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印帶裝置以及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將形成在圖像承載件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轉印帶上的轉印帶裝置,以及設置有該轉印帶裝置的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對成像設備的研究活躍于兩個方面,即轉換為彩色成像以及增加速度。在成像設備的彩色化過程中,取代使用一個成像組件(image formingstation)的四元旋轉處理系統(tǒng),使用多個成像組件而使得可提高速度的串聯(lián)式系統(tǒng)成為主流。
串聯(lián)式成像設備設置有具有環(huán)形轉印帶以形成傳輸記錄介質或者顯影劑圖像的傳輸路徑的轉印帶裝置以及對應于各個顏色沿著該傳輸路徑平行設置的多個成像組件,并且可進行彩色成像以及單色(黑白)成像。
另外,在串聯(lián)式成像設備中,可針對形成彩色圖像的彩色成像模式和形成單色圖像的單色成像模式設定不同的成像性能。
例如,串聯(lián)式成像設備具有如下構造其中,在單色成像模式下成像速度較快,在單色成像模式下增加成像批量(volume)。另外,如JP2000-242057A所公開的,串聯(lián)式成像設備具有如下構造其中,單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的直徑制得大于彩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的直徑,使得單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的可用時間周期等于彩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的可用時間周期。
這是因為,通常在單色圖像裝置中,單色成像的頻率高于彩色成像的頻率。包括在單色圖像的成像組件中的單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既用于彩色成像也用于單色成像,因此,它的使用頻率高于包括在彩色圖像的成像組件中的彩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由此,與彩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相比,即使使用壽命相同,單色圖像的圖像承載件的可使用時間周期也較短。
因而,可設定成像性能的規(guī)格,例如針對串聯(lián)式成像設備的各個模式(model),改變單色成像模式中的成像速度。另外,為了設定在各個串聯(lián)式成像設備中不同的成像性能的規(guī)格,通常根據成像設備的使用目的,針對各個裝置中的彩色和單色成像組件并針對轉印帶裝置設定規(guī)格。另一方面,設置在串聯(lián)式成像設備中的轉印帶裝置由緊繃拉抻轉印帶的多個輥體和支撐所述多個輥體的轉印單元構成。轉印單元由設置在轉印帶內的多個轉印輥構成。轉印輥設置成通過轉印帶面向各個成像組件的圖像承載件,并且將形成在各個成像組件的圖像承載件的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或者轉移到傳輸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記錄介質。
近年來,提出具有如下構造的轉印帶裝置,其中針對各個單色成像模式和彩色成像模式將單色圖像轉印輥以及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升高并且降低,改變各個模式下轉印帶和圖像承載件之間的接觸狀態(tài)。如此,在單色成像模式下,降低單色圖像轉印輥使得轉印帶的外周表面僅接觸單色圖像承載件,而僅形成載單色圖像承載件的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被轉印到轉印帶上。
另一方面,在彩色成像模式下,降低單色圖像轉印輥和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使得轉印帶的外周表面接觸單色圖像承載件和彩色圖像承載件,而形成在單色圖像承載件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和形成在多個彩色圖像承載件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被彼此疊置地轉印到轉印帶上。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轉印帶裝置中,由于轉印帶被由所述轉印單元支撐的多個輥體緊繃拉抻,從轉印單元卸下轉印帶并且更換其的工序非常費時。因而,近年來,在如JP H8-69238A和JP 2004-109267A所公開的轉印帶裝置中,采用如下的構造其中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在所述多個輥體的軸向方向上由一平行軸彼此相聯(lián),使得它們可以擺動。
由此,通過擺動的第一轉印單元或者第二轉印單元使之成為V形,被緊繃拉抻的轉印帶松弛并且易于更換該轉印帶。
然而,在其中在各個成像模式下轉印輥會被升高并且降低的轉印帶裝置中,由于升高和降低轉印輥的機構設置在轉印單元內,因此難以簡單地采用如JP H8-69238A和JP 2004-109267A所公開的結構的類型。即使采用這樣的構造,必須當首先移去升高并且降低轉印輥的結構后才可擺動轉印單元,因此更換轉印帶的工序很麻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印帶裝置,其中即使設置有在各個成像模式下升高并且降低轉印輥的結構,多個轉印單元也以簡單的結構相聯(lián)并且可易于擺動,使得可改善轉印帶更換的可實施性;并且提供一種設置有該轉印帶裝置的成像設備。
本發(fā)明的轉印帶裝置設置有由多個輥體緊繃拉抻并且形成其中將記錄介質或者顯影劑圖像傳輸至面對在一個方向上平行設置的單色圖像承載件和多個彩色圖像承載件的傳輸路徑的環(huán)形轉印帶。
