設置在緩沖墊保持部分78內。所述充氣泵保持部分79包含所述充氣泵42,但不是必須徹底地將其包圍。相反地,充氣泵42的一些部分可被暴露。在本申請中,“包含”所述充氣泵42是指充氣泵42的大部分位于由罩體46設定的包封中的情況。在本申請中,術語“屏障”主要指通常將緩沖墊與充氣泵隔開的任何結構。在圖2中,所述副翼72,74形成屏障,但在即將結合圖4和5示出和描述的那樣,屏障可由各種其他結構提供。
回到圖2的描述,所述緩沖墊40具有入口80,所述入口80與外壁64的連接孔70相鄰以使得充氣氣體流過連接孔70并隨后通過入口80而使緩沖墊40充氣。所述連接孔70和入口80相互一體成形,且共同形成褶82,所述褶82在第一和第二托架66,68之間,向外延伸。
大量的扣件84延伸通過第一和第二托架66,68中的孔(未在圖2示出)并通過褶82中相應的孔(未在圖2中示出)。所述扣件84可以具有鉚釘,螺母,螺釘?shù)刃问?。在圖2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扣件84為粉末注射成型(PIM)扣件。相應地,每個扣件84具有為花鍵型(未示出)的頭部86,所述頭部86與第一托架66的上表面相應的結構形態(tài)(未示出)緊密配合。當所述頭部86被壓入與第一托架66相接合,所述花鍵和相應的結構形態(tài)提供了干涉配合,避免了扣件84和第一托架66之間的相互移動或轉動。
各扣件84還具有延伸通過第一和第二托架66,68的螺栓88。所述螺栓88可被插入通過圖1中裝配凹進處38中對齊的開口(未示出),且可擰上螺母(未示出)以接合各螺栓88,從而保持托架66,68牢固地與裝配凹進處38相連。在被安裝到車輛12之間,第一和第二托架66,68通過大量的附加的扣件相互接合,如鉚釘90,所述附加的扣件分布在托架66,68的周邊并延伸通過在托架66,68和在褶82中形成的孔(未示出)。
如圖所示,所述充氣泵42具有通常沿縱向58延伸的主體92。所述充氣泵42還具有通常沿橫向62從主體92延伸的擴散體94。在主體92中產(chǎn)生并釋放的充氣氣體流通過擴散體94,所述擴散體94被打孔以使氣體在由縱向58和側向60界定的平面內,放射狀地流出擴散體94。如前所述,所述充氣泵42可為適應的充氣泵,因而在各縱向端具有啟動器。此外,煙火材料,容器,內部的擴散體,以及其他部件可位于充氣泵42內。這些部件的構形對于本發(fā)明并非關鍵,因此這些部件在圖2的充氣泵42中被省略。
第一副翼72具有舌狀物96,所述舌狀物96比第一副翼72的其他部分稍窄。第二副翼74具有沿縱向58方向的狹長開口98。直到第一副翼72與狹長開口98接觸,第一副翼72才穿過第二副翼74外面。此時,所述舌狀物96穿過狹長開口98以使得舌狀物96的大部分延伸入第二副翼74的內部。各副翼72,74包裹充氣泵42的主體92的四分之三。用于本申請中,術語“包裹”不需要完全的包圍,并且不需要物體與包裹其的覆蓋物之間直接接觸。相反地,術語“包裹”是指包圍物體的至少扇形部分的覆蓋。
第一副翼72具有距其末梢端最近的孔100,且第二副翼74具有距其末梢端最近的孔100。所述擴散體94伸出通過孔100以到達罩體46的緩沖墊保持部分78。因此,由擴散體94釋放的充氣氣體通過副翼72,74(由孔100)并進入緩沖墊保持部分78。所述孔100與擴散體94的接合還保持所述副翼72在圍繞充氣泵42的主體92的位置。
所述充氣泵42在擴散體94和主體92之間的凹進處103。所述凹進處103具有小于擴散94的橫截面積。所述孔100做成的尺寸以提供關于擴散體94的微小的干擾配合。由此,所述擴散體94可以一定程度的力量被壓入通過孔100,以使得當進行進一步組裝時,孔100不會意外地脫出擴散體94。
所述外壁64可具有位于外壁64的縱向區(qū)域的縱向的邊緣104。所述縱向邊緣104可被安置以在充氣泵42的各端留下暴露的部分,以允許電線50,52(在圖1中示出)通過與其關聯(lián)的連接器(未示出)與充氣泵42相聯(lián)。
圖2圖解了組裝完成后的氣囊組件10。示出的所述充氣泵42被安裝在充氣泵保持部分79,并且所述緩沖墊40被顯示處于壓緊狀態(tài),裝在緩沖墊保持部分78內。如圖所示,緩沖墊40被無秩序壓緊,或壓縮折疊。所示為無秩序折疊;更確切地,緩沖墊40被簡單地壓入緩沖墊保持部分78。結果,在圖2中呈現(xiàn)相對無序的折疊。
在圖2中所述緩沖墊40的描繪僅僅是一個例子;實際的緩沖墊40可具有比圖2中更多的折疊并被更緊密的壓縮。緩沖墊40可被足夠的緊密壓縮以在組裝和車輛運行時保持牢固壓縮。當氣囊組件10被安裝在車輛12內時,緩沖墊40的緊密壓縮可使得外壁64相對托架66,68稍有僵硬地被懸掛。
參考圖3,說明圖1和圖2的氣囊組件10的分解立體圖。為清楚,切除緩沖墊40的大部分。如圖所示,充氣泵42具有與主體92平行的軸105。所述軸105也是主體92的軸。所述主體92具有第一端106和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107。各第一和第二端106,107可被成型以有利電連接器(未示出)與相應的啟動器的連接。
