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曝光裝置、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圖像曝光裝置、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以及利用這些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常規(guī)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一種形成為這樣的圖像形成裝置即,中間轉印帶設置在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的圖像形成部分的上部, 并且通過設置在各個圖像形成部分下方的圖像曝光裝置將曝光圖像形成在各個圖像形成部分的感光鼓上。由于在用于這種圖像形成裝置的圖像曝光裝置中從感光鼓的下方將曝光圖像形成在該感光鼓上,因此調色劑可能會從感光鼓和/或顯影裝置上掉落,這樣使得諸如圖像曝光裝置的反射鏡等光學部件可能會被污染。因此,圖像曝光裝置形成為這樣在感光鼓通過其受到激光束掃描并曝光的開口部分處設置由諸如玻璃等透明部件構成的曝光窗口, 并且設置在預定定時用于清潔曝光窗口的清潔部件。此外,在感光鼓沒有受到激光束掃描并曝光的非圖像曝光時間,為了防止調色劑等掉落到曝光窗口并附著在該曝光窗口上,圖像曝光裝置設置有用于以可開閉的方式覆蓋曝光窗口的表面的閘板部件。作為涉及這種圖像曝光裝置的技術,例如,已提出在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1-343876、 No. 2004-85899、No. 2006-267137、No. 2006-27618 以及 No. 2007-86605 中披露的技術。作為涉及用于這種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的技術,例如,已提出在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9-160470、No. 11-295950、No. 2001-343876以及 No. 2002-267983中披露的技術。根據上述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1-343876的清潔機構包括可以放置在圖像形成裝置的內部和外部并清潔圖像形成裝置內的待清潔部件的清潔部件,其中,該清潔機構形成為這樣該清潔部件沿其插入圖像形成裝置的方向和清潔部件從圖像形成裝置內部拔出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與待清潔部件接觸。根據上述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9-160470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光學系統(tǒng)和圖像形成處理單元,其中,該光學系統(tǒng)可以通過固定地設置在裝置主體并沿主掃描方向延伸的光發(fā)射面向外部發(fā)射光,該圖像形成處理單元包括可以通過暴露于從該光學系統(tǒng)發(fā)射出的光而形成靜電潛像的感光材料,并且可以經由裝置主體的插拔開口部分沿光學系統(tǒng)的主掃描方向移動該圖像形成處理單元而將該圖像形成處理單元置于裝置主體內部的安裝位置,或從該安裝位置取出該圖像形成處理單元,其中圖像形成處理單元形成為設置有這樣的清潔部件當圖像處理單元位于裝置主體內部的安裝位置時,該清潔部件可以位于與光學系統(tǒng)間隔的位置處,并且當清潔部件經由裝置主體的插拔開口部分沿光學系統(tǒng)的主掃描方向移動時,該清潔部件可以通過可滑動地與光學系統(tǒng)的光發(fā)射面接觸來去除附著物。此外,根據上述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11-295950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載體;對圖像載體進行充電的充電裝置;曝光裝置,其通過將圖像載體的帶電面曝光而在圖像載體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像;以及用于將靜電潛像顯影為可見調色劑圖像的顯影裝置,該曝光裝置具有光學系統(tǒng)、用于容納光學系統(tǒng)的外殼以及覆蓋形成在外殼中的開口的透明防塵部件,從外殼發(fā)射的光穿過該開口,其中,圖像載體安裝到單元保持體上以形成圖像載體單元,該圖像載體單元和顯影裝置保持在被支撐成可從圖像形成裝置主體拉出的拔出體處,并且圖像形成裝置形成為設置有防塵部件清潔器,當從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向前側拔出該拔出體或將該拔出體推入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并容納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時,該防塵部件清潔器根據拔出體的移動而移動,從而對設置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中的曝光裝置處的透明防塵部件進行清潔。此外,根據上述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2467983已提出的圖像形成裝置設置有用于從下方執(zhí)行將激光束偏轉掃描到感光材料上的光學寫入單元,其中,圖像形成裝置形成為在設置于光學寫入單元的激光束發(fā)射口的防塵玻璃部分的外表面處設置有可拆卸的防塵蓋。并且該圖像形成裝置還包括這樣的結構防塵蓋設置有用于清潔防塵玻璃部分的外表面的清潔機構。此外,根據上述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4-85899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光學單元,該光學單元具有光源和從光源發(fā)射的光從其中穿過的透明防塵部件,該圖像形成裝置利用從光源發(fā)射出的光照射感光材料而形成圖像,并且該圖像形成裝置形成為具有用于遮蔽透明防塵部件的可移動遮蔽裝置;以及設置在該遮蔽裝置中并用于清潔透明防塵部件的清潔裝置。此外,根據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6467137的圖像形成裝置通過將感光材料曝光于穿過安裝在光學單元的曝光窗口的防塵玻璃的激光而形成潛像,其中,該圖像形成裝置形成為具有用于遮蔽穿過防塵玻璃的激光的閘板部件;安裝在該閘板部件上的清潔工具;以及用于使間板部件沿防塵玻璃的表面移動的驅動裝置,并且該圖像形成裝置形成為這樣即,在間板部件受到驅動時,清潔工具在與防塵玻璃的表面可滑動地接觸的同時移動。此外,根據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6-27168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載體;顯影裝置,其設置成與圖像載體相對,用于對圖像載體上形成的潛像進行顯影;寫入裝置,其設置在圖像載體下方,用于在圖像載體上形成潛像;以及曝光通過部分, 來自寫入裝置的曝光通過該曝光通過部分,其中,該圖像形成裝置形成為具有可以以相對于曝光通過部分小于90度的打開角度而被打開/關閉的開/閉裝置;以及用于驅動開/閉裝置以便打開/關閉該開/閉裝置的驅動裝置。此外,根據上述未經審查的已公布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7-86605的閘板設置在具有光射出窗口的光掃描裝置附近,并且該閘板沿與光掃描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通過第一開口進行往復運動而打開/關閉,掃描光從第一開口中穿過,其中,該閘板形成為這樣即, 第二開口設置在與用于清潔光射出窗口的清潔部件的插入操作相關聯的位置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圖像曝光裝置和使用該圖像曝光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與設置在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部件被覆蓋時間板部件不進入清潔部件所通過的通過區(qū)域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所述圖像曝光裝置或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高度尺寸。此外,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圖像曝光裝置和使用該圖像曝光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其可以防止出現下述情形所述清潔部件在其被引導部件引導的狀態(tài)下進行移動時,所述清潔部件在不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行移動而不對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進行清潔??