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56468閱讀:221來源:國知局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且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電子產(chǎn)品上的小型化光學成像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具有攝影功能的便攜式電子產(chǎn)品的興起,光學系統(tǒng)的需求日漸提高。一般光學系統(tǒng)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兩種,且隨著半導體制作工藝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縮小,光學系統(tǒng)逐漸往高像素領域發(fā)展,因此對成像質(zhì)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傳統(tǒng)搭載于便攜式裝置上的光學系統(tǒng),多采用四片或五片式透鏡結構為主,然而由于便攜式裝置不斷朝提高像素并且終端消費者對大光圈的需求例如微光與夜拍功能,現(xiàn)有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已無法滿足更高階的攝影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技術,能夠有效增加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進光量,并進一步提高成像的質(zhì)量。

本發(fā)明實施例相關的透鏡參數(shù)的用語與其代號詳列如下,作為后續(xù)描述的參考:

與長度或高度有關的透鏡參數(shù)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最大成像高度以HOI表示;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高度以HOS表示;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第一透鏡物側面至第六透鏡像側面間的距離以InTL表示;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固定光闌(光圈)至成像面間的距離以InS表示;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間的距離以IN12表示(例示);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以TP1表示(例示)。

與材料有關的透鏡參數(shù)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以NA1表示(例示);第一透鏡的折射律以Nd1表示(例示)。

與視角有關的透鏡參數(shù)

視角以AF表示;視角的一半以HAF表示;主光線角度以MRA表示。

與出入瞳有關的透鏡參數(shù)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入射瞳直徑以HEP表示;單一透鏡的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是指系統(tǒng)最大視角入射光通過入射瞳最邊緣的光線于該透鏡表面交會點(Effective Half Diameter;EHD),該交會點與光軸之間的垂直高度。例如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12表示。第二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2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以EHD22表示。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其余透鏡的任一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表示方式以此類推。

與透鏡面形深度有關的參數(shù)

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終點為止,前述兩點間水平于光軸的距離以InRS61表示(最大有效半徑深度);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終點為止,前述兩點間水平于光軸的距離以InRS62表示(最大有效半徑深度)。其他透鏡物側面或像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深度(沉陷量)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與透鏡面型有關的參數(shù)

臨界點C是指特定透鏡表面上,除與光軸的交點外,與光軸相垂直的切面相切的點。承上,例如第五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C51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1(例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C52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2(例示),第六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C61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61(例示),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C62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62(例示)。其他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上的臨界點及其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第六透鏡物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11,該點沉陷量SGI611(例示),SGI611也即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11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11(例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21,該點沉陷量SGI621(例示),SGI611也即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21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21(例示)。

第六透鏡物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12,該點沉陷量SGI612(例示),SGI612也即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12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12(例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22,該點沉陷量SGI622(例示),SGI622也即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22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22(例示)。

第六透鏡物側面上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13,該點沉陷量SGI613(例示),SGI613也即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13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13(例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上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23,該點沉陷量SGI623(例示),SGI623也即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23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23(例示)。

第六透鏡物側面上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14,該點沉陷量SGI614(例示),SGI614也即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14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14(例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上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為IF624,該點沉陷量SGI624(例示),SGI624也即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IF624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624(例示)。

其他透鏡物側面或像側面上的反曲點及其與光軸的垂直距離或其沉陷量的表示方式比照前述。

與像差有關的參數(shù)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光學畸變(Optical Distortion)以ODT表示;其TV畸變(TV Distortion)以TDT表示,并且可以進一步限定描述在成像50%至100%視野間像差偏移的程度;球面像差偏移量以DFS表示;慧星像差偏移量以DFC表示。

調(diào)制轉換函數(shù)特性圖的垂直坐標軸表示對比轉移率(數(shù)值從0到1),水平坐標軸則表示空間頻率(cycles/mm;lp/mm;line pairs per mm)。完美的成像系統(tǒng)理論上能100%呈現(xiàn)被攝物體的線條對比,然而實際的成像系統(tǒng),其垂直軸的對比轉移率數(shù)值小于1。此外,一般而言成像的邊緣區(qū)域會比中心區(qū)域較難得到精細的還原度??梢姽忸l譜在成像面上,光軸、0.3視場以及0.7視場三處于空間頻率55cycles/mm的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光軸、0.3視場以及0.7視場三處于空間頻率110cycles/mm的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光軸、0.3視場以及0.7視場三處于空間頻率220cycles/mm的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H0、MTFH3以及MTFH7表示,光軸、0.3視場以及0.7視場三處于空間頻率440cycles/mm的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0、MTF3以及MTF7表示,前述此三個視場對于鏡頭的中心、內(nèi)視場以及外視場具有代表性,因此可用以評價特定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性能是否優(yōu)異。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設計系對應像素大小(Pixel Size)為含1.12微米以下的感光元件,因此調(diào)制轉換函數(shù)特性圖的四分之一空間頻率、半數(shù)空間頻率(半頻)以及完全空間頻率(全頻)分別至少為110cycles/mm、220cycles/mm以及440cycles/mm。

光學成像系統(tǒng)若同時須滿足針對紅外線頻譜的成像,例如用于低光源的夜視需求,所使用的工作波長可為850nm或800nm,由于主要功能在辨識黑白明暗所形成的物體輪廓,無須高解析度,因此可僅需選用小于110cycles/mm的空間頻率評價特定光學成像系統(tǒng)在紅外線頻譜頻譜的性能是否優(yōu)異。前述工作波長850nm當聚焦在成像面上,圖像于光軸、0.3視場以及0.7視場三處于空間頻率55cycles/mm的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I0、MTFI3以及MTFI7表示。然而,也因為紅外線工作波長850nm或800nm與一般可見光波長差距很遠,若光學成像系統(tǒng)需同時能對可見光與紅外線(雙模)對焦并分別達到一定性能,在設計上有相當難度。

