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除塵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除塵器設備。
背景技術:
除塵器是一種方便吸灰的設備,除塵器使用時需要到處移動,從而對不同的地方進行吸灰,因此通常使用移動式供電設備提供除塵器用電,傳統(tǒng)的供電設備通常需要連接電源線,因此在移動時由于人們不小心碰到會電源線影響人們的除塵工作,因此傳統(tǒng)除塵器的供電設備存在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除塵器設備,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一種除塵器設備,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底部四周設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底部設置有圓輪,所述外殼中設置有第一滑接槽,所述外殼中在所述第一滑接槽下部設置有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二滑接槽右側通連有第三滑接槽,所述外殼右端面底部處設置有插腔,所述插腔上端部中設置有第四滑接槽,所述外殼頂端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等設置有第五滑接槽和第六滑接槽,所述外殼頂端面的中心固定設置有墊條,在所述墊條上方支撐有光照板,所述光照板下端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等設置有左裝設塊和右裝設塊,所述第一滑接槽上端部中心設置有第七滑接槽,所述第七滑接槽中設置有可左右活動且下端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與所述第一滑接槽的下端部活動配合連接的第七滑接塊,所述第七滑接槽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七滑接塊的第七螺接孔配合連接且左端與所述第七滑接槽左端部可轉動配合連接,右端與設置在所述第七滑接槽右端部中的第一馬達連接的第七螺接桿,所述第七滑接塊中的下部設置有驅行裝置,所述第五滑接槽和第六滑接槽中分別設置有第五推升部件和第六推升部件,所述第二滑接槽中設置有可上下活動的第二滑接塊,所述第三滑接槽中設置有可左右活動的蓄電池組,所述蓄電池組左端下部固定設置有第三滑接塊,所述蓄電池組右端中心設置有電接頭,所述第三滑接槽右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電接頭相對的內(nèi)電接孔,所述第三滑接槽中還設置有第三推升部件,所述插腔左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內(nèi)電接孔電路連接的外電接孔,所述第四滑接槽中設置有第四推升部件。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滑接塊中縱貫有與所述第二滑接塊配合連接的第二螺接桿,所述第二螺接桿上端向上穿入所述外殼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且所述第二螺接桿與所述外殼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接桿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二斜角輪,所述第二滑接塊下端右側設置有第二斜角面,所述第三滑接塊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斜角面活動配合連接的第三斜角面,所述第二斜角面與所述第三斜角面的斜角等同。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五推升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五滑接槽中且可上下活動的第五滑接塊,所述第五滑接槽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五滑接塊中的第五螺接孔配合連接的第五螺接桿,所述第五螺接桿上端低于所述外殼的上端面,所述第五螺接桿下端向下穿入所述外殼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且所述第五螺接桿與所述外殼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五螺接桿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五斜角輪,所述第五滑接塊上端通過第一轉向桿與所述左裝設塊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五滑接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五滑接槽的高度。