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消防設備,具體的講,涉及一種新型消防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在應對火災方面已經取得長足的進展,但同時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人口的持續(xù)增長,我國火災的發(fā)生數(shù)量,造成的損失依舊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人們消防意識的單薄,在家庭電器和廚房用品的使用過程中, 往往會造成火災,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 及時撲救,則會給人們的使命健康和財產帶來重大損失,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 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是必須的。 而利用水進行滅火是一種經濟且已取得的消防材料。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家用消防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消防設備,幫助進行火災消防。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發(fā)明目的:
一種新型消防設備,包括第二電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槽蓋與主動齒輪連接,所述第二電機通過電機架固定在所述槽蓋上,所述主動齒輪置于齒輪槽內,所述齒輪槽內設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所述從動齒輪下部與轉軸的一端固接,所述轉軸通過軸承與所述齒輪槽的底部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固接鉸接夾板,所述鉸接夾板通過鉸接軸與連接桿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固接有高壓泵,所述高壓泵下部連接有噴頭,所述高壓泵另一側連接有水管,所述鉸接軸的一端固接有蝸輪,所述蝸輪與蝸桿嚙合,所述蝸桿的一端通過筒型軸承與擋板連接,所述擋板固接在所述鉸接夾板上,所述蝸桿的另一端通過聯(lián)軸器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一電機通過電機撐板固定在所述鉸接夾板上,所述槽蓋固定在所述齒輪槽上部。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水管端部設有管接頭。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齒輪槽的兩側固接有兩個固定夾板,每個所述固定夾板上均設有固定螺栓。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是發(fā)明可通過第二電機帶動主動齒輪轉動,從而帶動從動齒輪轉動,從動齒輪帶動轉軸轉動,因此可將高壓泵調節(jié)到任意豎直平面內,同時第一電機可帶動蝸桿旋轉,進而帶動蝸輪轉動,因此可通過第一電機的正反轉調節(jié)噴頭在任意豎直平面內的角度,因此可實現(xiàn)噴頭在空間內的任意位置的調整,可第一時間對準火源,實現(xiàn)精準滅火,本裝置結構簡單,滅火效果較好,便于安裝,適合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從動齒輪下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連接桿和高壓泵的示意圖。
圖中,1-齒輪槽、101-槽蓋、2-固定夾板、201-固定螺栓、3-轉軸、4-鉸接夾板、5-連接桿、6-高壓泵、7-噴頭、8-管接頭、9-水管、10-第一電機、11-主動齒輪、12-從動齒輪、13-電機架、14-第二電機、15-軸承、16-電機撐板、17-蝸輪、18-蝸桿、19-筒型軸承、20-擋板、21-鉸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包括第二電機14,所述第二電機14的輸出軸穿過槽蓋101與主動齒輪11連接,所述第二電機14通過電機架13固定在所述槽蓋101上,所述主動齒輪11置于齒輪槽1內,所述齒輪槽1內設有從動齒輪12,所述從動齒輪12與所述主動齒輪11嚙合,所述從動齒輪12下部與轉軸3的一端固接,所述轉軸3通過軸承15與所述齒輪槽1的底部連接,所述轉軸3的另一端固接鉸接夾板4,所述鉸接夾板4通過鉸接軸21與連接桿5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接桿5的另一端固接有高壓泵6,所述高壓泵6下部連接有噴頭7,所述高壓泵6另一側連接有水管9,所述鉸接軸21的一端固接有蝸輪17,所述蝸輪17與蝸桿18嚙合,所述蝸桿18的一端通過筒型軸承19與擋板20連接,所述擋板20固接在所述鉸接夾板4上,所述蝸桿17的另一端通過聯(lián)軸器(圖中未示出)與第一電機10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0通過電機撐板16固定在所述鉸接夾板4上,所述槽蓋101固定在所述齒輪槽1上部。
所述第一電機10和所述第二電機14均采用金力牌的型號為JL-60KTYZ02齒輪減速同步電機。
所述水管9端部設有管接頭8,管接頭8用與連接外部導水管。
所述齒輪槽1的兩側固接有兩個固定夾板2,每個所述固定夾板2上均設有固定螺栓201。
使用時,先將本設備通過固定夾板2固定在室頂上,當發(fā)生火災時,可通過第二電機14帶動主動齒輪11轉動,從而帶動從動齒輪12轉動,從動齒輪12帶動轉軸3轉動,因此可將高壓泵6調節(jié)到任意豎直平面內,同時第一電機10可帶動蝸桿18旋轉,進而帶動蝸輪17轉動,因此可通過第一電機10的正反轉調節(jié)噴頭7在任意豎直平面內的角度,因此可實現(xiàn)噴頭7在空間內的任意位置的調整,可第一時間對準火源,實現(xiàn)精準滅火,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