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模糊認知感定制的漸變眼鏡片的制造技術
基于模糊認知感定制的漸變眼鏡片的制造本發(fā)明涉及漸變眼鏡片的制造,該漸變眼鏡片根據(jù)鏡片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進行定制。在已知的方式中,眼鏡佩戴者的屈光異常和由佩戴者使用的眼鏡片提供的眼科矯正之間的差異,會使佩戴者產生不清楚的視覺,稱之為模糊感(blur)。當這種模糊感的產生是由于視網(wǎng)膜后方的圖像離焦時,佩戴者眼睛的自適應調節(jié)會在調節(jié)性延遲(或者“調節(jié)滯后”)后,自動地將其消除,只要未超過佩戴者的視覺調節(jié)的極限。但是,這會導致佩戴者視覺疲勞。然而在通常方式下,當超出視覺調節(jié)能力之外時,由于佩戴者屈光異常和佩戴者所使用的眼鏡片的眼科矯正之間的差異所產生的模糊感會形成視力缺陷。漸變眼鏡片使得遠視眼佩戴者通過鏡片的遠視區(qū)、近視區(qū)以及連接遠近視區(qū)的通道能夠在不同的距離都能看得清晰。但在這些區(qū)域以外,會出現(xiàn)屈光度和散光度的變化,這引起了佩戴者的視覺模糊。從而,這樣的漸變鏡片被設計為可在視野區(qū)域的寬度和模糊感之間達到折衷,其中在該視野區(qū)域,鏡片的屈光度和散光度對應于為佩戴者開具的眼科處方,而所述模糊感會對穿過鏡片遠視和近視以外區(qū)域的視線產生限制。尤其是,鏡片具有的加入度越大,漸變鏡片的遠視和近視區(qū)域以外的模糊感就越大。需要指出的是,漸變鏡片的加入度是指該鏡片的近視區(qū)參考方向和遠視區(qū)參考方向的屈光度值之間的差。此外,許多生理學研究已經表明,對于不同個體,視覺模糊認知感的差異非常大。 因此,兩位具有相同眼科處方的佩戴者,當佩戴上相同的眼鏡片時,對于一些斜視注視方向,他們可能會由于鏡片產生的模糊感而產生不同的不適感。例如,第一個佩戴者認為由于該模糊感而感到不適,然而第二個佩戴者卻可能認為很舒適。那么,這些相同鏡片在眼科功能和鏡片產生的殘余模糊之間達成的折衷,對于第二位佩戴者是合適的,而對于第一位佩戴者必須進行修正。因此,當為佩戴者配置漸變鏡片時,必需考慮到每位佩戴者對于模糊認知感的敏感度。然而,當漸變鏡片的佩戴者對模糊感的容忍度很低,或甚至非常低,而為該佩戴者開具的處方上規(guī)定的加入度又很高時,兩者就可能難于兼容。因此,還有必要以與開具給該佩戴者的加入值度產生的限制相一致的方式,來評估每位佩戴者對視覺模糊感的敏感度。因此,本發(fā)明的第一個目標是提供一種根據(jù)鏡片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進行定制的漸變眼鏡片。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標在于確定佩戴者可容忍的模糊度,并且結合開具給佩戴者的屈光加入度值,從而在制造該漸變鏡片時,使所確定的模糊度與加入值相適應。為了達到這些和其它的目標,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為確定佩戴者制造漸變眼鏡片的方法,這種眼鏡片根據(jù)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進行定制,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佩戴者的眼科處方,其中包括開具的遠視屈光度值、開具的加入度值以及所述佩戴者的散光特性;/2/獲取佩戴者模糊認知感閾值;/3/獲取對應于各種處方的一系列漸變眼鏡片在注視參考方向上的各模糊感的值,該注視參考方向相對于鏡片子午線橫向偏離,并且該注視參考方向是由沿著子午線的仰角參考值和橫向于子午線測量到的方位角參考值確定的;/4/根據(jù)屬于步驟/3/中使用的系列中的至少一個初始鏡片,選擇最終鏡片,該最終鏡片對應于佩戴者的處方,并且其在仰角參考值和方位角參考值處具有模糊感值,該模糊感值與在步驟/2/中所獲得的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閾值的差的絕對值小于0. 50D ;以及/5/依照步驟/4/中選擇的最終鏡片,為該佩戴者制造眼鏡片。