依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其中,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二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三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四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五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六透鏡,具有屈光力;以及

成像面,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具有屈光力的透鏡為六枚,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于所述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軸具有最大成像高度HOI,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并且所述六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均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的焦距分別為f1、f2、f3、f4、f5、f6,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為f,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入射瞳直徑為HEP,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與光軸的交點至所述成像面與光軸的交點間具有距離HOS,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在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軸的厚度分別為ETP1、ETP2、ETP3、ETP4、ETP5以及ETP6,前述ETP1至ETP6的總和為SETP,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在光軸的厚度分別為TP1、TP2、TP3、TP4、TP5以及TP6,前述TP1至TP6的總和為STP,其滿足下列條件:1.2≤f/HEP≤10.0;以及0.5≤SETP/STP<1。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TL,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IN,其滿足下列條件:0.2≤EIN/ETL<1。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在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軸的厚度分別為ETP1、ETP2、ETP3、ETP4、ETP5以及ETP6,前述ETP1至ETP6的總和為SETP,其滿足下列公式:0.3≤SETP/EIN<1。

優(yōu)選地,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包括濾光元件,所述濾光元件位于所述第六透鏡以及所述成像面之間,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濾光元件間平行于光軸的距離為EIR,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與光軸的交點至所述濾光元件間平行于光軸的距離為PIR,其滿足下列公式:0.1≤EIR/PIR≤1.1。

優(yōu)選地,所述些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優(yōu)選地,可見光在所述成像面上的光軸、0.3HOI以及0.7HOI三處于空間頻率55cycles/mm的調(diào)制轉換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MTFE0≥0.2;MTFE3≥0.01;以及MTFE7≥0.01。

優(yōu)選地,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AF,并滿足下列條件:0.4≤∣tan(HAF)│≤6.0。

優(yōu)選地,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BL,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與光軸的交點至所述成像面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公式:0.1≤EBL/BL≤1.1。

優(yōu)選地,還包括光圈,在所述光軸上所述光圈至所述成像面于光軸上具有距離InS,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設有圖像感測元件在所述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所述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HIF,滿足下列關系式:0.1≤InS/HOS≤1.1;以及0≤HIF/HOI≤0.9。

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力;

第二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三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四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五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六透鏡,具有屈光力;以及

成像面,其中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具有屈光力的透鏡為六枚,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于所述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軸具有最大成像高度HOI,所述第二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具有正屈光力,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為f,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入射瞳直徑為HEP,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與光軸的交點至所述成像面與光軸的交點間具有距離HOS,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TL,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IN,其滿足下列條件:1.2≤f/HEP≤10.0;以及0.2≤EIN/ETL<1。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五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第六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56,所述第五透鏡與所述第六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距離為IN56,其滿足下列條件:0<ED56/IN56≤50。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第二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12,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間于光軸上的距離為IN12,其滿足下列條件:0<ED12/IN12<15。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透鏡在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軸的厚度為ETP2,所述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2,其滿足下列條件:0<ETP2/TP2≤3。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五透鏡在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軸的厚度為ETP5,所述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5,其滿足下列條件:0<ETP5/TP5≤3。

優(yōu)選地,所述第六透鏡在1/2HEP高度且平行于光軸的厚度為ETP6,所述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6,其滿足下列條件:0<ETP6/TP6≤5。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距離為IN12,且滿足:0<IN12/f≤60。

優(yōu)選地,紅外線工作波長850nm在所述成像面上的光軸、0.3HOI以及0.7HOI三處于空間頻率55cycles/mm的調(diào)制轉換對比轉移率分別以MTFI0、MTFI3以及MTFI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MTFI0≥0.01;MTFI3≥0.01;以及MTFI7≥0.01。

優(yōu)選地,可見光在所述成像面上的光軸、0.3HOI以及0.7HOI三處于空間頻率110cycles/mm的調(diào)制轉換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MTFQ0≥0.2;MTFQ3≥0.01;以及MTFQ7≥0.01。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所述第五透鏡及所述第六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為波長小于500nm的光線濾除元件。

本發(fā)明再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力;

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

第三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四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五透鏡,具有屈光力;

第六透鏡,具有屈光力;以及

成像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具有屈光力的透鏡為六枚,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在所述成像面上垂直于光軸具有最大成像高度HOI,且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中的每個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具有至少二個反曲點,至少一個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均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的焦距分別為f1、f2、f3、f4、f5、f6,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為f,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入射瞳直徑為HEP,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AF,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與光軸的交點至所述成像面與光軸的交點間具有距離HOS,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TL,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IN,其滿足下列條件:1.2≤f/HEP≤3.5;0.4≤∣tan(HAF)│≤6.0;HOI>3.0mm;以及0.2≤EIN/ETL<1。

優(yōu)選地,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BL,所述第六透鏡像側面上與光軸的交點至所述成像面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BL,其滿足:0.1≤EBL/BL≤1.1。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五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所述第六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56,所述第五透鏡與所述第六透鏡之間于光軸上的距離為IN56,其滿足下列條件:0<ED56/IN56≤50。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五透鏡與所述第六透鏡之間于光軸上的距離為IN56,且滿足下列公式:0<IN56/f≤5.0。

優(yōu)選地,所述光學成像系統(tǒng)滿足下列公式:0mm<HOS≤50mm。

優(yōu)選地,所述系統(tǒng)還包括光圈、圖像感測元件以及驅動模組,所述圖像感測元件設置于所述成像面,于所述光圈至所述成像面于光軸上具有距離InS,所述驅動模組可與所述些透鏡相耦合并使所述些透鏡產(chǎn)生位移,其滿足:0.1≤InS/HOS≤1.1。

