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棄流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雨水預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精確棄流井。
【背景技術】
[0002]雨水降到地面形成徑流,會含有大量的泥沙等顆粒和漂浮物,如果直接排到自然水體,會對自然水體造成污染,所以需要對初雨進行棄流到污水廠進行處理。目前現(xiàn)有設備對初雨的棄流都不完全,在大雨的時候初雨棄流太少,在小雨的時候后期雨水棄流太多,不能夠完全精確棄流。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精確棄流井。
[0004]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井體,所述井體內設置沉淀室、浮箱室和浮球室三個相互獨立的腔室,所述沉淀室連接進水管,所述浮箱室、浮球室共同連接出水管,所述浮球室連接棄流管,所述棄流管管口分別低于進水管、出水管管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箱室之間開有第一溢流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球室之間開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的面積小于第二溢流口的面積,所述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均高于棄流管管口,所述浮箱室內設有浮箱,所述浮球室內設有連通至棄流管的棄流通道和可將棄流通道口覆蓋的浮球,所述浮箱的重量大于浮球的重量,所述浮箱與浮球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
[0005]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井體內設置相互垂直的豎直布置的第一擋墻和第二擋墻,所述第一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沉淀室,所述第一擋墻的一部分、第二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浮箱室,所述第一擋墻的另一部分、第二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浮球室。
[0006]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第一溢流口開在第一擋墻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溢流口開在第一擋墻的另一部分上。
[0007]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第二溢流口底部開有旱季污水溢流口,所述旱季污水溢流口低于第二溢流口開設。
[0008]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一端與浮箱固定,另一端穿過滑輪組與浮球固定。
[0009]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浮箱室與浮球室之間底部開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孔徑小于出水管和棄流管管口的面積。
[0010]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浮箱室內底部設有浮箱限位塊。
[0011]本發(fā)明精確棄流井可以將初雨進行棄流,根據(jù)收水區(qū)域的初雨量來確設定棄流量,通過此裝置把初雨棄流到污水處理廠,后期雨水則可直接排放至自然水體。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發(fā)明俯視圖。
[0014]圖中,1-井體、2-進水管、3-出水管、4-沉淀室、5-浮箱室、6_浮球室、7_浮球、8_浮箱、9-棄流管、10-第一溢流口、11-第二溢流口、12-泄水孔、13-滑輪組、14-第一擋墻、15-第二擋墻、16-棄流通道、17-旱季污水溢流口、18-浮箱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但它們不對本發(fā)明構成限定。
[0016]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包括井體I,所述井體I內設置沉淀室4、浮箱室5和浮球室6三個相互獨立的腔室,所述沉淀4室連接進水管2,所述浮箱室5、浮球室6共同連接出水管3,所述浮球室6連接棄流管9,所述棄流管9管口分別低于進水管2、出水管3管口,所述沉淀室4與浮箱室5之間開有第一溢流口 10,所述沉淀室4與浮球室6之間開有第二溢流口 11,所述第一溢流口 10的面積小于第二溢流口 11的面積,所述第一溢流口 10、第二溢流口 11均高于棄流管9管口,所述浮箱室5內設有浮箱8,所述浮球室6內設有連通至棄流管9的棄流通道16和可將棄流通16道口覆蓋的浮球7,所述浮箱8的重量大于浮球7的重量,所述浮箱8與浮球7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
[0017]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井體I內設置相互垂直的豎直布置的第一擋墻14和第二擋墻15,所述第一擋墻14與井體I內壁之間圍成沉淀室4,所述第一擋墻14的一部分、第二擋墻15與井體I內壁之間圍成浮箱室5,所述第一擋墻14的另一部分、第二擋墻15與井體I內壁之間圍成浮球室6。所述第一溢流口 10開在第一擋墻14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溢流口 11開在第一擋墻14的另一部分上。
[001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溢流口11底部開有旱季污水溢流口 17,所述旱季污水溢流口 17低于第二溢流口 11開設。晴天時的旱流污水通過進水管2進入精確棄流井,在沉淀室4沉淀后,通過旱流污水溢流口 17進入浮球室6,再通過棄流管9排出。由于旱流污水溢流口 17高度低于第二溢流口 11和第一溢流口 10,旱流污水不會進入浮箱室5,可避免浮箱室5泄水孔12發(fā)生堵塞。
