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消色裝置、圖像形成裝置以及記錄介質識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消色裝置、圖像形成裝置以及記錄介質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資源的節(jié)約,有使用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進行圖像形成的情況。作為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存在有顏色由于受熱而消失的色調(diào)劑、油墨等。通過該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形成圖像的記錄介質由消色裝置加熱并消色之后被再利用。然而,在記錄介質重復多次再利用、或者在記錄介質的大范圍的部位高密度地形成圖像時,變得不適于再利用。即,有時進行圖像形成的圖像的品質下降。并且,記錄介質的厚度增厚了重復進行圖像形成的顯影材料相應的厚度,所以感光體鼓、轉印輥等部件的壽命變短?,F(xiàn)有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在消色操作后檢測顯影材料是否消色,不能判定通過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形成圖像后消色了的記錄介質是否適于再利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包括輸送記錄介質的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將上述記錄介質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的加熱輥;設置在上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用于檢測上述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的傳感器;設置在上述傳感器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以及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傳感器的輸出檢測上述記錄介質上的消色了的圖像,并基于上述消色了的圖像判定上述記錄介質是不是不能再利用,在上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上述切換機構而將上述記錄介質分類。
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的構成的框圖。圖3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的操作的流程圖。圖4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的側視圖。圖5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的構成的框圖。圖6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的操作的流程圖。圖7是包括第三實施方式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的消色裝置的側視圖。圖8是示出包括消色機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例子的圖。圖9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的其他的例子的圖。
圖10是示出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以及消色裝置的構成的框圖。圖11是示出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以及消色裝置的操作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貫穿全文,示出的實施方式和實例應當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對本實施方式的裝置和方法的限制。下面,使用附圖對于消色裝置、圖像形成裝置以及記錄介質識別方法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在這里,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復印機、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多功能外設)和打印機。(第一實施方式)圖1是包括第一實施方式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的消色裝置10的側視圖。如圖1 所示,消色裝置10包括載置要消色的記錄介質的入口托盤101、將載置于入口托盤101的記錄介質一張一張取出的拾取輥102、輸送記錄介質的輸送裝置具有的輸送輥103、將記錄介質的顯影材料消色的消色機構具有的加熱輥104、識別記錄介質的識別裝置具有的并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的傳感器105、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106、積累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再利用盒107以及積累判定為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棄盒108。消色機構使加熱輥104發(fā)熱,將記錄介質上的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而將記錄介質消色。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含有呈色性化合物、顯色劑和消色劑。呈色性化合物例如可舉出隱色染料。顯色劑例如可舉出酚類。消色劑可舉出在加熱時與呈色性化合物相溶并且與顯色劑不具有親和性的物質。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通過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的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顏色,通過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呈色性化合物與顯色劑的相互作用被隔斷,所以消色。識別裝置包括傳感器105。傳感器105接收從識別裝置具備的發(fā)光元件發(fā)出的光由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作為傳感器105,可舉出行傳感器(line sensor),但并不限制于此。傳感器105也可以是CMOS傳感器。