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液晶顯示面板(liquid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針對多媒體社會的急速進步,多半受惠于半導體元件或人機顯示裝置的飛躍性進步。就顯示器而言,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具有優(yōu)異的顯示品質與其經(jīng)濟性,一直獨占近年來的顯示器市場。然而,對于個人在桌上操作多數(shù)終端機/顯示器裝置的環(huán)境,或是以環(huán)保的觀點切入,若以節(jié)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預測陰極射線管因空間利用以及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多問題,而對于輕、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無法有效提供解決之道。因此,具有高畫質、空間利用效率加、低消耗功率、無輻射等優(yōu)越特性的液晶顯示器已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圖1是傳統(tǒng)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傳統(tǒng)液晶顯示面板100包括一彩色濾光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110、 一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TFTarray substrate)120、配置于其間的一液晶層130以及圍繞液晶層130的一框膠(sealant pattern)140。一般而言,框膠140的形成方法是在彩色濾光基板110上涂布未固化的框膠,并在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120與彩色濾光基板110組立后,對未固化的框膠進行加熱與加壓制作以使其固化。
然而,在進行加熱與加壓制作時,尚未固化的框膠的黏度會因受熱而降低,且因受到壓力的關系而開始四處流動,所以不容易控制框膠的厚度,導致固化后框膠140會有高度不一致的問題(如高度D1大于高度D2)。此外,由于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120與彩色濾光基板110之間之間距與框膠140的高度有關,所以框膠140的厚度不一致將會導致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120與彩色濾光基板110之間的周邊間距不一致。如此,將造成液晶顯示面板100在顯示時會有周邊顯示不均勻(edge mura)的現(xiàn)象。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以改善傳統(tǒng)液晶顯示面板的周邊顯示不均勻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改善傳統(tǒng)液晶顯示面板的周邊顯示不均勻的問題。
為達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層、一框膠、多個第一阻擋結構、多個第二阻擋結構與多個框膠間隙物(seal spacer)。其中,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而液晶層與框膠是配置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且框膠圍繞液晶層。此外,第一阻擋結構是配置于框膠內(nèi),且圍繞液晶層,而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框膠內(nèi),且分別位于第一阻擋結構其中的一旁。各第一阻擋結構與各第二阻擋結構的高度為H1,而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之間距為H2,且H1<H2??蚰z間隙物是配置于框膠內(nèi),且位于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擋結構是配置于第一基板,而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第二基板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第一基板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各第一阻擋結構與各第二阻擋結構是分別由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一第一部分與配置于第二基板上的一第二部分所組成,且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高度的和等于H1。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板為彩色濾光基板,而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第一阻擋結構及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與彩色濾光基板的濾光圖案的材質相同。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板為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colorfilter on array)基板,而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第一阻擋結構及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與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的濾光圖案的材質相同。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可為感光樹脂(photosensitive resin)。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液晶顯示面板更包括多個間隙物(photospacer),其配置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且位于框膠所圍山的區(qū)域內(nèi)。此外,第一阻擋結構及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例如是與間隙物的材質相同。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各框膠間隙物的直徑為H3,且(1/2)H3<H1。
本發(fā)明另提出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提供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二基板,其中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具有一顯示區(qū)域。接著,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圍繞顯示區(qū)域的多個第一阻擋結構與多個第二阻擋結構。第二阻擋結構分別位于第一阻擋結構其中的一旁,且各第一阻擋結構與各第二阻擋結構的高度為H1,而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之間距為H2,且H1<H2。之后,在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之間形成一框膠以及位于框膠內(nèi)的多個框膠間隙物,并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框膠所圍出的區(qū)域內(nèi)形成一液晶層。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阻擋結構,并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阻擋結構。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第一部分,并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第二部分。其中,各第一阻擋結構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高度的和等于H1,且各第二阻擋結構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高度的和等于H1。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板為彩色濾光基板,而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是與彩色濾光基板的彩色濾光圖案同時形成的。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板為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而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是與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的彩色濾光圖案同時形成的。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基板具有多個間隙物,而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是與間隙物同時形成的。
