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設置于道路上供駕駛員容易地識別中央線或其他構造物的道路警示柱,更詳細而言,涉及提高恢復力及支撐力等耐久性的新型結構的道路警示柱。
背景技術:
通常,設置于道路上的道路警示柱作為安全設施,主要設置于經(jīng)常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地點或駕駛員需要注意的路段,用于分離車線或向駕駛員提醒危險區(qū)間。
道路警示柱包括托架與警示柱主體,托架借助錨栓固定在地面,警示柱主體垂直地豎立在所述托架上,在外周面付著反光紙。
另一方面,根據(jù)交通部的規(guī)則在警示柱的朱紅色主體上付著2~3個反光紙,根據(jù)道路的車輛行駛速度標準形態(tài)是長度為450mm或750mm,幅度為80mm,托架的幅度為200mm~250mm。
但,現(xiàn)有的警示柱在極低溫的環(huán)境下容易破損并且不能保持彈性,由于錨栓直接受外力的影響,因此容易從地面脫離。
并且,由于現(xiàn)有的警示柱的托架沒有彈性受沖擊時會容易破損,并且與錨栓的結合力也會下降,從而耐久性會下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是鑒于所述諸多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耐久性的新結構的道路警示柱。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改善由于托架沒有彈性被沖擊容易破損的問題及與錨栓的結合力下降的問題,并且能改善在極低溫的環(huán)境下容易破損的問題的道路警示柱。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提高恢復力及支撐力,不僅設置容易而且容易替換反光紙的道路警示柱。
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xiàn)所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道路警示柱,其目的在于,包括:托架110,借助錨栓10固定在地面,并具備半球形主體;警示柱主體120,作為桿形主體與所述托架110螺絲結合或插入結合,在主體的上部外面形成有用于付著反光紙的凹槽部121;反光紙130,以多層付著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11;支架140,插入固定在所述托架110的底面用于強化與錨栓10的結合力。
并且,所述托架110包括半球形托架部111與耦合固定部112,半球形托架部形成為半球形主體,在上部中心突出地形成有用于與警示柱主體120螺絲結合或插入結合的結合部111a,在半球形主體的外面突出地形成有用于強化恢復力的突出成型部111b,耦合固定部112朝所述半球形托架部111的下側延長形成為一體,并朝外側方向擴張突出,在耦合固定部形成有用于與錨栓10耦合的耦合孔112a,在下面形成有用于插入支架140的支架安裝槽部112b,并在下端面突出地形成有用于固定插入于所述支架安裝槽部112b的支架140的支架固定單元112c,所述托架由在合成橡膠或低密度合成樹脂混合防硬化劑的混合物來注塑成型,使得在極低溫下也不會破損能保持彈性。
并且,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所述凹槽部121以10~15mm深度來形成,使得付著多層的反光紙130時不會突出的同時能保護反光紙130,并且在警示柱主體的下端突出地形成有用于與所述托架110螺絲結合或插入結合的托架結合部122,所述警示柱主體由軟性聚氨酯或合成橡膠注塑成型,使得具備保持彈性的恢復力。
并且,所述反光紙130借助強力粘貼劑付著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21后,將另外多個反光紙不使用粘貼劑以卷起的方式配置多層,一張一張地撕開替換,或借助強力粘貼劑將反光紙付著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21后,利用粘貼性較弱的粘貼劑粘貼多個反光紙,使得可以一張一張地撕開替換,或將很長的反光紙多層卷繞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21上后剪切所需的長度來使用。
并且,所述支架140作為圈形主體形成有用于耦合錨栓10的貫通耦合孔141,或在形成有用于耦合錨栓10的貫通耦合孔141的圈形主體上朝上側方向突出地形成掛鉤形態(tài)的托架固定單元142,所述支架由鋁、不銹鋼、鍍鋅鋼材料中選擇的一種來構成,從而不僅強化錨栓10的支撐力還能防止自身腐蝕。
有益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提高耐久性的新結構的道路警示柱,不僅提高恢復力及支撐力還容易設置及容易替換反光紙。
本發(fā)明能改善現(xiàn)有的道路警示柱的托架由于沒有彈性受外部沖擊時容易破損的問題及與錨栓的結合力下降的問題,并能改善現(xiàn)有的在極低溫的環(huán)境下容易破損的問題。