根據(jù)本發(fā)明,步驟/2/本身包括以下兩個子步驟/2-1/根據(jù)佩戴者處方規(guī)定的加入度,從下述標準中選擇模糊認知感標準-當加入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固定加入度時,模糊認知感閾值為第一模糊感界限,在該第一模糊感界限以下佩戴者不會察覺到模糊感,而在第一模糊界限以上佩戴者察覺到模糊感;-當佩戴者處方規(guī)定的加入度介于第一固定加入度和第二固定加入度之間時,其中第二固定加入度大于第一固定加入度,模糊認知感閾值為第二模糊感界限,在該第二模糊感界限以下佩戴者不會感到任何由于模糊感引起的視覺不適,而超過第二模糊感界限時他會遭受由于模糊感導致的視覺不適;以及-當佩戴者處方規(guī)定的加入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固定加入度時,模糊認知感閾值為第三模糊感界限,在第三模糊感界限以下佩戴者能夠閱讀字母數(shù)字字符,而超過第三模糊感界限,由于模糊感佩戴者不再能夠閱讀字母數(shù)字字符;以及然后/2-2/應用所選擇的標準,為佩戴者確定模糊認知感閾值。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為佩戴者選擇漸變鏡片,不僅要根據(jù)佩戴者眼科處方,而且要根據(jù)鏡片在注視參考方向產生的模糊感值,該模糊感值基本上對應于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閾值。因此,注視參考方向上重新確定的模糊認知感閾值構成了漸進鏡片個性化的定制,是對鏡片符合于佩戴者眼科處方的補充。這種定制至少部分地確定了配置給佩戴者的漸變鏡片的設計。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根據(jù)一定的標準為佩戴者確定模糊認知感閾值,該標準隨著佩戴者處方規(guī)定的加入度而變化-對于低的加入度,該標準是佩戴者對模糊感的察覺;-對于中間加入度,該標準是由于模糊引起的不適感;以及-對于較高的加入度,該標準是喪失閱讀字母數(shù)字字符的能力。因此,用于確定提供給佩帶者的漸進鏡片在注視參考方向上的模糊感值的標準, 更少要求較高的加入度?,F(xiàn)在,對于同一佩戴者而言,當由遭受不適的標準來替代模糊感檢測標準時,獲取的模糊認知感閾值較高,當由讀取能力的標準替所述標準時,獲取的模糊認知感閾值仍然較高。這樣,與注視參考方向相關的模糊感值與加入度相兼容,以便確定提供給佩戴者的漸變鏡片的設計。即使加入度高時,也能確保該兼容性。此外,當開具給佩戴者的加入度較低時,可以使用最高要求的標準來表征佩帶者的模糊認知感的特性。在這種情況下,至少在仰角參考值處,所有小于方位角參考值的方位角值,鏡片都能夠提供給輕微遠視佩戴者良好的視覺敏銳的感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改進方案,在步驟/3/中獲取的系列中各鏡片的模糊感值計算為包括下述兩個貢獻的總和-第一正貢獻,其根據(jù)第一差的絕對值而變化,該差是以下兩方面之差一方面,由佩帶者處方推算出的在仰角參考值處的屈光度值,另一方面,鏡片在各自的仰角參考值和方位角參考值處的屈光度值;以及-第二正貢獻,其根據(jù)第二差的絕對而變化,該差是以下兩方面之差一方面,在步驟/1/中獲取的佩戴者的散光特性,另一方面,在各自的仰角參考值和方位角參考值處的鏡片散光特性。此外,第一貢獻還根據(jù)鏡片加入度變化,這樣,對于第一差的至少一個固定值,第一貢獻是鏡片加入度的遞增或逐步遞增函數(shù)。因此,佩戴者遠視越嚴重,第一貢獻度就越高。這樣,本發(fā)明提出的對鏡片的定制考慮了佩戴者的殘余調節(jié)能力,該調節(jié)能力使他能夠補償鏡片屈光度不足,特別是在注視參考方向。因此,相對于佩帶者的實際需求,減少鏡片在注視參考方向的模糊感的需求并沒有夸大。通過以下參考附圖
