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下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下降器,尤其涉及ー種以人體自身重量為重力、通過手工控制的下降器。
背景技術:
在《建筑物外墻清洗作業(yè)座板式單人吊具安全技術規(guī)范》中,現(xiàn)今下降器的種類包括棒式、多板式、8字環(huán)式和卸扣式。采用8字環(huán)式下降器或卸扣式下降器時,操作人員在降落時必須將自由端的繩子往上提起;當繩子長度很長時重力很大,有時甚至出現(xiàn)提不動繩子的問題,給施工和操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另外,卸扣式下降器由于存在ー些安全問題,目前已不提倡使用。棒式雖然很安全,但在實際使用中,操作人員在下降時操作也很不方便;使用吋,操作人員將工作繩自由端繞在下滑繩口中可以鎖定下降器,將工作繩從下滑繩口中解開則可實現(xiàn)下降,但在解開時應注意向下拉住工作繩以防止突然下降;這樣的操作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即使8字環(huán)式下降器在操作上也存在不方便的問題,人們還是愿意選擇它。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棒式下降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棒式下降器,通過設置由人手控制上、下滑行的壓繩件,當壓繩件向上滑行后對芯軸上的繞繩進行擠壓,繞繩摩擦力増大,人體停止下降;當壓繩件向下滑行時繞繩不再被壓緊,繞繩摩擦力降低,人體下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下降器,不但可以作為建筑物外墻清潔、裝修等施工時的懸吊工具,還可以作為建筑物消防救生、搶險或高空救生、作業(yè)時懸吊工具,還可作為人員空降時的專用設備。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下降器,由芯軸和外套筒組合而成,所述芯軸上設置有上端頭,芯軸下端設置有下吊鉤ロ,上端頭上設置有上滑繩ロ,在上端頭上還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套ロ、固定ロ,工作繩通過固定端固定在高處、經芯軸上端頭的上滑繩ロ進入纏繞在芯軸上形成繞繩然后下垂至低處,外套筒套接在芯軸的上端頭上并通過所述定位件與固定ロ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人體固定在芯軸的下吊鉤口上,其特征是,所述芯軸上位于繞繩的下側設置有套接在外套筒中、具有軸孔、沿芯軸上下滑行的壓繩件,所述壓繩件具有從外套筒中露出并供人手抓握的部位,并且在所述壓繩件的下側設置有弾性件,所述彈性件一端固定在芯軸上、另一端壓緊壓繩件。在下降器上纏繞工作繩時,可以根據人體的重量來纏繞工作繩,首先將壓繩件向下壓、在壓繩件上側留出繞繩空間、接著在芯軸上纏繞工作繩形成繞繩、再松開壓繩件,在弾性件的作用下壓繩件將繞繩壓緊、最后將外套筒套接在上端頭與壓繩件上(或是先將壓繩件向下壓、在壓繩件上側留出繞繩空間、接著在芯軸上纏繞工作繩形成繞繩、再將外套筒套接在上端頭與壓繩件上、最后松開壓繩件、在弾性件的作用下壓繩件向上滑行將繞繩壓緊),外套筒與芯軸通過定位件與固定ロ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工作繩自由端從外套筒的套ロ下垂至低處。進行懸吊時,將人體固定在下降器的下吊鉤口上,人手握住壓繩件的抓握部位向下拉,此時,人體將有一部份重力施加在壓繩件上,壓繩件向下滑行使繞繩不再被壓緊,繞繩摩擦力降低,人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當人手停上向下拉壓繩件時,在弾性件的作用下壓繩件向上滑行恢復對繞繩的壓緊,繞繩摩擦力増大,人體停止下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在所述壓繩件上設置有供人手抓握的防滑套。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在所述壓繩件上供人手抓握的部位呈喇叭形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在所述壓繩件上設置有手拉件。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所述設置在上端頭上的定位件具有ー個斜面。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在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將外套筒箍緊的束帯,在所述束帶上設置有扣件。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所述壓繩件呈倒立的具有桶腔的桶狀結構,壓繩件套接在芯軸上,壓繩件的軸孔上設置有缺ロ,所述彈性件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彈性件置于壓繩件桶腔中,所述固定件套接在桶腔內壁上并固定在芯軸上,在所述芯軸上設置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可以通過壓繩件軸孔上的缺ロ,所述卡位件與缺ロ錯位時壓繩件被固定,所述卡位件與缺ロ對齊時壓繩件被釋放向上滑行并壓緊繞繩。