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將從光源發(fā)射出的直射光和由反射面反射的反射光 匯集而照射到被拍攝體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
背景技術:
作為以往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具有例如如圖21所示那樣器件 (例如,專利文獻l)。
圖21是以往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性剖面圖。
圖21所示的以往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以下,簡單稱作"反射
鏡")111,備有在中央部收置光源(未圖示)的光源收置部101;在該
光源收置部101上連續(xù)形成的上面部104以及下面部105。這其中,上面 部104和下面部105的各內面104a、 105a,由作為整體略呈圓筒形狀的圓 筒曲面的一部分所形成。另外,各內面104a、 105a,相對于基準軸K而相 互面對,并且各內面104a、 105a,以基準軸K為基準而形成為上下對稱。 該上面部104和下面部105的各內面104a、 105a,構成第1反射面。另外, 光源收置部101,具備以所收置的上述光源的中心軸為中心軸0,以光 源的外半徑R為半徑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102,該圓筒面部102的 內面102a,構成第2反射面。
按照這種反射鏡lll,從上述光源射出的光,或直接照射,或經由第 1反射面或第2反射面從開口部llla發(fā)射到前方。另外,該發(fā)射保持圖 21所示的配光角a (例如45度)而進行。
專利文獻l:特開2004—212926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反射鏡lll中,借助于作為整體呈大致圓筒形狀 的圓筒曲面的一部分而形成上面部104和下面部105的各內面104a、105a。 該各內面104a、 105a的各形狀、各尺寸,采用存在于非球面曲線的所謂
焦點概念而設計。為此,通過簡單的幾何光線追跡確定各內面104a、 105a 的各形狀、各尺寸,較為困難。通常,利用數學公式,進行復雜的坐標值 設定,從而確定內面104a、 105a的各形狀。
在制作反射鏡111的情況下,通常,由于基于各內面104a、 105a的 各形狀和各尺寸而進行設計,因此在如上述那樣各內面104a、 105a的各 形狀和各尺寸的確定中,因必須使用數學公式且進行復雜的坐標值變換, 而招致如下問題使得反射鏡lll的設計工作繁難,并且在反射鏡lll的 制造中需要長時間,并且反射鏡111的制造成本變高。
針對上述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 其能夠使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設計作業(yè)較為簡單,并能夠以較短時間 進行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制造,并能夠降低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 制造成本。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 特征在于,在具有相對于基準面而相互相面對地配置的一對的第1反射面、 在內部收置圓筒形狀的光源的第2反射面,且所述光源的中心軸位于所述 基準面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中,由平面形成所述一對的第1反射面, 連接位于所述第2反射面?zhèn)鹊乃鲆粚Φ牡?反射面的各一端與所述光源 的中心軸的線段,相對于所述基準面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下。
由于本申請發(fā)明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具有相對于基準面而相互 相面對地配置的一對的第1反射面、在內部收置圓筒形狀的光源的第2反 射面,且所述光源的中心軸位于所述基準面,其中,由平面形成所述一對 的第1反射面,連接位于所述第2反射面?zhèn)鹊乃鲆粚Φ牡?反射面的各 一端與所述光源的中心軸的線段,相對于所述基準面所成的角度為90度 以下。因此,與第一反射面作為整體由呈大致圓筒形狀的圓筒曲面構成的 以往的反射面相比,確定第1反射面的形狀和尺寸的工序變得較為簡單, 由此反射鏡的設計工作變得簡單,并且能夠以短時間制造電子閃光裝置用 反射鏡,且能夠降低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制造成本。
圖1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1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 性剖面圖,尤其是表示外形的圖。
圖2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例 子的說明圖。
圖3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5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8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9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IO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11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12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 例子的說明圖。
圖13是表示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設計步驟的圖。 圖14是表示圖2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設計步驟的圖,是表示以 與圖13不同的步驟設計時的樣子的圖。