對實施方式的非限制性實例的描述,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定特征和優(yōu)點將變得明白,其中-圖Ia和Ib分別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制造的眼鏡片的側視圖和透視圖;-圖加至2c是三個模糊感變化圖表,分別對應于加入度為1. 00D,2. OOD和3. OOD的漸變鏡片;以及-圖3a和北示出了兩個可應用于本發(fā)明的模糊認知感測試。為了清晰起見,圖Ia和Ib中展示的元件的尺寸并不對應于真實的尺寸,也不對應于真實的尺寸比例。此外,在不同附圖中重復出現(xiàn)的相同附圖標記或符號表示相同的元件, 或者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接下來的描述中,用于計算眼鏡片的光學特征所必需的光學和生理學參數(shù)的取值,除特別指出的以外,等于為所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常用數(shù)值。特別地,近視距離等于 40cm (厘米)。依照圖Ia和lb,眼科眼鏡片1包括由鏡片的前表面Sl和后表面S2限定出的透明材料部分。面Sl和S2分別是凸面和凹面。鏡片1可由適用于眼科應用的任意材料構成。 這可以是礦物或有機材料,或可選地雜化材料,或者是多種透明材料的多個并列部分的組
I=I O圖Ib示出了位于佩戴者眼睛2前面的鏡片1,就好像這一鏡片將被裝配到放在佩戴者臉上的眼鏡框(未示出)中。然后,鏡片1相對于佩戴者的臉是固定的,但是眼睛2可在鏡片后面轉動。D表示佩戴者的任意注視方向。它通過眼睛2的轉動中心R,并穿過眼睛晶狀體的極點A,通常被稱為頂點(apex)。當眼睛2繞中心R轉動時方向D隨之改變。此外,在鏡片1的前表面Sl上具有配鏡十字CM。這樣就確定了標準正交參考系, 以配鏡十字CM為原點并具有表示為X,y和ζ的軸。ζ軸與當佩戴者向前方直視時的注視方向DO重合。χ和y軸在配鏡十字CM處與表面Sl大約相切。當鏡片1的佩戴者保持頭部豎直時χ軸是豎直的,并朝向下方。y軸是水平的,并且對于眼鏡的每塊鏡片其朝向都是向著佩戴者的鼻子。Dx和Dy分別表示注視方向D在XZ和yz平面上的投影。在xz平面中, α是方向Dtl和投影Dx之間的夾角,稱為注視方向D的高度。同樣地,β是在yz平面中方向Dtl和投影Dy之間的角度,是注視方向D的方位角。這樣,對于分別從配鏡十字CM下方和上方通過的注視方向D,仰角α分別為正數(shù)和負數(shù)。同時,當眼睛朝向佩戴者鼻子轉動時方位角值β是正數(shù),當眼睛朝向相應太陽穴方向轉動時方位角值β是負數(shù)。
鏡片1是漸變鏡片。換言之,其具有隨著注視方向D變化的屈光度。該屈光度是由于面Sl和S2各自的形狀以及構成鏡片的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值形成的。漸變鏡片的特征在于,通過鏡片遠視參考方向產生的屈光度,以及近視參考方向產生的另一屈光度。這樣, 就確定了漸變鏡片的加入度,該加入度以Add表示,是指遠視和近視參考方向的各屈光度值的差。近視的屈光度值大于遠視的屈光度值,這樣加入度為正值。在已知的方式中,漸變鏡片的屈光度的改變會引起鏡片散光的改變,稱為殘余散光(unwanted astigmatism)。這樣,漸變鏡片的特征由屈光度和散光度值的分布來表征,屈光度和散光度隨著注視方向D的仰角α和方位角β值變化。這些分布決定了漸變鏡片的設計。在已知方式下,兩塊在遠視和近視參考方向具有相同屈光度值的漸變鏡片,可以因它們在這些參考方向之外的屈光度和散光度的變化而不同。在所屬領域技術人員的行話中,這些漸變鏡片通過它們各自的設計而不同。圖Ib還示出了漸變鏡片1的子午線LM。該子午線是當佩戴者注視位于他前方不同距離處的物體時,注視方向D在鏡片表面Sl上的軌跡。子午線LM連接遠視和近視的參考方向。此外,近視參考方向相對于遠視參考方向,向著佩戴者鼻子方位偏移一定角度,該角度標記為i并稱為插入角(inset)。通常,插入角i介于4和6. 5° (度)之間。同樣在已知的方式中,遠視患者的眼科處方包括遠視區(qū)屈光度規(guī)定值、規(guī)定的加入度以及佩戴者的散光特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為遠視患者制造的鏡片,其是從初始的鏡片中進行選擇,該初始鏡片源于一系列可用的漸變鏡片。首先假定該漸變鏡片系列包括多個對應于佩戴者處方的鏡片,在本發(fā)明當前的描述中,其被稱為初始鏡片。然后,在固定的注視參考方向,為佩戴者確定由各個初始鏡片生成的模糊感值。該注視參考方向標記為Dk,其與高度參考值^^和方位角參考值βκ相關。