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還涉及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安裝在攜帶式信息裝置終端的顯示器所消耗的電力必須少。因此該用途中最適合采用不使用背照光的反射型液晶裝置??墒乾F(xiàn)有的反射型液晶裝置的主流是單色顯示,尚未獲得良好的反射型彩色顯示。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開發(fā)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正式開始進行的。在此之前,只認識到如果將透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背照光換成反射片,大概能制造出反射型彩色顯示這樣一種程度??墒牵绻凑者@樣的結構實際上制作時,所得到的顯示卻非常暗,不實用。其原因有三個。第一,光的1/2以上被偏振片損失掉。第二,光的2/3以上被彩色濾光片損失掉。最后是視差的問題。TN(扭轉向列)方式或STN(超扭轉(ス_パ_ツイスツド)向列)方式都避免不了視差問題。其原因在于在這些方式中必須使用兩片偏振片,因此除非將偏振片裝入液晶盒內,否則在反射片和液晶層之間就會產生不能忽視的距離。另外,這里所說的視差問題,不是現(xiàn)有的反射型單色液晶裝置中也有的顯示的重影問題,而是指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中發(fā)生的特有的問題。用圖說明視差問題。圖7(a)、(b)是任意利用了TN方式或STN方式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剖面圖。該液晶裝置由上側偏振片1、上側玻璃基片2、液晶層3、下側玻璃基片4、下側偏振片5、光反射片6、以及紅綠藍(RGB)三色彩色濾光片7構成。在上下玻璃基片之間還存在其它透明電極、定向膜、絕緣膜等,但對于說明視差問題沒有必要,故將它們省略。其次,視差問題有兩個。一個問題是顏色的消失與配合問題。在圖7(a)中,觀察者32雖然能看見通過綠色濾光片射出來的反射光31,但該光是通過紅、綠、藍濾光片入射的光30被光反射片漫反射后混合而成的光。如果下側玻璃基片4的厚度比彩色濾光片7的間距厚很多的話,那么通過任何顏色的濾光片射出的光都以相等的概率混合。可是,通過紅→綠、藍→綠路徑的光,不管其波長如何,都會被彩色濾光片吸收,只剩下通過綠→綠路徑的光。對于從藍色或紅色濾光片出來的反射光來說也一樣,所以其結果是白色顯示的亮度為無視差時的1/3。另一個問題是色顯示變暗的問題。圖7(b)表示綠色顯示狀態(tài)。另外在液晶層3中,劃了柵格狀的影線的部分表示非亮燈狀態(tài)(暗狀態(tài))。入射光30以相等的概率通過紅、綠、藍各點,但其中的2/3被呈截止狀態(tài)的紅色和藍色點吸收。另外由光反射片6漫射混合后,再次被呈截止狀態(tài)的紅色和藍色點吸收2/3后才到達觀察者32。因此,綠色顯示的亮度變成從白色顯示的1/9的亮度扣除被綠色濾光片吸收的光量后的值(白色顯示的1/9的亮度-綠色濾光片的吸收),從而變得非常暗。這樣,將有視差問題的TN方式或STN方式用于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就非常困難。因此以往進行了變更液晶方式來獲得亮的反射型彩色顯示的嘗試。例如,在內田龍男等人的論文(IEEETransactionsonElectronDevices,Vol.ED-33,No.8,pp.1207-1211(1986))中,在其圖2中進行了各種液晶方式的亮度的比較,在此基礎上采用了不需要偏振片的PCGH(相變型賓主)方式。另外,在特開平5-241143號公報中為了實現(xiàn)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采用了不需要偏振片的PDLC(高分子色散型液晶)方式。在使用不需要偏振片的液晶方式的情況下,不僅沒有由偏振片產生的光的吸收,而且通過與液晶層臨接地設置反射片,具有根本就沒有視差問題的優(yōu)點??墒瞧淞硪环矫?,不需要偏振片的液晶方式一般來說反差低,而且特別是PCGH方式有電壓-透射率特性的滯后現(xiàn)象,存在中間色調顯示不出來的課題。另外,將其它物質加入液晶中的這些液晶方式在可靠性方面的問題也很多。因此,如果仍然使用迄今廣泛使用、且有實際成績的TN方式或STN方式,就不能超越它。另外,以往也進行過利用亮的彩色濾光片獲得亮的反射型彩色顯示的嘗試。進行這種嘗試的是例如上述的特開平5-241143號公報,公報中利用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青、深紅構成的彩色濾光片構成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該方法在獲得亮的顯示上有很大效果,但也有不好的問題。通常的彩色液晶裝置由于利用小的色點的集合進行加法混合色,所以使用由加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紅、綠、藍構成的彩色濾光片??墒?,在該公報中使用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進行加法混合色。因此,顯示色的色度低,不能進行鮮明的顯示。另外在該公報中,采用不使用偏振片的PDLC方式,而且在夾著彩色濾光片在與液晶層鄰接的位置設有反射片,所以附加著不產生視差。