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薄片傳送輥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在打印機等印刷機器上的、可以適合輸送被夾持在其與壓輥之間的記錄紙張等薄片的薄片傳送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以往的薄片傳送輥21如圖10所示,具有由金屬制成的圓柱狀的輥部22,在該輥部22的圓周面的圓周方向和軸向上以規(guī)定尺寸間隔和突出高度形成有多個突起23。
此種以往的薄片傳送輥21在例如輥部22的圓周面上,配設有被螺旋彈簧(未圖示)等彈性施力的壓輥24,在輥部22和壓輥24之間,壓接夾持有由規(guī)定厚度的記錄紙張等構(gòu)成的薄片25。
此外,通過使薄片傳送輥21正轉(zhuǎn)或反轉(zhuǎn),突起23扎到薄片25上,從而可以可靠地將薄片25沿與紙面正交的方向往復輸送。
例如在所述薄片25上印刷所需的圖像的情況下,在印刷裝置(未圖示)側(cè)的印刷部上,通過利用薄片傳送輥21的旋轉(zhuǎn)輸送薄片25,可以印刷所需的圖像。
所述突起23的制造方法如圖11所示,在夾具26上以相互面對的狀態(tài)安裝有一對沖頭27(punch)。所述一對沖頭27的相互面對的間隔尺寸小于輥部22的直徑尺寸。
另外,薄片傳送輥21被可以旋轉(zhuǎn)地支撐在V字形的支撐臺28上。
此外,通過反復進行使上升至規(guī)定高度的上升位置的沖頭27下降到圖11所示的位置沖壓動作、和在該沖壓動作后與使沖頭27上升至上升位置的動作同步地使輥21以規(guī)定的旋轉(zhuǎn)角度依次旋轉(zhuǎn)的動作,從而由圖示右側(cè)的沖頭27形成正向突起23a,由圖示左側(cè)的沖頭27形成反向突起23b。
所述突起23如圖13所示,以P形成沿軸向(圖示左右方向)相鄰的正向突起23a和正向突起23a的間隔,在該P中間沿圖示上下方向的圓周方向形成反向突起23b。
另外,將沿圓周方向相鄰的正向突起23a和正向突起23a的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α制成6°,在以該6°沿圓周方向形成的正向突起23a和正向突起23a之間,在沿軸向錯開P/2的位置形成反向突起23b。
即,突起23如圖13所示,被沿輥部22的圓周面的圓周方向和軸向制成交錯狀。
將如此形成的以往的薄片傳送輥21例如用于印刷裝置可以進行彩色印刷的熱轉(zhuǎn)印打印機中,通過多個突起23扎到由厚紙等印相紙等制成的薄片25的里面,將其夾緊而循環(huán)往復輸送。在該被往復輸送的薄片25上,熱轉(zhuǎn)印墨帶(未圖示)的墨層,就可以印刷所需的彩色圖像。
如前所述構(gòu)成的以往的薄片傳送輥21通過根據(jù)薄片25的厚度改變突起23的高度,能夠可靠地增大輸送時的對薄片25的夾緊力而輸送。
日本專利第3271048號公報(對應美國專利第6,532,661號)日本專利第3352602號公報日本特開平10-119374號公報但是,如圖12所示,例如沿圓周方向相鄰的正向突起23a和正向突起23a的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α為6°,當增大正向突起23a的高度時,因沖壓動作而下降的沖頭27與前面形成的正向突起23相干擾,從而產(chǎn)生將前面形成的正向突起23a的頂部切斷的問題。
所以,由于必須將多個突起23降低至不會干擾沖壓動作時的沖頭27的范圍的高度,或增大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α,因此扎向薄片25的每單位面積的突起23就會減少,從而產(chǎn)生對薄片25的夾緊力降低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解決所述問題而產(chǎn)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薄片傳送輥及其制造方法,即,即使增大多個突起的高度、或者減小旋轉(zhuǎn)方向的突起與突起的角度α,也可以消除突起形成時的對沖頭的干擾,從而可以提高薄片輸送時的夾緊力。
作為用于達成所述目的的方式之一的薄片傳送輥,通過對所述金屬制輥進行塑性加工在圓柱狀的金屬制輥的外周面上沿圓周方向和軸向形成以規(guī)定量的高度突出形成的多個突起而制成,其特征是所述突起由正向突起與反向突起構(gòu)成,該正向突起的立起方向與所述薄片傳送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同,該反向突起的立起方向與所述薄片傳送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在所述金屬制輥的軸向上相鄰地沿圓周方向形成2列以上的所述正向突起,在所述正向突起的所述軸向上相鄰地沿圓周方向形成所述反向突起。