方位角參考值β κ的絕對值可介于10°和20°之間,優(yōu)選地介于13°和17°之間。優(yōu)選地,它是正值,這樣方向Dk相對于XZ平面向著佩戴者的鼻子偏移。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改進,β κ的值可根據(jù)對鏡片未來佩戴者實施的眼睛移動幅度的測量值獲得。這樣的佩戴者眼睛移動的測量方法假設是已知的,該測量方法可參考多個描述執(zhí)行這種測量的操作方式的可獲得的文獻中的任意一個。注視參考方向本身根據(jù)佩戴者確定,使用注視參考方向能夠調節(jié)鏡片區(qū)域的寬度,通過本發(fā)明,在該區(qū)域內的模糊感被限制到鏡片中被佩戴者使用最多的那部分。還為選優(yōu)的是,注視參考方向Dk可穿過該系列漸變鏡片的至少一個,該注視參考方向Dk被用在此鏡片的近視區(qū)域或遠視區(qū)域中,或在如此區(qū)域的橫向界線處。當方向Dk 穿過或位于近視區(qū)域的界線處時,仰角參考值可介于20°和45°之間,優(yōu)選為和 38°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方位角參考值^^優(yōu)選地大于該系列鏡片中的至少一個鏡片的插入角i。當方向 穿過或位于遠視區(qū)域的界線處時,相對于穿過各鏡片的配鏡十字CM的注視方向Dtl,仰角參考值ciK可介于-10°和2°之間。通過圖示,在下文中先假定注視參考方向Dk對應于36°的仰角參考值α J^P 20° 的方位角參考值βκ。如果鏡片的插入角i大約等于5°,則方向Dk相對于近視參考方向, 向著佩戴者鼻子方向偏移大約15°。各初始鏡片在方向Dk上的模糊感值計算為第一離焦貢獻(“離焦”)和第二散光貢獻的總和,它們均為正值。第一貢獻取決于以下兩方面之差的絕對值一方面,從佩戴者處方推算出仰角參考值α κ處的屈光度值,另一方面,鏡片在仰角參考值Ci1^n方位角參考值β κ處的屈光度值。當值α κ等于遠視參考方向的仰角時,根據(jù)佩戴者處方推算出的屈光度值可以是遠視的配處值。在本描述的實例中,α κ值等于36°并且對應于近視參考方向的仰角,根據(jù)處方推算出的屈光度等于加入度的配處值加上遠視配處值。此外,在所屬領域技術人員的行話中, 鏡片在仰角^^和方位角β κ處的屈光度值通常被稱為對于方向Dk的佩戴者屈光度。因此,第一貢獻,標記為C1,源于各初始鏡片在方向Dk上為佩帶者提供的屈光度矯正相對于由佩戴者處方推導出的理論上的矯正的不足。此外,第一貢獻可根據(jù)加入度值而改變,以考慮到佩戴者的殘余調節(jié)能力。根據(jù)一種對各初始鏡片的模糊感的第一貢獻進行計算的可能計算模式,所述貢獻等于以下兩值差的絕對值再乘以一個因子以P表示的根據(jù)處方推算出的屈光度值,和以 PPO表示的佩戴者屈光度,該因子本身等于零,若鏡片的加入度Add小于或等于第一固定加入度,第一固定加入度標記為 Add1 如果 Add ( Add1 則 C1 = 0 ;0.5,若鏡片的加入度Add介于第一固定加入度和第二固定加入度之間,第二固定加入度標記為 Add2 如果 Add1 < Add < Add2,則 C1 = 0. 5x IP-PPO | ;以及1,若鏡片的加入度Add大于或等于第二固定加入度如果Add彡Add2,則C1 = P-PPOI。換言之,假定當加入度小于或等于Add1時,佩戴者的殘余調節(jié)足以補償屈光度矯正的不足。當加入度介于Add1和Add2之間時,能夠部分地補償矯正不足,而當加入度超過 A2時它不再起作用。因此,當根據(jù)處方推導出的屈光度和佩戴者屈光度的第一差值為不變值時,模糊感的第一貢獻是加入度的逐步遞增函數(shù)。根據(jù)另一種對各初始鏡片的模糊感的第一貢獻計算的可能計算模式,所述貢獻等于根據(jù)處方推導出的屈光度和佩戴者屈光度之差的絕對值,再除以鏡片加入度的遞減函數(shù),或除以對佩戴者確定的適應調節(jié)幅度的遞增函數(shù)。此第二種計算模式是前一種計算模式的改進。例如,佩戴者適應調節(jié)幅度的函數(shù)可以為exp(AA),其中exp表示指數(shù)函數(shù), AA是佩戴者的適應調節(jié)幅度。此適應調節(jié)幅度自身可以根Hofstetter公式進行計算, Hofstetter公式為佩戴者年齡AG的函數(shù)當AG小于55. 