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植物栽培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物栽培缽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農業(yè)或林業(yè)種植過程中,往往由于天氣干旱或在鹽堿地改良過程中,作物或植物播種或移栽比較困難,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水源進行人工澆灌。干旱地區(qū)會把大部分澆灌進去的水吸收掉或者蒸發(fā)掉,鹽堿地則需要洗鹽或者隔離開鹽堿土,嚴重影響了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長,給生產帶來很大困難。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大量生產農作物的同時,還有大量被廢棄的農作物秸稈,為了及時種植后期作物,農民朋友有的直接將廢棄的農作物秸稈在田中燒毀,這種不但造成環(huán)境污染,還造成農田的損傷,也有的將廢棄的農作物秸稈堆放在另處,最后還是當柴禾燒掉,因此,大量被廢棄的農作物秸稈處于無利用狀態(tài)。同時我國的養(yǎng)殖業(yè)也很發(fā)達,堆積了大量的牛、羊、豬等糞便,這些糞便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元素,是優(yōu)質肥料。
一般的塑料缽會給環(huán)境帶來白色污染。歐洲限制生產的聚乙烯塑料缽就對大地造成了很嚴重的白色污染,這種白色污染的厲害之處在于若放任不管,它能在大地上存在幾百年而不能完全降解,如果對其燃燒處理放出的氣體還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回收處理耗費成本過高而得不償失。目前,隨地丟棄的白色垃圾不僅造成土地的劣質化,更是對農業(yè)生產,水利發(fā)電,地球環(huán)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在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的今天,缽的材料也必須考慮到對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就有了除陶瓷缽、木制缽、塑料缽以外的一次性可降解缽。
現有可降解缽的生產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式:1、使用秸稈與淀粉壓制成型;2、使用植物纖維壓制成型;3、用城市污泥混合PVA生產等。以上幾種方式生產出來的缽雖然也能滿足可降解、環(huán)境適應力好及成本低的優(yōu)點,但是現有技術生產出來的缽的耐水性、保水性不夠,并且降解過程隨環(huán)境變化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物栽培缽,能夠降解并給缽內種植物提供營養(yǎng),耐水性、保水性強。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物栽培缽的制作方法。
一種植物栽培缽,包括栽培缽主體,栽培缽主體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柱狀體,栽培缽主體由膨潤土、干牛糞、秸稈、豆粕、腐植酸、淀粉壓制而成,栽培缽主體內、外層涂覆有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栽培缽主體外層的水凝膠外包敷有可降解塑料。
優(yōu)選的,所述的栽培缽主體由質量百分比為20~25:25~30:25~30:7~10:7~10:6~10的膨潤土、干牛糞、秸稈、豆粕、腐植酸、淀粉壓制而成。淀粉起到營養(yǎng)成分及粘結劑的雙重作用。
優(yōu)選的,所述的栽培缽主體由質量百分比為24:28:28:8:8:8的膨潤土、干牛糞、秸稈、豆粕、腐植酸、淀粉壓制而成。
優(yōu)選的,所述的秸稈小麥秸稈、大豆秸稈,或為青貯后烘干的玉米秸稈、高粱秸稈。
優(yōu)選的,所述的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為質量比為5:95的復合微生物菌和水凝膠配合而成,其中復合微生物菌為質量比為2:2:2:2:1:1:1:1的圓褐固氮菌、康寧木霉、粗糙脈孢菌、地衣芽孢桿菌、弗氏鏈霉菌、蘇云金芽孢桿菌、解磷菌、解鉀菌。
優(yōu)選的,所述的水凝膠為海藻酸鈉水凝膠。