這種轉印帶裝置設置有一第一轉印單元,該第一轉印單元包括所述輥體中的至少一個,可升高或者降低并且將形成在單色圖像承載件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單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單色圖像轉印輥的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第一聯(lián)接件;一第二轉印單元,該第二轉印單元包括除了包括在所述第一轉印單元中的輥體的所述多個輥體中的至少一個,可升高并且降低并且將形成在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件中的每一個彩色圖像承載件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所述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的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第二聯(lián)接件;以及一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通過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來升高并且降低轉印輥,并且包括接收傳遞來的驅動力并且將該驅動力供應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單個旋轉軸。
另外,在轉印帶裝置中,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聯(lián)接于所述旋轉軸使得它們可擺動。
圖1是顯示設置有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轉印帶裝置的成像設備的結構視圖。
圖2是顯示該轉印帶裝置的結構的前視圖。
圖3A、3B和3C是顯示設置在該轉印帶裝置中的旋轉凸輪的結構的外部視圖。
圖4A、4B和4C是顯示該轉印帶裝置在各個模式下的狀態(tài)的后視圖。
圖5是顯示該轉印帶裝置的結構的后視圖。
圖6A和6B是描述該轉印帶裝置的結構的解釋性視圖。
圖7A和7B是顯示該轉印帶裝置的擺動方式的解釋性視圖。
圖8是顯示設置在該轉印帶裝置中的框架的聯(lián)接的方式的解釋性視圖。
圖9顯示該轉印帶裝置的構造的前視圖。
圖10是顯示設置有該轉印帶裝置的成像設備的構造的視圖。
圖11是設置在該轉印帶裝置中的框架的一部分的構造被放大的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根據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描述轉印帶裝置和成像設備。
圖1是顯示設置有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轉印帶裝置的成像設備的構造的視圖。成像設備100根據從外部傳來的圖像數據在記錄介質(例如紙)上形成單色和彩色圖像。由此,成像設備的100包括曝光單元E、感光鼓101A-101D(對應于本發(fā)明的圖像承載件)、顯影單元102A-102D、充電輥103A-103D、清潔單元104A-104D,轉印帶11、主轉印輥13A-13D(對應于本發(fā)明的轉印輥),輔助轉印輥14,定影裝置15、送紙路徑F1、F2和F3,供紙盒16、手動供紙盤17以及出紙盤18。
成像設備100利用對應于共四種顏色,即黑色(K)和三種顏色黃(W)、洋紅(M)和青(Y)的各個色彩的圖像數據進行成像,所述的三種顏色是通過對彩色圖像進行色彩分解而獲得的三種減法三原色(subtractive primarycolor)。感光鼓101A-101D、顯影單元102A-102D、充電輥103A-103D、主轉印輥13A-13D以及清潔單元104A-104D中各個部件中的四個設置對應于各種顏色,構成四個成像組件PA-PD。設置成像組件PA-PD使其平行于轉印帶11的移動方向,即次掃描方向(對應于本發(fā)明的固定(fixed)方向)。
充電輥103A-103D是將感光鼓101A-101D的表面充電至均勻的預定電勢的接觸充電器。使用充電刷的接觸充電器或者使用充電負荷(chargingcharge)的非接觸充電器可代替充電輥103A-103D使用。曝光單元E包括半導體激光器(未示出)、多棱鏡4以及反射鏡8,并且將分別根據各個顏色黑、青、洋紅和黃的圖像數據調制后的激光束照射到各個感光鼓101A-101D上。根據各個顏色黑、青、洋紅和黃的圖像數據在各個感光鼓101A-101D上形成靜電潛像。
顯影單元102A-102D向其上已形成有靜電潛像的感光鼓101A-101D的表面上供應顯影劑(調色劑),并且使得靜電潛像顯影為調色劑圖像。各個顯影單元102A-102D容納有黑、青、洋紅和黃各色調色劑圖像,并使得形成在各個感光鼓101A-101D上的各色靜電潛像顯影為黑、青、洋紅和黃各色調色劑圖像。清潔單元104A-104D移除/回收顯影/圖像轉印完成后殘留在感光鼓101A-101D的表面上的調色劑。
設置在感光鼓101A-101D上的轉印帶11被緊繃拉抻在驅動輥11A和從動輥11B之間,并且形成其中傳輸調色劑圖像的傳輸路徑。轉印帶11的外周表面面向感光鼓101D、感光鼓101C、感光鼓101B以及感光鼓101A,順序如上。主轉印輥13A-13D設置為夾持感光帶11并且面向感光鼓101A-101D。轉印帶11面向感光鼓101A-101D的位置是主轉印位置利用厚度為大約100μm-150μm的膜設置轉印帶11為環(huán)形,并且體電阻為1011-1012Ω·cm的水平。當轉印帶11的電阻值低于上述水平時,會從轉印帶11發(fā)生漏泄并且不可能保持充足的轉印能量,并且當轉印帶11的電阻值高于上述水平時,在轉印帶11通過轉印位置后就必須單獨設置對轉印帶11放電的裝置。
為了將承載在感光鼓101A-101D的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帶11上,在恒定的電壓控制之下,極性與調色劑帶電極性相反的主轉印偏壓被施加到作為本發(fā)明的轉印件的主轉印輥13A-13D。由此,形成在感光鼓101A-101D上上的各色調色劑圖像被順序疊印并且轉印到轉印帶11的外周表面上,在轉印帶11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彩色調色劑圖像。
