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公路路側的混凝土護欄與聲屏障的融合技術,特別是一種公路路側安全與噪聲綜合防護體系,有利于既能夠阻擋失控車輛沖出路外、為失控車輛提供良好導向并防止失控車輛發(fā)生絆阻,降低交通事故的傷亡程度,又能阻隔公路上交通噪聲的傳播,降低路側居民區(qū)的聲環(huán)境污染。
背景技術:
受各種條件影響,公路路線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穿越或毗鄰居民區(qū)。在公路路側存在居民區(qū)的路段,通常采用設置高防護等級的剛性混凝土防撞護欄和聲屏障的方式解決安全防護和降低噪聲污染問題。剛性混凝土防撞護欄主要用于防止失控車輛沖出路外,并對車輛進行良好的導向以降低車輛碰撞護欄本身而造成乘員風險,聲屏障則主要用于阻隔公路上的交通噪聲傳播,以降低交通噪聲對路側居民區(qū)的聲環(huán)境污染程度。本發(fā)明人注意到,目前,混凝土護欄與聲屏障屬于獨立考慮、分開設計,造成二者相互間存在影響功能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一方面,現(xiàn)狀聲屏障結構是鋼立柱與聲板組裝而成,裝于混凝土護欄頂部,高度一般超過3米以上,安裝后與混凝土護欄迎撞面距離較小;在現(xiàn)狀聲屏障結構中,鋼立柱的剛性較大,但立柱間聲板材料的剛度與強度卻較低,在車輛碰撞中容易變形、損壞或脫落。由于大型車輛碰撞時的碰撞能量大、車輛側傾大,使得現(xiàn)狀聲屏障簡單安裝于護欄頂部的設置結構很難對碰撞車輛發(fā)揮良好的防撞、導向作用。因此,現(xiàn)有技術中的聲屏障在混凝土護欄頂部的安裝相當于在護欄范圍內(nèi)設置了危險構造物,在車輛失控碰撞時將很容易在聲屏障鋼立柱處發(fā)生嚴重絆阻,降低混凝土護欄的防撞安全性能,甚至造成車內(nèi)乘員的重大傷亡。這樣的交通事故也是時有發(fā)生。另一方面,若要避免聲屏障對護欄安全性能的影響,目前最典型的方法是將聲屏障遠離混凝土護欄設置,但這種設置方法在我國目前公路路側空間受限的條件下很難實施,并且聲屏障遠離護欄(相當于遠離噪聲源)后將大大降低聲屏障的降噪效果,若要保證降噪效果,就需要增加聲屏障的設置高度,必將大大增加建設成本。因此,亟需提出一種更先進的技術裝備,以解決現(xiàn)狀聲屏障設置所帶來的安全防護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發(fā)明人提出了集防撞功能與降噪功能于一體的公路二元防護體系,以解決目前普通聲屏障設置所帶來的安全防護的問題,提高公路安全與環(huán)保水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種公路路側安全與噪聲綜合防護體系,有利于既能夠阻擋失控車輛沖出路外、為失控車輛提供良好導向并防止失控車輛發(fā)生絆阻,降低交通事故的傷亡程度,又能阻隔公路上交通噪聲的傳播,降低路側居民區(qū)的聲環(huán)境污染。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公路路側安全與噪聲綜合防護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路路側的混凝土護欄,所述混凝土護欄頂部設置有降噪裝置,所述降噪裝置的下半部面向公路內(nèi)側設置有導向梁。
所述降噪裝置包括沿公路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若干根支撐立柱,在相鄰支撐立柱之間安裝有降噪聲板,所述導向梁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立柱上,所述支撐立柱固定連接于所述混凝土護欄頂部。
所述支撐立柱為風帆造型結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混凝土護欄頂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形成三角形連接的前下柱身、前上柱身和后柱身,所述前下柱身、前上柱身和后柱身均為弧形或直線形,截面形狀為H形、槽形、矩形、T形或圓形。
所述前下柱身、前上柱身和后柱身均為向外側鼓起的弧形邊。
所述導向梁包括上導向梁和下導向梁。
所述前下柱身的中部設置下導向梁,所述前下柱身與前上柱身的結合處設置上導向梁。
所述支撐立柱包括具有聲板插入槽的鋼結構,所述降噪聲板通過緊固件固定在所述聲板插入槽中。
所述降噪聲板包括聲學材料和聲板邊框,并通過緊固件、壓板和膠條襯墊將所述聲學材料和聲板邊框組裝在一起。
所述聲學材料為隔聲板或吸聲板,所述隔聲板為PC透明板、亞克力透明板、鋼化玻璃板、金屬夾心板、混凝土板或竹木板,所述吸聲板為百葉孔金屬夾心板、圓孔金屬夾心板或混凝土空心板,所述聲板邊框材料為鋁合金、塑鋼或鋼材,截面形狀可以為L形、槽形或其它形狀。