圖15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
剖面圖。
圖16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 剖面圖。
圖17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4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
剖面圖。
圖18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5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 剖面圖。
圖19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6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 剖面圖。
圖20是表示圖19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動作的概念圖。 圖21是表示以往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的概念剖面圖。 圖中1、 21、 31、 51、 71、 91 —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2_光源, 2a—光源的中心軸,5、 7 — 一對的第l反射面,5a、 7a—位于第2反射面 側的一對的第l反射面的各一端,12、 42、 62 —第2反射面,13、 43 —圓 筒狀的圓筒面部,14、 15、 74、 75 —反射部,19一多個凸起,34_空氣循 環(huán)用間隙,K—基準面,B1-0、 B2-0、 Bl, -0、 B2, -0—線段。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在第1實施例至第6實施例中對本申請發(fā)明的電子 閃光裝置用反射鏡進行說明。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 光的反射和光路的例子的說明圖。
實施例1
圖1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1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以下, 簡單地稱作"反射鏡")的概念剖面圖,尤其是表示其外形的圖,圖2 圖12是表示基于圖1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例子 的說明圖,圖13是表示圖1的反射鏡的設計步驟的圖,圖14是表示圖1 的反射鏡的設計步驟的圖,是表示以與圖13不同的步驟進行設計時的樣 子的圖。另外,在圖1至后述的圖20中,對于反射鏡,僅僅圖示了其內 面形狀。
第1實施例的反射鏡1的上面部4的內面,如圖2中所示那樣,構成 第1反射面5。另外,反射鏡1的下面部6的內面,構成第1反射面7。
另外,該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以相對于基準面K而相互面對的方式配
置。另外,第1反射面5和7,由平面形成。第1反射面5和7,以相對 于基準面K而相互對稱的方式配設。
另外,在反射鏡l的正面?zhèn)?,形成開口部la。另外,反射鏡l的背面 側配設光源收置部ll。另外,在光源收置部ll的內面,構成第2反射面 12,在該第2反射面12的內部,能夠收置圓筒形狀的光源2 (圖2)。
接下來,對于反射鏡l的剖面的構造等,更詳細地進行說明,為了說 明的便利,在圖1至圖14中,使用由X軸和Y軸構成的坐標系,并以相 互垂直的X軸和Y軸的交點為中心軸O。另外,反射鏡1的基準面K,配 置于X軸上。并且,點B1表示第1反射面5和第2反射面12的連接點。 另外,點B2,表示第1反射面7和第2反射面12的連接點。另外,點C1 是作為第2反射面12與Y軸的交叉點的相對于基準面K位于點Bl側的點。 另外,點C2是作為第2反射面12與Y軸的交叉點的相對于基準面K而位 于點B2側的點。另外,點D1表示以中心軸0為基準而與點B2點對稱的 點。點D2表示以中心軸0為基準而與點Bl點對稱的點。
如圖l所示的那樣,反射鏡l的第2反射面12,具備通過以光源2 的中心軸2a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0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13。該圓 筒部面13,分別形成于從第2反射面12的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從點Dl 到D2的區(qū)域(包含點G),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該各圓筒面部13,以 中心軸0為光源2的中心軸2a,其剖面的半徑Rl,以與光源2的外半徑R 相同的方式進行設定。
另外,第2反射面12,具備夾持圓筒面部13的中心軸O、并配設 在與形成于從點B2到點C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相反側的位置(從點Dl 到點Cl的區(qū)域)的反射部14。該反射部14,以圓筒面部13的中心軸0 為基準,形成為,相對于形成于從點B2到點C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 形狀為非對稱形狀。
另外,第2反射面12,備有夾持圓筒面部13的中心軸0,并配設 在與形成于從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相反側的位置(從點D2 到點C2的區(qū)域)的反射部15。該反射部15,以圓筒面部13的中心軸0
為基準,形成為相對于從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形狀為非 點對稱形狀。
