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由平面金屬絲網和包覆有機膜構成,平面金屬絲網內嵌于包覆有機膜內,形成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下表面包覆有機膜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有機膜形成完整一體結構的包覆內嵌型結構;平面絲網還可包括外圍繃緊的絲網及固定支撐的外框。本發(fā)明的復合網版表面平整,利于后續(xù)漿料印刷及后清洗;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可保護平面金屬型絲網,控制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可控制漿料印刷高度;完整一體結構可以增強包覆有機膜與平面金屬型絲網之間的附著力,有效防止膜脫落,而上、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有效厚度也增強了膜的機械強度,提升了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ー種印刷領域,尤其是涉及ー種印刷用的復合網版。
[0002]
【背景技術】
[0003]目前,印刷行業(yè)(包括油墨、銀漿等柔性漿料的印刷)的發(fā)展對印刷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印刷流程中,印刷媒介(即印刷掩模版)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最終的印刷效果。傳統(tǒng)印刷掩模版的結構是在絲網表面涂覆ー層感光聚合物形成,其中構成掩模版的絲網為編織型的聚酯網或金屬絲網,編織型的聚酯網或金屬絲網存在以下缺陷:編織型絲網由于編織節(jié)點會導致制得的掩模版版面不平整,印刷時下料不均,檫拭清洗時容易損傷,同時所附著的感光聚合物厚度不均,多次印刷過程中,也容易發(fā)生破損脫落等現(xiàn)象。
[0004]針對以上現(xiàn)象,本發(fā)明給出一種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5]
【發(fā)明內容】
[0006]有鑒于此,需要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ー個。本發(fā)明提供了ー種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所述復合網版由平面金屬絲網和包覆有機膜構成,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內,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有機膜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有機膜形成完整一體結構。
[0007]本發(fā)明提供的所述復合網版原理如下,所述復合網版具有因通過電鑄エ藝制備從而形成表面平整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所帯來的表面平整等優(yōu)點,且具有因形成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而帶來的保護效果和附著力強等優(yōu)點;因此具體表現(xiàn)如下所述,構成所述復合網版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表面無編織節(jié)點,包覆有機膜后可以保持平整表面,利于后續(xù)的漿料印刷及所述復合網版印刷后的清洗;且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可以起到保護平面金屬型絲網的效果,而控制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可以控制漿料的印刷高度;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通過所述填充有機膜形成的所述完整一體結構可以增強有機膜與平面金屬型絲網與附著力,有效的防止所述有機膜的脫落,同時在印刷過程中,增強了所述有機膜的機械強度,提升使用壽命。
[000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次選方案則為,構成所述復合網版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上、下兩個表面各涂敷ー層有機膜,也可以具有與本發(fā)明的所述內嵌包裹型帶來的相似效果。
[0009]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由平面金屬絲網和包覆有機膜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內,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有機膜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有機膜形成完整一體結構。[0010]可選地,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可部分也可全部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內。
[0011]可選地,所述上表面有機膜層、所述下表面有機膜及所述填充有機膜為感光聚合物,所述感光聚合物可以是同一類型,也可以是不同類型。
[0012]優(yōu)選地,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內,所述所述上表面有機膜層、下表面有機膜層和所述填充有機膜為同一類型感光聚合。
[0013]可選地,所述平面金屬絲網表面有,所述網格陣列形狀可以是矩形、圓形、多邊形孔,也可以是不同形狀的組合。
[0014]可選地,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5]進ー步地,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小于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
[0016]優(yōu)選地,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0.0lum?5um,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5?50um。
[0017]進ー步優(yōu)選地,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0.0lum?2um,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15?30um
可選地,所述填充有機膜可以與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8]可選地,所述復合網版還包括外圍繃緊的絲網及固定支撐的外框。
[001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主要構件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由電鑄エ藝一體成型制備,表面平整,無編織型節(jié)點,且具備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更好的提升了良品率和復合網版的使用壽命。
[0020]本發(fā)明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0021]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傳統(tǒng)編織エ藝制備具有經緯節(jié)點的絲網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絲網中Μ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4]圖3為圖2中ΑΑ向橫截面示意圖。
[0025]圖4為本發(fā)明的ー種復合網版結構正視圖。
[0026]圖5所示為圖4種10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0027]圖6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復合網版結構俯視視圖。
[0028]圖7、圖8對應于圖7中33部分的兩種不同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0029]圖9為本發(fā)明ー種復合網版的另ー種結構示意圖 圖1中,Μ為傳統(tǒng)編織絲網局部區(qū)域。
[0030]圖2中,ΑΑ為橫截面取向方向,Β1為傳統(tǒng)編織型絲網經緯節(jié)點。
[0031]圖3中,Β2為傳統(tǒng)編織型絲網經緯節(jié)點之間微小間隙。
[0032]圖4中,10為需要放大的區(qū)域,11為平面金屬絲網,12為包覆有機膜,13為繃緊的絲網,14為固定支撐的網框。
[0033]圖5中,11為平面金屬型絲網,121為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2為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3為填充有機膜,dl為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的厚度,122為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
[0034]圖6中,13為繃緊的絲網,14為固定支撐的網框,31為設置有有機膜區(qū)域,32為未包覆有機膜區(qū)域,33為待放大區(qū)域。
[0035]圖7、圖8中,41 (或51)為包覆有有機膜區(qū)域,42、43 (或52、53)為未包覆有機膜區(qū)域,410、420、430、510、520、530 為網格陣列。
[0036]圖9中,與圖5相對應,11為平面金屬型絲網,121為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2為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4為未填充有機膜陣列孔,dl為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的厚度,122為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
[0037]【具體實施方式】
[0038]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39]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40]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思如下,制備ー種由平面金屬絲網11和包覆有機膜12構成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12內,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12 ;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12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的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2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有機膜123形成完整一體結構12。與傳統(tǒng)編織型絲網構成的傳統(tǒng)復合網版(圖1-圖3)具有表面編織型節(jié)點(圖2中B1)不同,所述內嵌包覆型復合網版,具備表面平整,上下面都受保護且包覆有機膜附著力強等特點,從而提升其使用壽命及最終產品良品率。
