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合鏡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合鏡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聚光及 光擴散的效果的復合鏡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術:
LCD產業(yè)對于背光模塊的需求與日遽增,目前背光模塊使用各具功能性 的光學膜如側光式的導光板,直下式的擴散板,擴散膜、增亮膜(DEF)與 光回收機制的膜片(DBEF)堆疊組合而成,作為LCD均勻且高亮度的背光 來源,整合以上這些功能(導光、擴散、集光、光回收)兩種或兩種以上在 一片光學膜上,就是復合式光學膜片,例如將光學微結構制作在導光板上, 可以形成導光增亮與導光擴散等效果,擴散板上制作光學^:結構可以同時具 有光擴散與增亮的效果等組合方式, 一般具有增強亮度(集光)的微結構, 不外乎是菱形鏡與其類似的結構,如美國專利US 5300263所披露的,除此 之外,幾何光學所熟知的聚光鏡,也是可以達到聚光的效果,微小鏡片陣列 可以作為聚光與擴散光源的作用,端看鏡片曲率半徑與有效聚光區(qū)域的設 計,無間隙的微小鏡片陣列排列設計可避免漏光的情況產生;微小鏡片陣列 的制作方式甚多,可以用光刻、精密機械加工或自組裝(self assembly)等 方式制作,不過各技術都有其加工上或使用上的限制,除了球面或非球面夕卜, 僅能允許每一個重復的結構單元為單一的構形,單一的微結構型態(tài)也只能提 供一種光學功能,如果要增加另一種光學功能就必須要增加另一種微結構來 相互交錯搭配,微結構面上會形成兩種結構以上的單元,如美國專利US 5177637以及美國專利US 5861990,在工藝復雜度上所需的成本,已經遠超 過此光學膜片所能接受的范圍。發(fā)明內容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鏡片結構,對光源具有光擴 散與聚光的效果,每一微結構單元中包括曲率半徑大(低曲率部)與曲率半徑小(高曲率部)的結構交錯配置,曲率半徑大的結構主導光的擴散行為, 而曲率半徑小的結構主導聚光的行為。當光線通過此復合鏡片結構時,會同 時產生光擴散與聚光的效果。此復合鏡片結構可在平面上兩個垂直的方向上采用非對稱的結構,在平面兩軸方向具有非對稱的光分配效果,形成平面上的兩軸的^L角差異。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包括擴散板以及光學結構。擴散板具有第一面,光學結構形成于第一面上。光學結構包括多個突起部以 及多個凹陷部。該突起部系沿第 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排列成一個二維的陣 列,每一突起部并包括突起高曲率部以及突起^^曲率部,該突起高曲率部是 從該突起低曲率部的表面更加突起而形成,該突起高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小于 該突起低曲率部的曲率半徑。該凹陷部系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排列成一 個二維的陣列,每一凹陷部包括凹陷高曲率部以及凹陷^氐曲率部,凹陷高曲 率部是從凹陷^f氐曲率部的表面更加凹陷而形成,凹陷高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小 于凹陷低曲率部的曲率半徑。每一突起低曲率部相鄰于多個凹陷低曲率部, 每一凹陷低曲率部相鄰于多個突起低曲率部,該突起低曲率部、該凹陷低曲 率部以及該突起低曲率部與該凹陷低曲率部的相鄰處的曲率皆不為零。在上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突起低曲率部包括第一低曲率部以及第二低曲 率部,分別平行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第一j氐曲率部以及第二低曲率部分 別連接于該突起高曲率部。第一低曲率部的曲率與該第二4氐曲率部的曲率可 相同或不同。在上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凹陷低曲率部包括第三低曲率部以及第四低曲 率部,分別平行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第三低曲率部以及第四低曲率部分 別連接于凹陷高曲率部。第三低曲率部的曲率與第四低曲率部的曲率可相同 或不同。第一低曲率部相鄰于第四低曲率部,第二低曲率部相鄰于第三低曲率部。復合鏡片結構的功能主要是將目前各種單一功能的光學膜片的功能結 合起來,其目的不僅在于一片換兩片成本或工藝上的節(jié)約,而是要將整個背光模塊的光源亮度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其所影響的不僅是光學膜的替換性, 在有效的光能利用率下,可以降低背光燈源耗電情形與非必要光學膜片的使 用,甚至可以依背光特性及其光源強度分布的狀況來修正光的擴散行為。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示,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通過激光拖拉法并配合掩模來制造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表示圖2的復合鏡片結構的突起部及凹陷部的放大圖。 圖4為在PC上所復制成型的復合鏡片結構陣列SEM圖形。 圖5為復合鏡片結構的斷面圖形。 圖6為一個復合鏡片結構單元的相對高低差示意圖。 圖7為已知的光擴散結構的ELDIM光型測試的基本光亮度分布圖。 圖8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ELDIM光型測試的光亮分布圖。 