并且,傳感器105可以是單色傳感器,也可以是彩色傳感器。切換機構106切換到達再利用盒107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和到達廢棄盒108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圖2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10的構成的框圖。如圖2所示,消色裝置10 包括作為控制消色裝置10的控制部的主CPU 201、作為顯示裝置的控制面板202、作為存儲裝置的ROM和RAM 203、消色機構的加熱輥104、傳感器105、將傳感器105的模擬輸出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模/數(shù)轉換器205以及記錄介質輸送裝置208所具有的、檢測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尺寸的尺寸傳感器207。主CPU 201控制記錄介質輸送裝置208。即,主CPU 201控制記錄介質輸送機構的記錄介質輸送操作,并且控制切換機構106的切換操作。主CPU 201控制加熱輥104的加熱操作。尺寸傳感器207設置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上,并根據(jù)通過的記錄介質的大小輸出信號。尺寸傳感器207例如包括紅外線傳感器或制動器尺寸傳感器207設置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與記錄介質的大小相應的部位。例如,用于判定A4的大小的尺寸傳感器207被設置于A4的記錄介質的寬度的兩端。主CPU 201接受尺寸傳感器207和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該輸出信號被存儲于存儲裝置。主CPU 201基于模/數(shù)轉換器205從傳感器105的輸出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的數(shù)字信號判定記錄介質能不能再利用。具體地說,首先,主CPU 201基于尺寸傳感器207的輸出判定記錄介質的大小。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與記錄介質的大小相應的不能印字區(qū)域的位置。所謂不能印字區(qū)域,指的是記錄介質的邊緣部的不能進行圖像形成的區(qū)域。接下來,主CPU 201將與該不能印字區(qū)域相對應的來自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設定為基準值。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閾值寬度。主CPU 201從基準值減去閾值寬度,設為印字閾值。該閾值寬度與消色后的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反射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反射強度相對應而確定。接下來,主CPU 201順序讀取存儲于存儲裝置的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主 CPU 201對讀取值中小于印字閾值的值的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即,進行一次圖像形成后消色的部分的像素的反射強度小于印字閾值。因此,如果對該小于印字閾值的值得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就能夠對進行了圖像形成的像素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另外,在使用彩色傳感器時,來自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閾值寬度以及印字閾值通過RGB信號存儲。主CPU 201在輸出信號的RGB信號的R值、G值、B值中任一個值小于與R值、G值、B值相對應的印字閾值時,就將其作為小于印字閾值的值進行計數(shù)。接下來,主CPU 201計算印字率。印字率可以使用下面的(1)式。(印字率)=(反射強度小于閾值的像素數(shù))/(記錄介質的總像素數(shù)).......(1)該印字率表示在記錄介質的表面中進行了怎樣程度的圖像形成。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印字率的閾值。主CPU 201在印字率超過印字率的閾值時,判定為該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圖3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10的操作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在步驟 301中,消色裝置10輸送記錄介質。在步驟302中,消色裝置10檢測記錄介質的尺寸。在步驟303中,消色裝置10使消色機構的加熱輥104發(fā)熱而將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消色。在步驟304中,消色裝置10通過傳感器105檢測發(fā)光元件的光中由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在步驟305中,消色裝置10計算印字率。在步驟306中,消色裝置10判定印字率是否大于閾值。當消色裝置10判定印字率為閾值以下時,進入步驟307,在判定印字率大于閾值時,進入步驟308。在步驟307中,消色裝置10控制切換裝置106而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再利用盒107。在步驟308中,消色裝置10控制切換裝置106而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棄盒108。如上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包括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并檢測記錄介質的反射光的傳感器105 ;以及控制部,其計算記錄介質的印字率,在記錄介質的印字率為閾值以上時,判定為該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第一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10包括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將記錄介質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的加熱輥104、切換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106和累積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棄盒108, 控制部在判定為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切換機構106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棄盒108。