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間距控制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打印機,特別是一種間距控制機構。
背景技術:
通常,非接觸式激光打印機的顯影輥和感光鼓表面之間是有一定間距非接觸的,但是,這個表面間距非常微小,大約只有不到二十個絲,因而當,顯影輥和感光鼓通過其端部的齒輪嚙合高速旋轉時,會產(chǎn)生振動,振動不僅會使顯影輥和感光鼓表面之間的間距縮小而積粉,甚至會使顯影輥和感光鼓表面之間接觸,因而有必要設計一種間距控制機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間距控制機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包括感光鼓及顯影輥,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與顯影輥兩端均設有邊蓋,且感光鼓及顯影輥位于同一側的端部與位于該側的邊蓋樞接,且感光鼓與顯影輥的表面的間距H為O < H < 0.2_,所述顯影輥兩端相對套裝有附套,該附套與顯影輥松配合,且該附套外表面高出輥主體表面,且其兩者的高度差D為O < D < H。所述感光鼓一端設有 第一軸頭,所述顯影輥一端設有第二軸頭,所述邊蓋上設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軸頭樞設于第一定位孔中,且第二軸頭樞設于第二定位孔中。所述顯影輥兩端分別設有凹槽,所述附套設置于凹槽內。所述附套上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為設置于附套內表面的凸環(huán)。所述感光鼓一端設有主動齒輪,所述顯影輥一端設有與該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間距H為0.12,所述高度差D為0.1mm。所述感光鼓內設有至少一條永磁體,所述顯影輥表面附著的磁性碳粉能夠通過永磁體作用附著于感光鼓表面。所述顯影輥為鋁輥或橡膠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包括感光鼓及顯影輥,所述感光鼓與顯影輥兩端設有邊蓋,且感光鼓及顯影輥位于同一側的端部與位于該側的邊蓋樞接,通過邊蓋的精確定位能夠控制感光鼓與顯影輥的表面的間距H為O < H < 0.2mm,而且顯影輥兩端相對套裝有附套,該附套與顯影輥松配合,且該附套外表面高出輥主體表面,且其兩者的高度差D為O< D < H,因而當顯影輥和感光鼓產(chǎn)生振動而使顯影輥和感光鼓表面之間的間距縮小時,感光鼓兩端的非工作區(qū)會首先接觸到附套,與附套產(chǎn)生滾動摩擦,從而避免顯影輥和感光鼓表面之間的間距大幅縮小,甚至相接觸,損壞部件。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感光鼓及顯影輥的示意圖。圖3是顯影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包括感光鼓I及顯影輥2,所述感光鼓I與顯影輥2兩端設有邊蓋3,且感光鼓I及顯影輥2位于同一側的端部與位于該側的邊蓋3樞接,且感光鼓I與顯影輥2的表面的間距H為O < H < 0.2mm,作為一個具體的優(yōu)選值,所述間距H可以為0.12,所述顯影輥2兩端相對套裝有附套4,該附套4與顯影輥2松配合,且該附套4外表面高出輥主體表面,且其兩者的高度差D為O < D < H,從而附套4能夠起到保持顯影輥2與感光鼓I的距離的作用。所述間距H為0.12,作為一個具體的優(yōu)選值,所述高度差D可以為0.1mm。于本具體實例中,感光鼓I兩端均設有第一軸頭5,顯影輥2兩端均設有第二軸頭6,且邊蓋3上設有第一定位孔(圖中未示出)及第二定位孔(圖中未示出),第一軸頭5樞設于第一定位孔中,且第二軸頭6樞設于第二定位孔中,因而該端感光鼓I與顯影輥2的間距能夠通過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之間的間距而確定,上述結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種優(yōu)選結構,并不 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上述結構還可以為,在支撐件上設置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然后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與設置于感光鼓I上的第一定位孔及設置于顯影輥2上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的方式。如圖所示,顯影輥2的兩端套設有可自由轉動的附套4,且該附套4外表面高出顯影輥表面,因而顯影輥2能夠通過該附套4保持與感光鼓I的間距,當顯影輥2和感光鼓I產(chǎn)生振動而使顯影輥2和感光鼓I表面之間的間距減小時,感光鼓I兩端的非工作區(qū)會接觸到附套4,附套4通過與感光鼓I與顯影輥2接觸而產(chǎn)生的摩擦力而隨機轉動,不僅能夠起到保持顯影輥2與感光鼓I的距離的作用而且摩擦損耗小。如圖所示,于本具體實施例中,顯影輥2兩端分別設有凹槽(圖中未示出),所述附套4設置于凹槽內,因為附套4厚度太薄很難加工,而且精度很難控制,因而顯影輥2兩端分別設置凹槽,從而附套4通過凹槽的槽深而提高自己的厚度,從而便于加工及控制精度。