然而,當僅輸入黑、青、洋紅和黃的部分顏色的圖像數據時,在四個感光鼓101A-101D中的僅對應于輸入的圖像數據的顏色的部分感光鼓上進行靜電潛像和調色劑圖像的形成。例如,當轉印單色圖像時,僅在對應于黑色的感光鼓101A上進行靜電潛像的形成,并且僅黑色顯影劑圖像被轉印到轉印帶11的外周表面上。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為了使得施加到轉印帶11上的主轉印偏壓的量恒定,無論是其中形成在彩色圖像感光鼓101B-101D的外周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以及形成在單色圖像感光鼓101A的外周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轉印帶11上的彩色圖像轉印,還是其中形成在單色圖像感光鼓101A的外周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轉印帶11的單色圖像轉印,對所有轉轉印輥13A-13D一直施加相等的主轉印偏壓。因而,所有的主轉印輥13A-13D一直接觸轉印帶11。如果它們沒有一直接觸,進行成像時施加到轉印帶11上的主轉印偏壓量會改變,并且轉印到轉印帶11的調色劑圖像的轉印精度也會變化。
在從開始將最初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帶11上直到完成調色劑圖像的轉印的時間間隔內,主轉印偏壓施加于所有的主轉印輥13A-13D。這是因為當進行彩色圖像轉印或者當進行單色圖像轉印時,對與主轉印輥13A-13D接觸的轉印帶11一直施加相等的主轉印偏壓,直到完成將所有的調色劑圖像都轉印到轉印帶11上,由此,適當地保持進行彩色圖像轉印以及當進行單色圖像轉印時的調色劑圖像的轉印精度。
例如,當轉印彩色圖像時,至少在從開始將形成在感光鼓101D的外周表面上的黃色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帶11的時刻到完成轉印形成在感光鼓101A的外周表面上的黑色調色劑圖像的時刻的時間間隔內,主轉印偏壓一直施加于主轉印輥13A-13D。并且,當轉印單色圖像時,至少在從開始將形成在感光鼓101A的外周表面上的黑色調色劑圖像轉印到轉印帶11的時刻到轉印結束的時刻的時間間隔內,主轉印偏壓一直施加于主轉印輥13A-13D。
利用金屬材料(例如,不銹鋼)的軸構成主轉印輥13A-13D,該軸的直徑為8-10mm,其表面覆蓋有導電彈性材料(例如EPDM或者聚氨酯泡沫),并且利用該導電彈性材料,高壓均勻地施加到轉印帶11上。刷形中間轉印件可用于代替轉印輥,例如主轉印輥13A-13D。
在不同于轉印帶11在感光鼓101A-101D的外周表面上的接觸位置處的法線方向(normal direction)的一方向上分別將主轉印輥13A-13D偏壓向各個感光鼓101A-101D。
利用轉印帶11的旋轉,使得在各個主轉印位置處轉印到轉印帶11的外周表面的調色劑圖像被傳輸至面對輔助轉印輥14的位置。在成像時,以預定的夾擠壓力將輔助轉印輥14壓靠于轉印帶11的外周表面,轉印帶11的內周表面接觸驅動輥11A的周邊表面。當從供紙盒16或者手動供紙盤17供應的紙張在輔助轉印輥14和轉印帶11之間通過時,極性與調色劑帶電極性相反的高壓施加于輔助轉印輥14。由此,調色劑圖像從轉印帶11的外周表面轉印到紙張表面。
為了保持輔助轉印輥14和轉印帶11的夾擠壓力為預定值,輔助轉印輥14或轉印帶11中的一個由硬質材料(例如金屬)構成,并且另一個由軟質材料,例如彈性輥(例如彈性橡膠輥或者泡沫樹脂輥)構成。
在從感光鼓101A-101D附著到中間轉印帶11上的調色劑中,沒有被轉印到紙張上后殘留在中間轉印帶11上的調色劑被清潔單元104A-104D回收,以便防止下面的工序中發(fā)生顏色混合。
其上已轉印有調色劑圖像的紙張被引導到定影裝置15,并且由于在加熱管15A和壓力輥15B之間通過而受到熱和壓力。由此,調色劑圖像被定影到紙張的表面上。其上已定影有調色劑圖像的紙張被出紙輥18A排出到出紙盤18中。
在成像設備100中,在大致垂直方向設置用于將存儲在供紙盒16中的紙張在輔助輥14和中間轉印帶11之間送入或者經由定影裝置15送出到出紙盤18的紙張傳輸路徑F1。在紙張傳輸路徑F1中設置將紙盒16中的紙張逐頁載送到傳輸路徑F1中的拾取輥16A,將載送出的紙張向上傳輸的傳輸輥R1,以預定定時引導在輔助轉印輥14和中間轉印帶11之間傳輸的紙張的對齊輥19,以及將紙張排出到出紙盤18中的出紙輥18A。
另外,在從手動供紙盤17到對齊輥19的間隔中形成紙張傳輸路徑F2,其中設置拾取輥17A和傳輸輥R2-R4。另外,在從出紙輥18A到對齊輥19在紙張傳輸路徑F1中的上游側的間隔中形成紙張傳輸路徑F3,其中設置有傳輸輥R5和R6。
出紙輥18A制成在前向和反向方向上可旋轉,并且當進行在紙張的一面形成圖像的單面打印時,或者當進行在紙張的兩面上形成圖像的雙面打印中在第二面上形成圖像時,出紙輥18A在前向旋轉方向上被驅動并且將紙張排出到出紙盤18中。另一方面,當在雙面成像時進行對第一面成像時,當出紙輥18在前向旋轉方向被驅動直至紙張后緣通過定影裝置15之后,出紙輥18在夾持紙張后緣的狀態(tài)下在反向旋轉方向上被驅動,并且將紙張引導紙紙張傳輸路徑F3中。由此,當進行雙面成像時僅在一面上形成圖像的紙張以前后面以及前緣和后緣反轉的狀態(tài)被引導至紙張傳輸路徑F1。
對齊輥19以與轉印帶11的旋轉同步的定時(timing),引導在輔助轉印輥14和轉印帶11之間由供紙盒16或者手動供紙盤17供應的紙張或者經由紙張傳輸路徑F3傳輸的紙張。由此,對齊輥19在感光鼓101A-101D和轉印帶11的操作開始的時刻停止旋轉,并且在轉印帶11的旋轉之前,所供應或者傳輸的紙張以前緣(leading edge)與對齊輥19接觸的狀態(tài)停止在紙張傳輸路徑F1中的移動。此后,對齊輥19以在紙張的前緣以及形成在轉印帶11上的調色劑圖像的前緣在輔助轉印輥14和轉印帶11壓靠在一起的位置處彼此面對的定時開始旋轉。
圖2是顯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轉印帶裝置的結構的前視圖。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轉印帶裝置200中,主轉印位置TA-TD設置面對被緊繃拉抻于驅動輥11A和從動輥11B的轉印帶11的環(huán)形移動路徑中的下側。另外,輔助轉印輥14設置在與主轉印輥13A相鄰的位置處,在設置于在轉印帶11的移動方向(即箭頭Q的方向)上最下游的主轉印輥13A的下游側。
