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一臺像機一次拍出被攝對象多視角圖象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一臺像機一次拍出被攝對象的多視角圖象的裝置,屬攝影成像技術領域。
為了從多個視角拍攝某個對象(如人物,工件,工藝品等)的圖象,以下簡稱為多視角圖象,傳統(tǒng)的拍攝方法有兩大類①用多臺像機(照像機、攝像機……)同時從各個視角進行拍攝,每臺像機拍得一幅,共同組成多視角圖象。此法設備復雜,成本高,需有大片拍攝場地,不便于流動拍攝;②用一臺像機,依次從各個視角拍攝,一次得到一個視角的圖象,最后組成多視角圖象,具體做法可以是對象不動,逐次移動像機進行拍攝;也可以是像機不動,逐次轉動被攝對象。
上述方法費時、麻煩,而且當對象的狀態(tài)(位置,姿態(tài),表情……)有變化時,無法獲得同一狀態(tài)下的多視角圖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裝置,該裝置能夠用一臺像機一次拍出被攝對象的多視角圖象。利用像機、被攝對象和平面鏡之間的特殊位置關系,從被攝對象的正前、上前、下前m個方向,每個方向以左、中、右分n個角度同時拍攝被攝對象的m×n幅視圖。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用一臺像機一次拍出被攝對象多視角圖象的裝置,包括像機和平面反射鏡。像機與被攝對象置于同一垂直面,平面反射鏡置于與像機相對的另一垂直扇面上。平面反射鏡有m排,成縱向排列,每排有n塊,成橫向排列。設像機的垂直視場角為α,則縱向排列的m面鏡子的反射面之間的夾角等于
,設像機的水平視場角為β,則橫向排列的n面鏡子的反射面之間的夾角等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是圖1的仰視圖。
圖3是利用本實用新型攝得的被攝對象的十五幅視圖。
圖4是被攝對象為人物時的十五幅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實施例中,m=3,n=5。圖1中,1是被攝對象,2是像機,3是背景幕,O為像機的物鏡中心,P是被攝對象的正面中點,Mh、Mc、Ml分別為上、中、下三組平面反射鏡,Ih、Ic、Il分別為被攝對象在Mh、Mc、Ml各鏡中的虛像。圖2中,M1至M5為五塊成橫向排列的平面反射鏡,I1至I5為被攝對象在五塊反射鏡中的虛像。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裝置適用于各視角之間夾角不太大的情況,圖1是結構示意圖,用它可以一次拍出相當于從對象的正前、上前、下前三個方向,每個方向各從左中右五個角度同時拍攝同一對象的十五幅視圖,拍攝效果如圖3和圖4所示。圖3中,3-1至3-15均為被攝對象在反射鏡中的虛像。圖1是讀裝置的正視圖(只畫出了縱向排列的一組平面鏡),圖2是圖1的仰視圖(只畫出了中間的橫向排列的一排鏡子)。
一次拍得的多個視角的圖象是排列在同一幅圖象里的,為了充分利用圖象的幅面,最好令各個視角的圖象大小相同(至少應相近),合起來盡可能充滿整幅畫面。例如在圖1中,設像機的垂直視場角為α,則最好令上、中、下三排鏡子的反射面之間的夾角等于(或略小于)α/3,這樣一定對象在三排鏡中的像Ih、Ic與Il之間的夾角將等于(或略小于)2α/3。并相當于相鄰視角OP′h與OP′c,OP′(PP′2)……)且與之相交于
處。鏡的寬度應充分利用視場又不互相遮擋。
此外,最好在拍攝對象后面放置單色的背景幕,以免得到的圖象雜亂。
權利要求1.一種用一臺像機一次拍出被攝對象多視角圖象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像機和平面反射鏡;所述的像機與被攝對象置于同一垂直面,平面反射鏡置于與像機相對的另一垂直扇面上;平面反射鏡有m排,成縱向排列,每排有n塊,成橫向排列;設像機的垂直視場角為α,則縱向排列的m面鏡子的反射面之間的夾角等于
,設像機的水平視場角為β,則橫向排列的n面鏡子的反射面之間的夾角等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一臺像機一次拍出被攝對象多視角圖象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像機和平面反射鏡。像機與被攝對象置于同一垂直面,平面反射鏡置于與像機相對的另一垂直扇面上。平面反射鏡為有m組,成縱向排列,每組有n塊,成橫向排列。該裝置可以一次拍出相當于從被攝對象的正前、上前、下前m個方向,每個方向各從左、中、右n個角度同時拍攝同一對象的m×n幅視圖。
文檔編號G03B15/00GK2273424SQ9621258
公開日1998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石定機, 游素亞, 陳永康 申請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