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凹印裁切刀打磨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凹印生產(chǎn)線圓形裁切刀的磨刀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凹印生產(chǎn)線中采用的部分裁切刀為圓形刀,長時間使用后裁切刀的刀片容易出現(xiàn)缺口,因此需要對裁切刀進行修復,傳統(tǒng)采用手工修復時容易打磨的厚薄不一從而出現(xiàn)波紋,影響實際裁切時的質(zhì)量,而現(xiàn)有的磨刀機一般針對片狀橫切刀進行打磨,難以固定圓形裁切刀,而且對于裁切刀的尺寸大小要求具有很大的限制,而實際使用時裁切刀不僅大小不同,刀刃的角度等也有顯著的差異,如果能夠?qū)嵱眯滦鸵环N能夠高效打磨圓形裁切刀,并且具有很高通用性的新型磨刀裝置就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用于凹印生產(chǎn)線圓形裁切刀的磨刀裝置。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凹印生產(chǎn)線圓形裁切刀的磨刀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shù)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用于凹印生產(chǎn)線圓形裁切刀的磨刀裝置,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左右兩端的立柱,所述底座的上端設置有導軌,且導軌上設置有移動臺,所述立柱的右端設置有絲桿伺服電機,且絲桿伺服電機通過絲杠驅(qū)動移動臺,所述移動臺的上端設置有主升降裝置,且主升降裝置的上端設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端螺接安裝有鉸接座,且鉸接座的上端通過鉸接軸鉸接安裝有對稱的兩個磨片,所述承重板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斜支架,且斜支架的上端均設置有磨片推動裝置,所述磨片推動裝置的上端通過鉸接桿與磨片鉸接安裝,位于所述底座左端的立柱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有可動頂桿,且位于所述底座左端的立柱的左端設置有控制裝置,位于所述底座右端的立柱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有電機頂桿,且位于所述底座右端的立柱的右端處設置有電機支架,所述可動頂桿和電機頂桿上均設置有相互匹配的夾緊盤,且夾緊盤之間夾緊有圓形裁切刀,所述電機支架的上端設置有用于驅(qū)動電機頂桿的驅(qū)動電機,且位于所述底座的左端的立柱的上端處設置有伸縮裝置,所述可動頂桿的左端卡接安裝有套環(huán),且套環(huán)的上端通過連接桿與伸縮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分別電性連接主升降裝置、絲桿伺服電機、磨片推動裝置、驅(qū)動電機和伸縮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控制裝置為S7-200系列PLC裝置或者stm32系列單片機。
優(yōu)選的,所述夾緊盤上圓周陣列有若干與圓形裁切刀匹配的腰形孔。
優(yōu)選的,所述套環(huán)與可動頂桿之間采用軸向推力軸承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主升降裝置、磨片推動裝置和伸縮裝置均為單桿雙作用液壓缸。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磨刀裝置能夠通過螺接或者直接夾緊的方式安裝圓形出裁切刀,從而可以有效避免圓形裁切刀的尺寸大小以及螺孔位置不匹配等因素帶來的安裝困擾,鉸接座上端的兩個磨片均可以單獨調(diào)整打開的角度,從而適應需要不同開刃角度的圓形裁切刀,主升降裝置可以帶動磨片打磨不同直徑的圓形裁切刀,因此該裝置適應性強,通用性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底座、2主升降裝置、3移動臺、4承重板、5絲杠、6導軌、7鉸接軸、8絲桿伺服電機、9斜支架、10磨片推動裝置、11鉸接桿、12電機支架、13驅(qū)動電機、14電機頂桿、15圓形裁切刀、16夾緊盤、17腰形孔、18可動頂桿、19伸縮裝置、20連接桿、21套環(huán)、22磨片、23控制裝置、24立柱、25鉸接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shù)方案:
一種用于凹印生產(chǎn)線圓形裁切刀的磨刀裝置,包括底座1和設置在底座1左右兩端的立柱24,底座1的上端設置有導軌6,且導軌6上設置有移動臺3,立柱24的右端設置有絲桿伺服電機8,且絲桿伺服電機8通過絲杠5驅(qū)動移動臺3,移動臺3的上端設置有主升降裝置2,且主升降裝置2的上端設置有承重板4,承重板4的上端螺接安裝有鉸接座25,且鉸接座25的上端通過鉸接軸7鉸接安裝有對稱的兩個磨片22,承重板4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斜支架9,且斜支架9的上端均設置有磨片推動裝置10。
磨片推動裝置10的上端通過鉸接桿11與磨片22鉸接安裝,位于底座1左端的立柱24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有可動頂桿18,且位于底座1左端的立柱24的左端設置有控制裝置23,位于底座1右端的立柱24的上端通過軸承安裝有電機頂桿14,且位于底座1右端的立柱24的右端處設置有電機支架12,可動頂桿18和電機頂桿14上均設置有相互匹配的夾緊盤16,且夾緊盤16之間夾緊有圓形裁切刀15。
電機支架12的上端設置有用于驅(qū)動電機頂桿14的驅(qū)動電機13,且位于底座1的左端的立柱24的上端處設置有伸縮裝置19,可動頂桿18的左端卡接安裝有套環(huán)21,且套環(huán)21的上端通過連接桿20與伸縮裝置19連接,控制裝置23分別電性連接主升降裝置2、絲桿伺服電機8、磨片推動裝置10、驅(qū)動電機13和伸縮裝置19。
控制裝置23為S7-200系列PLC裝置或者stm32系列單片機,夾緊盤16上圓周陣列有若干與圓形裁切刀15匹配的腰形孔17,套環(huán)21與可動頂桿18之間采用軸向推力軸承連接,主升降裝置2、磨片推動裝置10和伸縮裝置19均為單桿雙作用液壓缸。
該裝置流程如下:首先通過伸縮裝置19將可動頂桿18向左拉出,隨后將圓形裁切刀片15放置于可動頂桿18和電機頂桿14中間并夾緊,如果圓形裁切刀片15自帶的螺孔與腰形孔17上的匹配則直接螺接,如果不匹配則利用伸縮裝置19提供夾緊力,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圓形裁切刀15的尺寸大小以及螺孔位置不匹配等因素帶來的安裝困擾,隨后移動臺3在絲桿伺服裝置8的驅(qū)動下對準需要打磨的位置,導軌6上也可以設置與控制裝置23電性連接的光柵傳感器系統(tǒng)從而增強精度,鉸接座25上端的兩個磨片22均可以單獨調(diào)整打開的角度,從而適應需要不同開刃角度的圓形裁切刀15,主升降裝置2可以帶動磨片22打磨不同直徑的圓形裁切刀15,因此該裝置適應性強,通用性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