在圖3中,第一和第二托架66,68的形狀更清晰可見。如圖所示,各托架66,68具有大量的以分布在其周邊的孔108的形式的連接結構。在托架66,68各角設有一個孔108,以容納相應扣件84的螺栓88。其余的孔108容納鉚釘90。所述褶82具有與孔108對齊的孔109,以使得扣件84能穿過孔109和孔108以保持褶82牢固位于托架66,68之間。
扣件84的使用僅僅是舉例。在另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托架可具有以整體的柱螺栓,螺紋孔,快速壓緊結構等的形式的連接結構。相應地,在本申請中,術語“連接結構”不限于能與扣件84協(xié)作的孔,更確切地包括任何可將托架與車輛相連的結構。
氣囊組件10可根據(jù)各種方法生產(chǎn)和組裝。所述充氣泵42,扣件84,和鉚釘90可通過采用已知的生產(chǎn)工藝制造或從可現(xiàn)貨供應的部件中選擇。所述托架66,68可被沖壓,且所述孔108可作為沖壓處理的部分而形成。所述緩沖墊40,外壁64,以及副翼72,74可由一塊或多塊纖維激光切割。所述通風孔76和孔109可作為激光切割步驟的部分而形成。如前所述,連接孔70和入口80由同一片材料形成,且至少部分的外壁64由作為副翼72,74的相同材料形成。然而,另一些材料被切成尺寸并相互連接以形成緩沖墊40和外壁64的完全的,三維的結構。
根據(jù)一種組裝方式,所述罩體46的外壁64的連接孔70和緩沖墊40的入口80首先被折疊在一起以形成褶82。然后,第一和第二托架66,68分別被置于相鄰入口80和連接孔70,并且所述扣件84被插入通過托架66,68的孔108和褶82的孔109。隨后,所述扣件84的頭部86被壓抵至第一托架66的相鄰的表面,以使其固定在適當?shù)奈恢?,由此限制頭部86和第一托架66之間的進一步的相對移動。
隨后,采用已知的固定裝置,所述鉚釘被安裝。在安裝鉚釘之前,螺母(未示出)可選地被擰在各螺栓上,當鉚釘90被安裝時,以保持托架66,68在適當?shù)拈g距。
隨后,所述充氣泵42被安裝在罩體46中。更確切地,所述充氣泵42被插在第一和第二副翼72,74之間,并且第一副翼72的舌狀物96被插入通過第二副翼74的狹長開口98。所述副翼72,74包裹所述主體92,以使得孔100與擴散體94對齊。隨后,所述孔100被壓過擴散94以使得其接合凹進處103。
在充氣泵42被安裝之后,所述緩沖墊40被壓縮和安裝。如果壓縮方法為壓縮折疊,如圖2所示,通過將緩沖墊40通過托架66,68壓入罩體46,緩沖墊40在罩體46中的壓縮和安裝可同時進行。另外,緩沖墊40可首先進行有序折疊,然后被壓縮的緩沖墊40可通過托架66,68插入到罩體46中。
隨后,氣囊組件10被完全地安裝并且準備安裝在車輛12(在圖1中顯示)中。通過相聯(lián)的連接器(未顯示)將各對電線50,52與各端106,107相聯(lián),所述電線50,52分別與第一和第二端106,107相聯(lián)。當電線50,52已被連接,所述罩體46可被插入到儀表盤36的裝配凹進處38,并且螺栓88通過螺母(未示出)與裝配凹進處38相連,如圖2的描述所述。隨后,所述托架66,68與裝配凹進處38相連,且罩體46通常被懸掛在儀表盤36內部。裝飾板(未示出)及其類似物即被安裝至儀表盤36以遮蓋裝配凹進處38和所述氣囊組件10直到展開。
參考圖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可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說明氣囊組件110的側面部分視圖。如圖所示,氣囊組件110具有像前述實施例中的緩沖墊140,充氣泵42,以及含有充氣墊140和充氣泵42的罩體146。罩體146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如纖維的彈性材料構成。
所述罩體146具有由彈性材料構成的外壁164。所述外壁164具有收納在第一和第二托架66,68之間的連接孔170,如前實施例。代替前實施例副翼72,74,所述外壁164包括第一保持部分172和第二保持部分174,共同包裹充氣泵42,從而保持充氣泵42在一種方式,對于這種方式將在隨后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所述罩體146還包括屏障,以由彈性材料構成的壁176的形式,將罩體146分隔成緩沖墊保持部分178和充氣泵保持部分179。所述壁176由外壁164的一邊延伸至外壁164的相反邊。所述壁164可由彈性材料構成,如外壁164被制造的纖維。
所述緩沖墊140具有入口180,通過該入口充氣氣體進入緩沖墊140。還顯示了與入口180相連的加強件182以吸收在緩沖墊140充氣時作用在入口180上的一些壓力。所述入口180和加強件182以及罩體146的外壁164的連接孔170夾入托架66,68之間。此外,所述壁176具有連接孔183,所述連接孔也連同入口180,加強件180,和連接孔170夾入托架66,68之間。所述連接孔183圍繞托架66,68的全部周邊延伸,并不僅沿圖4中可見的兩邊。所述托架66,68通過扣件84和鉚釘90相互接合,入前實施例中那樣。
