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89059閱讀:1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磨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利用一對砂輪同時對內(nèi)燃機曲軸之類工件的兩個部分同時進行研磨的磨床。
背景技術
此類磨床中,通常會在床身上設置一對工件支撐裝置。該對工件支撐裝置夾緊工件的兩端并且使得工件繞水平軸線旋轉。一對刀架設在機床上,并且可沿工件的旋轉軸線移動。各刀架上支撐有磨頭,并且所述磨頭可沿垂直于刀架移動方向的方向移動。各磨頭包括砂輪以及驅(qū)動砂輪的驅(qū)動機構。通過刀架的移動,砂輪的位置設為與工件的待加工預定部分相對應。當砂輪在這一狀態(tài)下旋轉的時候,磨頭朝向正旋轉著的工件移動。因此,工件的待加工部分被研磨。如前所述的磨床中,需要一直向砂輪所研磨的工件待加工部分供給大量的冷卻齊U。因此,包括切屑的冷卻劑或冷卻劑霧可能從待加工部分散落到機床周圍的區(qū)域?,F(xiàn)有的磨床中,對整個磨床進行覆蓋以防止冷卻劑的散落。例如,業(yè)已提出了如專利文獻I所揭露的結構作為包括一個砂輪的單頭磨床的護罩。現(xiàn)有結構中,覆蓋裝置覆蓋包括砂輪的加工區(qū)域,所述覆蓋裝置由包括伸縮罩(telescopic cover)與波紋罩(bellows cover)的可伸展罩和固定罩形成?,F(xiàn)有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第3923769號日本專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然而,現(xiàn)有結構具有如下缺點。在由護罩對整個磨床進行覆蓋的現(xiàn)有結構中,得以防止冷卻劑散落到磨床外。然而,從工件的待加工部分散落至周圍區(qū)域的冷卻劑可能聚集在磨頭的軸承部和驅(qū)動機構或者工件支撐裝置的軸承部。這可能會造成問題。并且,專利文獻I所揭露的現(xiàn)有結構中,護罩的結構系用于包括一個砂輪的單頭磨床。因此,難以將專利文獻I所揭露的護罩結構應用到包括兩個磨頭的磨床再者,在專利文獻I的磨床中,伸縮罩和波紋罩隨著磨頭沿左右方向的往復運動而延伸和收縮。由與所述左右方向運動同步之滑門的滑臂隔離的磨頭可朝向工件沿前后方向移動。然而,在包括兩個磨頭的磨床中,磨頭之間的距離變化從十幾毫米到超過1000毫米,并且磨頭相對于工件的沿前后方向的運動可能不同步。由此,難以在磨頭之間構造冷卻劑防散落機構。因此,本發(fā)明旨在提供這樣的磨床,其通過對包括雙磨頭砂輪的加工區(qū)域進行密封而防止冷卻劑和冷卻劑霧從加工區(qū)域散開解決問題的手段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磨床,其對加工區(qū)域中的具有端部的工件進行研磨。所述磨床包括床身、一對工件支撐裝置、一對第一刀架、一對第二刀架、及一對磨頭。所述一對工件支撐裝置位于所述身床上。各工件支撐裝置包括夾緊部、軸承部、及驅(qū)動部。在所述工件兩端被所述夾緊部夾緊的狀態(tài)下所述一對工件支撐裝置使得所述工件繞水平軸線旋轉。所述第一刀架可沿第一方向移動,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工件的旋轉軸線延伸。所述第二刀架各自附接至所述一對第一刀架,所述第二刀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所述磨頭分別位于所述一對第二刀架上。各磨頭包括砂輪、軸承部、及驅(qū)動機構。所述磨床還包括隔離裝置,其用以隔離待密封的所述加工區(qū)域以使得所述一對工件支撐裝置的夾緊部與所述一對磨頭的砂輪位于所述加工區(qū)域內(nèi),而所述一對工件支撐裝置的軸承部和驅(qū)動部與所述一對磨頭的軸承部和驅(qū)動機構位于所述加工區(qū)域外。所述隔離裝置最好包括固定至所述床身的固定罩;及附接在所述固定罩與所述一對第一刀架之間、所述第一刀架與所述第二刀架之間、及所述一對第一刀架之間的可延伸罩。所述可延伸罩根據(jù)所述一對第一刀架和所述一對第二刀架的移動可選擇地延伸或收縮。 所述固定罩最好包括一對第一固定罩和一對第二固定罩。所述第一固定罩形成在所述床身并與之垂直。各第一固定罩對相應所述工件支撐裝置的夾緊部與軸承部之間進行防護、對相應的所述工件支撐裝置的軸承部與相應的所述磨頭之間進行防護、且對相應所述磨頭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側部分進行防護;所述第二固定罩固定在所述第二刀架上。