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化學教學用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創(chuàng)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現(xiàn)有的反應裝置存在反應效率低、設計不合理、影響教學效率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fā)一種反應效率高、設計合理、教課效率高的化學教學用反應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xiàn)有的反應裝置存在反應效率低、設計不合理、影響教學效率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應效率高、設計合理、教課效率高的化學教學用反應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化學教學用反應裝置,包括有底支架、左支架、連接桿、匯集斗、滑輪Ⅰ、轉軸、二氧化錳箱、滑輪Ⅱ、頂支架、氣缸Ⅰ、連接塊、拉線、過氧化氫箱、電控閥、右支架、電機、放置槽、氣動吸盤、試管、電磁鐵Ⅰ、彈簧、電磁鐵Ⅱ、反應箱、出氣管、氣球、進料管和鐵質塞子,底支架上的左側設置有左支架,左支架的右側下部設置有連接桿,連接桿的右端連接有匯集斗,左支架的中部前側設置有滑輪Ⅰ,左支架的上部設置有轉軸,轉軸上連接有二氧化錳箱,二氧化錳箱的右側上部開有孔,左支架的頂部前側設置有滑輪Ⅱ,左支架的頂端設置有頂支架,頂支架的左側底部設置有氣缸Ⅰ,氣缸Ⅰ的下端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與二氧化錳箱之間連接有拉線,拉線繞過滑輪Ⅰ和滑輪Ⅱ,頂支架的右側底部設置有過氧化氫箱,過氧化氫箱的底部設置有電控閥,頂支架的右端設置有右支架,右支架的下端連接有電機,電機的左端連接有放置槽,放置槽上設置有氣動吸盤,氣動吸盤的中間設置有試管,試管設在放置槽上,試管位于電控閥的正下方,底支架的頂部右側設置有電磁鐵Ⅰ,電磁鐵Ⅰ的上方設置有電磁鐵Ⅱ,電磁鐵Ⅱ與電磁鐵Ⅰ之間連接有彈簧,電磁鐵Ⅱ頂部設置有反應箱,反應箱的右側設置有出氣管,出氣管的右端連接有氣球,反應箱的左側上部設置有進料管,進料管上設置有鐵質塞子,進料管位于匯集斗的正下方。
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磁鐵塊,磁鐵塊設在反應箱的頂部左側。
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氣缸Ⅱ,氣缸Ⅱ設在左支架的右側下部,氣缸Ⅱ上端與連接桿連接。
工作原理:當要進行化學反應時,人先打開鐵質塞子,啟動氣缸Ⅰ縮短,氣缸Ⅰ帶動連接塊向上移動,連接塊帶動拉線順時針轉動,拉線帶動二氧化錳箱順時針轉動,二氧化錳箱內的二氧化錳會通過孔漏出,二氧化錳落入?yún)R集斗,落入適量的二氧化錳后,啟動氣缸Ⅰ復位,落入?yún)R集斗的二氧化錳會通過反應箱內的進料管進入反應箱,然后啟動氣動吸盤,氣動吸盤吸住試管,然后打開電控閥,過氧化氫箱內的過氧化氫會流入試管內,通過試管內的刻度尺可以判斷加入的過氧化氫的量,適量的過氧化氫流入試管后,關閉電控閥,然后啟動電機順時針轉動180°,電機帶動放置槽和試管順時針旋轉180°,試管口朝下后,關閉電機,試管內的過氧化氫會倒入?yún)R集斗,再通過進料管進入反應箱內,全部過氧化氫流入反應箱后,啟動電機逆時針轉動180°,試管復位后,關閉電機,人將鐵質塞子蓋住進料管后,對電磁鐵Ⅰ和電磁鐵Ⅱ通電,使電磁鐵Ⅰ和電磁鐵Ⅱ帶有相反的磁性,電磁鐵Ⅰ和電磁鐵Ⅱ相吸,彈簧壓縮,然后對電磁鐵Ⅰ和電磁鐵Ⅱ斷電,彈簧復位,帶動反應箱向上彈起,重復上述對電磁鐵Ⅰ和電磁鐵Ⅱ不斷通斷電的操作,使得反應箱不斷地上下振動,反應箱內的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會相互反應,反應生成的氣體通過出氣管進入氣球內。
因為還包括有磁鐵塊,磁鐵塊設在反應箱的頂部左側,所以當我們取下鐵質塞子時,可將鐵質塞子放置在磁鐵塊上,磁鐵塊吸住鐵質塞子,當要用鐵質塞子時,再從磁鐵塊上取下鐵質塞子,可以防止鐵質塞子弄丟。
因為還包括有氣缸Ⅱ,氣缸Ⅱ設在左支架的右側下部,氣缸Ⅱ上端與連接桿連接,所以當要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時,可以先啟動氣缸Ⅱ縮短,氣缸Ⅱ帶動連接桿和匯集斗向下運動,使匯集斗底部位于進料管內時,關閉氣缸Ⅱ,再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如此可以使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不會從匯集斗底部漏出,加完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后,啟動氣缸Ⅱ伸長,匯集斗復位后,關閉氣缸Ⅱ即可。