單一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特別影響該1/2入射瞳直徑(HEP)范圍內(nèi)各光線視場共用區(qū)域的修正像差以及各視場光線間光程差的能力,厚度越大則修正像差的能力提高,然而同時亦會增加生產(chǎn)制造上的困難度,因此必須控制單一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特別是控制該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ETP)與該表面所屬的該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間的比例關系(ETP/TP)。例如第一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1表示。第二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2表示。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其余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其表示方式以此類推。前述ETP1至ETP6的總和為SETP,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滿足下列公式:0.3≤SETP/EIN<1。

為同時權衡提高修正像差的能力以及降低生產(chǎn)制造上的困難度,特別需控制該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ETP)與該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間的比例關系(ETP/TP)。例如第一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1表示,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1,兩者間的比值為ETP1/TP1。第二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2表示,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2,兩者間的比值為ETP2/TP2。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其余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與該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間的比例關系,其表示方式以此類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滿足下列公式:0≤ETP/TP≤3。

相鄰兩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以ED表示,前述水平距離(ED)系平行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光軸,并且特別影響該1/2入射瞳直徑(HEP)位置各光線視場共用區(qū)域的修正像差以及各視場光線間光程差的能力,水平距離越大則修正像差的能力的可能性將提高,然而同時亦會增加生產(chǎn)制造上的困難度以及限制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長度”微縮”的程度,因此必須控制特定相鄰兩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ED)。

為同時權衡提高修正像差的能力以及降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長度”微縮”的困難度,特別需控制該相鄰兩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ED)與該相鄰兩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IN)間的比例關系(ED/IN)。例如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以ED12表示,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IN12,兩者間的比值為ED12/IN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以ED23表示,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IN23,兩者間的比值為ED23/IN23。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其余相鄰兩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與該相鄰兩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兩者間的比例關系,其表示方式以此類推。

該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該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BL,該第六透鏡像側面上與光軸的交點至該成像面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BL,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為同時權衡提高修正像差的能力以及預留其他光學元件的容納空間,可滿足下列公式:0.1≤EBL/BL<1.1。

光學成像系統(tǒng)可還包括一濾光元件,該濾光元件位于該第六透鏡以及該成像面之間,該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該濾光元件間平行于光軸的距離為EIR,該第六透鏡像側面上與光軸的交點至該濾光元件間平行于光軸的距離為PIR,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滿足下列公式:0.1≤EIR/PIR≤1.1。

當│f1│>│f6│時,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總高度(HOS;Height of Optic System)可以適當縮短以達到微型化的目的。

當│f2│+│f3│+│f4│+│f5│以及∣f1│+∣f6│滿足上述條件時,通過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具有弱的正屈光力或弱的負屈光力。所稱弱屈光力,是指特定透鏡的焦距的絕對值大于10。當本發(fā)明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具有弱的正屈光力,其可有效分擔第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而避免不必要的像差過早出現(xiàn),反之若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具有弱的負屈光力,則可以微調(diào)補正系統(tǒng)的像差。

此外,第六透鏡可具有負屈光力,其像側面可為凹面。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第六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可同時對可見光與紅外線(雙模)對焦并分別達到一定性能,并且其第六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設置有反曲點,可有效調(diào)整各視場入射于第六透鏡的角度,并針對光學畸變與TV畸變進行補正。另外,第六透鏡的表面可具備更好的光路調(diào)節(jié)能力,以提高成像質(zhì)量。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態(tài)樣系針對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能夠利用六個透鏡的屈光力、凸面與凹面的組合(本發(fā)明所述凸面或凹面原則上是指各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距離光軸不同高度的幾何形狀變化的描述),進而有效提高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進光量,同時提高成像質(zhì)量,以應用于小型的電子產(chǎn)品上。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上述及其他特征將通過參照附圖詳細說明。

圖1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1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1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1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2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2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2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2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3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3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3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3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4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4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4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4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5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5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5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5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6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6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6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6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7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7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7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7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8A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8B由左至右依次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學畸變的曲線圖;

圖8C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圖8D是表示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

附圖標記說明

光學成像系統(tǒng):10、20、30、40、50、60、70、80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第一透鏡:110、210、310、410、510、610、710、810

物側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

像側面:114、214、314、414、514、614、714、814

第二透鏡:120、220、320、420、520、620、720、820

物側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

像側面:124、224、324、424、524、624、724、824

第三透鏡:130、230、330、430、530、630、730、830

物側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

像側面:134、234、334、434、534、634、734、834

第四透鏡:140、240、340、440、540、640、740、840

物側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

像側面:144、244、344、444、544、644、744、844

第五透鏡:150、250、350、450、550、650、750、850

物側面:152、252、352、452、552、652、752、852

像側面:154、254、354、454、554、654、754、854

第六透鏡:160、260、360、460、560、660、760、860

物側面:162、262、362、462、562、662、762、862

像側面:164、264、364、464、564、664、764、864

紅外線濾光片:180、280、380、480、580、680、780、880

成像面:190、290、390、490、590、690、790、890

圖像感測元件:192、292、392、492、592、692、792、892

符號說明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f

第一透鏡的焦距:f1;第二透鏡的焦距:f2;第三透鏡的焦距:f3;第四透鏡的焦距:f4;第五透鏡的焦距:f5;第六透鏡的焦距:f6;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光圈值:f/HEP;Fno;F#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最大視角的一半:HAF

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NA1

第二透鏡至第六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NA2、NA3、NA4、NA5、NA6

第一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1、R2

第二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3、R4

第三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5、R6

第四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7、R8

第五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9、R10

第六透鏡物側面以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11、R12

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1

第二至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2、TP3、TP4、TP5、TP6

所有具屈光力的透鏡的厚度總和:ΣTP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IN12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IN23

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IN34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IN45