各第二固定罩對相應所述砂輪的軸承部和驅(qū)動機構進行防護以使之免受砂輪的影響。所述磨床最好包括一對第一支撐柱和一對第二支撐柱。各所述第一支撐柱形成在其中一個所述第一刀架的后側上表面并與之垂直。各所述第二支撐柱形成在其中一個所述第一刀架的前表面并與之垂直。所述可延伸罩最好包括第一可延伸罩、一對第二可延伸罩、及一對第三可延伸罩。所述第一可延伸罩對所述一對第一支撐柱之間進行防護。各所述第二可延伸罩對位于所述沿第一方向的外側部分上的所述第一固定罩中的一個的防護部與所述第二支撐柱中相應的一個之間進行防護。各所述第三可延伸罩對所述第一支撐柱中的一個與相應的所述第二固定罩的后邊緣之間進行防護。所述第一可延伸罩到所述第三可延伸罩最好由波紋罩形成。各第二支撐柱與位于所述沿第一方向的外側部分上的相應所述第二固定罩的防護部形成有間隙。各第二支撐柱設有密封件。各所述密封件對相應所述間隙進行防護并且可滑動地接觸相關所述防護部的外表面。第三固定罩最好附接至相關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撐柱,相關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撐柱將要位于所述一對第二固定罩中每一個的上方。各第三固定罩設有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對各第二固定罩和相關所述第三固定罩之間的間隙進行防護。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可滑動地接觸相關所述第二固定罩的水平防護部的上表面。第四固定罩附接至所述第一固定罩的上邊緣、各所述第一到第三可延伸罩的上邊緣、及相應所述第三固定罩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四固定罩遮蓋于所述加工區(qū)域的上方空間。本發(fā)明的磨床中,僅僅是具包括一對磨頭的砂輪的加工區(qū)域能夠被隔離裝置,并且被有效閉合。因此,當對工件進行研磨時,可防止冷卻劑和冷卻劑霧從加工區(qū)域散落到周圍區(qū)域。
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對包括一對磨頭的砂輪的加工區(qū)域進行密封,可防止冷卻劑和冷卻劑霧從加工區(qū)域散開到周圍區(qū)域。


圖I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磨床的剖視平面圖;圖2為沿圖I的線2-2的剖視圖;圖3為示出圖I右側的磨頭的關鍵部分的立體圖;圖4為示出隔離結構的簡化形式的剖視平面圖;
圖5為示出隔離結構的簡化形式的縱向剖視圖;圖6為示出處于一對左右磨頭設為相互靠得最近的狀態(tài)下的磨床的剖視圖;圖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磨床的部分立體圖;及圖8為圖7的磨床上的對工件銷的直徑進行測量的銷直徑測量裝置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xiàn)參考圖I 7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磨床。如圖I所示,一對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設在床身11的前側上表面。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由頭架和尾架形成,并且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相互面對且中間留有間隙。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分別包括在夾緊工件W (例如曲軸)的兩端對工件W進行夾緊的夾緊部12a和13a、旋轉支撐著夾緊部12a和13a的軸承部12b和13b、及電動機之類用于使得夾緊部12a和13a旋轉的驅(qū)動部12c和13c。并且,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可根據(jù)工件W調(diào)節(jié)夾緊位置。載工件W被夾緊在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夾緊部12a和13a之間的狀態(tài)下,驅(qū)動部12c和13c使得工件W繞沿第一方向的水平軸線旋轉,本實施例中,所述水平軸線為Z軸(圖I中的左右方向)方向。如圖I和2所示,第一刀架(本實施例中為一對Z軸向刀架14)設在床身11的上表面上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后側。