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紙張保持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紙張保持機構,特別地涉及一種容許打孔紙張保留和取出的紙張保持機構。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紙張保持機構,該紙張保持機構包括底座; 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兩個柱件;彼此連接以同時運動的至少兩個拱件,其中所述拱件能夠相對于所述柱件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拱件與所述柱件接觸,以形成兩個閉合環(huán),在所述打開位置,所述拱件與所述柱件脫離接觸,其中所述環(huán)打開;板件,該板件與所述底座連接并從所述底座延伸出;以及杠桿組件,該杠桿組件可操作,從而使得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其中所述杠桿組件包括連接件和至少一個臂件,其中所述臂件與所述板件接合,以圍繞第一軸線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其中所述連接件與所述板件接合,以圍繞第二軸線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其中所述連接件與容納在所述臂件的狹槽中的延伸件接合,以作相對滑移運動,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臂件能夠在第一方向上遠離所述底座樞轉(zhuǎn),使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樞轉(zhuǎn),以容許所述拱件樞轉(zhuǎn)到所述打開位置,并且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打開位置時,所述臂件能夠在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使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從而使得所述拱件樞轉(zhuǎn)到所述關閉位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紙張保持裝置,該紙張保持裝置包括與基底接合的紙張保持機構,所述紙張保持機構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兩個柱件; 彼此連接以同時運動的至少兩個拱件,其中所述拱件能夠相對于所述柱件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拱件與所述柱件接觸,以形成兩個閉合環(huán),在所述打開位置,所述拱件與所述柱件脫離接觸,其中所述環(huán)打開;板件,該板件與所述底座連接并從所述底座延伸出;以及杠桿組件,該杠桿組件可操作,從而使得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其中所述杠桿組件包括連接件和至少一個臂件,其中所述臂件與所述板件接合,以圍繞第一軸線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其中所述連接件與所述板件接合,以圍繞第二軸線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其中所述連接件與容納在所述臂件的狹槽中的延伸件接合,以作相對滑移運動,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臂件能夠在第一方向上遠離所述底座樞轉(zhuǎn),使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樞轉(zhuǎn),以容許所述拱件樞轉(zhuǎn)到所述打開位置,并且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打開位置時,所述臂件能夠在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使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從而使得所述拱件樞轉(zhuǎn)到所述關閉位置。
參考附圖,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將僅通過舉例的方式加以描述,其中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紙張保持機構的分解圖2是圖1中的機構在環(huán)閉合狀態(tài)中的前透視圖;圖3是圖2中的機構的后透視圖;圖4是圖2中的機構的主視圖;圖5是圖4中的機構的左視圖;圖6是圖4中的機構的俯視圖;圖7是圖4中的機構的后視圖;圖8是圖1中的機構在環(huán)打開狀態(tài)中的前透視圖;圖9是圖8中的機構的后透視圖;圖10是圖8中的機構的主視圖;圖11是圖10中的機構的左視圖;圖12是圖10中的機構的右視圖;圖13是圖10中的機構的俯視圖;圖1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紙張保持機構的分解圖;圖15是圖14中的機構在環(huán)閉合狀態(tài)中的前透視圖;圖16是圖15中的機構的后透視圖;圖17是圖15中的機構的局部主視圖;圖18是圖17中的機構的左視圖;圖19是圖17中的機構的后視圖;圖20是圖19中的機構的俯視圖;圖21是圖14中的機構在環(huán)打開狀態(tài)中的前透視圖;以及圖22是圖21中的機構的后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顯示了組成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通常標示為10的紙張保持機構的各種部件。