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IN56

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于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InRS61

第六透鏡物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IF611;該點沉陷量:SGI611

第六透鏡物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HIF611

第六透鏡像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IF621;該點沉陷量:SGI621

第六透鏡像側面上最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HIF621

第六透鏡物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IF612;該點沉陷量:SGI612

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HIF612

第六透鏡像側面上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IF622;該點沉陷量:SGI622

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HIF622

第六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C61

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C62

第六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SGC61

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SGC62

第六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HVT61

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HVT62

系統(tǒng)總高度(第一透鏡物側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HOS

圖像感測元件的對角線長度:Dg

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InS

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距離:InTL

第六透鏡像側面至該成像面的距離:InB

圖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最大像高):HOI

光學成像系統(tǒng)于結像時的TV畸變(TV Distortion):TDT

光學成像系統(tǒng)于結像時的光學畸變(Optical Distortion):ODT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具屈光力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以及一成像面。光學成像系統(tǒng)還可包括圖像感測元件,其設置于成像面。

光學成像系統(tǒng)可使用三個工作波長進行設計,分別為486.1nm、587.5nm、656.2nm,其中587.5nm為主要參考波長為主要提取技術特征的參考波長。光學成像系統(tǒng)亦可使用五個工作波長進行設計,分別為470nm、510nm、555nm、610nm、650nm,其中555nm為主要參考波長為主要提取技術特征的參考波長。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fp的比值PPR,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fn的比值NPR,所有正屈光力的透鏡的PPR總和為ΣPPR,所有負屈光力的透鏡的NPR總和為ΣNPR,當滿足下列條件時有助于控制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總屈光力以及總長度:0.5≤ΣPPR/│ΣNPR│≤15,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1≤ΣPPR/│ΣNPR│≤3.0。

光學成像系統(tǒng)可更包含一圖像感測元件,其設置于成像面。圖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即為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成像高度或稱最大像高)為HOI,第一透鏡物側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HOS,其滿足下列條件:HOS/HOI≤10;以及0.5≤HOS/f≤10。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1≤HOS/HOI≤5;以及1≤HOS/f≤7。由此,可維持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小型化,以搭載于輕薄便攜式的電子產(chǎn)品上。

另外,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依需求可設置至少一個光圈,以減少雜散光,有助于提高圖像質(zhì)量。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于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于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出瞳與成像面產(chǎn)生較長的距離而容置更多光學元件,并可增加圖像感測元件接收圖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系有助于擴大系統(tǒng)的視場角,使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具有廣角鏡頭的優(yōu)勢。前述光圈至成像面間的距離為InS,其滿足下列條件:0.1≤InS/HOS≤1.1。由此,可同時兼顧維持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小型化以及具備廣角的特性。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一透鏡物側面至第六透鏡像側面間的距離為InTL,于光軸上所有具屈光力的透鏡的厚度總和為ΣTP,其滿足下列條件:0.1≤ΣTP/InTL≤0.9。由此,當可同時兼顧系統(tǒng)成像的對比度以及透鏡制造的良率并提供適當?shù)暮蠼咕嘁匀葜闷渌?/p>

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R1/R2│≤20。由此,第一透鏡的具備適當正屈光力強度,避免球差增加過速。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01≤│R1/R2│<10。

第六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11,第六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12,其滿足下列條件:-7<(R11-R12)/(R11+R12)<50。由此,有利于修正光學成像系統(tǒng)所產(chǎn)生的像散。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12,其滿足下列條件:0<IN12/f≤60。由此,有助于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高其性能。

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56,其滿足下列條件:0<IN56/f≤5.0。由此,有助于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高其性能。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1以及TP2,其滿足下列條件:0.1≤(TP1+IN12)/TP2≤10。由此,有助于控制光學成像系統(tǒng)制造的敏感度并提高其性能。

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5以及TP6,前述兩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56,其滿足下列條件:0.1≤(TP6+IN56)/TP5≤10。由此,有助于控制光學成像系統(tǒng)制造的敏感度并降低系統(tǒng)總高度。

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2、TP3以及TP4,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45,第一透鏡物側面至第六透鏡像側面間的距離為InTL,其滿足下列條件:0.1≤TP4/(IN34+TP4+IN45)<1。由此,有助層層微幅修正入射光行進過程所產(chǎn)生的像差并降低系統(tǒng)總高度。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六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C61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61,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C62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62,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臨界點C61位置于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SGC61,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臨界點C62位置于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SGC62,可滿足下列條件:0mm≤HVT61≤3mm;0mm<HVT62≤6mm;0≤HVT61/HVT62;0mm≤∣SGC61∣≤0.5mm;0mm<∣SGC62∣≤2mm;以及0<∣SGC62∣/(∣SGC62∣+TP6)≤0.9。由此,可有效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其滿足下列條件:0.2≤HVT62/HOI≤0.9。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3≤HVT62/HOI≤0.8。由此,有助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周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其滿足下列條件:0≤HVT62/HOS≤0.5。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2≤HVT62/HOS≤0.45。由此,有助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周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11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SGI611/(SGI611+TP6)≤0.9;0<SGI621/(SGI621+TP6)≤0.9。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SGI611/(SGI611+TP6)≤0.6;0.1≤SGI621/(SGI621+TP6)≤0.6。

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12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SGI612/(SGI612+TP6)≤0.9;0<SGI622/(SGI622+TP6)≤0.9。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SGI612/(SGI612+TP6)≤0.6;0.1≤SGI622/(SGI622+TP6)≤0.6。

第六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1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611∣≤5mm;0.001mm≤│HIF621∣≤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611∣≤3.5mm;1.5mm≤│HIF621∣≤3.5mm。

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2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612∣≤5mm;0.001mm≤│HIF622∣≤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622∣≤3.5mm;0.1mm≤│HIF612∣≤3.5mm。