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六推升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六滑接槽中且可上下活動的第六滑接塊,所述第六滑接槽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六滑接塊中的第六螺接孔配合連接的第六螺接桿,所述第六螺接桿上端低于所述外殼的上端面,所述第六螺接桿下端向下穿入所述外殼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且所述第六螺接桿與所述外殼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六螺接桿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六斜角輪,所述第六滑接塊上端通過第二轉向桿與所述右裝設塊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六滑接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六滑接槽的高度。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推升部件包括呈上下對等設置在所述第三滑接槽右端部中的凹口,所述凹口中設置有與所述蓄電池組右端固定連接的彈壓件,兩個所述彈壓件用以將所述蓄電池組向左頂壓而使得所述第三滑接塊伸入到所述第二滑接槽中,所述電接頭右端設置有導接部用以方便所述電接頭快速插入到所述內(nèi)電接孔中。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四推升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四滑接槽中且可上下活動的第四滑接塊,所述第四滑接槽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四滑接塊中的第四螺接孔配合連接的第四螺接桿,所述第四螺接桿下端位于所述第四滑接槽中,所述第四螺接桿上端向上穿入所述外殼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且所述第四螺接桿與所述外殼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四螺接桿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四斜角輪,所述第四滑接塊的高度與所述第四滑接槽的高度等同,所述第四滑接塊的高度大于所述插腔的高度。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驅行裝置包括左右縱貫所述第七滑接塊的第八滑接槽,所述第七滑接塊中還設置有上下延長且與所述第八滑接槽相通第九滑接槽,所述第九滑接槽上端部中設置有第十滑接槽,所述第九滑接槽中設置有可上下活動的第二馬達,所述第二馬達左右兩端分別對等設置有左平桿和右平桿,所述左平桿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斜角輪、右端與所述第二馬達連接,所述右平桿左端與所述第二馬達連接、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三斜角輪,所述第十滑接槽中固定設置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與所述第二馬達之間連接有升落柱,所述第一斜角輪和第三斜角輪呈左右相對設置。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斜角輪、第二斜角輪、第三斜角輪、第四斜角輪、第五斜角輪和第六斜角輪的大小均等同,所述第五斜角輪和第六斜角輪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斜角輪和第四斜角輪高度相等,所述第六斜角輪與所述第四斜角輪相對設置,所述左平桿、右平桿、第二螺接桿、第五螺接桿、第六螺接桿和第四螺接桿的直徑等同。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馬達工作提供動力驅動第七滑接塊左右活動,當?shù)谄呋訅K向左活動到第七滑接槽的最左端位置時,第一斜角輪與第五斜角輪嚙合,此時通過第二馬達工作驅動第五滑接塊向上活動,從而將光照板的左端頂起,使得光照板從左到右向下傾斜,當?shù)谄呋訅K向右活動到第七滑接槽的最右端位置時,第三斜角輪與第六斜角輪嚙合,此時通過第二馬達工作驅動第六滑接塊向上活動,從而將光照板的右端頂起,使得光照板從右到左向下傾斜,光照板傾斜的角度可以根據(jù)太陽光照射的需求而調(diào)整,從而使得光照板能夠更好地吸收太陽光發(fā)電,且光照板的調(diào)節(jié)方便快捷,操作簡單,大大增加了太陽能的利用率。
2.通過控制液壓缸工作,驅動升落柱上下升降而將第二馬達上下推動,當?shù)诙R達被推動到第十滑接槽的最下端位置,此時第一斜角輪與第二斜角輪嚙合,第三斜角輪同時與第四斜角輪嚙合,而后通過第二馬達工作提供動力驅動左平桿和右平桿轉動,左平桿轉動驅動第二滑接塊上下活動,從而使得蓄電池組在彈壓件的頂壓力作用下左右活動,以使得電接頭插入或者拔出內(nèi)電接孔,從而增加了電接頭與內(nèi)電接孔配合連接的穩(wěn)定性,從而使得外電接孔處于通電或者斷電狀態(tài),另外,右平桿轉動驅動第四滑接塊上下活動,而將插腔打開或者封閉,從而增加了外電接孔供電的安全性,減少了觸電事故的發(fā)生,在插腔打開時,方便插頭插入為除塵器接電。