該紙張保持機構10屬于通常所知的“杠桿拱型文件夾機構”的類型。所述機構10包括大致平坦的底座12和遠離該底座12向上延伸出的支撐板14。 該支撐板14與底座12固定連接。例如,支撐板14可以從初始形成所述底座12的金屬薄板上沖壓出來。兩個柱16牢靠固定在底座12上。一對拱18 —體形成并通過中間部20彼此連接,從而所述拱18和中間部20可彼此同時運動。拱18通過爪22與底座12接合,從而拱 18能夠相對于柱16和底座12在第一位置(稱為“關閉位置”)和第二位置(稱為“打開位置”)之間樞轉(zhuǎn)。在第一位置,拱18的自由端18a和柱16的自由端16a相接觸并彼此配合,從而形成兩個閉合環(huán)(其中所述紙張保持機構10被稱為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在第二位置,拱18的自由端18a和柱16的自由端16a彼此脫離接觸,從而所述環(huán)打開(其中所述紙張保持機構10被稱為處于“環(huán)打開狀態(tài)”)。片彈簧M與所述底座12接合,從而片彈簧M從下方作用于中間部20,以將拱18 偏壓到打開位置。所述機構10包括具有可手動操作的杠桿臂沈的杠桿組件,該杠桿臂沈通過鉚釘 28與所述支撐板14接合,從而杠桿臂沈能夠相對于支撐板14圍繞軸線A-A樞轉(zhuǎn),該軸線A-A與底座12大致平行且相對于底座12固定。提供有護套四(可由軟材料比如橡膠或塑料材料制成),用以覆蓋所述杠桿臂26的自由操作端^a,以提供使用舒適度。使用時,使用者在杠桿臂沈的自由操作端26a上施加力來促使拱18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樞轉(zhuǎn), 以便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所述兩個環(huán)。杠桿組件還包括具有三個孔30a、30b、30c的薄板形式的連接件30。滾柱促動器 32通過鉚釘34與所述連接件30的孔30c接合,從而所述滾柱32被所述連接件30承載并能夠相對于連接件30繞軸線B-B自由旋轉(zhuǎn),該軸線B-B平行于軸線A-A并能夠相對于軸線 A-A運動。當所述機構10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滾柱32位于中間部20的向上凸出部46(見圖4)上,并抵抗片彈簧M的偏壓力使拱18保持在關閉位置。當所述機構10運動到所述環(huán)打開狀態(tài)時,滾柱32在中間部20的部分上移動并遠離所述向上凸出部46,以便容許所述片彈簧M向上彎曲,使所述拱18運動到所述打開位置。鉚釘36與支撐板14的孔38以及連接件30的孔30b相接合,使連接件30與支撐板14接合,以便容許連接件30相對于支撐板14繞軸線C-C樞轉(zhuǎn),該軸線C-C平行于軸線 A-A并相對于所述底座12固定。所述臂沈具有狹槽40,該狹槽40內(nèi)容納有可相對滑移的滾柱42。該滾柱42通過鉚釘44與連接件30的孔30a接合,使得連接件30通過滾柱42與臂沈接合,所述滾柱 42從連接件30延伸出并進入狹槽40。圖2至圖7顯示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的機構10,所述臂沈處于下部穩(wěn)定位置(與當所述機構10處于環(huán)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臂沈占據(jù)的上部穩(wěn)定位置相比,下面將進行討論)。當處于該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滾柱42與底座12之間的最短距離1大于軸線C-C與底座12之間的最短距離k。杠桿臂沈相對于支撐板14樞轉(zhuǎn)所圍繞的軸線A-A與底座12之間的最短距離j 小于軸線C-C與底座12之間的最短距離k。滾柱促動器32作用在中間部20的向上凸出部 46上,抵抗片彈簧M的偏壓力而使拱件18保持在關閉位置。從圖7也可見,當所述機構10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狹槽40從下端50到上端52相對于底座12傾斜,其中下端50與底座12之間的最短距離小于上端52與底座12之間的最短距離。另外,所述臂沈的自由操作端^a與下端50之間的最短距離小于所述臂沈的自由操作端^a與上端52之間的最短距離。而且,無論所述臂沈是處于下部穩(wěn)定位置還是處于上部穩(wěn)定位置,連接件30相對于支撐板14樞轉(zhuǎn)所圍繞的軸線C-C 一直處于狹槽40和所述臂26的自由操作端26a之間,下面將進行討論。