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 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不再生資源的沃土年年流失歸結(jié)起來可分為溝 渠土流失,地表土流失,河岸土流失,土流失是以地表土流失發(fā)展到 溝渠縱橫地流失帶,到目前為止,防治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 一直 停留在植樹造林上,但是黃土高原中6_10米多的深溝是無法用植樹 造林來防治水土流失的,洪水沖刷時,樹和樹根會被泥沙和洪水連根 拔掉,水和土無法分離,泥土被沖走,至今為止,防治溝渠水土流失 還沒有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方法,它能將水和土分離開達到防治水土 流失的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 漏小水庫的方法,它包括溝渠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地表土流失的防治 方法、河岸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和不滲漏小水庫的建造方法,溝渠土流 失的防治方法是在水土流失的源頭,嚴(yán)重坍塌流失水土的地段修筑數(shù) 道壩,按比例增高加寬攔截壩,在壩體的兩邊開過水道,3米高的壩 在2.5米處開過水道口 ,把水放入過水道,水深達到2.5米時受阻的 水轉(zhuǎn)著旋渦象篩面般留下80%的泥沙,而帶有20%的泥沙流到下道 攔截壩再截留,帶有泥沙的洪水經(jīng)過數(shù)道壩澄清為清水,土流失的任務(wù)完成后,再把清水按需截留,水土分離后被同時截住,超過截留量 的清水通過過水道放入河流。地表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用線麻種植防 治帶的方法在每戶田的下端種植二垅線麻,秋后留高茬,第二年麻籽 再生補種,幾年后麻茬形成地格子一樣的過濾網(wǎng),幾家種同一品種, 合建一個防治帶,地表土就不會流失了。河岸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密 植各種柳樹,柳樹的根須特長,在大水沖刷時,靠水的一面根須土被 沖走,根須向一面攔網(wǎng),水不能把里面的土沖走,柳樹不倒,岸土永 存。不滲漏小水庫的建造方法,是在攔截壩體上加設(shè)放水閘門,庫底用大幅塑膜粘接在一起,鋪底防滲漏,在塑膜上覆蓋50厘米土,固 定塑膜。用該方法筑壩能防治溝渠土流失,植柳樹能防治河岸土流失, 種線麻能防治地表土流失,防治溝渠土流失能將水土分離開,水經(jīng)過 數(shù)道壩的攔截,便成了清水,土的流失就防治了。該方法簡單,易行, 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好,建造不滲漏小水庫能養(yǎng)殖灌溉,和廣大農(nóng)民利 益桂鉤,真正變水害為水利,便于推廣,它解決了幾千年溝渠水土流 失不能防治的疑難問題。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是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l,溝渠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在水土流失源頭,在嚴(yán)重 坍塌流失水土的地段修筑數(shù)道壩,按比例增高、加寬攔截壩,在壩體 的兩邊開過水道,3米高的壩在2.5米處開過水道口 ,把水放入過水 道,以溝寬10米建壩為標(biāo)準(zhǔn),溝寬每增加5米為一個壩體增加級如a. IO米寬溝筑壩,壩頂1.5米寬,壩底6米寬,壩高3米,過 水道為雙臂式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0米,寬0.5米,深0.5米,在2.5米處開有過水道口 ,深0.5米,寬0.5米,過水道外壁寬0.5米。b. 11—15米寬溝筑壩,壩頂2米寬(每米加0.1米),壩底8米 寬(每米加0.4米),壩高4米(每米加0.2米),過水道為雙臂式靠 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2.5米(每米加0.5米),寬0.75米(每米加 0.05米),深0.75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 ,深0.75 米(每米加0.05米),寬0.75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外壁寬0.75 米(每米加0.05米)。c. 溝16_20米寬溝筑壩,壩頂3米寬(每米加0.2米),壩底 12米(每米加0.8米),壩高5米(每米加0.2米),過水道為雙臂式 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5.5米(每米加0.6米),寬1米(每米加 0.05米),深1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 ,深1米(每 米加0.05米),寬1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外壁寬1米(每米 力P 0.05米)。d. 21—25米寬的溝筑壩,壩頂5米寬(每米加0.4米),壩底 20米(每米加1.6米),壩高7米(每米加0.4米),過水道為雙臂式 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9.5米(每米加0.8米),寬L25米(每米 加0.05米),深1.25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 ,深 1.25米(每米加0.05米),寬1.25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外壁 寬1.25米(每米加0.05米)。e. 26—30米寬的溝筑壩,壩頂8米(每米加0.6米),壩底32 米(每米加2.4米),壩高10米(每米加0.6米),過水道為雙臂式靠 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27.5米(每米加1.6米),寬1.5米(每米加0.05米),深1.5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深1.5 米(每米加0.05米),寬1.5米(每米加0.05米),過水道外壁寬1.5 米(每米加0.05米)。