發(fā)明的公開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黃、青、深紅色的彩色濾光片進行亮的顯示、能方便地利用視差進行比以往更鮮明的色顯示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優(yōu)選形態(tài)是將液晶盒配置在一對偏振片之間,上述液晶盒由將液晶層夾在備有透明電極的第一基片和備有透明電極及彩色濾光片的第二基片之間構成,在一基片的外側形成了光反射片,在該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中,上述彩色濾光片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青、深紅構成,在可見光區(qū)域內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為10%以上。這樣,通過利用由黃、青、深紅構成的三種色分量,將彩色濾光片對可見光區(qū)域內的上述各色分量的彩色濾光片的最低透射率設定為10%以上,能獲得亮的顯示鮮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一般來說,可見光區(qū)域是指400nm~770nm的區(qū)域而言,但特別是450nm~660nm的范圍是人的視覺敏感度高的波長區(qū)。因此,通過對彩色濾光片的全部色分量象上述那樣設定彩色濾光片的透射率,能達到更鮮明的亮的顯示。另外,彩色濾光片被設定為對可見光區(qū)域內的上述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為15%至25%的范圍?;蛘弑硎旧鲜鳇S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上述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5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表示上述青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6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使這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達30%以上的區(qū)域。最好使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達35%至60%的區(qū)域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另外,使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比由上述電極形成的點的間距大,以便和加法混合色一起還產生減法混合色。最好將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設定為各點間距的2~3倍。另外,如果玻璃基片的厚度比0.7mm還大,則顯示的雙影明顯,這一點不好。由于這樣構成,所以本申請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通過利用視差的減法混合色,提高顯示色的色度。另外,通過在上述一基片上配置呈矩陣狀形成的象素電極,連接上述象素電極形成開關元件,能獲得高精細顯示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另外,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優(yōu)選形態(tài)是將液晶盒配置在一對偏振片之間,上述液晶盒由將液晶層夾在備有反射電極的第一基片和備有透明電極及彩色濾光片的第二基片之間構成,在該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中,上述彩色濾光片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青、深紅構成,在可見光區(qū)域內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為10%以上。通過這樣構成,反射層(反射電極)和液晶層接近,能獲得鮮明的顯示。另外,一般來說,可見光區(qū)域是指400nm~770nm的區(qū)域而言,特別是450nm~660nm的范圍是人的視覺敏感度高的波長區(qū)。因此,通過對彩色濾光片的全部色分量象上述那樣將彩色濾光片的透射率設定在該范圍即可見光區(qū)域(400nm~770nm)內,能達到更鮮明的亮的顯示。另外,通過將光漫射片配置在第二基片和偏振片之間,能獲得亮的鮮明的顯示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另外在可見光區(qū)域,將上述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設定在20%以上,最好設定在30%以上。另一方面,表示上述黃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上述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5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表示上述青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6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使這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達30%以上的區(qū)域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最好使上述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達35%至60%的區(qū)域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由于使用這樣的彩色濾光片,所以能獲得亮的顯示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另外,使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比由上述電極形成的點的間距大,以便和加法混合色一起還產生減法混合色。