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焚光燈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
背景技術:
雙端焚光燈自從研制、生產(chǎn)并招Li文社會應用以來,已有半個多世紀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三基色熒光粉的應用和生產(chǎn)工藝的改進以及燈管的管徑趨向小型化,從T12到T8,直到目前的T5、 T4,使雙端熒光燈尤其T5燈管的發(fā)光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據(jù)有關資料顯示,某些生產(chǎn)商已申明,它生產(chǎn)的T5雙端熒光燈的發(fā)光效率已經(jīng)達到1001m/w,這確實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高效節(jié)能光源。但4艮可惜,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雙端熒光燈的燈具中,其燈具效率只有50%左右,另外的50%的光被白白浪費掉,高效光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盡管效率低下,但仍在大量生產(chǎn)和廣泛使用中,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費。燈具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設計上的疏忽,沒有根據(jù)光源的特點和反射原理來設計反射器和燈具。很多燈具的反射器像裝飾品那樣安放在那里,當作擺設,沒有起到反射器應有的作用。雖然有些燈具的設計者也考慮到反射的作用,但把光源視為點光源,所有的設計都是在點光源的基礎上完成的。其實光源有一定的尺寸,燈管的直徑與反射器光輸出口徑的比例不符合點光源要求,于是所設計的燈具的反射光受到燈管的阻擋,不能完全按幾何光學的路線傳播,造成光輻射的損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是供一種T5或T4雙端焚光燈燈具,它能將燈具效 率從50°/ 提高到80%以上。
本發(fā)明所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 具,包括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安裝有電子鎮(zhèn)流器和燈座的底盤,所述 底盤上還設有多平面反射器,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的中心軸線與多平面 反射器的幾何中心軸線重合,多平面反射器的底面與上端面相互平行,所 述多平面反射器在過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中心軸線與多平面反射器的底 面垂直的對稱面兩側對稱連續(xù)布排有一組平面反射面,所述底面為該組平 面反射面中的基準平面反射面。
所述多平面反射器至少設有七個連續(xù)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所述基準 平面反射面兩側向外至少依次相連有第一對平面反射面、第二對平面反射 面、第三對平面反射面,所述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中心軸線與多平面反 射器的上端面的垂直距離為7鵬一10鵬。
所述多平面反射器的基準平面反射面與第一對平面反射面之間的夾角 cx產(chǎn)140。 一165°角度;第一對平面反射面與相鄰的第二對平面反射面之 間的夾角oc產(chǎn)135。 一165°角度;第二對平面反射面與相鄰的第三對平面 反射面之間的夾角oc3=135° —170°角度。
所述多平面反射器的基準平面反射面與上端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
420mm—35mm。
本發(fā)明的關鍵技術是把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的反射曲面設計成一 種多平面反射器,而七平面反射器是一種最佳方案。這種七平面反射器的 設計方案是采用了非共軸曲面的設計方法,即板塊設計方法,它有別于采 用單一曲面的設計方法。單一曲面的設計是在點光源的基礎上來完成設 計的,而燈具與燈管尺寸的相互關系又不符合點光源的條件,所以光的利 用率不高,影響了燈具的效率。本發(fā)明的板塊式設計方法,其實是一種非 共軸曲面設計方法中最簡單、最有效的設計方法。如果完全采用非共軸曲 面的設計,就必須考慮各種非共軸曲面之間的連接與延伸,這對模具加工 和生產(chǎn)都會增加很大的困難。如果采用板塊式的設計方法,就可以根據(jù)配 光的要求很方便地改變兩相鄰平面反射面的夾角,不但能達到非共軸曲面 的反光效果,而且大大減少模具加工和生產(chǎn)的困難,節(jié)約成本,有利于生 產(chǎn)。 一般說來,平面反射面越多,光強分布就越均勻,效果就越好。可以 根據(jù)對配光的不同要求把反射器設計成多個平面反射面,從不同的角度把 光源發(fā)出的光反射到指定的方向。根據(jù)T5或T4雙端熒光燈的具體情況, 至少需要七個平面反射面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反射效果。在此基礎上,對 金屬表面的有效的處理,提高金屬表面的光潔度,是提高反射率的重要途 徑,若把反射表面做成鏡面,可以達到最佳的反射效果。
為了獲得燈具的高效率,就必須保證光源在最佳的狀態(tài)下工作,以獲 取最大的流明輸出。這就要求配套使用的電子鎮(zhèn)流器必須是高性能的。本 發(fā)明配套使用的電子鎮(zhèn)流器應具有如下的特點功率因數(shù)為0.99,流明系數(shù)為0.98,總諧波電流<10%,并且能滿足國家標準GB 17896-1999中提 出的"節(jié)能評價值水平"的要求。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1)燈具效率提高30%以上。本發(fā)明是把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的 反射器設計成板塊式多平面反射器,可以避開燈管的阻擋,把光源發(fā)出的 絕大部分光反射到預定的區(qū)域,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從而可以使燈具的效 率從目前的50%提高到80%以上,即每支燈管可提高效率30%以上。