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3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3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613∣≤5mm;0.001mm≤│HIF623∣≤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623∣≤3.5mm;0.1mm≤│HIF613∣≤3.5mm。

第六透鏡物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4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4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mm≤│HIF614∣≤5mm;0.001mm≤│HIF624∣≤5mm。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1mm≤│HIF624∣≤3.5mm;0.1mm≤│HIF614∣≤3.5mm。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一種實施方式,可通過具有高色散系數(shù)與低色散系數(shù)的透鏡交錯排列,而助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色差的修正。

上述非球面的方程式系為:

z=ch2/[1+[1(k+1)c2h2]0.5]+A4h4+A6h6+A8h8+A10h10+A12h12+A14h14+A16h16+A18h18+A20h20+… (1)

其中,z為沿光軸方向在高度為h的位置以表面頂點作參考的位置值,k為錐面系數(shù),c為曲率半徑的倒數(shù),且A4、A6、A8、A10、A12、A14、A16、A18以及A20為高階非球面系數(shù)。

本發(fā)明提供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透鏡的材質(zhì)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材質(zhì)為塑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chǎn)成本與重量。另當透鏡的材質(zhì)為玻璃,則可以控制熱效應并且增加光學成像系統(tǒng)屈光力配置的設計空間。此外,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可為非球面,其可獲得較多的控制參數(shù),除用以消減像差外,相較于傳統(tǒng)玻璃透鏡的使用甚至可縮減透鏡使用的數(shù)目,因此能有效降低本發(fā)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總高度。

再者,本發(fā)明提供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若透鏡表面系為凸面,原則上表示透鏡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系為凹面,原則上表示透鏡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更可視需求應用于移動對焦的光學系統(tǒng)中,并兼具優(yōu)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質(zhì)量的特色,從而擴大應用層面。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更可視需求包括一驅動模組,該驅動模組可與該些透鏡相耦合并使該些透鏡產(chǎn)生位移。前述驅動模組可以是音圈馬達(VCM)用于帶動鏡頭進行對焦,或者為光學防手振元件(OIS)用于降低拍攝過程因鏡頭振動所導致失焦的發(fā)生頻率。

本發(fā)明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更可視需求令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中至少一個透鏡為波長小于500nm的光線濾除元件,其可通過該特定具濾除功能的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上鍍膜或該透鏡本身即由具可濾除短波長的材質(zhì)所制作而達成。

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并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A及圖1B,其中圖1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1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1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1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1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110、光圈10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紅外線濾光片180、成像面1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192。

第一透鏡11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112為凹面,其像側面11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12具有二個反曲點。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1,第一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1表示。

第一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1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1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111=-0.0031mm;∣SGI111∣/(∣SGI111∣+TP1)=0.0016。

第一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112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1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112=1.3178mm;∣SGI112∣/(∣SGI112∣+TP1)=0.4052。

第一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111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1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111=0.5557mm;HIF111/HOI=0.1111。

第一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112表示,第一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1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112=5.3732mm;HIF112/HOI=1.0746。

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122為凸面,其像側面12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22具有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2,第二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2表示。

第二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二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21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二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2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211=0.1069mm;∣SGI211∣/(∣SGI211∣+TP2)=0.0412;SGI221=0mm;∣SGI221∣/(∣SGI221∣+TP2)=0。

第二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211表示,第二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二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2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211=1.1264mm;HIF211/HOI=0.2253;HIF221=0mm;HIF221/HOI=0。

第三透鏡13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132為凹面,其像側面13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32以及像側面134均具有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3,第三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3表示。

第三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311表示,第三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3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311=-0.3041mm;∣SGI311∣/(∣SGI311∣+TP3)=0.4445;SGI321=-0.1172mm;∣SGI321∣/(∣SGI321∣+TP3)=0.2357。

第三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311表示,第三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3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311=1.5907mm;HIF311/HOI=0.3181;HIF321=1.3380mm;HIF321/HOI=0.2676。

第四透鏡14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142為凸面,其像側面14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4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144具有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4,第四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4表示。

第四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11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411=0.0070mm;∣SGI411∣/(∣SGI411∣+TP4)=0.0056;SGI421=0.0006mm;∣SGI421∣/(∣SGI421∣+TP4)=0.0005。

第四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12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4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412=-0.2078mm;∣SGI412∣/(∣SGI412∣+TP4)=0.1439。

第四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11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411=0.4706mm;HIF411/HOI=0.0941;HIF421=0.1721mm;HIF421/HOI=0.0344。

第四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12表示,第四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4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412=2.0421mm;HIF412/HOI=0.4084。

第五透鏡15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152為凸面,其像側面15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15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154具有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5,第五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5表示。

第五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511=0.00364mm;∣SGI511∣/(∣SGI511∣+TP5)=0.00338;SGI521=-0.63365mm;∣SGI521∣/(∣SGI521∣+TP5)=0.37154。

第五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2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512=-0.32032mm;∣SGI512∣/(∣SGI512∣+TP5)=0.23009。

第五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3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3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513=0mm;∣SGI513∣/(∣SGI513∣+TP5)=0;SGI523=0mm;∣SGI523∣/(∣SGI523∣+TP5)=0。

第五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14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524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514=0mm;∣SGI514∣/(∣SGI514∣+TP5)=0;SGI524=0mm;∣SGI524∣/(∣SGI524∣+TP5)=0。

第五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1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511=0.28212mm;HIF511/HOI=0.05642;HIF521=2.13850mm;HIF521/HOI=0.42770。

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2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512=2.51384mm;HIF512/HOI=0.50277。

第五透鏡物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3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3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513=0mm;HIF513/HOI=0;HIF523=0mm;HIF523/HOI=0。

