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與物件連接結構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連接結構及用于建筑物開口的遮蔽裝置。
背景技術:
物件的連接是為了建構出具有預定功能的單元體,例如窗框即是由多個的直條型邊框對接組成封閉式框體,以便能順利安裝遮蔽裝置。在一種需要使用分隔件以區(qū)分出不同遮蔽區(qū)域的窗框中,分塥件是被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二邊框之間,且與所連接的邊框呈垂直。然而,經(jīng)組裝完成后,一般分隔件不能移動。對此,如于安裝過程中需要微調(diào)分隔件的固定位置時,經(jīng)常礙于分隔件的位置是固定不動,遂造成整體遮蔽裝置的安裝不便,抑或是使得安裝后的遮蔽裝置存在明顯的結構瑕疵。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監(jiān)于此,本實用新型主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結構,其可適變調(diào)整相互連接的物件的相對位置,以提升安裝物件時的便利性及靈活性。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連接結構是位于一第一物件與一第二物件之間。連接結構包括一第一結合件與一第二結合件。第二結合件位于第一結合件及第一物件之間;且第一結合件位于第二結合件及第二物件之間。其中第二結合件具有一第一厚度,當?shù)谝唤Y合件與第一物件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第一厚度時,第一結合件與第二結合件無法相對位移。當?shù)谝唤Y合件與第一物件的距離大于第一厚度時,第一結合件與第二結合件可在一方向上相對位移,且第一物件與第二物件亦同步相對位移。
其中第一結合件連結第一物件且具有一槽孔,槽孔在該方向上具有一第一寬度;第二結合件包括一基板與一凸塊位于基板上,凸塊在該方向上具有一第二寬度,且第二寬度小于第一寬度,其中基板是位于第一結合件及第一物件之間,且凸塊穿過槽孔且連結第二物件。
其中第一結合件與第一物件的距離為第一結合件的底面與第一物件的頂面的距離;且第二結合件的第一厚度為第二結合件的基板的厚度。
其中第一結合件在方向上具有一第一長度,第二結合件的基板在該方向上具有一第二長度,且第一長度大于第二長度。
上述連接結構還包括至少一第一鎖固件連接第一結合件及第一物件,以及至少一第二鎖固件連接第二結合件及第二物件。
其中第一結合件具有至少一第一栓孔;第二結合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栓孔與至少一狹槽,第二栓孔貫穿基板與凸塊,狹槽是自基板的周緣沿方向凹入形成;第一鎖固件穿過第一栓孔與狹槽,以固鎖在第一物件中,且第二鎖固件穿過第二栓孔,以固鎖在第二物件中。
其中該第二結合件的凸塊具有一第二厚度,該第一結合件具有一第三厚度,且該第二厚度大于該第三厚度。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建筑物開口的遮蔽裝置。此遮蔽裝置包括一框體及至少一遮蔽結構??蝮w包括包括多個邊框、至少一分隔件及至少一連接結構。其中分隔件是位于二邊框之間,且分隔件的至少一端是通過連接結構與一邊框相互連接。連接結構包括一第一結合件及一第二結合件。第一結合件位于邊框與分隔件之間。第二結合件位于第一結合件與邊框之間,且第一結合件位于分隔件與第二結合件之間。其中第二結合件具有一第一厚度,當?shù)谝唤Y合件與邊框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第一厚度時,第一結合件與第二結合件無法相對位移。當?shù)谝唤Y合件與邊框的距離大于第一厚度時,第一結合件與第二結合件可在一方向上相對位移,且邊框與分隔件亦同步相對位移。遮蔽結構連接于邊框分隔件或其組合。
其中第一結合件具有一槽孔,其中槽孔在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寬度;以及第二結合件包括一基板與一凸塊位于基板上,凸塊在方向上具有一第二寬度,且第二寬度小于第一寬度,其中基板是位于第一結合件及邊框之間,且凸塊穿過槽孔且連結分隔件。