上述根據(jù)不同溝筑壩,壩和地形比較已經(jīng)達到攔截高度,過水道 口和壩底相平,將泥沙放到第二道攔截壩攔截,第二道攔截壩代替第 一道攔截壩功能,以此下移至溝梯形添平為止,經(jīng)過數(shù)道壩澄清為清 水,土流失的任務(wù)完成后,再把清水按需截留到貯水庫,養(yǎng)殖灌溉。 水土分離后被同時截住,超過截留量的清水通過過水道放入河流。實施例2,地表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用線麻種植防治帶的方法, 在每戶田的下端種植二垅線麻,秋后留高茬,第二年麻籽再生補種,幾年后麻茬形成地格子一樣的過濾網(wǎng),幾家種同一品種,合建一個防 治帶,地表土就不會流失了。實施例3,河岸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密植各種柳樹,柳樹的根須 特長,在大水沖刷時,靠水的一面根須土被沖走,根須向一面攔網(wǎng), 水不能把里面的土沖走,柳樹不倒,岸土永存,不僅防治岸土流失, 編織柳還是副業(yè)的好材料。實施例4,不滲漏小水庫的建造方法是在攔截壩體上加設(shè)放水閘 門,庫底用大幅塑膜粘接在一起,鋪底防滲漏,在塑膜上覆蓋50厘 米土,固定塑膜。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溝渠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地表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河岸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方法,溝渠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在水土流失源頭,在嚴(yán)重坍塌流失水土的地段修筑數(shù)道壩,按比例增高、加寬攔截壩,在壩體的兩邊開過水道,3米高的壩在2.5米處開過水道口,把水放入過水道,以溝寬10米建壩為標(biāo)準(zhǔn),壩寬每增加5米為一個壩體增加級a.10米寬溝筑壩,壩頂1.5米寬,壩底6米寬,壩高3米,過水道為雙臂式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0米,寬0.5米,深0.5米,在2.5米處開有過水道口,深0.5米,寬0.5米,過水道外壁寬0.5米。b.11-15米寬溝筑壩,壩頂2米寬,壩底8米寬,壩高4米,過水道為雙臂式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2.5米,寬0.75米,深0.75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深0.75米,寬0.75米,過水道外壁寬0.75米。c.溝16-20米寬溝筑壩,壩頂3米寬,壩底12米,壩高5米,過水道為雙臂式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5.5米,寬1米,深1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深1米,寬1米,過水道外壁寬1米。d.21-25米寬的溝筑壩,壩頂5米寬,壩底20米,壩高7米,過水道為雙臂式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19.5米,寬1.25米,深1.25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深1.25米,寬1.25米,過水道外壁寬1.25米。e.26-30米寬的溝筑壩,壩頂8米,壩底32米,壩高10米,過水道為雙臂式靠兩邊溝壁挖,過水道長27.5米,寬1.5米,深1.5米,過水道開有過水道口,深1.5米,寬1.5米,過水道外壁寬1.5米。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表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用線麻種植防治帶的 方法,在每戶田的下端種植二垅線麻,秋后留高茬,第二年麻籽再生 補種,幾年后麻茬形成地格子一樣的過濾網(wǎng),幾家種同一品種,合建 一個防治帶,地表土就不會流失了。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河岸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密植各種柳樹,防治水 土流失。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不滲漏小水庫的建造方法是,在攔截壩體上加設(shè) 放水閘門,庫底用大幅塑膜粘接在一起,在塑膜上覆蓋50厘米土固 定塑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治水土流失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方法。它包括溝渠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地表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河岸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和建造不滲漏小水庫的方法。溝渠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在水土流失源頭,在嚴(yán)重坍塌流失水土的地段修筑數(shù)道壩,按比例增高、加寬攔截壩,在壩體的兩邊開過水道,地表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用線麻種植防治帶的方法,河岸土流失的防治方法是密植各種柳樹,不滲漏小水庫的建造方法是在攔截壩體上加設(shè)放水閘門,庫底鋪塑膜。該方法簡單易行,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好,真正變水害為水利,便于推廣,它解決了幾千年溝渠水土流失不能防治的疑難問題。
文檔編號E02B3/00GK101275392SQ20071007199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曾兆仁 申請人:曾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