本發(fā)明比現(xiàn)有的托架吸收外力,使得最大限度地減少固定托架的錨栓從地面脫離的現(xiàn)象,同時借助半球形主體的形狀及自身彈性能發(fā)揮強力的恢復力,使得將警示柱以直立狀態(tài)來保持,可以在現(xiàn)場替換反光紙,防止地面固定用錨栓受外力的影響容易從地面脫離的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道路警示柱的設置狀態(tài)的結構圖。
圖2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道理警示柱的托架及與托架結合的警示柱主體的結構的截面圖。
圖3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道路警示柱的警示柱主體的其他示例的截面圖。
圖4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道路警示柱的托架的詳細圖,(a)是截面圖,(b)是俯視圖,(c)是仰視圖。
圖5是用于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道路警示柱的托架與支架的結合狀態(tài)的圖。
圖6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道路警示柱的支架的其他實施例的詳細圖,(a)是托架結合狀態(tài)圖,(b)是側視圖。
圖7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將道路警示柱的托架適用于移動式道路警示柱上的示例圖。
圖8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將道路警示柱的托架適用于禁止停車板上的示例圖。
圖9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將道路警示柱的托架適用于彈簧安裝式彈性桿上的示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參照附圖與后述的實施例明確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及特征以及實現(xiàn)的方法。本發(fā)明并不被所述的實施例而限定可體現(xiàn)為其他形態(tài)。本實施例為了使公開的內容更加完整向技術人員傳遞充分的思想而提供的。
在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術語是僅用來說明特定實施例的,并不能限定本發(fā)明。說明書中,單數(shù)的表達方式應理解為包含復數(shù)的表達方式。在本發(fā)明中,“包含”或者“具有”等用語用來指定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特征、數(shù)字、步驟、動作、構成要素、構件或者該些組合,其并不排除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其他特征、數(shù)字、步驟、動作、構成要素、構件或者該些組合的存在或者其附加功能。
在沒有特別定義時,包括技術或科學用語在內的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所有用語對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自明的。通常所使用的、詞典上所定義的用語應解釋為其含義與相關技術的含義一致,在本說明書中未明確地定義者,不得以理想化或者過渡形式性的意思進行解釋。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
如圖1至6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道路警示柱100包括托架110、警示柱主體120、反光紙130以及支架140。
所述托架110借助錨栓10固定在地面,所述托架具備半球形主體并具備恢復力。
所述托架110由在合成橡膠或低密度合成樹脂里混合防硬化劑的混合物后注塑成型構成的,使得在極低溫的環(huán)境下也不會破損能保持彈性。
更加具體地,所述托架110由半球形托架部111與耦合固定部112構成,耦合固定部與半球形托架部形成為一體。
此時,所述半球形托架部111形成為半球形主體,在上部中心突出地形成有用于與警示柱主體120螺絲結合或插入結合的結合部111a,在半球形主體的外面突出地形成有用于提高恢復力的突出成型部111b。
所述突出成型部111b沿著半球形主體的外面周圍以放射狀形成為一字型塊結構,并隔開規(guī)定間隔形成,通過彈性強化恢復力,如圖所示,朝東西南北方向分配四處。
并且,所述耦合固定部112朝所述半球形托架部111的下側延長形成為一體,并朝外側方向擴張突出,在所述耦合固定部形成有用于與錨栓10耦合的耦合孔112a,在下面形成有用于插入支架140的支架安裝槽部112b,在下端面朝內側方向突出地形成有支架固定單元112c,支架固定單元用于固定插入所述支架安裝槽部112b的支架140。如圖所示,將所述耦合孔112a與支架固定單元112c朝東西南北方向分別形成在四處,并相互之間不會干涉。
