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下式光源結構及其直下式背光模塊及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直下式光源結構、直下式背光模塊及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使用U字形冷陰極放電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的直下式光源結構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器技術的演進,顯示裝置已從傳統(tǒng)的陰極射線管(CRT)不斷演進而產(chǎn)生各種新式的顯示裝置。其中,液晶顯示裝置(LCD)具備輕薄、省電、低輻射等優(yōu)點,因此已逐漸成為現(xiàn)今常見的顯示裝置之一,可廣泛應用于筆記型計算機、數(shù)字相機、攝錄像機、移動電話等通訊、信息或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之中。
液晶顯示裝置主要是以一液晶面板(LCD panel)進行顯示,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會發(fā)光,因此必須供應亮度充分與分布均勻的光源,使液晶面板能夠正常顯示影像。此一供應光源的功能即由背光(backlight)模塊來進行。背光模塊可依其結構的不同,而分為側光式背光模塊以及直下式(或稱平板式)背光模塊兩種。另外,液晶面板與背光模塊結合后,通常使用一外框將其覆蓋住,以保護液晶面板與背光模塊的組件。
側光式背光模塊是將光源設置在背光模塊的側面,利用導光板設計來加強對光線行進方向的控制,然而由于光線行進方向控制不易,因此顯示效果通常較差。相比較而言,直下式背光模塊的設計將做為光源的燈管置于背光模塊正下方,因安置空間變大,故可使用兩支以上的燈管來增加光源強度,因而較適用于對可移植性及空間要求不太挑剔的一般液晶顯示器。
請參見圖1,其顯示一現(xiàn)有直下式背光模塊的結構。圖1所顯示的現(xiàn)有直下式背光模塊具有一反射板110、一光擴散板120、做為光源的燈管130以及多個支撐結構140。另外,一般直下式背光模塊中可能還設置有其它未圖標的光學膜片,例如棱鏡片、保護擴散片等,以提高其光線利用率或增進其擴散率,在此不特別說明。
上述現(xiàn)有直下式背光模塊的結構中,經(jīng)常采用低壓汞熒光燈設計的冷陰極放電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做為光源(燈管)30。冷陰極放電燈管的發(fā)光原理與一般日光燈十分相似,利用電場效應激發(fā)惰性氣體原子與汞原子碰撞以釋出低波長的紫外光,透過涂布于燈管壁的熒光體后,便可轉化為可見光。
然而,冷陰極放電燈管在使用時,由于燈管內部的汞原子會因溫度分布的關系,在電極處溫度較高,而遠離電極之后相對快速冷卻,因而產(chǎn)生噴濺效應(sputter effect),在電極附近處產(chǎn)生汞堆積,因而使得電極附近的亮度降低,且使得冷陰極放電燈管的使用壽命相對變短。
針對此一問題,日本特開2002-343305號專利公報中已揭示有一種冷陰極放電燈管的結構,在燈管130的兩端電極132處設置有保溫部150,以改變燈管的溫度分布,使得原本電極附近的區(qū)域可維持于一定溫度。如此,可降低噴濺效應的發(fā)生,使汞分子的堆積區(qū)域較接近有效發(fā)光區(qū)域136的中央處,而不會堆積于電極附近區(qū)域134。然而,如此的燈管結構仍然會在有效發(fā)光區(qū)域136的中央處產(chǎn)生汞堆積的現(xiàn)象,因此仍然無法有效改善有效發(fā)光區(qū)域136亮度不均勻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直下式光源結構,針對上述現(xiàn)有的冷陰極放電燈管結構加以改進,將燈管制成U字形,以使汞堆積區(qū)域位于U字形燈管的轉折部,使得光源的有效發(fā)光區(qū)域可充分利用,減少亮度不均勻的問題,且仍然具有降低噴濺效應的優(yōu)點,可延長燈管的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直下式背光模塊及液晶顯示裝置,利用上述直下式光源結構做為光源,而可充分利用有效發(fā)光區(qū)域,使得背光模塊的發(fā)光均勻,減少液晶顯示裝置亮暗不均的問題。
本發(fā)明揭示一種直下式光源結構,包括一U字形燈管,具有一轉折部與兩開放部;一對隔熱裝置,分別設置于U字形燈管的轉折部與開放部接合處;以及一支撐結構,設置于隔熱裝置的外側,固定隔熱裝置以及U字形燈管。
另外,本發(fā)明還揭示一種直下式背光模塊,包括一反射板,一側具有一開口;一光擴散板,平行設置于反射板的開口;至少一U字形燈管,設置于反射板底部,每一U字形燈管具有一轉折部與兩開放部;多個隔熱裝置,分別設置于U字形燈管的轉折部與開放部接合處;以及一支撐結構,設置于隔熱裝置的外側,將隔熱裝置以及U字形燈管固定于反射板。
另外,本發(fā)明還揭示一種直下式液晶顯示裝置,由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塊以及一液晶面板所構成。
本發(fā)明中,U字形燈管最好采用冷陰極放電燈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且隔熱裝置由散熱性佳的橡膠構成較佳。
圖1為現(xiàn)有直下式背光模塊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冷陰極放電燈管的一例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直下式光源結構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塊的部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見第3圖,以一具體的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的直下式光源結構。
