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59223閱讀:14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例如電子照相復印機和激光束打印機的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 備使用彩色調色劑或黑色調色劑在超薄轉印材料上形成調色劑圖像。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傳送帶,該傳送帶用于在感光鼓和轉印設備之間承載和 傳送轉印材料。將傳送帶圍繞包括驅動輥的多個輥而卷繞。這多個輥根據(jù)驅動輥的轉動而 轉動,并且傳送帶轉動。基于此配置,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 2004-133419和2001-356564 提出了具有使得轉印材料被傳送帶可靠地吸引的吸引輥的發(fā)明。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 2004-133419和2001-356564中描述的發(fā)明涉及如下的 圖像形成設備,在該圖像形成設備中,將吸引輥布置在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的上游側,并且 將分離輥布置在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的下游側。根據(jù)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 2004-133419 和2001-356564中描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從吸引輥的位置到分離輥的位置,轉印材料被傳 送帶可靠地吸引。然而,在調色劑具有負電荷時,正電荷不能容易地從傳送帶724移動到轉印材料 7,并且易于在分離輥726的位置處產生樹枝狀的異常圖像(參見圖12A)。當分離輥不具有在其縱向方向上均勻的截面時,例如,當分離輥具有如圖2A所示 的拱形(crown shape)時,這可能導致如下的問題。即,與轉印材料在其寬度方向上的中心 部分相比,在轉印材料在其寬度方向上的邊緣處顯著地產生樹枝狀的異常圖像。這是因為 轉印材料的邊緣對應于轉印材料的分離時刻較早的地方,并且在轉印材料的分離時刻較早 的地方產生較大的沿面放電(其引起樹枝狀的圖像)。此外,在轉印材料的分離時刻較早的 地方在轉印材料的表面上正電荷增大,并且在轉印材料的分離時刻較遲的地方在轉印材料 的表面上正電荷不增大。因此,使轉印材料的表面上的正電荷在轉印材料的寬度方向上不 均勻地帶電。在使轉印材料均勻帶電時,如果可以帶電使得它保持與調色劑圖像的電荷量的平 衡,則在分離部分處不產生放電并且不導致圖像損壞(failure)。然而,實際上,在每一頁或 作業(yè)中圖像改變,在很多情況下在轉印材料的寬度方向上調色劑圖像的電荷量不均勻,并 且難以使轉印材料均勻地帶電以保持與調色劑圖像的電荷量的平衡。圖12B是示出異常圖像的產生狀態(tài)的表,在其中考慮到半色調(HT)的條件、超薄 轉印材料的條件、薄轉印材料的條件、普通轉印材料的條件和厚轉印材料的條件。基于使用 由X-Rite公司生產的光密度計的測量來評估異常圖像的產生狀態(tài),并且基于圖像密度的 質量來確定產生狀態(tài)。在圖12B中,由〇、Δ和X表示圖像的狀態(tài),其中〇意指優(yōu)秀,Δ意 指可容許的但不優(yōu)秀,并且X意指損壞。如圖12Β的最左列中所示出的,在半色調圖像的 點D是0. 6并且轉印材料超薄時,產生異常圖像。在半色調的點D是1. 6并且轉印材料較 厚時,不產生異常圖像。在圖像具有半色調時,特別是在高亮(highlight)的情況下,在分 離部分處更頻繁地產生圖像損壞,并且在引擎(engine)的最大圖像密度(實心圖像(solidimage))中不那么容易發(fā)生圖像損壞。即,如果進行設計使得減少高亮圖像中的圖像損壞, 則減少所有圖像中的圖像損壞。即使當如圖4A和圖4C中所示出地、圖像的整個表面上的調色劑的量是均勻的時, 首先也難以使轉印材料帶電使得保持與調色劑圖像的電荷量的完全平衡。即使當在轉印材 料 經過二次轉印部分之前使轉印材料均勻地帶電使得盡可能地保持平衡時,轉印材料也被 帶正電或負電,即,轉印材料被正極化或負極化。如果在分離部分處的配置在其縱向方向上 是不均勻的,則不管極性如何均在轉印材料中在分離部分處的圖像損壞中在轉印材料寬度 方向上產生不均勻。期望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能夠減少可能在轉印材料與轉印材料傳送帶分離 時產生的在轉印材料的寬度方向上的圖像損壞(例如不均勻)。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包括圖像承載部件,用于承載調色劑 圖像;與圖像承載部件相對的傳送部件,用于承載和傳送轉印材料;與傳送部件相對的轉 印裝置,用于將調色劑圖像靜電轉印到由傳送部件傳送的轉印材料;吸引裝置,被布置在轉 印材料傳送方向上的轉印裝置的上游,用于將轉印材料吸引到傳送部件上;電壓施加裝置, 用于將電壓施加到吸引裝置;以及,用于卷繞傳送部件的卷繞裝置(Winding means),被布 置在轉印材料傳送方向上的轉印裝置的下游,其中與第一區(qū)域對應的在傳送部件和卷繞裝 置之間的接觸量比與第二區(qū)域對應的在傳送部件和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小,在第一區(qū)域 中擠壓傳送部件的吸引裝置在傳送方向上的寬度是第一寬度,在第二區(qū)域中擠壓傳送部件 的吸引裝置在傳送方向上的寬度是比第一寬度小的第二寬度。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包括圖像承載 部件,承載調色劑圖像;與圖像承載部件相對的傳送部件,用于承載和傳送轉印材料 ’與傳 送部件相對的轉印裝置,用于將調色劑圖像靜電轉印到由傳送部件傳送的轉印材料;吸引 裝置,被布置在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轉印裝置的上游,用于將轉印材料吸引到傳送部 件上;電壓施加裝置,用于將電壓施加到吸引裝置;以及,用于卷繞傳送部件的卷繞裝置, 被布置在轉印裝置的下游,其中卷繞裝置具有如此形狀使得與第一區(qū)域對應的在傳送部件 和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比與第二區(qū)域對應的在傳送部件和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小,在 第一區(qū)域中吸引裝置使傳送部件或轉印材料帶電為第一帶電量,在第二區(qū)域中吸引裝置使 傳送部件或轉印材料帶電為比第一帶電量小的第二帶電量。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包括圖像承載 部件,承載調色劑圖像;與圖像承載部件相對的傳送部件,用于承載和傳送轉印材料 ’與傳 送部件相對的轉印裝置,用于將調色劑圖像靜電轉印到由傳送部件傳送的轉印材料;吸引 裝置,被布置在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轉印裝置的上游,用于將轉印材料吸引到傳送部 件上;電壓施加裝置,用于將電壓施加到吸引裝置;以及,用于卷繞傳送部件的卷繞棍,被 布置在轉印裝置的下游,該卷繞輥包括與傳送部件接觸的接觸部分和不與傳送部件接觸的 非接觸部分,其中吸引裝置使傳送部件或轉印材料帶電為第一帶電量的第一區(qū)域對應于非 接觸部分,吸引裝置使傳送部件或轉印材料帶電為比第一帶電量小的第二帶電量的第二區(qū) 域對應于接觸部分。
從以下參考附圖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本發(fā)明更多的特征將變得清晰。