5歲時,AA (屈光度)=18. 5-AG/3, 對于大于55. 5歲的佩戴者來說AA為零。初始鏡片模糊感值的第二貢獻源自以下兩種散光度之間的失諧一方面,對佩戴者診斷出的散光度,另一方面,鏡片在方向Dk的散光度值。在所屬領域技術人員的行話中, 此第二貢獻取決于所獲得的散光度結果,表示為ASR。例如,第二貢獻,表示為C2,可能等于處方中指出的佩戴者的散光特性和鏡片在參考值為仰角^^和方位角β 的散光特性的差的絕對值,再除以21氣因此C2 = ASR/21氣圖加的圖表示出了當仰角參考值%為36° (度)時,一組八個初始鏡片的模糊感作為方位角β的函數(shù)進行的變化。這八個鏡片,分別以D1-D8表示,它們具有同一的等于 1.00D的加入度,對應于輕度的遠視患者。它們由不同地設計進行區(qū)分。在這種情況下,鏡片模糊感的第一貢獻C1根據(jù)上文提到的第一種計算模式來確定,假設第一固定加入度Add1大于1. OOD0在這一情況下,鏡片的模糊感僅包括第二貢獻C2,C2已如上文所述計算得到。圖2b和2c與圖加相對應,為另外兩組八個初始鏡片,具有2. OOD的加入度(圖 2b 鏡片Dll至D18)和3. OOD的加入度(圖2c 鏡片D21至D28)。每個鏡片的模糊感已經像之前那樣被計算出,假設第一和第二固定加入度Add1和Add2分別等于1. 6D和2. 4D。圖 2b對應于佩戴者中度遠視的情況,而圖2c對應于佩戴者高度遠視的情況。以下為最終鏡片的佩戴者確定模糊認知感閾值。此閾值根據(jù)模糊認知感標準進行確定,該標準隨著佩戴者規(guī)定的加入度而改變。這包括以下幾種標準當加入度小于第一固定值時由患者檢測模糊的標準,當加入度介于第一固定值和第二固定值之間時因模糊引起視覺不適的標準,以及當加入度大于第二固定值時讀取能力喪失的標準。這些第一和第二加入度是固定的,這樣就能選擇要使用的模糊認知感的標準,第一和第二加入度分別介于 1. 50與1. 75D之間和介于2. 25與2. 50D之間。當根據(jù)上文所述的第一種計算模式來確定各初始鏡片的模糊感的第一貢獻C1時,該計算模式中引入的Add1和Add2的值可分別等于用來選擇模糊認知感標準的第一和第二固定值。優(yōu)選地,通過對佩戴者實施模糊認知感測試,并通過使用如前述方法選擇的認知感標準,為此佩戴者確定模糊認知感閾值。此模糊認知感測試可包括佩戴者通過一光學系統(tǒng)對圖像進行觀察,該光學系統(tǒng)適于相對于佩帶者注視的所述圖像的微調,生成該圖像可變的離焦。圖3a示出了這種測試的原理。主體100通過光學系統(tǒng)10注視屏幕11上顯示的字母數(shù)字字符C。顯示在屏幕11上的字符C具有清晰和精確的輪廓,而光學系統(tǒng)10通過調節(jié),使得來源于平面P上的點的光線聚焦在主體100的視網(wǎng)膜上,該平面P與屏幕11相偏離。在測試期間,系統(tǒng)10的調節(jié)可改變,以便移動平面P遠離或靠近屏幕11。根據(jù)另一可能性,模糊認知感測試可包括佩戴者觀察顯示在屏幕上的圖像,該屏幕上還具有以數(shù)字方式引入到圖像顯示數(shù)據(jù)中的模擬模糊感。在圖北中,附圖標記12和 13表示顯示屏幕和計算處理單元,該計算處理單元計算圖像并控制其顯示。C還表示字母數(shù)字字符,但該字符在連續(xù)周期內與由單元13計算出的可變的模糊感一起顯示。然后選擇一個初始鏡片,該鏡片對應于佩戴者的處方并且具有在仰角和方位角參考值處的模糊值,該模糊感值與獲得的佩戴者模糊認知感閾值的差的絕對值小于0. 50D。換言之,該選擇的鏡片同時對應于佩戴者的處方,并且在注視方向Dk具有模糊感值,該模糊感值大體上等于所獲得的佩戴者的閾值。當該最初鏡片存在于被使用的該系列漸變鏡片中時,它本身就形成最終鏡片。舉例來說,考慮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漸變鏡片的三位未來佩戴者,下表中給出了開具給他們的加入度和模糊認知感閾值
權利要求
