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刀具,特別涉及新型刀具。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刀具不符合力學(xué)和人體工程學(xué)原理,使用不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是新型刀具,它對刀具及刀具的手柄進行了重新設(shè)計,使它更符合力學(xué)和人體工程學(xué)原理,便于用戶使用。
所述刀具,在現(xiàn)有刀具手柄的基礎(chǔ)上,使手柄延伸到刀面上,延伸到刀面上的手柄,一部分向刀頭方向延伸,一部分向刀刃方向延伸。
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使手柄在刀面上的部分是夾住刀面的,并且隨著向刀刃方向延伸而逐漸變薄。
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的兩面分別有一條凹槽,凹槽的方向與手柄的延伸方向相同,當(dāng)使用者右手握住所述手柄時,拇指放于刀面左邊的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的凹槽中,食指放于刀面右邊的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的凹槽中,左面的凹槽一直延伸到所述手柄的背上,并逐漸改變方向,向手柄的后上方延伸,且逐漸與手柄融為一體,在右面的凹槽也一直延伸到手柄的背上,并逐漸與手柄融為一體,這樣能使使用者的拇指與食指夾住刀面,使用刀時會更穩(wěn),同時由于手指放于凹槽中,用刀時便于前后用力。
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右手握刀時,拇指所握的凹槽的后面,手柄尾方向上,緊貼著凹槽有一條以刀面為水平面,凸起的如同山脊的部分,它一直貼著凹槽逐漸向手柄后上方延伸,與手柄融為一體,它用于托住拇指及與拇指接近的部分手掌,這樣用刀時便于向下用力。
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在與刀背的交界處,手柄的一部分凹下去,呈弧形,在它后面手柄方向上,是凸起的部分,如同山包,這個包位于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的凹槽的刀頭方向,這樣使用者握住所述手柄時,拇指和食指分別放于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的凹槽中,而虎口正好位于這個包的后面,這樣在用刀時便于用力,拇指也可以按在手柄與刀背交界處的凹處,這樣也便于用力。
手柄的下方有3個順序排列的凹槽,凹槽是環(huán)形的,環(huán)繞手柄約半周,凹槽的兩頭逐漸由深變淺與手柄融為一體,可將除拇指與食指外的3個手指,握于這3個凹槽中,這樣可使手更穩(wěn)的握住刀。
在手柄下的刀尾不是一條垂直于刀背的直線,手柄下的刀尾向手柄尾部延伸一段距離,但在手柄下方有一部分不向手柄尾部延伸,目的是為了使手指能握住手柄,延伸部分也可以切物品,并且這里可以用上更大的力,便于切硬物。
圖1是所述刀具左面的示意圖。
圖1中包括刀頭(1)、刀背(2)、刀刃(3)、刀面(4)、凹處(5)、凸處(6)、凹槽(16)、凸脊(15)、刀尾(8)、延伸刀面(9),手柄背(10)、凹槽(11)、手柄尾(12)、虛線框(33)、虛線框(34)。
圖2是所述刀具右面的示意圖。
圖2中包括刀頭(1)、刀背(2)、刀刃(3)、刀面(4)、凹處(5)、凸處(6)、凹槽(7)、刀尾(8)、延伸刀面(9)、手柄背(10)、凹槽(11)、手柄尾(12)、虛線框(13)、虛線框(14)。
圖3是從上方俯視所述刀具的手柄背的示意圖。
圖3中包括刀背(2)、凹處(5)、凸處(6)、凹槽(16)、凹槽(7)、凸脊(15)、手柄背(10)、手柄尾(12)。
圖4是右手使用所述刀具時,左面的示意圖。
圖4中包括刀頭(1)、刀背(2)、刀刃(3)、刀面(4)、凹處(5)、凸處(6)、手(27)、凸脊(15)、刀尾(8)、延伸刀面(9)、拇指(21)、中指(22)、無名指(23)、小指(24)、手柄尾(12)、虎口(18)。
圖5是右手使用所述刀具時,拇指放于圖4中所示的凹處(5)上時的示意圖。
圖5中包括拇指(21)、凹槽(16)、凸處(6)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虛線框(33)框住的部分是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虛線框(34)框住的部分是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凹處(5)是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與刀背(2)的交界處的凹處,凸處(6)是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的凸起的,如同山包的部分。凹槽(16)是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的一條凹槽,它一直延伸到手柄背(10)上,并向手柄后方延伸,它是使用者的拇指所握的地方。凸脊(15)的一部分在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一部分在其后面的部分手柄上,它一直沿著凹槽(16)延伸到手柄的后上方。凹槽(11)是用戶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所握的地方。