梢酝ㄟ^下述方案實現上述目的。(1) 一種圖像曝光裝置,包括光學單元,其發(fā)射光以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曝光圖像;外殼,其容納所述光學單元并具有圖像曝光窗口,其中,允許光穿過所述圖像曝光窗口以形成所述曝光圖像;透明防塵部件,其位于所述圖像曝光窗口處;以及閘板部件,其在覆蓋所述防塵部件的上方區(qū)域的遮蔽位置和允許光穿過所述防塵部件以在所述感光材料的表面上形成曝光圖像的敞開位置之間切換,其中,所述防塵部件的上方區(qū)域用作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所述清潔部件用于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當所述閘板部件位于所述遮蔽位置時,所述間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進入所述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2)根據上述第(1)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其中,所述閘板部件根據可替換地固定所述感光材料的固定部件的移動而在所述遮蔽位置和所述敞開位置之間切換。(3)根據上述第( 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件以可開閉的方式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主體內,并且用作固定所述感光材料的端部的內蓋,所述內蓋設置有與所述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連通的開口部分。(4)根據上述第(1)項到第( 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其中,所述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包括在所述清潔部件進行往復運動中所述清潔部件與所述防塵部件間隔的區(qū)域;以及在所述清潔部件進行往復運動中所述清潔部件與所述防塵部件接觸的區(qū)域。(5)根據上述第( 項到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其中,所述遮蔽位置為所述間板部件進入所述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的位置,并且所述敞開位置為所述閘板部件使所述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敞開的位置。(6)根據上述第( 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還包括開閉部件,其根據所述固定部件的移動而打開和關閉設置在所述內蓋的開口部分。(7)根據上述第(1)項到第( 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還包括刮除部件,其刮除附著到所述清潔部件上的污物。(8)根據上述第(7)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其中,所述刮除部件兼作打開和關閉設置在所述內蓋的開口部分的開閉部件。(9) 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形成裝置主體;感光材料,其可替換地安裝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上;
圖像曝光裝置,其具有圖像曝光窗口,用于在所述感光材料上形成曝光圖像的光穿過所述圖像曝光窗口;透明防塵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圖像曝光窗口處;開閉部件,其以可開閉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上并可替換地固定所述感光材料;閘板部件,其根據所述開閉部件的移動,在覆蓋所述防塵部件的上方區(qū)域的遮蔽位置和允許光穿過所述防塵部件以在所述感光材料的表面形成曝光圖像的敞開位置之間切換,其中,所述防塵部件的上方區(qū)域用作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所述清潔部件用于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當所述間板部件位于所述遮蔽位置時,所述間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進入所述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10) —種圖像曝光裝置,包括光學單元,其發(fā)射光以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曝光圖像;外殼,其容納所述光學單元并具有圖像曝光窗口,其中,允許光穿過所述圖像曝光窗口以形成所述曝光圖像;透明防塵部件,其位于所述圖像曝光窗口處;以及閘板部件,其在覆蓋所述防塵部件的上方區(qū)域的遮蔽位置和允許光穿過所述防塵部件以在所述感光材料的表面上形成曝光圖像的敞開位置之間切換,其中,所述防塵部件的上方區(qū)域用作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所述清潔部件用于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當所述閘板部件位于所述遮蔽位置時,所述間板部件阻止所述清潔部件進入所述通過區(qū)域。(11) 一種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包括清潔部件,其用于清潔位于圖像曝光裝置的圖像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防塵部件的表面,其中,利用所述圖像曝光窗口在感光材料上執(zhí)行圖像曝光;引導部件,其引導所述清潔部件以使所述清潔部件沿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移動, 所述引導部件包括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其中,在所述清潔部件處于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間隔的狀態(tài)下,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前通道插入到所述防塵部件在其后側的端部, 當拔出被插入到所述向前通道在其后側的端部的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后通道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以進行清潔;以及移動方向限制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以及所述清潔部件上,用于限制所述清潔部件的移動方向以使所述清潔部件僅僅可以沿一個方向移動。(12)根據上述第(11)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其中,所述移動方向限制部件為具有楔形凸出部分的閂鎖機構,所述楔形凸出部分具有位于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的滑動表面以及所述清潔部件的滑動表面上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當所述清潔部件沿可移動方向移動時,通過使所述清潔部件上的第一面以及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上的第一面中的至少一個第一面退避,所述第一面允許所述清潔部件移動,并且當所述清潔部件沿其移動受到阻止的方向移動時,所述清潔部件上的第二面以及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上的第二面共同地阻止所述清潔部件移動。(13)根據第(11)項或第(1 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其中,所述閂鎖