Z軸刀架14可通過導向桿15沿工件W的旋轉軸線(Z軸方向)移動。磨頭16支撐在各Z軸刀架14上,并且可沿垂直于Z軸刀架14移動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所述第二方向為X軸線(前后方向)方向。即,各磨頭16包括第二刀架(本實施例中為一對X軸向刀架16)、砂輪16c、驅(qū)動機構16d、及砂輪罩16e。各X軸刀架16通過未圖示的X軸驅(qū)動機構沿X軸方向往復運動。各砂輪16c通過軸承部16b附接至相關的X軸線刀架16a,并且對工件W進行研磨。驅(qū)動機構16d連接至相關的X軸線刀架16a,并且包括使得砂輪16c旋轉的電機和傳動帶。各砂輪罩16e安裝在相關的X軸刀架16a上并且覆蓋砂輪16c的整個后部,從而使得僅有砂輪16c的前部處的工作端暴露。隨著未圖示的用于Z軸移動的電機使得滾珠絲桿17旋轉,Z軸刀架14沿Z軸方向移動并且放置為磨頭16上的砂輪16c與旋轉中的工件W的待加工預定部分相對應。這一狀態(tài)下,在驅(qū)動機構16d使得砂輪16c旋轉的同時,通過未圖示的X軸移動機構使磨頭16沿所述方向移動以接近工件W,即,朝前側移動。因此,砂輪16c對工件W的代加工部分進行研磨。這一狀態(tài)下,通過未圖示的冷卻劑供給裝置將冷卻劑供給至由砂輪16c進行研磨的工件W的待加工部分。
如圖I 3所示,Z軸刀架14之間設有可延伸的伸縮罩19,以覆蓋床身11的上表面。用于對待密封的加工區(qū)域T進行隔離的隔離機構(本實施例中為隔離結構20)設在床身11、Z軸刀架14、X軸刀架16a、及伸縮罩19的上方。隔離結構20包括固定至床身11、X軸刀架16a及Z軸刀架14的固定罩21 (21A、21B、21C、21D),以及根據(jù)Z軸刀架14和X軸刀架16a的移動可選擇地延伸和收縮的可延伸罩22 (22A、22B、22C)。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夾緊部12a、13a以及磨頭16的砂輪16c設在由隔離結構20的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隔離的加工區(qū)域T中。并且,根據(jù)支撐裝置12和13的軸承部12b和13b以及驅(qū)動部12c和13c,磨頭16的軸承部16b、及驅(qū)動機構16d位于加工區(qū)域T的外部?,F(xiàn)描述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的結構。如圖I 3所不,固定罩21包括一對第一固定罩21A、一對第二固定罩21B、一對第三固定罩21C,所述第一固定罩21A附接至并垂直于床身11對應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處,所述第二固定罩21B附接至所述一對X軸刀架16a,所述第三固定罩21C通過下文將描 述的第一和第二支撐柱23和24附接至Z軸刀架14。固定罩21還包括第四固定罩21D,其焊接至第一固定罩21A的上邊緣以防護加工區(qū)域T的上部。第四固定罩21D可滑動地接觸第三固定罩21C的水平防護部21Cj的上表面,可延伸罩22的上端面、及支撐柱23和24的上端面。如圖I和4所示,各第一固定罩21A包括通過彎曲而形成的防護部21Aa、防護部21Ab、及防護部21Ac。防護部21Aa形成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夾緊部12a和13a與軸承部12b和13b之間的分隔件。防護部21Ab形成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軸承部12b和13b與磨頭16之間的分隔件。防護部21Ac隔開磨頭16沿左右方向朝外部分。如圖I 3和5所示,附接至X軸刀架16a的第二固定罩21B覆蓋軸承部16b和磨頭16的驅(qū)動機構16d的部分。各第二固定罩2IB包括防護部21Bd、防護部2IBe、防護部21Bf、及水平防護部21Bg。各防護部21Bd位于相關的軸承部16b與防護部21Ab之間。各防護部21Be防護相關軸承部16b沿Z軸方向的外側部。各防護部21Bf防護于相關軸承部16b與砂輪罩16e之間。通過彎曲防護部21Bd的上邊緣至21Bf而形成水平防護部21Bg。如圖I所示,一對第一支撐柱23形成在Z軸刀架14的上表面的后部內(nèi)側上并且與之垂直。并且,一對第二支撐柱24形成在在Z軸刀架14的上表面的前部外側上并且與之垂直。如圖3所示,各第二支撐柱24與相關第二固定罩21B的防護部21Be之間形成有間隙gl。各第三固定罩21C附接至第一支撐柱23和第二支撐柱24的上端,以遮蔽相關第二固定罩21B上方的部分。