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面板因具有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所以可將框膠間隙物限定在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之間,并在進行加壓與加熱制作時,使涂布于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之間的多余框膠溢流至外側,以避免框膠殘留在框膠間隙物與第一基板及/或第二基板之間。如此,可提高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之間距的均勻性,進而改善傳統(tǒng)液晶顯示面板的周邊顯示不均勻的問題。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傳統(tǒng)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3是圖2的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示意圖。
圖4與圖5是本發(fā)明另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而圖3是圖2的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示意圖。請參照圖2與圖3,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200包括一第一基板210、一第二基板220、一液晶層230、一框膠240、多個第一阻擋結構250、多個第二阻擋結構260與多個框膠間隙物270。其中,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相對,而液晶層230與框膠240是配置于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且框膠240圍繞液晶層230。此外,第一阻擋結構250是配置于框膠240內(nèi),且圍繞液晶層230,而第二阻擋結構260是配置于框膠240內(nèi),且分別位于第一阻擋結構250其中的一旁??蚰z間隙物270是配置于框膠240內(nèi),且位于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之間。另外,各第一阻擋結構250與各第二阻擋結構260的高度為H1,而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之間距為H2,且H1<H2。
上述的液晶顯示面板200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提供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其中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具有一顯示區(qū)域202。接著,在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形成圍繞顯示區(qū)域202的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之后,在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之間形成框膠240以及位于框膠240內(nèi)的框膠間隙物260,并在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的框膠240所圍出的區(qū)域內(nèi)形成液晶層23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例如是形成于第一基板210上。此外,本實施例是先將來固化的框膠與框膠間隙物260形成于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之間,接著再對未同化的框膠進行加熱與加壓制作以使其固化。雖然在進行加熱與加壓制作時,未固化的框膠容易四處流動,且框膠間隙物260會隨著未固化的框膠流動,但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可將框膠間隙物260限定在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之間,所以框膠間隙物260不會隨著未固化的框膠而四處流動。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更有效防止框膠間隙物270移動,可使各第一阻擋結構250與各第二阻擋結構260的高度H1大于各框膠間隙物260的直徑H3的二分的一,亦即(1/2)H3<H1。
承上述,由于各第一阻擋結構250與各第二阻擋結構260的高度H1小于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之間距H2,所以各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存有間隙,且各第二阻擋結構26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亦存有間隙。由于在進行加熱與加壓制作時,多余的未固化的框膠可從這些間隙流出,以避免框膠殘留在框膠間隙物260與第一基板210之間及/或框膠間隙物26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因此,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200中,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之間距的均勻性較佳,如此可改善傳統(tǒng)液晶顯示面板的周邊顯示不均勻的問題。此外,從間隙溢出的未固化的框膠會沿著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的側壁流動,且在固化后會黏著于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的側壁上,如此能增加框膠240的黏著力。
在本發(fā)明中,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并不限定皆須位于同一基板上。以下將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說明不同配置方式的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
圖4與圖5是本發(fā)明另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請先參照圖4,液晶顯示面板200a與圖2的液晶顯示面板200相似,其差別處在于液晶顯示面板200a中,第一阻擋結構250是形成于第二基板220上,而第二阻擋結構260是形成于第一基板210上。換言之,在本發(fā)明中,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可分別位于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其中之一上。
請參照圖5,液晶顯示面板200b與圖2的液晶顯示面板200相似,其差別處在于液晶顯示面板200b的各第一阻擋結構250b是由形成于第一基板210上的一第一部分252與形成于第二基板220上的一第二部分254所組成,而各第二阻擋結構260b是由形成于第一基板210上的一第一部分262與形成于第二基板220上的一第二部分264所組成。此外,各第一阻擋結構250b的第一部分252與第二部分254例如是相對,且第一部分252與第二部分254的高度的和等于H1。各第二阻擋結構260b的第一部分262與第二部分264例如是相對,且第一部分262與第二部分264的高度的和等于H1。另外,有關于液晶顯示面板200a、200b的優(yōu)點與液晶顯示面板200相似,在此將不再重述。
在本發(fā)明中,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的材質可為感光樹脂(photosensitive resin),但不以此為限。此外,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的制作方式可整合在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或彩色濾光基板或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的制作中或是另外以其他方式制作。
圖6是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6,液晶顯示面板200c的第一基板210c為彩色濾光基板,而第二基板220為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其中,第一基板210c具有一黑矩陣212以及多個彩色濾光圖案214,而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例如是配置于黑矩陣212上。此外,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例如是在形成彩色濾光圖案214的時候同時形成的。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可利用同一微影制作制作彩色濾光圖案214、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因此,在本發(fā)明中,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的材質可與彩色濾光圖案214的材質相同。
另外,第一基板210c上例如更具有多個間隙物216,其用以維持第一基板210c與第二基板220之間之間距。而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亦可與間隙物216同時形成,換言的,在本實施例中可利用同一微影制作制作間隙物216、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因此,在本發(fā)明中,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的材質可與間隙物216的材質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液晶顯示面板200c的第一基板210c亦可為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第二基板220為透明基板。