另外,作為用于達成所述目的的方式之二的薄片傳送輥,其特征是在所述軸向上相鄰的所述正向突起及所述反向突起沿所述軸向及所述圓周方向具有規(guī)定的間隔地形成交錯狀。
另外,作為用于達成所述目的的方式之三的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比圓柱狀的金屬制輥的直徑尺寸小的間隔尺寸配設相互面對配置的第1、第2一對沖頭,在將所述輥部支撐在支撐臺上的狀態(tài)下,通過反復進行第1突起形成動作而在所述輥部的圓周面的圓周方向和軸向上形成多個突起,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是利用所述第1、第2沖頭的沖壓動作、和與該沖壓動作同步進行的使所述薄片傳送輥以規(guī)定的旋轉(zhuǎn)角度依次旋轉(zhuǎn)的旋轉(zhuǎn)動作來形成第1突起的動作;在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之后,通過進行第2突起形成動作,從而在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沿所述軸向相鄰的所述突起和突起之間的圓周方向上形成新的突起,所述第2突起形成動作,是在將所述薄片傳送輥沿所述軸向錯開規(guī)定尺寸的同時、進行與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相同的動作來形成第2突起的動作。
另外,作為用于達成所述目的的方式之四的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所述第1沖頭形成的所述突起由立起方向與所述金屬制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同地形成的正向突起構(gòu)成,利用所述第2沖頭形成的所述突起由立起方向與所述金屬制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地形成的反向突起構(gòu)成,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在沿所述軸向相鄰的狀態(tài)下,在所述圓周方向形成多個所述正向突起和所述反向突起,
在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沿所述軸向相鄰的所述正向突起和所述反向突起之間,沿所述圓周方向由所述第2突起動作形成新的所述正向突起或所述反向突起。
另外,作為用于達成所述目的的方式之五的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由所述第2突起動作新形成的所述正向突起或所述反向突起,相對于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所述正向突起或所述反向突起,在所述軸向及所述圓周方向上具有規(guī)定的間隔地形成交錯狀。
圖1是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側(cè)視圖。
圖3是說明本發(fā)明的記錄裝置的概略圖。
圖4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的圖。
圖5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的圖。
圖6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的圖。
圖7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的圖。
圖8是表示以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的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突起的排列的概略圖。
圖9是表示以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的第1、第2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突起的排列的概略圖。
圖10是說明使用了以往的薄片傳送輥的輸送機構(gòu)的圖。
圖11是說明以往的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的剖視圖。