在圖4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第一保持部分172與外壁164的其余部分整體成形并圍繞充氣泵42相對于擴散體94的面延伸。第二保持部分174通過縫紉196與第一保持部分172的內部連接,以提供保持充氣泵42的第二彈性材料層。
各保持部分172,174具有通常沿縱向58延伸的狹長開口198。所述保持部分172,174的材料可變形以打開狹長開口198并使得狹長開口198相互對齊至足以允許將充氣泵42插入到充氣泵保持部分179中。一旦充氣泵到位,所述保持部分172,174自然地回到較少變形的狀態(tài),如圖4中所示,在該狀態(tài)中所述狹長開口198不相互對齊并且充氣泵42不能離開充氣泵保持部分179。
所述壁176具有第一孔100,其尺寸為容納擴散體94,以前實施例的孔100類似的方式。所述擴散體94延伸通過壁176的第一孔100到達緩沖墊保持部分178,以使得從擴散體94排出的充氣氣體直接排入緩沖墊保持部分178。如前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孔100做成的尺寸以防止移出擴散體94。
所述氣囊110可以前實施例類似的方式被制造,組裝和安裝。更確切地,所述充氣泵42,扣件84,以及鉚釘90仍可通過采用已知的方法而成形或從可現(xiàn)貨供應的部件中選擇。所述托架66,68可被沖壓,且所述緩沖墊140,外壁164(包括保持部分172,174),以及壁1764可由多塊纖維激光切割。各種纖維片可被縫合在一起以形成緩沖墊140,外壁164,以及壁176的完全的三維的形狀。
隨后,入口180,加強件182,連接孔183,以及連接孔170可以所示的方式被夾在托架66,68之間。所述扣件84可被插入通過托架66,68的孔108并且通過入口180,加強件182,連接孔183,以及連接孔170的相應的孔(未示出)。隨后,所述鉚釘通過托架66,68的孔108,并通過入口180,加強件182,連接孔183,以及連接孔170的相應的孔被安裝。
隨后,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172,174被變形以使狹長開口198相互對齊,且所述充氣泵42通過狹長開口198被插入。所述擴散體94通過第一孔100被插入,以使得第一孔100接合充氣泵42的凹進處103。隨后,所述保持部分172,174允許回到較少偏離的情況以消除狹長開口198的相互對齊,因此保持充氣泵42在充氣泵保持部分179內。
隨后,緩沖墊被壓緊。如圖4所示,所述緩沖墊140可通過有序折疊形式被壓緊。然而,所述緩沖墊140可選地通過壓縮折疊被壓緊,如前實施例中情況。所述緩沖墊140可通過折疊機被折疊以提供所需的折疊形式,且被壓緊的緩沖墊140通過托架66,68被隨后插入罩體146中。
隨后,所述氣囊組件110以類似前實施例的方式被安裝在車輛中。電線,如圖1中電線50,52,可首先通過狹長開口198或通過在外壁164形成的其他孔(未示出)被插入且與充氣泵42的末端相聯(lián)。所述罩體146可隨后被安裝在儀表盤的凹進處,如儀表盤36。所述托架66,68通過能擰上螺栓88的螺母(未示出)與裝配凹進處相連。裝飾板及其類似物即被連接以遮蓋裝配凹進處和所述氣囊組件110直到展開。
參考圖5,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氣囊組件210的側面剖視圖。如圖所示,氣囊組件210具有緩沖墊240,所述緩沖墊240同樣被設計用于為前座,乘客面車輛乘坐者提供碰撞保護。所述氣囊組件210還包括充氣泵42,如前兩個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包含氣囊組件210和充氣泵42的罩體246。所述氣囊組件210還可具有覆蓋248,所述覆蓋248包圍罩體246以保持緩沖墊240在適當?shù)奈恢弥钡秸归_。
如圖所示,所述罩體246具有通常包含所述緩沖墊240在壓緊狀態(tài)的外壁246。像其他前述的實施例,所述罩體246也具有第一托架66和第二托架68。所述外壁264具有保持在托架66,68之間的連接孔270。所述罩體還具有與覆蓋248相連的第一加強板272和第二加強板273,并位于充氣泵42距外壁246的相對位置。此外,所述罩體246包括與外壁264的相應部分相鄰的第一屏障板274和第二屏障板275,且位于充氣泵42距加強板272,273的相對面。
所述屏障板274,275共同形成屏障276。所述屏障276將罩體246分隔成緩沖墊保持部分278和充氣泵保持部分279。在圖5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緩沖墊保持部分278由外壁264設定,而充氣泵保持部分279位于加強板272,273和屏障276之間。
