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和成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以及設有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的成像裝置,所述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用于將所輸送的片狀記錄介質輸出到其上堆疊有記錄介質的堆疊托盤(stack tray)上。
背景技術:
將記錄介質輸出裝置裝配到使用電子照相系統(tǒng)的成像裝置(例如,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等)上,以輸出片狀記錄介質(例如,紙張等)。有這樣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設有可沿紙張寬度方向運動的輸出單元,從而當由多個文件構成多組副本時,通過使各組副本在沿著與其輸送方向垂直的紙張寬度方向偏移后輸出,就可以容易地將這些組副本分組。在具有可沿著紙張寬度方向運動的輸出單元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該輸出單元在紙張的前緣離開輸出單元后開始運動。在輸出單元運動的同時連續(xù)輸出紙張,并且在輸出單元在預定偏移位置停止之后紙張的后緣才離開輸出單元。
然而,由于輸出單元運動到上述時刻才停止,因此,沿著與輸出單元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的力正好在紙張的后緣離開該輸出單元之前作用在該紙張的后緣上,而由輸出單元的運動引起的、并沿著輸出單元的運動方向作用的慣性力作用在紙張的前緣上。因此,緊接著紙張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后,一回轉力作用在紙張上,從而沿著運動方向引導紙張的前緣,并沿著與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引導其后緣。盡管從輸出單元輸出的紙張落到其上堆疊有紙張的堆疊托盤上,但是落在托盤上的紙張的姿態(tài)(attitude)會受到所述回轉力的干擾。當紙張在堆疊托盤上受到干擾時,由于紙張姿態(tài)受到干擾,因此在各組紙張中的邊界變得模糊或者偏移量減少,這使得難于分組。
隨便提及,沿紙張寬度方向的偏移量取決于裝配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的成像裝置的尺寸(機器尺寸)。因此,當旨在增加偏移量以更容易地進行分組時,即使稍微增加偏移量也必須增加機器尺寸,這妨礙了成像裝置的尺寸和成本的減少。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一些方案是在不增加即使是略微的偏移量的情況下抑制紙張的散開姿態(tài)以便更容易地進行分組(例如,參見日本專利申請?zhí)亻_平公報No.8-208098、8-208091、1-214565和特開昭公報62-249858)。這些方案旨在通過在紙張的后緣從輸出單元輸出之前和之后引導紙張的后緣,或者通過設計輸出單元的形狀,來引導從輸出單元輸出的紙張的后緣,從而改進紙張的對齊。因此,考慮將記錄介質輸出裝置與這些方案相結合,在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在紙張剛一輸送之后對其作用一回轉力。
然而,期望的是增加偏移量以更容易地進行分組。
鑒于上述情況而作出本發(fā)明,并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和設有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的成像裝置,在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在不增加機器尺寸的情況下增加了偏移量,并且提高了紙張對齊能力。
發(fā)明內容
鑒于上述情況而作出本發(fā)明,并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和成像裝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將所輸送的片狀記錄介質輸出到其上堆疊有記錄介質的堆疊托盤上,且該裝置包括輸出單元,其可沿著與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相交的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并且在高于堆疊托盤的位置處朝向該堆疊托盤輸出記錄介質;以及驅動單元,其在待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前和之后,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的寬度方向運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由于在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前和之后,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的寬度方向運動,因此緊接著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后,在其上作用一趨于使記錄介質斜向前飛行(fly)的力。即,由于即使在記錄介質離開輸出單元之后,在其上也作用所述力(該力趨于使記錄介質沿著記錄介質的寬度方向運動),因此可在不增加機器尺寸的情況下通過所述力增加偏移量。另外,由于在輸出單元運動的同時輸出記錄介質,因此在已經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上沒有作用作為如上所述的干擾紙張姿態(tài)的回轉力的力,從而可以提高紙張對齊能力。