圖12是說明以往的薄片傳送輥的問題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13是表示用以往的方法形成的突起的排列的概略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根據(jù)圖1~圖9對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進行說明。首先,圖1是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側(cè)視圖,圖3是說明本發(fā)明的記錄裝置的概略圖,圖4~圖7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的圖,圖8是表示以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突起的排列的概略圖,圖9是表示以第1、第2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突起的排列的概略圖。
首先,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1形成有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圓柱狀的輥部2、從該輥部2的兩個端部突出的旋轉(zhuǎn)軸部3。另外,在輥部2的圓周部上,沿箭頭A的圓周方向和箭頭B的軸向以規(guī)定高度突出形成多個突起4。
所述突起4由立起方向相互相反的正向突起5和反向突起6構(gòu)成,各個突起5、6的突出外周面,以由后述的第1、第2沖頭14、15的突出刃14b、15b壓接沖壓出的一面?zhèn)?上升面)5a、6a和與該一面?zhèn)?a、6a背對背地連接設置的另一面?zhèn)?b、6b,形成呈銳角狀突出的突起4的前端部。
另外,正向突起5的一面?zhèn)?a朝向輥部2的箭頭C的旋轉(zhuǎn)方向形成,反向突起6的一面?zhèn)?a朝向輥部2的箭頭D的反轉(zhuǎn)方向(在與正向突起5的一面?zhèn)?a相反的方向上)形成。
此外,正向突起5沿輥部2的軸向相鄰地在圓周方向上形成2列或2列以上。
另外,反向突起6沿正向突起5的軸向相鄰地在圓周方向上形成2列或2列以上。
所述2列以上的正向突起5與反向突起6,如圖9所示,在箭頭A的圓周方向及箭頭B的軸向上具有規(guī)定的間隔地形成交錯狀。
如果用例如熱轉(zhuǎn)印打印機說明使用了此種薄片傳送輥1的記錄裝置,則熱轉(zhuǎn)印打印機P如圖3所示,在薄片傳送輥1的輥部2上,沿與軸向平行的方向,配設由金屬制成的圓柱狀的壓輥8,該壓輥8被螺旋彈簧(未圖示)等彈性施力,從而可以壓接在輥部2的多個突起4上。
另外,在薄片傳送輥1的輥部2和壓輥8之間,例如壓接夾持有由印相紙等厚紙等制成的薄片9。所述薄片9在與壓輥8接觸側(cè)的一方的面上,由后述的記錄部10記錄所需的圖像。
另外,薄片9在與輥部2相面對一側(cè)的另一方的面上,被多個突起4扎刺,從而被夾緊在薄片傳送輥1上。
在該狀態(tài)下,通過使薄片傳送輥1沿箭頭C方向旋轉(zhuǎn),薄片9就可以不發(fā)生側(cè)滑地輸送至記錄部10。
所述記錄部10在輸送來的薄片9的上部配設由熱敏頭構(gòu)成的記錄頭11,在該熱敏頭11的下部側(cè)配設可自由旋轉(zhuǎn)的壓板輥(platen roller),從而構(gòu)成記錄部10。
另外,在記錄頭11和壓板輥12之間拉繞有墨帶13,該墨帶13在作為一方的面的圖示下面?zhèn)刃纬捎杏伤璧念伾瞥傻哪?,從而可以利用記錄頭11將墨熱轉(zhuǎn)印在薄片9上。
所述墨帶13的一端部被卷繞在卷繞軸(未圖示)上,另一個端部被卷繞在供給軸(未圖示)上,從而可以從圖示左側(cè)向右側(cè)方向卷繞。
利用此種熱轉(zhuǎn)印打印機P進行的向薄片9上的所需的圖像的記錄動作為,首先,使記錄頭11抬起,離開壓板輥12。
在該狀態(tài)下,沿箭頭C方向旋轉(zhuǎn)驅(qū)動薄片傳送輥1,將薄片9向記錄頭11和壓板輥12之間(圖示左方向)輸送。
這樣,就會將規(guī)定量的被多個突起4夾緊在薄片傳送輥1上的薄片9沿圖示左方向輸送。此時的薄片9在正向突起5的平面狀的一面?zhèn)?a上,被施加較大的輸送力,同時,在反向突起6的另一面?zhèn)?b上,也會被施加輸送力,從而被正向突起5和反向突起6兩者向圖示左方向輸送。
此外,當將規(guī)定量的薄片9向圖示左方向輸送時,使記錄頭11下降,將墨帶13壓接在位于壓板輥12上的薄片9上。
同時,根據(jù)印刷信息,選擇性地使記錄頭11的多個發(fā)熱元件(未圖示)發(fā)熱,同時,使薄片傳送輥1沿箭頭D方向旋轉(zhuǎn),將薄片9向圖示右方向牽引。