所述混凝土護欄為普通混凝土護欄或景觀混凝土護欄,所述景觀混凝土護欄為表面具有沉雕圖形、圖案或色彩涂裝的混凝土護欄,所述導向梁的截面形狀為圓形、矩形、槽形、H形或波紋形。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如下:本發(fā)明公路路側安全與噪聲綜合防護體系,通過將現(xiàn)有技術中相互獨立的防護單元,改變?yōu)橥ㄟ^混凝土護欄與降噪裝置構筑而成的二元綜合防護體系,實現(xiàn)了既能阻擋并保護失控車輛、又能降低路側居民聲環(huán)境污染程度的兩項功能,有利于提高路段安全防護水平與路側居民環(huán)境舒適度。綜合防護體系中的降噪裝置,具有結構新穎、造型美觀、安全牢固、降噪效果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本發(fā)明公路路側安全與噪聲綜合防護體系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支撐立柱8上的降噪聲板與前上柱身11(H形)或前下柱身12(H形)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示如下:1—降噪裝置;2—混凝土護欄;3—上導向梁(也可以采用其它橫梁);4—下導向梁(也可以采用其它橫梁);5—路面(也可以是橋面);6—土路肩(也可以是路肩墻或橋梁翼板);7—降噪聲板;8—支撐立柱;9—膠條襯墊;10—壓緊螺栓(也可以采用其它緊固件);11—前上柱身;12—前下柱身;13—后柱身;14—底板;15—聲板邊框;16—聲學材料;17—壓板;18—螺栓(也可以是其它緊固件);19-聲板插入槽;20-腹部連接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圖1-圖2)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
圖1是實施本發(fā)明公路路側安全與噪聲綜合防護體系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支撐立柱8上的降噪聲板與前上柱身11(H形)或前下柱身12(H形)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2所示,公路路側安全與噪聲綜合防護體系,包括公路路側的混凝土護欄2,所述混凝土護欄2頂部設置有降噪裝置1,所述降噪裝置1的下半部面向公路內(nèi)側設置有導向梁。所述降噪裝置1包括沿公路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若干根支撐立柱8,在相鄰支撐立柱8之間安裝有降噪聲板7,所述導向梁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立柱8上,所述支撐立柱8固定連接于所述混凝土護欄2頂部。所述支撐立柱8為風帆造型結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混凝土護欄2頂部的底板14,所述底板14上設置形成三角形連接的前下柱身12、前上柱身11和后柱身13,所述前下柱身12、前上柱身11和后柱身13均為弧形或直線形,截面形狀為H形、槽形、矩形、T形或圓形。
所述前下柱身12、前上柱身11和后柱身13均為向外側鼓起的弧形邊。所述導向梁包括上導向梁3(例如橫梁等)和下導向梁4(例如橫梁等)。所述前下柱身12的中部設置下導向梁4,所述前下柱身12與前上柱身11的結合處設置上導向梁3。所述支撐立柱8包括具有聲板插入槽19的鋼結構,所述降噪聲板7通過緊固件(例如壓緊螺栓10)固定在所述聲板插入槽19中(圖2中左右兩側均為插入槽,支撐立柱8的截面呈H形,腹部連接筋20連接上下翼板)。所述降噪聲板7包括聲學材料16和聲板邊框15,并通過緊固件(例如螺栓18)、壓板17和膠條襯墊9將所述聲學材料16和聲板邊框15組裝在一起。
所述聲學材料16為隔聲板或吸聲板,所述隔聲板為PC透明板、亞克力透明板、鋼化玻璃板、金屬夾心板、混凝土板或竹木板,所述吸聲板為百葉孔金屬夾心板、圓孔金屬夾心板或混凝土空心板,所述聲板邊框15材料為鋁合金、塑鋼或鋼材,截面形狀可以為L形、槽形或其它形狀。所述混凝土護欄2為普通混凝土護欄或景觀混凝土護欄,所述景觀混凝土護欄為表面具有沉雕圖形、圖案或色彩涂裝的混凝土護欄,所述導向梁的截面形狀為圓形、矩形、槽形、H形或波紋形。所述混凝土護欄2立于路面5(或橋面)的土路肩6(也可以是路肩墻或橋梁翼板)內(nèi)。
在此指明,以上敘述有助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但并非限制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任何沒有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實質內(nèi)容的對以上敘述的等同替換、修飾改進和/或刪繁從簡而進行的實施,均落入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