3.本發(fā)明的裝置整體結構較為簡單,生產(chǎn)成本較為低廉,運行操作簡單,各個部件之間的操作都是自動控制的,供電安全穩(wěn)定,可靠性強,有效防止現(xiàn)有生活中觸電事故的發(fā)生,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且光照板可根據(jù)需求自動調(diào)節(jié)傾斜的角度,以滿足不同的光照角度,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除塵器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除塵器設備中的光照板從左到右向下傾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除塵器設備中的光照板從右到左向下傾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外電接孔處于通電狀態(tài)、插腔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除塵器設備中的驅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中圖1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6所示的一種除塵器設備,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底部四周設置有支柱11,所述支柱11底部設置有圓輪12,通過圓輪12從而方便對外殼1的移動,所述外殼1中設置有第一滑接槽2,所述外殼1中在所述第一滑接槽2下部設置有第二滑接槽3,所述第二滑接槽3右側通連有第三滑接槽4,所述外殼1右端面底部處設置有插腔6,所述插腔6上端部中設置有第四滑接槽7,所述外殼1頂端面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等設置有第五滑接槽21和第六滑接槽28,所述外殼1頂端面的中心固定設置有墊條111,在所述墊條111上方支撐有光照板10,所述光照板10下端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等設置有左裝設塊101和右裝設塊102,所述第一滑接槽2上端部中心設置有第七滑接槽5,所述第七滑接槽5中設置有可左右活動且下端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與所述第一滑接槽2的下端部活動配合連接的第七滑接塊8,所述第七滑接槽5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七滑接塊8的第七螺接孔81配合連接且左端與所述第七滑接槽5左端部可轉動配合連接,右端與設置在所述第七滑接槽5右端部中的第一馬達51連接的第七螺接桿52,所述第七滑接塊8中的下部設置有驅行裝置,所述第五滑接槽21和第六滑接槽28中分別設置有第五推升部件和第六推升部件,所述第二滑接槽3中設置有可上下活動的第二滑接塊31,所述第三滑接槽4中設置有可左右活動的蓄電池組41,所述蓄電池組41左端下部固定設置有第三滑接塊42,所述蓄電池組41右端中心設置有電接頭43,所述第三滑接槽4右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電接頭43相對的內(nèi)電接孔48,所述第三滑接槽4中還設置有第三推升部件,所述插腔6左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內(nèi)電接孔48電路連接的外電接孔61,所述第四滑接槽7中設置有第四推升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滑接塊31中縱貫有與所述第二滑接塊31配合連接的第二螺接桿32,所述第二螺接桿32上端向上穿入所述外殼1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且所述第二螺接桿32與所述外殼1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接桿32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二斜角輪33,所述第二滑接塊31下端右側設置有第二斜角面34,所述第三滑接塊42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斜角面34活動配合連接的第三斜角面47,所述第二斜角面34與所述第三斜角面47的斜角等同。
