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在路基上設有左側路面和右側路面,左側路面和右側路面均為中間低、兩側高、路拱坡度均為3~4%,路中部設置有路中集水槽,路中集水槽的槽口上設置有臺階,臺階上鋪設有多塊漏水蓋板,漏水蓋板與臺階間隙配合,漏水蓋板上均布有漏水孔,漏水蓋板的頂面等于或低于路面最低處;路中集水槽的一側設置有側向排水管,側向排水管位于路面下,側向排水管的另一端與沉淀池連接,沉淀池和儲水罐均設置在路外,沉淀池與儲水罐之間通過導流管連接。本實用新型在田間道路具有運輸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田間道路集雨、輸水功能,增大雨水的匯集量,解決了山區(qū)、干旱、半干旱區(qū)域的水資源季節(jié)性分布不均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通過路面將雨水收集,并進行農業(yè)灌溉及水量調節(jié)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在山區(qū)、干旱、半干旱區(qū)域等區(qū)域構建的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在我國西南的干熱河谷地區(qū),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其年均蒸發(fā)量為降雨量的數十倍,近年來,河流干涸、干旱現象頻繁出現,當地的農業(yè)灌溉用水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0003]田間道路是土地整治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常見的路面類型為:混凝土、泥結碎石、沙礫石三種。近年,隨著國家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程的提出,混凝土路面是今后土地整治中田間道路工程規(guī)劃設計的發(fā)展方向。然而,一般的混凝土路面均是中間高、兩側低,便于迅速排走路面的積水,但同時也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發(fā)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混凝土道路上的雨水未能充分利用,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設置有路基,在路基的表面設置有左側路面和右側路面,左側路面和右側路面均為中間低、兩側聞,左側路面和右側路面的路拱坡度相同,其路拱坡度為3?4%,在左側路面和右側路面之間設置有路中集水槽,路中集水槽的長度與路面長度相等,路中集水槽的槽口上設置有臺階,臺階上鋪設有多塊漏水蓋板,漏水蓋板將路中集水槽的槽口全部覆蓋,漏水蓋板與臺階間隙配合,漏水蓋板上均布有漏水孔,漏水蓋板的頂面等于或低于路面最低處;至少在路中集水槽的一側設置有排水裝置,所述的排水裝置的結構為:側向排水管的一端與路中集水槽的一側壁連接,側向排水管位于路面下并伸出路外,側向排水管的另一端與沉淀池連接,沉淀池和儲水罐均設置在側向排水管伸出方向的路外,沉淀池與儲水罐之間通過導流管連接。
[0006]所述的排水裝置可以設置多個,設置有多個排水裝置時,相鄰兩排水裝置的側向排水管之間間隔IOOm?200m。
[0007]沉淀池與導流管連接處還可以設置攔污柵,以防止雜物流入儲水罐內。
[0008]所述的漏水蓋板的長、寬尺寸以及漏水蓋板上漏水孔的孔徑大小、漏水孔的數量均可根據路面的長短、寬窄、降雨量的大小設定,漏水蓋板的寬以與路中集水槽的槽口上設置的臺階間隙配合為準設定。所述的漏水蓋板的長L可以為40?60cm,寬W為20?30cm,每塊漏水蓋板設4?6個漏水孔,漏水孔直徑為4?6cm。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1.路中集水槽及側向排水管的設計,增加了田間道路的功能,在其運輸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路面集雨、地下輸水的功能。
[0011]2.左、右側路面中間低、兩側高的設計,提高了路面雨水的匯流速率,其最大集雨率可達到95%以上,在路中設置集水槽集中了雨水的匯集量,更有利于田間灌溉水源的匯集。同時,其可節(jié)約路邊溝的建設投資,減少路邊溝占用土地。
[0012]3.漏水蓋板與路中集水槽的槽口上的臺階間隙配合,即可保證道路的行車安全,又便于建設后的運行維護。
[0013]4.道路外側沿線的沉淀池和儲水罐設計,利于雨水的分流與儲存,又便于旱季農業(yè)灌溉用水。
[0014]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在田間道路具有運輸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田間道路集雨、輸水功能,能更多集中雨水,增大雨水的匯集量,解決了山區(qū)、干旱、半干旱區(qū)域的水資源季節(jié)性分布不均的問題,其結構簡單,可實現道路運輸、集雨、輸水、蓄水、農業(yè)灌溉的一體化,實際生產中易實施構建,具備極高的推廣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田間道路橫斷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圖2中路中集水槽與臺階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圖2中漏水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各標記依次是:1 一路基,2—左側路面,3—右側路面,4一側向排水管,5—沉淀池,6—導流管,7—儲水_,8一漏水蓋板,9一路中集水槽,10一漏水孔,11 一臺階,L表不漏水蓋板的長,W表示漏水蓋板的寬。