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物鏡及光拾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50934閱讀:12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物鏡及光拾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能夠?qū)Σ煌N類的光盤互換可能地進行信息記錄及/或再生的光拾 取裝置以及用于其中的物鏡。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光拾取裝置中,作為用來再生光盤上記錄的信息以及向光盤記錄信息的 光源,使用的激光光源的短波長化有所進展,例如,藍紫色半導體激光及利用二次諧波進行 紅外半導體激光波長變換的藍色SHG激光等波長400 420nm的激光光源越來越實用化。 使用這些藍紫色激光光源的話,在使用與DVD (數(shù)碼通用盤)相同數(shù)值孔徑(NA)的物鏡時, 對直徑12cm的光盤能夠記錄約15GB信息,將物鏡的NA提高到0. 85時,對直徑12cm的光盤 能夠記錄約25GB信息。本說明書中,將使用藍紫色激光光源的光盤以及光磁盤總稱為“高 密度光盤”。使用ΝΑΟ. 85物鏡的高密度光盤時,由于起因于光盤傾斜(skew)而產(chǎn)生的彗形像 差增大,所以有的保護層設計得比DVD的還要薄(相對于DVD的0. 6mm來說只有0. Imm), 以此降低傾斜引起的彗形像差量。但是,單是能夠?qū)@種類型的高密度光盤確切地記錄/ 再生信息的話,作為光盤播放/錄音機(光信息記錄再生裝置)產(chǎn)品來說價值還不夠充分。 現(xiàn)在,考慮到有記錄著各種各樣信息的DVD和CD (小型盤)出售之現(xiàn)況,單是能夠?qū)Ω呙芏?光盤記錄/再生信息還不夠,對例如用戶持有的DVD和CD都同樣能夠確切地進行信息記錄 /再生,是提高作為高密度光盤用的光盤播放/錄音機的商品價值的必經(jīng)之路。出于這種 背景,希望搭載在高密度光盤用光盤播放/錄音機中的光拾取裝置具有既對高密度光盤、 DVD,⑶的任何一種都維持互換性又能夠確切地進行信息記錄/再生的性能。作為實現(xiàn)能夠?qū)Ω呙芏裙獗P、DVD、且⑶的任何一種既維持互換性又確切地記錄/ 再生信息的方法,可以考慮相應信息記錄/再生光盤的記錄密度切換高密度光盤用光學系 統(tǒng)和DVD、CD用光學系統(tǒng)的方法,但這樣需要多個光學系統(tǒng),所以不利于小型化,另外成本 上升。因此,為了簡化光拾取裝置實現(xiàn)低成本化,在具有互換性的光拾取裝置中,也優(yōu)選 使高密度光盤用光學系統(tǒng)和DVD、CD用光學系統(tǒng)通用,盡量減少構(gòu)成光拾取裝置的光學部 件個數(shù)。然而,使對著光盤配置的物鏡通用化,是最有利于光拾取裝置結(jié)構(gòu)簡化和低成本 的。為了得到能夠通用于記錄/再生波長互不相同的多種光盤的物鏡,必須在物鏡光學元 件上形成具有球面像差的波長依存性的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由此降低由于波長不同及保護層 厚度不同而引起的球面像差。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光拾取裝置,其中搭載的物鏡備有有4個梯級的階梯型 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能夠通用于高密度光盤和以往的光盤。先行技術(shù)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特開2005-129227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欲解決的課題但是,專利文獻1的物鏡上,因為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周期性反復具有4個梯級且光 軸方向的小臺階高度都相等的階梯單位而形成的階梯型的,是采用各梯級的寬度略相等的 構(gòu)造,所以,高密度光盤用的藍紫色激光和⑶用的紅外激光的衍射效率高,但是DVD用的 紅色激光的衍射效率會有些降低,存在問題。對此,作為提高DVD用衍射效率的手段,可以 考慮改變階梯型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梯級數(shù)、做成5個梯級的方法。但是做成5個梯級的話, 臺階變高,略微的波長變動就會引起較大的衍射效率變動,出現(xiàn)問題。加上對各光束的衍射 效率的變化也大,因此還存在難以微調(diào)整衍射效率之課題。所以,以往的階梯型光程差付與 構(gòu)造中,難以實現(xiàn)使高密度光盤的衍射效率、DVD的衍射效率、CD的衍射效率保持良好的平 衡都能夠得到高的效率。尤其是在例如只有階梯型的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且穿過光程差付與 構(gòu)造時發(fā)生的光量最多的衍射光的衍射次數(shù)在高密度光盤時為1次衍射光、DVD時為-1次 衍射光、CD時為-2次衍射光的物鏡等、欲采用特殊次數(shù)的衍射光對不同光盤進行互換使用 時,DVD或CD使用時的衍射效率明顯降低,存在不能互換使用的擔憂。另外,專利文獻1的 以往技術(shù)中也記載了別的形狀的階梯型柵格,但是階梯型柵格的形狀復雜,尤其是被高的 臺階夾著的細小區(qū)域中樹脂等難以進入,難以制造精度良好的復合物鏡,存在問題。本發(fā)明考慮上述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拾取裝置以及物鏡,是能夠?qū)Ω呙芏?光盤(尤其是Blu-ray Disc,以下又稱BD)、DVD、⑶等記錄密度不同的3種光盤確切地進 行信息記錄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裝置及物鏡,其中,既簡單結(jié)構(gòu)、提高向模具的轉(zhuǎn)印性,又 能夠用設計微調(diào)整光的利用效率,實現(xiàn)BD、DVD、CD的光利用效率的良好的平衡性。用來解決課題的手段為了解決以上的課題,第1項記載的發(fā)明,是一種備有物鏡的光拾取裝置的物鏡, 該物鏡用第1光源射出的波長λ 1的第1光束對具有厚度tl之保護層的第1光盤的信息 記錄面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用第2光源射出的波長λ2(λ1< λ2)的第2光束對具有厚度 t2(tl ^ t2)之保護層的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用第3光源射出的波 長λ3(λ2< λ3)的第3光束對具有厚度t3(t2<t3)之保護層的第3光盤的信息記錄 面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物鏡的特征在于,所述物鏡的光學面上形成了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階梯型構(gòu)造,其中以光軸為中心同心圓狀地排列多個 具有相同梯級數(shù)的環(huán)帶狀的階梯單位,所述階梯形構(gòu)造中的至少1個所述階梯單位的最高位梯級或最低位梯級的光軸 垂直方向上的寬度《1,與在光軸垂直方向上夾著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的2個 梯級的平均值≤2,滿足以下關(guān)系式0. 2w2 ≤ wl ≤ 0. 8w2(1)。 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作說明。