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在所述壓繩件的桶腔內壁下端上設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下側,所述固定件與限位件接觸時阻礙壓繩件向上滑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在所述外套筒與壓繩件的外表面上分別標注有指示芯軸卡位件與壓繩件軸孔缺ロ互相對齊的標志;在所述外套筒上還標注有指示所述固定ロ水平位置的標志。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所述彈性件一端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固定件固定在芯軸上,所述壓繩件為螺紋配合可伸縮的組合件,所述螺紋組合件由母件和栓件構成,所述栓件上具有與外套筒套ロ互相卡合的卡ロ件,所述彈性件套接在栓件外側并壓緊母件,轉動母件時栓件將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為所述彈性件一端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芯軸上設置有螺紋,所述固定件上設置有螺紋,所述固定件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芯軸上,在所述壓繩件上設置有與外套筒套ロ互相卡合的卡ロ件。同時,本發(fā)明還提出ー種下降器,由芯軸和外套筒組合而成,所述芯軸上設置有上端頭,芯軸下端設置有下吊鉤ロ,上端頭上設置有上滑繩ロ,在上端頭上還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套ロ、固定ロ,工作繩通過固定端固定在高處、經芯軸上端頭的上滑繩ロ進入纏繞在芯軸上形成繞繩然后下垂至低處,外套筒套接在芯軸的上端頭上并通過所述定位件與固定ロ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人體固定在芯軸的下吊鉤口上,其特征是,所述芯軸上位于繞繩的下側設置有套接在外套筒中、具有軸孔、沿芯軸上下滑行的壓繩件,并且設置有控制壓繩件上、下滑動的搖桿組件,所述搖桿組件主要包括搖桿、連接搖桿與壓繩件的連桿、支座以及第ー支軸、第二支軸、第三支軸,所述支座固定在芯軸上,所述連桿與搖桿通過第一支軸連接,所述連桿與壓繩件通過第二支軸連接,所述搖桿以第三支軸為支點搖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只需用手操作下降器上的壓繩件,使其向下或向上滑動,人體就可以實現(xiàn)下降或停止下降;操作簡單,既安全又方便。
圖I、圖2、圖3、圖4、圖5、圖6、圖7為現(xiàn)有棒式下降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I、圖2、圖7為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圖4、圖5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為外部立體圖,圖2、圖7為使用時工作繩的繞繩圖。圖8、圖9、圖10、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8、圖9、圖10為平面圖結構示意圖,圖11為外部立體圖。圖12、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6、圖17圖、圖18、圖19、圖20、圖21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6、圖17為平面結構示意圖,圖18、圖19、圖20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1為外立體圖。圖22、圖23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2為平面圖,圖23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4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5、圖26圖、圖27、圖28為本實用新型第八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5、圖26為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7、圖28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9、圖30、圖31為本實用新型第九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9、圖30為