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可通過調節(jié)輸出單元從該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以及通過調節(jié)輸出單元的運動速度,來調節(jié)在記錄介質離開輸出單元后作用在其上的所述力,所述力趨于使記錄介質沿著記錄介質的寬度方向運動。記錄介質的后緣可以在輸出單元加速、達到最大速度或者減速的任意時刻離開輸出單元。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提供這樣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以及設有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的成像裝置,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可在不增加機器尺寸的情況下增加偏移量,并且可提高紙張對齊能力。
下面將基于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圖1是表示成像裝置的示意結構的視圖,在該成像裝置中裝配有作為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的實施例的紙張輸出裝置;圖2是當從其朝向操作者的前面看時,圖1中所示成像裝置在使用中的外觀視圖;圖3是當從頂部托盤側斜向上看成像裝置裝配有紙張輸出裝置的部分的外觀時,圖1中所示的該成像裝置的立體圖;圖4是當從朝向上托盤側斜向上看成像裝置裝配有紙張輸出裝置的部分的外觀時,在圖1中所示的該成像裝置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圖3和圖4中所示輸出單元當其從紙張輸出裝置中取出時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圖5中所示的輸出單元在從其上拆除固定側斜槽(chute)的情況下從壓緊輥側看時的視圖;圖7是表示輸出壓在壓區(qū)中的記錄介質的輸出輥如何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的視圖;以及圖8是表示在圖5中所示的步進電機的驅動時間和輸出輥的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圖1是表示成像裝置的示意結構的視圖,在該成像裝置中裝配有作為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的實施例的紙張輸出裝置。
圖1中所示的成像裝置1具有裝置主體10,其設有圖像載體110;和三個容納有片狀記錄介質的記錄介質盒20。圖1中所示的三個記錄介質盒20容納具有不同尺寸的紙張以及具有不同的單位面積重量的紙張。諸如B5尺寸紙張、A3尺寸紙張等的紙張作為具有不同尺寸紙張的示例被列出。另外,光膠片、涂層紙張、厚紙以及OHP紙張作為具有不同的單位面積重量的紙張的示例被列出。通常,記錄介質根據(jù)其類型(紙張類型)具有不同的每單位面積的重量。另外,圖1中示出的成像裝置1還包括手動供紙單元120。將具有特定尺寸和特定類型的記錄介質(例如,明信片等)設置在手動供紙單元120上。其上形成有圖像的記錄介質的尺寸和類型由操作者通過未示出的操作面板來指定。
圖1中所示的圖像載體110沿著預定方向旋轉且形成為鼓形,并且圖1顯示出轉印輥130布置成與圖像載體110的表面接觸地旋轉。在圖1中所示的成像裝置1中,其中圖像載體110與轉印輥130相接觸的區(qū)域形成轉印區(qū)域。容納在記錄介質盒20中或者從手動供紙單元120中供給的記錄介質通過各種輥被傳送到轉印區(qū)域。
盡管在圖像載體110的外圍周圍布置有充電器、曝光單元、顯影單元等,但是它們在圖中被省略。當鼓形圖像載體110的表面由充電器均勻充電后,其通過曝光單元曝光,從而在其上形成靜電潛像。形成在圖像載體110上的靜電潛像通過顯影單元顯影并制成調色劑圖像。將調色劑圖像傳送到轉印區(qū)域并轉印到記錄介質上。另外,圖1中示出的成像裝置1還包括定影單元140,將其上已轉印有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傳送到定影單元140,并且將調色劑圖像定影在記錄介質上。
圖1中示出的成像裝置1包括三組紙張輸出裝置30,每個都具有堆疊托盤31,并且從定影單元140延伸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50與三組紙張輸出裝置30中的各組相連。堆疊托盤31堆疊有其上形成有圖像的記錄介質。圖1右側所示的堆疊托盤31堆疊有這樣的記錄介質,其一面(打印面)上形成有圖像并朝向下。以下,可將該堆疊托盤31稱為頂部托盤31t。相反,圖1左側所示的堆疊托盤31堆疊有其打印面朝向上的記錄介質,可將以下該堆疊托盤31稱為朝向上托盤31f。
另外,圖1中所示的成像裝置1還包括紙張反向單元40,其在片狀記錄介質的兩面上都形成圖像時使用,并且記錄介質傳送路徑150具有分支到紙張反向單元40的路線。另外,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50還包括輸送輥對160和分配機構151。輸送輥對160將記錄介質從定影單元140朝向輸出輥3201傳送,而分配機構151將記錄介質分配給三個紙張輸出裝置30中的一個。