最好將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設定為各點間距的2~3倍。但是,如果基片的厚度比0.7mm還大,則顯示的雙影明顯,這一點不好。由于這樣構成,所以本申請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通過利用視差的減法混合色,提高顯示色的色度。另外,通過在一基片上呈矩陣狀地配置反射電極,連接上述反射電極形成開關元件,能獲得更鮮明的顯示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另外,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優(yōu)選形態(tài)是在驅動上述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方法中,在顯示除了黑色以外的任何顏色的情況下,采用在與上述黃、青、深紅各色對應的三點內經常使多個點亮燈或局部亮燈的驅動方法。換句話說,只有在顯示黑色的情況下,才使三點都不亮燈,在顯示紅綠藍三色的情況下,使兩點亮燈,在顯示其它顏色的情況下,使三點都亮燈或局部亮燈。另外,所謂亮燈是指使液晶裝置呈亮狀態(tài),所謂不亮燈是指使液晶裝置呈暗狀態(tài)。另外,所謂局部亮燈是指使液晶裝置呈亮狀態(tài)和暗狀態(tài)的中間狀態(tài)。由于這樣構成,所以本申請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具有能進行極亮的顯示,同時還能顯示中間色調,或進行全色顯示的優(yōu)點。另外,通過將本申請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安裝到電子機器中,能獲得消耗電力低的電子機器。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彩色濾光片的分光特性的曲線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顯示色的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圖。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結構的示意圖。圖7是說明視差問題用的說明圖,是利用用紅綠藍濾光片的現(xiàn)有的TN方式或STN方式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剖面圖。圖8是說明視差問題用的說明圖,是本發(fā)明的利用TN方式或STN方式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剖面圖。圖9是表示使用紅綠藍濾光片的現(xiàn)有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顯示色的圖。圖10是表示使用黃、青、深紅色濾光片的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顯示色的圖。圖11是表示將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安裝在電子機器中的例圖。實施發(fā)明用的最佳形態(tài)本申請發(fā)明的結構也許被認為與上述的特開平5-241143號公報中公開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相類似。的確,在采用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濾光片這一點上是相同的??墒?,本申請的發(fā)明將這樣制造的濾光片應用于不避免TN方式或STN方式的視差的液晶方式。由于這樣做,除了單純地亮的效果以外,還具有緩和視差問題的效果、以及利用減法混合色提高色純度這樣的新的效果。用圖說明該新的效果。圖8(a)、(b)是利用了任意的TN方式或STN方式的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圖。該液晶裝置由上側偏振片1、上側玻璃基片2、液晶層3、下側玻璃基片4、下側偏振片5、光反射片6、以及黃、青、深紅三色彩色濾光片7構成。在上下玻璃基片之間還存在其它透明電極、定向膜、絕緣膜等,但對于說明視差問題沒有必要,故將它們省略。其次,關于視差的第一個問題是顏色的消失與配合問題。在圖8(a)中,觀察者32看見的反射光31是通過黃→青、深紅→青、青→青的三條路徑的光混合而成的光。其中通過黃→青路徑的光一部分被吸收而呈綠色,通過深紅→青路徑的光呈紅色??墒?,不象使用紅綠藍濾光片時那樣暗。因此,在紅綠藍濾光片的情況下,白色顯示的亮度為無視差時的1/3,但在黃、青、深紅濾光片的情況下,用2/3的亮度即可。另外第二個問題是色顯示變暗的問題。圖8(b)表示綠色顯示狀態(tài)。另外在液晶層7中,劃了柵格狀的影線的部分表示非亮燈狀態(tài)(暗狀態(tài))。在用黃、青、深紅濾光片顯示綠色的情況下,使黃和青呈亮燈狀態(tài)(亮狀態(tài)),使深紅呈非亮燈狀態(tài)(暗狀態(tài))。因此入射光30中的1/3被呈截止狀態(tài)的深紅色的點吸收。另外由光反射片漫射混合后,再次被呈截止狀態(tài)的深紅色的點吸收1/3后才到達觀察者32。因此,綠色顯示的亮度變成“白色顯示的4/9的亮度-青色和黃色濾光片的吸收”,比使用紅綠藍濾光片時還亮。而且如果詳細地觀察該綠色顯示的光通過的路徑,可知它是由青→青、黃→黃、青→黃、黃→青四種路徑構成。