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窗貼保護膜,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
背景技術(shù):
目前普通汽車中車窗方面用的玻璃均為普通的光學玻璃,具有優(yōu)秀的透光性,有利于駕駛員觀察路面和交通情況。但是由于實際駕駛環(huán)境復雜,多有日光、來往車輛的遠、近光燈產(chǎn)生的逆光或其他視線干擾;再加上日光長期直射車內(nèi)會對車內(nèi)部件產(chǎn)生老化或損壞。另外,當汽車內(nèi)外溫差較大時,一般窗貼膜表面會結(jié)霧,嚴重影響到到駕駛員的視野;其次,現(xiàn)有窗貼保護膜中離型劑涂層與淋膜層之間附著力差,當離型紙與涂覆有高粘度粘合劑的貼膜貼附時,容易導致離型紙上的離型劑涂層被粘附力更大的粘合劑帶走,從而在貼膜的局部表面形成難以清理掉的離型劑涂層區(qū)域,破壞了貼膜整體的純凈、一致性。這些汽車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效果上均有各種不足和差強人意的地方。因此,需要一種貼在汽車車窗表面、能夠在盡量減小車窗,尤其是正面車窗保證透光性的前提下,能夠起防止表面結(jié)霧,同時還能隔熱、防爆的作用。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此汽車窗貼保護膜能夠起防止表面結(jié)霧,也有利于將電鍍金屬層可以反射和阻隔太陽光線和可見光的紅外線,隔熱效果顯著;其次,也解決了離型紙的淋膜層與離型劑涂層結(jié)合力不高的技術(shù)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包括安全基材層和隔熱層,此安全基材層上表面涂覆一防霧抗刮層,此安全基材層下表面通過防紫外線膠粘層與一隔熱層粘合,此隔熱層由PET薄膜層和PET薄膜層上表面的金屬層組成,所述隔熱層下表面通過感壓式粘膠層與一離型膜粘合連接;所述離型膜包括上表面分別涂覆有霧面抗靜電涂層的薄膜層和下表面淋膜有PE膜的原紙層,此薄膜層和原紙層通過一膠粘劑層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另一表面涂覆有離型劑涂層。上述技術(shù)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屬層為金層、銀層、銅層、鋁層和鈦層中任一種。2.上述方案中,所述安全基材層的厚度為2(Γ25μπι;所述隔熱層的厚度為40 55 μ m03.上述方案中,所述安全基材層為PET基材層或者PBT基材層。4.上述方案中,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與離型劑涂層接觸的表面具有若干個凹槽,此凹槽深度為0.5 Ιμπι。由于上述技術(shù)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其安全基材層下表面通過防紫外線膠粘層與一隔熱層粘合,此隔熱層由PET薄膜層和PET薄膜層上表面的金屬層組成,既有利于將電鍍金屬層可以反射和阻隔太陽光線和可見光的紅外線,隔熱效果顯著,又能更好的保護電鍍金屬層,防止金屬氧化,提高了產(chǎn)品的壽命,從而可適用于要求更高的場所;其次,在具有大的溫度差異和大的濕度差異的交界處玻璃表面上可避免出現(xiàn)冷凝和起霧,保證了透光性的前提下,起到了防止表面結(jié)霧功能;再次,其離型膜中霧面抗靜電涂層與離型劑涂層接觸的表面具有若干均勻凹凸結(jié)構(gòu),然后在此霧面抗靜電涂層表面涂布硅離型劑涂層,硅離型劑涂層的底面在液態(tài)下滲入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表面的凹缺處,硅離型劑涂層在凝固后通過凹缺與霧面抗靜電涂層固定相連,因此,結(jié)合力更加牢固、可靠,而且還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霧面涂層的粗糙度,來自由調(diào)整硅離型劑涂層與離型紙原紙之間剝離力的大小。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結(jié)構(gòu)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車窗貼保護膜中離型膜結(jié)構(gòu)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安全基材層;2、隔熱層;3、防霧抗刮層;4、隔熱層;41、PET薄膜層;42、金屬層;5、感壓式粘膠層;6、離型膜;61、霧面抗靜電涂層;62、薄膜層;63、PE膜;64、原紙層;65、膠粘劑層;66、離型劑涂層;67、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一種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包括安全基材層I和隔熱層2,此安全基材層I上表面涂覆一防霧抗刮層3,此安全基材層I下表面通過防紫外線膠粘層4與一隔熱層2粘合,此隔熱層2由PET薄膜層21和PET薄膜層21上表面的金屬層22組成,所述隔熱層2下表面通過感壓式粘膠層5與一離型膜6粘合連接;