如圖所示,緩沖墊240具有入口280,通過入口280充氣氣體進入緩沖墊240從而使緩沖墊240充氣。所述入口280與鏈接孔270一體成形。所述入口280和連接孔270被折疊形成褶281。所述緩沖墊240還具有與入口280相連的加強件282,以吸收緩沖墊240充氣時作用在入口280上的一些壓力。所述加強件282的部分被折疊如褶281中,位于入口280和連接孔270之間。
所述氣囊組件210還包括扣件284,所述扣件稍小于前述兩個實施例的扣件84。所述扣件284也可為PIM扣件,但被加長以更好的適合氣囊組件210的構造。如前實施例,各扣件284具有頭部86和螺栓88。然而,各扣件284還具有將頭部86與螺栓88分隔的柱身290。所述柱身290可帶有或不帶有螺紋,且在圖5中示出不帶螺紋。如前實施例中,所述頭部86被壓入與第一托架66接合以防止頭部86和第一托架66之間的相對移動。
所述扣件284被插入通過褶281,加強板272,273,屏障276,以及覆蓋248的鄰接部分的孔(未示出)中,以使得褶281,加強板272,273,屏障276,以及覆蓋248的鄰接部分被固定在托架66,68之間。如果需要,可在扣件284之間設置中間扣件(未示出)如鉚釘及其類似物,用于提供托架66,68的附加的連接。
所述罩體246的各部分通過柱身296被連接在一起。更準確地,第一和第二加強板272,273,第一和第二屏障板274,275,以及覆蓋248的鄰接部分通過被安置在緊接相應孔的柱身296被連接在一起,扣件284通過所述相應孔被插入。此外,所述褶281(即,連接孔270,入口280,以及加強件282)通過被安置在緊接相應孔的柱身296也被連接在一起,扣件284通過所述相應孔被插入。在最后組裝之前,可用柱身296將氣囊組件210的各部分相連在一起。
各第一和第二屏障板274,275,緩沖墊240,以及加強件282具有大小與前實施例的孔100相似的孔100。因此,所述擴散體94可通過孔100插入,以使得所述擴散體94位于罩體246的緩沖墊保持部分278內。所述孔100接合充氣泵42的凹進處103,以使得其不會意外滑出擴散體94。
如前所述,所述覆蓋248包圍罩體246以保持緩沖墊240在適當?shù)奈恢弥钡桨l(fā)生展開。所述覆蓋248可具有第一端304和第二端306。所述第一端304與第一加強板272相鄰,并且覆蓋248的鄰接部分沿第一加強板延伸。所述扣件84延伸通過位于第一端301及其相鄰部分的孔(未示出)。當覆蓋248包圍罩體246時,第二端306與第一端304相鄰,且延伸通過第一端304的扣件84也延伸通過在第二端306中形成的對齊的孔(未示出)。相應地,所述覆蓋248被扣件284牢固地保持。
所述覆蓋248具有大量的通常位于緩沖墊240的中央部分的穿孔308。所述穿孔308可沿縱向大體直線地,或沿其他所需的路線延伸。當充氣泵42開始產(chǎn)生充氣氣體時,所述充氣氣體通過擴散體94離開充氣泵,并開始使緩沖墊240充氣。所述緩沖墊240壓抵至覆蓋248并導致覆蓋248沿穿孔308破裂。所述覆蓋248由此分裂成兩半,移開罩體246的任一邊以允許緩沖墊240通過第一托架66被充氣。
所述氣囊組件210可根據(jù)各種方法被制造和組裝。如前實施例中,所述充氣泵42和扣件284可根據(jù)已知的實施例或從可現(xiàn)貨供應的部件中選擇。所述托架66,68可被沖壓,且所述緩沖墊240,外壁264,加強板272,273,屏障板274,275,以及覆蓋248可由多塊纖維激光切割。各種纖維片可被縫合在一起以形成緩沖墊240,外壁264,屏障276的完全的三維的形狀。如果需要,所述加強板272,273以及覆蓋248也可縫合在一起。
隨后,所述加強板272,273,覆蓋248,以及屏障板274,275通過縫紉296縫合在一起,以提供設定充氣泵保持部分279的口袋形狀。所述充氣泵保持部分279在任一端開口。因此,所述屏障276,覆蓋248,以及加強板272,273可被彎曲以沿橫向62加寬充氣泵保持部分279,以使充氣泵42能夠沿縱向58被插入到充氣泵保持部分279。所述擴散體94沿屏障276滑行直到其到達孔100。
當所述擴散體94到達孔100時,所述孔100圍繞擴散體100滑動且屏障276能沿橫向62向主體92移動,以使充氣泵保持部分279產(chǎn)生圖5所示的形狀。然后,所述孔100與凹進處103如前所述地接合,由此限制擴散體94由孔100退回,且充氣泵42在兩端不能縱向移動。
所述外壁264和緩沖墊240,包括加強件282,移在前面的步驟中形成。如果需要,連接孔270和入口280可被折疊在一起產(chǎn)生褶281。如前所述,鏈接孔270和入口280由單件纖維形成。當進行其余組裝步驟時,所述褶281可通過縫紉296縫合以保持褶281在一起。
隨后,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托架66,覆蓋248,加強板272,273,以及屏障276在排列上與褶281對齊。所述扣件284通過在第一托架66,褶281,屏障276,加強板272,273,以及覆蓋248中形成的對應的孔被插入。然后,所述覆蓋248保持開口以使得覆蓋248的第一端306未被相應的扣件284錨定,而是保持不固定。所述第二托架68可還未被安裝。