圖1中所示的三個紙張輸出裝置30具有相同的結構,并且每個均包括輸出單元32。輸出單元32朝向堆疊托盤31輸出記錄介質。輸出單元32布置在比布置堆疊托盤31的高度位置更高的位置處,并且從輸出單元32輸出的記錄介質落在堆疊托盤31上。堆疊托盤31朝向輸出單元32逐漸向下傾斜,并且落在堆疊托盤31上的記錄介質沿著堆疊托盤31的斜面滑動地下落。圖1中所示的輸出單元32包括輸出輥3201和偏移位置傳感器3202。另外,圖1中所示的各個紙張輸出裝置30還包括后緣傳感器33和高度位置傳感器34。兩組后緣傳感器33布置在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50中,并且當記錄介質被輸送到布置在三個紙張輸出裝置30的最上游側上的紙張輸出裝置30時,從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看時布置在上游側的后緣傳感器33檢測所傳送記錄介質的后緣從其中經過。然而,當記錄介質傳送到其余兩個紙張輸出裝置30時,在下游側上的后緣傳感器33檢測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后緣從其中經過。兩組高度位置傳感器34以不同的高度位置布置在各堆疊托盤31處,從而它們檢測在兩個位置處堆疊托盤31上最上部的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應注意,圖1中所示的高度位置傳感器34可由線性傳感器代替,從而可以連續(xù)地檢測堆疊托盤31上最上部的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
圖2是當從其朝向操作者的前面看時,圖1中所示成像裝置在使用期間的外觀視圖(僅示出了一個頂部托盤31t)。圖3是當從頂部托盤側斜向上看成像裝置裝配有紙張輸出裝置的部分的外觀時,圖1中所示的該成像裝置的立體圖。圖4是從朝向上托盤的斜向上看的同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2顯示左側的朝向上托盤31f和右側的頂部托盤31t(未示出上面的頂部托盤31t)。另外,圖3顯示將記錄介質輸出到頂部托盤31t上的紙張輸出裝置30的輸出單元32。相反,圖4顯示將記錄介質輸出到朝向上托盤31f上的紙張輸出裝置30的輸出單元32。
圖5是表示圖3和4中所示的輸出單元當其從紙張輸出裝置取出時的立體圖。
圖5中所示的輸出單元32在圖3和圖4所示的成像裝置中沿著將成像裝置的前面與其后面相連的方向延伸。該方向對應于與在圖1所示的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50中輸送的片狀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垂直的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輸出單元32具有如上所述布置在其上的輸出輥3201。每個輸出輥3201包括驅動輥3203和壓緊輥3204,驅動輥3203通過未示出電機的驅動力而旋轉,壓緊輥3204用于在其與驅動輥3203之間形成壓區(qū),并且圖5顯示以預定間隔布置的四組輸出輥3201。驅動輥3203固定在轉軸3205上,并且轉軸3205的一端由固定側斜槽3206通過軸承3207支撐。盡管固定側斜槽3206固定在紙張輸出裝置30的框架(未示出)上,但是輸出單元32具有可動側斜槽3208,該可動側斜槽3208可沿著轉軸3205延伸的方向(記錄紙張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到固定側斜槽3206。
圖6是表示圖5中所示的輸出單元在從其上拆除固定側斜槽的情況下從壓緊輥側看時的視圖。
圖6顯示出沿著轉軸3205的延伸方向(圖6中右到左的方向)延伸的可動側斜槽3208。轉軸3205沿著轉軸3205的延伸方向(記錄介質寬度方向)分別經過可動側斜槽3208的兩端,并且軸承3209布置在可動側斜槽3208的兩端上。轉軸3205與可動側斜槽3208一起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并因此圖5中所示的驅動輥3203也與可動側斜槽3208一起沿著記錄介質的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另外,壓緊輥3204也由可動側斜槽3208可旋轉地軸頸支撐(journal),并且與可動側斜槽3208一起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因此,當可動側斜槽3208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輸出輥3201在保持壓區(qū)的同時,也與可動側斜槽3208一起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
通過圖1中所示記錄介質輸送路徑150而輸送的記錄介質的前緣進入輸出輥3201的壓區(qū)。在記錄介質的前緣進入壓區(qū)時,可動側斜槽3208位于這樣的位置(以下稱為原位置),即,在該位置處,記錄介質沿其寬度方向的前緣的中央部分與在轉軸中部處彼此間隔相鄰的輸出輥3201的正中間位置相一致。
當復制多組多個文件時,該實施例的紙張輸出裝置30具有偏移功能,用于在記錄介質輸出到堆疊托盤31上之前將各組記錄介質沿其寬度方向偏移,從而可容易地對它們進行分組。為了實現(xiàn)偏移功能,位于原位置的可動側斜槽3208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該實施例的各個紙張輸出裝置30還包括驅動單元35,用于使可動側斜槽3208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驅動單元35包括步進電機351和扇形齒輪352(參見圖6)。扇形齒輪352的扇形部分3521與步進電機351的轉軸嚙合,并且扇形齒輪352的末端部分3522與可動側斜槽3208相連。當步進電機351旋轉時,扇形齒輪352繞著齒輪旋轉支軸3523轉動(參見圖6中的箭頭R),從而可動側斜槽3208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參見圖6中的箭頭S)。
圖6中所示轉軸3205的與其由固定側斜槽通過軸承3207支撐的端部相對的端部具有軸向較長的驅動齒輪3210,該驅動齒輪在相似的軸承3207(未示出)的外側安裝在其上。驅動齒輪3210與用于傳遞未示出的電機的驅動力的傳動齒輪3211嚙合。當可動側斜槽3208通過驅動單元35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驅動齒輪3210也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因此,驅動齒輪3210沿著轉軸3205的延伸方向(記錄介質寬度方向)形成得較長,從而即使其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也保持與傳動齒輪3111嚙合。