此時的薄片9在反向突起6的平面狀的一面?zhèn)?a上,被施加較大的輸送力,同時,在正向突起5的另一面?zhèn)?b上也被施加輸送力,從而被反向突起5和正向突起6兩者沿圖示右方向輸送。
這樣,在薄片9的一方的面上,墨帶13的墨被熱轉(zhuǎn)印,從而記錄下所需的圖像。其后,當使薄片傳送輥1再向箭頭D方向旋轉(zhuǎn)時,解除薄片傳送輥1和壓輥8的壓接,記錄后的薄片9被向熱轉(zhuǎn)印打印機P的外部排出。
另外,當在薄片9上記錄彩色圖像時,使用依次形成了不同顏色的墨的彩色用墨帶13,通過利用薄片傳送輥1的往復旋轉(zhuǎn),將薄片9往復輸送,重疊印刷墨帶13的不同顏色的墨,就可以在薄片9上記錄所需的彩色圖像。
另外,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1的制造方法如圖4所示,配設有可以放置薄片傳送輥1的與以往的技術(shù)中說明的例子相同的V字形的支撐臺28。
放置在所述支撐臺28上的薄片傳送輥1的長度方向的一個端部被步進馬達等旋轉(zhuǎn)驅(qū)動源(未圖示)支撐,從而能夠以規(guī)定的旋轉(zhuǎn)角度單位進行間歇旋轉(zhuǎn)驅(qū)動。
另外,在支撐臺28的上方,第1、第2沖頭14、15被安裝在沖頭夾具16上并被一體化配設。所述第1沖頭14如圖5所示,在平坦的端面部14a上,以規(guī)定的間距尺寸P并形成規(guī)定的高度的多個鋸齒狀的突出刃14b。
另外,第2沖頭15如圖7所示,將傳送輥1的輥部2夾在中間以間隔尺寸H與第1沖頭14相面對配置,且該間隔尺寸H小于薄片傳送輥1的輥部2的直徑尺寸,其形狀形成與第1沖頭14相同形狀的端面部15a和間距尺寸P的突出刃15b。
所述第1、第2沖頭14、15如圖7所示,將各個突出刃14b、15b以沿薄片傳送輥1的軸向錯開規(guī)定尺寸(P/2)的狀態(tài)支撐在沖頭夾具16上。
此外,如圖4所示,在支撐臺28上放置形成突起5、6前的薄片傳送輥1,同時,將一個端部支撐在步進馬達等旋轉(zhuǎn)驅(qū)動源(未圖示)上。此時的第1、第2沖頭14、15待機于在薄片傳送輥1上方規(guī)定尺寸的上升位置上。
其后,如圖6所示,利用使位于上升位置上的第1、第2沖頭14、15沿箭頭E方向下降規(guī)定的沖程的沖壓動作,在輥部2的相互面對的圓周面上的軸向上,以規(guī)定的間距尺寸P,沿箭頭B的軸向整齊排列形成多個正向突起5和反向突起6。
所述正向突起5和反向突起6沿輥部2的軸向錯開P/2而形成。
若進行該沖壓動作,則在使第1、第2沖頭14、15上升到上升位置的過程中,與該沖壓動作同步,使薄片傳送輥1沿箭頭C方向例如以12°間隔間歇旋轉(zhuǎn),通過反復該間歇旋轉(zhuǎn)動作與沖壓動作,使薄片傳送輥1旋轉(zhuǎn)1周。
于是,在輥部2的圓周面上,以間距尺寸P的間隔在圓周方向的列上沿軸向相鄰地同時形成30個正向突起5與反向突起6。
即,利用第1、第2的沖頭的沖壓動作、與以規(guī)定的旋轉(zhuǎn)角度依次使薄片傳送輥1旋轉(zhuǎn)的動作形成第1突起,由此通過反復如此第1突起的形成動作,而如圖8所示,在輥部2的外周面的圓周方向與軸方向上形成多個突起4。
另外,如圖8所示,反向突起6相對于正向突起5,例如其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錯開3°,并且軸方向的錯開尺寸形成為P/2。
在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后,如圖9所示,至少使薄片傳送輥1沿軸向錯開例如P/4,同時,使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錯開6°,通過反復進行與第1突起動作相同的第2突起形成動作,在以第1突起動作沿軸向相鄰地形成的正向突起5和反向突起6之間,沿圓周方向以12°間隔形成涂黑的正向突起5。
另外,在反向突起6和正向突起5之間,以12°間隔沿圓周方向形成涂黑的反向突起6。
這樣,以第1、第2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多個突起4,沿軸向相鄰地在圓周方向上形成2列正向突起5,與該正向突起5的軸向相鄰地沿圓周方向形成2列反向突起。
另外,由第2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正向突起5,與由第1突起動作形成的正向突起5,在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上錯開6°、同時,沿軸向錯開P/4的位置上。
另外,由第2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反向突起6也相同,與由第1突起動作形成的反向突起6,在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上錯開6°、同時,沿軸向錯開P/4的位置上。