各第三固定罩21C面向相關第二固定罩21B的水平防護部21Bg的上表面并且它們之間形成有間隙g2,各第三固定罩21C還包括與相關防護部21Bd平行的防護部21Ch。并且,各第三固定罩21C面向水平防護部21Bg以及下文將描述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上邊緣并且它們之間形成有間隙g3,各第三固定罩2IC還包括位于與防護部2IBf同一豎直面上的防護部21Ci。此外,各第三固定罩21C包括平面圖呈正方形的水平防護部21Cj,通過防護部23Ch和21Ci的上邊緣形成所述水平防護部21Cj。豎向密封件25配合至各第二支撐柱24以封閉間隙gl。當?shù)诙潭ㄕ?1B沿X軸方向移動時豎向密封件25q起到可滑動地接觸防護部21Be的外表面的滑臂的作用。第一水平密封件26A配合至各防護部21Ch的下邊緣。當?shù)诙潭ㄕ?1B沿X軸方向移動時第一水平密封件26A起到可滑動地接觸水平防護部21Bg的上表面的滑臂的作用。第二水平密封件26B配合至各防護部21Ci的下邊緣。當?shù)诙潭ㄕ?1B沿X軸方向移動時,第二水平密封件26B可滑動地接觸水平防護部21Bg的上表面以及下文將詳述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上邊緣。第一水平密封件21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1B由此封閉間隙g2和g3。如圖3所示,沿Z軸方向延伸的密封件28和沿X軸方向延伸的密封件29配合至各第三固定罩21C的水平防護部21Cj的上表面。密封件28和29接觸第四固定罩21D的下表面,并且密封相關第三固定罩21C和第四固定罩21D之間的空間。如圖I和4所示,可延伸罩22包括位于所述一對第一支撐柱23之間的第一可延伸罩22A、位于床身11左右兩側的一對第二可延伸罩22B、及鄰近第一支撐柱23的一對第三可延伸罩22C。第一到第三可延伸罩22A、22B、及22C由波紋罩形成。第一可延伸罩22A連接至第一支撐柱23以防護第一支撐柱23之間的空間。如圖2所示,第一可延伸罩22A的上端和下端通過簾幕導軌型的上Z軸導向機構27A和下Z軸導向機構27B沿Z軸方向?qū)虿⒁苿?。第一可延伸?2A的下邊緣與伸縮罩19的上表面稍稍分離。第一可延伸罩22A的下端與形成在伸縮罩19后端的凸塊19a的前表面,以向上突起。上Z軸導向機構27A和 下Z軸導向機構27B防止第一可延伸罩22k向前移動。如圖I和4所示,各第二可延伸罩22B連接至相關防護部21Ac和相關第二支撐柱24以防護第一固定罩21A的防護部21Ac的后邊緣與第二支撐柱24之間的空間。如圖3所示,各第二可延伸罩22B的下邊緣與床身11的上表面稍稍分離,并且各第二可延伸罩22B的上邊緣通過未圖示的Z軸導向機構沿Z軸方向?qū)虿⒁苿?。如圖I和4所示,各第三可延伸罩22C連接至相關第一支撐柱23和防護部21Bf的后邊緣以防護相關第二固定罩21B的防護部21Bf的后邊緣與第一支撐柱23之間的空間。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上邊緣通過未圖示的X軸導向機構沿X軸線導向并移動。如圖2所示,各第三可延伸罩22C的下邊緣與相關Z軸刀架14的上表面稍稍分離。如圖I和2所示,包括例如用于電線的端子盒41的有關組件安裝在床身11上表面上的磨頭16的后部。前側外罩42配合至床身11的前側上部。如圖I和2所示,覆蓋例如磨頭16和端子盒41的后罩43附接至床身11的上表面。用于將工件W放入和移出加工區(qū)域T的開口部44形成在前側外罩42的前表面,并且門45附接至開口部44以可選擇地打開和閉合。門45亦為形成隔離結構20的組件?,F(xiàn)描述如前所述形成的磨床護罩結構。磨床的研磨期間,Z軸刀架14移動至如圖I所示的分離位置與圖6所示之閉合位置之間的任意位置。然后,將磨頭16的砂輪16c置于與位于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之間的工件W的預定待加工部分相對應的位置。此時,如圖I和6所示,隔離結構20的第一可延伸罩22A和第二可延伸罩22B根據(jù)Z軸刀架14的移動而延伸或收縮,由此使得Z軸刀架14移動。在砂輪被置于與工件W的預定待加工部分相對應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磨頭16沿X軸朝向工件W移動,同時工件W和砂輪16c旋轉。由此,砂輪16c研磨工件W的待加工部分。此時,隔離結構20的第三可延伸罩22C根據(jù)磨頭16的移動而延伸,由此使得磨頭16可以移動。砂輪16c對由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形成的隔離結構20所密封之加工區(qū)域T內(nèi)的工件W進行研磨。因此,防止供給至工件W的待加工部分的包括切屑的冷卻劑散開到加工區(qū)域T的外部。