當處于該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所述臂沈能夠繞所述軸線A-A(見圖1)沿著箭頭F(見圖 4)所示的方向遠離底座12樞轉(zhuǎn),由此所述臂沈的狹槽40得以沿著相同的方向但朝向底座 12樞轉(zhuǎn)。由于滾柱42其后處于狹槽40的上端52,所以狹槽40朝向底座12的運動將促使?jié)L柱42朝向底座12運動,因此連接件30同樣沿著箭頭F所示的相同方向繞軸線C-C(見圖1)樞轉(zhuǎn)運動。當連接件30因而沿箭頭F所示方向樞轉(zhuǎn)時,連接件30所承載的滾柱促動器32遠離中間部20的向上凸出部46,朝向所述臂沈從中伸出的環(huán),也朝向所述臂沈的自由操作端26a進行相應的樞轉(zhuǎn)運動。當滾柱促動器32因而遠離中間部20的向上凸出部46時,片彈簧M作用于中間部20,以使拱18遠離柱16樞轉(zhuǎn)到打開位置,從而打開所述環(huán)。當所述機構10因而處于環(huán)打開狀態(tài)時,如圖8至圖13所示,所述臂沈處于其上部穩(wěn)定位置,可以在圖10中箭頭G所示的方向(與圖4中箭頭F所示的方向相反)上朝向底座12樞轉(zhuǎn)。由于滾柱42其后處于狹槽40的下端50,所以所述臂沈在箭頭G所示的方向上的樞轉(zhuǎn)將使狹槽40向上遠離底座12樞轉(zhuǎn),從而帶動滾柱42和連接件30在相同的方向上進行相應的樞轉(zhuǎn)運動。連接件30將如此樞轉(zhuǎn)直至滾柱促動器32返回到如圖2至圖7 所示的位置,在該位置,所述滾柱促動器32位于中間部20的向上凸出部46上并作用于中間部20的向上凸出部46,以使拱18保持在所述關閉位置。在滾柱促動器32的該返回運動過程中,滾柱32遠離所述臂沈從中伸出的環(huán),并且也遠離所述臂沈的自由操作端26a運動。在該運動過程中,滾柱促動器32使拱18朝向柱16樞轉(zhuǎn)直至拱18的自由端18a與柱 16的自由端16a接觸并配合以閉合所述環(huán),從而使所述機構10回復到所述環(huán)閉合狀態(tài)。圖14顯示了組成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通常標示為100的紙張保持機構的各種部件。所述機構100也包括大致平坦的底座102和遠離該底座102向上延伸出的支撐板 104。該支撐板104與底座102固定連接。例如,支撐板104可以從初始形成所述底座102 的金屬薄板上沖壓出來,因而支撐板104與底座102形成為一體。兩個柱106牢靠地固定在底座102上。一對拱108 —體形成并通過中間部110彼此連接,因而所述拱108和中間部110可彼此同時運動。拱108通過兩個爪112與底座102 接合,從而拱108能夠相對于柱106和底座102在第一位置(稱為“關閉位置”)和第二位置(稱為“打開位置”)之間樞轉(zhuǎn)。在第一位置,拱108的自由端108a和柱106的自由端 106a相接觸并彼此配合,從而形成兩個閉合環(huán)(其中所述紙張保持機構100被稱為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在第二位置,拱108的自由端108a和柱106的自由端106a彼此脫離接觸,從而所述環(huán)打開(其中所述紙張保持機構100被稱為處于“環(huán)打開狀態(tài)”)。片彈簧114與所述底座102接合,使得片彈簧114從下方作用于中間部110,從而將拱108偏壓到打開位置。所述機構100包括具有可手動操作的杠桿臂116的杠桿組件,該杠桿臂116通過鉚釘118與所述支撐板104接合,從而杠桿臂116能夠相對于支撐板104圍繞軸線R-R樞轉(zhuǎn),該軸線R-R與底座102大致平行且相對于底座102固定。使用時,使用者在杠桿臂116 的自由操作端116a上施加力,以促使拱108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樞轉(zhuǎn),以便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所述兩個環(huán)。所述杠桿組件還包括具有三個孔120a、120b、120c的大致呈三角形的薄金屬板形式的連接件120。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滾柱促動器122通過鉚釘124與所述連接件120的孔 120c接合,從而所述滾柱122被所述連接件120承載并能夠相對于連接件120繞軸線S-S 自由旋轉(zhuǎn),該軸線S-S平行于軸線R-R并能夠相對于軸線R-R運動。當所述機構100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滾柱122位于中間部110的向上凸出部136(見圖17)上,并抵抗片彈簧114 的偏壓力而使拱108保持在關閉位置。當所述機構100運動到所述環(huán)打開狀態(tài)時,滾柱122 在中間部110的部分上移動并遠離所述向上凸出部136,以便容許所述片彈簧114向上彎曲,從而使所述拱108運動到所述打開位置。鉚釘126容納在支撐板104的孔128以及連接件120的孔120b內(nèi),使連接件120 與支撐板104接合,以便于容許連接件120相對于支撐板104繞軸線T-T樞轉(zhuǎn),該軸線T-T 平行于軸線R-R并相對于所述底座102固定。
6