第五透鏡物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14表示,第五透鏡像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524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514=0mm;HIF514/HOI=0;HIF524=0mm;HIF524/HOI=0。

第六透鏡16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162為凹面,其像側面16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16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164具有一反曲點。由此,可有效調(diào)整各視場入射于第六透鏡的角度而改善像差。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6,第六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以ETP6表示。

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11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611=-0.38558mm;∣SGI611∣/(∣SGI611∣+TP6)=0.27212;SGI621=0.12386mm;∣SGI621∣/(∣SGI621∣+TP6)=0.10722。

第六透鏡物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12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之間與光軸平行的水平位移距離以SGI6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SGI612=-0.47400mm;∣SGI612∣/(∣SGI612∣+TP6)=0.31488;SGI622=0mm;∣SGI622∣/(∣SGI622∣+TP6)=0。

第六透鏡物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1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最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1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611=2.24283mm;HIF611/HOI=0.44857;HIF621=1.07376mm;HIF621/HOI=0.21475。

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2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二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2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612=2.48895mm;HIF612/HOI=0.49779。

第六透鏡物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3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第三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3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613=0mm;HIF613/HOI=0;HIF623=0mm;HIF623/HOI=0。

第六透鏡物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14表示,第六透鏡像側面第四接近光軸的反曲點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以HIF624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HIF614=0mm;HIF614/HOI=0;HIF624=0mm;HIF624/HOI=0。

本實施例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該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距離為ETL,第一透鏡物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該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IN,其滿足下列條件:ETL=19.304mm;EIN=15.733mm;EIN/ETL=0.815。

本實施例滿足下列條件,ETP1=2.371mm;ETP2=2.134mm;ETP3=0.497mm;ETP4=1.111mm;ETP5=1.783mm;ETP6=1.404mm。前述ETP1至ETP6的總和SETP=9.300mm。TP1=2.064mm;TP2=2.500mm;TP3=0.380mm;TP4=1.186mm;TP5=2.184mm;TP6=1.105mm;前述TP1至TP6的總和STP=9.419mm。SETP/STP=0.987。SETP/EIN=0.5911。

本實施例為特別控制各該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厚度(ETP)與該表面所屬的該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間的比例關系(ETP/TP),以在制造性以及修正像差能力間取得平衡,其滿足下列條件,ETP1/TP1=1.149;ETP2/TP2=0.854;ETP3/TP3=1.308;ETP4/TP4=0.936;ETP5/TP5=0.817;ETP6/TP6=1.271。

本實施例為控制各相鄰兩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以在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長度HOS”微縮”程度、制造性以及修正像差能力三者間取得平衡,特別是控制該相鄰兩透鏡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水平距離(ED)與該相鄰兩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IN)間的比例關系(ED/IN),其滿足下列條件,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間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12=5.285mm;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間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23=0.283mm;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間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34=0.330mm;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間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45=0.348mm;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間在1/2入射瞳直徑(HEP)高度的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D56=0.187mm。前述ED12至ED56的總和以SED表示并且SED=6.433mm。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IN12=5.470mm,ED12/IN12=0.966。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IN23=0.178mm,ED23/IN23=1.590。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IN34=0.259mm,ED34/IN34=1.273。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IN45=0.209mm,ED45/IN45=1.664。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IN56=0.034mm,ED56/IN56=5.557。前述IN12至IN56的總和以SIN表示并且SIN=6.150mm。SED/SIN=1.046。

本實施另滿足以下條件:ED12/ED23=18.685;ED23/ED34=0.857;ED34/ED45=0.947;ED45/ED56=1.859;IN12/IN23=30.746;IN23/IN34=0.686;IN34/IN45=1.239;IN45/IN56=6.207。

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該成像面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EBL=3.570mm,第六透鏡像側面上與光軸的交點至該成像面之間平行于光軸的水平距離為BL=4.032mm,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滿足下列公式:EBL/BL=0.8854。本實施例第六透鏡像側面上在1/2HEP高度的坐標點至紅外線濾光片之間平行于光軸的距離為EIR=1.950mm,第六透鏡像側面上與光軸的交點至紅外線濾光片之間平行于光軸的距離為PIR=2.121mm,并滿足下列公式:EIR/PIR=0.920。