由于第一阻擋結構250與第二阻擋結構260的制作方式可與彩色濾光基板或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或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的制作整合,所以不會額外增加材料成本及生產(chǎn)時間。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1.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可將框膠間隙物限定在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之間,且涂布于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之間的多余框膠可從間隙溢流至外側,以避免框膠殘留在框膠間隙物與第一基板及/或第二基板之間。如此,可提高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間距的均勻性,進而改善液晶顯示面板的周邊顯示不均勻的問題。
2.從間隙溢出的未固化的框膠會沿著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側壁流動,且在固化后會黏著于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側壁上,如此能增加框膠的黏著力。
3.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的制作方式可整合至彩色濾光基板或薄膜晶體管陣列基板的制作中,以節(jié)省生產(chǎn)成本。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澗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相對;一液晶層,配置于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一框膠,配置于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且圍繞該液晶層;多個第一阻擋結構,配置于該框膠內(nèi),且圍繞該液晶層;多個第二阻擋結構,配置于該框膠內(nèi),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阻擋結構其中的一旁,其中每一第一阻擋結構與每一第二阻擋結構的高度為H1,而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之間距為H2,且H1<H2;以及多個框膠間隙物,配置于該框膠內(nèi),且位于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擋結構是配置于該第一基板,而所述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該第二基板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該第一基板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阻擋結構與每一第二阻擋結構是分別由配置于該第一基板上的一第一部分與配置于該第二基板上的一第二部分所組成,且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的高度的和等于H1。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基板為彩色濾光基板,且所述第一阻擋結構及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與該彩色濾光基板的濾光圖案的材質相同。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基板為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且所述第一阻擋結構及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與該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的濾光圖案的材質相同。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為感光樹脂。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個間隙物,配置于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且位于該框膠所圍出的區(qū)域內(nèi)。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擋結構及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材質與所述間隙物的材質相同。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該框膠間隙物的直徑為H3,且(1/2)H3<H1。
11.一種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二基板,其中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具有一顯示區(qū)域;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形成圍繞該顯示區(qū)域的多個第一阻擋結構與多個第二阻擋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阻擋結構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阻擋結構其中的一旁,且每一第一阻擋結構與每一第二阻擋結構的高度為H1,而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之間距為H2,且H1<H2;以及在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之間形成一框膠以及位于該框膠內(nèi)的多個框膠間隙物,并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該框膠所圍出的區(qū)域內(nèi)形成一液晶層。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在該第一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阻擋結構,并在該第二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二阻擋結構。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在該第一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在該第一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第一部分,并在該第二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的第二部分,其中各該第一阻擋結構的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的高度的和等于H1,各該第二阻擋結構的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的高度的和等于H1。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基板為彩色濾光基板,且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是與該彩色濾光基板的彩色濾光圖案同時形成的。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基板為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且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是與該具有彩色濾光膜的陣列基板的彩色濾光圖案同時形成的。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基板具有多個間隙物,且所述第一阻擋結構與所述第二阻擋結構是與該間隙物同時形成的。
全文摘要
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層、一框膠、多個第一阻擋結構、多個第二阻擋結構與多個框膠間隙物。其中,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而液晶層與框膠是配置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且框膠圍繞液晶層。此外,第一阻擋結構是配置于框膠內(nèi),且圍繞液晶層,而第二阻擋結構是配置于框膠內(nèi),且分別位于第一阻擋結構其中的一旁。各第一阻擋結構與各第二阻擋結構的高度為H1,而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之間距為H2,且H1<H2??蚰z間隙物是配置于框膠內(nèi),且位于第一阻擋結構與第二阻擋結構之間。另外,本發(fā)明提出一種上述液晶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文檔編號G02F1/1333GK1996130SQ20061016755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翁志雄, 張智杰, 吳秉錞, 張宗遠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