這是為了通過縮短在最上游的主轉印輥進行的主轉印開始后、直到輔助轉印輥14進行的輔助轉印完成的時間來增加成像速度,并且實現(xiàn)尺寸緊湊的成像設備100,其構成為調色劑圖像從轉印帶11向在大致垂直方向傳送的紙張進行輔助轉印。
在主轉印位置TA-TD處,主轉印輥13A-13D設置在轉印帶11的移動方向上的感光鼓101A-101D的下游側上、夾入轉印帶11而不會接觸感光鼓101A-101D的位置處。
主轉印輥13A-13D軸向支撐在L形輥升降元件21A-21D的一端上。輥升降元件21A-21D在垂直于主轉印輥13A-13D的軸向的方向上的截面是L形的,并且通過彎曲部分中的平行于主轉印輥13A-13D的軸向方向的一軸而使得它可擺動?;瑒蛹?2A卡于輥升降元件21A中的上端(另一端)。
滑動件22A和22B接合第一旋轉凸輪23A和第二旋轉凸輪23B,兩個旋轉凸輪的圓周面設置在同一軸上,并且利用由于旋轉凸輪23A和23B的旋轉而引起的外周表面的位移以及彈簧24A和24B產生的在大致平行于箭頭Q的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彈性力,使得滑動件22A和22B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動。利用滑動件22A和22B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輥升降元件21A-21D擺動,并且主轉印輥13A在接近感光鼓101A-101D的位置以及遠離其的位置之間獨立移動(升高或者下降),并且另一方面,主轉印輥13B-13D在這些位置之間作為一單體(single body)移動。
如圖3A-3C所示,第一旋轉凸輪23A和第二旋轉凸輪23B分別具有預定的周邊形狀,并且通過接收來自單個驅動源(未示出)的驅動力而作為一單體旋轉。圖3A-3C顯示了從頂部、前部和后部觀看的第一和第二旋轉凸輪23A和23B。
通過主轉印輥13A-13D移動到對應于進行彩色圖像轉印(彩色成像模式)、單色圖像轉印(單色成像模式)以及處于待機時的位置處,改變轉印帶11的調色劑圖像的傳輸路徑的形狀。這伴隨著張緊輥25的垂直移位并且保持轉印帶11的抗拉強度,其中該張緊輥由一端由彈簧27卡住的桿26的另一端支撐,如圖2所示。另外,張緊輥25固定(grounded)。張緊輥25和彈簧27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張緊機構中。
圖4A-4C是顯示本發(fā)明的轉印帶裝置的在各個模式下的狀態(tài)的后視圖。當進行彩色成像的彩色成像模式下,由于在主轉印位置TA-TD的所有位置處進行主轉印,單色圖像主轉印輥13A和彩色圖像主轉印輥13B-13D都被降低至接近感光鼓101A-101D的下端位置處,如圖4A所示。
當在進行單色成像的單色成像模式下,由于僅在主轉印位置TA進行主轉印,因此僅單色圖像主轉印輥13A被降低至接近感光鼓101A的下端位置處,如圖4B所示。
當在進行不執(zhí)行成像的待機處理的待機過程時,如圖4C所示,所有的主轉印輥13A-13D都被升高至遠離轉印帶11的上端位置。
在進行單色成像過程中的轉印帶裝置200中,如圖4B所示,升高的主轉印輥13B-13D被表示為升高到沒有接觸轉印帶11的程度,但是由于它們自身的重量,與圖示相比,它們實際上降低得更多,因此主轉印輥13B-13D接觸轉印帶11。
輥升高件2A-21D以及滑動件22A和22B對應于本發(fā)明的轉印件移動機構。
圖5是顯示根據本發(fā)明的轉印帶裝置的結構的后視圖。圖5顯示當轉印彩色圖像時的狀態(tài)。導電件40設置在轉印帶裝置200的背側,以向各個轉印輥13A-13D施加均等的主轉印偏壓。導電件40具有在箭頭Q所示方向延伸的導線的形狀,設置在滑動件22A和22B中,并且隨著滑動件22A和22B的前后移動而移動。另外,導電件40向所連接的接觸件40A-40D提供電力,其時,該導電件圍繞第一旋轉凸輪23A和第二旋轉凸輪23B的旋轉軸完全回轉。
導電件40可圍繞第一旋轉凸輪23A和第二旋轉凸輪23B的旋轉軸完全回轉,以便通過隨著滑動件22A和22B的前后移動移動該導電件40而延伸及縮短該導電件40。另外,從連接到導電件40兩端的電源裝置(未示出)向導電件40提供電力。
在具有導電性的接觸件40A-40D中,一個支撐端固定到處于主轉印輥13A-13D上的滑動件22A和22B,另一自由端接觸主轉印輥13A-13D的軸,并且從導電件40向主轉印輥13A-13D提供電力。接觸件40A-40D由于在接觸方向上產生的彈性力而一直接觸主轉印輥13A-13D。
圖6是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轉印帶裝置的結構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轉印帶裝置200結構如下轉印帶11被拉抻到第一轉印單元70A以及第二轉印單元70B,在該第一轉印單元70A中,驅動輥11A、輥升高件21A、滑動件22A以及第一轉印輥13A設置在單色圖像框架50A中,在該第二轉印單元70B中,驅動輥11B、輥升高件21B-21D、滑動件22B-22D以及第一轉印輥13B-13D設置在彩色圖像框架50B中。
如圖6的放大部所示,在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的單色圖像框架50A和彩色圖像框架50B中,端51A和51B為鍵槽的形狀。端51A和51B咬合在一起以聯(lián)接到單色圖像框架50A和彩色圖像框架50B。
框架50A和50B的端51A和51B由彈性可變形樹脂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固定孔52A和52B以及分離孔53A和53B。當端51A和51B支撐第一旋轉凸輪23A和第二旋轉凸輪23B的旋轉軸23C而使其旋轉時,端51A和51B以旋轉軸23C為軸聯(lián)接單色框架50A和彩色框架50B。分離孔53A和53B具有引導槽54A和54B。
圖7A和7B是描述該轉印帶裝置的擺動的示意圖。圖7A顯示了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的縱向方向平行于箭頭Q所示的方向的平行狀態(tài)。圖7B顯示了其中第一轉印單元70A相對于第二轉印單元70B擺動的狀態(tài),其中旋轉軸23c作為旋轉軸。第一轉印單元70A在圖7B的虛線所示的范圍內擺動。
