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海上救生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通常安裝于路基平臺上、用于海工建筑物上的鋼筋混凝土海上救生塔。
背景技術:
目前海工建筑物,如進海路和人工島等在施工或使用時的人員救生方法一般使用逃跑救生或在屋頂上再加高一層供救生使用的方法。實踐證明,逃跑救生最危險,而加高屋頂在海上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也存在很大的危險。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結構簡單、整體性好、工程造價低和救生效果好的鋼筋混凝土海上救生塔。
本實用新型將一般安裝在人工島背浪面露出水面部分的最低部位,即有深樁基的路基平臺上,它包括上部設置有塔門的內(nèi)空的塔體,塔體墻體的外側帶有塔梯,塔的頂層開門供人員進出。本實用新型為方便、快捷地進行海上救生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整體性好、工程造價低設施,與現(xiàn)有的救生方法相比,它具有有效地保障海上工作人員的生命的優(yōu)點。
為在風浪較大的情況下保證塔內(nèi)的空氣新鮮,應在塔體上部安裝有對流通風透氣管。對流通風透氣管應至少有兩根,分別用于通于塔底及塔頂處。例如其中的一根在塔內(nèi)最底層地板附近開口,其余在塔內(nèi)頂棚底部開口。
為防止海浪較高時水由塔門進入塔內(nèi),塔門為內(nèi)開門,門底處設置有擋水結構。
另外,在塔的頂層裝有潛望鏡,使塔內(nèi)的人通過塔頂上的潛望鏡觀察塔外的情況。
圖1為側視圖;圖2為俯視圖;圖3為塔門側視圖;圖中1、墻體,2、塔門,3、對流通風透氣管道,4、潛望鏡,5、平臺,6、塔梯,7、海面,8、路基平臺,9、門底擋水檻,10、塔頂層,11、護梯。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安裝在路基平臺上墻體全封閉的塔體,塔體為異徑的鋼筋混凝土圓柱形全封閉密封型結構,其下部的塔體直徑較大,其外表面上有與之制為一體的螺旋塔梯6。塔體的上部直徑較小,在其周圍與塔體下部形成塔頂層10。塔體的該部分一側帶有護梯11,該部分上還帶有塔門2,如圖3所示,塔門2的外側下底處帶有門底擋水檻9。本實施例的塔頂有平臺5,其上裝有兩根對流通風透氣管道3和潛望鏡4,兩根對流通風透氣管道3分別通于塔體內(nèi)的底部和上部。
風暴潮來臨時,海上工作人員順著塔外螺旋樓梯到達塔頂,從頂層門2進入到救生塔內(nèi),順著塔內(nèi)螺旋塔梯6到達各層,關閉塔門,躲避風暴潮,海水將救生塔頂層10以下墻體淹沒,浪花水漂刮到門上,下淌后被門底擋水檻9擋住,流向屋塔外。塔內(nèi)人員通過高出水面的對流通風透氣管3和塔頂上的潛望鏡4,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和觀察外面的情況,塔內(nèi)備有生活必需品、救生藥品、應急照明燈、滅火器材和救生器材等。若海水繼續(xù)上升達塔頂層,往塔內(nèi)灌水時,塔內(nèi)人員可打開塔門,順著護梯11爬到塔頂平臺5。風暴潮過后,塔上人員打開塔門從救生塔里出來或從塔頂平臺下來,即完成一次救生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海上救生塔,其特征是它包括上部設置有塔門(2)的內(nèi)空的塔體,塔體墻體(1)的外側帶有塔梯(6)。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救生塔,其特征是塔體上部安裝有對流通風透氣管(3)。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救生塔,其特征是所述的對流通風透氣管(3)有至少兩根,且至少各有一根分別通于塔底及塔頂處。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救生塔,其特征是所述的對流通風透氣管(3)中的一根在塔內(nèi)最底層地板附近開口,其余在塔內(nèi)頂棚底部開口。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海上救生塔,其特征是塔門(2)為內(nèi)開門,門底處設置有擋水結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救生塔,其特征是在塔的頂層裝有潛望鏡(4)。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海上救生塔,其特征是塔體的墻體(1)為全封閉密封型。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鋼筋混凝土救生塔,其特征是螺旋塔梯(6)與墻體(1)制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通常安裝于路基平臺上、用于海工建筑物上的鋼筋混凝土海上救生塔。本實用新型將一般安裝在人工島背浪面露出水面部分的最低部位,即有深樁基的路基平臺上,它包括上部設置有塔門的內(nèi)空的塔體,塔體墻體的外側帶有塔梯,塔的頂層開門供人員進出。本實用新型為方便、快捷地進行海上救生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整體性好、工程造價低設施,與現(xiàn)有的救生方法相比,它具有有效地保障海上工作人員的生命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E02B3/00GK2778981SQ20052008150
公開日2006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陳振新, 陳澤 申請人:陳振新, 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