即,輥部2的沿軸向相鄰的正向突起5及反向突起6在軸向及圓周方向上具有規(guī)定的間隔地形成交錯狀。
所以,沿軸向相鄰的正向突起5或反向突起6,如圖9所示,能夠以P/4的軸向的間隔、3°的旋轉(zhuǎn)方向的角度的間隔形成得很密。所以,可以增加扎刺要輸送的薄片9的每單位面積的突起4的數(shù)目,從而可以增大對輸送中的薄片9的夾緊力。
另外,形成突起4時的沖頭14、15由于不會像以往那樣與先前形成的突起4相干擾,因此可以將突起4的高度增大至所需的高度,從而可靠地夾緊薄片9。
所以,即使使記錄頭11下降,在記錄中的薄片9上加載較大的輸送載荷,也可以可靠地輸送薄片9,在薄片9上記錄高度精細的圖像。
而且,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說明中,雖然以沿軸向相鄰地形成2列正向突起5及反向突起6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采用形成3列或3列以上的正向突起5及反向突起6的設計。
即,正向突起5及反向突起6只要沿軸向相鄰而形成2列以上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旋轉(zhuǎn)方向上不將以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正向突起5和反向突起6錯開,而在軸向的同一條線上相鄰形成。
即,正向突起5和反向突起6也可以沿軸向的同一條線并排形成,從而不形成交錯狀。
另外,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1及其制造方法中,雖然相對于以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突起4、以第2突起形成動作沿軸向?qū)⒈∑瑐魉洼?錯開規(guī)定尺寸(P/4)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不錯開薄片傳送輥1,而使第1、第2沖頭14、15沿軸向錯開。
另外,雖然省略了圖示,但是,也可以由第1突起形成動作,沿正向突起5的軸向以P/3的尺寸相鄰地形成反向突起6,在反向突起6和正向突起5之間,在2P/3的尺寸間,由第2突起形成動作形成正向突起5。
如上所述,由于在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上形成的正向突起沿輥部的軸向相鄰地在圓周方向上形成2列以上,反向突起沿正向突起的軸向相鄰而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因此,即使將沿圓周方向相鄰的正向突起或反向突起的間隔拓寬至不會與沖頭干擾的尺寸,也可以增加扎刺薄片的每單位面積的突起的數(shù)目,從而可以可靠地夾緊薄片而進行沒有輸送偏移的高精度的輸送。
另外,由于沿軸向相鄰的正向突起和反向突起在軸向及圓周方向上具有規(guī)定的間隔而形成交錯狀,因此,可以使突起夾緊薄片的夾緊力分散,從而可以消除薄片輸送的不均而進行高精度的薄片輸送。
另外,本發(fā)明的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在第1突起形成動作之后,由于在至少將薄片傳送輥沿軸向錯開規(guī)定尺寸的同時,通過進行利用與第1突起形成動作相同的動作的第2突起形成動作,在由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沿軸向相鄰的突起和突起之間的圓周方向上,形成新的突起,因此,即使縮小新形成的突起的軸向的間距尺寸,也不會使沖頭與先前形成的突起相干擾。
所以就可以增加扎刺薄片的每單位面積的突起的數(shù)目,從而可以進行穩(wěn)定化的薄片輸送。
另外,因為由第1突起形成動作在沿軸向相鄰的狀態(tài)下沿圓周方向形成多個正向突起和反向突起,在用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正向突起和反向突起之間,由第2突起形成動作沿所述圓周方向新形成正向突起或所述反向突起,因此就可以增加扎刺薄片的每單位面積的突起的數(shù)目,從而可以進行穩(wěn)定化的薄片輸送。