由此,本實施例具有如下優(yōu)點。(I)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夾緊部12a和13a以及磨頭16的砂輪16c位于加工區(qū)域T的內(nèi)部。用以對待密封加工區(qū)域T進行隔離的隔離結構20被設置成使得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軸承部12b和13b、磨頭16的軸承部16b、及驅(qū)動機構16d位于加工區(qū)域T的外部。由此,隔離結構20僅對包括磨頭16的砂輪16c的加工區(qū)域T進行包圍。由此,在工件W的研磨期間,得以防止冷卻劑和冷卻劑霧從加工區(qū)域T的內(nèi)部散落到加工區(qū)域T的周圍區(qū)域。這防止了因冷卻劑粘附至磨頭16的軸承部16b和驅(qū)動機構16d而在研磨操作時發(fā)生問題。(2)隔離結構20由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形成,固定罩21固定在床身11、Z軸刀架14、及X軸刀架16a上,可延伸罩22可根據(jù)Z軸刀架14和X軸刀架16a的移動而延伸和收縮,從而不干擾Z軸刀架14和X軸刀架16a。因此,對加工區(qū)域T進行隔離的隔離結構20可容易地由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形成。
(3) —對第一固定罩21A形成在床身11上并與之垂直,在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夾緊部12a和13a與軸承部12b和13b之間、工件支撐裝置12和13的軸承部12b和13b與磨頭16的軸承部16b之間、及磨頭16的軸承部16b的外部處進行防護(遮蔽)。并且,第一和第二支撐住23和24形成在Z軸刀架14的上表面并且與之垂直。第一可延伸罩22A設在一對第一支撐柱23之間。各第二可延伸罩22B設在相關第二支撐柱24和防護部21Ac之間。各第三可延伸罩22C設在相關第一支撐柱23和第二固定罩21B之間。因此,以最小所需區(qū)域?qū)庸^(qū)域T進行防護(遮蔽)。(4)如圖4所示,一對第一支撐柱23形成在左右一對Z軸刀架14的后側上表面上并與之垂直。第一可延伸罩22A附接至兩個第一支撐柱23。因此,第一可延伸罩22A設在如圖6所示的砂輪16c的后方。由此,即使在左右一對砂輪16c設為相互靠得最近時,在第一支撐柱23之間的間隙中仍具有空間可容易地容納收縮的第一可以延伸罩22A。若第一可延伸罩22A位于從Z軸刀架的側表面向內(nèi)凸出的左右一對砂輪罩16e之間,由于受第一可延伸罩22A的最小收縮尺寸的限制,當砂輪16c形成為相互靠得最近時則砂輪16c之間的距離變得過長。由此,無法對處于最小距離的兩個待加工部分同時進行加工。并且,在磨床中,由于第一可延伸罩22A設在從靠近砂輪16c的待加工部分向后隔開的位置,因此散開冷卻劑對第一可延伸罩22A的污染得以減小。(5)如圖3所示,,各第二固定罩21B附接至相關X軸刀架16a,并且各第三固定罩21C通過第一和第二支撐柱23和24附接至相關Z軸刀架14的上表面。因此,各第二固定罩2IB的尺寸和重量減小,并且各磨頭16可沿X軸方向平滑地移動。(6)可延伸罩22由在兩個第一支撐柱23之間遮蔽的第一可延伸罩22A、各自在相關第二支撐柱24和相關第一固定罩21A的防護部21Ac之間遮蔽的一對第二可延伸罩22B、及各自在相關第一支撐柱23和相關第二固定罩21B的防護部21Bf的后邊緣之間遮蔽的一對第三可延伸罩22C形成。因此,可容易地由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形成隔離結構20的可延伸罩22。(7)由于第一可延伸罩22k到第三可延伸罩22C由波紋罩(bellows cover)形成,因此可方便、低成本地形成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8)可滑動接觸防護部21Be的外表面的豎直密封件25設在各第二固定罩21B的防護部21Be與相關第二支撐柱24之間。因此,可通過豎直密封件25可靠地封閉間隙gl,并且可防止冷卻劑從間隙gl泄露出。(9)第一水平密封件26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6B對各第三固定罩21C的防護部2ICh和21Ci相對于相關第二固定罩21B的水平防護部21Bg和相關第三可延伸罩22C之間的間隙g2和g3進行防護。