如圖8所示,在平行狀態(tài)下,單色框架50A和彩色框架50B以通過利用接合件60聯(lián)接而使得單色框架50A和彩色框架50B不擺動的方式固定。接合件60由板61和螺紋件62構成。如圖8所示,板61包括螺紋聯(lián)接到帶階梯螺紋件(step screw)56的螺紋孔61A,以及螺紋聯(lián)接到螺紋55的螺紋孔61B。在帶階梯螺紋件56中,如圖8所示,從單色框架50A和彩色框架50B的外側,具有螺紋槽的前邊緣階梯部螺紋聯(lián)接到板61的螺紋孔61A,并且不具有螺紋槽并且直徑大于前邊緣的階梯部的直徑的階梯部配合到分離孔53A和53B。從單色框架50A的外側,螺紋件62螺紋聯(lián)接于單色框架50A的螺紋孔55以及板61的螺紋孔61B。
當擺動第一轉印單元70A時,螺紋件62可從單色框架50A和板61移去。此時,單色框架50B配合到分離孔53A中的帶階梯螺紋件56中,但是由于槽54A是可彈性變形的,當擺動時可經由槽54B移去帶階梯螺紋件56。相反,已經從帶階梯螺紋件56移出的單色框架50A經由槽54B重新配合到分離孔53a中的帶階梯螺紋件56。
因此,如果從板61移去螺紋件62,則第一轉印單元70A可擺動。
利用單個板61接合單色框架50A一側或者彩色框架50B一側,但是可利用兩個板61接合兩側。
帶階梯螺紋件56起到調節(jié)擺動的止動件的作用,使得在平行狀態(tài)下,單色框架50A和彩色框架50B的縱向方向適當的聯(lián)接,以便它們的縱向方向平行于箭頭Q所示的方向。另外,在導電件40中,當單色框架50A擺動時,單色框架50A擺動并且完成旋轉軸23C的一次全旋的位置發(fā)生彈性變形。
由此,設置在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中的輥11A和11B接觸轉印帶11的位置之間的直線距離縮短至足以松弛緊繃的轉印帶11上的張緊力,并且使得轉印帶11易于從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移去,并且易于更換轉印帶11、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
另外,由于利用接合件60保持了平行狀態(tài),在平行狀態(tài)下,顯影劑圖像可被轉印到轉印帶11上而不會引起第一轉印單元50A擺動,可保證轉印的精確性并且保持轉印帶的可移除性。
另外,由于第一轉印單元70A朝向張緊輥25向轉印帶11作用張緊力的位置擺動,轉印帶11利用擺動與張緊輥25分離,并且張緊輥25停止向轉印帶11施加張緊力。由此,可更易于松弛緊繃的轉印帶,并且可更易于移除轉印帶11、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
第一轉印單元70A的擺動范圍可為使轉印帶11上的張力松弛到易于從轉印帶11移去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的程度。
在如圖6所示的平行狀態(tài)下,其中彩色成像是在降低所有主轉印輥13A-13D的情況下進行的,所有的主轉印輥13A-13D的間隔設置為近似等于驅動輥11A的外周面的長度的整數倍。在本發(fā)明中,主轉印輥的所有間隔設置為近似等于驅動輥11A的外周面的長度L。近似等于意味著還考慮了容差。
由此,易于在將形成在感光鼓101A-101D的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并且疊印(對齊)在一起時進行調節(jié)。
這是因為,在本發(fā)明中,在用于轉印形成在感光鼓101A-101D的表面上的調色劑圖像的各個主轉印位置TA-TD處,轉印定時是基于驅動輥11A的轉數確定的,并且由此,可基于驅動輥11A的轉數準確地設定轉印定時,并且該轉印定時不受驅動輥11A的旋轉速度的影響。
在本發(fā)明中,主轉印輥13A-13D設置的所有間隔近似等于驅動輥11A的外周面的長度的整數倍,但是可采用它們均以不以相等間隔設置、并且所設置的各個間隔可變化的結構,如間隔近似等于驅動輥11A的外周面的長度的整數倍。例如,如圖7所示,可采用主轉印輥13A和13B之間的間隔為驅動輥11A的外周面的長度的兩倍(2L),并且主轉印輥13B和13D之間的間隔為L的結構。
由此,如圖8所示,可使用直徑大于彩色感光鼓101B-101D的感光鼓101A作為單色圖像的感光鼓,并且僅使用感光鼓101A作為長壽命的感光鼓。
這是因為在轉印調色劑圖像后,殘留的保持在感光鼓101A-101D上的調色劑被清潔單元104A-104D清除,但是這樣使得表面的感光層也隨著殘留的調色劑一起被清除(移除)。由此,感光鼓101A-101D使用的越多,它們的感光層越多地被移除,縮短了使用壽命。然而,外周面的長度越長,同一部位的使用頻率更多地減小,由此增加了感光鼓的使用壽命。
由于單色感光鼓101A用于彩色成像和單色成像,因此,它的使用頻率高于彩色感光鼓101B-101D。由此,即使當單色感光鼓101A和彩色感光鼓101B-101D的使用壽命相同,由于單色感光鼓101A的可使用時間周期縮短,延長單色感光鼓101A的使用壽命有效地使得其維護工作的周期(例如更換的時間)與彩色感光鼓101B-101D的周期相同。
另外,通過使得感光鼓101A的直徑更大,可獲得高速的單色成像。這是因為當外周面的長度變短,設置在感光鼓101A的外周面上的充電輥103A和清潔輥104A接觸的面積變小,通過減小感光鼓101A的旋轉速度而縮短了例如充電和移除殘留的調色劑的工作性能并且由此可保證工作時間。
然而,相對于本發(fā)明的轉印帶裝置200以及如上所述圖7所示的轉印帶裝置200,可采用其中僅有第一轉印單元70A的結構不同而其它部分結構均相同的構造。因而,可實現(xiàn)在成像設備100的多個模式下共用轉印帶裝置200的部件。另外,如上所述,可在所有模式下僅共用第二轉印單元70B,并且根據該裝置的目的(例如成像速度)而對各個模式僅改變第一轉印單元70A。
由此,可減小由于轉印帶裝置200的模式數量增加而引起的部件類型的數量增加。另外,由于第一聯(lián)接單元和第二聯(lián)接單元是通過單色框架50A和彩色框架50B聯(lián)接在一起的,也可在轉印帶裝置200的多個模式中共用組裝方法。
由此,可增加轉印帶裝置200和成像設備100的模式的數量,而不增加費用。
另外,由于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聯(lián)接成使得它們可圍繞第一旋轉凸輪23A、第二旋轉凸輪23B以及旋轉軸23C擺動,因而不必另外設置一軸來聯(lián)接并且擺動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可簡化轉印帶裝置200的結構,并且可使第一轉印單元70A相對于第二轉印單元70B容易擺動。