另外,由第2突起形成動作新形成的正向突起或反向突起由于相對于用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正向突起或反向突起形成交錯狀,因此可以使突起夾緊薄片的夾緊力分散,從而可以消除薄片輸送的不均而進行高精度的薄片輸送。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薄片傳送輥,通過對所述金屬制輥進行塑性加工在圓柱狀的金屬制輥的外周面上沿圓周方向和軸向形成以規(guī)定量的高度突出形成的多個突起而制成,其特征是所述突起由正向突起與反向突起構(gòu)成,該正向突起的立起方向與所述薄片傳送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同,該反向突起的立起方向與所述薄片傳送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在所述金屬制輥的軸向上相鄰地沿圓周方向形成2列以上的所述正向突起,在所述正向突起的所述軸向上相鄰地沿圓周方向形成所述反向突起。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傳送輥,其特征是在所述軸向上相鄰的所述正向突起及所述反向突起沿所述軸向及所述圓周方向具有規(guī)定的間隔地形成交錯狀。
3.一種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以比圓柱狀的金屬制輥的直徑尺寸小的間隔尺寸配設相互面對配置的第1、第2一對沖頭,在將所述輥部支撐在支撐臺上的狀態(tài)下,通過反復進行第1突起形成動作而在所述輥部的圓周面的圓周方向和軸向上形成多個突起,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是利用所述第1、第2沖頭的沖壓動作、和與該沖壓動作同步進行的使所述薄片傳送輥以規(guī)定的旋轉(zhuǎn)角度依次旋轉(zhuǎn)的旋轉(zhuǎn)動作來形成第1突起的動作;在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之后,通過進行第2突起形成動作,從而在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沿所述軸向相鄰的所述突起和突起之間的圓周方向上形成新的突起,所述第2突起形成動作,是在將所述薄片傳送輥沿所述軸向錯開規(guī)定尺寸的同時、進行與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相同的動作來形成第2突起的動作。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所述第1沖頭形成的所述突起由立起方向與所述金屬制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同地形成的正向突起構(gòu)成,利用所述第2沖頭形成的所述突起由立起方向與所述金屬制輥的旋轉(zhuǎn)方向相反地形成的反向突起構(gòu)成,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在沿所述軸向相鄰的狀態(tài)下,在所述圓周方向形成多個所述正向突起和所述反向突起,在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沿所述軸向相鄰的所述正向突起和所述反向突起之間,沿所述圓周方向由所述第2突起動作形成新的所述正向突起或所述反向突起。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傳送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由所述第2突起動作新形成的所述正向突起或所述反向突起,相對于由所述第1突起形成動作來形成的所述正向突起或所述反向突起,在所述軸向及所述圓周方向上具有規(guī)定的間隔地形成交錯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薄片傳送輥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在外周面上的突起(4)由立起方向朝向輥部(2)的旋轉(zhuǎn)方向形成的正向突起(5)、和沿與正向突起5的面?zhèn)认喾捶较蛐纬傻姆聪蛲黄?6)構(gòu)成,正向突起(5)沿輥部(2)的箭頭(B)的軸向相鄰地沿箭頭(A)的圓周方向形成2列以上,反向突起(6)沿正向突起的軸向相鄰地沿圓周方向形成。利用本發(fā)明,即使增大多個突起的高度,或者縮小旋轉(zhuǎn)方向的突起和突起的角度(α),也可以消除突起形成時的沖頭的干擾,從而可以提高薄片輸送時的夾緊力。
文檔編號B41J13/076GK1572690SQ2004100592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上田一雄, 高橋久士, 堀內(nèi)秀氏, 稻田裕二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