其中,后兩種都通過黃和青濾光片,所以產生減法混合色。即利用視差效應,由立體色點的重疊產生的減法混合色與由平面色點的集合產生的加法混合色同時發(fā)生。因此,在使用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青、深紅色的彩色濾光片的情況下,利用產生視差的結構,具有提高顯示色的色度的效果。其次再說明驅動方法。圖9是表示使用紅綠藍濾光片的現(xiàn)有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顯示色的圖。41、42、43分別表示進行紅、綠、藍單色顯示時的顯示色。當然,在進行單色顯示的情況下,構成一個象素的三點內只有一點亮等(亮狀態(tài))。這里如果根據NTSC方式的紅、綠、藍三原色信號進行中間色調補償,確定各色點的層次,則能顯示圖中用陰影線表示的區(qū)的顏色。另一方面,圖10是表示使用黃、青、深紅色濾光片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顯示色的圖,44、45、46分別表示進行黃、青、深紅色的單色顯示時的顯示色。如果進行與以往同樣的驅動,則能顯示以圖中的44、45、46為頂點的三角形內側的顏色。另外,在有視差的情況下,利用前面說明過的效果產生減法混合色,顯示色擴大到圖中的虛線范圍。可是,在本申請的發(fā)明中,只顯示以圖中的47、48、49為頂點的三角形內側劃陰影線的區(qū)域的顏色。這是因為一個象素的三點內經常使兩點以上的象素亮燈(除黑色顯示外),由于上述用圖8(b)說明過的理由,該范圍內的顯示色能獲得亮的色顯示。因此,例如即使顯示黃色時,不僅是使黃色點單獨亮燈所得到的44的顏色,而且利用使黃色點全部亮燈、青色、深紅色的點一部分亮燈所得到的更淡的顏色。如果這樣做,也許會認為沒有利用可能顯示的顏色的大約3/4而使得效率不高,但在能獲得亮色平衡好的顯示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采用使用偏振片的液晶顯示方式,確保了高反差,將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的彩色濾光片組裝到裝置中,能獲得亮的顯示。使用偏振片的液晶顯示方式有多種,但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能適用于可進行亮的黑白顯示的液晶顯示方式,例如特公昭51-013666號公報中提出的TN方式、特公平3-50249號公報中提出的相位差片補償型的STN方式、特開平6-235920號公報中提出的進行雙穩(wěn)開關的向列液晶方式等。其中TN方式能獲得亮的高反差,這一點特別好,但其不好的一面是電壓-透射率特性的尖頂性不好,為了進行其驅動,必須在每個點(各象素)配置價錢貴的MIM元件或TFT元件。另外,采用廉價單純矩陣法驅動時,適合于相位差片補償型的STN方式。另外還可以利用只使用一片偏振片的液晶顯示方式,例如特開平3-223715號公報或特開平4-97121號公報中提出的一片偏振片型的向列液晶方式、第21次液晶討論會(1995年)報告編號3A19中發(fā)表的一片偏振片型的混合取向的向列液晶方式等。這些液晶顯示方式由于只使用一片偏振片,所以通過靠近液晶層或彩色濾光片層設置反射片,能消除顯示陰影。但是在此情況下,由于將反射片作為鏡面,將散射片設在玻璃基片的外側,所以會產生視差,需要進行改善顯示色的工作。以下根據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1)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第七方面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圖。1是上側偏振片,2是上側玻璃基片,3是液晶層,4是下側玻璃基片,5是下側偏振片,6是光反射片,在上側玻璃基片2上形成相對電極(掃描線)8和彩色濾光片7,在下側玻璃基片4上形成信號線9、象素電極10、MIM元件11。這里是將1和2、4和5、5和6互相離開描繪的,但這是為了看圖清楚,而實際上是用糊劑粘貼在一起。另外,上側玻璃基片2和下側玻璃基片4之間描繪得離開了很大距離,但這也是出于同樣的理由,實際上兩者以數(shù)μm至十幾μm的間距相對設置。另外,圖中示出了簡單的結構,畫出了3×3=9點。實際上在由相對的一對基片(2、4)構成的液晶面板中,形成了480×1920=921600點。另外,本申請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不限于該點數(shù),如果具有許多點,則能適用于所有結構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相對電極8和象素電極10由透明的電極形成。在本實施例中,用ITO形成電極。信號線9由金屬Ta形成。MIM元件是將絕緣膜Ta205夾在金屬Ta和金屬Cr之間構成的。下側玻璃基片的厚度為0.7mm,點間距(各象素之間的間距)縱橫都是0.16mm。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作為開關元件能使用TFT。液晶層的厚度和電極的厚度與下側玻璃基片的厚度相比達到了可以忽略的程度,所以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間隔為點間距的4.4倍。液晶層3是扭轉了90度的向列液晶。液晶的雙折射率各向異性(Δn)和液晶層的厚度(d)之積、即延遲(Δn×d)被設定為0.48μm,這樣來設定液晶和液晶層的厚度。另外,這樣配置上下偏振片,即,使其吸收軸與相鄰基片的摩擦軸大致平行。這是最亮的TN方式的結構。另外,彩色濾光片7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圖中用“Y”表示),青(圖中用“C”表示),深紅(圖中用“M”表示)三色構成。彩色濾光片也在顯示區(qū)外形成。