圖9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光學膜的效果與現(xiàn)有擴散板與菱形鏡微 結構的光強度分布比較圖。圖10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一個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圖11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另一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圖12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另 一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圖13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另 一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圖14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搭配擴散膜使用的示意圖。圖15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搭配顆粒狀結構使用的示意圖。圖16表示使用具光擴散效果的高分子材料所制造的擴散板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20第一溝槽140第二溝槽500復合鏡片結構600、,700、 800、卯0復合鏡片結構620擴散板621表面(第一面)622底面(第二面)640光學結構660突起部662突起高曲率部664突起低曲率部666第一〗氐曲率部668第二低曲率部680凹陷部682凹陷高曲率部684 9凹陷j氐曲率部686第三低曲率部 < B激光光束
D3、 D4兩相鄰凹陷部之間的距離 Ll第一方向 ]688第四4氐曲率部 Dl、 D2兩相鄰突起部之間的距離L2第二方向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主要是以激光拖拉法配合掩模在基材上形成駐 波紋狀的結構,以達成使光做二維擴散及聚光的效果。以下分別說明如何以 激光拖拉法制造復合鏡片結構以及所制造出的復合鏡片結構。圖1為通過激光拖拉法并配合掩模來制造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示意 圖,利用掩模(未圖示)沿第一方向Ll移動,同時以激光光束照射形成多 個第一溝槽120,然后將該掩模沿第二方向L2移動,并照射激光,而形成 多個第二溝槽140,如此第一溝槽120與第二溝槽140重疊的部分就形成了 駐波紋狀的復合鏡片結構500。若是在第一方向Ll以及第二方向L2分別實 施兩次的激光拖拉,利用改變不同的激光頻率、能量(第一能量束、第二能 量束)、拖拉速度等,可以在一個結構單元內產生大于兩階的段差深度,所 形成的結構同時具有非對稱高低差的型態(tài),第一級段差區(qū)域形成具有高曲率 (曲率半徑較小)的結構,第二級段差區(qū)域形成具有低曲率(曲率半徑較大) 的結構。在一個結構單元中同時存在高曲率與低曲率的結構,就會有聚光與 擴散的功能產生,存在不同曲率的構造與一個結構單元上形成非對稱高低差 的型態(tài),會使得光透過此結構后產生不同光型分布,進而可利用此復合鏡片 結構來調整背光光源分布的結果。圖2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示意圖。復合鏡片結構 600包括擴散板620以及光學結構640,光學結構640包括多個突起部660 以及多個凹陷部680,突起部660沿上述的第一方向L1與第二方向L2排列 成二維的陣列,同樣地凹陷部680也沿上述的第一方向Ll以及第二方向L2 排列成二維的陣列,突起部660與凹陷部680彼此交錯地排列。在本實施例 中,每一突起部660鄰^妄于四個凹陷部680,而每一凹陷部680鄰4妻于四個 突起部660,通過掩模的設計(如先前技術所述)使突起部660、凹陷部680 以及突起部660與凹陷部680鄰接處的曲率皆不為0。在第一方向Ll上, 兩相鄰突起部660之間的距離為Dl,兩相鄰凹陷部680之間的距離為D3。在第二方向L2上,兩相鄰突起部660之間的3巨離為D2,兩相鄰凹陷部680 之間的距離為D4。圖3表示突起部660及凹陷部680的放大圖。每一突起部660包括突起 高曲率部662以及突起低曲率部664,突起高曲率部662突起于突起低曲率 部664的表面,而形成高度比突起低曲率部664的高度還高的狀態(tài),突起低 曲率部664包括第一低曲率部666以及第二低曲率部668分別平行于第一方 向Ll與第二方向L2延伸。第一低曲率部666與第二低曲率部668系分別鄰 接于突起高曲率部662。凹陷部680與突起部660相同,包括凹陷高曲率部682以及凹陷低曲率 部684,凹陷高曲率部682系比凹陷曲率部684更加凹陷而形成,即凹陷高 曲率部682具有比凹陷曲率部684更大的深度。凹陷^(氐曲率部684包括第三 低曲率部686以及第四低曲率部688分別平行于第一方向Ll與第二方向L2 延伸。第三低曲率部686與第四低曲率部688系分別鄰接于凹陷高曲率部 682。由于第三低曲率部686系沿著第一方向L1延伸,因此會與沿著第二方 向L2延伸的第二低曲率部668相鄰接,同樣地,由于第四低曲率部688系 沿著第二方向L2延伸,因此會與沿著第一方向Ll延伸的第一低曲率部666 相鄰接。如此第三低曲率部686與第二低曲率部668相鄰接處的曲率不為零, 同樣地,第四低曲率部688與第一低曲率部666相鄰接處的曲率也不為零。突起高曲率部662以及凹陷高曲率部682可達到聚光的效果,而第一j氐 曲率部666、第二低曲率部668、第三低曲率部686、第四低曲率部688可達 到光擴散的效果。