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配置的截面圖;圖2A和圖2B是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分離輥的平面圖;圖3A-3D是示出在沒有吸引輥時轉印材料、轉印帶和分離輥的位置、示出帶電量 分布、以及示出緊挨著在轉印材料到達分離輥之前出現(xiàn)的狀態(tài)的概念圖;圖4A-4D是示出在吸引輥被形成為筆直的(straight)形狀時轉印材料、轉印帶和 分離輥的位置、示出帶電量分布、以及示出轉印材料的背表面的正帶電量小的情況的概念 圖;圖5A和圖5B是示出轉印帶、轉印材料和吸引輥之間的關系、以及示出轉印材料在 它經過吸引輥之前的帶電量分布的概念圖;圖6A和圖6B是示出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分離輥的配置的截面圖;圖7是示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配置的截面圖;圖8A-8C是示出吸引電流與打印速度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圖9A-9C是示出分離輥的配置的平面圖;圖10A-10C是示出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分離輥的配置的平面圖;圖11是示出與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有關的基于轉印材料的種類和環(huán) 境的狀態(tài)的目標吸引電流的表;以及圖12A和圖12B是示出其中傳統(tǒng)的分離輥將轉印材料與轉印帶分離的步驟的示意 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實施例中描述的組成部分的尺寸、材料、 形狀和相對位置可以根據(jù)應用本發(fā)明的設備的各種條件和配置而被適當?shù)馗淖?。因此,?發(fā)明的范圍不限于那些。(第一實施例)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100的配置的截面圖。圖像 形成設備100利用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處理。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設備100包括圖像形成 設備主體(在下文中為“設備主體” )100A,并且將圖像形成單元51Y、51M、51C和51k設置 在設備主體100A中。圖像形成單元51Y、51M、51C和51k包括轉印輥5Y、5M、5C和5k,每對 輥的一半包括感光鼓1Y、1M、1C和lk。也被稱為“圖像承載部件”的感光鼓1Y、1M、1C和Ik沿箭頭A的方向轉動,并且由 帶電設備2Y、2M、2C和2k使其表面均勻地帶電。此外,曝光設備3Y、3M、3C和3k基于圖像 信息來對感光鼓1Y、1M、1C和Ik進行曝光。通過已知的電子照相處理來在感光鼓1Y、1M、1C 和Ik上形成與圖像信息對應的靜電圖像。顯影設備4Y、4M、4C和4k在其中分別包括彩色調色劑,S卩,黃色(Y)、品紅色(M)、 青色(C)和黑色(k)的調色劑。由顯影設備4Y、4M、4C和4k對靜電圖像進行顯影,并且在 感光鼓1Y、1M、1C和Ik中的每一個的表面上形成調色劑圖像。使用反轉顯影方法,在該方法中使調色劑附著于靜電圖像的曝光部分。也被 counter roller) 21和驅動輥22)拉緊地支撐,并且沿箭頭G的方向以300mm/s轉動。張力輥20是 控制中間轉印帶6的張力以便將張力保持在恒定值的輥。驅動輥22驅動中間轉印帶6。二 次轉印對輥21是用于二次轉印的對輥。也被稱為“傳送部件”的轉印帶24與中間轉印帶 6相對,轉印帶24承載和傳送轉印材料7,并且它將感光鼓1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材料 7上。圍繞多個卷繞輥25、26和27拉緊地保持轉印帶24,并且沿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M以 300mm/s轉動轉印帶24。帶清潔設備12被布置在通過中間轉印帶6與驅動輥22相對的位 置處。轉印材料7被一度停止在對齊輥8的位置處。與向轉印壓合部(nip)傳送中間轉 印帶6的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的時刻同步地將轉印材料7供應給轉印帶24。作為吸引裝置的示例的吸引輥28a被布置在轉印帶24的表面上。吸引對輥28b 被布置在轉印帶24的背表面上。吸引輥28a和吸引對輥28b形成壓合部。轉印材料7被 朝向吸引輥28a和吸引對輥28b的壓合部傳送并且被壓合。吸引輥28a與作為“吸引電壓 施加裝置”的吸引偏置(bias)施加設備32連接。吸引對輥28b接地。通過吸引輥28a施 加-12至-30 μ A的電流并且該-12至-30 μ A的電流作為由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恒定電 流控制的吸引偏置。通過使用吸引偏置電流,將轉印材料7靜電吸引到轉印帶24。也被稱為“轉印裝置”的轉印輥9與轉印帶24的內周邊表面(peripheral surface)相對,并且使得能夠將調色劑圖像從中間轉印帶6轉印到由轉印帶24傳送的轉印 材料7。轉印偏置施加設備55將轉印電壓施加到轉印輥9。如果轉印帶24在用箭頭示出 的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上移動,則轉印材料7經過由二次轉印對輥21和轉印輥9形成的二 次轉印壓合部。在那時,將具有與調色劑圖像極性相反的極性的恒定電流控制的轉印偏置 施加到轉印輥9。例如,如果+30到+40 μ A的電流流過,在中間轉印帶6的表面上的調色劑 圖像被轉印到轉印材料7。將轉印材料7傳送到分離輥26,并且轉印材料7與轉印帶24分 離。它被傳送到定影設備(未示出),并且接受調色劑圖像的加熱、加壓和定影步驟。通過在例如聚酰亞胺和聚碳酸酯的樹脂或各種橡膠中包含作為抗靜電劑的炭黑 來形成中間轉印帶6和轉印帶24。中間轉印帶6和轉印帶24中的每一個的體電阻率被設 定在1 X IO9-I X IO14 Ω · cm的范圍內,并且其厚度被設定在0. 07-0. 5mm的范圍內。例如,通過在聚酰亞胺中包含適當量的炭黑來形成中間轉印帶6。此外,中間轉印 帶6的體電阻率被設定為1 X IO11 Ω · cm,并且其厚度被設定為0. 09mm。通過在具有0. 2mm 厚度的EPDM橡膠中包含適當量的炭黑來形成轉印帶24。PTFE被分散到具有0. 005mm的厚 度的聚氨酯粘合劑中,并且這被用作轉印帶24的表層,并且轉印帶24的體電阻率被設定為 IX IO13 Ω · cm。轉印輥9包括芯金屬和離子導電泡沫橡膠(例如,丁腈橡膠(NBR))。轉印輥9的 外徑是24mm,該輥的表面粗糙度為Rz = 6. 0至12. 0 μ m,并且電阻值在通過Ν/Ν (23 °C,50% RH-相對濕度)測量、施加2kV的情況下為1 X IO5-I X IO7 Ω。吸引對輥28b被布置在轉印帶24內側,并且由離子導電固體橡膠(NBR)的彈性 層和芯金屬形成。吸引對輥28b的外徑為18mm,它具有筆直的形狀,并且電阻值在通過N/N(23°C,50% RH)測量、施加 50V 的情況下為 1 X IO5-I X IO6 Ω。控制器50包括圖像信息控制設備34和轉印材料傳送控制設備33。圖像信息控制 設備34包括曝光信息和轉印具體化的(embodied)調色劑圖像的轉印材料7的信息。圖像 信息控制設備34基于所獲得的信息來控制轉印材料傳送控制設備33的驅動狀態(tài)。轉印材 料傳送控制設備33控制對齊輥驅動控制設備30和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的驅動狀態(tài)。轉 印材料 7 的基重(basis weight)為 37_250g/m2。圖2A是示出圖像形成設備100的分離輥26的配置的平面圖。分離輥26是具有 作為分離裝置的作用的卷繞裝置。分離輥26包括作為“第二轉動軸”的懸置(suspend)轉 印帶24的轉動軸26x、以及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在其整個長度上具有變化的截面面積的 分離轉動部件26y。分離輥26將由轉印帶24傳送的轉印材料7與轉印帶24分離。如圖 2A所示,分離輥26被形成為規(guī)則的(regular)拱形。更具體而言,分離輥26由具有18mm 的外徑的金屬制成,并且被形成為1000士40 μ m的規(guī)則的拱形。即,其中心部分的外徑大于 其端部的外徑。結果,關于在分離輥26與轉印帶之間的接觸寬度,其中該接觸寬度是在與 分離輥的軸向長度垂直的方向上并且在與轉印介質的傳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寬度,中心 部分的接觸寬度大于端部的接觸寬度。圖2B是示出圖像形成設備100的吸引輥28a的配置的平面圖。如圖2B所示,吸 引輥28a被形成為反拱形(reversed crown shape)。更具體而言,作為“吸引裝置”的示 例的吸引輥28a具有作為“第一轉動軸”的轉動軸28x,并且具有作為“第一轉動部件”的沿 著輥的軸向長度具有變化的截面面積的吸引轉動部件28y。吸引輥28a被布置在轉印材料 傳送方向M上的轉印輥9的上游,并且將轉印材料7吸引到轉印帶24上。