接下來,將詳細描述驅動單元35的操作。
首先,當記錄介質的前緣經過圖1中所示的定影單元140時,開始驅動圖5中所示的驅動輥3203,然后當記錄介質的后緣經過后緣傳感器33時,驅動單元35開始計時。此時,當可動側斜槽3208位于原位置以外的位置時,其通過驅動單元35運動到原位置。當可動側斜槽3208接近原位置時,圖1中所示的偏移位置傳感器3202檢測可動側斜槽3208接近原位置,并且受到脈沖控制的步進電機351使可動側斜槽3208停止在原位置。
當前,記錄介質的前緣到達輸出輥3201的壓區(qū),通過驅動輥3203被引入壓區(qū)中,并經過所述壓區(qū)。之后,步進電機351開始旋轉,并且可動側斜槽3208開始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
圖7是表示輸出壓在壓區(qū)中的記錄介質的輸出輥3201如何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的視圖。
當可動側斜槽3208運動時,輸出輥3201在將記錄介質P壓在壓區(qū)中的同時,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圖7中的左向)運動。此時,驅動輥3203繼續(xù)旋轉,從而記錄介質P被繼續(xù)輸出。在圖7中,記錄介質P被向上輸出。
之后,記錄介質P的后緣Pe離開輸出輥3201的壓區(qū)。步進電機351在記錄介質P的后緣Pe離開壓區(qū)之前和之后連續(xù)旋轉,并且輸出輥3201在記錄介質P的后緣Pe離開壓區(qū)之前和之后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因此,緊接著其后緣Pe離開圖7中的壓區(qū)之后,在記錄介質P上作用一斜向左上方的力,從而記錄介質P趨于向斜上方飛行直到其落在堆疊托盤31上。即,即使在記錄介質P離開輸出輥3201之后,也會有趨于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的力作用在記錄介質P上,從而通過該力增加了偏移量而不會增加機器尺寸。另外,由于記錄介質P在輸出輥3201運動的同時被輸出,因此方向彼此徑向相對的力不會作用在已經離開輸出輥3201的記錄介質P的前緣和后緣上,從而增強了紙張的對齊能力。
在記錄介質P的后緣Pe離開壓區(qū)之后,步進電機351停止旋轉,從而輸出輥3201的旋轉結束。
步進電機351開始旋轉的時刻(即,輸出輥3201開始運動的時刻)由對驅動單元35所設定的閾值來管理。所述閾值是與由驅動單元35所計時間有關的值,當該計時值超過閾值時,步進電機351開始旋轉,并且輸出輥3201開始運動。將閾值設定為根據(jù)在記錄介質的前緣經過輸出輥3201后的時間的值。另外,該閾值是指由于由高度位置傳感器34執(zhí)行的檢測在堆疊托盤31上的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記錄介質的尺寸以及記錄介質的類型(紙張種類,即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的重量),而對于每個高度位置所設定的值。在堆疊托盤31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越高,則記錄介質落到堆疊托盤31上的距離就越短,下落距離也就越短,則從輸出輥3201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不可能斜向前飛行。另外,記錄介質的尺寸越小,則從輸出輥3201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不可能斜向前飛行。另外,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的重量越重,則從輸出輥3201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不可能斜向前飛行。相反,輸出輥3201從其開始運動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輥3201時刻的運動距離越長,則從輸出輥3201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易于斜向前飛行。
因此,為了允許甚至是具有較短下落距離的記錄介質也易于斜向前飛行,對于堆疊托盤31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準備三種閾值。當連續(xù)堆疊在堆疊托盤31上的記錄介質的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到達圖1中所示的兩個上部和下部高度位置傳感器34中的上部高度位置傳感器34的位置時,驅動單元35通過采用最小閾值而設定較長的運動距離,從而即使具有較小下落距離的記錄介質也易于斜向前飛行,由此確保足夠的偏移量。應注意,當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低于下部高度位置傳感器34布置處的位置時,驅動單元35通過采用最大閾值而設定最短運動距離,并且當最上部記錄介質到達下部高度位置傳感器34布置處的位置后,驅動單元35采用中間閾值直到最上部記錄介質到達上部高度位置傳感器34布置處的位置。即,當驅動單元35使輸出輥3201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由高度位置傳感器34執(zhí)行的檢測而得到的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越高,則驅動單元35使輸出輥3201運動的距離就越長。