圖1(a)是以往技術(shù)的階梯型第1光程差付與 構(gòu)造的沿光軸所在面截斷的截面圖,圖1 (b)是本發(fā)明一例的階梯型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 沿光軸所在面截斷的截面圖。圖2是各波長的衍射效率示意圖,縱軸表示衍射效率,橫軸表 示波長。以下以高密度光盤為第1光盤、DVD為第2光盤、CD為第3光盤進行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一部分如圖1所示的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階梯型構(gòu)造,其中周期性反復具有相 同梯級數(shù)的階梯單位SU(以光軸為中心形成為同心圓狀的)。圖1例中,梯級Sl S5的梯 級數(shù)為5,最高位梯級是 S5,最低位梯級是Si,相鄰的梯級與梯級之間通過延伸在光軸方向 上的等高低臺階連結(jié)。圖2是用于各光盤光束的衍射效率示意圖,縱軸表示衍射效率,橫軸 表示波長。為了方便理解和說明,這里以在平面上形成了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情況作說 明。以往技術(shù)的階梯型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中,如圖1(a)所示,是使階梯單位中的梯 級的光軸垂直方向的寬度相等,所以如圖2(a)所示,DVD使用時(虛線的655nm)衍射效率 小于50%,難以移動其峰值位置調(diào)整衍射效率。改變各梯級的光軸方向的臺階高低的話雖 然能夠改變衍射效率的特性,但使梯級的臺階高低改變的話則變化量太大,存在調(diào)整困難 和不能付與所望的光程差之問題。對此,本發(fā)明者通過銳意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階梯單位中,不改變光軸方向的臺階高 低,而是使梯級的光軸垂直方向的寬度改變,由此能夠調(diào)整衍射效率的特性。具體如下,如 圖1(b)所示,加長最高位梯級S5之外的其他梯級S1、S2、S3、S4的光軸垂直方向的寬度,縮 短最高位梯級S5的光軸垂直方向的寬度wl,使之滿足式(1),這樣,因為能夠改變階梯單位 的宏觀高度(圖中傾斜的虛線在圖中右側(cè)與縱軸相交的位置),所以能夠任意地改變衍射 效率的特性,能夠微調(diào)整衍射效率。于是,如圖2(b)所示,能夠向長波長方向移動DVD用光 束時的衍射效率的波形峰值位置,所以能夠提高DVD用光束時的效率,同時,能夠使DVD用 的衍射效率的波形整體變得平穩(wěn),且使DVD用波長時的波形斜率也小,所以,能夠提供效率 不隨波長變化而變化的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與此相應,CD用光束時的衍射效率的波形的 峰值位置也向長波長方向移動,但CD的波形整體原來就平穩(wěn),幾乎沒有衍射效率的降低。 這樣,相比以往5梯級階梯型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中DVD使用時的衍射效率降低和4梯級階梯 型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中CD使用時的衍射效率降低來說,能夠?qū)崿F(xiàn)幾乎不降低高密度光盤使 用時的衍射效率地維持DVD及CD使用時的高衍射效率。另外,在一個階梯單位中,因為最 高位梯級或最低位梯級之外的其他梯級的寬度增寬,所以可以容易模具制作,良好轉(zhuǎn)印性, 出于該點也優(yōu)選。第2項記載的物鏡,是第1項中記載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型構(gòu)造中的所 有所述階梯單位的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滿足(1)式,所以,DVD時能夠進一步 增加可用于記錄再生的光量,另外,能夠提供相對波長變化的光量變動較小的第1光程差 付與構(gòu)造。第3項記載的物鏡,是第1項或第2項中記載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鏡的光 學面至少具有含光軸的中央?yún)^(qū)域、形成在所述中央?yún)^(qū)域周圍的環(huán)帶狀周邊區(qū)域、形成在所 述周邊區(qū)域周圍的環(huán)帶狀最周邊區(qū)域,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和所述周邊區(qū)域及所述最周邊區(qū) 域的所述第1光束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1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 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和所述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2光束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 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2光束不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 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的所述第3光束被能夠信 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3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周邊區(qū)域和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第3光束不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3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 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被形成在所述中央?yún)^(qū)域上。