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體儲罐防火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罐區(qū)防火堤。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受到國際油價的持續(xù)震蕩的影響,我國大力推進了儲備油庫的建設;油庫的建成雖然能提高企業(yè)的抗風險能力,但是由于其生產運行對安全、環(huán)保的要求高,一直是各級政府及企業(yè)重點的監(jiān)控對象。油庫中監(jiān)控的重點為儲油罐,而儲油罐的防火堤則是確保油庫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堤是在油罐和其他液態(tài)危險品儲罐發(fā)生泄漏事故時,防止液體外流和火勢蔓延的構筑物;目前國內的防火堤一般都是砌體結構或者鋼筋混凝土結構;油庫地區(qū)還需要有電纜系統,而傳統的方式一般將電纜系統埋藏在防火附近(放置在電纜溝或電纜橋架中或埋藏在土層中),這樣不僅造成了空間占用過多,而且很容易造成在開挖過程中挖斷電纜或者在地面沉降過程中造成電纜的拉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罐區(qū)防火堤,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罐區(qū)防火堤,包括防火堤基座、外層防火泥、預制防火磚、電纜存儲槽和防火蓋板;所述防火堤基座的上側設置有預制防火磚,所述預制防火磚內部設置有電纜存儲槽,電纜存儲槽內存放置有電纜;所述預制防火磚的頂端設置有防火蓋板;所述預制防火磚、防火堤基座和防火蓋板外側均設置有外層防火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火堤基座火堤基座呈梯形或垂直形,防火堤基座采用混凝土結構或磚砌結構的一種。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預制防火磚的寬度與防火堤基座的頂端寬度一致。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火蓋板的寬度大于電纜存儲槽的寬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通過在防火堤基座上設置預制防火磚,并在預制防火磚內設置電纜存儲槽,將儲罐庫區(qū)的防火堤系統與電纜系統整合在一起不僅節(jié)約了儲罐庫區(qū)內構筑物的占用空間;而且增加了電纜系統的安全性能,避免了電纜埋地容易挖斷或沉降拉斷的危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罐區(qū)防火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火堤基座,2-外層防火泥,3-預制防火磚,4-電纜存儲槽,5-防火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新型罐區(qū)防火堤,包括防火堤基座1、外層防火泥2、預制防火磚3、電纜存儲槽4和防火蓋板5;所述防火堤基座1呈梯形,防火堤基座1采用混凝土結構或磚砌結構的一種;所述防火堤基座1的上側設置有預制防火磚3,所述預制防火磚3內部設置有電纜存儲槽4,電纜存儲槽4內存放有電纜,所述預制防火磚3的高度可以根據電纜存儲槽4內存儲電纜的數量調節(jié),一般預制防火磚3的高度設定為30CM左右;所述預制防火磚3的頂端設置有防火蓋板5,所述防火蓋板5的寬度大于電纜存儲槽4的寬度;所述預制防火磚3的寬度與防火堤基座1的頂端寬度一致;所述預制防火磚3、防火堤基座1和防火蓋板5外側均設置有外層防火泥2。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
將防火堤基座1采用混凝土結構或磚砌結構制作完成,然后將預制防火磚3放置于防火堤基座1的頂部,然后將電纜放置在預制防火磚3內部的電纜存儲槽4內,在預制防火磚3的頂端加蓋防火蓋板5然后對預制防火磚3、防火堤基座1和防火蓋板5組成的整體結構的外側進行外層防火泥2的密封砌筑。
本發(fā)明通過在防火堤基座上設置預制防火磚,并在預制防火磚內設置電纜存儲槽,將儲罐庫區(qū)的防火堤系統與電纜系統整合在一起不僅節(jié)約了儲罐庫區(qū)內構筑物的占用空間;而且增加了電纜系統的安全性能,避免了電纜埋地容易挖斷或沉降拉斷的危害。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