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管廊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綜合管廊,包括雨水管,雨水檢查井,綜合倉和雨水倉,雨水檢查井的一側設置有連接口,雨水管與雨水檢查井通過連接口相連通;綜合倉設置于雨水井的另一個側,還包括污水倉,污水倉的一側為綜合倉,污水倉的另一側設置有污水進水管;污水倉與綜合倉設置于雨水倉的上側,污水倉與綜合倉的底部為雨水倉的頂部;雨水倉靠近雨水檢查井的一側設置有預留通孔,雨水檢查井與雨水倉通過預留通孔相連通;綜合倉與污水倉底部分別設置有供液體流入雨水倉的單向孔,綜合倉和污水倉通過單向孔與雨水倉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可以有效防止管線設置沖突,倉內積水影響管線的正常運行等現(xiàn)象發(fā)生。
【專利說明】綜合管廊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布置管線的綜合管廊 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為實施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施工和維護,通常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設市政公用管線 的市政公用設施稱為綜合管廊。雨水管污水管是綜合管廊設計中必須考慮的一種管線,但 是傳統(tǒng)的設計是普遍不考慮將雨污水管納入綜合管廊中。隨著市政建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雨水管也被納入綜合管廊考慮范疇。
[0003] 如中國專利CN103397662公開了一種綜合管廊結構,包括用于布置管線的管線綜 合倉、用于配屬的雨水倉和用于雨水收集的雨水井,雨水倉設置在管線綜合倉的下方,管線 綜合倉與雨水倉為單向導通連接。雖然該結構將雨水管納入綜合管廊進行考慮,但是該管 廊綜合結構只是簡單地在管廊底部設置雨水倉,一旦其他管線的管廊與雨污水管線在縱向 上有沖突,就必須采用雨污水倒虹或者管廊倒虹進行避讓,從而為管線設置帶來很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有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雨污水倉和其他 管線不沖突的綜合管廊結構。
[0005]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綜合管廊,包括雨水管,雨水檢查井,綜 合倉和雨水倉,所述雨水檢查井的一側設置有連接口,所述雨水管與所述雨水檢查井通過 連接口相連通;所述綜合倉設置于所述雨水井的另一個側。還包括污水倉,所述污水倉的一 側為所述綜合倉,所述污水倉的另一側設置有污水進水管;所述污水倉與所述綜合倉設置 于所述雨水倉的上方,所述污水倉與所述綜合倉的底部為所述雨水倉的頂部;所述雨水倉 靠近所述雨水檢查井的一側設置有預留通孔,所述雨水檢查井與所述雨水倉通過所述預留 通孔相連通;所述綜合倉與所述污水倉底部分別設置有供液體流入雨水倉的單向孔,所述 綜合倉和所述污水倉通過所述單向孔與所述雨水倉連通。
[0006] 優(yōu)選地,所述雨水倉內設置有分隔墻,所述分隔墻的高度小于所述雨水倉的高度。
[0007] 優(yōu)選地,所述污水管傾斜穿設于所述污水倉,所述污水管在污水倉外部的高度大 于所述污水管在所述污水倉內部的高度。
[0008] 優(yōu)選地,所述污水倉內的所述污水管的端部設置有清掃孔。
[0009]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結構,由于在綜合管線雨水倉的一側獨立設置有污水倉, 從而可以避免管線與污水管線在縱向上的沖突,進而避免通過污水倒虹或者管廊倒虹方式 進行避讓。設置于綜合倉和污水倉底部的單向孔,可以保證水從綜合倉與污水倉流入雨水 倉,而不會從雨水倉倒流,保證綜合倉和污水倉為無積水。
[0011] 另一方面,由于在雨水倉內設置有分隔墻,從而可以借助分隔墻改變流入雨水倉 的流體的流速,加速雨水倉內垃圾的排放。
[0012] 同時,由于設置于污水倉側壁的污水管外高內低傾斜設置于污水倉,污水管內的 污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污水倉,從而提高污水通水能力。
[0013]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本實施例綜合管廊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5] 圖2為圖2的B-B剖視圖;