[0041]此處,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編織型節(jié)點”為傳統(tǒng)編織エ藝中所用經緯兩向編織絲線的交匯點,造成了傳統(tǒng)編織絲網表面的凹凸節(jié)點且不可避免的在獨立的經緯兩向編制絲線之間產生微小間隙,對形成良好的產品形狀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術語“平面金屬絲網”與“平面絲網”在本文中含義相同;屬于“陣列孔”與術語“網格陣列”在本文中含義相同;術語“包覆有機膜”、““內嵌包覆型結構” “、” “完整一體結構”在本發(fā)明中用同一個符號表示。
[0042]下面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具有內嵌包覆型結構的復合網版,其中圖1為傳統(tǒng)編織エ藝制備具有經緯節(jié)點的絲網示意圖;圖2為圖1絲網中Μ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2中ΑΑ向橫截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ー種復合網版結構正視圖;圖5所示為圖4種10部分的放大不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ー種復合網版結構俯視視圖;圖7、圖8對應于圖7中33部分的兩種不同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004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ー種具有內嵌包覆型結構的復合網版,如圖4-圖8所示,由平面金屬絲網11和包覆有機膜12構成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12內,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12 ;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12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的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2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有機膜123形成完整一體結構12。
[004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可部分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12內。
[004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可全部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12內。
[004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如圖6所示,其為圖4所示復合網版的ー種俯視圖結構,31所示灰色區(qū)域包覆有有機膜層12,其對應的平面金屬絲網11的網格陣列(圖4-5中410、420、430、510、520、530)孔內部亦填充有有機膜,圖6中間32所示黑色線條區(qū)域未設置有機膜層,即此處為裸露的金屬層。圖7、圖8所示為圖6中33部分的兩種結構放大示意圖,圖中黑色網格為平面金屬絲網11結構,41 (或51)區(qū)域對應于圖6中31部分,43、43(或52、53)區(qū)域對應于圖6中32部分。
[004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上表面有機膜層121、所述下表面有機膜122及所述填充有機膜123為感光聚合物,所述感光聚合物可以是同一類型。
[004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上表面有機膜層121、所述下表面有機膜122及所述填充有機膜123為感光聚合物,所述感光聚合物可以是不同類型。
[0049]優(yōu)選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部分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12內,所述所述上表面有機膜層121、下表面有機膜層122和所述填充有機膜123為同ー類型感光聚合。
[005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表面有網格陣列(圖4-5中410、420、430、510、520、530),所述網格陣列(圖 4-5 中 410、420、430、510、520、530)形狀可以是矩形、圓形、多邊形孔,也可以是不同形狀的組合。
[005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和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2的厚度的dl和d2 (圖5所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52]進ー步地,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的厚度dl小于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2的厚度d2。
[0053]優(yōu)選地,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的厚度dl為0.0lum?5um,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2的厚度d2為5?50um。
[0054]進ー步地優(yōu)選地,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的厚度dl為0.0lum?2um,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2的厚度d2為15?30um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填充有機膜123可以與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121和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122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005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復合網版還包括外圍繃緊的絲網13及起固定支撐作用的網框14,復合網版通過膠水等方式固定在絲網13上,絲網13通過膠水等方式固定在網框14上。如圖6所示。
[005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復合網版也可由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和其上、下兩個表面各涂敷ー層有機膜構成,也可以具有與本發(fā)明的所述內嵌包裹型帶來的相似效果。如圖9所示,金屬絲網11與其上、下兩個表面各涂敷ー層有機膜121、122構成復合網版,有機膜層厚度dl、d2與之前限定相同,平面金屬絲網在兩層有機膜121、122之間的網格陣列124均未填充有機膜。
[0057]任何提及“ 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等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構件、結構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ー個實施例中。在本說明書各處的該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而且,當結合任何實施例描述具體構件、結構或者特點時,所主張的是,結合其他的實施例實現(xiàn)這樣的構件、結構或者特點均落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范圍之內。
[0058]盡管參照本發(fā)明的多個示意性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是必須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多種其他的改進和實施例,這些改進和實施例將落在本發(fā)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圍之內。具體而言,在前述公開、附圖以及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可以在零部件和/或者從屬組合布局的布置方面作出合理的變型和改進,而不會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除了零部件和/或布局方面的變型和改進,其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內嵌包覆型的復合網版,由平面金屬絲網和包覆有機膜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內,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有機膜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有機膜形成完整一體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可部分也可全部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有機膜層、所述下表面有機膜及所述填充有機膜為感光聚合物,所述感光聚合物可以是同一類型,也可以是不同類型。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內嵌于所述包覆有機膜內,所述所述上表面有機膜層、下表面有機膜層和所述填充有機膜為同ー類型感光聚合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表面有網格陣列,所述網格陣列形狀可以是矩形、圓形、多邊形孔等,也可以是不同形狀的組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小于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0.0lum?5um,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5?50um。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干,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0.0lum?2um,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的厚度為15?30um。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有機膜可以與所述上表面包覆有機膜和所述下表面包覆有機膜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網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網版還包括外圍繃緊的絲網及固定支撐的外框。
【文檔編號】B41F15/36GK103448358SQ201210166334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魏志凌, 高小平, 潘世珎, 張煒平 申請人:昆山允升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