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1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2、圖33、圖34、圖35為本實用新型第十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32、圖33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4、圖35為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6、圖37、圖38為本實用新型第i^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9、圖40、圖41、圖42為本實用新型第十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芯軸,I. Ia上端頭,I. Ial上滑繩ロ,I. Ia2定位件,I. Ia2. I定位件斜面,I. Ib下端頭,I. Ibl下滑繩ロ,I. 2a上吊鉤ロ,I. 2b下吊鉤ロ,I. 3卡位件,I. 4外螺紋;2.外套筒,2. I套ロ,2. 2固定ロ,2. 3. I第一對齊標志,2. 3. 2第二對齊標志,2. 4束帯,2. 4. I扣件;3.工作繩,3. I工作繩固定端,3. 2繞繩,3. 3工作繩自由端;4.人體;5.壓繩件,5. I軸孔,5. 2抓握部位,5. 3防滑套,5. 4喇叭形抓握部位,5. 5拉件,
5.6桶腔,5. 7缺ロ,5. 8限位件,5. 9第三對齊標志,5a母件,5b栓件,5al內螺紋、5bl外螺紋,5b2卡ロ件。6.彈性件;7.固定件,7. I內螺紋;8.搖桿組件,8. I搖桿,8. 2連桿,8. 3支座,8. 4a第一支軸,8. 4b第二支軸,8. 4c第三支軸。
具體實施方式
圖I、圖2、圖3、圖4、圖5、圖6、圖7為現(xiàn)有棒式下降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I、圖2、圖7為平面圖結構示意圖,圖3、圖4、圖5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為外部立體圖,圖
2、圖7為使用時工作繩的繞繩圖。圖中顯示,現(xiàn)有棒式下降器,由芯軸I和外套筒2組合而成,所述芯軸I上設置有上端頭I. la、下端頭I. lb,芯軸I兩端設置有上吊鉤ロ I. 2a、下吊鉤ロ I. 2b,上端頭I. la、下端頭I. Ib上分別設置有上滑繩ロ I. lal、下滑繩ロ I. lbl,在上端頭I. Ia上還設置有外套筒2的定位件I . Ia2,所述外套筒2上設置有套ロ 2. I、固定ロ
2.2,工作繩3通過固定端3. I固定在高處、經芯軸I上端頭I. Ia的上滑繩ロ I. Ial進入纏繞在芯軸I上形成繞繩3. 2然后從下端頭I. Ib的下滑繩ロ I. Ibl下垂至低處,外套筒2套接在芯軸的上、下端頭上并通過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之間的配合固定,人體4固定在芯軸I的下吊鉤ロ I. 2b上。圖2為現(xiàn)有棒式下降器的ー種繞繩圖,圖中顯示,繩子通過固定端3. I固定在高處,然后直接進入上滑繩ロ I. Ial纏繞在芯軸I上。圖7為現(xiàn)有棒式下降器的另ー種繞繩圖,圖中顯示,繩子通過固定端3. I固定在高處,然后穿過上吊鉤ロ I. 2a、進入上滑繩ロ
I.Ial再纏繞在芯軸I上。圖2的纏繩方法很方便,由于工作繩不穿過上吊鉤ロ I. 2a而是直接進入上滑繩ロ I. lal,因此下降器可以在工作繩的任何位置上纏繞工作繩,給搶險救生或高空作業(yè)帶來方便。圖7的纏繞方法給繞繩造成一定的麻煩,因為繩子的另ー個端頭必須從上吊鉤ロ I. 2a中穿過。圖中顯示,在現(xiàn)有技術中,棒式下降器的芯軸I與上端頭I. la、下端頭I. Ib是一體式地澆鑄或焊接固定在一起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纏繞在下降器芯軸I上的繞繩3. 2所產生的摩擦力來控制下降器的下降速度,可根據人體4重量的大小來選擇繞繩3. 2的圈數,在芯軸I上纏繞工作繩之后再套上外套筒2,即可懸吊進行消防逃生、搶險、建筑物外墻清洗或由上向下運送物件等工作。使用時,操作人員將工作繩自由端3.3繞在下滑繩ロ l.lbl中可以鎖定下降器,將工作繩3. 3從下滑繩ロ I. Ibl中解開則可實現(xiàn)下降,但在解開時應注意向下拉住工作繩以防止突然下降;這樣的操作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即使8字環(huán)式下降器在操作上也存在不方便的問題,人們還是愿意選擇它。圖8、圖9、圖10、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8、圖9、圖10為平面圖,圖11為外部立體圖。圖8、圖9、圖11中顯示,下降器由芯軸I和外套筒2組合而成,所述芯軸I上設置有上端頭I. la,芯軸I下端設置有下吊鉤ロ I. 2b,上端頭I. Ia上設置有上滑繩ロ I. lal,在上端頭I. Ia上還設置有定位件I. Ia2,所述外套筒2上設置有套ロ 2. I、固定ロ 2. 