[001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一端與浮箱8固定,另一端穿過滑輪組13與浮球7固定。
[002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浮箱室5與浮球室6之間底部開有泄水孔12,所述泄水孔12的孔徑小于出水管3和棄流管9管口的面積。
[0021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浮箱室5內底部設有浮箱限位塊18。
[0022]本發(fā)明雨水通過進水管2進入精確棄流井,在沉淀室4沉淀后,通過第一溢流口 10、第一溢流口 11分別進入浮箱室5和浮球室6。浮箱8與浮球7通過滑輪組13相連。由于浮箱5的重量大于浮球的重量,初始狀態(tài)下浮箱8處于最低位置,而浮球7處于最高位置(即開啟狀態(tài)),若開始下雨,則初雨可通過棄流管9棄流。當雨量逐漸增大時,浮箱室5內的水位逐漸升高,達到停止棄流水位,此時浮箱8在浮力作用下達到最高位置,而浮球7達到最低位置(SP關閉狀態(tài))ο由于浮球7堵住棄流通道16,此時雨水會在浮球室6內聚集,當浮球室6內水位升高至出水管4處時,雨水從出水管4排出,此時雨水已變得較為干凈,達到了預處理的效果。此裝置需要定期維護,清理沉淀室內的淤泥。其中,第一溢流口 10、第一溢流口 11的開口大小比例和停止棄流水位,可根據(jù)不同情況的初雨量的體積設定。
[0023]本說明書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
【主權項】
1.一種精確棄流井,包括井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體內設置沉淀室、浮箱室和浮球室三個相互獨立的腔室,所述沉淀室連接進水管,所述浮箱室、浮球室共同連接出水管,所述浮球室連接棄流管,所述棄流管管口分別低于進水管、出水管管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箱室之間開有第一溢流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球室之間開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的面積小于第二溢流口的面積,所述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均高于棄流管管口,所述浮箱室內設有浮箱,所述浮球室內設有連通至棄流管的棄流通道和可將棄流通道口覆蓋的浮球,所述浮箱的重量大于浮球的重量,所述浮箱與浮球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確棄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體內設置相互垂直的豎直布置的第一擋墻和第二擋墻,所述第一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沉淀室,所述第一擋墻的一部分、第二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浮箱室,所述第一擋墻的另一部分、第二擋墻與井體內壁之間圍成浮球室。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精確棄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口開在第一擋墻的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溢流口開在第一擋墻的另一部分上。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確棄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口底部開有旱季污水溢流口,所述旱季污水溢流口低于第二溢流口開設。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確棄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包括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一端與浮箱固定,另一端穿過滑輪組與浮球固定。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確棄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室與浮球室之間底部開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孔徑小于出水管和棄流管管口的面積。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確棄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室內底部設有浮箱限位塊。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精確棄流井。包括井體,所述井體內設置沉淀室、浮箱室和浮球室三個相互獨立的腔室,所述沉淀室連接進水管,所述浮箱室、浮球室共同連接出水管,所述浮球室連接棄流管,所述棄流管管口分別低于進水管、出水管管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箱室之間開有第一溢流口,所述沉淀室與浮球室之間開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的面積小于第二溢流口的面積,所述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均高于棄流管管口,所述浮箱室內設有浮箱,所述浮球室內設有連通至棄流管的棄流通道和可將棄流通道口覆蓋的浮球,所述浮箱的重量大于浮球的重量,所述浮箱與浮球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連接。本發(fā)明精確棄流井可以將初雨進行棄流,根據(jù)收水區(qū)域的初雨量來確設定棄流量。
【IPC分類】E03F5/04
【公開號】CN105604167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65981
【發(fā)明人】李習洪, 周超
【申請人】武漢大禹閥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