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反應效率高、設計合理、教課效率高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底支架,2-左支架,3-連接桿,4-匯集斗,5-滑輪Ⅰ,6-轉軸,7-二氧化錳箱,8-孔,9-滑輪Ⅱ,10-頂支架,11-氣缸Ⅰ,12-連接塊,13-拉線,14-過氧化氫箱,15-電控閥,16-右支架,17-電機,18-放置槽,19-氣動吸盤,20-試管,21-電磁鐵Ⅰ,22-彈簧,23-電磁鐵Ⅱ,24-反應箱,25-出氣管,26-氣球,27-進料管,28-鐵質塞子,29-磁鐵塊,30-氣缸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化學教學用反應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底支架1、左支架2、連接桿3、匯集斗4、滑輪Ⅰ5、轉軸6、二氧化錳箱7、滑輪Ⅱ9、頂支架10、氣缸Ⅰ11、連接塊12、拉線13、過氧化氫箱14、電控閥15、右支架16、電機17、放置槽18、氣動吸盤19、試管20、電磁鐵Ⅰ21、彈簧22、電磁鐵Ⅱ23、反應箱24、出氣管25、氣球26、進料管27和鐵質塞子28,底支架1上的左側設置有左支架2,左支架2的右側下部設置有連接桿3,連接桿3的右端連接有匯集斗4,左支架2的中部前側設置有滑輪Ⅰ5,左支架2的上部設置有轉軸6,轉軸6上連接有二氧化錳箱7,二氧化錳箱7的右側上部開有孔8,左支架2的頂部前側設置有滑輪Ⅱ9,左支架2的頂端設置有頂支架10,頂支架10的左側底部設置有氣缸Ⅰ11,氣缸Ⅰ11的下端連接有連接塊12,連接塊12與二氧化錳箱7之間連接有拉線13,拉線13繞過滑輪Ⅰ5和滑輪Ⅱ9,頂支架10的右側底部設置有過氧化氫箱14,過氧化氫箱14的底部設置有電控閥15,頂支架10的右端設置有右支架16,右支架16的下端連接有電機17,電機17的左端連接有放置槽18,放置槽18上設置有氣動吸盤19,氣動吸盤19的中間設置有試管20,試管20設在放置槽18上,試管20位于電控閥15的正下方,底支架1的頂部右側設置有電磁鐵Ⅰ21,電磁鐵Ⅰ21的上方設置有電磁鐵Ⅱ23,電磁鐵Ⅱ23與電磁鐵Ⅰ21之間連接有彈簧22,電磁鐵Ⅱ23頂部設置有反應箱24,反應箱24的右側設置有出氣管25,出氣管25的右端連接有氣球26,反應箱24的左側上部設置有進料管27,進料管27上設置有鐵質塞子28,進料管27位于匯集斗4的正下方。
還包括有磁鐵塊29,磁鐵塊29設在反應箱24的頂部左側。
還包括有氣缸Ⅱ30,氣缸Ⅱ30設在左支架2的右側下部,氣缸Ⅱ30上端與連接桿3連接。
工作原理:當要進行化學反應時,人先打開鐵質塞子28,啟動氣缸Ⅰ11縮短,氣缸Ⅰ11帶動連接塊12向上移動,連接塊12帶動拉線13順時針轉動,拉線13帶動二氧化錳箱7順時針轉動,二氧化錳箱7內的二氧化錳會通過孔8漏出,二氧化錳落入?yún)R集斗4,落入適量的二氧化錳后,啟動氣缸Ⅰ11復位,落入?yún)R集斗4的二氧化錳會通過反應箱24內的進料管27進入反應箱24,然后啟動氣動吸盤19,氣動吸盤19吸住試管20,然后打開電控閥15,過氧化氫箱14內的過氧化氫會流入試管20內,通過試管20內的刻度尺可以判斷加入的過氧化氫的量,適量的過氧化氫流入試管20后,關閉電控閥15,然后啟動電機17順時針轉動180°,電機17帶動放置槽18和試管20順時針旋轉180°,試管20口朝下后,關閉電機17,試管20內的過氧化氫會倒入?yún)R集斗4,再通過進料管27進入反應箱24內,全部過氧化氫流入反應箱24后,啟動電機17逆時針轉動180°,試管20復位后,關閉電機17,人將鐵質塞子28蓋住進料管27后,對電磁鐵Ⅰ21和電磁鐵Ⅱ23通電,使電磁鐵Ⅰ21和電磁鐵Ⅱ23帶有相反的磁性,電磁鐵Ⅰ21和電磁鐵Ⅱ23相吸,彈簧22壓縮,然后對電磁鐵Ⅰ21和電磁鐵Ⅱ23斷電,彈簧22復位,帶動反應箱24向上彈起,重復上述對電磁鐵Ⅰ21和電磁鐵Ⅱ23不斷通斷電的操作,使得反應箱24不斷地上下振動,反應箱24內的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會相互反應,反應生成的氣體通過出氣管25進入氣球26內。
因為還包括有磁鐵塊29,磁鐵塊29設在反應箱24的頂部左側,所以當我們取下鐵質塞子28時,可將鐵質塞子28放置在磁鐵塊29上,磁鐵塊29吸住鐵質塞子28,當要用鐵質塞子28時,再從磁鐵塊29上取下鐵質塞子28,可以防止鐵質塞子28弄丟。
因為還包括有氣缸Ⅱ30,氣缸Ⅱ30設在左支架2的右側下部,氣缸Ⅱ30上端與連接桿3連接,所以當要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時,可以先啟動氣缸Ⅱ30縮短,氣缸Ⅱ30帶動連接桿3和匯集斗4向下運動,使匯集斗4底部位于進料管27內時,關閉氣缸Ⅱ30,再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如此可以使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不會從匯集斗4底部漏出,加完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后,啟動氣缸Ⅱ30伸長,匯集斗4復位后,關閉氣缸Ⅱ30即可。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