(2 )節(jié)能效果顯著。本發(fā)明的2 x 28W的T5雙端熒光燈燈具可以代替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3 x 36W T8雙端熒光燈燈具,使用一個本發(fā)明的燈具可 節(jié)省一支燈管、 一個鎮(zhèn)流器和2/3燈盤的材料,約節(jié)省35元人民幣,還 節(jié)省一支燈管一年的用電52 Wx 8hx 365=152kwh,節(jié)省電費約122元人 民幣,兩項共計可節(jié)省157元人民幣。據(jù)有關部門調(diào)查顯示,2006年全國 T5管形熒光燈產(chǎn)量約為7億支。如果把其中的20%用于本發(fā)明的高效節(jié)能 燈具中,則需要做0. 68億個T5燈具, 一年可節(jié)省用電0. 7 x 152kwh=106. 4 億kwh,相當于三峽發(fā)電量的1/5,其意義非常之大。按每度電的電費為0.8 元計算,每年因使用節(jié)能高效燈具而節(jié)省的電費約85.12億元人民幣,加 上節(jié)省原材料費0. 7 x 35=24. 5億元人民幣,合計節(jié)省109. 6元人民幣, 其經(jīng)濟效益是非常顯著的。
本發(fā)明主要應用于T5或T4雙端熒光燈的燈具中。
6圖1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結構示意圖,圖 中去掉電子鎮(zhèn)流器、燈座和底盤。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下面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參見圖1所示, 一種T5雙端熒光燈燈具由裝在底盤內(nèi)的T5雙端熒光 燈管8、板塊式七平面反射器、電子鎮(zhèn)流器、燈座組成。T5雙端熒光燈管 8的中心軸線0與七平面反射器的幾何中心軸線重合,七平面反射器的底 面4與其上端面M相互平行,七平面反射器在過T5雙端熒光燈管8的中 心軸線0與七平面反射器的底面4垂直的對稱面9兩側對稱連續(xù)布排有一 組平面反射面,該底面4即為該組平面反射面中的基準平面反射面。所述
平面反射面3、 5、第2對平面反射面2、 6和第3對平面反射面1、 7組成。 七平面反射器的內(nèi)表面拋光成鏡面。T5雙端熒光燈管8的外壁與第三對平 面反射l、 7的兩側端線所形成的上端面M相切,且T5雙端熒光燈管8的 中心0位于對稱面9上,與上端面M的垂直距離a=7mm—10mm。對T5雙端 管形熒光燈取a-8 mm。
本例中,第1對平面反射面3、 5與基準平面^^射面4的夾角ct,優(yōu)選 為155°角度。第1對平面反射面3、 5分別與相鄰的第2對平面反射面 2、 6之間的夾角oi2優(yōu)選為155°角度。第3對平面反射面1、 7分別與相 鄰的第2對平面反射面2、 6之間的夾角CC3優(yōu)選為160°角度。對于T5或T4雙端熒光燈而言,多平面反射器樂輸出口 口徑b的取值范圍在35mm— 65隱之間,多平面反射器高度c的取值范圍在20mm—35mm之間,本實施 例采用T5雙端焚光燈,選取b為50. 7 mm,選取c為25. 1 mm。
圖1為單支T5雙端熒光燈燈具結構示意圖(省略電子鎮(zhèn)流器、燈座 和底盤)。也可以做成并排的兩個或三個T5雙端管形熒光燈燈具,其制作 原理是把兩支或三支單支T5雙端熒光燈燈具有機地并接在一起,即將兩 支或三支T5雙端熒光燈的多平面反射器及T5燈管并排裝在底盤及燈座 上,再配裝上電子鎮(zhèn)流器即可。
按照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可以做成單燈(如圖1所示)、雙燈或多燈的 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還可以根據(jù)T5或T4雙端熒光燈的長度設計出 不同功率的燈具,如21W、 24W、 28W等。
權利要求
1、一種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包括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安裝有電子鎮(zhèn)流器和燈座的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上還設有多平面反射器,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的中心軸線與多平面反射器的幾何中心軸線重合,多平面反射器的底面與上端面相互平行,所述多平面反射器在過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中心軸線與多平面反射器的底面垂直的對稱面兩側對稱連續(xù)布排有一組平面反射面,所述底面為該組平面反射面中的基準平面反射面。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T5或T4雙端焚光燈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平面反射器至少設有七個連續(xù)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所述基準平面反射面兩側向外至少依次相連有第一對平面反射面、第二對平面反射面、第三對平面反射面,所述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中心軸線與多平面反射器的上端面的垂直距離為7mm—10mm。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平面反射器的基準平面反射面與上端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20mm—35mm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T5或T4雙端焚光燈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平面反射器的基準平面反射面與第一對平面反射面之間的夾角a產(chǎn)140。 一165°角度;第一對平面反射面與相鄰的第二對平面反射面之間的夾角cc尸135。 一165°角度;第二對平面反射面與相鄰的第三對平面反射面之間的夾角a產(chǎn)135。 一170°角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它能將燈具效率從50%提高到80%以上。這種T5或T4雙端熒光燈燈具設有多平面反射器,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的中心軸線與多平面反射器的幾何中心軸線重合,多平面反射器的底面與上端面相互平行,所述多平面反射器在過T5或T4雙端熒光燈管中心軸線與多平面反射器的底面垂直的對稱面兩側對稱連續(xù)布排有一組平面反射面,所述底面為該組平面反射面中的基準平面反射面。優(yōu)選七平面反射器。
文檔編號F21V7/10GK101539246SQ200910038439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1日
發(fā)明者杰 張, 張?zhí)m芬 申請人:張?zhí)m芬;張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