7機構設置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兩者中。(14)根據第(1 項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其中,構成所述閂鎖機構的所述楔形凸出部分的布置間距和所述楔形凸出部分的尺寸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之間不同,并且在插入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不同于在拔出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15) —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圖像形成裝置主體;感光材料,其安裝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上;圖像曝光裝置,其具有圖像曝光窗口,用于在所述感光材料上形成曝光圖像的光穿過所述圖像曝光窗口;透明防塵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圖像曝光窗口處;清潔部件,其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引導部件,其引導所述清潔部件以使所述清潔部件沿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移動, 所述引導部件包括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其中,在所述清潔部件處于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間隔的狀態(tài)下,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前通道插入到所述防塵部件在其后側的端部, 當拔出被插入到所述向前通道在其后側的端部的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后通道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以進行清潔;以及移動方向限制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以及所述清潔部件上,用于限制所述清潔部件的移動方向以使所述清潔部件僅僅可以沿一個方向移動。在根據上述第(1)項的實施例中,與設置在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部件被覆蓋時閘板部件不進入清潔部件所通過的通過區(qū)域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所述圖像曝光裝置或圖像形成裝置的高度尺寸,從而可以實現裝置的小型化。此外,在根據上述第( 項的實施例中,在更換所述感光材料時,可以確實可靠地通過所述間板部件覆蓋設置在所述曝光窗口處的所述透明部件,從而可以避免出現所述透明部件被污染的情形。而且,在根據上述第(3)項的實施例中,相似地,在更換所述感光材料時,可以確實可靠地通過所述間板部件覆蓋設置在所述曝光窗口的所述透明部件,從而可以避免出現所述透明部件被污染的情形。此外,在根據上述第(4)項的實施例中,與所述清潔部件沿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進行往復運動的情況不同,可以避免污物殘留在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上。此外,在根據上述第( 項的實施例中,與設置在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部件被覆蓋時閘板部件不進入清潔部件所通過的通過區(qū)域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所述圖像曝光裝置的高度尺寸。此外,在根據上述第(6)項的實施例中,可以避免在所述固定部件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下所述清潔部件錯誤地被插入的情形。而且,在根據上述第(7)項的實施例中,即使多次使用所述清潔部件,也可以防止由附著到所述清潔部件的污物而引起所述防塵部件受到污染。此外,在根據上述第(8)項的實施例中,可以避免用戶在內蓋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下錯誤地插入所述清潔部件而損壞所述間板部件等。此外,在根據上述第(9)項的實施例中,可以提供這樣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可以實現與通過根據上述第(1)項的實施例所實現的效果相似的效果。此外,在根據上述第(10)項的實施例中,與設置在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部件被覆蓋時閘板部件不位于與清潔部件所通過的通過區(qū)域相交叉的位置處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所述圖像曝光裝置的高度尺寸。在根據上述第(11)項的實施例中,可以使得用于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的所述清潔部件可靠地沿一個方向移動以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在根據上述第(12)項的實施例中,可以以簡單的結構使得用于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的所述清潔部件可靠地沿一個方向移動以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此外,在根據上述第(1 項的實施例中,可以使得用于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的所述清潔部件更可靠地沿一個方向移動。此外,在根據上述第(14)項的實施例中,用戶可以根據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來確認可靠地執(zhí)行了所述清潔部件的插入操作和拔出操作。此外,在根據上述第(1 項的實施例中,可以提供這樣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可以實現與通過根據上述第(11)項的實施例所實現的效果相似的效果,并且可以防止由于調色劑等附著到所述圖像曝光裝置的防塵部件上而伴隨發(fā)生的圖像質量劣化。
基于下述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其中圖1為示出用作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全色打印機的一部分的示意圖;圖2為示出用作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全色打印機的示意圖;圖3為示出用作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全色打印機的圖像形成部分的示意圖;圖4為示出如何布置中間轉印帶的示意圖;圖5為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曝光裝置的示意圖;圖6為示出閘板部件的透視示意圖;圖7為示出用作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全色打印機的外觀透視圖;圖8為示出用作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全色打印機的前蓋被打開的狀態(tài)的外觀透視圖;圖9為示出連桿機構的透視示意圖;圖10為示出閘板部件的透視示意圖;圖11為示出凸輪部件的側視圖;圖12為示出凸輪部件的透視示意圖;圖13為示出閘板部件如何移動的透視示意圖;圖14為示出用作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全色打印機的一部分的示意圖;圖15為示出用作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全色打印機的內蓋被打開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16為示出如何插入清潔棒的透視示意圖;圖17為示出清潔棒的透視示意圖;圖18為示出清潔棒的正視圖;圖19為示出如何通過清潔棒進行清潔的示意圖;圖20為示出用于防止清潔棒返回的機構的示意圖;圖21為示出刮除部件的透視示意圖;圖22為示出刮除部件的透視示意圖;圖23為示出刮除部件的透視示意圖;圖M為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圖;圖25為示出通道形成部件的透視示意圖;圖沈為示出用于防止清潔棒返回的機構的示意圖;圖27為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2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的示意圖; 以及圖觀為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2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中,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實施例1圖2示出了用作圖像形成裝置的串聯式數字全色打印機,該圖像形成裝置應用了根據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1的圖像曝光裝置以及清潔裝置。