另外,反射部14、 15,分別由以光源2的中心軸2a為曲率半徑的中 心軸O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13內的以光源2的中心軸2a以外的軸 II、 12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部(與圓筒部12不 同的圓筒部)所構成。該反射部14、 15,分別以Il、 12為中心軸,分別由 設定為剖面半徑rl、 r2的圓筒面部所形成。另外,反射部14,以其兩端 分別與作為圓筒面部13的兩端的點Cl、點Dl相連續(xù)的方式而形成。另外, 反射部15,以其兩端分別與作為圓筒面部13的兩端的點D2、點C2連續(xù) 的方式而形成。
另外,在該反射鏡l中,半徑rl、 r2均與光源2的內半徑r (圖1) 相同。
另外,連接位于第2反射面12側的、 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的各一 端5a、 7a,與光源2的中心軸2a的線段B1—0, B2—0,分別相對于基準 面K所成的角度Pu、 Pd,均被設定為90度以下。
另外,如圖1所示的那樣,位于第2反射面12側的一對的第1反射 面5、 7的各一端5a、 7a間的距離,即點Bl和點B2之間的距離,比位于 與第2反射面12相反側的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的各另一端間的距離即 點Al和點A2間的距離小。
接下來,使用例示該反射鏡中的光的反射和光路的例子的圖2至圖12, 對于收置光源2的反射鏡1進行說明。
另外,第1實施例的電子閃光裝置的反射鏡1,將最大配光角a設為 45度(上配光角au為22.5度,下配光角a d為22. 5度)。
在圖2的反射鏡1中,分別形成于從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從點Dl 到點D2的區(qū)域(包含點G)、從點B2到C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其剖 面成為以中心軸0為中心軸,由曲率半徑Rl所得到的圓弧形狀。因此, 在從光源2發(fā)射的光,在直接地或反射后(包含一重反射、二重反射等多 重反射)后而入射到各圓筒面部13的情況下,該光以通過光源2的中心 軸2a的方式而進行反射。
另外,形成于從點Cl到點Dl的區(qū)域的反射部14,形成于夾持圓筒面
部13的中心軸與形成于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相反側的位 置,并且,該反射部14,以中心軸0為基準,相對于形成于從點C2到點 B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形狀形成為非對稱形狀。具體來說,反射部14, 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其剖面成為以軸Il為中心由曲率半徑rl (與圓筒部 面13的半徑R1不同)所得到的圓弧形狀。因此,從光源2發(fā)射出的光,
在直接地或反射(包含一重反射、二重反射等多重反射)后而入射到反射 部14的情況下,該光以軸I1為基準而反射。
另外,形成于從點D2到點C2的區(qū)域的反射部15,形成于夾置圓筒面 部13的中心軸0而與形成于從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相反側 的位置,并且該反射部15,以中心軸0為基準,相對于形成在從點Bl到 點C1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形狀,而形成為非對稱形狀。具體來說,反 射部15,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其剖面成為以軸12為中心由曲率半徑r2(與 圓筒部面13的半徑R1不同)所得到的圓弧形狀。因此,從光源2發(fā)射出
的光,在直接地或反射(包含一重反射、二重反射等多重反射)后而入射 到反射部15的情況下,該光以軸I2為基準而反射。
以下,若更具體地進行說明,則圖2是表示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 出并朝向前方的光中,上配光角a u的范圍內的光Sl和下配光角a d的范 圍內的光S2的光路的圖。在這種情況下,光S1和光S2,在從一對的第l 反射面5、 7的開口部la側前端的點Al到點A2的范圍內,即最大配光角 a ( a = a U+ a d)內,原樣直線地行進而發(fā)射到反射鏡的正面?zhèn)?以下, 稱為"前方"。)。
另外,如圖2所示的那樣,在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而朝向前方 的光中,超過上配光au的角度范圍而直至角度eu之間的光S3,被照射 到第1反射面5,并由該第1反射面5所反射而發(fā)射向前方。
另外,如圖2所示的那樣,在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而朝向前方 的光中,超過上配光ad的角度范圍而直至角度ed之間的光S4,被照射 到第1反射面7,并由該第1反射面7所反射而發(fā)射向前方。
另外,至于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并朝向前方的光中,以角度后u 照射到點B1的光S5,由于點B1位于第1反射面5上,因此按照以光S3所說明的那樣,由第1反射面5所反射并發(fā)射向前方。另外,其發(fā)射方向, 是與連接中心軸0和點A2的線段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由此能夠防止反 射鏡1的光的擴散,而維持聚焦性。
另外,至于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并朝向前方的光中,以角度Pd 照射到點B2的光S6,由于點B2位于第1反射面7上,由此按照以光S4 所說明的那樣,由第1反射面7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另外,其發(fā)射方向, 是與連接中心軸0和點Al的線段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由此能夠防止反 射鏡1的光的擴散,而維持聚焦性。