第4項記載的物鏡,是第1項至第3項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只 有所述最低位梯級滿足(1)式,所以,例如從模具成型物鏡時,因為所述最高位梯級放寬, 所以透鏡素材容易進入模具深處,所以能夠提高轉(zhuǎn)印性,降低制造誤差,結(jié)果能夠降低光量 損失,提高光的利用效率,所以優(yōu)選。第5項記載的物鏡,是第1項至第4項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下述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 1光束的1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 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2光束的-1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 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3光束的-2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 括0次)的衍射光量。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作說明。圖3是產(chǎn)生第5項中所述衍射光的階梯型第1 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沿光軸所在面截斷的截面圖。圖4是各波長的衍射效率示意圖,縱軸表 示衍射效率,橫軸表示波長。為了方便理解和說明,這里以在平面上形成了第1光程差 付與 構(gòu)造的情況作說明。圖3中,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周期性反復具有相同梯級數(shù)的階梯單位SU的(以 光軸為中心形成為同心圓狀的)階梯型構(gòu)造。圖3(a)、(c)例子中,梯級Sl S5的梯級數(shù) 為5,最高位梯級是S5,最低位梯級是Si,相鄰的梯級與梯級之間通過延伸在光軸方向上的 臺階連結(jié)。而圖3(b)的例子中,梯級Sl S4的梯級數(shù)為4,最高位梯級是S4,最低位梯級 是Si,相鄰的梯級與梯級之間通過延伸在光軸方向上的等高低臺階連結(jié)。首先,圖3(a)中所示的比較例1的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場合,持有圖4 (a)所示 的衍射特性。具體如下,第1波長的1次衍射光在405nm附近持峰值,第2波長的-1次衍 射光在580nm附近持峰值,第3波長的-2次衍射光在770nm附近持峰值。因此,在作為第1 光束采用405nm附近波長的光束時以及作為第3光束采用785nm附近波長的光束時,能夠 得到接近波形峰值的衍射效率,但在作為第2光束采用655nm附近波長的光束時,波形峰值 大大偏離,不能得到高的衍射效率。也就是說,在采用1次、-1次、_2次衍射光進行互換使 用的光拾取裝置中,具備使梯級寬度均等的5梯級第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物鏡,不適合于實 際使用。接下去,圖3(b)中所示的比較例2的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場合,持有圖4(b)所 示的衍射特性。具體如下,第1波長的1次衍射光在405nm附近持峰值,第2波長的-1次衍 射光在650nm附近持峰值,第3波長的-2次衍射光在遠遠超過SOOnm的高波長持峰值。因 此,在作為第1光束采用405nm附近波長的光束時以及作為第2光束采用655nm附近波長 的光束時,能夠得到接近波形峰值的衍射效率,但在作為第3光束采用785nm附近波長的光 束時,波形峰值大大偏離,不能得到高的衍射效率。并且CD時,雖然-1次衍射光的衍射效 率(31%左右)比_2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19%左右)高,但都不是足夠的衍射效率。也 就是說,在采用1次、-1次、-2次(或-1次)衍射光進行互換使用的光拾取裝置中,具備4 梯級第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物鏡,也不適合于實際使用。對此,圖3(c)中所示的本發(fā)明的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場合,持有圖4(c)所示的衍射特性。具體如下,第1波長的1次衍射光在405nm附近持峰值,第2波長的-1次衍射 光在600nm附近持峰值,第3波長的-2次衍射光在SOOnm附近的持峰值。因此,在作為第 1光束采用405nm附近波長的光束時當然、在作為第2光束采用655nm附近波長的光束時 以及作為第3光束采用785nm附近波長的光束時,能夠平衡性良好地都得到高的衍射效率。 也就是說,在采用1次、-1次、_2次衍射光進行互換使用的光拾取裝置中,尤其能夠平衡性 良好地得到高的衍射效率,具有本發(fā)明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物鏡,尤其適合于實際使用。在表1中歸納出示上述結(jié)果。表1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備有物鏡的光拾取裝置的物鏡,該物鏡用第1光源射出的波長λ 1的第1光束 對具有厚度tl之保護層的第1光盤的信息記錄面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用第2光源射出的波 長λ2(λ 1< λ》的第2光束對具有厚度之保護層的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 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用第3光源射出的波長λ3(λ2< λ;3)的第3光束對具有厚度t3(t2 < t3)之保護層的第3光盤的信息記錄面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物鏡的特征在于,所述物鏡的光學面上形成了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階梯型構(gòu)造,其中以光軸為中心同心圓狀地排列多個具有 相同梯級數(shù)的環(huán)帶狀的階梯單位,所述階梯形構(gòu)造中的至少1個所述階梯單位的最高位梯級或最低位梯級的光軸垂直 方向上的寬度《1,與在光軸垂直方向上夾著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的2個梯級 的平均值w2,滿足以下關(guān)系式0. 2w2 ^ wl ^ 0. 8w2(1)。