2,工作繩3通過固定端3. I固定在高處、經芯軸I上端頭I. Ia的上滑繩ロ I. Ial進入纏繞在芯軸I上形成繞繩3. 2然后從外套筒2的套ロ 2. I下垂至低處,夕卜套筒2套接在芯軸I的上端頭上并通過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人體4固定在芯軸I的下吊鉤ロ I. 2b上。其特征是,所述芯軸I位于繞繩3. 2的下側設置有套接在外套筒2中、具有軸孔5. I、沿芯軸I上下滑行的壓繩件5,所述壓繩件5具有從外套筒2中露出并供人手抓握部位5. 2,并且在所述壓繩件5的下側設置有弾性件6,所述彈性件6 —端固定在芯軸I上、另一端壓緊壓繩件5。圖中顯示,與現(xiàn)有技術不同的是,在現(xiàn)有技術中,上端頭I. la、下端頭I. Ib與芯軸I是一體式澆鑄或焊接固定在一起;而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中,上端頭I. Ia與芯軸是固定在一起的,壓繩件5是套接在外套筒2的里面,但壓繩件5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可以在人手的控制下沿芯軸I做上、下滑行的,壓繩件5下側設置有弾性件6,弾性件6使壓繩件5對繞繩3. 2形成擠壓。圖9為工作繩3纏繞的示意圖,圖9、圖11中顯示,在下降器芯軸上纏繞工作繩時,應根據人體重量的大小在芯軸上纏繞繞繩3. 2,先將壓繩件5向下壓、在壓繩件5上側留出繞繩空間、接著在芯軸I上纏繞工作繩形成繞繩3. 2、再松開壓繩件5,在弾性件6的作用下壓繩件5向上滑行將繞繩3. 2壓緊、最后將外套筒2的套ロ 2. I與定位件I. Ia2互相對齊并將外套筒2套接在上端頭I. Ia與壓繩件5上(或是先將壓繩件5向下壓、在壓繩件5上側留出繞繩空間、接著在芯軸I上纏繞工作繩形成繞繩3. 2、再將外套筒2套接在上端頭I. Ia與壓繩件5上、最后松開壓繩件5,在弾性件6的作用下壓繩件5向上滑行將繞繩
3.2壓緊),轉動外套筒2使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卡合,外套筒2與芯軸I通過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工作繩自由端3. 3從外套筒2的套ロ 2. 2下垂至低處。圖10為壓繩件5在彈性件6的作用下將繞繩3. 2壓緊的結構示意圖。從圖11的立體圖直觀看出,工作繩3通過固定端3. I固定在高處、經芯軸I上端頭I. Ia的上滑繩ロ I. Ial進入纏繞在芯軸I上形成繞繩3. 2然后從外套筒2的套ロ 2. I下垂至低處。在第一個實施例中,進行懸吊時,將人體4固定在下降器的下吊鉤ロ I. 2b上;當需要下降時,人手握住壓繩件5的抓握部位5. 2井向下拉,此時,人體將有一部份重力施加在壓繩件5上,壓繩件5向下滑行使繞繩3. 2不再被壓緊,繞繩3. 2摩擦力降低,人體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當人手停上向下拉壓繩件5時,在弾性件6的作用下壓繩件5向上滑行恢復對繞繩3. 2的壓緊,繞繩3. 2摩擦力増大,人體停止下降。圖12、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繩件5上設置有供人手抓握的防滑套5.3。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繩件5上設置有供人手抓握的部位呈喇叭形結構5. 4 ;喇叭形結構5. 4有利于人手對壓繩件5的抓握。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繩件上設置有手拉件5. 5 ;當人手抓住手拉件5. 5往下拉,壓繩件5向下移動,當人手停上向下拉手拉件5. 5時,壓繩件5向上移動。圖16、圖17圖、圖18、圖19、圖20、圖21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6、圖17為平面結構示意圖,圖18、圖19、圖20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1為外立體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繩件5呈倒立的具有桶 腔5. 6的桶狀結構,壓繩件5套接在芯軸上,壓繩件5的軸孔5. I上設置有缺ロ 5. 7,所述彈性件6通過固定件7固定,所述彈性件6置于壓繩件5的桶腔5. 6中,所述固定件7套接在桶腔5. 6內壁并固定在芯軸I上,在所述芯軸I上設置有卡位件I. 3,所述卡位件I. 3可通過壓繩件軸孔5. I上的缺ロ 5. 7,所述卡位件I. 3與缺ロ 5. 7錯位時壓繩件5被固定,所述卡位件I. 3與缺ロ 5. 7對齊時壓繩件5被釋放向上滑行并壓緊繞繩5. 3。圖16顯示,在下降器芯軸上纏繞工作繩時,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弾性件6的作用下,壓繩件5由卡位件I. 3固定在芯軸I上、在壓繩件5上側具有繞繩空間、在芯軸I上纏繞工作繩3形成繞繩3. 2、再將外套筒2套接在上端頭I. Ia與壓繩件5上,用手轉動壓繩件5使卡位件I. 3與壓繩件軸孔缺ロ 5. 7互相對齊,此時在彈性件6的作用下壓繩件5將向上滑行將繞繩3. 2壓緊,外套筒2與芯軸I通過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工作繩自由端3. 3從外套筒2的套ロ 2. 2下垂至低處。圖17為繞繩3. 2被壓繩件5壓緊結構示意圖。為便于圖示,圖18為拆開壓繩件時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所述彈性件6通過固定件7固定。圖19顯示,在本實施例中,壓繩件5的外部設置有防滑套5. 3。圖20為裝上壓繩件5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在芯軸I上設置有卡位件·