另外,根據(jù)記錄介質的尺寸預備多個閾值,從而記錄介質的尺寸越小,就越易于斜向前飛行。當操作者操作未示出的操作面板時,其上形成有圖像的記錄介質的尺寸就傳送給驅動單元35。例如,當圖像形成在相對較小的B5尺寸的記錄介質上時,驅動單元35通過采用較小的閾值而設定較長的運動距離,從而通過使得即使具有較小尺寸的記錄介質也易于斜向前飛行而確保足夠的偏移量,而當圖像形成在相對較大的A3尺寸的記錄介質上時,驅動單元35采用大于B5尺寸中所使用的閾值。即,當驅動單元35使輸出輥3201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其使輸出輥3201運動以使得當記錄介質具有較小尺寸時使它們運動較長距離。通過該操作,即使輸出多組記錄介質(其中每組記錄介質包括具有不同尺寸的記錄介質),也可提高紙張對齊能力。
另外,為了使得具有較大的單位面積重量的記錄介質易于斜向前飛行,根據(jù)多種類型的記錄介質準備多個閾值。當操作者操作未示出的操作面板時,其上記錄有圖像的記錄介質的類型也傳送給驅動單元35。例如,當圖像形成在由具有相對較大的單位面積重量的厚紙構成的記錄介質上時,驅動單元35通過采用較小的閾值而設定較長的運動距離,從而通過使得即使具有較大重量的記錄介質也易于斜向前飛行而確保足夠的偏移量。而當圖像形成在由具有相對較輕的單位面積重量的光膠片構成的記錄介質上時,驅動單元35采用大于厚紙中所使用的閾值。即,當驅動單元35使輸出輥3201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其使輸出輥3201運動以使得當記錄介質具有較大的單位面積重量時使它們運動較長距離。通過該操作,即使輸出多組記錄介質(其中每組記錄介質包括具有不同的單位面積重量的記錄介質),也可提高紙張對齊能力。
另外,輸出輥3201的運動速度越高,則從其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易于斜向前飛行。因此,當最上部記錄介質具有作為由高度位置傳感器34執(zhí)行的檢測結果的較高高度位置時,驅動單元35使輸出輥3201以較快的速度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當記錄介質具有較小尺寸時,驅動單元35使輸出輥3201以較快速度運動,而當記錄介質具有較大的單位面積重量時,驅動單元使輸出輥3201以較快的速度運動。通過上述操作,也可以確保足夠的偏移量,從而可提高紙張對齊能力。
應注意,驅動單元35在記錄介質具有不同尺寸或者不同的單位面積重量時執(zhí)行的上述操作只是示例。即,根據(jù)本發(fā)明,驅動單元35可根據(jù)記錄介質的尺寸使輸出輥3201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不同的距離,或者以不同的運動速度運動。另外,驅動單元35可根據(jù)記錄介質的單位面積重量使輸出輥3201運動不同距離或者以不同的運動速度運動。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檢測在堆疊托盤31上的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的方法并不限于使用傳感器的方法。通過根據(jù)連續(xù)輸出的記錄介質的數(shù)量來確定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即使對于下落距離減少的記錄介質也可增加偏移量。
圖8是表示圖5中所示的步進電機的驅動時間與輸出輥的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圖。
圖8中所示曲線圖的橫軸表示在步進電機351開始被驅動后經過的時間(驅動時間(毫秒)),而其縱軸表示輸出輥的運動速度(毫米/秒)。由于與步進電機351嚙合的扇形齒輪352具有如圖6所示的形狀,因此步進電機351的轉速并沒有線性地反映到輸出輥3201的運動速度。即,當扇形齒輪352的末端部分3522垂直連接于可動側斜槽3208時,輸出輥的運動速度最大。記錄介質的后緣可在輸出輥3201被加速、達到最大速度或者減速的任意時刻離開輸出輥3201,并且所述任意時刻可基于在緊接著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輥3201后施加在記錄介質上以使其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的力的大小來確定。根據(jù)該實施例的紙張輸出裝置30,可通過調節(jié)輸出輥3201的運動速度來調節(jié)在緊接著記錄介質離開輸出輥3201并趨于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后施加在記錄介質上的所述力,從而可調節(jié)偏移量。另外,也可通過調節(jié)輸出輥3201從它們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輥3201時的運動距離,來調節(jié)在緊接著記錄介質離開輸出輥3201并趨于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后趨于作用在記錄介質上的所述力,從而可調節(jié)偏移量。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紙張輸出裝置30,可在不增加機器尺寸的情況下增加偏移量并且可提高紙張對齊能力。例如,其上裝配有本實施例的紙張輸出裝置30的成像裝置1可增加至少大約1.5倍于其上裝配有傳統(tǒng)紙張輸出裝置的成像裝置的偏移量,盡管成像裝置1的機器尺寸與其上裝配有傳統(tǒng)紙張輸出裝置的成像裝置相同,在傳統(tǒng)的紙張輸出裝置中,記錄介質的后緣在輸出輥停止后離開輸出輥。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盡管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但是由輸出單元夾持的記錄介質的后緣可以為自由端。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可包括后緣傳感器,其檢測所輸送到輸送單元的記錄介質的后緣已經經過,其中驅動單元可響應于由后緣傳感器檢測到的記錄介質后緣的經過,而在經過預定時間后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