杠桿臂116具有狹槽130,該狹槽130內(nèi)容納有可相對滑移的塑料滾柱132。該滾柱132通過鉚釘134與連接件120的孔120a接合,因而連接件120通過滾柱132與杠桿臂 116接合,所述滾柱132從連接件120延伸出并進入狹槽130。圖15至圖20顯示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的機構100,所述杠桿臂116處于下部穩(wěn)定位置(與當所述機構100處于環(huán)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臂116占據(jù)的上部穩(wěn)定位置相比,下面將進行討論)。當處于該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滾柱132與底座102之間的最短距離m小于所述連接件 120相對于支撐板104樞轉(zhuǎn)所圍繞的軸線T-T與底座102之間的最短距離η。杠桿臂116 相對于支撐板104樞轉(zhuǎn)所圍繞的軸線R-R與底座102之間的最短距離ρ小于滾柱132與底座102之間的最短距離m。滾柱促動器122作用在中間部110的向上凸出部136上,從而抵抗片彈簧114的偏壓力而使拱件108保持在關閉位置。從圖17至圖19也可見,當所述機構100處于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狹槽130從下端140 到上端142相對于底座102傾斜,其中下端140與底座102之間的最短距離小于上端142與底座102之間的最短距離。另外,所述臂116的自由操作端116a與下端140之間的最短距離w大于所述臂116的自由操作端116a與上端142之間的最短距離y。而且,無論所述臂 116是處于下部穩(wěn)定位置還是處于上部穩(wěn)定位置,狹槽130 —直處于連接件120相對于支撐板104樞轉(zhuǎn)所圍繞的軸線T-T與所述臂116的自由操作端116a之間,下面將進行討論。當處于該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時,所述臂116能繞所述軸線R-R(見圖14)沿箭頭D (見圖 17)所示的方向遠離底座102樞轉(zhuǎn),從而使得所述臂116的狹槽130沿著相同的方向遠離底座102樞轉(zhuǎn)。由于滾柱132其后處于狹槽130的下端140,所以狹槽130遠離底座102的運動將促使?jié)L柱132遠離底座102運動,于是連接件120也沿箭頭D所示的相同方向繞軸線 T-T (見圖14)進行樞轉(zhuǎn)運動。當連接件120因而沿箭頭D所示的方向樞轉(zhuǎn)時,連接件120 所承載的滾柱促動器122遠離中間部110的向上凸出部136,朝向所述臂116從中伸出的環(huán),并且朝向所述臂116的自由操作端116a進行相應的樞轉(zhuǎn)運動。當滾柱促動器122因而遠離中間部110的向上凸出部136時,片彈簧114作用于中間部110,以使拱108遠離柱106樞轉(zhuǎn)到打開位置,從而打開所述環(huán)。當所述機構100因而處于環(huán)打開狀態(tài)時,如圖21和圖22所示,所述臂116處于其上部穩(wěn)定位置,可以被使用者沿圖17中箭頭E所示的方向(與圖17中箭頭D所示的方向相反)朝向底座102樞轉(zhuǎn)。由于滾柱132之后處于狹槽130的上端142,所以所述臂116在箭頭E所示的方向上的樞轉(zhuǎn)將使狹槽130向下朝向底座102樞轉(zhuǎn),從而使?jié)L柱132和連接件 120在相同的方向上進行相應的樞轉(zhuǎn)運動。連接件120將如此樞轉(zhuǎn)直至滾柱促動器122返回到如圖15至圖20所示的位置,在該位置,所述滾柱促動器122位于中間部110的向上凸出部136上并作用于中間部110的向上凸出部136,以使拱108保持在所述關閉位置。在滾柱促動器122的該返回運動過程中,滾柱122遠離所述臂116從中伸出的環(huán),并且也遠離所述臂116的自由操作端116a運動。在該運動過程中,滾柱促動器122使拱108朝向柱106 樞轉(zhuǎn),直至拱108的自由端108a與柱106的自由端106a接觸并配合,以閉合所述環(huán),從而使所述機構100回復到所述環(huán)閉合狀態(tài)。所述紙張保持機構10、100中的每一個均可例如通過螺絲或鉚釘固定地或可拆卸地接合在基底上,以形成紙張保持裝置。其中所述基底由金屬、金屬合金、紙板等制成。應當理解的是,以上僅僅闡明了本發(fā)明可以實施的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各種修改和/或變更。還應該理解的是,本發(fā)明為了簡潔起見而在單個實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多個特征可以單獨提供或以任何適當?shù)拇谓M合的形式提供。
權利要求
