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是目前常用的平板顯示器,其中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TFT-LCD)是液晶顯示器中的主流產(chǎn)品。背光模組是液晶顯示器的重要部件。圖4為現(xiàn)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4所示,該背光模組包括反射板25、導光板24、光學膜片23、光源26、電路基板27、金屬 背板21和外框架22。其中,導光板24位于反射板25之上,光學膜片23位于導光板24之 上,光源26設置于電路基板27上,光源26和電路基板27位于金屬背板21和導光板24圍 成的腔體29內,光源26和電路基板27設置于導光板24的側面,電路基板27通過散熱膠 18固定于金屬背板21上,外框架22安裝于金屬背板21上。當光源26點亮時會產(chǎn)生大量熱量,產(chǎn)生的熱量可通過電路基板27和散熱膠18傳 導至金屬背板21,由金屬背板21將熱量傳導至背光模組之外。隨著大尺寸液晶顯示器對光 源亮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背光模組不得不采用功率越來越大的光源或者越來越多的光源來 滿足液晶顯示器的需要,而采用功率越來越大的光源或者越來越多的光源將產(chǎn)生更多的熱 量。而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的結構和散熱方式難以滿足大尺寸液晶顯示器的散熱要求,對 于大尺寸液晶顯示器來說,該背光模組的散熱效率低,使熱量在背光模組內產(chǎn)生積累,從而 導致光源受損和背光模組壽命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用于提高散熱效率,從而避免光源受損和背光模 組壽命降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金屬背板、反射板、導光板、光學膜片、燈條 結構和外框架,所述金屬背板包括底板、側邊結構和彎折結構,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底板之 上,所述導光板位于所述反射板之上,所述光學膜片位于所述導光板之上,所述燈條結構設 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側面,所述外框架安裝于所述金屬背板的外側,所述燈條結構包括電路 基板和設置于所述電路基板上的光源,所述彎折結構設置有第一凸包結構,所述底板設置 有與所述第一凸包結構對應的第二凸包結構,所述第一凸包結構和所述第二凸包結構將所 述電路基板固定于所述側邊結構上,所述側邊結構上開設有與所述光源對應的第一開孔, 所述外框架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開孔對應的第二開孔。所述光源為多個,所述第一凸包結構與所述光源對應,所述第二凸包結構與所述 光源對應。所述第一凸包結構和所述側邊結構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電路基板的厚度相同,和/ 或所述第二凸包結構和所述側邊結構的距離與所述電路基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彎折結構的內側面與所述底板的內側面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電路基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開孔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或者圓形。所述第二開孔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或者圓形。所述第二開孔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開孔的寬度。所述外框架上還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凸包結構對應的第三開孔。所述第三開孔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或者圓形。所述光源包括發(fā)光二極管光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金屬背板包括底板、側邊結構和彎折結構,彎折結構 設置有第一凸包結構,底板設置有與第一凸包結構對應的第二凸包結構,第一凸包結構側 邊結構上開設有與光源對應的第一開孔,外框架上開設有與第一開孔對應的第二開孔,本 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光源產(chǎn)生的熱量可通過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散發(fā)至背光模組之外,提高 了背光模組的散熱效率,從而避免了熱量在背光模組內積累而導致的光源受損和背光模組 壽命減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圖3為圖1中B-B向剖視圖;圖4為現(xiàn)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21-金屬背板; 22-外框架;24-導光板;25-反射板;27-電路基板; 28-燈條結構;211-第一凸包結構;212-第二凸包結構;214-底板;215-側邊結構;221-第三開孔; 222-第二開孔;2112-內側面; 18-散熱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 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 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 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 向剖視圖,圖3為圖1中B-B向剖視圖,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該背光模組包括金屬背 板21、反射板25、導光板24、光學膜片23、燈條結構28和外框架22,金屬背板21包括底板 214、側邊結構215和彎折結構216,反射板25位于底板214之上,導光板24位于反射板25 之上,光學膜片23位于導光板24之上,燈條結構28設置于導光板24的側面,外框架22安
23-光學膜片; 26-光源; 29-腔體; 213-第一開孔; 216-彎折結構; 2111-內側面;裝于金屬背板21的外側,燈條結構28包括電路基板27和設置于電路基板27上的光源26, 彎折結構216設置有第一凸包結構211,底板214設置有與第一凸包結構211對應的第二 凸包結構212,第一凸包結構211和第二凸包結構212將電路基板27固定于側邊結構215 上,側邊結構215上開設有與光源26對應的第一開孔213,外框架22上開設有與第一開孔 213對應的第二開孔222。本實施例中,燈條結構28設置于導光板24的側面,因此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采 用的是側光式光源。燈條結構28包括的光源26可以為多個,光源26設置于電路基板27 上,并通過電路與電路基板27導通。光源26發(fā)出的光照射到導光板24上,由導光板24將 光源26發(fā)出的光轉換為液晶顯示器所使用的面光源。本實施例中,第一凸包結構211為多個,第二凸包結構212為多個,第一凸包結構 211與第二凸包結構212 —一對應。第一凸包結構211與光源26對應,第二凸包結構212 與光源26對應。也就是說,如圖1所示,一個第一凸包結構211和一個第二凸包結構212 與一個光源26對應。光源26位于第一凸包結構211、第二凸包結構212、導光板24和電路 基板27圍成的腔體29內。本實施例中,第一凸包結構211和第二凸包結構212可通過模 具沖壓成型得到。本實施例中,第一凸包結構211和第二凸包結構212將電路基板27固定于側邊結 構215上,從而實現(xiàn)將燈條結構28固定于側邊結構215上。