因此,消色裝置10具有能夠正確地將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分類的效果。(第二實施方式)圖4是包括第二實施方式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的消色裝置10的側視圖。如圖4 所示,消色裝置10包括載置要消色的記錄介質的入口托盤101、將載置于入口托盤101的記錄介質一張一張取出的拾取輥102、輸送記錄介質的輸送裝置具有的輸送輥103、將記錄介質的顯影材料消色的消色機構具有的加熱輥104、識別記錄介質的識別裝置具有的并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的第一傳感器105A、識別記錄介質的識別裝置具有的并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的第二傳感器105B、設置在加熱輥104 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并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第一切換機構106A、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并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第二切換機構106B、累積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再利用盒107以及累積判定為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棄盒 108。消色機構使加熱輥104發(fā)熱,將記錄介質上的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而將記錄介質消色。識別裝置包含第一傳感器105A以及第二傳感器105B。第一傳感器105A以及第二傳感器105B接收從識別裝置具備的發(fā)光元件發(fā)出的光由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作為第一傳感器105A以及第二傳感器105B,可舉出行傳感器,但并不限制于此。第一傳感器105A 以及第二傳感器105B也可以是CMOS傳感器。并且,第一傳感器105A以及第二傳感器105B 可以是單色傳感器,也可以是彩色傳感器。第一切換機構106A切換到達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和到達廢棄盒108 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第二切換機構106B切換到達再利用盒107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和到達廢棄盒108 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圖5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10的構成的框圖。如圖5所示,消色裝置10 包括作為控制消色裝置10的控制部的主CPU 201、作為顯示裝置的控制面板202、作為存儲裝置的ROM和RAM 203、消色機構的加熱輥104、第一傳感器105A以及第二傳感器105B、 將第一傳感器105A的模擬輸出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第一模/數(shù)轉換器205A、將第二傳感器 105B的模擬輸出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第二模/數(shù)轉換器205B以及記錄介質輸送裝置208所具有的用于檢測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尺寸的尺寸傳感器207。主CPU 201控制記錄介質輸送裝置208。S卩,主CPU 201控制記錄介質輸送機構的記錄介質輸送操作,并且控制第一切換機構106A以及第二切換機構106B的切換操作。主 CPU 201控制加熱輥104的加熱操作。尺寸傳感器207設置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上,根據(jù)通過的記錄介質的大小輸出信號。尺寸傳感器207也可以包括例如紅外線傳感器或者制動器(actuator)。尺寸傳感器207設置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與記錄介質的大小相應的部位。例如,用于判定A4的大小的尺寸傳感器207被設置于A4的記錄介質的寬度的兩端。主CPU 201接收尺寸傳感器207和第一模/數(shù)轉換器205A以及第二模/數(shù)轉換器205B的輸出信號。該輸出信號被存儲于存儲裝置。主CPU 201根據(jù)由第一模/數(shù)轉換器205A以及第二模/數(shù)轉換器205B基于第一傳感器105A以及第二傳感器105B的輸出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的數(shù)字信號判定記錄介質能不能再利用。具體地說,首先,主CPU 201基于尺寸傳感器207的輸出判定記錄介質的大小。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與記錄介質的大小相應的不能印字區(qū)域的位置。所謂不能印字區(qū)域,指的是記錄介質的邊緣部的不能形成圖像的區(qū)域。接下來,主CPU 201將與該不能印字區(qū)域相對應的來自第一模/數(shù)轉換器205A的輸出信號設定為基準值。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閾值寬度。主CPU 201從基準值減去閾值寬度,得到印字閾值。該閾值寬度與消色后的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反射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反射強度相對應而確定。接下來,主CPU 201順序讀取存儲于存儲裝置的第一模/數(shù)轉換器205A的輸出信號。主CPU 201對讀取值中小于印字閾值的值的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即,進行一次圖像形成后消色的部分的像素的反射強度小于印字閾值。因此,在對該小于印字閾值的值的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時,就能夠對進行了圖像形成的像素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另外,在使用彩色傳感器時,來自第一模/數(shù)轉換器205A的輸出信號、閾值寬度以及印字閾值通過RGB信號存儲。主CPU 201在輸出信號的RGB信號的R值、G值、B值中任一個值小于與R值、G值、B值相對應的印字閾值時,就將其作為小于印字閾值的值進行計數(shù)。