在圖2中,參考標號1代表串聯式數字全色打印機的主體,并且該打印機主體1的內部設置有圖像處理裝置(未示出),該圖像處理裝置用于對從例如未示出的掃描儀、個人計算機和/或電話線路傳送來的圖像數據執(zhí)行預定的圖像處理。如圖2中所示,在串聯式數字全色打印機主體1內部,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青色)(C)以及黑色⑷的四個圖像形成單元(圖像形成部分)2Y、2M、2C以及I以固定的間隔平行布置成相對于水平方向以預定的角度(例如,10度)對角地傾斜,使得第一色的黃色(Y)的圖像形成單元2Y位于相對高的位置而最終色的黑色(K)的圖像形成單元I 位于相對低的位置。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以及黑色⑷的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布置成按此方式以預定的角度對角地傾斜,從而與水平地布置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 2M、2C以及I的情況相比,可以將寬度方向的距離設定為更短的距離,從而減小了打印機主體1的寬度,以便實現小型化。這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基本上以相似的方式形成。大體上說,如圖 2和圖3所示,圖像形成單元的每一個都包括感光鼓3(3Y、3M、3C、;3K),其用作由未示出的驅動裝置以預定的速度可旋轉地驅動的圖像載體;一次充電用的充電輥M4Y、4M、4C、4K),
10其均勻地對感光鼓3的表面進行充電;顯影裝置6(6Y、6M、6C、6K),其利用預定顏色的調色劑對通過后述的圖像曝光裝置5的圖像曝光而在感光鼓3上形成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以及用于清潔感光鼓3的表面的清潔裝置7。作為感光鼓3,使用例如由形成為具有30mm的直徑的鼓狀并且在表面具有保護層的有機感光材料構成的部件,并且感光鼓3由未示出的驅動電動機以預定的旋轉速度可旋轉地驅動。此外,作為充電輥4,使用例如在其芯棒表面涂覆有由合成樹脂和/或橡膠制成且電阻受到調節(jié)的導電層的輥狀充電裝置,作為該充電輥4的芯棒,使用預定的充電偏壓施加于其上的部件。此外,用于去除諸如附著到充電輥4的表面上的調色劑等異物的清潔輥 4a(4aY,4aM,4aC,4aK)布置成與該充電輥4的表面接觸。如圖2中所示,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所共用的圖像曝光裝置5設置在這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下部。如圖3中所示,圖像曝光裝置5包括各自發(fā)射根據圖像數據而受到調制的激光束的四個未示出的半導體激光器;因而,通過多角鏡8執(zhí)行從這些半導體激光器發(fā)出的四束激光束(LB-Y、LB-M、LB-C、LB-K)的偏轉掃描,并且經由未示出的透鏡和/或反射鏡利用這些激光束對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 的感光鼓3進行掃描曝光。在該實施例中,圖像曝光裝置5設置成橫跨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 的下部,并且這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設置成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因此,圖像曝光裝置5設置在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下部形成的且從正面看呈大致三角形的空間中,以使得對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感光鼓3進行掃描曝光的各個激光束的光路長度相等。從圖像處理裝置將各色的圖像數據依次輸出到圖像曝光裝置5,并且從該圖像曝光裝置5根據圖像數據而發(fā)射出的激光束LB-Y、LB-M、LB-C以及LB-K對相應的感光鼓3 的表面進行掃描曝光,從而形成靜電潛像,其中,該圖像曝光裝置5設置為黃色(Y)、品紅色 (M)、藍綠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所共用的裝置。通過顯影裝置6Y、6M、6C以及6K將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靜電潛像顯影為黃色(Y)、品紅色(M)、 藍綠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調色劑圖像。通過一次轉印輥11(11Y、11M、11C、11K)將依次形成在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 2C以及I的感光鼓3上的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調色劑圖像多重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0上,其中,該中間轉印帶10用作在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 以及I上方以傾斜狀態(tài)布置的帶狀中間轉印部件。中間轉印帶10為由多個輥張緊的帶狀部件并且布置成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以便帶狀部件的下側行進區(qū)域沿其行進方向的下游位于較低位置并且該帶狀部件的下側行進區(qū)域沿其行進方向的上游位于較高位置。具體而言,如圖2中所示,中間轉印帶10布置成以恒定的張力張緊在驅動輥13、支撐輥12、張緊輥14、第一惰輥15以及第二惰輥16上,并且經由未示出的具有優(yōu)良恒定速度性能的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的驅動輥13沿箭頭所指示的方向以預定的速度受到循環(huán)驅動。作為中間轉印帶10,例如,使用這樣的部件通過將諸如柔性的聚酰亞胺等合成樹脂薄膜形成為帶狀并利用焊接等將該帶狀的合成樹脂薄膜的兩端連接而形成為環(huán)帶。中間轉印帶10布置成在其下側行進區(qū)域與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感光鼓3Y、3M、 3C以及I相接觸。此外,如圖4中所示,中間轉印帶10布置成其下側行進區(qū)域IOa相對于水平方向 H以θ角度(例如10度)傾斜,并且布置成這樣二次轉印輥17抵靠驅動輥13所張緊的中間轉印帶10的表面,該二次轉印輥17用作將已被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0上的調色劑圖像二次轉印到記錄介質上的二次轉印裝置。如圖2中所示,通過與驅動輥13壓力接觸的二次轉印輥17利用擠壓力和靜電力將多重轉印在中間轉印帶10上的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以及黑色⑷的各色調色劑圖像二次轉印在用作記錄介質的記錄紙張18上,并且各色調色劑圖像已經轉印到其上的記錄紙張18被傳送到位于上方的定影器19。二次轉印輥17形成為在橫向上與驅動輥 13壓力接觸,并且將各色調色劑圖像二次轉印到沿豎直方向從下方向上方傳送的記錄紙張 18上。此外,通過定影器19利用熱及壓力對各色調色劑圖像已轉印到其上的記錄紙張 18進行定影處理,然后經由定影器19的送出輥20和紙張排出路徑21通過排出輥22將該記錄紙張18排出到設置在打印機主體1上部的排出托盤23上。如圖2中所示,從布置在打印機主體1內部的送紙托盤對供給的各自具有預定尺寸且由預定材料制成的記錄紙張18在通過送紙輥25和一對紙張分離傳送輥沈、27被一張一張地分離的狀態(tài)下暫時地傳送到阻擋輥28處并停止。從送紙托盤M供給的記錄紙張18 通過在預定定時(預定時間)可旋轉地受到驅動的阻擋輥觀而被傳送到中間轉印帶10的