本實施例中,第一凸包結構211 與側邊結構215之間的距離與電路基板27的厚度相同,和/或第二凸包結構212和側邊結 構215之間的距離與電路基板27的厚度相同。從而使第一凸包結構211和第二凸包結構 212可以將電路基板27更穩(wěn)固的固定于側邊結構215上。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彎折結構216的內側面2111與底板214的內側面2112 之間的距離與電路基板27的高度相同。優(yōu)選地,第一開孔213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或者圓形,第二開孔222的截面的形狀 為方形或者圓形。實際應用中,第一開孔213和第二開孔222的截面還可以采用其它形狀, 在此不一一列舉。優(yōu)選地,第二開孔222的寬度大于第一開孔213的寬度。本實施例中,第 一開孔213和第二開孔222為光源26形成了一個散熱通道,光源26產(chǎn)生的熱量可通過第 一開孔213和第二開孔222散發(fā)至背光模組之外。進一步地,外框架22還開設有第三開孔221,第三開孔221與第一凸包結構211對 應。本實施例中,第三開孔221為多個,每個第三開孔221與一個第一凸包結構211。第三 開孔221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或者圓形,實際應用中,第三開孔221的截面還可以采用其它 形狀,在此不一一列舉。本實施例中,第三開孔221形成了另一個散熱通道,光源26產(chǎn)生的 熱量可以由第一凸包結構211和/或電路基板27傳導至第三開孔221,由第三開孔221將 熱量散發(fā)至背光模組之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可將燈條結構28直接插入到彎折結構216與底板214 之間,并通過第一凸包結構211和第二凸包結構212固定于側邊結構215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背光模組采用的光源26為可以為LED光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金屬背板包括底板、側邊結構和彎折結構,彎折結構 設置有第一凸包結構,底板設置有與第一凸包結構對應的第二凸包結構,第一凸包結構側 邊結構上開設有與光源對應的第一開孔,外框架上開設有與第一開孔對應的第二開孔,本實施例中光源產(chǎn)生的熱量可通過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散發(fā)至背光模組之外,提高了背光模 組的散熱效率,從而避免了熱量在背光模組內積累而導致的光源受損和背光模組壽命減 低。本實施例中,可通過第一凸包結構和第二凸包結構將燈條結構固定于金屬背板的側邊 結構上,無需使用散熱膠,從而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本實施例中金屬背板的結構使得燈條結構 可以方便的被從金屬背板中自由的抽取和插入,使得組裝和維修該燈條結構更加方便,從 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節(jié)約了成本。進一步地,外框架上還可開設于第一凸包結構對應的 第三開孔,光源產(chǎn)生的熱量可以由第一凸包結構211和/或電路基板傳導至第三開孔,由第 三開孔將熱量散發(fā)至背光模組之外,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組的散熱效率,進一步避免 了熱量在背光模組內積累而導致的光源受損和背光模組壽命減低。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 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 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背光模組,包括金屬背板、反射板、導光板、光學膜片、燈條結構和外框架,所述金屬背板包括底板、側邊結構和彎折結構,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底板之上,所述導光板位于所述反射板之上,所述光學膜片位于所述導光板之上,所述燈條結構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側面,所述外框架安裝于所述金屬背板的外側,所述燈條結構包括電路基板和設置于所述電路基板上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結構設置有第一凸包結構,所述底板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包結構對應的第二凸包結構,所述第一凸包結構和所述第二凸包結構將所述電路基板固定于所述側邊結構上,所述側邊結構上開設有與所述光源對應的第一開孔,所述外框架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開孔對應的第二開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多個,所述第一凸包結構 與所述光源對應,所述第二凸包結構與所述光源對應。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結構和所述側邊結構 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電路基板的厚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二凸包結構和所述側邊結構的距離 與所述電路基板的厚度相同。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結構的內側面與所述底板 的內側面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電路基板的高度相同。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孔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 或者圓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開孔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 或者圓形。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開孔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 開孔的寬度。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上還開設有與所述第一 凸包結構對應的第三開孔。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開孔的截面的形狀為方形 或者圓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發(fā)光二極管 光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包括金屬背板、反射板、導光板、光學膜片、燈條結構和外框架,金屬背板包括底板、側邊結構和彎折結構,反射板位于底板之上,導光板位于反射板之上,光學膜片位于導光板之上,燈條結構設置于導光板的側面,外框架安裝于金屬背板的外側,燈條結構包括電路基板和設置于電路基板上的光源,彎折結構設置有第一凸包結構,底板設置有與第一凸包結構對應的第二凸包結構,第一凸包結構和第二凸包結構將電路基板固定于側邊結構上,側邊結構上開設有與光源對應的第一開孔,外框架上開設有與第一開孔對應的第二開孔。本實用新型避免了熱量在背光模組內積累而導致的光源受損和背光模組壽命減低。
文檔編號F21V29/00GK201696950SQ20102024645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fā)明者何永新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