[0016]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0017] 圖中:雨水管1,綜合倉2,污水倉3,污水管4,清掃孔5,單向孔6,雨水倉7,分隔 墻8,預留通孔9,雨水檢查井10,連接口 11。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綜合管廊結構,包括雨水管1、雨水檢查井 10、綜合倉2和雨水倉7。其中,雨水管1設置于雨水檢查井10的一個側面,雨水檢查井10 上設置有連接口 11,雨水管1與雨水檢查井10通過連接口 11相連通。
[0019] 污水倉3的一側為綜合倉2,污水倉3的另一側設置有污水進水管4,污水倉3設 置于雨水倉7的上方。污水管3傾斜穿設于污水倉3,污水管4在污水倉3外部的高度大于 污水管4在污水倉3內部的高度,即污水管的高度沿污水流動的方向逐漸降低,從而提高了 污水的通水能力。
[0020] 綜合倉2和污水倉3的底部為雨水倉7的頂部,雨水倉7靠近雨水檢查井10的一 側設置有預留通孔9,雨水檢查井10與雨水倉7通過預留通孔9相連通。雨水倉7的底部 還設置有分隔墻8,分隔墻8的高度小于雨水倉7的高度,從而可以借助分隔墻改變流入雨 水倉的流體的流速,加速雨水倉內垃圾的排放。
[0021] 綜合倉2與污水倉3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供液體流入雨水倉7的單向孔62,綜合倉 和污水倉3通過單向孔6與雨水倉7連通。該單向孔可以保證綜合倉的滲漏水、事故水以及 污水倉內的污水可通過單向孔進入雨水倉,而雨水倉的雨水不能通過單向孔進入上層的綜 合倉與污水倉,從而可以實現(xiàn)綜合倉和污水倉為無積水的目的,保證綜合管廊的正常運行。
[0022] 本實用新型對分隔墻的具體形狀、數(shù)量以及設置方式不作任何限定,可以根據(jù)管 廊的具體情況進行設置。
[0023] 通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綜合管廊,由于在綜合管線雨水倉的一 側獨立設置有污水倉,從而可以避免管線與污水管線在縱向上的沖突,進而避免通過污水 倒虹或者管廊倒虹方式進行避讓。設置于綜合倉和污水倉底部的單向孔,可以保證水從綜 合倉與污水倉流入雨水倉,而不會從雨水倉倒流,保證綜合倉和污水倉為無積水。
[0024] 另一方面,由于在雨水倉內設置有分隔墻,從而可以借助分隔墻改變流入雨水倉 的流體的流速,加速雨水倉內垃圾的排放。
[0025] 同時,由于設置于污水倉側壁的污水管外高內低傾斜設置于污水倉,污水管內的 污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污水倉,從而提高污水通水能力。
[0026]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 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 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綜合管廊結構,包括雨水管,雨水檢查井,綜合倉和雨水倉,所述雨水檢查井的 一側設置有連接口,所述雨水管與所述雨水檢查井通過連接口相連通;所述綜合倉設置于 所述雨水井的另一個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污水倉,所述污水倉的一側為所述綜合倉,所 述污水倉的另一側設置有污水進水管;所述污水倉與所述綜合倉設置于所述雨水倉的上 方,所述污水倉與所述綜合倉的底部為所述雨水倉的頂部;所述雨水倉靠近所述雨水檢查 井的一側設置有預留通孔,所述雨水檢查井與所述雨水倉通過所述預留通孔相連通;所述 綜合倉與所述污水倉底部分別設置有供液體流入雨水倉的單向孔,所述綜合倉和所述污水 倉通過所述單向孔與所述雨水倉連通。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倉內設置有分隔墻,所述 分隔墻的高度小于所述雨水倉的高度。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合管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傾斜穿設于所述污水 倉,所述污水管在污水倉外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污水管在所述污水倉內部的高度。
4. 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綜合管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倉內的所述污 水管的端部設置有清掃孔。
【文檔編號】E03F3/02GK203878609SQ201420256411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汪勝, 黃瑾, 王家華 申請人: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