1.一種紙張保持機構,該紙張保持機構包括 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兩個柱件;彼此連接以同時運動的至少兩個拱件,其中所述拱件能夠相對于所述柱件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拱件與所述柱件接觸,以形成兩個閉合環(huán),在所述打開位置,所述拱件與所述柱件脫離接觸,其中所述環(huán)打開; 板件,該板件與所述底座連接并從所述底座延伸出;以及杠桿組件,該杠桿組件可操作,從而使得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其中所述杠桿組件包括連接件和至少一個臂件, 其中所述臂件與所述板件接合,以圍繞第一軸線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 其中所述連接件與所述板件接合,以圍繞第二軸線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 其中所述連接件與容納在所述臂件的狹槽中的延伸件接合,以作相對滑移運動, 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臂件能夠在第一方向上遠離所述底座樞轉(zhuǎn), 使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樞轉(zhuǎn),以容許所述拱件樞轉(zhuǎn)到所述打開位置,并且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打開位置時,所述臂件能夠在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使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從而使得所述拱件樞轉(zhuǎn)到所述關閉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構,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連接件的所述延伸件與所述底座之間的最短距離大于所述連接件相對于所述板件樞轉(zhuǎn)所圍繞的所述第二軸線與所述底座之間的最短距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構,其中,所述連接件相對于所述板件樞轉(zhuǎn)所圍繞的所述第二軸線位于所述狹槽和所述臂件的自由操作端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構,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連接件的所述延伸件與所述底座之間的最短距離小于所述連接件相對于所述板件樞轉(zhuǎn)所圍繞的所述第二軸線與所述底座之間的最短距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機構,其中,所述狹槽位于所述連接件相對于所述板件樞轉(zhuǎn)所圍繞的所述第二軸線和所述臂件的自由操作端之間。
6.根據(jù)上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機構,其中,所述連接件承載有驅(qū)動器,其中所述拱件通過中間部彼此連接,以同時運動,其中當所述拱件在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驅(qū)動器作用于所述中間部,以使所述拱件保持在所述關閉位置,并且其中當所述臂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樞轉(zhuǎn)運動時,所述驅(qū)動器朝向所述臂件從中伸出的環(huán)運動。
7.—種紙張保持裝置,該紙張保持裝置包括根據(jù)上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紙張保持機構,該紙張保持機構與基底接合。
全文摘要
一種紙張保持機構(10、100),包括底座(12、102);固定在底座上的兩個柱(16、106);通過中間部(20、110)彼此連接以同時運動的兩個拱(18、108);支撐板(14、104),該支撐板與底座連接并從底座延伸出;以及杠桿組件,該杠桿組件包括臂(26、116)和連接件(30、120)。拱能夠相對于柱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在關閉位置,拱與柱接觸,以形成兩個閉合環(huán),在打開位置,拱與柱脫離接觸,從而打開環(huán)。杠桿組件可操作,以使拱在關閉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運動。臂與支撐板接合,以圍繞第一軸線(A-A、R-R)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連接件與支撐板接合,以圍繞第二軸線(C-C、T-T)作相對樞轉(zhuǎn)運動,并且連接件與容納在臂的狹槽(40、130)中的滾柱(42、132)接合,以作相對滑移運動。當拱在關閉位置時,臂能夠在第一方向上遠離底座樞轉(zhuǎn),使得連接件在第一方向上樞轉(zhuǎn),從而容許拱樞轉(zhuǎn)到打開位置。當拱在打開位置時,臂能夠在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使得連接件在第二方向上樞轉(zhuǎn),從而使拱樞轉(zhuǎn)到關閉位置。
文檔編號B42F13/24GK102239055SQ201080003501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12日
發(fā)明者鄭洪如 申請人:國際文具制造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