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陶瓷工藝品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的陶瓷工藝品大多是在陶瓷器具上通過彩繪圖案、鍍膜或者粘貼裝飾品制成,樣式傳統(tǒng)且單一,缺乏層次感,視覺效果及視覺反差不強,并且粘貼裝飾品時使用的粘膠影響工藝品的整體美觀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陶瓷工藝品樣式傳統(tǒng)且單一,缺乏層次感,視覺效果及視覺反差不強,并且粘貼裝飾品時使用的粘膠影響工藝品的整體美觀性的問題,提供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及其制備方法。
[0004]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發(fā)明的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包括陶瓷本體和多個天然植物飾品,所述陶瓷本體為中空結構,陶瓷本體的側壁上設有多個插入孔,插入孔的形狀與天然植物飾品的一端的輪廓相適應,所述天然植物飾品的一端嵌入插入孔;天然植物飾品為松針或松塔鱗片;天然植物飾品表面設有防腐層;
[0006]本發(fā)明的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步驟一、清洗天然植物飾品;
[0008]步驟二、對經(jīng)步驟一處理過的天然植物飾品進行防腐處理;防腐后自然晾干備用;
[0009]步驟三、將陶泥捏制塑形,制成陶瓷本體坯料,采用透雕手法在陶瓷本體坯料上制出多個插入孔,再燒制成陶瓷本體;
[0010]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天然植物飾品嵌入步驟三中的陶瓷本體上的插入孔內(nèi),最終制備出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
[00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發(fā)明的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使用天然植物如松針或松塔對陶瓷本體進行裝飾,材質上的反差強烈,視覺效果強,通過藝術設計天然植物的插入位置,可形成不同形態(tài)的陶瓷工藝品,讓人眼前一亮,同時天然植物飾品是通過嵌入在陶瓷本體上預留的插入孔中進行固定,無需使用粘膠,避免了粘膠對工藝品美觀性的影響;
[0013]2、本發(fā)明的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采用天然植物對陶瓷本體進行裝飾,天然植物易于獲得,節(jié)約成本;
[0014]3、通過本發(fā)明方法制備出的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外形美觀新奇,視覺反差強烈,使人眼前一亮,且本方法是將天然植物飾品通過鑲嵌的方式與陶瓷本體結合,不使用粘膠,避免了粘膠對工藝品美觀性的影響,此外,鑲嵌過程是在室溫下進行,便于操作。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陶瓷本體的主視圖;
[0016]圖2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包括陶瓷本體I和多個天然植物飾品2,所述陶瓷本體I為中空結構,陶瓷本體I的側壁上設有多個插入孔3,插入孔3的形狀與天然植物飾品2的一端的輪廓相適應,所述天然植物飾品2的一端嵌入所述插入孔3。
[0018]【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的天然植物飾品2為松針。采用中國原產(chǎn)的黑皮油松松針,對成束松針整體進行修型、清理、防腐處理,再將成束松針嵌入插入孔3中,插入孔3的形狀近似圓形,松針的天然形態(tài)可增加陶瓷本體I的層次感,形成外形美觀的陶瓷工藝品。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9]【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天然植物飾品2為松塔鱗片。采用中國原產(chǎn)的黑皮油松松塔,將松塔的鱗片掰下,對鱗片進行修型、清理、防腐處理,再將一個個的鱗片嵌入到插入孔3內(nèi)進行固定,插入孔3的形狀近似半月狀,如此可形成外形美觀的陶瓷工藝品。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20]【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的天然植物飾品2表面設有防腐層。如此設計,可防止天然植物飾品2腐壞。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0021]【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0022]步驟一、清洗天然植物飾品2;
[0023]步驟二、對經(jīng)步驟一處理過的天然植物飾品2進行防腐處理;防腐后自然晾干備用;
[0024]步驟三、將陶泥捏制塑形,制成陶瓷本體坯料,采用透雕手法在陶瓷本體坯料上制出多個插入孔3,再燒制成陶瓷本體I;
[0025]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天然植物飾品2嵌入步驟三中的陶瓷本體I上的插入孔3內(nèi),最終制備出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
[0026]制備插入孔3時,插入孔3之間要考慮相互支撐的結構強度和相互之間的應力作用;轉角光滑,避免開裂。