通過該操作,可準確地控制通過驅動單元而使得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從而可正確地控制輸出單元從其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
另外,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可接受的是,輸出單元輸出具有不同尺寸的片狀記錄介質;并且當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尺寸越小,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從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越長。或者,可接受的是,當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尺寸越小,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運動的速度就越高。
根據(jù)本發(fā)明,記錄介質的尺寸越小,則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不易于斜向前飛行。相反,運動距離越長或運動速度越快,則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易于斜向前飛行。因此,即使在具有小尺寸的記錄介質中,通過使具有更小尺寸的記錄介質更易于斜向前飛行,而可增加偏移量。結果,即使輸出多組記錄介質(其中混合有具有不同尺寸的記錄介質),也可提高紙張對齊能力。
此外,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也可以接受的是,輸出單元輸出具有不同的單位面積重量的片狀記錄介質;并且當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的重量越大,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從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越長?;蛘?,可接受的是,當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單位面積重量越大,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運動的速度就越高。
根據(jù)本發(fā)明,記錄介質的單位面積重量越大,則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不可能斜向前飛行。因此,即使在具有較大的單位面積重量的記錄介質中,通過使具有該較大的單位面積重量的記錄介質更易于斜向前飛行,而可增加偏移量。因此,即使輸出多組記錄介質(其中混合有具有不同尺寸的記錄介質),也可提高紙張對齊能力。
此外,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可接受的是,當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堆疊托盤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越高,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從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越長?;蛘?,可接受的是,堆疊托盤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越高,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運動的速度就越高。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可包括高度位置傳感器,其檢測在堆疊托盤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并且驅動單元可基于由該高度位置傳感器所進行檢測而得到的高度位置使輸出單元運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在堆疊托盤31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越高,則記錄介質到堆疊托盤上的下落距離就越短,并且下落距離越短,則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就越不可能斜向前飛行。因此,即使在具有較短下落距離的記錄介質中,通過使具有該較短下落距離的記錄介質易于斜向前飛行,而可增加偏移量。應注意,當高度位置傳感器可連續(xù)地檢測高度位置時,輸出單元的運動速度連續(xù)地改變,而當高度位置傳感器分階段檢測高度位置時,輸出單元的運動速度就分階段改變。然而,檢測高度位置的方法并不限于使用傳感器的方法。例如,即使在具有較短下落距離的記錄介質中,通過基于連續(xù)輸出的記錄介質的數(shù)量來確定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也可增加偏移量。