1.3,卡位件I. 3與缺ロ 5. 7錯位時壓繩件5被固定。圖21為整體立體圖,圖中顯示,工作繩3通過固定端3. I固定在高處、經芯軸I上端頭I. Ia的上滑繩ロ I. Ial進入纏繞在芯軸I上形成繞繩3. 2然后從外套筒2的套ロ 2. I下垂至低處。圖22、圖23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2為平面圖,圖23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五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壓繩件5的桶腔5. 6內壁下端上設置有限位件5. 8,所述限位件5. 8位于所述彈簧固定件7的下側,所述固定件7與限位件5. 8接觸時阻礙壓繩件5向上滑行。在本實施例中,限位件5. 8的作用是避免壓繩件5向上滑行時脫離固定件7。圖24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五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外套筒2的外表面上標注有第一對齊標志2. 3. I、第二對齊標志2. 3. 2,在壓繩件5的外表面上標注有第三對齊標志5. 9 ;當第一對齊標志2. 3. I與第三對齊標志5. 9對齊吋,芯軸卡位件I. 3與壓繩件軸孔缺ロ 5. 7互相對齊;將外套筒2的套ロ
2.I與定位件I. Ia2互相對齊將外套筒2套接在上端頭I. Ia上并使第二對齊標志2. 3. 2與定位件I. Ia2在水平位置上互相對齊,此時轉動外套筒2,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將卡合在一起。由于卡位件I. 3和缺ロ 5. 7都是位于內部,第一對齊標志2. 3. I與第三對齊標志5. 9起指示卡位件I. 3和缺ロ 5. 7兩者互相對齊的作用;第二對齊標志2. 3. 2起指示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兩者互相對齊的作用。圖25、圖26圖、圖27、圖28為本實用新型第八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5、圖26為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7、圖28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6—端通過固定件7固定,所述固定件7固定在芯軸I上,所述壓繩件5為螺紋配合可伸縮的組合件,所述螺紋組合件由母件5a和栓件5b構成,所述母件5a上具有內螺紋5al,所述栓件5b上具有外螺紋5bI,所述栓件5b上具有與外套筒套ロ 2. I相卡合的卡ロ件5b2,所述彈性件6套接在栓件5b外側、一端壓緊母件5a而另一端通過固定件7固定,轉動母件5a吋,由于卡ロ件5b2的作用,栓件5b將上、下移動;當栓件5b向上移動時將壓緊繞繩3. 2。圖26為繞繩3. 2被壓緊的結構示意圖。圖27、圖28為螺紋組合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64]在第八實施例中,需要下降吋,人手握住母件5a的抓握部位5. 2井向下拉時,人體將有一部份重力施加在母件5a上,母件5a帶動栓件5b向下滑行使繞繩3. 2不再被壓緊,繞繩3. 2摩擦力降低,人體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當人手停上向下拉母件5a時,在弾性件6的作用下母件5a帶動栓件5b向上滑行恢復對繞繩3. 2的壓緊,繞繩3. 2摩擦力増大,人體停止下降。圖29、圖30、圖31為本實用新型第九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9、圖30為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1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6—端通過固定件7固定,在芯軸I上設置有外螺紋I. 4,在固定件7上設置有內螺紋7. 1,所述固定件7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芯軸I上,在壓繩件5上還設置卡ロ件5b2,所述卡ロ件5b2與套ロ 2. I卡合;圖29顯示,在芯軸上纏繞繞繩3. 2之后,轉動固定件7,固定件7向上移動,在弾性件6的作用下,壓繩件5向上滑行,繞繩3. 2不斷受到壓繩件5的擠壓,摩擦力不斷増大。圖30為繞繩3. 