[0027]【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一中的清洗方法為水洗,將天然植物飾品2放入清水中浸濕,快速翻動,去除污泥,撈出,用毛刷清除表面附著物,最后自然晾干。如此可清除天然植物飾品2的表面污垢,便于后續(xù)防腐處理。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五相同。
[0028]【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二中的防腐處理方法為在天然植物飾品2表面涂刷油漆,并放于通風干燥環(huán)境下自然晾干。如此可防止天然植物飾品2在擺放過程中發(fā)生腐壞,同時通過涂刷油漆,可使天然植物飾品2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增加工藝品的色彩度,提高工藝品的整體美觀性。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六相同。
[0029]【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二中的防腐處理方法為將天然植物飾品2浸泡于木材化學防腐劑內(nèi),然后取出放于通風干燥環(huán)境下自然晾干。如此可防止天然植物飾品2在擺放過程中發(fā)生腐壞,同時可保留天然植物飾品2的天然顏色。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六相同。
[0030]【具體實施方式】九: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三中的燒制方法為二次燒成,素燒溫度為750°(:?900°(:,冷卻上釉,釉燒溫度為1200°(:?1280°(:。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五、六、七或八相同。
[0031 ]【具體實施方式】十: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三中的燒制方法為二次燒成,素燒溫度為800°C,冷卻上釉,釉燒溫度為1250°C。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九相同。
【主權項】
1.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陶瓷本體(I)和多個天然植物飾品(2),所述陶瓷本體(I)為中空結構,陶瓷本體(I)的側壁上設有多個插入孔(3),插入孔(3)的形狀與天然植物飾品(2)的一端的輪廓相適應,所述天然植物飾品(2)的一端嵌入插入孔⑶。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飾品(2)為松針。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飾品(2)為松塔鱗片。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飾品(2)表面設有防腐層。5.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清洗天然植物飾品(2); 步驟二、對經(jīng)步驟一處理過的天然植物飾品(2)進行防腐處理;防腐后自然晾干備用; 步驟三、將陶泥捏制塑形,制成陶瓷本體坯料,采用透雕手法在陶瓷本體坯料上制出多個插入孔(3),再燒制成陶瓷本體(I); 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天然植物飾品(2)嵌入步驟三中的陶瓷本體(I)上的插入孔(3)內(nèi),最終制備出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清洗方法為水洗,將天然植物飾品(2)放入清水中浸濕,快速翻動,去除污泥,撈出,用毛刷清除表面附著物,最后自然晾干。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的防腐處理方法為在天然植物飾品(2)表面涂刷油漆,并放于通風干燥環(huán)境下自然晾干。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的防腐處理方法為將天然植物飾品(2)浸泡于木材化學防腐劑內(nèi),然后取出放于通風干燥環(huán)境下自然晾干。9.根據(jù)權利要求5-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的燒制方法為二次燒成,素燒溫度為750°C?900°C,冷卻上釉,釉燒溫度為 1200 °C ?1280 °C。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的燒制方法為二次燒成,素燒溫度為8000C,冷卻上釉,釉燒溫度為12500C。
【專利摘要】一種天然植物裝飾陶瓷工藝品及其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陶瓷工藝品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解決了現(xiàn)有陶瓷工藝品樣式傳統(tǒng)且單一,缺乏層次感,視覺效果及視覺反差不強,并且粘貼裝飾品時使用的粘膠影響工藝品的整體美觀性的問題。陶瓷工藝品包括陶瓷本體和多個天然植物飾品,陶瓷本體為中空結構,陶瓷本體的側壁上設有多個插入孔,插入孔的形狀與天然植物飾品的一端輪廓相適應,天然植物飾品的一端嵌入插入孔;本方法包括:步驟一、清洗天然植物飾品;步驟二、對天然植物飾品進行防腐處理;步驟三、燒制陶瓷本體;步驟四、將天然植物飾品嵌入陶瓷本體上的插入孔。本發(fā)明用于室內(nèi)陳設。
【IPC分類】B44C5/00, B44C1/26, B44C3/04
【公開號】CN105620156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49114
【發(fā)明人】王郁新, 王倩玥
【申請人】東北林業(yè)大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