2.如權(quán)利要求1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型構(gòu)造中的所有所述階梯單位 的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滿足(1)式。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鏡的光學面至少具有含光軸的中央?yún)^(qū)域、形成在所述中央?yún)^(qū)域周圍的環(huán)帶狀周 邊區(qū)域、形成在所述周邊區(qū)域周圍的環(huán)帶狀最周邊區(qū)域,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和所述周邊區(qū)域及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1光束被能夠信息記 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1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和所述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2光束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 于所述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2光束不被能夠信息記錄 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的所述第3光束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3光盤 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周邊區(qū)域和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第3光束不被能夠信息記錄及/ 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3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被形成在所述中央?yún)^(qū)域上。
4.如權(quán)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只有所述最低位梯級滿足 ⑴式。
5.如權(quán)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 造是下述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1光束的1次衍射光 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 2光束的-1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 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3光束的-2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
6.如權(quán)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 造是下述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1光束的1次衍射光 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 2光束的-2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 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3光束的-3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0次)的衍射光量。
7.如權(quán)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滿足以下關(guān)系式0. 4w2 ^ wl ^ 0. 6w2(2)。
8.如權(quán)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階梯單位中,相鄰 梯級間的光軸方向的臺階高低略相等。
9.如權(quán)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滿足(1)式的所述最高位 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之外的其他梯級的光軸垂直方向的寬度是函數(shù)性均等的。
10.如權(quán)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物鏡,其特征在于,在一個所述階梯單位中, 滿足(1)式的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之外的其他梯級的光軸垂直方向的寬度 略相等。
11.一種光拾取裝置,備有物鏡,該物鏡用第1光源射出的波長λ 1的第1光束對具 有厚度tl之保護層的第1光盤的信息記錄面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用第2光源射出的波長 λ2(λ1< λ 2)的第2光束對具有厚度t2(tl<t2)之保護層的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 進行聚光斑點形成、用第3光源射出的波長λ3(λ2< λ3)的第3光束對具有厚度t3(t2 < t3)之保護層的第3光盤的信息記錄面進行聚光斑點形成,光拾取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物鏡的光學面上形成了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階梯型構(gòu)造,其中以光軸為中心同心圓狀地排列多個具有 相同梯級數(shù)的環(huán)帶狀的階梯單位,所述階梯形構(gòu)造中的至少1個所述階梯單位的最高位梯級或最低位梯級的光軸垂直 方向上的寬度《1,與在光軸垂直方向上夾著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的2個梯級 的平均值w2,滿足以下關(guān)系式0. 2w2 ^ wl ^ 0. 8w2(1)。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型構(gòu)造中的所有所述 階梯單位的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滿足(1)式。