因此,由于通過第一水平密封件26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6B封閉間隙g2和g3,因此可防止冷卻劑從間隙g2和g3泄露。(10)第一可延伸罩22k到第三可延伸罩22C僅沿延伸方向和收縮方向活動。由此,可延伸罩22A到22C可在其磨頭16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具有大行程的磨床中平滑地活動。(改動方案) 可對本實施例作如下改動。如圖7所示,可省略第三固定罩21C,并且第二固定罩21B、第三可延伸罩22C、及豎直密封件25可向上延伸。設在各第二固定罩21B的上表面上的第一水平密封件26A和第二水平密封件26B接觸第四固定罩21D的下表面。本實施例中,由于可省略第三固定罩21C,因此固定罩21的組件數(shù)量可減少。如圖7和8所示,可在相關砂輪罩16e的附近設置銷直徑測量裝置31以對各砂輪16c所研磨的工件W (曲軸銷)的直徑進行測量。各銷直徑測量裝置31的驅(qū)動部由獨立的護罩37覆蓋?,F(xiàn)描述銷直徑測量裝置31。支撐環(huán)32被可旋轉地支撐在防護部21Bf的外表面上,以位于旋轉軸16f的外圓周上,并且支撐臂33連接至支撐環(huán)32。支撐臂33包括連接至支撐環(huán)32的第一直部33a、一體連接至第一直部33a的弧形部33b、及與弧形部33b —體形成為從弧形部33b開始彎曲的第二直部33c,弧形部33b具有與支撐環(huán)32同軸但半徑比支撐環(huán)32大的弧形。測量臂34樞轉連接至第二直部33c的末端。測量臂34的末端上設有觸塊35,其用以接觸工件W (曲軸銷)的外圓周面并且測量直徑。各X軸刀架16a上設有用于使得支撐臂33傾斜的驅(qū)動機構36。用以防護支撐環(huán)32、支撐臂33的第一直部33a、及驅(qū)動機構36的護罩37設在各X軸刀架16a上,以位于砂輪罩16e與防護部21Bf之間。各護罩37的前表面形成有窗孔37a。窗孔37a的尺寸設為,當弧形部33b插入穿過窗孔37a時,所述弧形部周圍留有稍許的空隙足以使窗孔37a不會接觸到弧形部33b。各護罩37內(nèi)部設有風扇38。風扇38將空氣吹入窗孔37a以防止冷卻劑在工件W的研磨操作期間通過進入弧形部33b周圍的小間隙進入護罩37。如前所述,如圖8所示,支撐環(huán)32附接至旋轉軸16f,并且支撐臂33附接至支撐環(huán)32。并且,設置具有護罩37,其包括支撐臂33的弧形部33b插穿其中的窗孔37a。由此,當利用護罩37覆蓋銷直徑測量裝置31的驅(qū)動機構36的同時,支撐臂33可從最小所需窗孔37a前進或后退。此外,由風扇38形成的氣簾可靠地防止冷卻劑和冷卻劑霧影響銷直徑測量裝置31。各驅(qū)動機構16d的電機的旋轉軸可直接旋轉相關砂輪16c。這樣,由于電機位于軸承部16b的位置,因此電機本身也起到砂輪16c的軸承部的作用。本發(fā)明可實現(xiàn)為對曲軸銷的軸頸部進行研磨的研磨裝置。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可為伸縮罩或繞卷罩(wind-up covers)0并且,第一可延伸罩22A到第三可延伸罩22C可變?yōu)榭稍诔ㄩ_狀態(tài)和閉合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可延伸罩,在所述打開狀態(tài)下,帶狀的罩片層疊在一起,在所述閉合狀態(tài)下,所述罩片的側邊相互連接。各所述實施例中,可按需改變用作隔離機構的隔離結構20的結構。
根據(jù)如圖7和8所示實施例的銷直徑測量裝置31可放置在各第二固定罩21B中,并且僅各支撐臂33的末端設在加工區(qū)域T中。也可使用其他結構的銷直徑測量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磨床,其對加工區(qū)域中的具有端部的工件進行研磨,所述磨床包括 床身; 位于所述床身上的一對工件支撐裝置,各工件支撐裝置包括夾緊部、軸承部、及驅(qū)動部,并且在所述工件兩個端部被所述夾緊部夾緊的狀態(tài)下所述一對工件支撐裝置使得所述工件繞水平軸線旋轉; 可沿第一方向移動的一對第一刀架,其沿所述工件的旋轉軸線延伸; 各自附接至所述一對第一刀架的一對第二刀架,所述第二刀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動;并且分別位于所述一對第二刀架上的一對磨頭,各磨頭包括砂輪、軸承部、及驅(qū)動機構,所述磨床的特征在于,包括隔離裝置,其用以隔離待密封的所述加工區(qū)域以使得所述一對工件支撐裝置的夾緊部與所述一對磨頭的砂輪位于所述加工區(qū)域內(nèi),而所述一對工件支撐裝置的軸承部和驅(qū)動部以及所述一對磨頭的軸承部和驅(qū)動機構位于所述加工區(qū)域外。