紅外線濾光片1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160及成像面1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為f,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入射瞳直徑為HEP,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AF,其數(shù)值如下:f=4.075mm;f/HEP=1.4;以及HAF=50.001度與tan(HAF)=1.1918。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第六透鏡160的焦距為f6,其滿足下列條件:f1=-7.828mm;∣f/f1│=0.52060;f6=-4.886;以及│f1│>│f6│。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二透鏡120至第五透鏡150的焦距分別為f2、f3、f4、f5,其滿足下列條件:│f2│+│f3│+│f4│+│f5│=95.50815mm;∣f1│+∣f6│=12.71352mm以及│f2│+│f3│+│f4│+│f5│>∣f1│+∣f6│。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fp的比值PPR,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fn的比值NPR,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正屈光力的透鏡的PPR總和為ΣPPR=f/f2+f/f4+f/f5=1.63290,所有負屈光力的透鏡的NPR總和為ΣNPR=│f/f1│+│f/f3│+│f/f6│=1.51305,ΣPPR/│ΣNPR│=1.07921。同時亦滿足下列條件:∣f/f2│=0.69101;∣f/f3│=0.15834;∣f/f4│=0.06883;∣f/f5│=0.87305;∣f/f6│=0.83412。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一透鏡物側面112至第六透鏡像側面164間的距離為InTL,第一透鏡物側面112至成像面190間的距離為HOS,光圈100至成像面180間的距離為InS,圖像感測元件192有效感測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HOI,第六透鏡像側面164至成像面190間的距離為BFL,其滿足下列條件:InTL+BFL=HOS;HOS=19.54120mm;HOI=5.0mm;HOS/HOI=3.90824;HOS/f=4.7952;InS=11.685mm;以及InS/HOS=0.59794。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于光軸上所有具屈光力的透鏡的厚度總和為ΣTP,其滿足下列條件:ΣTP=8.13899mm;以及ΣTP/InTL=0.52477。由此,當可同時兼顧系統(tǒng)成像的對比度以及透鏡制造的良率并提供適當?shù)暮蠼咕嘁匀葜闷渌?/p>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一透鏡物側面112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面114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R1/R2│=8.99987。由此,第一透鏡的具備適當正屈光力強度,避免球差增加過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六透鏡物側面162的曲率半徑為R11,第六透鏡像側面164的曲率半徑為R12,其滿足下列條件:(R11-R12)/(R11+R12)=1.27780。由此,有利于修正光學成像系統(tǒng)所產(chǎn)生的像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f2+f4+f5=69.770mm;以及f5/(f2+f4+f5)=0.067。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f1+f3+f6=-38.451mm;以及f6/(f1+f3+f6)=0.127。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于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12,其滿足下列條件:IN12=6.418mm;IN12/f=1.57491。由此,有助于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高其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五透鏡150與第六透鏡160于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56,其滿足下列條件:IN56=0.025mm;IN56/f=0.00613。由此,有助于改善透鏡的色差以提高其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于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1以及TP2,其滿足下列條件:TP1=1.934mm;TP2=2.486mm;以及(TP1+IN12)/TP2=3.36005。由此,有助于控制光學成像系統(tǒng)制造的敏感度并提高其性能。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五透鏡150與第六透鏡160于光軸上的厚度分別為TP5以及TP6,前述兩透鏡在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56,其滿足下列條件:TP5=1.072mm;TP6=1.031mm;以及(TP6+IN56)/TP5=0.98555。由此,有助于控制光學成像系統(tǒng)制造的敏感度并降低系統(tǒng)總高度。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于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34,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于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為IN45,其滿足下列條件:IN34=0.401mm;IN45=0.025mm;以及TP4/(IN34+TP4+IN45)=0.74376。由此,有助于層層微幅修正入射光線行進過程所產(chǎn)生的像差并降低系統(tǒng)總高度。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五透鏡物側面152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152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于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51,第五透鏡像側面154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五透鏡像側面154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于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52,第五透鏡150于光軸上的厚度為TP5,其滿足下列條件:InRS51=-0.34789mm;InRS52=-0.88185mm;│InRS51∣/TP5=0.32458以及│InRS52∣/TP5=0.82276。由此,有利于鏡片的制作與成型,并有效維持其小型化。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五透鏡物側面152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1,第五透鏡像側面154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52,其滿足下列條件:HVT51=0.515349mm;HVT52=0mm。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六透鏡物側面162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162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于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61,第六透鏡像側面164于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像側面164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于光軸的水平位移距離為InRS62,第六透鏡160于光軸上的厚度為TP6,其滿足下列條件:InRS61=-0.58390mm;InRS62=0.41976mm;│InRS61∣/TP6=0.56616以及│InRS62∣/TP6=0.40700。由此,有利于鏡片的制作與成型,并有效維持其小型化。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六透鏡物側面162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61,第六透鏡像側面164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HVT62,其滿足下列條件:HVT61=0mm;HVT62=0mm。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其滿足下列條件:HVT51/HOI=0.1031。由此,有助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周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其滿足下列條件:HVT51/HOS=0.02634。由此,有助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周邊視場的像差修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六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為NA2,第三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為NA3,第六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為NA6,其滿足下列條件:NA6/NA2≤1。由此,有助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色差的修正。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光學成像系統(tǒng)于結像時的TV畸變?yōu)門DT,結像時的光學畸變?yōu)镺DT,其滿足下列條件:TDT=2.124%;ODT=5.076%。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可見光在該成像面上的光軸、0.3HOI以及0.7HOI三處于空間頻率55cycles/mm的調(diào)制轉換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E0、MTFE3以及MTFE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MTFE0約為0.84;MTFE3約為0.84;以及MTFE7約為0.75??梢姽庠谠摮上衩嫔系墓廨S、0.3HOI以及0.7HOI三處于空間頻率110cycles/mm的調(diào)制轉換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Q0、MTFQ3以及MTFQ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MTFQ0約為0.66;MTFQ3約為0.65;以及MTFQ7約為0.51。在該成像面上的光軸、0.3HOI以及0.7HOI三處于空間頻率220cycles/mm的調(diào)制轉換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H0、MTFH3以及MTFH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MTFH0約為0.17;MTFH3約為0.07;以及MTFH7約為0.14。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紅外線工作波長850nm當聚焦在成像面上,圖像在該成像面上的光軸、0.3HOI以及0.7HOI三處于空間頻率(55cycles/mm)的調(diào)制轉換對比轉移率(MTF數(shù)值)分別以MTFI0、MTFI3以及MTFI7表示,其滿足下列條件:MTFI0約為0.81;MTFI3約為0.8;以及MTFI7約為0.15。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二、第一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表一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shù)據(jù),其中曲率半徑、厚度、距離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shù)據(jù),其中,k表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系數(shù),A1-A20則表示各表面第1-20階非球面系數(shù)。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2A及圖2B,其中圖2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2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2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2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2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光圈200、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第六透鏡260、紅外線濾光片280、成像面2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292。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212為凸面,其像側面21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212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22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222為凸面,其像側面22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222以及像側面2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23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232為凸面,其像側面23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23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234具有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24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242為凹面,其像側面24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242具有三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244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25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252為凸面,其像側面25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25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254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六透鏡26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262為凹面,其像側面264為凹面。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第六透鏡其物側面26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264具有一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2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260及成像面2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22.480mm;以及f1/ΣPP=0.463。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95.967mm;以及f2/ΣNP=0.132。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表四、第二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依據(jù)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依據(jù)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數(shù)值: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3A及圖3B,其中圖3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3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3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3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3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光圈300、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紅外線濾光片380、成像面3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392。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312為凸面,其像側面31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312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322為凸面,其像側面32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322以及像側面3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332為凸面,其像側面33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332以及像側面334均具有二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34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342為凹面,其像側面34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342以及像側面34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35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352為凸面,其像側面35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35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354具有一反曲點。