為了防止附套4在隨機轉動中脫出顯影輥2,附套4上設有限位部7,通過限位部7與粉倉內壁的阻擋而限位。于本具體實施例中,限位部7為設置于附套4內表面延伸出的凸環(huán),上述結構只是本申請的一個優(yōu)選結構,限位部7也可為設置于附套4內表面均布的凸起或是安裝于附套4上的其它的限位件。所述感光鼓I 一端設有主動齒輪8,所述顯影輥2 —端設有與該主動齒輪8嚙合的從動齒輪9,且主動齒輪8與第一軸頭5位于感光鼓I的同一端;且從動齒輪9與第二軸頭6位于感光鼓I的同一端。如圖3所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結構,感光鼓I內設有一條永磁體10,該永磁體10位于感光鼓I內的正下方,上述位置僅僅是本實施例的一個優(yōu)選位置,當然該永磁體10也可位于感光鼓I內能夠吸引磁性碳粉的其它位置,感光鼓I的正下方設置有顯影輥2,感光鼓I與顯影輥2的間距優(yōu)選為0.12mm,顯影輥2采用了鋁輥,顯影輥2的下方還設有一個送粉輥及粉倉,粉倉內裝有磁性碳粉,硒鼓內設有一與顯影輥2接觸的彈性金屬刮刀,因此本結構的顯影裝置中顯影輥2及感光鼓I不必接觸就能夠實現(xiàn)顯影,避免了相互接觸所帶來的磨損和大的轉動扭矩,同時降低了各部件的制造精度從而也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打印品質。本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磁性碳粉通過送粉輥從粉倉吸附到顯影輥2上,與顯影輥2接觸的刮刀將磁性碳粉刮成均勻的很薄的一層并使磁性碳粉帶上電荷,在顯影輥2的上加有一個值為300左右電壓,此電壓能夠保證帶電的磁性碳粉能夠吸附到顯影輥2表面,防止”飛粉”的情況發(fā)生。當磁性碳粉被顯影輥2帶動到一定的位置時,受感光鼓I內固定不動的永磁體10的吸引從而克服顯影輥2上電場力的約束跳到感光鼓I表面,因感光鼓I表面非圖形區(qū)具有很高的、且電性與磁性碳粉所帶電荷電性相同的電荷,其與磁性碳粉所帶電荷相互間會產(chǎn)生很大的排斥力從而抵消了永磁體10與磁性碳粉產(chǎn)生的磁場力,而使磁性碳粉不能吸附在感光鼓I表面非圖形區(qū);但曝光后的圖形區(qū)的電壓很低,所產(chǎn)生的電場力無法克服磁場力的作用,因而磁性碳粉在感光鼓I轉動的過程中能夠均勻吸附在感光鼓I表面的圖形區(qū)形成顯影。上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包括感光鼓及顯影輥,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與顯影輥兩端均設有邊蓋,且感光鼓及顯影輥位于同一側的端部與位于該側的邊蓋樞接,且感光鼓與顯影輥的表面的間距H為0 < H < 0.2_,所述顯影輥兩端相對套裝有附套,該附套與顯影輥松配合,且該附套外表面高出輥主體表面,且其兩者的高度差D為O < D < H。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一端設有第一軸頭,所述顯影輥一端設有第二軸頭,所述邊蓋上設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軸頭樞設于第一定位孔中,且第二軸頭樞設于第二定位孔中。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輥兩端分別設有凹槽,所述附套設置于凹槽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套上設有限位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為設置于附套內表面的凸環(huán)。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一端設有主動齒輪,所述顯影輥一端設有與該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間距H為0.12,所述高度差D為0.1mm。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鼓內設有至少一條永磁體,所述顯影棍表面附著的磁性碳粉能夠通過永磁體作用附著于感光鼓表面。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輥為鋁輥或橡膠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間距控制機構,包括感光鼓及顯影輥,所述感光鼓與顯影輥兩端設有邊蓋,且感光鼓與顯影輥的同一端與位于同一側的邊蓋樞接,通過邊蓋的精確定位能夠控制感光鼓與顯影輥的表面的間距H為0<H<0.2mm,而且顯影輥兩端相對套裝有附套,該附套與顯影輥松配合,且該附套外表面高出輥主體表面,且其兩者的高度差D為0<D<H,因而當顯影輥和感光鼓產(chǎn)生振動而使顯影輥和感光鼓表面之間的間距縮小時,感光鼓兩端的非工作區(qū)會接觸到附套,與附套產(chǎn)生滾動摩擦,從而避免顯影輥和感光鼓表面之間的間距大幅縮小,甚至相接觸,損壞部件。
文檔編號G03G15/09GK203101820SQ20132001012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9日
發(fā)明者曹國柱 申請人:珠海市奔碼打印耗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