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結合圖1一圖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設置有路基1,在路基I的表面設置有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均為中間低、兩側聞、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的路拱坡度相同,其路拱坡度為4%,在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之間設置有路中集水槽9,路中集水槽9的長度與路面長度相等,路中集水槽9的槽口上設置有臺階11,臺階11上鋪設有多塊漏水蓋板8 (漏水蓋板8的數量以能全部覆蓋路中集水槽9的槽口為準設定),漏水蓋板8將路中集水槽9的槽口全部覆蓋,漏水蓋板8與臺階11間隙配合,漏水蓋板8上均布有漏水孔10,漏水蓋板8的頂面等于或低于路面最低處(SP漏水蓋板8的頂面等于或低于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的最低處);至少在路中集水槽9的一側設置有排水裝置,所述的排水裝置的結構為:側向排水管4的一端與路中集水槽9的一側壁連接,側向排水管4位于路面下并伸出路外,側向排水管4的另一端與沉淀池5連接,沉淀池5和儲水罐7均設置在側向排水管4伸出方向的路外,沉淀池5與儲水罐7之間通過導流管6連接,沉淀池5與導流管6連接處還可以設置攔污柵,防止雜物流入儲水罐內。所述排水裝置的數量根據路面的長度、當地雨季降雨量的大小設定,可以設置多個排水裝置,設置有排水裝置時,相鄰兩排水裝置的側向排水管4之間間隔距離可以為IOOm?200m。
[0021]所述的漏水蓋板的長、寬尺寸以及漏水蓋板上漏水孔的孔徑大小、漏水孔的數量均可根據路面的長、寬、降雨量的大小設定,漏水蓋板的寬以與路中集水槽的槽口上設置的臺階間隙配合為準設定。所述的漏水蓋板的長L可以為40?60cm,寬W為20?30cm,每塊漏水蓋板8可以設4?6個漏水孔10,漏水孔10直徑可為4?6cm。漏水蓋板8的厚度以覆蓋在臺階11上其漏水蓋板8的頂面等于或低于路面最低處為準設定即漏水蓋板8的頂面等于或低于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的最低處為準設定。
[0022]所述的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為混凝土材料構成,路基I為碎石材料構成,漏水蓋板8為混凝土材料構成,側向排水管4由PVC材料構成。
【權利要求】
1.一種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設置有路基,其特征在于:在路基(I)的表面設置有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均為中間低、兩側高,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的路拱坡度相同,其路拱坡度為3?4%,在左側路面(2)和右側路面(3)之間設置有路中集水槽(9),路中集水槽(9)的長度與路面長度相等,路中集水槽(9)的槽口上設置有臺階(11),臺階(11)上鋪設有多塊漏水蓋板(8),漏水蓋板(8)將路中集水槽(9)的槽口全部覆蓋,漏水蓋板(8)與臺階(11)間隙配合,漏水蓋板(8)上均布有漏水孔(10),漏水蓋板(8)的頂面等于或低于路面最低處;至少在路中集水槽(9)的一側設置有排水裝置,所述的排水裝置的結構為:側向排水管(4)的一端與路中集水槽(9)的一側壁連接,側向排水管(4)位于路面下并伸出路外,側向排水管(4)的另一端與沉淀池(5)連接,沉淀池(5 )和儲水罐(7 )均設置在側向排水管(4 )伸出方向的路外,沉淀池(5 )與儲水罐(7 )之間通過導流管(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多個排水裝置時,相鄰兩排水裝置的側向排水管(4)之間間隔IOOm?200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沉淀池(5)與導流管(6)連接處設置有攔污柵。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田間道路集雨蓄水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水蓋板(8)的長L為40?60cm,寬W為20?30cm,每塊漏水蓋板(8)設4?6個漏水孔(10),漏水孔(10)直徑為4?6cm。
【文檔編號】E03B3/02GK203559453SQ201320731692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余建新, 張川, 劉淑霞, 鄭宏剛, 劉暢, 陳永志, 張瑜, 楊紹安, 莫金永, 彭云, 張建生, 廖麗君, 陳運春, 龔濤, 李成學, 張耿杰, 王豹, 李建華, 葛興燕, 郭曉飛 申請人:云南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