圖1中示出的作 為“電壓施加裝置(或吸引高電壓裝置)”的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向吸引輥28a施加吸引 高電壓。吸引輥28a使轉印材料7帶電,在吸引轉動部件28y的直徑比分離轉動部件26y 的對應部分的直徑小的部分處具有大的帶電量(即,高電壓)。更具體而言,吸引輥28a減 少如下的轉印材料7的部分的帶電量,所述轉印材料7的部分經過與分離轉動部件26y的 截面面積(外徑)大的部分對應的吸引轉動部件28y的部分。(由于兩個輥的互配的形狀 (coordinated shape),吸引轉動部件的對應部分小。)類似地,吸引輥28a增大如下的轉印 材料7的部分的帶電量,所述轉印材料7的部分經過與分離轉動部件26y的截面面積(外 徑)小的部分對應的吸引轉動部件28y的部分。換句話說,在吸引轉動部件28a的端部處 比在中心處施加更高的電壓。 S卩,如在將圖2A和圖2B相互比較時可以發(fā)現(xiàn)的,(在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上)吸 引轉動部件28y的截面面積(外徑)大的部分與分離轉動部件26y的截面面積(外徑)小 的部分對應。此外,在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上,吸引轉動部件28y的截面面積(外徑)小的 部分與分離轉動部件26y的截面面積(外徑)大的部分對應。分離轉動部件26y被形成為 規(guī)則的拱形,其中在與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垂直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其中心的截面 面積(外徑)大于其端部的截面面積(外徑)。吸引轉動部件28y被形成為反拱形,其在與 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垂直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端部側的截面面積(外徑)大于在中 心處的截面面積(外徑)。結果,關于在轉印操作時在傳送方向上吸引輥28a與轉印帶24 接觸處的寬度,在端部處的接觸寬度變得比中心部分的接觸寬度寬。這里,在吸引輥28a擠 壓轉印帶24處的寬度為第一寬度的第一區(qū)域與兩個端部對應,并且在吸引輥28a擠壓轉印帶24處具有比第一寬度小的第二寬度的第二區(qū)域與中心區(qū)域對應。在該情況下,分離輥26 的第一區(qū)域(兩個端部)與轉印帶24接觸的接觸量比第二區(qū)域(中心部分)與轉印帶24 接觸的接觸量小。
吸引輥28a是毛刷輥。該刷的齒長為5mm,芯金屬的直徑為8mm,并且它被形成為具 有18mm的最大外徑的500 士 40μπι的反拱形。吸引輥28a的電阻值在通過Ν/Ν (23 °C,50% RH)測量、施加100V的情況下為1 X IO5-I X IO6 Ω。毛刷最多進入轉印帶24達1. 5_2mm。在 分離輥26被形成為規(guī)則的拱形時,吸引輥28a被形成為對應的反拱形。圖3A是示出在沒有吸引輥28a時轉印材料7、轉印帶24和分離輥26的布置、示 出帶電量分布、以及示出緊挨著在轉印材料7到達分離輥26之前出現(xiàn)的狀態(tài)的概念圖。圖 3A、圖3B、圖3C和圖3D是從圖1中的箭頭J的方向來觀察的側視圖。在圖3A中,轉印材料 7和轉印帶24的行進方向是從圖3A的紙張的背表面朝向該紙張的前表面移動的方向。如 圖3A所示,調色劑在轉印材料7的表面上移動,并且調色劑保持負電荷。圖3B是示出在沒有吸引輥28a時轉印材料7、轉印帶24和分離輥26的布置、示 出帶電量分布、以及示出在轉印材料7到達分離輥26并且與轉印帶24分離時出現(xiàn)的狀態(tài) 的概念圖。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心部分處彼此接觸,但是 圖3B被示出為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心部分處彼此分離使 得可以容易地看見沿面放電的狀態(tài)。如圖3B所示,在轉印材料7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 的兩個端部處比在轉印材料7的中心部分處更強烈地產生沿面放電。在轉印材料7的背表 面(或面向分離輥的表面)上,隨著越接近轉印材料的端部,正電荷的量越高,而隨著越接 近轉印材料的中心,正電荷的量越低。圖3C是示出在沒有吸引輥28a時轉印材料7、轉印帶24和分離輥26的布置、示 出帶電量分布、以及示出轉印材料7經過分離輥26并且沿面放電朝向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 上的中心側移動的狀態(tài)的概念圖。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 心部分處實際上彼此接觸,但是圖3C被示出為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在轉印材料寬度方 向N上的中心部分處彼此分離使得可以容易地看見沿面放電的狀態(tài)。如圖3C所示,在轉印 材料7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心部分側產生更多的沿面放電。如圖3A-3D中所示出 的,在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的受到沿面放電且正電荷的量增大的部分處,在轉印材料7的背 面和轉印帶24之間的電勢差降低,并且隨后沿面放電減少。圖3D是示出在沒有吸引輥28a時轉印材料7、轉印帶24和分離輥26的布置、示出 帶電量分布、以及示出不再產生沿面放電的狀態(tài)的概念圖。同樣,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 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心部分處彼此接觸,但是圖3D被示出為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 24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心部分處彼此分離使得可以容易地看見沿面放電的狀態(tài)。 如圖3D所示,雖然電荷是弱的,但是正電荷附著于轉印材料7的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 的中心部分側。圖4A是示出在吸引輥828a被形成為具有筆直的、不彎曲的表面和恒定的直徑時 轉印材料7、轉印帶24和分離輥26的布置、示出帶電量分布、以及示出在轉印材料7的背 表面上的正的帶電量小的情況的概念圖。圖4A對應于從圖1中的箭頭J的方向來觀察的 側視圖。圖4A示出在圖1中吸引輥828a被臨時接地、并且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與吸引對 輥828b連接的情況。使轉印材料7的表面帶電以具有正電荷,并且?guī)ж撾姷恼{色劑依附于表面上。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心部分處彼此接觸,但是圖 4A被示出為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中心部分處彼此分離使得 可以容易地看見電荷的附著狀態(tài)。在吸引輥828a被形成為具有筆直的、不彎曲的面時,在轉印材料7經過二次轉印 部分之前使轉印材料7均勻地帶電。轉印材料7被帶電為使得它變成帶正電的或帶負電的。 如果分離輥26被形成為在縱向方向上不具有均勻的直徑的形狀,則不管使轉印材料7帶有 什么極性的電,都由于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寬度方向不均勻而產生分離輥26上的圖 像損壞。圖4B是示出在圖4A的情況下在轉印材料7的帶電量與轉印材料在寬度方向N上 的位置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在圖4B中,縱軸表示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經過分離輥26 的轉印材料7的帶電量,并且橫軸表示在經過分離輥26的轉印材料7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 N上的轉印帶24的位置。這里,細的虛線ρ是示出轉印材料7的總帶電量的曲線。細的實 線q是示出在使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均勻地帶電時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的分布帶電量的曲 線。