隨后,所述緩沖墊240被壓緊并被裝入外壁264內的空間中。如前實施例中,這兩步可通過壓縮折疊同時進行,或單獨地通過有序折疊和隨后將緩沖墊240插入外壁264。經(jīng)由實施例,圖5示出緩沖墊240的有序折疊和壓縮方式。
當緩沖墊240已被插入到外壁264中時,所述覆蓋248可包圍除扣件284的螺栓88和第二托架68的氣囊組件210的其余部分,所述第二托架68還未被安裝。延伸通過覆蓋248的第一端304的孔(未示出)的扣件284的螺栓88隨后插入通過第二端306的相應孔(未示出),以使得所述覆蓋248保持圍繞氣囊組件210的其余部分的相對緊密地包圍。然后,所述螺栓88插入通過第二托架68的孔(未示出)已完成組裝。根據(jù)另一方法,第二托架68可更早被安裝以有利于氣囊組件210的其他部分的組裝。
隨后,所述氣囊組件210被安裝在車輛的儀表盤(未示出)的凹進處。由于螺栓88由近充氣泵42處延伸,而非由近連接孔270處,所述螺栓88可被固定至后板(未示出)或儀表盤內的其他凹進的結構,勝于固定至儀表盤外部附近的連接邊。電線,如圖1的電線50,52,與充氣泵42相聯(lián)。通過保持緩沖墊240牢固地在適當位置,所述覆蓋248有助安裝。
氣囊組件210的運行與前實施例的氣囊組件10,110類似。所述充氣泵42可為適應的充氣泵,因此可含多個充氣泵(未示出)。所述充氣泵收到一個或多個啟動信號并開始產(chǎn)生充氣氣體,所述充氣氣體通過擴散體94離開充氣泵42。所述充氣氣體因此直接流向緩沖墊保持部分278以及緩沖墊40。所述緩沖墊240開始充氣,且壓抵至覆蓋248的內表面。所述覆蓋248位于壓力下,沿穿孔308裂開。隨后,覆蓋248的兩部分能打開以允許緩沖墊240膨脹以提供碰撞保護。
本發(fā)明可在不偏離本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所述的結構,方法,或其他本質特征的情況下,以其他具體的形式實施。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被認為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而非前述的說明書。來源于權利要求書的方式和等效變換的任何變化都落入其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的氣囊組件,所述氣囊組件包含緩沖墊,所述緩沖墊由緊壓狀態(tài)被充氣以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以及被成形以保持所述緩沖墊在緊壓狀態(tài)直到充氣的罩體,其中所述罩體主要由彈性材料形成,所述罩體包含可與車輛相連的連接孔;其中所述緩沖墊與所述罩體相連以使得充氣氣體通過連接孔由罩體排入緩沖墊,并流入緩沖墊以使所述緩沖墊充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含與連接孔和緩沖墊入口相連的第一托架,其中所述第一托架包含至少一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有助于將托架與車輛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囊組件,還包含第二托架,其中所述連接孔和所述入口的鄰接部分被夾在第一和第二托架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與緩沖墊的至少一部分一體成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包含與第一托架相連的褶。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組件,還包括含在所述罩體內的充氣泵,其中所述充氣泵響應收到的一啟動信號產(chǎn)生充氣氣體。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是外壁的部分,所述罩體包含由彈性材料形成的屏障,其中所述屏障位于所述充氣泵和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之間,以提供包含所述充氣泵的充氣泵保護部分和包含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的緩沖墊保持部分。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泵包含通過所述屏障的第一孔的擴散體,以使得所述擴散體被大體安置在緩沖墊保持部分內。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體沿與充氣泵的軸大體垂直的方向,由緊接充氣泵中央處延伸。