優(yōu)選的,所述的栽培缽主體開口端上方設計有中心凹陷的頂蓋,頂蓋為對稱的兩部分組成,組成后的頂蓋中心為圓形種植孔,中心到頂蓋邊緣之間設置有若干集水透氣孔,頂蓋邊緣形狀與栽培缽主體相匹配,并略大于栽培缽主體邊緣。頂蓋的組成成分與栽培缽主體相同。
一種植物栽培缽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青貯秸稈,將秸稈青貯20天左右后曬干備用;
b.將膨潤土、干牛糞、秸稈、豆粕、腐植酸粉碎過篩,并按質量比為20~25:25~30:25~30:7~10:7~10比例與質量比為6~10的淀粉混合,備用;
c.加水混合步驟b中原料,并干燥至含水量為20~25%;
d.將混合干燥后的物料倒入熱壓模機進行模壓,模壓壓機用熱壓,熱壓溫度為100~160℃,熱壓時間為40~150s,熱壓壓力為2~15Mpa;
e.將模壓制成的毛胚脫模后,在毛胚內、外層涂上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
f.在栽培缽主體外層水凝膠的外側覆蓋上一層可降解的塑料;
g.頂蓋按上述步驟a至d制作,壓成毛胚后在底部涂上水凝膠。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e中脫模使用的脫模油為硅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直接做成可降解的帶有營養(yǎng)的栽培缽來種植植物,青貯后的秸稈營養(yǎng)損失少,配合其它材料構成相對完善的營養(yǎng)體系;栽培缽主體及種植時會添加到內的營養(yǎng)土,可以保證植物的營養(yǎng),防止了對土地的破壞性使用,如過度施肥造成的損害。
2、因為加入的微生物具有幫助降解栽培缽主體的作用,并且這些微生物菌的組合具有一定的防病抗蟲能力,因此可以提高植物的防病抗病能力;水凝膠具有保水作用;可降解塑料能保證與周圍環(huán)境短時間隔離;將栽培缽直接放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即可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環(huán)境,直接種植收獲植物。
3、使用后消融于自然界,對環(huán)境無影響,不破壞;降解前期能與環(huán)境暫時隔離,保證缽內植物健康成長,成長后因為根系已經發(fā)達,可以適應于較差環(huán)境,并對較差的環(huán)境進行改良,因此適用于鹽堿地或干旱地區(qū)種植,無緩苗期,種植期縮短,效果明顯。
4、栽培缽上的頂蓋可以起到集水、保水的作用,因此該設計特別適用于干旱地區(q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二、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栽培缽主體;2-頂蓋;3-種植孔;4-集水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
1.青貯秸稈的準備
將玉米秸稈、高粱秸稈等切短填窖,裝滿后密封,經20天發(fā)酵后取出,對秸稈進行初步的分解,有利于營養(yǎng)保持及以后的降解,并有利于后面工序的制作,烘干,備用;
2.將膨潤土、干牛糞、秸稈、豆粕、腐植酸粉碎至10~150目,過篩,并按質量比為20:25:25:10:10比例與質量比為10的淀粉混合;
3.加水混合步驟2中原料,并干燥至含水量為20~25%;
4.將混合干燥后的物料倒入熱壓模機進行模壓,模壓前在模具內涂好脫模油(硅油),熱壓溫度為100℃,熱壓時間為150s,熱壓壓力為5Mpa;
5.將模壓制成的毛胚脫模后,在毛胚內、外層涂上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復合微生物菌為質量比為2:2:2:2:1:1:1:1的圓褐固氮菌、康寧木霉、粗糙脈孢菌、地衣芽孢桿菌、弗氏鏈霉菌、蘇云金芽孢桿菌、解磷菌、解鉀菌;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的制作是先將水凝膠制成水溶液,然后按照復合微生物菌與水凝膠的質量比為5:95添加復合微生物菌,然后通過噴膠機噴到毛胚上;
6.在栽培缽主體1外層水凝膠的外側覆蓋上一層可降解的塑料;
7.頂蓋2按上述步驟1至4制作,壓成毛胚后在底部涂上水凝膠。
實際使用時:將制造好的栽培缽主體1內填好營養(yǎng)土,種植上需要種植的植物,澆水濕透整個栽培缽內營養(yǎng)土,然后將栽培缽主體1埋于需種植的土壤內,將頂蓋2的兩部分合并,蓋好栽培缽主體1,植物通過種植孔3露出地面,因為頂蓋2為凹陷的,并且設置有若干集水透氣孔4,所以在干旱地區(qū)可以起到集水、保水、透氣的作用,本設計還因為栽培缽主體1外還覆蓋有可降解塑料,與周圍土壤可在一定時間內隔離,形成一個小環(huán)境,因此也可應用到鹽堿地的改良中。