2被擠壓的結構示意圖;圖31為壓繩件5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壓繩件5上設置有軸孔5. I,抓握部位5. 2,還設置有卡ロ件5b2。在第九實施例中,需要下降吋,人手握住母件5a的抓握部位5. 2井向下拉時,人體 將有一部份重力施加在壓繩件5上,壓繩件5向下滑行使繞繩3. 2不再被壓緊,繞繩3. 2摩擦力降低,人體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當人手停上向下拉壓繩件5時,在弾性件6的作用下壓繩件5向上滑行恢復對繞繩3. 2的壓緊,繞繩3. 2摩擦力増大,人體停止下降。圖32、圖33、圖34、圖35為本實用新型第十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32、圖33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4、圖35為外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五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實施例的定位件I. Ia2上具有ー個斜面I. Ia2. I ;當需要套進外套筒2時,將外套筒2的套ロ 2. I與定位件I. Ia2對齊,將外套筒2套接在上端頭I. Ia與壓繩件5上,接著轉動外套筒2使套ロ 2. I滑過斜面I. Ia2. 1,當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處于重疊位置時,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將卡合在一起;當需要拆開外套筒2時,朝原來轉動的方向繼續(xù)轉動外套筒,固定ロ 2. 2滑過定位件I. Ia2的斜面I. Ia2. 1,直至將定位件
1.Ia2與套ロ 2. I對齊,此時可取出外套筒。本實用新型提示,本實施例定位件I. Ia2的特征可以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所有實施例中。圖36、圖37、圖38為本實用新型第i^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36、圖37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9為外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外套筒2上設置有將外套筒2箍緊的束帯2. 4,在束帯2. 4上設置有扣件
2.4. 1,束帯2. 4的作用是使套接在上端頭上的外套筒更加牢固,避免使用時發(fā)生外套筒張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示,束帯2. 4可以焊接固定在外套筒2上。本實用新型提示,還可以在外套筒的下端再增設束帯。圖39、圖40、圖41、圖42為本實用新型第十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39為平面圖,圖40、圖41為局部結示意圖,圖42為外部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在本實施例中,下降器由芯軸I和外套筒2組合而成,所述芯軸I上設置有上端頭I. Ia,芯軸I下端設置有下吊鉤ロ I. 2b,上端頭I. Ia上設置有上滑繩ロ I. Ial,在上端頭I. Ia上還設置有定位件I. Ia2,所述外套筒2上設置有套ロ 2. I、固定ロ 2. 2,工作繩3通過固定端3. I固定在高處、經芯軸I上端頭I. Ia的上滑繩ロ I. Ial進入纏繞在芯軸I上形成繞繩3. 2然后下垂至低處,外套筒2套接在芯軸I的上端頭上并通過所述定位件I. Ia2與固定ロ 2. 2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人體4固定在芯軸I的下吊鉤ロ I. 2b上,其特征是,所述芯軸I上位于繞繩3. 2的下側設置有套接在外套筒2中、具有軸孔5. I、沿芯軸I上下滑行的壓繩件5,并且設置有控制壓繩件上、下滑動的搖桿組件8,所述搖桿組件8主要包括搖桿8. I、連接搖桿8. I與壓繩件5的連桿8. 2、支座8. 3,所述支座8. 3固定在芯軸I上,所述連桿8. 2與搖桿8. I通過第一支軸8. 4a連接,所述連桿8. 2與壓繩件5通過第二支軸8. 4b連接,所述搖桿8. I以第三支軸8. 4c為支點搖動。在第十二個實施例中,將搖桿8. I往下拉,壓繩件5往上移動并擠壓繞繩3. 2,繞繩3. 2摩擦力增大確保人體懸吊在空中;當需要下降吋,將搖桿8. I往上推,壓繩件5往下 移動,繞繩3. 2不再被擠壓,摩擦力降低使人體下降。通過操作搖桿8. I可以使壓繩件上、下滑行,從而使人體在空中實現(xiàn)懸吊或下降。