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延伸出的第一和第二副翼構成,,其中在第一副翼形內成第一孔,其中第一和第二副翼沿相反的方法圍繞充氣泵包裹,其中所述擴散體延伸通過形成在第二副翼內的第二孔。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相對面之間延伸出的纖維壁構成,其中所述外壁包含圍繞充氣泵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以使得所述充氣泵被保持在所述屏障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間。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可與車輛的儀表盤相連以使得所述氣囊組件懸掛在儀表盤內。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含至少一個形成在彈性材料上的通風孔且其被安置以當緩沖墊充氣時以向儀表盤內排放氣體。
14.一種用于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的氣囊組件,所述氣囊組件包含充氣泵,所述充氣泵響應收到的啟動信號產(chǎn)生充氣氣體;緩沖墊,所述緩沖墊接受所述充氣氣體并由緊壓狀態(tài)被充氣以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以及位于車輛儀表盤內的可裝配的罩體,以包含所述充氣泵和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其中所述罩體主要由彈性材料形成。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含可與車輛相連的連接孔,以及與所述連接孔和緩沖墊的入口相連的第一托架,其中所述第一托架包含至少一個有助于將所述托架與車輛相連的連接結構。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氣囊組件,還包含第二托架,其中所述連接孔和入口的鄰接部分被夾在第一和第二托架之間。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與緩沖墊的至少一部分一體成形。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包含與第一托架相連的褶。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含由彈性材料形成的外壁和屏障,其中所述屏障位于所述充氣泵和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之間,以提供包含所述充氣泵的充氣泵保護部分和包含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的緩沖墊保持部分。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泵包含通過所述屏障的第一孔的擴散體,以使得所述擴散體被大體安置在緩沖墊保持部分內。
21.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體沿與充氣泵的軸大體垂直的方向,由緊接充氣泵中央處延伸。
22.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延伸出的第一和第二副翼構成,其中在第一副翼內形成第一孔,其中第一和第二副翼沿相反的方法圍繞充氣泵包裹,其中所述擴散體延伸通過形成在第二副翼內的第二孔。
23.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相對面之間延伸出的纖維壁構成,其中所述外壁包含圍繞充氣泵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以使得所述充氣泵被保持在所述屏障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間。
24.一種用于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的氣囊組件,所述氣囊組件包含充氣泵,所述充氣泵響應收到的啟動信號產(chǎn)生充氣氣體;緩沖墊,所述緩沖墊接受所述充氣氣體并由緊壓狀態(tài)被充氣以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以及包含外壁的罩體,所述罩體的至少一部分與緩沖墊的至少一部分一體成形,其中所述罩體包含所述充氣泵并保持所述緩沖墊在緊壓狀態(tài)直至充氣。