接下來,主CPU 201計算印字率。印字率能夠使用(1)式。該印字率表示在記錄介質的表面中進行了怎樣程度的圖像形成。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印字率的閾值。主CPU 201在印字率超過印字率的閾值時,判定為該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主CPU 201控制第一切換機構106A將判定為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向加熱輥104 輸送,通過加熱輥104加熱、消色。主CPU 201使用第二傳感器105B以及第二模/數(shù)轉換器205B對于消色后的記錄介質判定能不能再利用。使用第二傳感器105B以及第二模/數(shù)轉換器205B的能不能再利用的判定方法以及步驟與使用第一傳感器105A以及第一模/數(shù)轉換器205A的能不能再利用的判定方法以及步驟同樣。圖6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10的操作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在步驟 601中,消色裝置10輸送記錄介質。在步驟602中,消色裝置10檢測記錄介質的尺寸。在步驟603中,消色裝置10通過第一傳感器105A檢測發(fā)光元件的光由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
8
在步驟604中,消色裝置10計算印字率。在步驟605中,消色裝置10判定印字率是否大于閾值。當消色裝置10判定印字率為閾值以下時,進入步驟606,在判定印字率大于閾值時,進入步驟611。在步驟606中,消色裝置10使消色機構的加熱輥104發(fā)熱而將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消色。在步驟607中,消色裝置10通過第二傳感器105B檢測發(fā)光元件的光由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在步驟608中,消色裝置10計算印字率。在步驟609中,消色裝置10判定印字率是否小于閾值。當消色裝置10判定印字率小于閾值時,進入步驟610,在判定印字率為閾值以上時,進入步驟611。在步驟610中,消色裝置10控制切換裝置106而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再利用盒107。在步驟611中,消色裝置10控制切換裝置106而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棄盒108。如上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包括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并檢測記錄介質的反射光的第一傳感器105A ;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并檢測記錄介質的反射光的第二傳感器105B ;以及控制部,其計算記錄介質的印字率,在記錄介質的印字率為閾值以上時,判定為該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第二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10包括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將記錄介質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的加熱輥104、切換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第一切換機構106A以及第二切換機構106B和累積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棄盒108,控制部在判定為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第一切換機構106A以及第二切換機構106B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棄盒108。因此,消色裝置10具有能夠更正確并且迅速地將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分類的效果。(第三實施方式)圖7是包括第三實施方式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的消色裝置10的側視圖。如圖7 所示,顯示裝置10包括載置要消色的記錄介質的入口托盤101、將載置于入口托盤101的記錄介質一張一張取出的拾取輥102、輸送記錄介質的輸送裝置具有的輸送輥103、將記錄介質的顯影材料消色的消色機構具有的加熱輥104、識別記錄介質的識別裝置具有的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的傳感器105、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 106、累積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再利用盒107、累積判定為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棄盒108以及設置于再利用盒107的排出輥109。消色機構使加熱輥104發(fā)熱,將記錄介質上的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而將記錄介質消色。識別裝置包括傳感器105。傳感器105接收從識別裝置具備的發(fā)光元件發(fā)出的光由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作為傳感器105,可舉出行傳感器,但并不限制于此。傳感器105 也可以是CMOS傳感器。并且,傳感器105可以是單色傳感器,也可以是彩色傳感器。切換機構106切換到達再利用盒107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和到達廢棄盒108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消色裝置10與圖像形成裝置1鄰接地設置。圖像形成裝置1包括自動原稿輸送裝置11、圖像讀取部12、圖像形成部13和轉印部14。