例如,在顯示區(qū)(驅動區(qū))的外側,與驅動區(qū)內同樣排列形成,直至將聚光圈開口區(qū)排滿。通過這樣配置彩色濾光片,能使周邊部分和驅動部分的亮度一樣,驅動部分的陰暗不明顯。另外,即使不驅動液晶裝置時,也能獲得沒有不諧調感的顯示狀態(tài)。另外,為了獲得亮的顯示,本申請的反射型彩色顯示裝置在相鄰的彩色濾光片之間不形成黑色遮光膜。圖2是彩色濾光片7的分光特性曲線。橫軸表示光的波長(單位為nm),縱軸表示透射率(單位為%),24是黃色濾光片的光譜,25是青色濾光片的光譜,26是深紅色濾光片的光譜。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透射特性如圖2中的光譜所示。該光譜是使用顯微分光光度計測定的。用彩色濾光片側的單片基板進光譜的測定,將玻璃基徑和透明電極的透過率補正為100%。下面,彩色濾光片的分光特性全部用該方法進行測定。該彩色濾光片對450nm至660nm范圍內的全部波長的光具有10%以上的透射率。另外,在圖2中示出了在400~700nm的波長區(qū)中(一般為可見光區(qū)),最低透射率為10%以上的透射率。圖3是表示實施例1中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顯示色的圖。該圖3是X-Y色度圖。用該X-Y色度圖表示本申請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顯示范圍。44、45、46分別表示進行黃、青、深紅單色顯示時的顯示色。當然,在此情況下,構成一象素的三點中只有一點亮燈(亮顯示)。另外,47、48、49分別表示紅、綠、藍的顯示色。47、48、49位于以44、45、46為頂點的三角形的外部,與加法混合色一起產生減法混合色,表示提高了色純度。另外,顯示色的測定方法是使用內表面涂了硫酸鋇的Ф120mm的積分球,從全方位照射液晶面板,并使沿面板法線方向反射的光進入分光計進行測定。在以上說明的實施例1中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中,使下側玻璃基片的厚度從0mm至1.1mm進行各種變化,將上述各種變化時的顯示色的變化示于表1。但厚度為0mm的結果是測定將反射片和偏振片設在液晶盒內的液晶盒的結果。表1</tables>從該表可以推測,隨著玻璃片厚度的變厚,顯示色的色純度有提高的趨勢。這是視差造成的,是表示產生減法混合色的結果??梢钥闯鲈诓A穸葟?mm至0.1mm之間引起顯示色的劇烈變化,此后的變化比較緩和。因此,首先可以認為如果有與點間距相同程度的玻璃片厚度,則能充分地產生由視差造成的減法混合色的效果。最好有約為點間距的3倍的0.5mm左右的玻璃片厚度,則能獲得比0mm時還大20%以上的色差(與白色顯示的色差)。根據點間距和基片厚度的關系,至少將基片厚度設定為點間距的2倍左右,最好為3倍左右。其次,在實施例1中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中,示出了利用具有不同分光特性的彩色濾光片時的結果。表2和表3分別示出了白紅綠藍各色顯示的亮度和顯示色。這里利用了在圖2所示的各色分光特性中,將最高透射率維持在約90%,并使最低透射率從0%至30%變化的彩色濾光片。該測定也是用前面所述的積分球進行的,但亮度以標準白色片為100%進行了標準化。另外為了進行比較,將對使用紅綠藍濾光片的現(xiàn)有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測定的結果示于最后一行。表中的YCM表示黃、青、深紅彩色濾光片,而RGB表示紅綠藍彩色濾光片。表2</tables>表3</tables>從該表可以推測,彩色濾光片的最低透射率越高,越能獲得亮的顯示,相反一面是顯示色變淡。但是由于顯示色的變化極其緩和,所以提高彩色濾光片的最低透射率,對于獲得亮的顯示有利。因此,彩色濾光片的最低透射率在10%以上為好,最好在20%以上。如上所述,由于提高了最低透射率和顯示色變淡,所以最好將各彩色濾光片的特性設定得在15%~25%的范圍內具有最低透射率。通過將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設定在該范圍內,能獲得可以進行亮的鮮明的顯示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將它與使用紅綠藍濾光片的現(xiàn)有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進行比較。由表3可知,顯示色與使用最低透射率為50%的紅綠藍濾光片的情況大致相同的黃、青、深紅濾光片的最低透射率為25%。比較一下表2中兩者的亮度,可知白色顯示的亮度相同,但使用黃、青、深紅濾光片時的亮度大約是紅綠藍各色顯示時的2.2倍。這是三點中有兩點亮燈產生的效果。(實施例2)即使利用STN方式,也能構成同樣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第六方面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圖。1是上側偏振片,14是相位差膜,2是上側玻璃基片,3是液晶層,4是下側玻璃基片,5是下側偏振片,6是光反射片,在上側玻璃基片2上設有掃描電極8和彩色濾光片7,在下側玻璃基片4上設有信號電極15。掃描電極8和信號電極15都是用透明的ITO形成的。下側玻璃基片的厚度為0.7mm,點間距縱橫都是0.16mm。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間隔為點間距的4.4倍。彩色濾光片7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圖中用“Y”表示),青(圖中用“C”表示),深紅(圖中用“M”表示)三色構成。另外為了獲得亮的顯示,在相鄰的彩色濾光片之間不設置黑色遮光膜。液晶層3是扭轉了240度的向列液晶。相位差膜14是聚碳酸酯制的單軸延伸膜。