第一低曲率部666的曲率半徑可與第二^f氐曲率部668相同 或不同,同樣地,第三J氐曲率部686的曲率半徑可與第四4氐曲率部688相同 或不同。若第一低曲率部666的曲率半徑與第二低曲率部668相同,則有對 稱形態(tài)的光擴散效果,若第一低曲率部666的曲率半徑與第二低曲率部668 不同,則有非對稱形態(tài)的光擴散效果。第三與第四低曲率部686、 688也具 有相同的狀況。圖4為在PC上所復制成型的復合鏡片結構陣列SEM圖形,圖5為復合 鏡片結構的斷面圖形,可以很清楚看到具有三層的高度差異性,微結構最高 峰處與最低處構成曲率半徑較小的區(qū)域范圍,其余部分,最高峰處與兩個次 高峰處以及兩個次高峰處與最低處所形成區(qū)域范圍內,曲率半徑較大,圖6 為一個復合鏡片結構單元的相對高低差示意圖,可以定義出三個高度斷差,圖中的數(shù)字表示深度,單位為微米,在突起高曲率部662為0,在凹陷高曲 率部682為51,在第一低曲率部666為30,在第二低曲率部668為26。圖 7為已知的光擴散結構的ELDIM光型測試的基本光亮度分布圖,中心最高 亮度為4870nits,圖8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置于背光模塊的光亮分布圖, 由圖中可以見到中心高亮度的聚光效果與兩軸非對稱的光擴散效果,中心最 高亮度為5494nits,圖9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光學膜的效果與現(xiàn)有擴 散板與菱形鏡微結構的光強度分布比較圖,其中a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 構的分布曲線,b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加上擴散片的分布曲線,c表 示已知的擴散板的分布曲線,d表示菱形鏡光學膜片的分布曲線,與擴散片 搭配,中心最高輝度,可以超越目前的菱形鏡光學膜片組合,在高視角區(qū)域, 亮度也維持在3000nits左右,菱形鏡光學膜片則是降至1000nits以下。圖10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一個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其中在 第一方向Ll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的距離Dl均相等,且任意兩凹陷 部680之間的距離D3均相等,在第一方向L2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 的距離D2均相等,且任意兩凹陷部680之間的距離D4均相等。圖11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另一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其中在 第一方向Ll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的距離Dl均相等,且任意兩凹陷 部680之間的距離D3均相等,在第一方向L2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 的距離D2不相等,且任意兩凹陷部680之間的距離D4不相等,D2及D4 在中央部分最小,而從中央向兩側逐漸增大,然后再逐漸變小。圖12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另一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其中在 第一方向Ll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的距離Dl均相等,且任意兩凹陷 部680之間的距離D3均相等,在第一方向L2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 的距離D2不相等,且任意兩凹陷部680之間的距離D4不相等,D2及D4 在中央部分最大,而從中央向兩側逐漸增小。圖13表示本發(fā)明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另一實施例的照度分布圖。其中在 第一方向L1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的距離Dl不相等,且任意兩凹陷 部680之間的距離D3不相等,Dl及D3在中央部分最小,而從中央向兩側 逐漸增大,然后再逐漸變小。在第一方向L2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的 距離D2不相等,且任意兩凹陷部680之間的距離D4不相等,D2及D4在 中央部分最小,而從中央向兩側逐漸增大,然后再逐漸變小。上述各實施例僅是多種組合中的幾種,以此為例做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第一方向Ll上,任意兩突起部660之間的距離Dl 不相等,但任意兩凹陷部680之間的距離D3相等,均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另外在上述各實施例中,雖然第一方向L1與第二方向L2正交,但是第 一方向Ll與第二方向L2不正交亦可,并不以此為限制。另外本發(fā)明的擴散板620也可以和傳統(tǒng)的擴散膜50結合使用形成光學 擴散模塊700,如圖14所示,30為LED陣列模塊?;蛘呤窃跀U散板620的 底面(第二面)622 (復合鏡片結構600形成于表面(第一面)621形成顆粒 狀結構或將底面622做霧化處理,可加強光擴散的效果,如圖15所示的光 學擴散模塊800。