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裝置包括 固定至所述床身的固定罩;及 附接在所述固定罩與所述一對第一刀架之間、所述第一刀架與所述第二刀架之間、及所述一對第一刀架之間的可延伸罩,并且所述可延伸罩根據(jù)所述一對第一刀架和所述一對第二刀架的移動可選擇地延伸或收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包括 形成在所述床身并與之垂直的一對第一固定罩,各第一固定罩在相應的工件支撐裝置的夾緊部與軸承部之間進行防護、在相應的工件支撐裝置的軸承部與相應的磨頭之間進行防護、且在相應的磨頭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側部分處進行防護; 固定在所述第二刀架上的一對第二固定罩,各第二固定罩對相應的砂輪的軸承部和驅(qū)動機構進行防護以使之免受所述砂輪的影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 一對第一支撐柱,各第一支撐柱形成在所述第一刀架中的一個的后側上表面上并與之垂直;及 一對第二支撐柱,各第二支撐柱形成在所述第一刀架中的一個的上表面并與之垂直, 所述可延伸罩包括 第一可延伸罩,其防護于所述一對第一支撐柱之間; 一對第二可延伸罩,各所述第二可延伸罩防護于所述第一固定罩中的一個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側部分的防護部與一個相應的第二支撐柱之間; 及 一對第三可延伸罩,各所述第三可延伸罩防護于所述第一支撐柱中的一個與相應的第二固定罩的后邊緣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可延伸罩由波紋罩形成。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撐柱與相應所述第二固定罩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側部分的防護部形成有間隙,其中各第二支撐柱設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對相應的所述間隙進行防護并且可滑動地接觸相關防護部的外表面。
7.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第三固定罩附接至相關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撐柱以位于所述一對第二固定罩中每一個的上方,各第三固定罩設有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對各第二固定罩和相關第三固定罩之間的間隙進行防護,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可滑動地接觸相關第二固定罩的水平防護部的上表面,并且有第四固定罩附接至各第一固定罩的上邊緣、所述第一至第三可延伸罩的上邊緣、及相 應的第三固定罩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固定罩遮蓋于所述加工區(qū)域的上方空間。
全文摘要
一種磨床,夾緊且旋轉工件(W)的一對工件支撐裝置(12,13)設置在床身(11)上。一對刀架(14)以可沿工件(W)的旋轉軸線移動的方式設在床身(11)上。帶有旋轉砂輪(16c)和驅(qū)動機構(16d)的砂輪座(16)支撐在刀架(14)上,可沿垂直于刀架(14)的移動方向的方向移動。設有包括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的隔離結構(20),用以隔離加工區(qū)域(T)從而對其進行封閉以使兩個工件支撐裝置(12,13)的夾緊部(12a,13a)和旋轉砂輪(16c)會位于所述加工區(qū)域(T)之內(nèi),而兩個工件支撐裝置(12,13)的軸承部(12b,13b)和驅(qū)動部(12c,13c)及兩個砂輪頭(16)的軸承部(16b)和驅(qū)動部(16d)會位于所述加工區(qū)域(T)之外。
文檔編號B24B5/42GK102781624SQ20118001177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1日
發(fā)明者今井隆, 荒木義昭 申請人:小松Ntc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