實施例二
1.青貯秸稈的準備
將玉米秸稈、高粱秸稈等切短填窖,裝滿后密封,經20天發(fā)酵后取出,對秸稈進行初步的分解,有利于營養(yǎng)保持及以后的降解,并有利于后面工序的制作,烘干,備用;
2.將膨潤土、干牛糞、秸稈、豆粕、腐植酸粉碎至10~150目,過篩,并按質量比為23:25:28:8:8比例與質量比為8的淀粉混合;
3.加水混合步驟2中原料,并干燥至含水量為20~25%;
4.將混合干燥后的物料倒入熱壓模機進行模壓,模壓前在模具內涂好脫模油(硅油),熱壓溫度為160℃,熱壓時間為40s,熱壓壓力為10Mpa;
5.將模壓制成的毛胚脫模后,在毛胚內、外層涂上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復合微生物菌為質量比為2:2:2:2:1:1:1:1的圓褐固氮菌、康寧木霉、粗糙脈孢菌、地衣芽孢桿菌、弗氏鏈霉菌、蘇云金芽孢桿菌、解磷菌、解鉀菌;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的制作是先將水凝膠制成水溶液,然后按照復合微生物菌與水凝膠的質量比為5:95添加復合微生物菌,然后通過噴膠機噴到毛胚上;
6.在栽培缽主體1外層水凝膠的外側覆蓋上一層可降解的塑料;
7.頂蓋2按上述步驟a至d制作,壓成毛胚后在底部涂上水凝膠。
實際使用時:將制造好的栽培缽主體1內填好營養(yǎng)土,種植上需要種植的植物,澆水濕透整個栽培缽內營養(yǎng)土,然后將栽培缽主體1埋于需種植的土壤內,將頂蓋2的兩部分合并,蓋好栽培缽主體1,植物通過種植孔3露出地面,因為頂蓋2為凹陷的,并且設置有若干集水透氣孔4,所以在干旱地區(qū)可以起到集水、保水、透氣的作用,本設計還因為栽培缽主體1外還覆蓋有可降解塑料,與周圍土壤可在一定時間內隔離,形成一個小環(huán)境,因此也可應用到鹽堿地的改良中。
實施例三
1.青貯秸稈的準備
將玉米秸稈、高粱秸稈等切短填窖,裝滿后密封,經20天發(fā)酵后取出,對秸稈進行初步的分解,有利于營養(yǎng)保持及以后的降解,并有利于后面工序的制作,烘干,備用;
2.將膨潤土、干牛糞、秸稈、豆粕、腐植酸粉碎至10~150目,過篩,并按質量比為25:30:25:7:7比例與質量比為6的淀粉混合;
3.加適量的水均勻混合步驟2中的物料,并干燥至含水量為20~25%;
4.將混合干燥后的物料倒入熱壓模機進行模壓,模壓前在模具內涂好脫模油(硅油),熱壓溫度為130℃,熱壓時間為100s,熱壓壓力為15Mpa;
5.將模壓制成的毛胚脫模后,在毛胚內、外層涂上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復合微生物菌為質量比為2:2:2:2:1:1:1:1的圓褐固氮菌、康寧木霉、粗糙脈孢菌、地衣芽孢桿菌、弗氏鏈霉菌、蘇云金芽孢桿菌、解磷菌、解鉀菌;帶有復合微生物菌的水凝膠的制作是先將水凝膠制成水溶液,然后按照復合微生物菌與水凝膠的質量比為5:95添加復合微生物菌,然后通過噴膠機噴到毛胚上;
6.在栽培缽主體1外層水凝膠的外側覆蓋上一層可降解的塑料;
7.頂蓋2按上述步驟a至d制作,壓成毛胚后在底部涂上水凝膠。
實際使用時:將制造好的栽培缽主體1內填好營養(yǎng)土,種植上需要種植的植物,澆水濕透整個栽培缽內營養(yǎng)土,然后將栽培缽主體1埋于需種植的土壤內,將頂蓋2的兩部分合并,蓋好栽培缽主體1,植物通過種植孔3露出地面,因為頂蓋2為凹陷的,并且設置有若干集水透氣孔4,所以在干旱地區(qū)可以起到集水、保水、透氣的作用,本設計還因為栽培缽主體1外還覆蓋有可降解塑料,與周圍土壤可在一定時間內隔離,形成一個小環(huán)境,因此也可應用到鹽堿地的改良中。
實施例四關于栽培缽的相關實驗
1.經測試:本發(fā)明的氮、磷、鉀分別為0.16%,0.28%和0.10%;降解結果為:不同配方在栽培缽材料同等厚度5mm情況下,裝滿泥土,泥土的含水量約60%,觀察其降解時間,至花盆破損為界,此時認為花盆已降解至無法使用。204天(本數據為實驗室數據,大田根據具體情況,降解結果差異很大)。并且通過硬度、吸水率等測試,發(fā)現本發(fā)明硬度較高,吸水率較高,且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2.植物栽培實驗
在東部沿海地區(qū)選一鹽堿地、西北干旱地區(qū)選一林地做實驗,各取成型好的缽20個,裝滿泥土并每個缽內移植一棵植物種植其中,各將10個缽隨意放置在一個露天的環(huán)境中,另外各將10個將缽埋于土壤內,同時在相同的地塊各自露天種植10棵植物,六個月后觀察植物的長勢,可以看出,土壤中缽內植物生長最茂盛,土壤外缽內植物生長次之。并且還發(fā)現,露天的栽培缽降解的速度高于埋于土壤內的栽培缽降解速度。
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