又,也可用具光擴散效果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擴散板620, 如圖16所示的光學擴散4莫塊900。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本領 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 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鏡片結構,包括擴散板,具有第一面;光學結構,形成于該第一面上,該光學結構包括多個突起部,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排列成一個二維的陣列,每一突起部包括突起高曲率部以及突起低曲率部,該突起高曲率部是從該突起低曲率部的表面更加突起而形成,該突起高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小于該突起低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多個凹陷部,沿該第一方向以及該第二方向排列成一個二維的陣列,每一凹陷部包括凹陷高曲率部以及凹陷低曲率部,該凹陷高曲率部是從該凹陷低曲率部的表面更加凹陷而形成,該凹陷高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小于該凹陷低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其中每一突起低曲率部相鄰于多個凹陷低曲率部,每一凹陷低曲率部相鄰于多個突起低曲率部,該突起低曲率部、該凹陷低曲率部以及該突起低曲率部與該凹陷低曲率部的相鄰處的曲率皆不為零。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突起低曲率部包括第一低 曲率部以及第二低曲率部,分別平行該第一方向以及該第二方向,該第一低 曲率部以及該第二低曲率部分別連接于該突起高曲率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第一低曲率部的曲率與該 第二低曲率部的曲率相同。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第一低曲率部的曲率與該 第二低曲率部的曲率不同。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凹陷低曲率部包括第三低 曲率部以及第四低曲率部,分別平行該第一方向以及該第二方向,該第三低 曲率部以及該第四低曲率部分別連接于該凹陷高曲率部。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第三低曲率部的曲率與該 第四低曲率部的曲率相同。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第三低曲率部的曲率與該 第四低曲率部的曲率不同。
8.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凹陷低曲率部包括第三低 曲率部以及第四低曲率部,分別平行該第一方向以及該第二方向,第三低曲率部以及該第四低曲率部分別連接于該凹陷高曲率部。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第一低曲率部相鄰于該第 四低曲率部,該第二低曲率部相鄰于該第三低曲率部。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一方向,任意兩突起 部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一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14.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減。
16.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增。
17.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一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均相等。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19. 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減。
20. 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增。
2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一方向,任意兩突起 部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22.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23.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一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減。
24.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減。
25.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增。
26.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一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增。
