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層吸頂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雙層吸頂燈
(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頂燈。
(二) 背景技術
目前巿面上的吸頂燈,主要包括吸頂盤、安裝在吸頂盤內部的電子鎮(zhèn)流 器及燈管、安裝在吸頂盤下的燈罩。這些吸頂燈形式單一吸引力不夠,為了 更吸引消費者,生產商正不斷從色彩、形狀等方面改良吸頂燈。如專利號為 200820042740.1、專利名稱為《一種改進的吸頂燈》、專利權人為東莞坤巨燈 飾照明有限公司所公開的一種吸頂燈,如圖l所示,包括吸頂盤A、安裝在 吸頂盤A中部的燈座F和燈罩B,所述的吸頂盤A和燈罩B的外端還設有外 罩C,外罩C的上、下端開口,其側壁與吸頂盤A、燈罩B之間形成上、下兩 個光圈投射環(huán);所述的吸頂盤A下端伸入外罩C內,并通過螺柱D和螺母E 與燈罩B相連,這種結構的吸頂燈不夠美觀大方,款式呆板不新穎,且結構 復雜,安裝不方便。
(三)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美觀大方,款式新穎、
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吸頂燈。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雙層吸頂燈,包括吸頂盤、安裝在吸頂盤上的電子鎮(zhèn)流器及燈管和 安裝在吸頂盤下方的燈罩,其所述吸頂盤與燈罩之間設置有裝飾面板,所述 的裝飾面板的面積大于燈罩面積且燈罩處于裝飾面板的中間。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裝飾面板與與燈罩相互配襯,可分別釆用不同材質、不同顏色、不同外形,層次豐富,美觀大方,款 式新穎,結構簡單。
上述所述的裝飾面板是圓形且燈罩是圓形;或者是裝飾面是方形且燈罩
是圓形;或者是裝飾面板是方形且燈罩是方形,變化多樣。
上述所述的裝飾面板設置有通孔,以便光線通過或者是套在燈管的外圍。 上述所述的吸頂盤底部邊緣上安裝若干個固定件,固定件上設置有安裝 卡槽,所述的裝飾面板的通孔的四周可卡在的安裝卡槽內,所述的燈罩安裝 在固定件的底部。
上述所述的裝飾面板是平板狀,裝飾面板是透明的。 上述所述的固定件底部設有凸柱,凸柱頂端設有凸塊,所述的燈罩上部 設有連接片,連接片上設有與凸柱配合的長槽,所述的凸塊卡在連接片底部 承托燈罩,所述的長槽上還設有可供凸塊通過的安裝孔,所述的連接片底部、 安裝孔外圍設有凸臺,凸臺頂住凸塊。使用者先從下方將固定件底部的凸塊 對準連接片的安裝孔,使凸塊穿過安裝孔、凸柱套進長槽內,再轉動燈罩, 使凸塊離開安裝孔下方,這樣凸塊卡在連接片下,并承托著燈罩。同時,連 接片底部的凸臺在水平方向上頂住凸塊,可阻擋凸塊移動到安裝孔下方,從 而固定燈罩。
上述所述的固定件中部突出有兩個平行的凸起,凸起之間形成安裝卡槽, 所述的裝飾面板可嵌在安裝卡槽內。
所述的燈罩包括中空的殼體和透光板,透光板安裝在殼體的底部,所述 的連接片安裝在殼體上部,殼體向內設有翻邊,所述的透光板支承在翻邊上。 所述的殼體上部還安裝有若干個壓塊,壓塊底部壓在透光板上。所述的殼體是注塑的塑料殼體,所述的透光板可為玻璃,殼體是中空的 圓錐體。
(四)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圖l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剖示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零件爆炸圖; 圖5為圖3的A-A放大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燈罩的結構示意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另一種立體示意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安裝示意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體示意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燈罩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如圖2、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吸頂盤l、安裝在吸頂盤 1上的電子鎮(zhèn)流器(未標示)及燈管2和安裝在吸頂盤1下方的燈罩4,其所 述吸頂盤1與燈罩4之間設置有裝飾面板3,所述的裝飾面板3的面積大于 燈罩4面積且燈罩4處于裝飾面板3的中間。裝飾面板與與燈罩相互配襯, 美觀大方,裝飾面板與與燈罩可分別釆用不同材質、不同顏色、不同外形, 層次豐富,款式新穎,結構簡單。
所述的裝飾面板3是圓形且燈罩4是圓形;或者是裝飾面板3是方形且燈罩4是圓形。裝飾面板3是平板狀,裝飾面板3是透明的。所述的裝飾面 板3還可為花托形、傘狀或其他形狀。
如圖3至圖6所示,裝飾面板3設置有通孔18,以便光線通過或者是套 在燈管2的外圍。所述的吸頂盤1底部邊緣上安裝若干個固定件5,固定件5 上設置有安裝卡槽10,所述的裝飾面板3的通孔18的四周可卡在的安裝卡 槽10內,所述的燈罩4安裝在固定件5的底部。
所述的固定件5底部設有凸柱12,凸柱12頂端設有凸塊13,所述的燈 罩4上部設有連接片8,連接片8上設有與凸柱12配合的長槽14,所述的凸 塊13卡在連接片8底部承托燈罩4,所述的長槽14上還設有可供凸塊13通 過的安裝孔15,所述的連接片8底部、安裝孔15外圍設有凸臺16,凸臺16 頂住凸塊13。所述的固定件5中部突出有兩個平行的凸起ll,凸起ll之間 形成安裝卡槽IO,所述的裝飾面板3可嵌在安裝卡槽10內。