另外,易于從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移除第一轉印帶,并且可改善更換轉印帶11、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的操作性。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由于第一旋轉凸輪23A、第二旋轉凸輪23B以及旋轉軸23C設置在第二轉印單元70B中,當聯(lián)接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時,例如不必在將驅動結構結合到第一轉印單元后進行復雜地操作將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聯(lián)接起來,因此,可改善聯(lián)接第一轉印單元70A和第二轉印單元70B的可操作性,并且可容易地裝配轉印帶裝置11。
另外,可在第一轉印單元70A中設置第一旋轉凸輪23A、第二旋轉凸輪23B以及旋轉軸23C,將其作為在第一轉印單元70A中的驅動結構。
另外,如圖11所示,可采用其中單色框架50A和彩色框架50B具有相同的形狀的結構。例如,如圖11所示,單色圖像框架50A和彩色圖像框架50B的端部51A和51B的鍵槽部方向均形成在同一方向上。由此,可聯(lián)接單色圖像框架50A和彩色圖像框架50B,使得它們在垂直方向上匹配,并且可形成與如圖9所示的轉印帶裝置200同一類型的轉印帶裝置200。另外,構成第一轉印單元70A和70B的輥升降元件21A-21D和滑動件22A和22B等分別構成用于單色圖像和彩色圖像。
由此,可進一步共用部件,并且由于可減少由于轉印帶裝置200的模式數量增加而引起的部件類型的數量增加的問題,因此,可增加轉印帶裝置200和成像設備100的模式數量,而不增加費用。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使用其中調色劑圖像被轉印到轉印帶11并且隨后被傳送的結構,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刹捎闷渲姓{色劑圖像被轉印到記錄介質并且利用轉印帶11傳送記錄介質的結構。
最后,上述實施例應理解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而不是前述實施例限制。另外,在所有符合本發(fā)明的等價物的含義和范圍內的變型應理解為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印帶裝置,包括一環(huán)形轉印帶,其由多個輥體緊繃拉抻,并且形成其中記錄介質或者顯影劑圖像被傳輸至面對沿一固定方向平行設置的單色圖像承載裝置和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的一傳輸路徑;一第一轉印單元,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包括所述多個輥體中的至少一個輥體,可升高或者降低并且將形成在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所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一單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所述單色圖像轉印輥的一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一第一聯(lián)接件;一第二轉印單元,所述第二轉印單元包括所述多個輥體中除了包括在所述第一轉印單元中的輥體以外的至少一個輥體,可升高并且降低并且將形成在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中的每一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所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所述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的一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一第二聯(lián)接件;以及一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通過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來升高并且降低所述轉印輥,并且包括接收驅動力傳遞并且將該驅動力供應到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單個旋轉軸;其中,所述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在所述旋轉軸處聯(lián)接使得它們可擺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帶裝置,其中,所述驅動結構具有預定的周邊形狀,并且包括由所述旋轉軸支撐的一第一旋轉凸輪和一第二旋轉凸輪,所述旋轉軸由于隨著所述周邊表面的位移旋轉而分別驅動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聯(lián)接使得它們圍繞所述旋轉軸可擺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帶裝置,其中,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或者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帶裝置,其中,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帶裝置,其中,還包括一張緊機構,該張緊機構允許經由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使得張