另外,如圖3和圖4所示的那樣,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而朝向 前方的光中,照射在形成于從點B1到點C1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光S7 和S8,沿著通過而來的光路原樣向著反對側返回到中心軸O后,原樣直線 行進,其后,照射到第2反射面12的反射部15。
于是,在照射到該反射部15的光S7和S8中,如圖3所示的那樣, 從比軸12更靠近于反射鏡1的背面?zhèn)?以下,稱為"后方")而照射向 反射部15的光S7,對應于向反射部15的入射角(以軸工2為基準)而變 更方向,并反射,到達第1反射面5,進而由該第1反射面5反射,并發(fā) 射到前方。
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那樣,從比軸12更靠近前方而照射向反射部 15的光S8,對應于向反射部15的入射角(以軸12為基準)而變化方向 并反射,從而達到反射部14。此時光S8,從比軸II更靠近反射鏡1的背 面?zhèn)鹊竭_反射部14。另外,到達反射部14的光S8,對應于向反射部14 的入射角(以軸n為基準)而變化方向并反射,并到達第1反射面7,并 由該第1反射面7所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
另外,如圖5以及圖6所示那樣,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的光即 朝向反射鏡1的后方的光,也即照射向形成于從點Cl到點Dl的區(qū)域的反 射部14的光S9和S10中,如圖5所示那樣從比軸II更靠近前方而到達 反射部14的光S9,對應于向該反射部14的入射角(以軸II為基準)而 變化方向而反射,并到達反射部15。此時,光S9,從比軸I2更靠近后方 而到達反射部15。另外,到達反射部15的光S9,對應于向反射部15的入射角(以軸I2為基準)而改變方向并反射,從而到達第1反射面5,進 而,由該第1反射面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
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的那樣,比軸II更靠近后方而到達反射部14
的光SIO,對應于向反射部14的入射角(以軸I1為基準)而變更方向而 反射,并到達第1反射面7,由該第1反射面7反射而發(fā)射向前方。
另外,如圖7所示那樣從光源2的中心軸2a發(fā)出的光中,朝向反射 鏡1的后方的光即照射向形成于從點Dl到點G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光, 如光Sll所示那樣,沿著通過而來的光路,原樣向著相反側向中心軸返回, 原樣直線地行進并發(fā)射到前方,或者如光S12所示那樣,沿著通過而來的 光路原樣返回而向著相反側返回到中心軸O后,到達第1反射面7,并由 該第1反射面7所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
另外,在如圖2所示那樣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出射的光中,向著反 射鏡1的后方的光即照射向點Dl的光S13,沿通過而來的光路,原樣向著 相反側返回到中心軸0后,到達B2。另外,到達該B2的光S13,與光S6 同樣發(fā)射向前方。另外,其發(fā)射方向,是與連接中心軸0和點A1的方向 相平行的方向,由此,能夠防止反射鏡1的光的擴散,并能夠維持聚光性。
另外,在如圖8所示那樣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出射的光中,向著反 射鏡1的后方的光即照射向形成于從點G到點D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 光,如光S14所示那樣,沿著通過而來的光路,原樣向著相反側返回到中 心軸0后,到達第1反射面5,并由該第1反射面5所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 或者,如光S15那樣,沿著通過而來的光路,原樣返回,并向著反對側, 返回到中心軸0后,原樣直線地行進而向前方發(fā)射。
另外,如圖2所示那樣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出射的光中,向著反射 鏡1的后方的光即照射向點D1的光S16,沿通過而來的光路,原樣向著相 反側返回到中心軸O后,到達B1。因此到達該B1的光S16,與光S5同樣 發(fā)射向前方。另外,其發(fā)射方向,是與連接中心軸0和點A2的方向相平 行的方向,由此,能夠防止反射鏡1的光的擴散,并能夠維持聚光性。
另外,如圖9和圖IO所示的那樣,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的光中 朝向反射鏡1的后方的光,也即照射向形成于從點D2到點C2的區(qū)域的反 射部15的光S17和S18中,如圖9所示那樣從比軸12更靠近后方而到達
反射部15的光S17,對應于向該反射部15的入射角(以軸12為基準)變 化方向而反射,并到達第1反射面15,并由該第1反射面15反射而向前 方發(fā)射。
另外,如圖IO所示的那樣,從比軸II更靠近前方而照射到反射部15 的光S18,對應于向該反射部15的入射角(以軸I2為基準)變化方向而 反射,并到達反射部14。此時,光S18,從比軸II更靠近反射鏡1的后 方而到達反射部14。其后,該光S18,對應于向該反射部14的入射角(以 軸II為基準)變化方向而反射而到達第1反射面7,并由第1反射面7 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
另外,如圖11以及圖12所示那樣r從光源2的中心軸2a射出的光 中,朝向反射鏡1的前方的光即照射到形成于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的圓 筒面部13的光S19和S20,沿著通過而來的光路原樣向相反側返回到中心 軸O后,原樣地直線行進,其后照射到反射部14。
該光S19和S20中如圖11所示那樣從比軸II更靠近前方而照射到反 射部14的光S19,對應于向反射部14的入射角(以軸工l為基準)而變化 方向,并反射而照射到反射部15。另外,此時,光S19從比軸I2更靠近 背面?zhèn)榷丈?。并且,到達反射部15的光S19根據向反射部15的入射角 (以軸I2為基準)而變化方向,并反射而到達第1反射面5,并由該第l 反射面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