第六透鏡36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362為凸面,其像側面364為凹面。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其物側面36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364具有一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3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360及成像面3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24.239mm;以及f1/ΣPP=0.295。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38.317mm;以及f2/ΣNP=0.247。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表六、第三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依據(jù)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依據(jù)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4A及圖4B,其中圖4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4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4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4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4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光圈400、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紅外線濾光片480、成像面4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492。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412為凸面,其像側面41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12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42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422為凸面,其像側面42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22以及像側面4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43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432為凸面,其像側面43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32具有三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434具有二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44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442為凹面,其像側面44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4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444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45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452為凸面,其像側面45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452具有一反曲點以及像側面454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六透鏡46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462為凹面,其像側面464為凹面。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其物側面46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464具有一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4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460及成像面4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413.020mm;以及f1/ΣPP=0.017。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12.938mm;以及f2/ΣNP=0.732。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表八、第四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依據(jù)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依據(jù)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5A及圖5B,其中圖5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5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5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5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5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光圈500、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紅外線濾光片580、成像面5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592。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512為凸面,其像側面51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512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522為凸面,其像側面52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522以及像側面5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532為凸面,其像側面53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532以及像側面534均具有二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54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542為凹面,其像側面54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542以及像側面54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55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552為凸面,其像側面55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552具有一反曲點以及像側面554具有二個反曲點。

第六透鏡56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562為凹面,其像側面564為凹面。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且其物側面56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564具有一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并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5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560及成像面5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15.501mm;以及f1/ΣPP=0.377。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31.075mm;以及f2/ΣNP=0.260。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表十、第五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依據(jù)表九及表十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依據(jù)表九及表十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圖6A及圖6B,其中圖6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6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6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6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6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610、光圈60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第六透鏡660、紅外線濾光片680、成像面6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692。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玻璃材質(zhì),其物側面612為凸面,其像側面61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玻璃材質(zhì),其物側面622為凹面,其像側面62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玻璃材質(zhì),其物側面632為凸面,其像側面63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64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玻璃材質(zhì),其物側面642為凹面,其像側面64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642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65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652為凹面,其像側面65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其像側面654具有二個反曲點。

第六透鏡66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662為凸面,其像側面66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662具有三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664具有一反曲點。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亦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6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660及成像面6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40.244mm;以及f1/ΣPP=0.287。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45.248mm;以及f2/ΣNP=0.852。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表十二、第六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依據(jù)表十一及表十二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依據(jù)表十一及表十二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圖7A及圖7B,其中圖7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7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7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7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7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第一透鏡710、光圈70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鏡750、第六透鏡760、紅外線濾光片780、成像面7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792。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712為凸面,其像側面71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712以及像側面71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72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722為凹面,其像側面72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722以及像側面72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73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732為凹面,其像側面73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732以及像側面73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74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742為凹面,其像側面74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742以及像側面74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75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752為凹面,其像側面75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752以及像側面75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六透鏡77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762為凸面,其像側面764為凸面,且其物側面762具有一反曲點以及像側面764具有二個反曲點。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另外,亦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7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760及成像面7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57.669mm;以及f1/ΣPP=0.131。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91137.261mm;以及f2/ΣNP=1。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表十四、第七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依據(jù)表十三及表十四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依據(jù)表十三及表十四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圖8A及圖8B,其中圖8A表示依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8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球差、像散及光學畸變曲線圖。圖8C是表示本實施例的可見光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圖8D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紅外線頻譜調(diào)制轉換特征圖。由圖8A可知,光學成像系統(tǒng)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光圈800、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第五透鏡850、第六透鏡860、紅外線濾光片880、成像面890以及圖像感測元件892。

第一透鏡81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812為凸面,其像側面81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像側面814具有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82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822為凹面,其像側面82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像側面824具有二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83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832為凸面,其像側面834為凹面,并均為非球面,且其物側面832以及像側面834均具有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84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842為凹面,其像側面84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842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五透鏡850具有正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852為凸面,其像側面854為凸面,并均為非球面,其物側面852具有三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854具有一反曲點。

第六透鏡880具有負屈光力,且為塑膠材質(zhì),其物側面862為凹面,其像側面864為凹面,且其物側面862具有二個反曲點以及像側面864具有一反曲點。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以維持小型化,亦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紅外線濾光片880為玻璃材質(zhì),其設置于第六透鏡860及成像面890間且不影響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焦距。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PP,其滿足下列條件:ΣPP=12.785mm;以及f5/ΣPP=0.10。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單一透鏡的正屈光力至其他正透鏡,以抑制入射光線行進過程顯著像差的產(chǎn)生。

本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所有具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總和為ΣNP,其滿足下列條件:ΣNP=-112.117mm;以及f6/ΣNP=0.009。由此,有助于適當分配第六透鏡的負屈光力至其他負透鏡。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表十六、第八實施例的非球面系數(shù)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shù)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依據(jù)表十五及表十六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依據(jù)表十五及表十六可得到下列條件式數(shù)值: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方式公開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但均在本發(fā)明保護范圍內(nèi)。

雖然本發(fā)明已參照其例示性實施例而特別地顯示及描述,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及其等效物所定義的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疇下可對其進行形式與細節(jié)上的各種變更。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