圖2中虛線框(13)框住的是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虛線框(14)框住的是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凹處(5)是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與刀背(2)的交界處的凹處,凸處(6)是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的凸起的如同山包的部分,用戶使用時,凸處(6)位于虎口的前面,凹槽(7)是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的一條凹槽,它一直延伸到手柄背(10)上,它是使用者食指所握的地方。凹槽(11)是用戶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所握的地方。
圖3中凹槽(16)是用戶拇指所握的地方,凹槽(7)是用戶食指所握的地方,凸脊(15)一直向手柄尾(12)延伸,它用于托住拇指及與拇指相連的部分手掌。凹處(5)是圖1中所示的凹處(5),凸處(6)是圖1中所示的凸處(6)。
圖4中虎口(18)位于凸處(6)的后面,這樣用戶握住手柄時既穩(wěn)又便于用力。拇指(21)握于圖1中所示的凹槽(16)中。凸脊(15)用于托住拇指及與拇指相連的部分手掌。中指(22)、無名指(23)、小指(24)分別放于圖1所示的凹槽(11)中。
圖5與圖4的區(qū)別在于用戶握刀時的方式不同,用戶拇指放于圖4中所示的凹處(5)上,凹槽(16)是圖1中所示的凹槽(16)。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新型刀具,在現(xiàn)有刀具手柄的基礎(chǔ)上,使手柄延伸到刀面上,其特征是延伸到刀面上的手柄,一部分向刀頭方向延伸,一部分向刀刃方向延伸,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有向上凸起的部分。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刀具,其特征是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的兩面分別有一條凹槽,凹槽的方向與手柄的延伸方向相同,以刀背為正上方,左面的凹槽向上一直延伸到所述手柄的背上,并逐漸改變方向,向手柄的后上方延伸,且逐漸與手柄融為一體,在右面的凹槽也向上一直延伸到手柄的背上,并逐漸與手柄融為一體。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刀具,其特征是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以刀背為正上方,手柄右面有一條以刀面為水平面,凸起的部分,它一直貼著權(quán)力要求2中所述的右面的凹槽逐漸向手柄后上方延伸,與手柄融為一體。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刀具,其特征是向刀頭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在與刀背的交界處,手柄的一部分凹下去,呈弧形,在它后面手柄方向上,是凸起的部分,這個凸起的部分位于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上的凹槽的刀頭方向。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刀具,其特征是手柄的下方有3個順序排列的凹槽,凹槽是環(huán)形的,環(huán)繞手柄約半周,凹槽的兩頭逐漸由深變淺與手柄融為一體,可將除拇指與食指外的3個手指,握于這3個凹槽中,這樣可使手更穩(wěn)的握住刀。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刀具,其特征是手柄下的刀尾在靠近刀刃的部分刀面向手柄尾部延伸一段距離。
專利摘要所述刀具,在現(xiàn)有刀具手柄的基礎(chǔ)上,使手柄延伸到刀面上,延伸到刀面上的手柄,一部分向刀頭方向延伸,一部分向刀刃方向延伸。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使手柄在刀面上的部分是夾住刀面的,并且隨著向刀刃方向延伸而逐漸變薄,向刀刃方向延伸的部分手柄的兩面分別有一條凹槽,手柄的下方有3個順序排列的凹槽,凹槽是環(huán)形的,環(huán)繞手柄約半周,手柄下的刀尾向手柄尾部延伸一段距離。
文檔編號B26B3/02GK2691804SQ0320730
公開日2005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8月15日
發(fā)明者米利恒 申請人:米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