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1)按配礦要求將金精粉混合均勻;2)把混合均勻后的金精粉晾曬至含水量不大于8%;3)金精粉送入焙燒爐內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燒溫度630—700℃,焙燒1.5—2.5h;4)焙燒后的爐渣送入浸出槽,按液固比1—1.5:1加水配制成礦漿,然后再攪拌加入濃硫酸作為浸出劑進行浸出,浸出溫度90—150℃,浸出2—4h;5)浸出結束后固液分離,所得浸出渣洗滌后加堿配制成礦漿,送至氰化工段氰化浸出,再次固液分離后,氰化浸出液用鋅粉置換產出金泥,金泥精制后,產出金。該工藝簡單,克服了脫砷不干凈、形成二次包裹等缺陷,除砷效果較好,金的浸出率較高,達97%以上。
【專利說明】一種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金礦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黃金價格的一路攀升,達到了 1890美元/盎司,黃金產業(yè)的發(fā)展更是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礦山開發(fā)也隨之狂熱起來。原來貧化無法開采的礦山又都煥發(fā)了青春,狂熱之后是更加的貧化和匱乏,尤其優(yōu)質的、不含雜的好處理礦的過度開采后,好礦山越來越少,而含碳質的、含砷的、微細粒等難處理的礦成為主流,特別是含砷礦相對而言就很廣泛。但是采用傳統(tǒng)的黃金提取工藝都很難處理,既便配入少量好處理的礦進行常規(guī)處理,也收效甚微,不是回收率不高,就是成本很高而無法生產,因此好多含砷礦山都擱置、荒廢起來。目前,常規(guī)的高砷金精礦處理工藝主要是下述兩種:
O兩段焙燒預處理氰化提金工藝。這種工藝已有兩三家企業(yè)在使用,適合規(guī)模生產。該工藝是先缺氧焙燒,使砷升華、氧化收砷脫砷,然后再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砂氰化提金。但是該工藝脫砷率在90%左右,如果精礦中含砷高于5%以上,脫完砷的焙砂中還含有近0.5%砷,而且未脫除的這一部分砷仍然包裹著金,同時,焙燒時形成的砷酸鐵等鐵聚合體對金二次包裹,致使金的回收率不高,一般在85%以下,不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由于價格低無法開米。
[0003]2)回轉窯低溫焙燒除砷工藝。該工藝是利用煤加熱,使含砷金精礦中砷脫除,然后焙砂氰化提金。該方法可以脫除精礦中的砷,但由于焙燒條件限制,脫砷率不高,最高達85%,而且由于溫度低,精礦中硫鐵礦基本上沒發(fā)生反應,包裹金的硫鐵化合物沒有被破壞,金浸出率、回收率不高,通常只有70— 80%,精礦中砷超過5%時,回收率更低。不但無效益可言,而且很難保證連續(xù)生產,環(huán)境也很惡劣,此種方法常常被個人小型規(guī)模生產所采用。
[0004]此外,還有四角爐烘烤法等,但其因方法簡陋、環(huán)境差、危險系數高,而不能進行規(guī)模化生產。因此,目前在黃金產業(yè)發(fā)展領域,亟待有新的、好的含砷礦處理工藝。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砷金精礦處理工藝,該工藝簡單,除砷效果較好,金的浸出率較高。
[0006]針對目前除砷技術中缺陷,本著有效處理含砷金精礦,且工藝簡單、金回收率高、成本可控的目的,本申請進行了大膽探索,翻閱了大量資料,進行了常達兩年的實驗,并經過半年的生產實踐,進行了多批次共30000余噸、含砷在0.5—8%的生產,經過多次反復改進,最終總結出了一種高效處理含砷金精礦的新工藝,下面詳細說明此技術方案(文中如無特殊說明,均指的是重量百分比):
一種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
I)按含砷< 6%、碳< 3%、硫> 20%、金> 40g/tJ|f< 0.5%、鉛鋅< 3%的配礦要求,將金精粉混合均勻;2)把混合均勻后的金精粉晾曬至含水量不大于8%;