二次轉印位置。在圖2中,參考標號以及29Κ分別表示用于向黃色(Y)、品紅色(M)、 藍綠色(C)以及黑色⑷的各色顯影裝置6Y、6M、6C以及6K供給預定顏色的調色劑的調色劑盒,并且由于黑色調色劑盒被頻繁使用,因此與其他顏色的調色劑盒相比,容納黑色(K) 調色劑的調色劑盒形成為具有較大的尺寸。此外,在圖2中,參考標號30表示設置在打印機主體1的側面的手動托盤30,并且各自由所期望的材料制成并具有預定尺寸的記錄紙張18從該手動托盤30經由送紙輥31 和紙張分離傳送輥32傳送到阻擋輥觀。圖3示出上述數字全色打印機的各個圖像形成單元。如圖3中所示,上述黃色、品紅色、藍綠色以及黑色的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 以及I全都以相似的方式形成,這四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形成為這樣S卩,如上所述在預定定時依次形成黃色、品紅色、藍綠色以及黑色的調色劑圖像。如上所述,各色的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包括感光鼓3,并且通過一次充電用的充電輥4均勻地對這些感光鼓3的表面進行充電。其后,根據圖像數據從圖像曝光裝置5發(fā)射出的激光束 LB-Y、LB-M、LB-C以及LB-K對感光鼓3的表面進行掃描曝光,從而形成與各色相對應的靜電潛像。用以對感光鼓3進行掃描曝光的激光束LB-Y、LB-M、LB-C以及LB-K設定為這樣 這些激光束LB-Y、LB-M、LB-C以及LB-K從感光鼓3的正下方略微向右的斜下方以預定的傾斜角對感光鼓3進行曝光。通過各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顯影裝置6的顯影輥6a(6aY、6aM、6aC、6aK)利用黃色、品紅色、藍綠色以及黑色的調色劑將感光鼓3上形成的靜電潛像顯影為可見調色劑圖像,并且通過一次轉印輥11的帶電而將這些可見調色劑圖像依次多重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0上。各個顯影裝置6Y、6M、6C以及6K采用雙組分顯影系統(tǒng),其中,該雙組分顯影系統(tǒng)使用包括調色劑和載體的雙組分顯影劑6b,并且各個顯影裝置形成為在各個顯影輥6a的表面上形成包括調色劑和載體的雙組分顯影劑6b的磁刷,從而將形成在對應顏色的感光鼓 3Y、3M、3C以及I表面上的靜電潛像顯影。應當注意到,通過清潔裝置7(7Y、7M、7C以及7K)從已經完成調色劑圖像轉印處理后的感光鼓3的表面去除殘余調色劑、紙粉等,從而準備隨后的圖像形成處理。清潔裝置7 各自都包括清潔刮板7a(7aY、7aM、7aC以及7aK),并且使用該清潔刮板7a去除感光鼓3上的廢調色劑。而且,如圖2中所示,在二次轉印后通過清潔裝置33從已經完成調色劑圖像轉印處理后的中間轉印帶10的表面去除殘余調色劑、紙粉等,從而準備隨后的圖像形成處理。 如圖2中所示,清潔裝置33包括清潔刮板33a,并且使用該清潔刮板33a去除中間轉印帶 10上的廢調色劑、紙粉等。此外,如圖5中所示,根據該實施例的圖像曝光裝置5包括基于與黃色、品紅色、 藍綠色以及黑色各色相對應的圖像數據而發(fā)射激光束LB-Y、LB-M、LB-C以及LB-K的四個未示出的半導體激光器;和/或諸如多角鏡8或未示出的透鏡和/或未示出的反射鏡等光學部件。如果諸如調色劑等異物附著在這些光學部件上,則激光束LB-Y、LB-M、LB-C以及 LB-K被遮擋和/或散射,從而會導致曝光在感光鼓3上的圖像的質量劣化。因此,為了防止諸如調色劑等異物侵入圖像曝光裝置5內,在該圖像曝光裝置5的外周用箱形外殼35密封該圖像曝光裝置5。此外,外殼35在其上端面3 處設置有曝光窗口 36(例如,36Y、36M),其中,利用激光束LB-Y、LB-M、LB-C以及LB-K穿過這些曝光窗口 36 對黃色、品紅色、藍綠色以及黑色的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感光鼓3進行掃描曝光,并且這些曝光窗口 36設置有用于防止諸如調色劑等異物侵入且各自都由透明玻璃板等構成的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這些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水平地布置,并且布置成這樣各個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高度根據各個感光鼓3Y、3M、 3C以及I的傾斜度而逐漸不同。此外,如圖5中所示,在圖像曝光裝置5的表面可滑動地設置有用于打開/關閉四個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閘板部件38。如圖6中所示,該閘板部件38由諸如不銹鋼和/或鋁等金屬制成的金屬片材形成,并包括平行地布置在圖像曝光裝置5上表面的閘板部分39(39Y、39M、39C以及39K);與閘板部分39的兩端連續(xù)地設置并向下彎曲的直立板部分40和41 ;以及設置在直立板部分40和41的下端并向外側凸出的滑動部分42和 43。如圖6中所示,在閘板部件38的閘板部分39之間,在與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曝光的切口部分44Y、44M、44C以及44K。如圖5中所示, 圖像曝光裝置5形成為這樣切口部分44Y、44M、44C以及44K移動到防塵部件37Y、37M、37C 以及37K的上部,從而執(zhí)行圖像曝光。此外,如圖6中所示,閘板部件38形成為這樣根據以可開閉的方式設置在打印機主體1內的正面(前表面)的內蓋45的開/閉操作,閘板部件38移動到防塵部件37Y、 37M、37C以及37K受到遮蔽的遮蔽位置以及移動到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被敞開
13的敞開位置。更具體而言,如圖7中所示,在打印機主體1的正面設置有進行維修時打開/關閉的前蓋46,該前蓋46可經由設置在前蓋46下端的未示出的鉸鏈部分朝向前側打開或關閉。 如圖8中所示,在前蓋46內側,用作固定部件的內蓋45安裝成可經由設置在內蓋45下端的鉸鏈部分47相對于打印機主體1朝向前側(正面?zhèn)?打開或關閉,其中,該內蓋45用于覆蓋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正面。該內蓋45具有固定圖像形成單元2Y、2M、2C 以及I的前側位置的功能,并且例如在更換(替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時打開/關閉,并且在打印機主體1內構成框架48的前側的第二框架。此外,為了防止發(fā)生卡紙等時用戶錯誤地打開/關閉內蓋45,在內蓋45的左右上部設置有操作桿49和50,其中, 該操作桿49和50用于僅當其旋轉到打開位置后才可打開內蓋45。此外,如圖6和圖9所示,在內蓋45的內表面的一端(在示出的實例中為左端) 設置有用于使閘板部件38移動的連桿機構51。該連桿機構51包括安裝成固定到內蓋45 的內表面的第一連桿52 ;可水平滑動地安裝到打印機主體1的第三連桿M ;以及將第一連桿52和第三連桿M彼此連接的第二連桿53。第一連桿52固定地安裝到內蓋45的內表面以便向打印機主體1的內部凸出,并且第一連桿52設置有用于引導第二連桿53的前端 53b的弧形凹槽部分55。此外,第二連桿53的基部端53a可旋轉地支撐在第三連桿M的前端,并且第二連桿53的前端5 可滑動地配合入第一連桿52的凹槽部分55。此外,經由下述部件將第三連桿M安裝成沿水平方向可滑動沿第三連桿M的縱向設置的滑動凹槽Ma;以及沿水平方向以預定的間隔設置打印機主體1的內部并且凸出的兩個滑動銷56。 第三連桿M在其中間位置的下端安裝有圓柱形凸輪隨動部件57,并且凸輪隨動部件57與安裝到間板部件38的上端的平板狀凸輪部件58相接合。設置在第三連桿M的凸輪隨動部件57和安裝到閘板部件38上的凸輪部件58用于將第三連桿M伴隨著內蓋45的開/閉操作而沿水平方向的滑動操作轉換成閘板部件38 沿圖像曝光裝置5的上表面的滑動操作。在內蓋45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旋轉時,如圖6和圖10所示,安裝到內蓋45的第一連桿52沿圖6中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并且如圖10所示,配合入第一連桿52的凹槽部分55中的第二連桿53在隨著第一連桿52的旋轉操作而旋轉的同時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移動。此外,與第二連桿53的基部端53a連接的第三連桿M也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移動。然后,設置在第三連桿M的下端并向下凸出的凸輪隨動部件57連同第三連桿M 一起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滑動。凸輪隨動部件57配合入在凸輪部件58中形成為弧形的引導凹槽59中。此外,如圖11和圖12中所示,引導凹槽59傾斜地設置成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而位于較高的位置。因此,凸輪隨動部件57在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滑動時, 凸輪部件58在沿箭頭所指示的方向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側面滑動的同時進行移動以便逐漸上升。類似地,如圖13中所示,其一端安裝到凸輪部件58上的間板部件38在沿箭頭所指示的方向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側面滑動的同時進行移動以便逐漸上升。結果,如圖1中所示,隨著內蓋45被打開,閘板部件38遮蔽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并且如圖14中所示,隨著內蓋45被關閉,閘板部件38使圖像曝光裝置5的曝光窗口敞開。