粗的虛線r是示出在使轉印材料7的表面的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兩個端部預先 帶電時在轉印材料7經過分離輥26之前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的分布帶電量的曲線。粗的 實線s是示出在使轉印材料7的表面的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兩個端部預先帶電時在 轉印材料7經過分離輥26之后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的分布帶電量的曲線。這里,假設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的分布帶電量具有如下的值使得如圖4B所示的由 吸引輥828a使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均勻地帶電(參見細的實線q)。同時,假設由吸引輥 828a使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帶電并且使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兩個端部強烈地帶電(參 見粗的虛線r和粗的實線s)。在該情況下,與在使轉印材料7均勻地帶電時相比,在使兩個 端部強烈地帶電時,分離輥26的帶電量的絕對值變得更小,并且轉印材料7的帶電強度變 得更小。利用該特性,如圖2B所示,吸引輥28a被形成為反拱形,根據(jù)分離輥26的規(guī)則的 拱形,使轉印材料7的分離時刻較早的端部預先帶有更多的正電荷。因此,抑制了在轉印材 料7、特別是薄的轉印材料7分離時的圖像損壞的寬度方向不均勻(參見在圖4B中的分布 帶電)。圖4C是示出在吸引輥828a被形成為筆直的、恒定直徑的輥時轉印材料7、轉印帶 24和分離輥26的布置的概念圖。圖4C示出帶電量分布以及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上的正 的帶電量大的情況。圖4D是示出在圖4C中示出的情況下在轉印材料7的帶電量與在轉印 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位置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圖4C對應于從圖1中的箭頭J的方向來 觀察的側視圖。圖4A示出在圖1中吸引輥828a被臨時接地、并且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與 吸引對輥828b連接的情況。實際上,使轉印材料7的表面帶電以具有正電荷,并且?guī)ж撾?的調色劑依附于表面上。轉印材料7和轉印帶24彼此接觸,但是圖4C被示出為轉印材料 7和轉印帶24彼此分離使得可以容易地看見電荷的附著狀態(tài)。如圖4C所示,在一些情況下轉印材料7的背表面上的帶電量大。在這種情況下, 出現(xiàn)負電荷從分離輥26朝向轉印材料7移動的現(xiàn)象。因此,如圖4D所示,在轉印材料寬度 方向N上的中心處,負的帶電量小,并且在兩個端部處的負的帶電量大。在圖4D中的細的 實線示出此事實,并且這也示出異常圖像的惡化水平。 圖5A是示出轉印帶24、轉印材料7和吸引輥28a之間的布置關系、以及示出在轉印材料7經過吸引輥28a之前轉印材料7的帶電量分布的概念圖。圖5B是示出轉印帶24、 轉印材料7和吸引輥28a之間的布置關系、以及示出在轉印材料7經過吸引輥28a之后轉 印材料7的帶電量分布的概念圖。如圖5A和圖5B中所示出的,如果轉印材料7經過吸引 輥28a下方的部分,則使轉印材料7的表面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端部帶電以具有正 電荷。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100,在分離輥26具有規(guī)則的拱形(參見圖2A) 時,吸引輥28a被形成為反拱形(參見圖2B),使得其分離時刻較早的部分被帶更多電。根 據(jù)此配置,減少圖像損壞,例如分離部分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不均勻。雖然在第一實 施例中吸引輥28a為毛刷,但是吸引輥28a可以為例如海綿輥的彈性部件。
(第二實施例)圖6A是示出在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中的分離輥226的配置的平面圖。 在第二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中,與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100相同的配置和效果將 用相同的符號指示,并且將不重復其描述。第二實施例的分離輥226和吸引輥228a(參見 圖6B)與第一實施例的分離輥26和吸引輥28a的不同之處在于以下幾點。在轉印材料傳 送方向M上,與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截面面積(外徑)較大的部分的接觸片226y對應,毛 刷228yl( “第一電阻器”)被形成在吸引轉動部件228y( “第一轉動部件”)的表面上并 且具有第一電阻值。在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上,與毛刷228yl相鄰地布置在吸引轉動部件 228y( “第一轉動部件”)的表面上的海綿228y2( “第二電阻器”)具有第二電阻值并且與 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截面面積(外徑)小的部分的轉動軸226x對應。第二電阻值被設為 低于第一電阻值。因此,表現(xiàn)出低電阻值的海綿228y2向轉印材料7移動更多正電荷,并且 表現(xiàn)出高電阻值的毛刷228yl沒有向轉印材料7移動那樣多的正電荷。這將被更詳細地描述。第二轉動部件226包括與轉印帶24上的轉印材料7接觸 的多個接觸片226y。接觸片226y是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較大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 轉動軸226x是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較小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吸引轉動部件228y 被形成為圓柱狀,并且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的預定寬度上其彎曲表面具有作為“毛皮部 分”的毛刷228yl和作為“海綿部分”的海綿228y2。如圖6A所示,分離輥226包括轉動軸226x和多個接觸片226y,多個接觸片226y 被安裝在轉動軸226x上且與轉印帶24的背表面接觸。接觸片226y被形成為盤狀。S卩,此 輥具有與轉印帶24接觸的接觸片226y以及不與轉印帶24接觸的部分226x。這里,作為吸 引輥228a使轉印帶24或轉印材料7帶電的第一帶電量的第一區(qū)域對應于毛刷228yl,并且 作為吸引輥228a使轉印帶24或轉印材料7帶電的比第一帶電量小的第二帶電量的第二區(qū) 域是海綿部分228y2。在該情況下,分離輥226與轉印帶24接觸的第一區(qū)域(毛刷)的接 觸量比分離輥226與轉印帶24接觸的第二區(qū)域(海綿)的接觸量小。這意味著作為非接 觸部分的轉動軸226x與轉印帶24接觸的接觸量比作為接觸部分的接觸片226y與轉印帶 24接觸的接觸量小。此外在以下描述的第三實施例和第四實施例中,與吸引輥使轉印帶帶 電為第一帶電量的第一區(qū)域對應的、分離輥與轉印帶接觸的接觸量被設定為較小。與吸引 輥使轉印帶帶電為比第一帶電量小的第二帶電量的第二區(qū)域對應的、分離輥與轉印帶接觸 的接觸量被設定為較大。圖6B是示出第二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吸引輥228a的配置的平面圖。如圖6B所示的吸引輥228a包括轉動軸228x和吸引轉動部件228y,該吸引轉動部件228y被安 裝在轉動軸228x上并且與轉印帶24的背表面接觸。吸引轉動部件228y被形成為圓筒形 狀。吸引轉動部件228y的表面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且具有預定寬度的預定位置處 包括毛刷228yl。