另外,如圖12所示那樣,從比軸II更靠近后方而向反射部14照射 的光S20,根據向反射部14的入射角(以軸I1為基準)而變化方向并反 射,并到達第1反射面7,由該第1反射面7反射而向前方發(fā)射。
如此,反射鏡l,由于具有相對于基準面K而相互面對地配置的平面 即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因此能夠將從光源2向前方發(fā)射的光直接發(fā)射 向前方,或經由第1反射面5、 7反射而發(fā)射向前方。
另外,由于反射鏡1具備相對于基準面K相互相面對而配置的平面即 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并具備在內部收置有圓筒形狀的光源2的第2 反射面12,并使該第2反射面12的成為,具有將光源2的中心軸2a作為 曲率半徑的中心軸0而得到的圓筒面部13,以及夾著圓筒面部13的中心 軸0而配置于與圓筒面部13相反側的位置,且以中心軸0為基準相對于
圓筒面部13的形狀形成為非對稱形狀的反射部14、 15,因此從光源2發(fā)
射向后方的光,也通過第2反射面12,或者通過該第2反射面12和第1 反射面5或7,向前方發(fā)射。為此,能夠提高反射鏡1的反射效率,并能 夠極力抑制由反射鏡13內部的反射吸收引起的熱交換而輸出到外部,將 較多的光作為有效光利用。
這樣,根據反射鏡l,通過將由光源2發(fā)出的光直接,或者通過基于 第1反射面5、 7或第2反射面12的反射,而在規(guī)定的配光角內進行效率 最佳的發(fā)射。
另外,該反射鏡1,如上述那樣,能夠借助于由反射面和圓筒面形成 的反射面,實現借助于反射鏡內面的多重反射而防止反射效率的降低的作 用效果。
接下來,對設計這種反射鏡l的步驟進行說明,但是,這里以使反射 鏡1的最大配光角a為45度(上配光角a u為22. 5度,下配光角a d也 為22. 5度)的情況為代表而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13所示那樣,在備有以中心軸O為交點的X軸和Y軸的 坐標系中,在中心O,配置光源2的中心軸2a。接下來,從該中心0引畫 分別相對于X軸呈角度(iu、 ad的線Pl、 P2 (相當于光軸面)。
接下來,選擇X軸上的任意的點H,并確定包含該點H且平行于Y軸 的軸與線P1、 P6相交的點A1、 A2。另外,通過選擇點H,確定中心0與 連接點Al和點A2的光軸之間的距離,即從中心0到開口部la的縱深被 確定了。另外,點A1和點A2之間的距離是開口部尺寸。接下來,根據點 A1和點A2,分別向著光源2的外形延伸平面,并將與光源2的外形相交 的交點作為Bl、 B2。這里,關于交點Bl,是對如下點進行選擇即從中 心0射出的光照射到點Bl的情況下,對照射到包含點Al和點Bl的平面 反射板上并由該平面反射板所反射的光相對于X軸所成的角Yu是與ctd 相同的角度即22.5度。另外,關于點B2,是對如下點進行選擇即從中 心0出發(fā)的光照射到點B2的情況下,照射到包含點A2和點B2的平面反 射板上并由該平面反射板所反射的光相對于X軸所成的角Y d為與a u相 同的角度即22. 5度。這樣,如果確定點Bl和點B2,則能夠確定第1反射 面5、 7的尺寸和形狀。另外,利用與上述的步驟不同的方法能夠確定第1反射面5、 7的尺 寸和形狀。
例如,如圖14中所示的那樣,預先任意地設定點Al和點A2之間的 距離即開口部尺寸,并設定滿足該開口部尺寸的點A1和A2。此時,點A1 和點A2,設定在與Y軸平行的光軸上。另外,從連接點A1和點A2的線的 中點H,被配置于X軸上。接下來,根據點A1和點A2,分別向著光源2 的外形延伸平面,并將與光源2的外形相交的交點作為B1、 B2。這里,關 于交點Bl,選擇如下那樣的點即從中心0出發(fā)的光照射到點Bl的情況 下,照射到包含點Al和點Bl的平面反射板上并由該平面反射板所反射的 光,相對于X軸所成的角YU,是與ad相同的角度即22.5度。另外,關 于點B2,選擇如下那樣的點即從中心0出發(fā)的光照射到點B2的情況下, 照射到包含點A2和點B2的平面反射板上,并由該平面反射板所反射的光 相對于X軸所成的角Y d為與a u相同的角度即22. 5度。如果確定了這樣 的點Bl和點B2,則能夠確定中心0與連接點Al和點A2的光軸之間的距 離,也就是說能夠自動地確定從中心O到開口部la的距離,由此,能夠 確定第1反射面5、 7的尺寸和形狀。
另外,在使用上述的兩個反射鏡1的設計方法中的任何一種的情況下, 在所設計的反射鏡1中,連接位于所述第2反射面?zhèn)鹊囊粚Φ?反射面5、 7的各一端5a、 7a以及光源2的中心軸2a的線Bl — 0、 B2—0,相對于基 準面K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下。
另外,在反射鏡1中,假設第2反射面12僅僅由以光源2的中心軸 2a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0所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13所構成,則在從 光源2發(fā)射出的光,直接入射到從點D1到點D2的區(qū)域(包含點G),或 經反射(包含一重反射、二重反射等多重反射)后入射的情況下,該光發(fā) 出到圓筒面部ll的外部??墒?,從光源2照射出的光中,分別照射到從 點Cl到點Dl的區(qū)域或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的各光,不向圓筒面部11 的外部發(fā)出。為此,在本申請發(fā)明的反射鏡中,在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 從點Cl到點Dl的區(qū)域中的其中一方的區(qū)域具有反射部14。在該第1實施 例的反射鏡1中,如圖13以及圖14所示的那樣,在第2反射面12,設置 配置于夾持圓筒面部13的中心軸0而與形成于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的
圓筒面部13相反側的位置,并且形成為,以該中心軸0為基準,相對于
形成于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形狀為非對稱形狀的反射 部14 (從點C1到點D1的區(qū)域)。