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成像裝置,其將由圖像載體承載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片狀記錄介質上,并將轉印的調色劑圖像定影到記錄介質上,從而使定影的調色劑圖像形成在記錄介質上,該裝置包括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輸出其上形成有定影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并將其傳送到其上堆疊有記錄介質的堆疊托盤上。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包括(a)輸出單元,其可沿著與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相交的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并且在高于堆疊托盤的位置處朝向堆疊托盤輸送并輸出記錄介質;以及(b)驅動單元,其在待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前和之后,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
已經為了說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上述描述。上述描述并不旨在排他或將本發(fā)明限制于所公開的具體形式。顯然,許多修改和改變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并描述本實施例以更好地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其他技術人員理解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并且針對特定用途作出各種適當?shù)男薷?。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價物來限定。
于2004年12月3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4-351120的整個公開,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書、附圖和摘要整體通過引用結合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將所輸送的片狀記錄介質輸出到其上堆疊有記錄介質的堆疊托盤上,包括輸出單元,其可沿著與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相交的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并且在高于堆疊托盤的位置處朝向堆疊托盤輸送和輸出記錄介質;以及驅動單元,其在待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前和之后,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驅動單元使所述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的同時,由該輸出單元夾持的記錄介質的后緣可以為自由端。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后緣傳感器,其檢測輸送至所述輸出單元的記錄介質后緣的經過,其中,所述驅動單元可響應于由該后緣傳感器檢測到的記錄介質后緣的經過,在經過預定時間后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單元輸出具有不同尺寸的片狀記錄介質;并且當所述驅動單元使該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尺寸越小,則驅動單元使該輸出單元從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就越長。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單元輸出具有不同尺寸的片狀記錄介質;并且當所述驅動單元使該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尺寸越小,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運動的速度就越高。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單元輸出具有不同的單位面積重量的片狀記錄介質;并且當所述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的重量越大,則該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從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就越長。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單元輸出具有不同的單位面積重量的片狀記錄介質;并且當所述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記錄介質的每單位面積的重量越大,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運動的速度就越高。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驅動單元使所述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在堆疊托盤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越高,則該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從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開始運動的時刻到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的時刻的運動距離就越長。