此外,在該實施例中,設置有用于在預定定時(例如更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 以及I時)對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進行清潔的清潔部件。如圖15中所示,在打印機主體1的框架48中與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Y、37M、 37C以及37K的上部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用于引導用作清潔部件的清潔棒60的引導通道 61 (61Y、61M、61C以及61K)。引導通道61形成為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內部與防塵部件37Y、 37M、37C以及37K平行地延伸,并且形成為這樣在沿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引導被插入打印機主體1中的清潔棒60的同時,通過清潔棒60對防塵部件37Y、37M、37C 以及37K的表面進行清潔。實際上,在該實施例中,如上所述,閘板部件38的開/閉操作構成為與內蓋45的開/閉操作聯動,這可能會使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被調色劑等污染。然而,這主要是在內蓋45處于打開狀態(tài)下更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時造成的。因此,該實施例構成為這樣當打開內蓋45以更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 時,閘板部件38進入遮蔽狀態(tài),從而遮蔽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因此,為了在內蓋45處于打開狀態(tài)下可通過清潔棒60對防塵部件37Y、37M、37C 以及37K進行清潔,如圖1中所示,在內蓋45處于打開狀態(tài)下,通過閘板部件38遮蔽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另一方面,為了在使清潔棒60不與閘板部件38干涉的情況下可對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進行清潔,在間板部件38和防塵部件37Y、 37M、37C以及37K之間需要清潔棒60插入其中并進行往復運動的大空間。結果,包括有閘板部件38的圖像曝光裝置5的高度增加,從而不可能實現配備有圖像曝光裝置5的整個全色打印機的小型化。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該實施例構成為包括防塵部件,其設置在圖像曝光窗口,通過該圖像曝光窗口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曝光圖像;以及間板部件,其在覆蓋防塵部件的表面的遮蔽位置和允許通過防塵部件以在感光材料的表面上形成曝光圖像的敞開位置之間切換,其中,防塵部件的表面用作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該清潔部件用于對防塵部件的表面進行清潔,當閘板部件位于覆蓋防塵部件的表面的遮蔽位置時,閘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進入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在該實施例中,間板部件可以設置在這樣的位置即,在遮蔽位置處與清潔部件的通過區(qū)域相交的位置。換句話說,在該實施例中,如圖1中所示,引導通道61相鄰地布置在防塵部件37Y、 37M、37C以及37K的附近,其中,作為用于清潔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的清潔部件的清潔棒60引導穿過該引導通道61,并且閘板部件38形成為這樣即,在該閘板部件38位于用于覆蓋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的遮蔽位置時,該閘板部件38 的至少一部分進入清潔棒60的引導通道61。此外,在該實施例中,當通過清潔棒60清潔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時,如圖14中所示閘板部件38必須被打開。由于閘板部件38被打開且內蓋45處于關閉狀態(tài),因此在內蓋45處于關閉狀態(tài)下,清潔棒60插入引導通道61以清潔防塵部件37Y、 37M、37C以及37K的表面。因此,如圖8和圖16中所示,內蓋45設置有用于插入清潔棒60 的開口部分70(70Y、70M、70C以及70K)。此外,該打開部分70設置有導入板71,其中,該導入板71以錐形的方式向上敞開,以便將清潔棒60引導入開口部分70中。如圖17和圖18中所示,清潔棒60形成為細長的棒狀,并在其前端的下端面設置有由非織造織物構成的清潔片62,該清潔片62纏繞由合成樹脂等制成的保持部件63的底面和縱向的前端側面和后端側面。另外,容納部件63與清潔棒60的前端60a接合以便經由搭扣配合件63a等可更換。此外,清潔棒60的前端60a在其上端面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將被插入打印機主體1的引導通道61的引導部分64。應當注意到,清潔棒60在其基部端設置有用戶用以抓握清潔棒60的把手部分65。此外,在圖17中,參考標號66代表止動件。實際上,該實施例實施為包括清潔部件,其用于清潔設置在圖像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防塵部件的表面,其中,利用圖像曝光窗口在感光材料上執(zhí)行圖像曝光;引導部件,其引導清潔部件以使清潔部件沿防塵部件的表面移動,該引導部件包括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其中,在清潔部件處于與防塵部件的表面間隔的狀態(tài)下,清潔部件穿過向前通道插入到防塵部件在其后側的端部,當拔出被插入到向前通道在其后側的端部的清潔部件時,清潔部件穿過向后通道與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以進行清潔;以及移動方向限制部件,其設置在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以及清潔部件上, 用于限制移動方向以使清潔部件僅僅可以沿一個方向移動。具體而言,在該實施例中,如圖25中所示,打印機主體1中用作清潔部件的清潔棒 60所插入的引導通道61由沿感光鼓3的軸向形成為細長的矩形框架狀的引導部件80構成。由該引導部件80構成的引導通道61包括上下兩個通道,即位于上部的向前通道67 以及位于下部的向后通道68。僅當清潔棒60插入到打印機主體1在其后側的端部時,該引導通道61的上部向前通道67用于使清潔棒60移動;這樣,通過該上部向前通道67,清潔棒60沿位于與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間隔的位置移動,并且不清潔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另一方面,在引導通道61中,僅當清潔棒60被拔出到打印機主體1在其前端的端部時,下部向后通道68用于使清潔棒60移動;這樣,通過下部向后通道68,利用設置在上部向前通道67位于其后側的端部的下推部分69將清潔棒60下推到下部向后通道68。引導通道61以這種方式由上下兩個通道形成,這樣設計的原因在于如果引導通道61僅僅由一個通道形成,則用戶可以使清潔棒60往復穿過該通道,這樣便會由于用戶使清潔棒60進行往復運動而使得污物殘留在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因此,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引導通道61由上下兩個通道形成。注意到,即使引導通道61由上下兩個通道形成,在清潔棒60移動到下部通道時, 用戶仍可以使清潔棒60往復運動。因此,為了可靠地避免用戶使清潔棒60往復運動,如圖 17中所示,清潔棒60的引導部分在其兩個側面設置有朝向一個方向且從平面圖看各自形成為直角三角形的凸出部分72。此外,如圖沈中所示,引導通道61的下部向后通道68在其兩個側面設置有與清潔棒60的突起朝向同一方向的凸出部分73。如圖20和圖沈中所示,凸出部分72各自形成為具有第一面7 和第二面72b的楔形,并且凸出部分73各自形成為具有第一面73a和第二面73b的楔形。通過使第一面 7 和73a中之一退避而使得第一面7 和73a允許清潔部件移動,并且當清潔部件沿移動受到阻止的方向移動時,第二面72b和7 共同地阻止清潔部件移動,從而構成用作移動方向限制裝置的閂鎖機構,該移動方向限制裝置用于限制移動方向以使清潔棒60僅可以沿一個方向移動。
此外,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向前通道67和向后通道68布置成在與清潔棒60的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略微偏離,并且如圖19所示,移動通過向后通道68的清潔棒60 位于與防塵部件37的表面相對應的位置。應當注意到,如圖25中所示,清潔棒60從上部向前通道67向下部向后通道68移動時,在下部向后通道68位于其后側的端部設置的傾斜表面81允許清潔棒60朝向布置成在與清潔棒60的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略微偏離的向后通道68平穩(wěn)地移動。此外,當用戶試圖使清潔棒60在下部向后通道68中向后側移動,閂鎖機構通過清潔棒60的凸出部分72與下部導向通道68凸出部分73的接合以阻止清潔棒60向后側移動。在上述結構中,如下所述,應用根據本實施例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的全色打印機可以防止由于下述情形而引起的污物殘留在防塵部件的表面和/或清潔部件的過度磨損清潔部件在被引導部件引導的狀態(tài)下進行移動時,該清潔部件在不與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進行移動而不對防塵部件的表面進行清潔,或者清潔部件不必要地進行