毛刷228yl用作“接觸片對應部分”,因為它被定位在吸引轉動部件上的 與分離轉動部件的接觸片226y的位置對應的位置中。吸引轉動部件228y的表面還包括海 綿228y2。海綿228y2被定位在“相鄰區(qū)域”中,即在與毛刷228yl相鄰的表面的區(qū)域中。 利用 此海綿228y2,可以獲得以下效果。即,根據(jù)轉印材料7在經過分離輥226時與轉印帶 24分離的分離時刻較早的轉印材料7的部分,轉印材料7的該部分的帶電量被預先設定為 較大。通過以這樣的方式交替地布置毛刷228yl和海綿228y2,抑制了可能由分離部分產生 的例如縱向不均勻的圖像損壞。具有18mm的外徑以及在通過N/N(23°C,50% RH)測量、施加50V的情況下的 IX IO5-I X IO6 Ω的電阻值的橡膠輥被用作吸引輥228a。毛刷的外徑和其它特性與圖2B中 示出的第一實施例的吸引輥28a的相同,但是毛刷的形狀是直邊的(straight-sided)圓 筒。雖然在描述的第二實施例中吸引輥228a被形成為具有毛刷228yl和海綿228y2,但是 可以替代地或額外地使用各種彈性部件。(第三實施例)圖7是示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200的配置的截面圖。在第三實施例 的圖像形成設備200中,與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100相同的配置用相同的符號指示, 并且將不重復其描述。將描述為第三實施例所特有的配置和效果。在第三實施例的圖像形 成設備200的設備主體200A內,圍繞例如張力輥20、二次轉印對輥21和驅動輥22的多個 輥支撐中間轉印帶6,并且沿箭頭G的方向以100-300mm/s轉動該中間轉印帶6。圍繞多個 卷繞輥25、26和27支撐轉印帶24,并且沿箭頭B的方向以100-300mm/s轉動該轉印帶24。 控制器50可以在預定的范圍內改變中間轉印帶6和轉印帶24的轉動速度。用于除去轉印材料7的表面上的電荷的作為“除電裝置”的分離帶電器29被布置 在通過轉印帶24與分離輥26相對的位置處。即,分離帶電器29被布置在與分離輥26對 應且與轉印帶24的表面相對的位置處。分離帶電器29具有使轉印材料7的表面上的調色 劑圖像不帶電的功能。因此,如果轉印材料7被傳送到分離輥26,則分離帶電器29使轉印 材料7的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不帶電,并且?guī)椭D印材料7與轉印帶24分離。吸引輥328a被布置在轉印帶24的表面上,并且吸引對輥328b被布置在轉印帶24 的背表面上。吸引輥328a和吸引對輥328b形成壓合部。轉印材料7被傳送到壓合部并且 被壓合。圖8A是示出吸引電流與打印速度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刂破?0基于設備主體 200A在轉印材料7上形成調色劑圖像且排出調色劑圖像的轉印材料7的打印速度來調節(jié)吸 引偏置施加設備32的吸引電壓。在轉印材料7被壓合和傳送時,-4到-30 μ A的電流流過 (如圖8Β所示)布置在轉印帶環(huán)24的外側的吸引輥328a。在作為由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 控制的恒定電壓的吸引偏置下,該電流值基于圖像形成設備的打印速度。因此,轉印材料7 被靜電吸引到轉印帶24。圖8B是示出在超薄轉印材料和厚轉印材料中的吸引電流與吸引電壓之間的關系 的曲線圖。控制器50基于轉印材料7的類型來調節(jié)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的吸引電壓。如果改變轉印材料7的類型,如圖8B中所示出的,控制器50控制吸引電壓的施加操作使得目標吸引電流流過。用戶使用觸摸面板(未示出)來設定轉印材料7的類型。設備主體100A 的控制器50包括與打印速度(周速)的設定有關的推薦模式。對于推薦模式,例如,如果 轉印材料7的基重為37-100g/m2則速度為300mm/s,如果轉印材料7的基重為100_200g/m2 則速度為200mm/s,并且如果轉印材料7的基重為200_250g/m2則速度為100mm/S。用戶通 過觸摸面板(未示出)來設定速度也是可以的。圖8C是示出基于轉印材料7的類型和圖像形成設備的轉印材料7的打印速度(周 速)的變化的目標吸引電流的表。例如,在一種轉印材料7的基重為37-52g/m2并且轉印 材料7的打印速度(周速)為lOOmm/s時,控制器50將目標吸引電流設定為ΙΟμΑ。以同 樣方式讀取在圖8C中示出的表中的其它數(shù)值。如果轉印帶24沿箭頭B的方向移動,則轉印材料7經過由二次轉印對輥21和轉 印輥9形成的二次轉印壓合部(參見圖7)。在那時,將具有與調色劑圖像的極性相反的極 性的恒定電流控制的轉印偏置施加到轉印輥9。例如,+30到+40 μ A的電流流過,并且中間 轉印帶6上的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轉印材料7。這里,圖7中示出的控制器50包括圖像信息控制設備34和轉印材料傳送控制設 備35。圖像信息控制設備34包括曝光信息和轉印調色劑圖像的轉印材料7的信息?;?由圖像信息控制設備34獲得的信息來控制轉印材料傳送控制設備35的驅動狀態(tài),并且轉 印材料傳送控制設備35控制作為“吸引偏置施加裝置”的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和對齊輥 驅動控制設備30的驅動狀態(tài)。具有37-250g/m2的基重的材料被用作轉印材料7。圖9A是示出第三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分離輥26的配置的平面圖。分離轉動 部件26y被形成為規(guī)則的拱形,其中(在與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垂直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 N上)其中心部分的截面面積(外徑)大于其端部的截面面積(外徑)。圖9B是示出第三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吸引輥328a的配置的平面圖。如圖9B 中所示出的,吸引輥328a包括作為“第一轉動軸”的轉動軸328x以及被安裝在轉動軸328x 上的作為圓筒形的“第一轉動部件”的吸引轉動部件328y。在吸引轉動部件328y中形成 具有不同間距的多個環(huán)形槽328yl (在中心部分上間距較大而在端部上間距較小)。吸引 轉動部件328y的具有小間距的環(huán)形槽328yl對應于分離轉動部件26y的具有小的截面面 積(外徑)的部分。吸引轉動部件328y的具有大間距的環(huán)形槽328yl對應于分離轉動部 件26y的具有大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吸引輥328a是具有18mm外徑的金屬輥,并 且如上所述在吸引輥328a中形成凹槽。在圖9B的情況下,槽328yl的深度為約50 μ m,隨 著(在分離輥處)分離時刻越早槽328yl的間距越小,并且間距是50 μ m-1000 μ m。圖9C是示出吸引輥428a的配置的平面圖。如圖9C中所示出的,吸引輥428a包 括作為“第一轉動軸”的轉動軸428x以及被安裝在轉動軸428x上的作為圓筒形的“第一轉 動部件”的吸引轉動部件428y。在與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垂直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在 每個位置處在吸引轉動部件428y中形成具有不同深度的多個環(huán)形槽428yl (在中心部分上 淺而在端部上深)。吸引轉動部件428y的較深的環(huán)形槽對應于分離轉動部件26y的具有小 的截面面積的部分。吸引轉動部件428y的較淺的環(huán)形槽428yl對應于分離轉動部件26y 的具有大的截面面積的部分。吸引輥428a是具有18mm外徑的金屬輥,并且如上所述在吸 引輥428a中形成凹槽。在圖9C的情況下,槽428yl的間距為約100 μ m,隨著分離時刻越早(即,越接近最后轉印介質7的邊緣)槽428yl的深度越深,并且深度為50 μ m-500 μ m。