25.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含可與車輛相連的連接孔,以及與所述連接孔和緩沖墊的入口相連的第一托架,其中所述第一托架包含至少一個有助于將所述托架與車輛相連的連接結構。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5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包含與第一托架相連的褶。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還包含由彈性材料形成的外壁和屏障,其中所述屏障位于所述充氣泵和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之間,以提供包含所述充氣泵的充氣泵保護部分和包含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的緩沖墊保持部分。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7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泵包含通過所述屏障的第一孔的擴散體,以使得所述擴散體被大體安置在緩沖墊保持部分內。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8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體沿與充氣泵的軸大體垂直的方向,由緊接充氣泵中央處延伸。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8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延伸出的第一和第二副翼構成,其中在第一副翼形內成第一孔,其中第一和第二副翼沿相反的方法圍繞充氣泵包裹,其中所述擴散體延伸通過形成在第二副翼內的第二孔。
31.根據(jù)權利要求28所述的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相對面之間延伸出的纖維壁構成,其中所述外壁包含圍繞充氣泵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以使得所述充氣泵被保持在所述屏障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間。
32.一種通過使用氣囊組件用于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的方法,所述氣囊組件包含充氣泵,緩沖墊,以及具有連接孔的罩體,所述方法包含將啟動信號傳遞至所述充氣泵以引發(fā)充氣氣體由所述充氣泵排出;引導充氣氣體通過所述罩體以將所述緩沖墊通過所述連接孔排出所述罩體,其中所述連接孔與車輛相連且所述罩體主要由彈性材料形成;以及將所述充氣氣體通過連接孔從所述罩體導入所述緩沖墊以使所述緩沖墊充氣。
33.根據(jù)權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為外壁的一部分,所述罩體包含由彈性材料形成的屏障,其中所述屏障位于所述充氣泵和在壓緊狀態(tài)的緩沖墊之間以提供含所述充氣泵的充氣泵保持部分和含在緊壓狀態(tài)的緩沖墊的緩沖墊保持部分,其中所述充氣氣體被導入通過所述罩體,包括使所述充氣氣體穿過所述屏障,從充氣泵保持部分到達緩沖墊保持部分。
34.根據(jù)權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泵包含延伸通過屏障的第一孔的擴散體以使得所述擴散體被大體安置在緩沖墊保持部分內,其中使所述充氣氣體穿過屏障包含使所述充氣氣體移動通過所述第一孔并進入所述擴散體。
35.根據(jù)權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體沿與充氣泵的軸大體垂直的方向,由緊接充氣泵中央處延伸,其中使所述充氣氣體移動通過所述第一孔并進入所述擴散體包括將充氣氣體大體垂直于軸移動。
36.根據(jù)權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延伸出的第一和第二副翼構成,其中在第一副翼內形成第一孔,其中第一和第二副翼沿相反的方法圍繞充氣泵包裹,其中所述擴散體延伸通過形成在第二副翼內的第二孔,所述方法還包含將充氣氣體移動通過所述第二孔。
37.根據(jù)權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相對面之間延伸出的纖維壁構成,其中所述外壁包含圍繞充氣泵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以使得所述充氣泵被保持在所述屏障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間,其中將所述充氣氣體移動通過所述屏障包含將充氣氣體移動通過所述纖維壁。