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時,在堆疊托盤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越高,則驅動單元使輸出單元運動的速度就越高。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高度位置傳感器,其檢測在堆疊托盤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其中,所述驅動單元基于由該高度位置傳感器進行檢測得到的高度位置使輸出單元運動。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高度位置傳感器,其檢測在堆疊托盤上最上部記錄介質的高度位置,其中所述驅動單元基于由該高度位置傳感器進行檢測得到的高度位置使輸出單元運動。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輸出數(shù)量計數(shù)器,其對所輸出記錄介質的數(shù)量進行計數(shù),其中,所述驅動單元基于由該輸出數(shù)量計數(shù)器計數(shù)的輸出記錄介質的數(shù)量而確定的高度位置,使輸出單元運動。
13.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輸出數(shù)量計數(shù)器,其計數(shù)所輸出記錄介質的數(shù)量,其中,所述驅動單元基于由該輸出數(shù)量計數(shù)器計數(shù)的輸出記錄介質的數(shù)量而確定的高度位置,使輸出單元運動。
14.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包括轉軸,其與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垂直并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至少一對旋轉部件,其中一個旋轉部件安裝到該轉軸上,沿著所述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轉動,并夾持記錄介質;以及驅動單元,其通過使轉軸的運動與旋轉部件的旋轉同步而驅動轉軸和旋轉部件,從而在轉軸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的同時,使得記錄介質從夾持該記錄介質的旋轉部件中釋放。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驅動單元使轉軸的運動與旋轉部件的旋轉同步而驅動轉軸和旋轉部件的同時,由旋轉部件夾持的記錄介質的后緣為自由端。
16.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包括第一輥對,它們輸送記錄介質;第二輥對,它們可沿著與記錄介質輸送方向相交的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夾持由第一輥對輸送的記錄介質,并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旋轉;以及控制器,其控制所述第二輥對的驅動,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輥對的驅動,以使得第二輥對在記錄介質退出第一輥對之后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并且在所述轉軸運動的同時使得由旋轉部件夾持的記錄介質從其釋放。
17.一種成像裝置,其將由圖像載體承載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片狀記錄介質上,并將轉印的調色劑圖像定影到記錄介質上,從而使定影的調色劑圖像形成在記錄介質上,該成像裝置包括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其輸出其上形成有定影調色劑圖像的記錄介質,并將其傳送到其上堆疊有記錄介質的堆疊托盤上,其中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包括(a)輸出單元,其可沿著與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相交的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并且在高于堆疊托盤的位置處朝向該堆疊托盤輸送和輸出記錄介質;和(b)驅動單元,其在待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前和之后,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
全文摘要
在一種記錄介質輸出裝置中,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裝配在成像裝置上并將所輸送的片狀記錄介質輸出到其上堆疊有記錄介質的堆疊托盤上,該記錄介質輸出裝置包括輸出單元和驅動單元。該輸出單元可沿著與所輸送的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相交的記錄介質寬度方向自由運動,并且在高于堆疊托盤的位置處朝向堆疊托盤輸送和輸出記錄介質,而該驅動單元在待從輸出單元輸出的記錄介質的后緣離開輸出單元之前和之后,使輸出單元沿著記錄介質寬度方向運動。
文檔編號B41L39/16GK1781727SQ20051007949
公開日2006年6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中村宏之, 蔦田公敦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