3)將步驟2)所得金精粉送入焙燒爐內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燒溫度630—700°C,焙燒時間1.5—2.5小時;
4)焙燒后的爐渣送入浸出槽,按液固比I一1.5:1加水配制成礦漿,然后再攪拌加入濃度98%的濃硫酸作為浸出劑進行浸出,浸出溫度90— 150°C,浸出時間2— 4小時;
5)浸出結束后固液分離,所得浸出渣(此時,浸出渣中的鐵含量為7— 8%,銅含量< 0.1%)洗滌后加堿再次配制成礦漿并使礦漿pH值保持在9一 10之間,然后將礦漿送至氰化工段氰化浸出,再次固液分離后,氰化浸出液用鋅粉置換產出金泥,金泥精制后,產出金。
[0007]具體的,步驟3)硫酸化焙燒時,氧氣過剩系數為1.15 — 1.3,煙氣停留時間為27—32秒,沸騰層氣速為I一1.2m/s。
[0008]步驟4)中攪拌速度優(yōu)選為35 — 40 r/min。
[0009]步驟4)中濃硫酸的添加量優(yōu)選占礦漿質量的20— 50%。
[0010]步驟4)中浸出溫度優(yōu)選為100 — 110°C。
[0011]本發(fā)明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將含砷的混合金精礦預先在焙燒爐中進行硫酸化焙燒,然后用濃硫酸作為浸出劑進行高溫浸出,用以把砷酸鹽、鐵、銻等有害物浸出到液體中,然后過濾固液分離,再通過固液分離達到除雜的目的。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處理工藝簡單,克服了脫砷不干凈、形成二次包裹等缺陷,除砷效果較好,金的浸出率較高,達97%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0013]實施例1
以處理6146噸含砷2.1%、金52g/t、含硫22%的金精礦為例,其具體處理工藝步驟如
下:
1)按含砷<6%、碳< 3%、硫> 20%、金> 40g/tJ|f< 0.5%、鉛鋅< 3%的配礦要求,將金精粉混合均勻;
2)把混合均勻后的金精粉晾曬至含水量為8%;
3)將步驟2)所得金精粉送入焙燒爐內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燒溫度630°C,焙燒時間2.5小時;焙燒時,氧氣過剩系數為1.2,煙氣停留時間為30秒,沸騰層氣速為1.lm/s ;
4)焙燒后的爐渣送入浸出槽,按液固比1:1(指質量比,下同)加水配制成礦漿,然后再攪拌加入濃度98%的濃硫酸作為浸出劑(攪拌速度38 r/min,濃硫酸的添加量占礦漿質量的40%)進行浸出,浸出溫度100°C,浸出時間4小時;
5)浸出結束后固液分離,所得浸出渣洗滌后加堿配制成礦漿并使礦漿pH值保持在9一10之間,然后將礦漿送至氰化工段氰化浸出,再次固液分離后,氰化浸出液用鋅粉置換產出金泥,金泥精制后,產出金。金浸出率為97.1%,產渣率為55%,尾渣為2.74g/t。
[0014]實施例2
以處理3756噸含砷6%、金45g/t、含硫21%的金精礦為例,其具體處理工藝步驟如下:
I)按含砷< 6%、碳< 3%、硫> 20%、金> 40g/tJ|f< 0.5%、鉛鋅< 3%的配礦要求,將金精粉混合均勻;2)把混合均勻后的金精粉晾曬至含水量為6%;
3)將步驟2)所得金精粉送入焙燒爐內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燒溫度670°C,焙燒時間2小時;焙燒時,氧氣過剩系數為1.3,煙氣停留時間為30秒,沸騰層氣速為1.lm/s ;
4)焙燒后的爐渣送入浸出槽,按液固比1.5:1加水配制成礦漿,然后再攪拌加入濃度98%的濃硫酸作為浸出劑(攪拌速度38 r/min,濃硫酸的添加量占礦漿質量的48%)進行浸出,浸出溫度110°C,浸出時間2小時;
5)浸出結束后固液分離,所得浸出渣洗滌后加堿配制成礦漿并使礦漿pH值保持在9一10之間,然后將礦漿送至氰化工段氰化浸出,再次固液分離后,氰化浸出液用鋅粉置換產出金泥,金泥精制后,產出金。金浸出率為96.1%,產渣率為58%,尾渣為3.02g/t。
[0015]實施例3
以處理10233噸含砷0.5%、金41g/t、含硫23%的金精礦為例,其處理工藝步驟如下:
1)按含砷<6%、碳< 3%、硫> 20%、金> 40g/tJ|f< 0.5%、鉛鋅< 3%的配礦要求,將金精粉混合均勻;
2)把混合均勻后的金精粉晾曬至含水量為8%;
3)將步驟2)所得金精粉送入焙燒爐內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燒溫度700°C,焙燒時間1.5小時;焙燒時,氧氣過剩系數為1.2,煙氣停留時間為30秒,沸騰層氣速為1.lm/s ; 4)焙燒后的爐渣送入浸出槽,按液固比1.2:1加水配制成礦漿,然后再攪拌加入濃度98%的濃硫酸作為浸出劑(攪拌速度38 r/min,濃硫酸的添加量占礦漿質量的30%)進行浸出,浸出溫度100°c,浸出時間3小時;
5)浸出結束后固液分離,所得浸出渣洗滌后加堿配制成礦漿并使礦漿pH值保持在9一10之間,然后將礦漿送至氰化工段氰化浸出,再次固液分離后,氰化浸出液用鋅粉置換產出金泥,金泥精制后,產出金。金浸出率為98.6%,產渣率為53%,尾渣為1.08g/t。
[0016]實施例4
以處理9155噸含砷8%、金63g/t、含硫25%的金精礦為例,其具體處理工藝步驟如下:
1)按含砷<6%、碳< 3%、硫> 20%、金> 40g/tJ|f< 0.5%、鉛鋅< 3%的配礦要求,將金精粉混合均勻;
2)把混合均勻后的金精粉晾曬至含水量為7%;
3)將步驟2)所得金精粉送入焙燒爐內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燒溫度680°C,焙燒時間2小時;焙燒時,氧氣過剩系數為1.2,煙氣停留時間為30秒,沸騰層氣速為1.lm/s ;
4)焙燒后的爐渣送入浸出槽,按液固比1.3:1加水配制成礦漿,然后再攪拌加入濃度98%的濃硫酸作為浸出劑(攪拌速度38 r/min,濃硫酸的添加量占礦漿質量的50%)進行浸出,浸出溫度110°C,浸出時間3小時;
5)浸出結束后固液分離,所得浸出渣洗滌后加堿配制成礦漿并使礦漿pH值保持在9一10之間,然后將礦漿送至氰化工段氰化浸出,再次固液分離后,氰化浸出液用鋅粉置換產出金泥,金泥精制后,產出金。金浸出率為95.5%,產渣率為49%,尾渣為5.78g/t。
【權利要求】
1.一種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按含砷<6%、碳< 3%、硫> 20%、金> 40g/tJ|f< 0.5%、鉛鋅< 3%的配礦要求,將金精粉混合均勻; 2)把混合均勻后的金精粉晾曬至含水量不大于8%; 3)將步驟2)所得金精粉送入焙燒爐內進行硫酸化焙燒,焙燒溫度630—700°C,焙燒時間1.5—2.5小時; 4)焙燒后的爐渣送入浸出槽,按液固比I一1.5:1加水配制成礦漿,然后再攪拌加入濃硫酸作為浸出劑進行浸出,浸出溫度90— 150°C,浸出時間2— 4小時; 5)浸出結束后固液分離,所得浸出渣洗滌后加堿配制成礦漿并使礦漿pH值保持在9一10之間,然后將礦漿送至氰化工段氰化浸出,再次固液分離后,氰化浸出液用鋅粉置換產出金泥,金泥精制后,產出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硫酸化焙燒時,氧氣過剩系數為1.15—1.3,煙氣停留時間為27— 32秒,沸騰層氣速為I一1.2m/s。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攪拌速度為35—40 r/min。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濃硫酸的添加量占礦漿質量的20— 5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砷金精礦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浸出溫度100—110。C。
【文檔編號】C22B11/08GK103937989SQ201410137624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8日
【發(fā)明者】南君芳, 苗盛 申請人:南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