另外,在反射鏡1中,假設第2反射面12僅僅由以光源2的中心軸 2a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0所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13構成,則從光源 2照射的光中分別照射到從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從點D2到點C2的區(qū)域 的各光,不向圓筒面部ll的外部放出。為此,在本申請發(fā)明的反射鏡中, 在從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從點D2到點C2的區(qū)域中的其中一方的區(qū)域具 有反射部15。
在該第l實施例的反射鏡l中,如圖13和圖14所示那樣,在第2反 射面,設置配設于夾著圓筒面部13的中心軸0而與形成于從點B1到點 Cl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相反側的位置,其形成為,以中心軸0為基準, 相對于形成于從點Bl到點Cl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形狀為非對稱形狀 的反射部15 (從點D2到點C2的區(qū)域)。
為了求取該反射部14、 15,首先,選擇以光源的中心軸2a為曲率半 徑的中心0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13內的、光源2的中心軸2a以外 的軸II、 12。該軸II,是位于離開軸Cl和軸Dl等距離的軸,并且使軸 12為位于離開軸C1和軸D2等距離的軸。若分別選擇這種軸Il、 12,則反 射部14的兩端分別連接作為圓筒面部13的兩端的點Cl、 Dl,或者反射部 15的兩端分別連接作為圓筒面部13的兩端的點C2、 D2。
另外,確定分別將軸II、 12作為各個曲率半徑的中心軸而得到的圓 筒狀的圓筒面部,例如將中心軸作為II、 12,并設定為剖面半徑rl、 r2 的圓筒面(第l圓筒面)。例如,也可以,如該實施例l所述那樣,將半 徑rl、 r2設定得與其中一個光源2的剖面的內半徑r相同。
這樣,能夠通過確定第1反射面5、 7的各形狀和各尺寸,進而確定 第2反射面12的形狀和尺寸而進行反射鏡1的設計。
另外,本發(fā)明的反射鏡l,具有相對于基準K而互相面對而配置的一 對的第1反射面5、 7,以及內部收置有圓筒形狀的光源2的第2反射面 12,在以光源2的中心軸2a位于基準面K的方式而被配置的反射鏡中, 以平面形成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并且連接位于第2反射面12側一對
的第1反射面5、 7的各一端5a、 7a與光源2的中心軸2a的線B1—0、 B2 一0,相對于基準面K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下,由此反射鏡l,由平面和圓 筒面構成。為此,在該第1反射鏡1中,不使用如圖21所示的以往的反 射鏡即第1反射面作為整體由形成大略圓筒形狀的圓筒曲面的一部分所形 成的以往反射鏡111中確定第1反射面的形狀和尺寸時所使用的所謂焦點 概念。并且,不使用以往所使用的數學公式或進行復雜的坐標值設定,而 通過簡單的幾何光線追跡而確定第l反射面的形狀和尺寸。這樣,與以往 的反射鏡相比,確定第1反射面的形狀和尺寸變得簡單,因此,能夠將反 射鏡l的設計作業(yè)簡單化,并能夠以較短的時間進行反射鏡l的制造,并 且能夠降低反射鏡1的制造成本。
另外,本申請發(fā)明的反射鏡l,在具有相對于基準面K而互相相面對 地配置的一對第1反射面5、 7,以及內部收置有圓筒形狀的光源2的第2 反射面12,并以光源2的中心軸2a位于基準面K的方式而設計的反射鏡 中,以平面形成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的各一端5a、 7a,連接光源2的 中心軸2a的線段B1-0、 B2-0,相對于基準面K所成的角度是90度以下, 因此能夠使開口部尺寸即點Al和點A2之間的距離與以往相比更短,并能 夠使縱深的尺寸即從點O到點H的距離與以往相比更短,另外,能夠使上 述開口部尺寸為比光源2的外半徑R更小的值。
實施例2
圖15是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的反射鏡的概念剖面圖。 第2實施例的反射鏡21中,在與第1實施例的反射鏡1不同的位置 配置反射部14、 15。該反射部14,配設于夾著圓筒部13的中心軸0而與 形成于從點D2到點C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相反側的位置(從點Bl到 點Cl的區(qū)域),并且以中心軸0為基準,相對于形成于從點D2到點C2 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形狀為非對稱形狀。另外,反射部14,以其兩端 與點B1、點C1分別連續(xù)的方式形成。
另外,反射部15配設于,夾著圓筒面部13的中心軸0而與形成于從 點Cl到點Dl的區(qū)域的圓筒部13相反側的位置(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 并且,形成為,以中心軸O為基準,相對于形成于從點C1到點D1的區(qū)域
的圓筒面部13的形狀為非對稱形狀。另外,關于反射部15,以其兩端分
別與點B2、點C2相連續(xù)的方式形成。
另外,由于其他的構成與前述實施例同樣,因此對于相同的部分附加 相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在這種第2實施例的反射鏡21中,在從光源2發(fā)射出的光,直接或 反射(包含一重反射、二重反射等多重反射)后入射到形成于從入射點C1 到點Dl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形成于從點Dl到點D2的區(qū)域(包含點G) 13、形成于從點D2到點C2的區(qū)域的圓筒面部13的情況下,該光以通過 光源2的中心軸2a的方式反射。另外,在從光源2發(fā)射的光,直接或反 射(包含一重反射、二重反射等多重反射)后,入射到形成于從點Bl到 點Cl的區(qū)域的反射部14的情況下,以軸II為基準而反射。另外,從光 源2發(fā)射出的光,直接或反射(包含一重反射、二重反射等多重反射)后 入射到形成于從點C2到點B2的區(qū)域的反射部15的情況下,以軸12為基 準而進行反射。