1.一種為確定的佩戴者(100)制造漸變眼鏡片(1)的方法,該漸變眼鏡片根據(jù)所述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進行定制,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該佩戴者的眼科處方,所述眼科處方包括對所述佩戴者開具的遠視屈光度值、 加入度值以及所述佩戴者的散光特性;/2/獲取該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閾值(VS);/3/獲取對應于各種處方的漸變眼鏡片系列(D1-D8,D11-D18,D21-D28)在注視參考方向(Dk)處的模糊感值,所述注視參考方向相對于鏡片子午線(LM)橫向偏離,所述注視參考方向通過沿著子午線的仰角參考值(ακ)和橫向于所述子午線測量到的方位角參考值 (βΕ)進行確定;/4/根據(jù)步驟/3/中使用的系列中的至少一個初始鏡片,選擇最終鏡片(D5 ;D14; D23),所述最終鏡片對應于佩戴者的處方并且具有在仰角參考值和方位角參考值處的模糊感值,該模糊感值與在步驟/2/中獲得的佩戴者模糊認知感閾值的差的絕對值小于0. 50D ; 以及/5/依照在步驟/4/中選擇的最終鏡片制造佩戴者的眼鏡片;其中步驟/2/包括以下兩個子步驟/2-1/根據(jù)開具給佩戴者的加入度值,從下述標準中選擇模糊認知感標準-當開具給佩戴者的加入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固定加入度時,模糊認知感閾值是第一模糊感界限,在該第一模糊感界限之下所述佩戴者不會察覺到模糊感,而超過第一模糊感界限所述佩戴者會察覺到模糊感;-當開具給佩戴者的加入度介于第一固定加入度和第二固定加入度之間時,其中第二固定加入度大于第一固定加入度,該模糊認知感閾值是第二模糊感界限,在該第二模糊感界限之下所述佩戴者不會感到任何由模糊感導致的視覺不適,而超過第二模糊感界限所述佩戴者會感到由模糊感導致的視覺不適;以及-當開具給佩戴者的加入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固定加入度時,模糊認知感閾值是第三模糊感界限,在第三模糊感界限之下所述佩戴者能夠閱讀字母數(shù)字字符,而超過第三模糊界限時由于模糊感導致所述佩戴者不再能夠閱讀字母數(shù)字字符;并且然后/2-2/通過使用所選擇的標準為佩戴者(100)確定模糊認知感閾值(VS)。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在子步驟/2-1/中選擇的標準,在子步驟/2-2/中通過對所述佩戴者進行的模糊認知感測試來確定所述佩戴者(100)的模糊認知感閾值(VS)。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糊認知感測試包括由佩戴者(100)通過光學系統(tǒng)(10)觀看圖像(C),所述光學系統(tǒng)適于相對于佩戴者注視的所述圖像的微調,生成該圖像的可變離焦。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糊認知感測試包括由佩戴者(100)觀看顯示在屏幕(1 上的圖像(C),屏幕(1 上具有數(shù)字化引入到圖像顯示數(shù)據(jù)中的模擬模糊感。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加入度介于1.50和 1. 75D之間,且第二固定加入度介于2. 25和2. 50D之間。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位角參考值(βκ)的絕對值介于10°和20°之間,優(yōu)選為介于13°和17°之間。
7.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位角參考值(βκ)是在對佩戴者(100)的眼睛移動幅度的測量的基礎上獲得的。
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視參考方向(Dk)穿過在步驟 /3/中使用的系列中的至少一個鏡片(D1-D8,D11-D18,D21-D28)的近視區(qū)或遠視區(qū),或者所述區(qū)域之一的橫向界限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對于通過各鏡片(D1-D8,D11-D18, D21-D28)的配鏡十字(CM)的注視方向(Dtl),仰角參考值(α E)介于20°和45°之間,優(yōu)選為介于和38°之間,或介于-10°和2°之間,對于分別通過配鏡十字的下方和上方的注視方向(D),所述仰角值分別為正值和負值。