往復運動。此外,基本上,當更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時,清潔棒60用于清潔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并且假定清潔棒60不是已經被使用僅僅一次后就被更換,而是已經使用多于一次后才更換。因此,如果在調色劑等附著到清潔棒60的清潔面62 上的狀態(tài)下再次使用該清潔棒60時,則由于與上述往復運行的情況相同的原因而使得污物可能會殘留在防塵部件37Y、37M、37C以及37K的表面上。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本實施例實施為這樣當從打印機主體1中拔出清潔棒60時刮除附著到清潔棒60的清潔面上的污物。如圖21中所示,打印機主體1的框架48在引導通道61的后側設置有用于刮除附著到清潔棒60的清潔面上的污物的刮除部件80。如圖 22中所示,該刮除部件80設置在引導通道61的出口部分的下端。如圖23中所示,在與引導通道61的出口部分相對應的位置處豎直地設置有用于刮除附著到清潔棒60的清潔面62 上的污物的刮除片81,并且在各個刮除片81的后側一體地設置有用于收集所刮除的污物的收集箱82。此外,如圖21中所示,刮除部件80也兼作用于對引導通道61進行打開/關閉的開/閉部件。如圖15中所示,在打印機主體1中,在內蓋45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下,引導通道 61處于其朝向框架48敞開的狀態(tài)。因此,在內蓋45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下,用戶可能會錯誤地從引導通道61插入清潔棒60,并且清潔棒60可能會與位于打印機主體1內的閘板部件38 等干涉并損壞該閘板部件38等。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如圖21中所示,該實施例實施為這樣當內蓋45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通過刮除部件80關閉引導通道61的入口部分。如圖21中所示,該刮除部件80保持為這樣刮除部件80可以相對于位于打印機主體1的框架48處的部件83上下滑動,并且形成為使得設置在刮除部件80的下端的凸出部分84與設置在內蓋45的下端的凸出部分 85接合。因此,當內蓋45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設置在內蓋45的下端的凸出部分85與設置在刮除部件80的下端的凸出部分84接合以便上推刮除部件80,從而通過刮除部件80的刮除片81來關閉打印機主體1的引導通道61。在上述結構中,如下所述,當與設置在曝光窗口的透明部件被覆蓋的狀態(tài)下閘板
17部件不進入清潔部件所通過的通過區(qū)域的情況相比,應用根據該實施例的圖像曝光裝置的全色打印機可以減小圖像曝光裝置或圖像形成裝置的高度尺寸。具體而言,如圖2和圖3中所示,在根據該實施例的全色打印機中,圖像曝光裝置5 根據各色的圖像數據在各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以及黑色(K)的圖像形成單元 2Y、2M、2C以及I的感光鼓3Y、3M、3C以及I上形成曝光圖像。然后,根據各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以及黑色(K)的圖像數據在感光鼓3Y、3M、3C以及I的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并且通過顯影裝置6Y、6M、6C以及6K將在各個感光鼓3Y、3M、3C以及I的表面上形成的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形成對應顏色的調色劑圖像。已被多重轉印在中間轉印帶10上之后,形成在感光鼓3Y、3M、3C以及I上的這些各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以及黑色(K)的調色劑圖像被二次轉印在記錄紙張18 上并通過定影器19定影,然后,將記錄紙張18排出在設置于打印機主體1上部的排出托盤上。實際上,在全色打印機中,在長期連續(xù)進行打印操作期間,感光鼓3Y、3M、3C以及 3K的表面受到磨損而達到其壽命終點。因此,在感光鼓3Y、3M、3C以及I已經達到其壽命終點時,必須更換包括感光鼓3Y、3M、3C以及I的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在全色打印機中,如圖8中所示,在打開打印機主體1的前蓋46以更換圖像形成單元2Y、2M、2C以及I的過程中,將內蓋45的操作杠49和50旋轉到打開位置,從而如圖 10中所示,使內蓋45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打開。然后,在打印機中,如圖15中所示,在暴露于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的圖像形成單元 2Y、2M、2C以及I中,其感光鼓3將被更換的圖像形成單元2被拔出到前側,并且用新的圖像形成單元2更換該被拔出的圖像形成單元。此時,由于圖像形成單元2的感光鼓3與顯影裝置6相鄰,在更換圖像形成單元2時,如圖14所示,附著到感光鼓3的調色劑和/或位于顯影裝置6的開口部分的調色劑可能會掉落在位于下方的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 上,這可能會污染防塵部件37的表面。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在該實施例中,如圖10中所示,根據內蓋45的打開操作而關閉閘板部件38,并且如圖1中所示,由閘板部件38的閘板部分39對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進行遮蔽。因此,在更換圖像形成單元2時,即使附著到感光鼓3的調色劑和/或位于顯影裝置6的開口部分的調色劑已掉落,由閘板部件38的閘板部分39遮蔽防塵部件37,從而可以避免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被調色劑等污染的情形。此外,如圖1中所示,本實施例實施為這樣當遮蔽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 時,閘板部件38的閘板部分39進入清潔棒60的引導通道61。因此,在普通打印機的情況下,由于在間板部件38的間板部分39被關閉的狀態(tài)下通過清潔棒60對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進行清潔,因此,必須避免閘板部件38與清潔棒60的移動線路干涉,并且必須在閘板部件38和清潔棒60的移動線路之間設置大的空間,這樣便會導致裝置的大型化。相反,如圖14中所示,本實施例實施為這樣在內蓋45處于關閉的狀態(tài)下,即,根據內蓋45的操作而操作的閘板部件38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下,通過清潔棒60對圖像曝光裝置 5的防塵部件37進行清潔。因此,本實施例可以構造為這樣閘板部件38的閘板部分39在遮蔽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37時進入清潔棒60的引導通道61。結果,不必在閘板部件38和清潔棒60的移動線路之間設置大的空間,從而可以實現圖像曝光裝置5和打印機的小型化。此外,在前述實施例中,如圖M中所示,設置有用于對圖像曝光裝置5的防塵部件 37的表面進行清潔的清潔棒60。當清潔棒60移動通過引導通道61的下部向后通道68時, 由于由凸出部分72和73構成的閂鎖機構而使得清潔棒60僅僅可以朝向打印機主體1的前側移動。因此,可以防止諸如調色劑等污物殘留在防塵部件37的表面上和防止由于清潔棒 60不必要的往復運動而引起的過度磨損,上述調色劑等污物的殘留和清潔棒的過度磨損在用戶錯誤地通過使清潔棒60往復運動以對防塵部件37的表面進行清潔時發(fā)生。實施例2圖27和觀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2,并且下面將用與上述實施例1中的相同部分賦予相同的參考標號對實施例2進行描述。實施例2實施為這樣閂鎖機構設置在引導部件的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兩者上。具體而言,在實施例2中,如圖27和圖觀中所示,閂鎖機構8設置在引導部件61 的上部向前通道67和下部向后通道68兩者上,并且形成這樣上部向前通道67僅僅允許清潔棒60朝向插入方向移動,而下部向后通道68僅僅允許清潔棒60朝向拔出方向移動。更具體而言,如圖27中所示,引導通道61的上部向前通道67僅僅在其一個側面設置有由凸出部分91構成的閂鎖機構,并且下部向后通道68僅僅在其另一個側面設置有由凸出部分92構成的閂鎖機構。此外,如圖27中所示,清潔棒60在其一個側面設置有與向前通道67的凸出部分91相對應取向的凸出部分93,并且清潔棒60在其另一個側面設置有與向后通道68的凸出部分92相對應取向的凸出部分94。應當注意到,在圖28中,參考標號95表示板簧,這些板簧用于以可以沿退避方向彈性變位的方式保持清潔棒60的凸出部分93和94。上部向前通道67的凸出部分91和下部向后通道68的凸出部分92可以設定成這樣楔形凸出部分91的布置間距和該凸出部分91的尺寸與楔形凸出部分92的布置間距和該凸出部分92的尺寸相等。然而,上部向前通道67的凸出部分91和下部向后通道68的凸出部分92也可以設定成這樣楔形凸出部分91的布置間距和該凸出部分91的尺寸與楔形凸出部分92的布置間距和該凸出部分92的尺寸不同。因此,清潔棒60與上部向前通道67的凸出部分91接合時所產生的聲音可以不同于清潔棒60與下部向后通道68的凸出部分92接合時所產生的聲音,從而用戶可以根據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來確認可靠地執(zhí)行了清潔部件的插入操作和拔出操作。其他的結構和操作與上述實施例1相似,因此,將省略其描述。
