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光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涉及一種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的背光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主要應用于各種信息、通訊、消費產(chǎn)品中,如個人電腦、液晶電視、移動電話、影像電話、PDA等。因為液晶顯示器面板本身不具有發(fā)光特性,需要背光系統(tǒng)為其提供均勻且高亮度的平面光,以獲得良好的視覺效果。
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系統(tǒng)如圖1所示,該背光系統(tǒng)10包括導光板1、位于導光板1底面11一側的反射板2、位于導光板1光出射面12一側的擴散板3、位于導光板1入光面13一側的光源6與光源罩7及位于擴散片3一側的兩垂直排列的棱鏡板4、5,其中該光源罩7一般為半弧形,其部分包圍該光源6來反射該光源6發(fā)出的光束。工作時,從光源6出射的光束部分經(jīng)過光源罩7反射進入導光板1,另一部分直接入射到導光板1,該光束在導光板1傳輸后從擴散板3出射變?yōu)檩^為均勻的出射光,而該棱鏡板4、5可會聚從擴散板3出射的光束以提高出射光的輝度,從而提高液晶顯示器(圖未示)的輝度。然而該背光系統(tǒng)10中元件較多,不但使其結構復雜,而且成本較高。另外,該光源罩7部分包圍該光源6,且其結合位于導光板1的側面,使得該背光系統(tǒng)10的體積較大,且該光源罩7與光源6的結合會產(chǎn)生空隙,導致部分光束泄露,產(chǎn)生光能量損耗,從而使得該背光系統(tǒng)10及使用該背光系統(tǒng)的液晶顯示器的輝度降低。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背光系統(tǒng)結構復雜、成本高及出光輝度低的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及出光輝度高的背光系統(tǒng)。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背光系統(tǒng),其包括一導光板及至少一位于該導光板側端的光源,該導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一與該出光面相對的底面及與該出光面相鄰的側面,鄰近該側面設置至少一通孔,該光源兩端分別設置導線,其中該光源收容于該通孔內(nèi),且該出光面具有至少一設置高反射率的區(qū)域。
另外,該導光板的側面設置高反射率的反射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背光系統(tǒng)中導光板設置至少一通孔用來收容該光源,因此可省略光源罩,不但使背光系統(tǒng)中元件減少、結構簡單,而且減少其成本。另外,該光源設置在導光板的內(nèi)部,可通過導光板側面設置高反射率的反射膜及在出光面設置高反射率的區(qū)域?qū)⒐庠窗l(fā)出的光束完全反射到導光板內(nèi)傳輸,因此避免現(xiàn)有技術中部分光束泄露將產(chǎn)生光能量損耗問題,從而提高該背光系統(tǒng)出射光的輝度。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背光系統(tǒng)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背光系統(tǒng)第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fā)明背光系統(tǒng)第二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本發(fā)明背光系統(tǒng)30包括一導光板32與一設置于導光板32下方的反射板36,該導光板32內(nèi)部具有一通孔33,其收容一光源34。該導光板32具有一出光面328、一與該出光面328相對的底面327及與該底面327相鄰的側面324、325、326及329。
該導光板32為楔形,其側面326的寬度大于側面324的寬度。該導光板32的材料一般采用具有良好光線透過率的樹脂材料,如甲基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的共聚物樹脂、非晶質(zhì)環(huán)烯烴聚合物、聚丙烯、聚乙烯、熱塑型聚酯樹脂等可熔融成型的熱塑型樹脂。其中,較優(yōu)化的材料為甲基丙烯酸樹脂,其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體的聚合物,其可與其它樹脂如甲基丙烯酸酯、乙基丙烯酸酯等烷基丙烯酸酯類形成共聚物。該導光板32一般采用射出成型(Injection Molding)工藝制作。
該光源34為冷陰極螢光燈(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該通孔33鄰近于該側面326設置,其直徑可略大于該光源34,通過該光源34的兩相對端面的導線341(圖僅示其一)與電源(圖未示)耦合。其中該側面325、326及329設置一相通凹槽3261,其用來收容該導線341。該導線341可采用黏結方式固持在該凹槽3261內(nèi),進而將光源34固持在該通孔33內(nèi)。
另外,該光源34與該通孔33的固持方式也可采用在該光源34的兩相對端面?zhèn)冗M一步設置光源固持體(圖未示),其為彈性固持體,用來將光源34固持在該通孔33內(nèi)。
該出光面328包括第一區(qū)域3281及與第一區(qū)域相連的第二區(qū)域3282,該第一區(qū)域3281鄰近該側面326,其上設置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層,其作用是將光源34發(fā)出光束反射進入導光板32中傳輸,以使出射光束較為均勻。該反射層可為涂覆二氧化鈦或二氧化硅等高反射粒子,也可采用鍍膜方式將二氧化鈦或二氧化硅沉積于該區(qū)域3281上,以形成對特定波長反射98%以上。該第二區(qū)域3282上可設置溝槽陣列(圖未示),該溝槽陣列中每一溝槽的截面可為V形、梯形、圓弧狀等形狀。該溝槽陣列與導光板32一體射出成型,也可用化學蝕刻咬花法、激光直寫法、精密機械加工法等方法制造。
該側面324、325、326、329可設置反射率為98%的高反射率的反射膜(圖未示),以防止光束從該側面出射,進而有效防止光能量的損耗,增強該背光系統(tǒng)30的出光輝度。
該底面327可設置散射點陣列(圖未示)以破壞光束的全反射條件,使出射光束更為均勻。該每一散射點可為微棱鏡形、點狀、方形、圓球狀、圓柱狀、正方體或金字塔形等形狀。每一散射點的大小是沿遠離該光源34的方向遞增排列,其離光源34越近,其大小越小且分布越疏;離光源34越遠,其大小越大且分布越密。該散射點陣列可通過導光板32射出成型一體射出,也可用印刷法印制而成。
另外,為使出光面328輸出的光線更為均勻,可在該出光面328上設置一擴散片(圖未示)。
本發(fā)明背光模塊的第二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其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之處在于該背光系統(tǒng)40包括一平板型的導光板42、兩通孔43及固持在該通孔43內(nèi)的光源44,該兩通孔43分別位于鄰近于該導光板42側面421、422一側,且該出光面423包括第一區(qū)域4231、第二區(qū)域4232及第三區(qū)域4233,其中該三區(qū)域相連且第一區(qū)域4231與第三區(qū)域4232分別位于鄰近對應側面421、422處,以將光源44發(fā)出光束反射進入導光板42中傳輸,以使出射光束較為均勻。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光系統(tǒng),包括一導光板與至少一設置在該導光板一側的光源,該導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一與出光面相對的底面及與出光面相鄰的側面,該光源的兩端分別設置導線,其特征在于鄰近該側面設置至少一通孔,該光源收容于該通孔內(nèi),且該出光面具有至少一設置高反射率的區(qū)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區(qū)域鄰近于該側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側面設置凹槽以收容該導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光源進一步包括一用以固持該光源的光源固持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側面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為平板型或楔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出光面設置溝槽陣列。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溝槽陣列中每一溝槽的截面可為V形、梯形、圓弧狀。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底面設置散射點陣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的背光系統(tǒng),該背光系統(tǒng)包括一導光板及至少一位于該導光板側端的光源,該導光板具有一出光面、一與該出光面相對的底面及與該出光面相鄰的側面,其中鄰近該側面設置至少一通孔,該光源兩端分別設置導線,該光源收容在該通孔內(nèi),且該出光面具有至少一設置高反射率的區(qū)域。
文檔編號G02F1/13GK1549020SQ0312667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5月23日
發(fā)明者鄭文峰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