自動原稿輸送裝置11能夠開閉地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1的框架上部。自動原稿輸送裝置11將原稿一張一張取出向圖像讀取部12輸送。圖像讀取部12包括具備向原稿曝光的曝光燈和第一反射鏡的滑架(carriage)、 卡定于圖像形成裝置1的本體框架上的多個第二反射鏡、透鏡組塊和作為圖像讀取傳感器的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電荷耦合器件))?;茉谠遄x取部靜止,或者在原稿臺下往復移動,將原稿反射的曝光燈的光向第一反射鏡反射。多個第二反射鏡將第一反射鏡的反射光向透鏡組塊反射。透鏡組塊將該反射光向CCD輸出。CCD將入射光轉換成電信號,作為圖像信號向圖像形成部13輸出。圖像形成部13包括作為靜電潛像載體的感光體鼓、帶電裝置、激光照射單元、顯影裝置和顯影材料供給裝置。帶電裝置向感光體鼓施加電壓而使其帶電。激光照射單元基于圖像信號向感光體鼓照射激光,在作為靜電潛像載體的感光體鼓上形成靜電潛像。顯影材料供給裝置向顯影裝置供給新鮮的顯影劑。顯影裝置將顯影劑向感光體鼓供給,從靜電潛像形成顯影劑圖像。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在供紙單元側的最上游具備將記錄介質一張一張取出的拾取機構。并且,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在輸送路徑的轉印部14的上游具備從消色裝置10的排出輥109接受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接受輥18。拾取機構從供紙單元15 —張一張取出記錄介質而向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傳送。并且,接受輥18將接受的記錄介質向記錄介質輸送機構輸送。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將記錄介質經(jīng)由準位輥向轉印部14輸送。轉印輥14A施加電壓或者施加壓力,將從感光體鼓轉印于轉印帶14B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輸送過來的記錄介質上。定影輥對顯影劑圖像加熱以及加壓而將其定影于記錄介質。圖像形成裝置1將通過了定影輥的記錄介質從排紙口排出。從排紙口排出的記錄介質P裝載在排紙托盤16上。圖8是示出包括消色機構的圖像形成裝置1的例子的圖。如圖8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也可以包括消色機構。包括消色機構的圖像形成裝置1在轉印輥14A的上游包括傳感器105,并在傳感器 105的上游包括加熱輥104。消色機構的傳感器105以及加熱輥104的功能與操作與消色裝置10的傳感器105以及加熱輥104的功能與操作同樣。圖像形成裝置1也可以具備累積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紙盒20。圖像形成裝置1的記錄介質輸送機構使判定為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反向而累積于廢紙盒20。圖9是示出圖像形成裝置1的其他的例子的圖。如圖9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的圖像形成部13可以使用噴墨式圖像形成裝置1 或者點陣(dot impact)式圖像形成裝置 13B,代替上述的電子方式圖像形成裝置。噴墨式圖像形成裝置1 梳齒狀排列極性互不相同的壓電元件,向該梳齒狀的壓電元件的間隙中導入能夠消色的油墨,施加電壓使壓電元件變形而將油墨從噴孔排出,由此形成圖像。點陣式圖像形成裝置1 通過多個配置成矩陣狀的點針(dot pin)使浸潤有能夠消色的油墨的油墨帶(ink ribbon)與記錄介質抵接而形成圖像。在使用噴墨式圖像形成裝置1 或者點陣式圖像形成裝置1 時,圖像處理部13A 將圖像數(shù)據(jù)轉換成使噴墨式圖像形成裝置13B或者點陣式圖像形成裝置1 驅動的驅動信號。圖10是示出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以及消色裝置10的構成的框圖。如圖10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包括集中控制圖像形成裝置1的圖像形成裝置CPU 1001、作為顯示裝置的控制面板1002、作為存儲裝置的ROM和RAM 1003、進行圖像數(shù)據(jù)的處理的圖像處理部1004、與圖像形成裝置CPU 1001連接的打印CPU 1005、掃描CPU 1008、驅動控制器1011以及主CPU 201。打印CPU 1005控制打印引擎1006與處理單元1007。掃描CPU 1008控制對CCD 1010進行驅動的CCD驅動電路1009。CCD 1010將輸
出信號向圖像形成裝置1輸出。驅動控制器1011控制圖像形成裝置1的記錄介質輸送機構。消色裝置10包括作為控制消色裝置10的控制部的主CPU 201、作為消色機構的加熱輥104、傳感器105、將傳感器105的模擬輸出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模/數(shù)轉換器205以及記錄介質輸送裝置所具有的用于檢測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尺寸的尺寸傳感器207。主CPU 201控制記錄介質輸送裝置208。即,主CPU 201控制記錄介質輸送機構的記錄介質輸送操作,并且控制切換機構106的切換操作。主CPU 201控制加熱輥104的加熱操作。尺寸傳感器207設置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上,根據(jù)通過的記錄介質的大小輸出信號。尺寸傳感器207也可以包括例如紅外線傳感器或者制動器。尺寸傳感器207設置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與記錄介質的大小相應的部位。例如,用于判定A4的大小的尺寸傳感器207被設置于A4的記錄介質的寬度的兩端。主CPU 201接收尺寸傳感器207和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該輸出信號被存儲于存儲裝置。主CPU 201基于模/數(shù)轉換器205從傳感器105的輸出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的數(shù)字信號判定記錄介質能不能再利用。具體地說,首先,主CPU 201基于尺寸傳感器的輸出判定記錄介質的大小。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與記錄介質的大小相應的不能印字區(qū)域的位置。所謂不能印字區(qū)域,指的是記錄介質的邊緣部的不能形成圖像的區(qū)域。接下來,主CPU 201將與該不能印字區(qū)域相對應的來自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設定為基準值。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閾值寬度。主CPU 201從基準值減去閾值寬度,得到印字閾值。該閾值寬度與消色后的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反射發(fā)光元件的光的反射強度相對應而設定。接下來,主CPU 201順序讀取存儲于存儲裝置的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主 CPU 201對讀取值中小于印字閾值的值的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即,進行一次圖像形成后消色的部分的像素的反射強度小于印字閾值。因此,如果對該小于印字閾值的值的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就能夠對進行了圖像形成的像素個數(shù)進行計數(shù)。