13.如權(quán)利要求11或12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鏡的光學面至少具有含光軸的中央?yún)^(qū)域、形成在所述中央?yún)^(qū)域周圍的環(huán)帶狀周 邊區(qū)域、形成在所述周邊區(qū)域周圍的環(huán)帶狀最周邊區(qū)域,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和所述周邊區(qū)域及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1光束被能夠信息記 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1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和所述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2光束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 于所述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所述第2光束不被能夠信息記錄 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2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中央?yún)^(qū)域的所述第3光束被能夠信息記錄及/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3光盤 的信息記錄面上,穿過所述周邊區(qū)域和所述最周邊區(qū)域的第3光束不被能夠信息記錄及/ 或再生地聚光于所述第3光盤的信息記錄面上,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被形成在所述中央?yún)^(qū)域上。
14.如權(quán)利要求11至13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只有所述最低 位梯級滿足(1)式。
15.如權(quán)利要求11至14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程 差付與構(gòu)造是下述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1光束的1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O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 的所述第2光束的-1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O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 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3光束的-2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O次)的 衍射光量。
16.如權(quán)利要求11至14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程 差付與構(gòu)造是下述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1光束的1 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O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 的所述第2光束的-2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O次)的衍射光量;使穿過所述 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的所述第3光束的-3次衍射光量大于其他任何次數(shù)(包括O次)的 衍射光量。
17.如權(quán)利要求11至16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位梯 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滿足以下關(guān)系式0. 4w2 ≤ wl ≤ 0. 6w2(2)。
18.如權(quán)利要求11至17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階梯單 位中,相鄰梯級間的光軸方向的臺階高低略相等。
19.如權(quán)利要求11至18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滿足(1)式的 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之外的其他梯級的光軸垂直方向的寬度是函數(shù)性均等 的。
20.如權(quán)利要求11至18的任何一項中記載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一個所述階 梯單位中,滿足(1)式的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之外的其他梯級的光軸垂直方 向的寬度略相等。
全文摘要
為了提供一種能夠?qū)τ涗浢芏炔煌?種光盤確切地進行信息記錄及/或再生的既結(jié)構(gòu)簡單又能夠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光拾取裝置及物鏡,在物鏡的光學面上形成了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第1光程差付與構(gòu)造是階梯型構(gòu)造,其中以光軸為中心同心圓狀地排列多個具有相同梯級數(shù)的環(huán)帶狀的階梯單位,所述階梯形構(gòu)造中的至少1個所述階梯單位的最高位梯級或最低位梯級的光軸垂直方向上的寬度w1,是在光軸垂直方向上夾著所述最高位梯級或所述最低位梯級的2個梯級的平均值w2的約一半。
文檔編號G02B13/00GK102037512SQ20098011885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三森滿 申請人:柯尼卡美能達精密光學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