這基本上是特公平3-50249號公報中提出的相位差片補償型的STN方式,通過適當?shù)剡x擇液晶層和相位差膜的延遲以及各軸之間的關系,能獲得白地黑色顯示,或黑地白色顯示。在本實施例中,在確定補償在STN型液晶面板上產生的顏色用的條件時,考慮到在白色顯示時即使殘留了若干顏色,用彩色濾光片進行補償即可,重視了黑色顯示。通過采用多條線同時選擇的多線驅動法驅動該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僅指液晶面板而言),能產生特開平6-348230號公報中公開的那種幀響應抑制效果,獲得了高反差。另外,在采用多條線同時選擇的驅動法的情況下,根據正交函數(shù)設定加在掃描電極上的信號。這時,同時選擇的掃描電極的個數(shù)最好為4個。另外,加在掃描電極上的掃描信號是在一幀中有多個選擇期間的驅動方法,最好分成4個期間。顯示特性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但與沒有圖1所示的金屬信號線9時的明亮程度相當,另外顯示色呈反差低的稍淡些的顏色。(實施例3)其次,以下說明只在光入射的基板一側配置了偏振片的利用一個偏振片型的液晶顯示方式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例子。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八~第十五方面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圖。1是上側偏振片,17是光散射片,14是相位差膜,2是上側玻璃基片,3是液晶層,4是下側玻璃基片。在上側玻璃基片2上形成掃描電極8和彩色濾光片7,在下側玻璃基片4上形成兼作反射片用的信號電極16。掃描電極8是用透明的ITO形成的,兼作反射片用的信號電極(反射電極)16是用金屬鋁形成的。另外,這樣形成具有鏡反射面的反射電極16。光散射片17是一種填充物結構,最好沒有相位差。例如,適合使用日東電工株式會社的AGS1等。另外,這里將光散射片設在偏振片和上側玻璃基片之間,但也可以設在偏振片上。彩色濾光片7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圖中用“Y”表示),青(圖中用“C”表示),深紅(圖中用“M”表示)三色構成。另外為了獲得亮的顯示,在相鄰的彩色濾光片之間不設置黑色遮光膜。液晶層3是取向扭轉了255度的向列液晶,相位差膜14是聚碳酸酯制的單軸延伸膜。這基本上是特開平4-07121號公報中提出的用相位差片進行補償?shù)囊粋€偏振片型的液晶顯示方式,通過適當?shù)剡x擇液晶層和相位差膜的延遲、以及各軸之間的關系,能獲得白地黑色顯示,或黑地白色顯示。另外,相位差片不限定一個,為了消除STN型液晶特有的著色,也可以配置多個。在該方式中,由于將反射片接近液晶層或彩色濾光片層設置,所以能不出現(xiàn)顯示的重影(=雙重圖象)。另外,由于必然會兩次通過同一個彩色濾光片,所以能利用明亮而色純度低的彩色濾光片。另外,利用與彩色濾光片相距一定距離配置的光散射片,局部地產生由多重反射生成的減法混合色,能顯示更鮮明的顏色。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能采用在上述的實施例2中說明過的多條線同時選擇的驅動方法。(實施例4)本實施例是改變了實施例3的結構的實施例。即,如圖6所示,在基板4上形成了象素電極(反射電極)10、以及開關元件11。象素電極呈矩陣狀。而且,該象素電極由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形成,例如能利用鋁、鉻、鎳等。另外,如圖6所示,作為開關元件使用了MIM。除此之外,,作為開關元件還能使用TFT。另外,利用半導體技術在半導體襯底上形成TFT,并通過覆蓋著開關元件配置反射電極,能高精細地形成反射電極。特別是由于襯底上的接觸液晶層一側的表面幾乎只由反射電極形成,所以能獲得反射面大、反射特性好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另外,這樣設定液晶層3,即,使液晶分子的取向扭轉約90度??墒牵壕У呐まD角不限定于90度,有時設定在60度~80度的范圍內。這是為了設定液晶分子的扭轉角,以便使入射到液晶層上的光在反射電極(象素電極)的表面上大致呈線偏振光。為了使光在反射電極的表面上大致呈線偏振光,有必要適當?shù)卦O定液晶分子的雙折射率各向異性(Δn)和液晶層的厚度(d)之積(Δn·d)、及扭轉角。另外,與上述實施例一樣,由黃、青、深紅色分量形成彩色濾光片。為了確保液晶裝置的亮度,不配置黑色遮光膜。另外,為了進行亮而鮮明的顯示,本實施例在基片2和偏振片1之間設置了光散射片17。光散射片17有填充物結構,最好有不具有相位差的特性。例如,適合使用日東電工株式會社的AGS1等。另外,雖然將光散射片設在偏振片和上側玻璃基片之間,但也可以將光散射片設在偏振片上。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通過接近液晶層設置反射片(象素電極10),能不出現(xiàn)顯示的重影(=雙重圖象)。另外,由于必然會兩次通過同一個彩色濾光片,所以能利用明亮而色純度低的彩色濾光片。即,如上述表中記載的數(shù)據所示,本申請的由黃、青、深紅構成的彩色濾光片對全部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在10%以上為好。最好在20%以上。甚至用30%以上的最低透射率進行鮮明的顯示也是可能的。在本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由于必然會兩次通過同一顏色的彩色濾光片,所以通過使用最低透射率在30%以上的彩色濾光片,至少能獲得具有與使用紅、綠、藍色的彩色濾光片時相同的色純度的顯示。而且,本申請的使用由黃、青、深紅構成的彩色濾光片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能獲得比使用紅、綠、藍色的彩色濾光片的結構還要明亮的顯示。