其中,所述第五推升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五滑接槽21中且可上下活動的第五滑接塊24,所述第五滑接槽21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五滑接塊24中的第五螺接孔201配合連接的第五螺接桿22,所述第五螺接桿22上端低于所述外殼1的上端面,所述第五螺接桿22下端向下穿入所述外殼1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且所述第五螺接桿22與所述外殼1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五螺接桿22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五斜角輪23,所述第五滑接塊24上端通過第一轉向桿25與所述左裝設塊101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五滑接塊24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五滑接槽21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六推升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六滑接槽28中且可上下活動的第六滑接塊29,所述第六滑接槽28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六滑接塊29中的第六螺接孔301配合連接的第六螺接桿27,所述第六螺接桿27上端低于所述外殼1的上端面,所述第六螺接桿27下端向下穿入所述外殼1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且所述第六螺接桿27與所述外殼1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六螺接桿27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六斜角輪26,所述第六滑接塊29上端通過第二轉向桿30與所述右裝設塊102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六滑接塊29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六滑接槽28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三推升部件包括呈上下對等設置在所述第三滑接槽4右端部中的凹口45,所述凹口45中設置有與所述蓄電池組41右端固定連接的彈壓件46,兩個所述彈壓件46用以將所述蓄電池組41向左頂壓而使得所述第三滑接塊42伸入到所述第二滑接槽3中,所述電接頭43右端設置有導接部44用以方便所述電接頭43快速插入到所述內(nèi)電接孔48中。
其中,所述第四推升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四滑接槽7中且可上下活動的第四滑接塊73,所述第四滑接槽7中還設置有與所述第四滑接塊73中的第四螺接孔74配合連接的第四螺接桿71,所述第四螺接桿71下端位于所述第四滑接槽7中,所述第四螺接桿71上端向上穿入所述外殼1并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且所述第四螺接桿71與所述外殼1可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四螺接桿71延長到所述第一滑接槽2中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四斜角輪72,所述第四滑接塊73的高度與所述第四滑接槽7的高度等同,所述第四滑接塊73的高度大于所述插腔6的高度。
其中,所述驅行裝置包括左右縱貫所述第七滑接塊8的第八滑接槽82,所述第七滑接塊8中還設置有上下延長且與所述第八滑接槽82相通第九滑接槽83,所述第九滑接槽83上端部中設置有第十滑接槽84,所述第九滑接槽83中設置有可上下活動的第二馬達87,所述第二馬達87左右兩端分別對等設置有左平桿88和右平桿90,所述左平桿88左端固定設置有第一斜角輪89、右端與所述第二馬達87連接,所述右平桿90左端與所述第二馬達87連接、右端固定設置有第三斜角輪91,所述第十滑接槽84中固定設置有液壓缸85,所述液壓缸85與所述第二馬達87之間連接有升落柱86,所述第一斜角輪89和第三斜角輪91呈左右相對設置。
其中,所述第一斜角輪89、第二斜角輪33、第三斜角輪91、第四斜角輪72、第五斜角輪23和第六斜角輪26的大小均等同,所述第五斜角輪23和第六斜角輪26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斜角輪33和第四斜角輪72高度相等,所述第六斜角輪26與所述第四斜角輪72相對設置,所述左平桿88、右平桿90、第二螺接桿32、第五螺接桿22、第六螺接桿27和第四螺接桿71的直徑等同。
在初始位置狀態(tài),所述第七滑接塊8位于所述第七滑接槽5中心位置,所述第二馬達87位于所述第九滑接槽83的最上端位置,所述升落柱86收縮在所述第十滑接槽84中,所述第二滑接塊31位于所述第二滑接槽3的最上端位置,所述蓄電池組41由于兩個所述彈壓件46的頂壓作用而使得所述第三滑接塊42伸入到所述第二滑接槽3中,此時所述第二斜角面34與所述第三斜角面47相對,所述電接頭43與所述內(nèi)電接孔48相對,所述外電接孔61處于斷電狀態(tài),所述第四滑接塊73處于將所述插腔6封閉的狀態(tài),所述光照板10由所述墊條111支撐處于橫向平直狀態(tài)。