權利要求1.ー種下降器,由芯軸和外套筒組合而成,所述芯軸上設置有上端頭,芯軸下端設置有下吊鉤ロ,上端頭上設置有上滑繩ロ,在上端頭上還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套ロ、固定ロ,工作繩通過固定端固定在高處、經芯軸上端頭的上滑繩ロ進入纏繞在芯軸上形成繞繩然后下垂至低處,外套筒套接在芯軸的上端頭上并通過所述定位件與固定ロ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人體固定在芯軸的下吊鉤口上,其特征是,所述芯軸上位于繞繩的下側設置有套接在外套筒中、具有軸孔、沿芯軸上下滑行的壓繩件,所述壓繩件具有從外套筒中露出并供人手抓握的部位,并且在所述壓繩件的下側設置有弾性件,所述彈性件一端固定在芯軸上、另一端壓緊壓繩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壓繩件上設置有供人手抓握的防滑套。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壓繩件上供人手抓握的部位呈喇ロ八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壓繩件上設置有手拉件。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所述設置在上端頭上的定位件具有ー個斜面。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將外套筒箍緊的束帯,在所述束帶上設置有扣件。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所述壓繩件呈倒立的具有桶腔的桶狀結構,壓繩件套接在芯軸上,壓繩件的軸孔上設置有缺ロ,所述彈性件一端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彈性件置于壓繩件桶腔中,所述固定件套接在桶腔內壁上并固定在芯軸上,在所述芯軸上設置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可以通過壓繩件軸孔上的缺ロ,所述卡位件與缺ロ錯位時壓繩件被固定,所述卡位件與缺ロ對齊時壓繩件被釋放向上滑行并壓緊繞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壓繩件的桶腔內壁下端上設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下側,所述固定件與限位件接觸時阻礙壓繩件向上滑行。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套筒與壓繩件的外表面上分別標注有指示芯軸卡位件與壓繩件軸孔缺ロ互相對齊的標志;在所述外套筒上還標注有指示所述固定ロ水平位置的標志。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所述彈性件一端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固定件固定在芯軸上,所述壓繩件為螺紋配合可伸縮的組合件,所述螺紋組合件由母件和栓件構成,所述栓件上具有與外套筒套ロ互相卡合的卡ロ件,所述彈性件套接在栓件外側并壓緊母件,轉動母件時栓件將上下移動。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下降器,其特征是,所述彈性件一端通過固定件固定,所述芯軸上設置有螺紋,所述固定件上設置有螺紋,所述固定件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芯軸上,在所述壓繩件上設置有與外套筒套ロ互相卡合的卡ロ件,轉動固定件,在彈簧的作用下壓繩件將上下移動。
12.—種下降器,由芯軸和外套筒組合而成,所述芯軸上設置有上端頭,芯軸下端設置有下吊鉤ロ,上端頭上設置有上滑繩ロ,在上端頭上還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外套筒上設置有套ロ、固定ロ,工作繩通過固定端固定在高處、經芯軸上端頭的上滑繩ロ進入纏繞在芯軸上形成繞繩然后下垂至低處,外套筒套接在芯軸的上端頭上并通過所述定位件與固定ロ之間的卡合進行固定,人體固定在芯軸的下吊鉤口上,其特征是,所述芯軸上位于繞繩的下側設置有套接在外套筒中、具有軸孔、沿芯軸上下滑行的壓繩件,并且設置有控制壓繩件上、下滑動的搖桿組件,所述搖桿組件主要包括搖桿、連接搖桿與壓繩件的連桿、支座以及第一支 軸、第二支軸、第三支軸,所述支座固定在芯軸上,所述連桿與搖桿通過第一支軸連接,所述連桿與壓繩件通過第二支軸連接,所述搖桿以第三支軸為支點搖動。
專利摘要一種下降器,為了解決現(xiàn)今8字環(huán)式、卸扣式或棒式下降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下降器,通過設置由人手控制上、下滑行的壓繩件,當壓繩件向上滑行后對芯軸上的繞繩進行擠壓,繞繩摩擦力增大,人體停止下降;當壓繩件向下滑行時繞繩不再被壓緊,繞繩摩擦力降低,人體下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只需用手操作下降器上的壓繩件,使其向下或向上滑動,人體就可以實現(xiàn)下降或停止下降;操作簡單,既安全又方便。
文檔編號A62B1/06GK202446684SQ20122004669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14日
發(fā)明者何少敦 申請人:何少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