其中第一結合件與邊框的距離為第一結合件的底面與邊框的頂面的距離;且第二結合件的第一厚度為第二結合件的基板的厚度。
其中邊框具有一凹槽,且第一結合件與第二結合件是位于邊框的凹槽中;第一結合件與邊框的距離為第一結合件的底面與凹槽的底面的距離;且第二結合件的第一厚度為第二結合件的基板的厚度。
其中第一結合件在該方向上具有一第一長度,第二結合件的基板在該方向上具有一第二長度,第一長度大于第二長度。
上述遮蔽裝置還包括至少一第一鎖固件連接第一結合件及邊框,以及至少一第二鎖固件連接第二結合件及分隔件。
其中第一結合件具有至少一第一栓孔;第二結合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栓孔與至少一狹槽,第二栓孔貫穿基板與凸塊,狹槽是自基板的周緣沿該方向凹入形成;第一鎖固件穿過第一栓孔與狹槽,以固鎖在邊框中,且第二鎖固件穿過第二栓孔,以固鎖在分隔件中。
其中第二結合件的凸塊具有一第二厚度,第一結合件具有一第三厚度,且第二厚度大于第三厚度。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通過本實用新型主連接結構居問設置,可在適度調(diào)整物件位置之后,再予以穩(wěn)固連接。
附圖說明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以下結合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
圖1為一種建筑物開口的遮蔽裝置的立體圖,其包含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連接結構。
圖2為圖1的窗框的立體圖,其中窗框包含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連接結構。
圖3與圖4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揭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連接結構與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的結構關系。
圖5與圖6分別為圖3與圖4的構件分解圖。
圖7為一立體圖,揭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連接結構的第一結合件與第二結合件。
圖8為圖7的俯視圖,揭示第二結合件的凸塊的第二寬度W2小于第一結合件的槽孔的第一寬度W1。
圖9為圖7的仰視圖,揭示第二結合件的基板的第二長度L2小于第一結合件的第一長度L1。
圖10為圖7的側視圖,揭示第二結合件的凸塊的第二厚度T2大于第一結合件的第三厚度T3。
圖1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連接結構的剖視圖。
圖12類同圖11,揭示分隔件相對邊框位移。
圖13為另一建筑物開口的遮蔽裝置的立體圖,其中包含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連接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與圖2所示為一種建筑物開口的遮蔽裝置,其中包含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連接結構。建筑物開口的遮蔽裝置包括一框體與一遮蔽結構;其中框體包括二水平向邊框10a及10b、二垂直向邊框12及一分隔件14,分隔件14的兩端分別連接水平向邊框10a及10b;遮蔽結構由四窗扇16構成,且該四窗扇16以兩兩一組的方式分別設置于垂直向邊框12與分隔件14之間,且各窗扇16樞接于垂直向邊框12或分隔件14上。另外,框體尚包括二組連接結構分別設置于水平向邊框10a與分隔件14之間,以及水平向邊框10b與分隔件14之間。為便于敘述,于后以一組為例說明,另前述水平向邊框10a及10b可視為第一物件,分隔件14可視為第二物件。
請參圖3至圖11所示,本實施例的連接結構包括一第一結合件18、一第二結合件20、二第一鎖固件22與二第二鎖固件24,前述第一鎖固件22及第二鎖固件24是以螺釘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制。