力作用在所述轉印帶上面對設置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以及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的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處于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的縱向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方向的平行狀態(tài)中,并且在接近所述張緊機構允許張力作用在所述轉印帶上的位置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或者第二轉印單元相對于所述第二轉印單元或者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擺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印帶裝置,其中,還包括一接合件,其接合處于平行狀態(tài)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
7.一種成像設備,包括一單色圖像承載裝置,其上形成有單色圖像;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其上形成有彩色圖像;一轉印帶裝置,包括一環(huán)形轉印帶,其由多個輥體緊繃拉抻,并且形成其中記錄介質或者顯影劑圖像被傳輸至面對沿一固定方向平行設置的單色圖像承載裝置和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的一傳輸路徑;一第一轉印單元,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包括所述多個輥體中的至少一個輥體,可升高或者降低并且將形成在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所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單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單色圖像轉印輥的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一第一聯(lián)接件;一第二轉印單元,所述第二轉印單元包括所述多個輥體中除了包括在所述第一轉印單元中的輥體以外的至少一個輥體,可升高并且降低并且將形成在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中的每一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所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所述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的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一第二聯(lián)接件;以及一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通過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來升高并且降低所述轉印輥,并且包括接收傳遞的驅動力并且將該驅動力供應到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單個旋轉軸,其中,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聯(lián)接于所述旋轉軸使得它們可擺動;并且,其中,在形成于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單色顯影劑圖像以及分別形成在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多個彩色顯影劑圖像被轉印到所述轉印帶上以后,所述圖像被轉印到記錄介質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具有預定的周邊形狀,并且包括由所述旋轉軸支撐的一第一旋轉凸輪和一第二旋轉凸輪,所述旋轉軸由于隨著所述周邊表面的位移旋轉而分別驅動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聯(lián)接使得它們圍繞所述旋轉軸可擺動。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或者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中。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中。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還包括一張緊機構,該張緊機構允許經由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使得張力作用在所述轉印帶上面對設置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以及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的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處于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的縱向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方向的平行狀態(tài)中,并且在接近所述張緊機構允許張力作用在所述轉印帶上的位置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或者第二轉印單元相對于所述第二轉印單元或者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擺動。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還包括一接合件,其接合處于平行狀態(tài)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