因此,在該第2實施例的反射鏡21中,與第1實施例的反射鏡1同 樣,將從光源2發(fā)出的光直接,或借助于由第1反射面5、 7或第2反射 面12的反射,而在規(guī)定的配光角內,均能夠效果良好地進行發(fā)射。
另外,在該反射鏡21中,能夠起到與上述第1實施例的反射鏡1同 樣的作用效果。
實施例3
圖16是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例的反射鏡的概念剖面圖。 在第3實施例的反射鏡31中,第2反射面42,具有以光源2的中 心軸2a為中心軸0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43,即從光源2的外周面 離開而配置圓筒面部43。以比光源2的外半徑R大的方式設定該圓筒面部 43的剖面的半徑R1。另外,在第2反射面42中,與光源2的外周面抵接 的多個凸起19相互隔著間隔地,即間歇地配設。
另外,第2反射面42,在與實施例1的反射鏡1的反射部14、 15的 第2反射面12相同的區(qū)域,分別具有反射部14、 15。其中,在實施例3 中,反射部14、 15的半徑rl、 r2,以比光源2的內半徑r大的方式被設 定。另外,半徑rl和半徑r2為相同的大小。
另外,由于其他構成與前述的實施例相同,因此對于相同部分附加相 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在該第3實施例的反射鏡31中,在第2反射面42,間歇地配置與光
源2的外周面接觸的多個凸起19,由此在第2反射面42和光源2的外周 面之間形成空氣循環(huán)用間隙34。因此,從光源2產生的熱,與空氣循環(huán)用 間隙34內空氣, 一同在該空氣循環(huán)用間隙34中循環(huán)。為此,能夠盡可能 阻止由該熱引起的反射鏡31損傷的危險,特別是,在將施加高壓的高輸 出放電管作為反射鏡31的光源而使用的情況下,第3實施例的反射鏡1 是有效的。
另外,上述多個的凸起19,具有與光源2的外周面相抵接而支撐該光 源2的功能。
另外,在該反射鏡31中,起到了與上述第1實施例的反射鏡3同樣 的作用效果。 實施例4
圖17是本申請發(fā)明的第4實施例的反射鏡的概念剖面圖。
該反射鏡51與第3實施例的反射鏡31同樣,在第2反射面42具有 圓筒面部43。另外,在第2反射面42和光源2之間,與第3實施例的反 射鏡31同樣,夾者多個凸起19。
另外,在第2反射面42,與實施例2的反射鏡23的反射部14、 15同 樣的區(qū)域形成反射部14、 15,在與實施例2的反射鏡21的圓筒面部13 相同的區(qū)域形成圓筒面部13。
另外,在第4實施例的反射鏡51中,反射部14、 15的半徑rl、 r2, 比光源2的內半徑r更大。另外,半徑rl和半徑r2為相同的大小。
另外,其他的構成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對于相同部分附加相同的符 號而省略其說明。
按照這種第4實施例的反射鏡51,與第3實施例的反射鏡31同樣, 通過空氣循環(huán)用間隙34,能夠盡可能阻止因從光源2產生的熱而使得反射 鏡13損傷的危險,特別是在將施加了高電壓的高輸出放電管作為反射鏡 的光源而使用的情況下,第4實施例的反射鏡51是有效的。
另外,上述多個的凸起19,在具有與光源2的外周面相抵接而支撐該
光源2這一點上,與第3實施例的反射鏡31同樣。
另外,在該反射鏡51中,起到了與上述第1實施例的反射鏡1同樣
的作用效果。
實施例5
圖18是本申請發(fā)明的第5實施例的反射鏡的概念剖面圖。
在該第5實施例的反射鏡71中,第2反射面62,與第4反射鏡51相 同,具有圓筒面部43。另外,在第2反射面62中,間歇地配置與光源2 的外周面抵接的多個凸起19。
另外,在第2反射面62,分別具有反射部74、 75,以替代第4實施 例51的反射部14、 15。
其中,反射部74,由從點B1到點E1的平面76和從點C1到點E1的 平面77而形成,從點Bl到點El的距離與從點Bl到點El的距離相同。
另外,反射部75,由從點B2到點E2的平面78、從點C2到點E2的 平面79而形成,并且從點B2到點E2的距離,與從點C2到點E2的距離 相同。
另外,由于其他結構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因此對于相同部分附加相同 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在該第5實施例的反射鏡71中,以平面形成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 并且連接位于第2反射面42側的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的各一端5a、 7a 和光源2的中心軸2a的線段Bl-0、 B2—0相對于基準面K而成的角度是 90度以下,因此不必說能夠起到與第1實施例和第4實施例的反射鏡1、 51的反射鏡同樣的作用效果。
實施例6
圖19是表示本申請發(fā)明的第6實施例的反射鏡的概念剖面圖。 該第6實施例的反射鏡91中,除了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位于第2
反射面12側的各一端5a、 7a是能夠移動的點外,與第1的該第1反射鏡
3的構成相同。
在該反射鏡91中, 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的各一端5a、 7a的移動, 例如以如下方式進行即如圖20所示,以分別位于點A1、 A2的第l反射 面5、 7的各另一端為中心,各一端5a、 7a進行旋轉。
另外,其他的構成與前述實施例的反射鏡同樣,對于相同部分附加相 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另外,在圖19中,作為從光源2向前方發(fā)射的光路的例子,圖示了 從光S21至光S24。以實線表示光S21照射點Al的光的光路,光S22 照射點A2的光的光路,光S23照射點Bl的光的光路,光S24照射點B2 的光的光路。
另外,圖20是表示第l反射面5的一端5a從點Bl移動到點Bl', 并且第1反射面7的一端從點B2移動到點B2,的情況下,從光源2向前 方發(fā)射的光的光路的例子的圖,以實線圖示與圖19的光S21至S24分別 對應的光S21'至S24'的光路。也就是說,圖示了光S21,照射到點 Al的光的光路;光S22'照射到點A2的光的光路; 光S23'通過點B1的光的光路;光S24'通過點B2的光的光路。