如圖8所示,安裝時,使用者先從下方將固定件5底部的凸塊13對準連 接片8的安裝孔15,使凸塊13穿過安裝孔15、凸柱12套進長槽14內,再 轉動燈罩4,使凸塊13離開安裝孔15下方,這樣凸塊13位于連接片8下并 承托著燈罩4。同時,連接片8底部的凸臺16在水平方向上頂住凸塊13,阻 擋凸塊13移動到安裝孔15下方,從而固定燈罩4。
拆卸時,使用者需先上托起燈罩4,使凸塊13離開凸臺16,再轉動燈罩 4,使凸塊13在安裝孔15的正下方再下移燈罩4,便可輕易拆下。
所述的燈罩4包括中空的殼體6和透光板7,透光板7安裝在殼體6的 底部,所述的連接片8安裝在殼體6上部,殼體6向內設有翻邊17,所述的 透光板7支承在翻邊17上所述的殼體6上部還安裝有若干個壓塊9,壓塊9底部壓在透光板7上。 更好地固定透光板7。所述的殼體6是注塑的塑料殼體,所述的透光板7可 為玻璃,殼體6是中空的圓錐體。
實施例2:如圖9、圖10所示,所述的裝飾面板3是方形且燈罩4是方 形。所述的殼體6上部的其中一對邊上各設有一壓塊9,在另一對邊上各設 有一連接片8,對應地,在吸頂盤上設有兩個固定件5。安裝時,使用者將凸 柱12套進長槽14內后,再輕移燈罩4,凸塊13離開安裝孔15下方,這樣 凸塊13位于連接片8下并承托著燈罩4。同時,連接片8底部的凸臺16在 水平方向頂住凸塊13,阻擋凸塊13移動到安裝孔15下方,從而固定燈罩4。
拆卸時,使用者需先上托起燈罩4,使凸塊13位于凸臺16的下方,再 平移燈罩4,使凸塊13在安裝孔15的正下方再下移燈罩4,便可輕易拆下。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 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 替代、組合、簡化,均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雙層吸頂燈,包括吸頂盤(1)、安裝在吸頂盤(1)上的電子鎮(zhèn)流器及燈管(2)和安裝在吸頂盤(1)下方的燈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頂盤(1)與燈罩(4)之間設置有裝飾面板(3),所述的裝飾面板(3)的面積大于燈罩(4)面積且燈罩(4)處于裝飾面板(3)的中間。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飾面板(3)是圓形且燈罩(4 )是圓形;或者是裝飾面板(3 )是方形且燈罩(4 )是圓形;或者是裝飾面板(3)是方形且燈罩(4)是方形。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裝飾面板(3)設置有通孔(18),以便光線通過或者是套在燈管(2)的外圍。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頂盤(l)底部邊緣上安裝若干個固定件(5),固定件(5)上設置有安裝卡槽(10),所述的裝飾面板(3)的通孔(18)的四周可卡在的安裝卡槽(10)內,所述的燈罩(4)安裝在固定件(5)的底部。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裝飾面板(3)是平板狀,裝飾面板(3)是透明的。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5)底部設有凸柱(12),凸柱(12)頂端設有凸塊(13),所述的燈罩(4)上部設有連接片(8),連接片(8)上設有與凸柱(12)配合的長槽(14),所述的凸塊(13 )卡在連接片(8 )底部承托燈罩(4 ),所述的長槽(14 )上還設有可供凸塊(13)通過的安裝孔(15),所述的連接片(8)底部、安裝孔(15)外圍設有凸臺(16),凸臺(16)頂住凸塊(13)。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5)中部突出有兩個平行的凸起(11),凸起(11)之間形成安裝卡槽(10),所述的裝飾面板(3)可嵌在安裝卡槽(10)內。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燈罩(4)包括中空的殼體(6)和透光板(7),透光板(7)安裝在殼體(6)的底部,所述的連接片(8)安裝在殼體(6)上部,殼體(6)向內設有翻邊(17),所述的透光板(7 )支承在翻邊(17 )上。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6)上部還安裝有若干個壓塊(9 ),壓塊(9 )底部壓在透光板(7 )上。
10.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層吸頂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6)是注塑的塑料殼體,所述的透光板(7)可為玻璃,殼體(6)是中空的圓錐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層吸頂燈,包括吸頂盤、安裝在吸頂盤上的電子鎮(zhèn)流器及燈管和安裝在吸頂盤下方的燈罩,其所述吸頂盤與燈罩之間設置有裝飾面板,所述的裝飾面板的面積大于燈罩面積且燈罩處于裝飾面板的中間。本實用新型的裝飾面板與燈罩相互配襯,可分別采用不同材質、不同顏色、不同外形,層次豐富,美觀大方,款式新穎,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F21V15/02GK201434297SQ20092005803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3日
發(fā)明者袁仕強 申請人:袁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