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在步驟/3/中獲得的該系列各鏡片(D1-D8,D11-D18,D21-擬8)的模糊感值計算為包括下述兩個貢獻的總和-第一正貢獻,其取決于以下兩個方面之間的第一差的絕對值一方面,根據(jù)佩戴者 (100)處方推導出在仰角參考值(α》處的屈光度,另一方面,鏡片在所述各仰角參考值 (αΕ)和方位角參考值(βκ)處的屈光度值;以及-第二正貢獻,其取決于以下兩個方面之間的第二差的絕對值一方面,步驟/1/中獲取的佩戴者(100)的散光特性,另一方面,鏡片的在所述各仰角參考值(α》和方位角參考值(βκ)處的散光特性;所述第一貢獻還隨著鏡片的加入度而改變,從而對于第一差的至少一個固定值,第一貢獻是該鏡片的所述加入度的遞增或逐步遞增函數(shù)。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貢獻等于第一差的絕對值乘以一因子,該因子等于0,當鏡片的加入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固定加入度值時;0. 5,當鏡片的加入度值介于第一固定加入度值和第二固定加入度值之間時,以及1,當鏡片的加入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固定加入度值。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貢獻等于第一差的絕對值除以鏡片加入度值的遞減函數(shù),或者除以為佩戴者(100)確定的調節(jié)幅度的遞增函數(shù)。
13.如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使用的對應于各個處方的系列鏡片(D1-D8,D11-D18,D21-D28)包括對應于在仰角參考值(α κ)和方位角參考值(βκ)處的不同模糊感值的多個鏡片,并且其中步驟/4/包括在鏡片系列中選擇初始鏡片,從而所述初始鏡片本身對應于佩戴者的處方并具有對于仰角和方位角參考值處的模糊感值,該模糊感值相對于在步驟/2/ 中為佩戴者(100)獲取的模糊認知感閾值(VQ的差的絕對值小于0.50D,所述初始鏡片本身形成了所選擇的最終鏡片(D5 ;D14 ;D23)。
14.如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使用的系列鏡片通過所記錄的各數(shù)字化特性進行定義,據(jù)此,步驟/4/包括下述子步驟/4-1/從在步驟/3/中使用的系列中選擇初始鏡片,使得所述初始鏡片對應于在步驟 /1/中獲得的佩戴者(100)處方,并且可選地根據(jù)為佩戴者創(chuàng)建的附加參數(shù)值來選擇該初始鏡片;且然后/4-2/通過引入模糊認知感閾值(VQ的優(yōu)化,選擇最初鏡片,并在該最初鏡片的基礎上數(shù)字優(yōu)化最終鏡片,佩戴者的該模糊認知感閾值(^)是假借針對仰角參考值(ακ)和方位角參考值(βκ)的模糊感目標值在步驟/2/中獲取的。
1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選擇最終鏡片,使得所述最終鏡片在仰角參考值(α Ε)和方位角參考值(β Ε)的模糊感值相對于在步驟 /2/中獲得的佩戴者(100)的模糊認知感閾值(VS)的差的絕對值小于0.25D,優(yōu)選地小于 0. 1D。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漸變眼鏡片的制造,用于基于鏡片未來佩戴者的模糊認知感定制該鏡片。因此,根據(jù)模糊認知感標準為佩戴者確定模糊感閾值,該模糊認知感標準基于佩戴者的屈光加入度而變化。對于提供給該佩戴者的鏡片來說,該模糊感閾值與注視參考方向相關。
文檔編號G02C7/02GK102460273SQ201080033731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古伊勞姆·吉羅代特, 布約恩·德羅貝 申請人:依視路國際集團(光學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