38.根據(jù)權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可與車輛的儀表盤相連以使得所述氣囊組件被懸掛在儀表盤內,其中將所述緩沖墊排出所述罩體包含將所述緩沖墊排出所述儀表盤。
39.根據(jù)權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含至少一個形成在彈性材料上的通風孔,所述方法還包含通過所述通風孔將充氣氣體排向所述儀表盤。
40.一種用于制造保護車輛乘坐者免于碰撞的氣囊組件的方法,所述氣囊組件包含緩沖墊,具有擴散體的充氣泵,以及具有緩沖墊保持部分和與緩沖墊保持部分鄰接的第一孔的罩體,所述方法包含將所述擴散體插入通過所述第一孔,以使得所述擴散體主要位于所述緩沖墊保持部分內;將罩體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圍繞所述充氣泵包裹,以保持所述充氣泵;以及將所述緩沖墊插入所述緩沖墊保持部分。
41.根據(jù)權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含由彈性材料形成的外壁和屏障,所述彈性材料上形成有第一孔,其中所述屏障提供了所述緩沖墊保持部分和充氣泵保持部分,所述方法還包含通過將充氣泵擱抵至所述屏障,而將所述充氣泵插入到所述充氣泵保持部分內。
42.根據(jù)權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還包含由從外壁延伸出的第一和第二副翼,其中在第一副翼內形成第一孔,所述方法還包含將所述擴散體插入通過第二孔,其中將所述罩體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包裹所述充氣泵,包含將第一和第二副翼沿相反的方法圍繞充氣泵包裹。
43.根據(jù)權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由從外壁相對面之間延伸出的纖維壁構成,其中所述外壁包含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其中將所述充氣泵插入到所述充氣泵保持部分包含將所述充氣泵在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之間移動,其中將所述緩沖墊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包裹所述充氣泵,包含使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圍繞所述充氣泵延伸以使得所述充氣泵被保持在所述屏障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間。
44.根據(jù)權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泵包含主體,其中所述擴散體沿與所述主體的軸大體垂直的方向,由緊接主體中央處延伸,其中設置所述充氣泵擱抵至所述屏障包含設置所述主體擱抵至所述屏障。
45.根據(jù)權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泵包含位于所述擴散體近端的凹進處,其中將所述擴散體通過所述第一孔插入包含將所述凹進處與所述第一孔接合以限制所述擴散體由所述第一孔退出。
46.根據(jù)權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緩沖墊插入所述緩沖墊保持部分包含將所述緩沖墊以確定的折疊形式折疊。
47.根據(jù)權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緩沖墊插入所述緩沖墊保持部分包含將所述緩沖墊壓緊而實質上無任何確定的折疊形式。
全文摘要
一種氣囊組件(10)具有充氣泵(42),緩沖墊(40),以及包含所述充氣泵(42)和緩沖墊(40)的罩體(46)。所述罩體具有由彈性材料構成的外壁和被設計用來與車輛相連的托架。在展開時,所述緩沖墊通過所述托架從罩體中釋出。所述充氣泵仍留在罩體中并且充氣氣體通過罩體被輸入緩沖墊中。所述充氣泵可通過副翼圍繞充氣泵包裹而保持,并且使充氣泵垂直定向的擴散體牢固??蛇x地,所述擴散體可通過在罩體結構壁上形成的孔延伸,且外壁的保持部分可圍繞充氣泵的對應面被包裹。所述氣囊組件可被裝配在儀表板上以提供前座,乘客面的沖擊保護而無需剛性組件罩體。
文檔編號B60R21/20GK1942346SQ200580011008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羅伯特·E·劉易斯, 特魯?shù)稀·劉易斯, 格雷戈里·J·朗, 拉里·D·羅斯 申請人:奧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