19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包括清潔部件,其用于清潔位于圖像曝光裝置的圖像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防塵部件的表面, 其中,利用所述圖像曝光窗口在感光材料上執(zhí)行圖像曝光;引導部件,其引導所述清潔部件以使所述清潔部件沿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移動,所述引導部件包括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其中,在所述清潔部件處于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間隔的狀態(tài)下,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前通道插入到所述防塵部件在其后側的端部,當拔出被插入到所述向前通道在其后側的端部的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后通道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以進行清潔;以及移動方向限制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以及所述清潔部件上,用于限制所述清潔部件的移動方向以使所述清潔部件僅僅可以沿一個方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其中,所述移動方向限制部件為具有楔形凸出部分的閂鎖機構,所述楔形凸出部分具有位于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的滑動表面以及所述清潔部件的滑動表面上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當所述清潔部件沿可移動方向移動時,通過使所述清潔部件上的第一面以及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上的第一面中的至少一個第一面退避,所述第一面允許所述清潔部件移動,并且當所述清潔部件沿其移動受到阻止的方向移動時,所述清潔部件上的第二面以及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上的第二面共同地阻止所述清潔部件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其中, 所述閂鎖機構設置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兩者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其中, 構成所述閂鎖機構的所述楔形凸出部分的布置間距和所述楔形凸出部分的尺寸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之間不同,并且在插入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不同于在拔出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
5.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圖像形成裝置主體;感光材料,其安裝到所述圖像形成裝置主體上;圖像曝光裝置,其具有圖像曝光窗口,用于在所述感光材料上形成曝光圖像的光穿過所述圖像曝光窗口;透明防塵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圖像曝光窗口處; 清潔部件,其清潔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引導部件,其引導所述清潔部件以使所述清潔部件沿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移動,所述引導部件包括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其中,在所述清潔部件處于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間隔的狀態(tài)下,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前通道插入到所述防塵部件在其后側的端部,當拔出被插入到所述向前通道在其后側的端部的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清潔部件穿過所述向后通道與所述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以進行清潔;以及移動方向限制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以及所述清潔部件上,用于限制所述清潔部件的移動方向以使所述清潔部件僅僅可以沿一個方向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移動方向限制部件為具有楔形凸出部分的閂鎖機構,所述楔形凸出部分具有位于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的滑動表面以及所述清潔部件的滑動表面上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當所述清潔部件沿可移動方向移動時,通過使所述清潔部件上的第一面以及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上的第一面中的至少一個第一面退避,所述第一面允許所述清潔部件移動,并且當所述清潔部件沿其移動受到阻止的方向移動時,所述清潔部件上的第二面以及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上的第二面共同地阻止所述清潔部件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閂鎖機構設置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兩者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構成所述閂鎖機構的所述楔形凸出部分的布置間距和所述楔形凸出部分的尺寸在所述向前通道和所述向后通道之間不同,并且在插入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不同于在拔出所述清潔部件時所述閂鎖機構所產生的聲音。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圖像曝光裝置的清潔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該清潔裝置包括清潔部件,其清潔位于圖像曝光裝置的圖像曝光窗口處的透明防塵部件的表面,利用圖像曝光窗口在感光材料上執(zhí)行圖像曝光;引導部件,其引導清潔部件以使清潔部件沿防塵部件的表面移動并且包括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在清潔部件處于與防塵部件的表面間隔的狀態(tài)下,清潔部件穿過向前通道插入到防塵部件在其后側的端部,當拔出被插入到向前通道在其后側的端部的清潔部件時,清潔部件穿過向后通道與防塵部件的表面接觸以進行清潔;以及移動方向限制部件,其設置在向前通道和向后通道中至少之一以及清潔部件上,用于限制清潔部件的移動方向以使清潔部件僅僅可以沿一個方向移動。
文檔編號G03G15/01GK102207707SQ201110185929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大場真一, 林謙二, 河合淳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