在分離輥26具有規(guī)則的拱形(參見圖9A)時,凹槽的間距被設定為更密集(參見 圖9B),使得根據(jù)分離輥26的形狀金屬吸引輥428a的分離時刻較早的部分被帶更多電。在 分離輥26具有規(guī)則的拱形(參見圖9A)時,可替代地或者另外地將凹槽的深度設定為更深 (參見圖9C),使得根據(jù)分離輥26的形狀金屬吸引輥428a的分離時刻較早的部分被帶更多 電。結果,降低在分離部分處的圖像損壞的風險。分離輥26的外徑和拱量(crown amount) 與第一實施例的相同。雖然在第三實施例中吸引輥328a和428a由金屬制成,但是吸引輥 328a和428a可以是由例如高剛性樹脂制成的剛體。(第四實施例)圖IOA是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分離輥226的平面圖。由于第四實施 例的分離輥226和吸引輥528a(參見圖10B)以及第四實施例的變型的分離輥226和吸引 輥628a還可以被應用于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因此用相同的符號指示相同的配置, 并且將不重復其描述。如圖IOA中所示出的,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接觸片226y包括通過 轉印帶24與轉印材料7接觸的多個接觸片226y?!暗诙D動部件的具有大的截面面積(外 徑)的部分”是接觸片226y。“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小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是轉動 軸226x的部分。分離輥226包括轉動軸226x以及被固定到轉動軸226x的盤狀的接觸片 226y。分離輥226由金屬制成。即,此輥包括與轉印帶接觸的接觸片226y以及不與轉印帶 接觸的部分226x。圖IOB是示出第四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的吸引輥528a的配置的平面圖。如圖 IOB中所示出的,吸引輥528a包括作為“第一轉動軸”的轉動軸528x以及被安裝在轉動軸 528x上的作為圓筒形的“第一轉動部件”的吸引轉動部件528y。在吸引轉動部件528y中形 成具有變化的間距的多個環(huán)形槽328yl (在與接觸片226y對應的位置處間距較大,而在與 接觸片226y對應的位置相鄰的區(qū)域中間距較小)。具有大間距的環(huán)形槽328yl對應于作為 “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大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的接觸片226y。具有小間距的環(huán)形 槽328yl對應于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小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的轉動軸226x。 艮口,吸引轉動部件328y的具有小間距的環(huán)形槽328yl對應于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大 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的接觸片226y的相鄰區(qū)域。吸引輥528a包括轉動軸528x以 及被固定到轉動軸528x的圓筒形的吸引轉動部件528y。密集地間距的環(huán)形槽328yl被形 成在吸引輥528a的表面上,使得根據(jù)分離輥226的形狀其與轉印材料7的較早分離時刻相 關的部分被帶更多電。根據(jù)此配置,減少在分離部分處的圖像損壞。使用具有18mm的外徑 以及IOmm的芯金屬外徑的分離輥226。吸引輥528a的材料是金屬,但是吸引輥528a可以 是由剛性樹脂制成的剛體。圖IOC是示出吸引輥628a的作為替代方案的配置的平面圖。如圖IOC中所示出 的,吸引輥628a包括作為“第一轉動軸”的轉動軸628x以及被安裝在轉動軸628x上的作為 圓筒形的“第一轉動部件”的吸引轉動部件628y。在與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垂直的轉印材 料寬度方向N上在吸引轉動部件628y中形成具有不同深度的多個環(huán)形槽428yl (在與接觸 片226y對應的位置上淺而在與接觸片對應的位置相鄰的區(qū)域中深)。吸引轉動部件428y 的淺的環(huán)形槽428yl對應于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大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的 接觸片226y。吸引轉動部件428y的較深的環(huán)形槽428yl被包括在預定寬度中的作為“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小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的轉動軸226x中并與其對應。S卩,吸引轉 動部件428y的深的環(huán)形槽428yl對應于與接觸片226y相鄰的區(qū)域。吸引輥628a包括轉 動軸628x以及被固定到轉動軸628x的圓筒形的吸引轉動部件628y。環(huán)狀的深槽428yl被 形成在吸引輥628a的表面上,使得根據(jù)分離輥226的形狀在轉印材料7的分離時刻較早的 其位置處實現(xiàn)更多帶電。根據(jù)此配置,減少在分離部分處的圖像損壞。使用具有18mm的外 徑以及IOmm的芯金屬外徑的分離輥226。吸引輥628a的材料是金屬,但是吸引輥628a可 以由剛性樹脂制成。(第五實施例) 圖11是示出根據(jù)圖像形成設備的基于轉印材料7的類型和環(huán)境狀態(tài)的目標吸引 電流的表。在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中,與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100相同的配 置用相同的符號指示,并且將不重復其描述。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與第一實施例的 圖像形成設備100的不同之處在于以下的點。即,控制器50基于設備主體100A中的溫度 和濕度中的至少一個來調節(jié)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的吸引高電壓。在圖11所示的每個環(huán)境(即,溫度和濕度)中的目標吸引電流的表中,環(huán)境為如 下正常 / 低:N/L(23°C,5% RH),正常 / 正常:N/N(23°C, 50% RH),以及高 / 高H/H(30°C, 80% RH)?;谵D印材料7的種類和環(huán)境而改變目標吸引電流。例如,在轉印材料7的類型具有37_52g/m2的基重并且環(huán)境狀態(tài)為N/L(23°C,5% RH)時,控制器50將目標吸引電流設定為30μ Α。以相同的方式處理在圖11中示出的表中 的其它數(shù)值。通常,由于在低濕度環(huán)境中易于產生由放電引起的圖像損壞,因此在第五實施例 中作為低濕度環(huán)境的N/L(23°C,5% RH)的目標吸引電流還被設為高,并且作為高濕度環(huán)境 的H/H(30°C,80% RH)的目標吸引電流被設為低。用戶使用觸摸面板(未示出)來設定轉印材料7的類型,并且由設置在主體(未 示出)中的溫度和濕度傳感器來設定溫度和濕度。如上所述,在分離輥26具有如圖2A中所示出的規(guī)則的拱形時,對于吸引輥使用反 拱形,使得如圖2B中所示出的在吸引輥28a處,在分離輥26處的分離時刻較早的位置被帶 更多電。根據(jù)此配置,可以減少分離部分處的圖像的縱向不均勻,并且可以通過根據(jù)轉印材 料7的類型和環(huán)境控制吸引輥28a處的目標吸引電流來實現(xiàn)優(yōu)化。吸引輥28a可以為毛刷 或者例如海綿輥的彈性部件。根據(jù)第一到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吸引裝置使用第一轉動部件在與第二轉 動部件的截面面積小的地方對應的位置處使轉印材料帶電以具有大的帶電量。此外,使用 第一轉動部件在與第二轉動部件具有大的截面面積(直徑)的地方對應的位置處使轉印材 料帶電以具有小的帶電量。因此,在轉印材料與傳送部件分離時轉印材料的易受沿面放電 的部分通過與分離裝置的形狀對應地被預先帶電而降低了其易受性(susceptibility)。結 果,抑制了在轉印材料與傳送部件分離時產生的沿面放電,并且抑制了在轉印材料寬度方 向(寬度方向被定義為與轉印材料傳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在轉印圖像中的諸如不均勻 的圖像損壞。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吸引轉動部件28y的具有大的截面面積(外徑) 的部分對應于分離轉動部件26y的具有小的截面面積的部分。