本實施例的直下式光源結構,包括一U字形燈管30、一對隔熱裝置60、以及一支撐結構40。U字形燈管30是采用冷陰極放電燈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其具有彼此大致平行的兩開放部32與一轉折部34,兩者結合而構成U字形。隔熱裝置60分別設置于U字形燈管30的轉折部34與開放部32接合處,使得轉折部34與開放部32產(chǎn)生隔熱效果。支撐結構40則設置于隔熱裝置60的外側,固定隔熱裝置60以及U字形燈管30,使其可相對固定在直下式背光模塊的反射板10之上。
本實施例的直下式光源結構,其有效發(fā)光區(qū)域由U字形燈管30的開放部32所構成。由于轉折部34與開放部32產(chǎn)生隔熱效果,因此電極所在的開放部32溫度可維持較高,而轉折部34溫度則相對較低,形成一冷卻區(qū)域。因此,汞堆積會在此一冷卻區(qū)域(轉折部34)發(fā)生,因而遠離電極所在的開放部32。同時,由于轉折部34并非位于有效發(fā)光區(qū)域,因此雖然產(chǎn)生汞堆積現(xiàn)象,但并不會影響有效發(fā)光區(qū)域的亮度及均勻度。因此,本發(fā)明的直下式光源結構相比較于現(xiàn)有的冷陰極放電燈管結構而言,可得到亮度較均勻的有效發(fā)光區(qū)域,同時仍然具有降低噴濺效應的優(yōu)點,可延長燈管的使用壽命。
另外,請參見圖4,其顯示上述直下式光源結構應用于直下式背光模塊的另一實施例。圖4顯示本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塊的俯視圖,其結構類似于圖1的側視圖,包括一反射板10,一側(即圖1的上側)具有一開口;一光擴散板(未圖示),平行設置于反射板10的開口;至少一U字形燈管30(圖4中顯示有三個U字形燈管30),設置于反射板10底部,每一U字形燈管30均如前所述,具有一轉折部34與兩開放部32;多個隔熱裝置60,分別設置于U字形燈管30的轉折部34與開放部32接合處;以及支撐結構60,設置于隔熱裝置60的外側,用以將各隔熱裝置60以及U字形燈管30固定于反射板。
本實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塊由于采用圖3的直下式光源結構做為光源,因此在各U字形燈管30的開放部32不會產(chǎn)生汞堆積,使得有效發(fā)光區(qū)域的亮度均勻,因而可減少背光模塊亮暗不均的問題。
另外,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塊可再與一液晶面板結合,而構成一直下式液晶顯示裝置。由于直下式背光模塊由于采用圖3的直下式光源結構做為光源,因此在各U字形燈管30的開放部32不會產(chǎn)生汞堆積,使得有效發(fā)光區(qū)域的亮度均勻,因此也可得到亮度均勻的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fā)明中,隔熱裝置60最好采用散熱性佳的橡膠,以使得開放部32的熱量不易傳至轉折部34,如此可確實使轉折部34形成一冷卻區(qū)域,可提高有效發(fā)光區(qū)域的亮度均勻性。
雖然結合以上具體的較佳實施例揭露了本發(fā)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項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仍可作一些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直下式光源結構,包括一U字形燈管,具有一轉折部與兩開放部;一對隔熱裝置,分別設置于該U字形燈管的轉折部與開放部接合處;以及一支撐結構,設置于該對隔熱裝置的外側,固定該對隔熱裝置以及該U字形燈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光源結構,其中該U字形燈管是冷陰極放電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光源結構,其中該對隔熱裝置由散熱性佳的橡膠構成。
4.一種直下式背光模塊,包括一反射板,一側具有一開口;一光擴散板,平行設置于該開口;至少一U字形燈管,設置于該反射板底部,每一U字形燈管具有一轉折部與兩開放部;多個隔熱裝置,分別設置于該各U字形燈管的轉折部與開放部接合處;以及一支撐結構,設置于該各隔熱裝置的外側,將該各隔熱裝置以及該各U字形燈管固定于該反射板。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塊,其中該U字形燈管是冷陰極放電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塊,其中該各隔熱裝置由散熱性佳的橡膠構成。
7.一種直下式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液晶面板;以及一直下式背光模塊,設置于該液晶面板的一側,包括一反射板,一側具有朝向該液晶面板的一開口;一光擴散板,平行設置于該開口與該液晶面板之間;至少一U字形燈管,設置于該反射板底部,每一U字形燈管具有一轉折部與兩開放部;多個隔熱裝置,分別設置于該各U字形燈管的轉折部與開放部接合處;以及一支撐結構,設置于該各隔熱裝置的外側,將該各隔熱裝置以及該各U字形燈管固定于該反射板。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式液晶顯示裝置,還具有一外框,設置于該液晶面板的一側,包覆該直下式背光模塊。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U字形燈管是冷陰極放電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直下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各隔熱裝置由散熱性佳的橡膠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直下式光源結構、直下式背光模塊及液晶顯示裝置。該直下式光源結構包括一U字形燈管、一對隔熱裝置、以及一支撐結構,其中U字形燈管具有一轉折部與兩開放部;隔熱裝置分別設置于U字形燈管的轉折部與開放部接合處;支撐結構則設置于隔熱裝置的外側,固定隔熱裝置以及U字形燈管。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547066SQ20031011958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彭中, 彭 中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