另外,在使用彩色傳感器時,來自模/數(shù)轉換器205的輸出信號、閾值寬度以及印字閾值通過RGB信號存儲。主CPU 201在輸出信號的RGB信號的R值、G值、B值中任一個值小于與R值、G值、B值相對應的印字閾值時,就將其作為小于印字閾值的值進行計數(shù)。接下來,主CPU 201計算印字率。印字率能夠使用(1)式。該印字率表示在記錄介質的表面中進行了怎樣程度的圖像形成。接下來,主CPU 201從存儲裝置讀取印字率的閾值。主CPU 201在印字率超過印字率的閾值時,判定該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圖11是示出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以及消色裝置10的操作的流程圖。 如圖11所示,在步驟1101中,圖像形成裝置1判定是否具有作為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再利用紙。圖像形成裝置1在具有再利用紙時進入步驟1102,在沒有時進入步驟1103。在步驟1103中,圖像形成裝置1判定是否具有未使用紙。圖像形成裝置1在具有未使用紙時進入步驟1104,在沒有時進入步驟1105。在步驟1102中,圖像形成裝置1輸送再利用紙。在步驟1104中圖像形成裝置1 輸送未使用紙。在步驟1105中,圖像形成裝置1從控制面板1002顯示表示沒有紙的空通知。在步驟1106中,圖像形成裝置1檢測記錄介質的尺寸。在步驟1107中,圖像形成裝置1使消色機構的加熱輥104發(fā)熱而將能夠消色的顯影材料消色。在步驟1108中,圖像形成裝置1通過傳感器105檢測發(fā)光元件的光由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在步驟1109中,圖像形成裝置1計算印字率。在步驟1110中,圖像形成裝置1判定印字率是否大于閾值。在圖像形成裝置1判定印字率為閾值以下時,進入步驟1111,在判定印字率大于閾值時,進入步驟1112。在步驟1111中,圖像形成裝置1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在步驟1112中,圖像形成裝置1使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反向而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紙盒20,或者消色裝置10控制切換裝置106而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棄盒108。如上所述,第三實施方式的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包括設置在加熱輥104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并用于檢測記錄介質的反射光的傳感器105 ;和控制部,其計算記錄介質的印字率,在記錄介質的印字率為閾值以上時,判定該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第三實施方式的消色裝置10包括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將記錄介質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的加熱輥104、切換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106和累積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棄盒108,控制部在判定為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切換機構106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棄盒108。第三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將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累積于廢紙盒20。因此,圖像形成裝置1具有不用人手對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進行分類就能夠僅在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的效果。盡管描述了某些實施方式,但是這些實施方式僅僅是示例,并不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實際上,在此描述的新的方法和裝置可以用各種其他的方式實施,并且,在不脫離本發(fā)
12明的精神下,在此描述的方法和裝置的方式可以有各種省略、替代和改變。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和精神內(nèi),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價物意在覆蓋這些方式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消色裝置,包括輸送記錄介質的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將所述記錄介質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的加熱輥;設置在所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用于檢測所述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的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傳感器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傳感器的輸出檢測所述記錄介質上的消色了的圖像,并基于所述消色了的圖像判定所述記錄介質是不是不能再利用,在所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所述切換機構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分類。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消色了的圖像占所述記錄介質整體的比例為閾值以上時判定為所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以所述記錄介質的不能形成圖像的部分的反射光為基準而確定用于判定消色了的圖像的閾值。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是彩色傳感器。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用于檢測所述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的上游傳感器;以及設置在所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上游切換機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消色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所述上游傳感器的輸出判定消色了的圖像占所述記錄介質整體的比例為閾值以上時控制所述上游切換機構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分類。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裝置,其中,還包括向相鄰設置的圖像形成裝置傳送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排出輥。