因此,預先增大轉印材料7的與吸引轉動部件28y的具有大的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對應的部分的帶電量,并且抑 制了在轉印材料7經過分離轉動部件26y的具有小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時帶電量增大 的現(xiàn)象。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如果分離輥26被形成為規(guī)則的拱形,則轉印材 料7與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轉印帶24的邊緣分離并且容易產生沿面放電。另一方 面,如果吸引輥28a被形成為反拱形,則吸引輥28a使轉印材料7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 的邊緣帶電以具有較大的帶電量。結果,由于已經在轉印材料7的邊緣 積累電荷,因此在 轉印材料7與分離輥26分離時抑制了電荷從轉印帶24朝向轉印材料7移動的沿面放電。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由于海綿228y2的電阻值低,因此電荷更可能 從海綿228y2朝向轉印材料7移動。另一方面,毛刷228yl的電阻值高,因此電荷不那么容 易從毛刷228yl朝向轉印材料7移動。吸引轉動部件228y的海綿228y2的位置對應于分 離轉動部件26的露出的轉動軸226x的位置,軸的露出部分在這里被稱為“第二轉動部件的 具有小截面面積(外徑)的部分”。因此,通過海綿228y2的轉印材料7的部分的帶電量增 大,并且抑制了在轉印材料7經過分離輥226時帶電量增大的現(xiàn)象。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如果分離輥226由轉動軸226x和多個接觸片 226y形成,則轉印材料7與多個接觸片226y的相鄰部分分離并且容易產生沿面放電。為了 克服此沿面放電,吸引輥228b由毛刷228yl和海綿228y2形成,并且與轉印材料的其它部 分相比,轉印材料7中的海綿228y2的接觸部分被帶電以具有更大的帶電量。結果,由于已 經在與海綿228y2接觸的部分處在轉印材料7中積累電荷,因此抑制了在使用分離輥226 將轉印材料7與轉印帶分離時電荷從轉印帶24朝向轉印材料7移動的現(xiàn)象。根據(jù)第三實施例和第四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電荷從環(huán)形槽328yl朝向轉印材 料7移動。在吸引轉動部件328y和528y的環(huán)形槽328yl的間距小的部分處,在轉印材料 寬度方向N上的每單位長度設置的環(huán)形槽328yl的數(shù)量比在吸引轉動部件328y和528y的 環(huán)形槽328yl的間距大的部分處的高。因此,增大了轉印材料7的與吸引轉動部件328y和 528y的環(huán)形槽328yl的數(shù)量高的部分對應的部分的帶電量,并且抑制了在轉印材料7通過 分離輥26或226時帶電量增大的現(xiàn)象。根據(jù)第三實施例和第四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電荷從環(huán)形槽428yl朝向轉印材 料7移動。在吸引轉動部件428y的具有深的環(huán)形槽428yl的部分處,朝向轉印材料7移動 的電荷的強度比在吸引轉動部件428y或628y的具有較淺的環(huán)形槽428yl的部分處的大。 因此,增大了轉印材料7的與吸引轉動部件428y或628y的環(huán)形槽428yl深的部分對應的 部分的帶電量,并且抑制了在轉印材料7通過分離輥26或226時帶電量增大的現(xiàn)象。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控制吸引偏置施加設備32的驅動狀態(tài)并且除 此之外,還控制分離帶電器29的驅動狀態(tài),并且進一步抑制例如在分離薄的轉印材料7時 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圖像中的不均勻的圖像損壞。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由于根據(jù)轉印材料7的種類來控制吸引電壓, 因此抑制了取決于轉印材料7的種類的差異的圖像損壞,例如在分離轉印材料7時在轉印 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圖像中的不均勻。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由于根據(jù)轉印材料7的打印速度來控制吸引電 壓,因此抑制了取決于轉印材料7的打印速度的差異的圖像損壞,例如在分離轉印材料7時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圖像中的不均勻。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由于根據(jù)例如溫度和濕度的環(huán)境來控制吸引高 電壓,因此抑制了取決于溫度或濕度的差異的圖像損壞,例如在轉印材料7與轉印帶24分 離時可能產生的在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圖像中的不均勻。在每個實施例中,描述了插入作為“圖像承載部件”的中間轉印帶6的圖像形成設 備,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配置。即,可以使用如下的轉印類型圖像形成設備,在該設備中作 為 “傳送部件”的轉印帶24被布置為使得與作為“圖像承載部件”的感光鼓IY-Ik相對?!拔b置”在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是彈性部件,而在第三實施例和第四實 施例中是剛體部件,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配置。在圖像形成設備中,“吸引裝置”在第一實施 例和第二實施例中可以是剛體部件,而在第三實施例和第四實施例中可以是彈性部件。根據(jù)本發(fā)明,吸引裝置在如下的第一轉動部件的部分處使轉印材料帶電以具有大 的帶電量,所述第一轉動部件的部分與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小截面面積的部分在轉印材料 傳送方向上對應。此外,在如下的第一轉動部件的部分處使轉印材料帶電以具有小的帶電 量,所述第一轉動部件的部分與第二轉動部件的具有大截面面積的部分在轉印材料傳送方 向M上對應。因此,與分離裝置的形狀對應地、在其在轉印材料與傳送部件分離時容易產生 沿面放電的部分處使轉印材料預先帶電。結果,抑制了在轉印材料與傳送部件分離時產生 的沿面放電,并且抑制了諸如在與轉印材料傳送方向M垂直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N上的不 均勻的圖像損壞。雖然已經參考示例性實施例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所公開 的示例性實施例。以下權利要求的范圍將被給予最寬的解釋從而包括所有這樣的修改、等 同的結構與功能。本申請要求在2009年12月14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9-282866的權益, 由此通過參考將其全部內容并入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承載部件,用于承載調色劑圖像;與所述圖像承載部件相對的傳送部件,用于承載和傳送轉印材料;與所述傳送部件相對的轉印裝置,用于將所述調色劑圖像靜電轉印到由所述傳送部件 傳送的所述轉印材料;吸引裝置,被布置在所述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所述轉印裝置的上游,用于將所述 轉印材料吸引到所述傳送部件上;電壓施加裝置,用于將電壓施加到所述吸引裝置;以及用于卷繞所述傳送部件的卷繞裝置,被布置在所述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所述轉印 裝置的下游,其中與第一區(qū)域對應的在所述傳送部件和所述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比與第二區(qū)域對應 的在所述傳送部件和所述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小,在所述第一區(qū)域中擠壓所述傳送部件 的所述吸引裝置在所述傳送方向上的寬度是第一寬度,在所述第二區(qū)域中擠壓所述傳送部 件的所述吸引裝置在所述傳送方向上的寬度是比第一寬度小的第二寬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吸引裝置具有輥形,所述吸引裝置具有其中在與所述傳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 向上的中心側的外徑比端部側的外徑小的形狀,所述卷繞裝置具有輥形,并且所述卷繞裝 置具有其中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的中心側的外徑比端部側的外徑大的形狀。