所述警示柱主體120作為與所述托架110螺絲結合的桿形狀的中空形主體,由軟質的聚氨酯或合成橡膠注塑成型構成,從而具備保持彈性的恢復力。
所述警示柱主體120在桿形狀的主體的上部外面形成有用于付著反光紙的凹槽部121,并在下端突出地形成有用于與所述托架110螺絲結合或插入結合的托架結合部122。
在所述半球形托架部111的上部中心突出地形成的結合部111a與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下端突出地形成的托架結合部122形成為相對應的結合結構。
此時,圖2示出螺絲結合式結構,結合部111a形成為具備內螺紋的槽部的形態(tài),托架結合部122形成為具備外螺紋的螺絲突部的形態(tài)。
圖3示出插入結合式結構,結合部111a形成為形成有一字型槽的槽部的形態(tài),托架結合部122形成為插入單元的形態(tài)。
并且,所述凹槽部121以10~15mm深度來形成以便能保護反光紙130,并且付著多層的反光紙130時不會朝警示柱主體120的外面突出。
所述反光紙130付著于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11,用于確保駕駛員的視線預防發(fā)生交通事故。
將所述反光紙130配置多層,使得需要替換時容易地替換,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21利用強力粘貼劑粘貼反光紙后,將另外多個反光紙不利用粘貼劑以卷起的方式配置多層,從而需要替換時,可以撕開一張一張的方式進行替換。
并且,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21利用強力粘貼劑粘貼反光紙后利用粘貼性較弱的粘貼劑付著其他多個反光紙,從而需要替換時,可以撕開一張一張的方式進行替換。
并且,將很長的反光紙多層卷在所述警示柱主體120的凹槽部121后,需要替換時,剪切所需的長度來替換。
所述支架140插入固定在托架110的底面用于強化將托架110固定在地面的錨栓10的結合力。
即,所述支架140插入固定在形成于所述托架110的下面的支架安裝槽部112b。
所述支架140由鋁或不銹鋼或鍍鋅鋼等防腐蝕金屬材料構成,使得不僅能提高錨栓10的支撐力還能防止自身腐蝕。
此時,如圖5所示,所述支架140形成為圈形主體形成有用于耦合錨栓10的貫通耦合孔141。
所述支架140的貫通耦合孔141的位置及數(shù)量與形成在所述托架110的錨栓10的耦合用耦合孔112a對應。
如圖6所示,所述支架140作為形成有用于耦合錨栓10的貫通孔耦合孔141的圈形主體,在圈形主體上朝上側方向突出地形成掛鉤形態(tài)的托架固定單元142。
此時,優(yōu)選地在形成有貫通耦合孔141的位置突出地形成所述托架固定單元142,用于耦合錨栓10的耦合孔142a與貫通耦合孔141位于同一垂直線上。
支架140包括所述托架固定單元142時,可以去除形成在所述托架110的耦合固定部112的下端面的支架固定單元112c。
當具備所述托架固定單元142與支架固定單元112c時需要位于相不干涉的位置。
由所述結構構成的本發(fā)明的道路警示柱100將所述托架110形成為半球形主體,使得當警示柱主體120與車輛接觸被彎曲或車輛踩住托架時,半球形主體吸收外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用于固定托架110的錨栓10從地面脫離的現(xiàn)象。
托架110根據(jù)半球形主體的形狀及彈性發(fā)揮強力的恢復力,使得回復到原來的形狀,與托架110螺絲結合的警示柱主體120也借助恢復力重新被展開保持垂直豎立的狀態(tài)。
所述警示柱主體120借助下端的托架結合部122與在托架110的上部突出的結合部111a螺絲結合或插入結合,從而能簡單地結合后使用,可以將凹槽部121深度形成以便能保護反光紙130。
所述反光紙130付著多層,使得當需要替換時,可以在現(xiàn)場直接替換使用。
由于現(xiàn)有的道路警示柱的錨栓是直接受外力的結構使得容易從地面脫離,但所述支架140的結構能改善所述問題,在本發(fā)明適用所述支架140來均勻地分散外力,從而減少施加到固定用錨栓10的外力。
并且,所述支架140借助形成在所述托架110的下端面的支架固定單元112c支撐,使得可以防止受外力時脫離的現(xiàn)象,并借助形成為一體的托架固定單元142與托架110結合,從而防止受外力的影響脫離的現(xiàn)象。
另一方面,在本發(fā)明的結構要素中所述托架110適用于多種標志物,圖7示出將本發(fā)明的托架110適用于移動式道路警示柱的例,圖8示出將本發(fā)明的托架110適用于禁止停車板上的例,圖9示出將本發(fā)明的托架110適用于美國或歐洲等海外的tubularmarker上的例。
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具體的實施例,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的實施例及附圖并不被限定,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被技術人員可以進行多種修改及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