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作為一例將彩色濾光片的特性示于圖2中,但如該圖所示,在500nm附近的波長中,黃色濾光片的光譜24和深紅色濾光片的光譜26交叉。這兩個光譜的交點在透射率大致為50%的位置附近。另外,在600nm附近的波長中,青色濾光片的光譜25和深紅色濾光片的光譜26交叉。這兩個光譜的交點在透射率大致為40%的位置附近。這兩個交點最好存在于透射率至少為30%以上的位置。在交點存在于透射率為25%以下的位置的彩色濾光片的情況下,與該交點對應的波長的光脫色,不能獲得鮮明的顯示。因此,必須設計彩色濾光片,以便兩個交點在透射率為30%以上的區(qū)域交叉。尤其好的情況是,通過使用具有這兩個交點在35%~60%附近交叉的特性的彩色濾光片,能獲得更鮮明的顯示。另外,與兩個交點對應的波長是作為本申請的實施例之一例示出的,并不分別限定于500nm、600nm。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將彩色濾光片配置在液晶層一側的基片2的表面上??墒遣皇艽讼蓿部梢詫⒉噬珵V光片配置在配置了偏振片的一側的基片表面上。通過這樣構成,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能利用由基片的厚度產生的視差,能獲得鮮明的顯示。另外,還可以在基片的內側表面或基片的外側表面上配置具有光學各向同性的各向同性層。(實施例5)在驅動實施例1至實施例4中所示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情況下,在顯示除了黑色以外的任何顏色時,在與黃、青、深紅各色對應的3點內,經常有多個點亮燈或一部分點亮燈。更正確地說,只有在顯示黑色時才是3點都不亮燈,在顯示紅綠藍3色時,使兩點亮燈,在顯示其它顏色時,使3點都亮燈或一部分點亮燈。這時的所謂一部分點亮燈是指使液晶裝置處于亮狀態(tài)和暗狀態(tài)的中間狀態(tài),最好是達到最亮的點的一半以上的亮度。具體地進行說明。實施例1中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具有顯示被圖3中44、48、45、49、46、47、44包圍的范圍內的顏色的能力。在進行不以自然色的再現(xiàn)為目的的多色顯示的情況下,可以全部利用該范圍內的顏色。雖然44、45、46的顏色鮮明,可是在構成一個象素的3點內只有1點亮燈(亮顯示),所以較暗。因此將這些色舍去,只顯示以圖中的47、48、49為頂點的三角形內側帶陰影的區(qū)域的顏色。該范圍內的顯示色是一個象素的3點內經常使兩點以上的象素亮燈(黑色顯示除外),由于能緩和視差的效果,所以能獲得非常亮的色顯示。在這樣的方法中,可能顯示的顏色中的大約3/4未被利用,看起來效果不高,但能獲得亮的顯示,或者獲得平衡好的色顯示,這些方面的情況都非常好。特別是在根據NTSC的彩色TV信號進行近似于自然色的顯示時,該方法最適合。(實施例6)圖11是分別表示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反射型液晶面板的電子機器的例的外觀圖。圖11(a)是表示便攜式電話的斜視圖。1000表示便攜式電話本體,其中的1001是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液晶顯示部。圖11(b)是表示手表式電子機器的示意圖。1100是表示手表本體的斜視圖。1101是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液晶顯示部。該液晶面板與現(xiàn)有的手表顯示部相比,具有高精細的象素,所以還可能顯示電視圖象,能實現(xiàn)手表型的電視。圖11(c)是表示字處理機、個人計算機等便攜式信息處理裝置的示意圖。1200表示息處理裝置,1202表示鍵盤等輸入部,1206表示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反射型液晶面板的顯示部,1204表示信息處理裝置本體。各電子機器是用電池驅動的電子機器,所以如果使用不具有光源燈的反射型液晶面板,則能延長電池壽命。另外,如本發(fā)明所述,由于能將外圍電路安裝在面板基板內,所以能大幅度減少零件個數(shù),能使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權利要求1.一種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它將液晶盒配置在一對偏振片之間,上述液晶盒由將液晶層夾在備有透明電極的第一基片和備有透明電極及彩色濾光片的第二基片之間構成,在一基片的外側形成了光反射片,該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彩色濾光片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青、深紅構成,在可見光區(qū)域內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為10%以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彩色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彩色濾光片被設定為對可見光區(qū)域內的上述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為15%至25%的范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表示上述黃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上述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