在調(diào)整光照板10的角度時,先控制所述第一馬達51工作提供動力驅動所述第七螺接桿52轉動,所述第七螺接桿52轉動驅動所述第七滑接塊8向左活動,當所述第七滑接塊8向左活動到所述第七滑接槽5的最左端位置時,控制所述第一馬達51停止工作,此時所述第一斜角輪89與所述第五斜角輪23嚙合,而后控制所述第二馬達87工作,所述第二馬達87工作驅動所述左平桿88和右平桿90轉動,所述左平桿88轉動通過所述第一斜角輪89與所述第五斜角輪23傳動而驅動所述第五螺接桿22轉動,所述第五螺接桿22轉動驅動所述第五滑接塊24向上活動,從而將所述光照板10的左端頂起,使得所述光照板10從左到右向下傾斜,再控制所述第一馬達51工作反轉提供動力驅動所述第七螺接桿52轉動,所述第七螺接桿52轉動驅動所述第七滑接塊8向右活動,當所述第七滑接塊8向右活動到所述第七滑接槽5的最右端位置時,控制所述第一馬達51停止工作,此時所述第三斜角輪91與所述第六斜角輪26嚙合,而后控制所述第二馬達87工作,所述第二馬達87工作驅動所述左平桿88和右平桿90轉動,所述右平桿90轉動通過所述第三斜角輪91與所述第六斜角輪26傳動而驅動所述第六螺接桿27轉動,所述第六螺接桿27轉動驅動所述第六滑接塊29向上活動,從而將所述光照板10的右端頂起,使得所述光照板10從右到左向下傾斜,所述光照板10傾斜的角度可以根據(jù)太陽光照射的需求而調(diào)整,所述光照板10與所述蓄電池組41之間通連有逆變器,通過所述光照板10吸收太陽光發(fā)電而存儲在所述蓄電池組41內(nèi),
當除塵器需要通電時,在所述第七滑接塊8向右活動到所述第七滑接槽5的最右端位置,此時控制所述液壓缸85工作,所述液壓缸85工作驅動所述升落柱86向下伸出所述第十滑接槽84而將所述第二馬達87向下推動,當所述第二馬達87被向下推動到所述第十滑接槽84的最下端位置,控制所述液壓缸85停止工作,此時所述第一斜角輪89與所述第二斜角輪33嚙合,所述第三斜角輪91與所述第四斜角輪72嚙合,而后控制所述第二馬達87工作,所述第二馬達87工作驅動所述左平桿88和右平桿90轉動,所述左平桿88轉動通過所述第一斜角輪89與所述第二斜角輪33傳動而驅動所述第二螺接桿32轉動,所述第二螺接桿32轉動驅動所述第二滑接塊31向下活動,所述第二滑接塊31向下活動先通過所述第二斜角面34與所述第三斜角面47活動配合連接,從而將所述第三滑接塊42緩慢向右推動,所述第三滑接塊42向右活動而將所述蓄電池組41克服所述彈壓件46的頂壓力緩慢向右推動,所述右平桿90轉動通過所述第三斜角輪91與所述第四斜角輪72傳動而驅動所述第四螺接桿71轉動,所述第四螺接桿71轉動緩慢驅動所述第四滑接塊73向上活動,而將所述插腔6緩慢打開,當所述第二滑接塊31向下活動到所述第二滑接槽3的最下端位置時,所述蓄電池組41被向右推動到所述第三滑接槽4的最右端位置,所述第四滑接塊73也同時被所述第四螺接桿71驅動向上活動縮回在所述第四滑接槽7中,此時,所述電接頭43插入到所述內(nèi)電接孔48中配合連接,使得所述外電接孔61處于通電狀態(tài),所述插腔6被完全打開,最后,將連接除塵器的插頭插入所述插腔6中與所述外電接孔61配合連接通電即可實現(xiàn)對除塵器的供電使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馬達工作提供動力驅動第七滑接塊左右活動,當?shù)谄呋訅K向左活動到第七滑接槽的最左端位置時,第一斜角輪與第五斜角輪嚙合,此時通過第二馬達工作驅動第五滑接塊向上活動,從而將光照板的左端頂起,使得光照板從左到右向下傾斜,當?shù)谄呋訅K向右活動到第七滑接槽的最右端位置時,第三斜角輪與第六斜角輪嚙合,此時通過第二馬達工作驅動第六滑接塊向上活動,從而將光照板的右端頂起,使得光照板從右到左向下傾斜,光照板傾斜的角度可以根據(jù)太陽光照射的需求而調(diào)整,從而使得光照板能夠更好地吸收太陽光發(fā)電,且光照板的調(diào)節(jié)方便快捷,操作簡單,大大增加了太陽能的利用率。
2.通過控制液壓缸工作,驅動升落柱上下升降而將第二馬達上下推動,當?shù)诙R達被推動到第十滑接槽的最下端位置,此時第一斜角輪與第二斜角輪嚙合,第三斜角輪同時與第四斜角輪嚙合,而后通過第二馬達工作提供動力驅動左平桿和右平桿轉動,左平桿轉動驅動第二滑接塊上下活動,從而使得蓄電池組在彈壓件的頂壓力作用下左右活動,以使得電接頭插入或者拔出內(nèi)電接孔,從而增加了電接頭與內(nèi)電接孔配合連接的穩(wěn)定性,從而使得外電接孔處于通電或者斷電狀態(tài),另外,右平桿轉動驅動第四滑接塊上下活動,而將插腔打開或者封閉,從而增加了外電接孔供電的安全性,減少了觸電事故的發(fā)生,在插腔打開時,方便插頭插入為除塵器接電。
3.本發(fā)明的裝置整體結構較為簡單,生產(chǎn)成本較為低廉,運行操作簡單,各個部件之間的操作都是自動控制的,供電安全穩(wěn)定,可靠性強,有效防止現(xiàn)有生活中觸電事故的發(fā)生,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且光照板可根據(jù)需求自動調(diào)節(jié)傾斜的角度,以滿足不同的光照角度,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