13.一種成像設備,包括一單色圖像承載裝置,其上形成有單色圖像;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其上形成有彩色圖像;一轉印帶裝置,包括一環(huán)形轉印帶,其由多個輥體緊繃拉抻,并且形成其中記錄介質或者顯影劑圖像被傳輸至面對沿一固定方向平行設置的單色圖像承載裝置和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的一傳輸路徑;一第一轉印單元,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包括所述多個輥體中的至少一個輥體,可升高或者降低并且將形成在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所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單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單色圖像轉印輥的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一第一聯(lián)接件;一第二轉印單元,所述第二轉印單元包括所述多個輥體中除了包括在所述第一轉印單元中的輥體以外的至少一個輥體,可升高并且降低并且將形成在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中的每一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顯影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或者所述轉印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設置有所述多個彩色圖像轉印輥的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以及設置有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一第二聯(lián)接件;以及一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通過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來升高并且降低所述轉印輥,并且包括接收傳遞的驅動力并且將該驅動力供應到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的單個旋轉軸,其中,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聯(lián)接于所述旋轉軸使得它們可擺動;并且,其中,在形成于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單色顯影劑圖像以及分別形成在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上的多個彩色顯影劑圖像被轉印到由所述轉印帶傳送的記錄介質上。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具有預定的周邊形狀,并且包括由所述旋轉軸支撐一第一旋轉凸輪和一第二旋轉凸輪,所述旋轉軸由于隨著所述周邊表面的位移旋轉而分別驅動所述單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和所述彩色圖像轉印件移動機構,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聯(lián)接使得它們圍繞所述旋轉軸可擺動。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或者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中。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中。
17.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還包括一張緊機構,該張緊機構允許經由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所述第二轉印單元使得張力作用在所述轉印帶上面對設置所述單色圖像承載裝置以及所述多個彩色圖像承載裝置的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處于所述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的縱向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方向的平行狀態(tài)中,并且在接近所述張緊機構允許張力作用在所述轉印帶上的位置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或者第二轉印單元相對于所述第二轉印單元或者所述第一轉印單元擺動。
18.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還包括一接合件,其接合處于平行狀態(tài)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
全文摘要
第一轉印單元具有其中支撐有單色圖像主轉印輥的單色圖像框架,第二轉印單元具有其中支撐有多個彩色圖像主轉印輥的彩色圖像框架,其中,第一轉印單元和第二轉印單元被聯(lián)接使得它們圍繞第一旋轉凸輪和第二旋轉凸輪的旋轉軸可擺動。
文檔編號G03G15/01GK1755546SQ20051010684
公開日2006年4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岡崎哲卓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