5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表示上述青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6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這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達30%以上的區(qū)域,這樣來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達35%至60%的區(qū)域,這樣來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使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比由上述電極形成的點的間距大,以便和加法混合色一起產生減法混合色。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將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設定為各點間距的2~3倍。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基片上配置呈矩陣狀形成的象素電極,連接上述象素電極形成開關元件。8.一種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它將液晶盒配置在一對偏振片之間,上述液晶盒由將液晶層夾在備有反射電極的第一基片和備有透明電極及彩色濾光片的第二基片之間構成,該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彩色濾光片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青、深紅構成,在可見光區(qū)域內構成該部分的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為10%以上。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將光漫射片配置在第二基片和偏振片之間,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可見光區(qū)域,將上述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設定在20%以上。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可見光區(qū)域,將上述彩色濾光片對各色分量的最低透射率設定在30%以上。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表示上述黃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上述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5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表示上述青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和表示深紅色濾光片的透射特性的光譜在600nm附近的波長處交叉,這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達30%以上的區(qū)域,這樣來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兩個交點存在于透射率從35%至60%的區(qū)域,這樣來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14.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比由上述電極形成的點的間距大,以便和加法混合色一起產生減法混合色。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將光反射片和彩色濾光片的距離設定為各點間距的2~3倍。16.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基片上呈矩陣狀地配置反射電極,連接上述反射電極形成開關元件。17.一種驅動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16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顯示除了黑色以外的任何顏色的情況下,在與上述黃、青、深紅各色對應的三點內經常使多個點亮燈或局部亮燈。18.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征在于安裝上述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作為顯示裝置。全文摘要提供一種能顯示亮而鮮明的顏色的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ハ嘞鄬Φ嘏渲脗溆型该麟姌O的第一基片和備有透明電極及彩色濾光片的第二基片,將液晶組成物夾在上述兩基片之間,在兩側夾著上述部分設置一對偏振片,在其一者的外側設有光反射片,在該反射型彩色液晶裝置中,上述彩色濾光片由減法混合色的三原色即黃、青、深紅構成。文檔編號G02F1/13GK1194695SQ97190601公開日1998年9月30日申請日期1997年5月23日優(yōu)先權日1997年5月23日發(fā)明者奧村治,松島壽治,前田強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