8.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輸送記錄介質的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在所述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部;以及接受由消色裝置分類為能夠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接受輥,所述消色裝置包括輸送記錄介質的記錄介質輸送機構;將所述記錄介質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的加熱輥;設置在所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用于檢測所述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的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傳感器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傳感器的輸出檢測消色了的圖像,并基于所述消色了的圖像判定所述記錄介質是不是不能再利用,在所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所述切換機構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分類。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消色了的圖像占所述記錄介質整體的比例為閾值以上時判定為所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以所述記錄介質的不能形成圖像的部分的反射光為基準而確定用于判定消色了的圖像的閾值。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傳感器是彩色傳感器。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還具備設置在所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用于檢測所述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的上游傳感器;以及設置在所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的上游切換機構。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基于所述上游傳感器的輸出判定消色了的圖像占所述記錄介質整體的比例為閾值以上時控制所述上游切換機構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分類。
14.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圖像形成部是電子方式圖像形成裝置。
15.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 所述圖像形成部是噴墨式圖像形成裝置。
16.一種記錄介質識別方法,是包括控制部的消色裝置的記錄介質識別方法,包括 基于傳感器的輸出檢測記錄介質上的消色了的圖像;基于所述消色了的圖像判定所述記錄介質是否不能再利用; 在所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切換機構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分類。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記錄介質識別方法,其中,在消色了的圖像占所述記錄介質整體的比例為閾值以上時判定為所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記錄介質識別方法,其中,以所述記錄介質的不能形成圖像的部分的反射光為基準而確定用于判定消色了的圖像的閾值。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記錄介質識別方法,其中, 基于所述傳感器輸出的與顏色相應的信號判定消色了的圖像。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記錄介質識別方法,其中,基于上游傳感器的輸出判定所述記錄介質是否不能再利用,所述上游傳感器設置在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用于檢測所述記錄介質反射的反射光;在判定為所述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上游切換機構而將所述記錄介質分類,所述上游切換機構設置在所述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上游,用于切換記錄介質輸送路徑。
全文摘要
提供了消色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和記錄介質識別裝置。該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包括設置在加熱輥的記錄介質輸送方向下游并用于檢測記錄介質的反射光的傳感器;和控制部,其計算記錄介質的印字率,在記錄介質的印字率為閾值以上時,判定為該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消色裝置包括記錄介質識別裝置、將記錄介質加熱到消色溫度以上的加熱輥、切換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的切換機構和累積不能再利用的記錄介質的廢棄盒,控制部在判定為記錄介質不能再利用時,控制切換機構將記錄介質累積于廢棄盒。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2200749SQ201110059818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26日
發(fā)明者遠藤佐助 申請人:東芝泰格有限公司, 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