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卷繞裝置具有輥形,具有第一電阻值的第一電阻部分被設置于與在所述傳送 方向上卷繞輥的外徑大的區(qū)域對應的吸引裝置上,并且具有比第一電阻值小的第二電阻值 的第二電阻部分被設置于與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卷繞輥的外徑小的區(qū)域對應的吸引裝置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吸引裝置和所述卷繞裝置具有輥形,所述吸引裝置包括在與轉印材料傳送方 向垂直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間距的多個環(huán)形槽,所述吸引裝置的具有小間距 的環(huán)形槽部分對應于卷繞輥的具有小的外徑的部分,并且所述吸引裝置的具有大間距的環(huán) 形槽部分對應于卷繞輥的具有大的外徑的部分。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吸引裝置具有輥形,所述吸引裝置包括在寬度方向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多個環(huán) 形槽,所述吸引裝置的深的環(huán)形槽部分對應于所述卷繞輥的具有小的外徑的部分,并且所述吸引裝置的淺的環(huán)形槽部分對應于所述卷繞輥的具有大的外徑的部分。
6.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除去所述轉印材料的表面上的電荷的除電裝置被布置在通過所述傳送部件與所 述卷繞裝置相對的位置處。
7.根據(jù)權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 于所述轉印材料的種類來調節(jié)所述電壓施加裝置的吸引高電壓。
8.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承載部件,承載調色劑圖像;與所述圖像承載部件相對的傳送部件,用于承載和傳送轉印材料; 與所述傳送部件相對的轉印裝置,用于將所述調色劑圖像靜電轉印到由所述傳送部件 傳送的所述轉印材料;吸引裝置,被布置在所述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所述轉印裝置的上游,用于將所述 轉印材料吸引到所述傳送部件上;電壓施加裝置,用于將電壓施加到所述吸引裝置;以及 用于卷繞所述傳送部件的卷繞裝置,被布置在所述轉印裝置的下游,其中 所述卷繞裝置具有的形狀使得與第一區(qū)域對應的在所述傳送部件和所述卷繞裝置之 間的接觸量比與第二區(qū)域對應的在所述傳送部件和所述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小,在所述 第一區(qū)域中所述吸引裝置使所述傳送部件或所述轉印材料帶電為第一帶電量,在所述第二 區(qū)域中所述吸引裝置使所述傳送部件或所述轉印材料帶電為比第一帶電量小的第二帶電 量。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吸引裝置具有輥形,所述吸引裝置具有其中在與所述傳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 向上的中心側的外徑比端部側的外徑小的形狀,所述卷繞裝置具有輥形,并且所述卷繞裝 置具有其中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的中心側的外徑比端部側的外徑大的形狀。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卷繞裝置具有輥形,具有第一電阻值的第一電阻部分被設置于與在所述傳送 方向上卷繞輥的外徑大的區(qū)域對應的吸引裝置上,并且具有比第一電阻值小的第二電阻值 的第二電阻部分被設置于與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卷繞輥的外徑小的區(qū)域對應的吸引裝置上。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吸引裝置和所述卷繞裝置具有輥形,所述吸引裝置包括在與轉印材料傳送方 向垂直的轉印材料寬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間距的多個環(huán)形槽,所述吸引裝置的具有小間距 的環(huán)形槽部分對應于卷繞輥的具有小的外徑的部分,并且所述吸引裝置的具有大間距的環(huán) 形槽部分對應于卷繞輥的具有大的外徑的部分。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吸引裝置具有輥形,所述吸引裝置包括在寬度方向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多個環(huán) 形槽,所述吸引裝置的深的環(huán)形槽部分對應于卷繞輥的具有小的外徑的部分,并且所述吸 引裝置的淺的環(huán)形槽部分對應于卷繞輥的具有大的外徑的部分。
13.根據(jù)權利要求8到12中任何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除去所述轉印材料的表面上的電荷的除電裝置被布置在通過所述傳送部件與所 述卷繞裝置相對的位置處。
14.根據(jù)權利要求8到12中任何一個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 基于所述轉印材料的種類來調節(jié)所述電壓施加裝置的吸引高電壓。
15.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 圖像承載部件,承載調色劑圖像;與所述圖像承載部件相對的傳送部件,用于承載和傳送轉印材料; 與所述傳送部件相對的轉印裝置,用于將所述調色劑圖像靜電轉印到由所述傳送部件 傳送的所述轉印材料;吸引裝置,被布置在所述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所述轉印裝置的上游,用于將所述 轉印材料吸引到所述傳送部件上;電壓施加裝置,用于將電壓施加到所述吸引裝置;以及用于卷繞所述傳送部件的卷繞輥,所述卷繞輥被布置在所述轉印裝置的下游,所述卷繞輥包括與所述傳送部件接觸的接觸部分和不與所述傳送部件接觸的非接觸部分,其中所述吸引裝置使所述傳送部件或所述轉印材料帶電為第一帶電量的第一區(qū)域對應于 所述非接觸部分,并且所述吸引裝置使所述傳送部件或所述轉印材料帶電為比第一帶電量 小的第二帶電量的第二區(qū)域對應于所述接觸部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承載部件;傳送部件;轉印裝置;吸引裝置,被布置在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轉印裝置的上游,用于將轉印材料吸引到傳送部件上;以及用于卷繞傳送部件的卷繞裝置,被布置在轉印材料的傳送方向上的轉印裝置的下游,其中與第一區(qū)域對應的在傳送部件和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比與第二區(qū)域對應的在傳送部件和卷繞裝置之間的接觸量小,在第一區(qū)域中擠壓傳送部件的吸引裝置在傳送方向上的寬度是第一寬度,在第二區(qū)域中擠壓傳送部件的吸引裝置在傳送方向上的寬度是比第一寬度小的第二寬度。
文檔編號G03G15/16GK102103347SQ20101059454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4日
發(fā)明者鳥丸雄祐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