請再配合圖5至圖10所示,第一結合件18例如可為兩端以圓弧修飾的長形金屬板,但不以此為限制。圖6與圖7中揭示第一結合件18具有相背對的一第一正面18a與一第一背面18b,以及貫穿第一正面18a與第一背面18b的一槽孔18c與二第一栓孔18d。其中槽孔18c是呈狹長形,第一栓孔18d分別設置于槽孔18c的兩側。另,第一結合件18是具有一第三厚度T3,且在兩端圓弧的最外緣的連線方向上,即在一方向D1上具有一第一長度L1,其槽孔18c同樣在方向D1上具有一第一寬度W1。
第二結合件20例如可為塑膠制成的長形組件,但不以此為限制。第二結合件20包括一基板201與一凸塊202。其中,基板201具有相背對的一第二正面201a與一第二背面201b,凸塊202設置于基板201的第二正面201a。在本實施例中,凸塊202與基板201是一體成形,且第二結合件20的材料不以塑膠為限,亦可為金屬。基板201具有一第一厚度T1,且具有二第二栓孔201c與二狹槽201d,其中二第二栓孔201c分別貫穿基板201與凸塊202,二狹槽201d則分別自基板201的二端周緣沿方向D1凹入形成。另外,請參考圖8及圖9,第二結合件20的基板201在方向D1上具有一第二長度L2,且第二結臺件20的第二長度L2小于第一結合件18的第一長度L1。第二結合件20的凸塊202在方向Dl上具有一第二寬度W2,凸塊202的第二寬度W2小于槽孔18c的第一寬度W1。此外,圖10揭示凸塊202具有一第二厚度T2,凸塊202的第二厚度T2大于第一結合件18的第三厚度T3。
請配合圖5及圖6所示,組裝時,先以第二結合件20的凸塊202對準穿入第一結合件18的槽孔18c,以使基板201的第二正面201a面對第一結合件18的第一背面18b;接著將二第二鎖固件24自下而上分別穿過各第二栓孔201c,并鎖人分隔件14的底面,以使第二結合件20穩(wěn)固連結于分隔件14。由于凸塊202的第二厚度T2大于第一結合件18的第三厚度T3,因此當?shù)诙Y合件20固結于分隔件14之后,第一結合件18的第一正面18a不會緊靠分隔件14底面,以避免第一結合件18因摩擦而損壞分隔件14底面。
在完成第二結合件20的安裝之后,績將二第一鎖固件22自上而下分別穿過第一結合件18的各第一栓孔18d以及第二結臺件20的各狹槽201d之后,再鎖入水平向邊框10b中。前述第一結合件18與第二結合件20是同時位于水平向邊框10b的一凹槽10c內(nèi)。
接著請參考圖11及圖12,當旋緊各第一鎖固件22,今使第一結合件18的底面(即第一背面18b)與水平向邊框10b的凹槽10c底面的距離d1小于或等于第一厚度T1時,第一結合件18與水平向邊框10b將緊密地壓迫第二結合件20,致使第一結合件18與第二結合件20無法相對位移。此狀態(tài)下的分隔件14是牢固連結于二水平向邊框10a及10b之間。前述第一結合件18與水平向邊框10b的距離是以第一結合件18的底面與凹槽10c底面的距離d1為例,然于不具有凹槽結構的邊框中,第一結合件18與水平向邊框10b的距離則以第一結合件18的底面與邊框頂面的距離來實現(xiàn)。
當需要微調(diào)分隔件14的位置時,只需適度旋松第一鎖固件22,使第一結合件18底面與水平向邊框10b的凹槽10c底面的距離d2大于第一厚度T1。此時,第二結合件20可同步隨著分隔件14的位移而相對第一結合件18在方向D1移動。待分隔件14調(diào)整至定位后,再次旋緊第一鎖固件22,即可使第二結合件20緊密地固定于第一結合件18與水平向邊框10b之間,且使分隔件14再次牢固連結于二水平向邊框10a及10b之間。
是以,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結構設置于相互連接的兩個物件時,可提供調(diào)整此二物件的相對位置,且再次固定調(diào)整后的物件,以提升安裝物件時的便利性及靈活性。
在上述內(nèi)容中,分隔件14是以垂直向設置且連接水平向邊框10a及10b;然于實務上,亦不排除如圖13所示的分隔件14’是以水平向設置,且分隔件14’的兩端分別連接垂直向邊框12’,其調(diào)整方式及效果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或相似,于此容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凡是應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范圍所為的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