27. 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突 起部之間的距離從該復合鏡片結構的中央向兩側邊漸增。
28.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一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29. 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沿該第二方向,任意兩凹 陷部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3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還包括擴散膜,來自光源的光 線依序通過該擴散膜以及該光擴散板而被擴散。
3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擴散板更具有第二面,在 該第二面上形成粒狀結構,來自光源的光線依序通過該第二面以及該第一面 而被擴散。
3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擴散板更具有第二面,在 該第二面上形成霧化結構,來自光源的光線依序通過該第二面以及該第一面 而被擴散。
3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其中該擴散板是由具擴散效果的 高分子材料制成。
34. —種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提供基材;提供掩模,該掩模具有多個通孔,該通孔排列成陣列;提供第一能量束;提供第二能量束;將該掩模置于該第 一 能量束與該基材之間; 在第一方向上移動該掩?;蛟摶?;在第二方向上移動該掩?;蛟摶模纱嗽摰谝荒芰渴墓饩€經由該掩 模在該基材上形成多個相鄰的突出部與凹陷部,該突出部與該凹陷部形成一個二維的陣列;將該掩模置于該第二能量束與該基材之間; 在第一方向上移動該掩?;蛟摶模灰约霸诘诙较蛏弦苿釉撗谀;蛟摶?,由此在該突出部上分別形成相鄰的 突出高曲率部以及突出低曲率部,在該凹陷部上分別形成相鄰的凹陷高曲率 部以及凹陷低曲率部。
35. 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該第一方向與 該第二方向正交。
36. —種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提供基材;提供第一掩模,該掩模具有多個第一通孔,該第一通孔排列成陣列; 提供第二掩模,該掩模具有多個第二通孔,該第二通孔排列成陣列; 提供第一能量束;將該第一、第二掩模置于該第一能量束與該基材之間; 在第一方向上移動該第一掩?;蛟摶模辉诘诙较蛏弦苿釉摰诙谀;蛟摶?,由此該能量束的光線經由該掩模在該基材上形成多個相鄰的突出部與凹陷部,該突出部與該凹陷部形成一 個二維的陣列;提供第二能量束;將該第一、第二掩模置于該第二能量束與該基材之間; 在第一方向上移動該第一掩?;蛟摶?;在第二方向上移動該第二掩?;蛟摶模纱嗽谠撏怀霾可戏謩e形成相 鄰的突出高曲率部以及突出低曲率部,在該凹陷部上分別形成相鄰的凹陷高 曲率部以及凹陷低曲率部。
37. 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該第一方向與 該第二方向正交。
38. 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任意第一通孔 之間的距離相等。
39.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任意第二通孔 之間的距離相等。
40. 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任意第二通孔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41. 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任意第一通孔 之間的距離不相等,且任意第二通孔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42. 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復合鏡片結構的形成方法,其中該第二能量束 的能量密度大于該第 一能量束的能量密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復合鏡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該復合鏡片結構包括擴散板以及光學結構。擴散板具有第一面,光學結構形成于第一面上。光學結構包括多個突起部以及多個凹陷部。該突起部及該凹陷部系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排列成一個二維的陣列,每一突起部并包括突起高曲率部以及突起低曲率部,該突起高曲率部是從該突起低曲率部的表面更加突起而形成,該突起高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小于該突起低曲率部的曲率半徑。每一凹陷部包括凹陷高曲率部以及凹陷低曲率部,凹陷高曲率部是從凹陷低曲率部的表面更加凹陷而形成,凹陷高曲率部的曲率半徑小于凹陷低曲率部的曲率半徑。
文檔編號G02B5/02GK101334493SQ200710126339
公開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曾宇璨, 林正軒, 蕭柏齡, 賴美君, 趙志強 申請人:財團法人工業(yè)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