另外,在圖19中,用一點點劃線圖示了移動后的第1反射面5、 7, 并且以兩點點劃線圖示了移動前的光S20至S23的各光路。
在由這種結構構成的第6實施例的反射鏡91中,第1反射面5、 7的 各一端5a、 7a,分別配置于圖19中所示的初始位置點Bl、 B2的情況下, 連接該各一端5a、 7a和光源2的中心軸2a的線段B1-0、 B2-0相對于基 準面K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下。
另外,在第1反射面5、 7的各一端5a、 7a分別如圖20所示那樣配 置于移動后的位置點B1, 、 B2,的情況下,連接一端5a、 7a和光源2的 中心軸2a的線段Bl, -0、 B2' -0相對于基準面K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 下。
另外,在第6實施例的反射鏡91中,能夠變化從光源2發(fā)出并入射 到第1反射面5、 7的光由該反射面5、 7所反射的角度(配光角)。
在該實施例6的反射鏡91中,以平面形成一對的第1反射面5、 7的 各一端5a、 7a,并且連接光源2的中心軸2a的線段B1-0、 B2-0相對于基
準面K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下,因此不用說該反射鏡91能夠起到與實施
例1的反射鏡3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夕卜,第6實施例的反射鏡91,可以按照與第1反射面5、 7的各一 端5a和7a相同的方式而進行移動,另外,根據必要將各一端5a、 7a相 互分別獨立地進行移動。
另外,當前在數字攝像裝置中,通過攝像元件以及存儲器等的小型化, 攝像裝置自身的小型化也在進展,但是在本申請發(fā)明的第1至第6實施例 的反射鏡l、 21、 31、 51、 71、 91中,能夠減小反射鏡的開口部尺寸,并 能夠減小反射鏡的縱深尺寸,因此通過使用該各反射鏡,能夠使攝像裝置 也小型化。
另外,本發(fā)明不僅僅限于上述凸面所示的上述方式,在不脫離其要旨 的范圍內能夠作各種變形。
例如,作為收置于該反射鏡中的光源,可以使用熒光燈(熱陰極管、 冷陰極管等)、圓筒形的筒狀光源。
另外,自不必說,在該發(fā)明的反射鏡中,只要構成第2反射面的反射 部配設于,夾持圓筒面部的中心軸O而與該圓筒面部相反側的位置,且以 中心軸0為基準而相對于該圓筒面部的形狀為非點對稱即可,而不限于如 第6實施例的反射鏡的各反射部75、 77那樣使用兩個平面的形狀。
另外,雖然說明了上述第1實施例乃至第4實施例的反射鏡1、 21、 31、 51,以及第6實施例的反射鏡91中各自所設定的反射部14、 15的各 半徑rl、 r2的尺寸相互相同,但是各半徑rl、 r2的尺寸也可以相互不同。 另外,各半徑rl、 r2的尺寸也不必一定要與光源2的內半徑相同。
本申請發(fā)明的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可以用于例如照相機、視頻攝 像機及其他電子機器、照明器具等。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對于基準面而相互相面對地配置的一對的第1反射面;在內部收置圓筒形狀的光源的第2反射面,所述光源的中心軸位于所述基準面,由平面形成所述一對的第1反射面,連接位于所述第2反射面?zhèn)鹊乃鲆粚Φ牡?反射面的各一端與所述光源的中心軸的線段,相對于所述基準面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反射面,具有以所述光源的中心軸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以及反射部,其配設于夾著所述圓筒面部的中心軸而與所述圓筒面部相反一側 的位置,并且以所述圓筒面部的中心軸為基準,相對于所述圓筒面部的形狀形 成為非點對稱形狀。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由將所述光源的中心軸作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而得到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內的、以所述光源的中心軸以外的軸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而得到 的、與所述圓筒部面不同的圓筒狀的圓筒面部所構成。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具備多個平面部而形成。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反射面,由從以所述光源的中心軸為曲率半徑的中心軸而得到的 圓筒狀的圓筒面部即所述光源的外周面離開而配置的圓筒面部所構成,在所述 第2反射面的內周面上間歇地配置與所述光源的外周面相抵接的多個凸起,在 所述第2反射面與所述光源的外周面的之間形成空氣循環(huán)用間隙。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對的第1反射面中,位于所述第2反射面?zhèn)鹊母饕欢耸强梢苿拥摹?br>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電子閃光裝置用反射鏡(1),其具有相對于基準面K而相互相面對地配置的一對的第1反射面(5、7);在內部收置圓筒形狀的光源(2)的第2反射面(12),光源(2)的中心軸(2a)位于所述基準面O,由平面形成所述反射鏡1的一對的第1反射面(5、7),連接位于第2反射面?zhèn)鹊乃鲆粚Φ牡?反射面(5、7)的各一端(5a、7a)與所述光源2的中心軸(2a)的線段B1-O、B2-O,相對于基準面K所成的角度為90度以下。
文檔編號G03B15/05GK101390011SQ20058004561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8日
發(fā)明者松尾機 申請人:株式會社芝川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