所述離型膜6包括上表面分別涂覆有霧面抗靜電涂層61的薄膜層62和下表面淋膜有PE膜63的原紙層64,此薄膜層62和原紙層64通過一膠粘劑層65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61另一表面涂覆有離型劑涂層66。上述霧面抗靜電涂層41與離型劑涂層46接觸的表面具有若干個凹槽47,此凹槽47深度為0.5 I μ m。上述金屬層22為鋁層,上述安全基材層I的厚度為22 μ m ;所述隔熱層2的厚度為 45 μ m0 上述安全基材層I為PET基材層。實施例2:—種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包括安全基材層I和隔熱層2,此安全基材層I上表面涂覆一防霧抗刮層3,此安全基材層I下表面通過防紫外線膠粘層4與一隔熱層2粘合,此隔熱層2由PET薄膜層21和PET薄膜層21上表面的金屬層22組成,所述隔熱層2下表面通過感壓式粘膠層5與一離型膜6粘合連接;所述離型膜6包括上表面分別涂覆有霧面抗靜電涂層61的薄膜層62和下表面淋膜有PE膜63的原紙層64,此薄膜層62和原紙層64通過一膠粘劑層65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61另一表面涂覆有離型劑涂層66。上述霧面抗靜電涂層41與離型劑涂層46接觸的表面具有若干個凹槽47,此凹槽47深度為0.5 I μ m。上述金屬層22為銀層,上述安全基材層I的厚度為25 μ m ;所述隔熱層2的厚度為 50 μ m。上述安全基材層I為PBT基材層。采用上述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時,其安全基材層下表面通過防紫外線膠粘層與一隔熱層粘合,此隔熱層由PET薄膜層和PET薄膜層上表面的金屬層組成,既有利于將電鍍金屬層可以反射和阻隔太陽光線和可見光的紅外線,隔熱效果顯著,又能更好的保護電鍍金屬層,防止金屬氧化,提高了產(chǎn)品的壽命,從而可適用于要求更高的場所;其次,在具有大的溫度差異和大的濕度差異的交界處玻璃表面上可避免出現(xiàn)冷凝和起霧,保證了透光性的前提下,起到了防止表面結(jié)霧功能;再次,其離型膜中霧面抗靜電涂層與離型劑涂層接觸的表面具有若干均勻凹凸結(jié)構(gòu),然后在此霧面抗靜電涂層表面涂布硅離型劑涂層,硅離型劑涂層的底面在液態(tài)下滲入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表面的凹缺處,硅離型劑涂層在凝固后通過凹缺與霧面抗靜電涂層固定相連,因此,結(jié)合力更加牢固、可靠,而且還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霧面涂層的粗糙度,來自由調(diào)整硅離型劑涂層與離型紙原紙之間剝離力的大小。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構(gòu)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shù)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基材層(I)和隔熱層(2),此安全基材層(I)上表面涂覆一防霧抗刮層(3),此安全基材層(I)下表面通過防紫外線膠粘層(4)與所述隔熱層(2)粘合,此隔熱層(2)由PET薄膜層(21)和PET薄膜層(21)上表面的金屬層(22)組成,所述隔熱層(2)下表面通過感壓式粘膠層(5)與一離型膜(6)粘合連接; 所述離型膜(6)包括上表面分別涂覆有霧面抗靜電涂層(61)的薄膜層(62)和下表面淋膜有PE膜(63)的原紙層(64),此薄膜層(62)和原紙層(64)通過一膠粘劑層(65)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61)另一表面涂覆有離型劑涂層(66 )。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22)為金層、銀層、銅層、鋁層和鈦層中任一種。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41)與離型劑涂層(46)接觸的表面具有若干個凹槽(47),此凹槽(47)深度為0.5 I μ m。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f3所述的任一項汽車窗貼保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基材層(I)的厚度為20 25 μ m ;所述隔熱層(2)的厚度為40 55 μ m。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f3所述的任一項汽車窗貼保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基材層(I)為PET基材層或者PBT基材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具有防霧功能的汽車窗貼保護膜,包括安全基材層和隔熱層,此安全基材層上表面涂覆一防霧抗刮層,此安全基材層下表面通過防紫外線膠粘層與一隔熱層粘合,此隔熱層由PET薄膜層和PET薄膜層上表面的金屬層組成,所述隔熱層下表面通過感壓式粘膠層與一離型膜粘合連接;所述離型膜包括上表面分別涂覆有霧面抗靜電涂層的薄膜層和下表面淋膜有PE膜的原紙層,此薄膜層和原紙層通過一膠粘劑層粘接;所述霧面抗靜電涂層另一表面涂覆有離型劑涂層。本實用新型能夠起防止表面結(jié)霧,也有利于將電鍍金屬層可以反射和阻隔太陽光線和可見光的紅外線,隔熱效果顯著,也解決了離型紙的淋膜層與離型劑涂層結(jié)合力不高的技術(shù)問題。
文檔編號B32B15/04GK203093209SQ2012207395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金闖, 張慶杰 申請人: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