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擦鞋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全自動擦鞋機都只是具有單一的清洗鞋子的表面功能,當雨水天氣人們從外面歸來時,對鞋底的泥水不能清理掉,會對室內(nèi)的衛(wèi)生造成影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
為達到本發(fā)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所述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撐裝置、設置于所述支撐裝置上的電機裝置、位于所述電機裝置上方的框架裝置、設置于所述框架裝置上的第一擦掃裝置、位于所述框架裝置上方的固定裝置、位于所述框架裝置左側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右側的第二擦掃裝置及位于所述支架裝置上方的電缸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右側的第二支架,所述支撐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下方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撐桿及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的第一固定桿,所述電機裝置包括第一電機、位于所述第一電機上方的第一轉軸、位于所述第一轉軸上方的第三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二固定桿及位于所述第一電機左右兩側的第四支架,所述框架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板下方左右兩側的第五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第三固定桿,所述第一擦掃裝置包括第二電機、位于所述第二電機上方的第二轉軸、位于所述第二轉軸左右兩側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二轉軸上方的第一旋轉板、位于所述第一旋轉板上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上方的第二旋轉板及位于所述第二旋轉板上方的第一刷毛,所述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上方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左側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二彈簧左側的第一頂靠塊、位于所述第一頂靠塊左側的第二頂靠塊、位于所述第二頂靠塊左側的第一電缸、位于所述第一電缸上方的第一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上方的第一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桿下方的第一連接塊、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桿右側的杠桿、位于所述杠桿下方的第二固定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塊下方的第一支撐塊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右側的第三彈簧,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四固定桿、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右側的定位柱、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下方的第七支架、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上方的第一豎桿、位于所述第一豎桿右側的第四彈簧、位于所述第一豎桿左側的第五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七支架下方的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上方的第六固定桿、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桿右側的第二豎桿及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下方的第八支架,所述第二擦掃裝置包括連接板、位于所述連接板下方的第二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二連接桿左側的第五彈簧、位于所述第五彈簧上方的彎曲板、位于所述彎曲板上下兩側的第三連接桿、位于所述連接板右側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第三電機、位于所述第三電機下方的第三轉軸、位于所述第三轉軸下方的旋轉塊及設置于所述旋轉塊上的若干第二刷毛,所述電缸裝置包括第二電缸、位于所述第二電缸下方的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電缸右側的第二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右側的第四連接桿、位于所述第四連接桿右側的第二連接塊及位于所述第二連接塊右側的第五連接桿。
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支撐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設有兩個且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所述第一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電機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轉軸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電機連接,所述第一轉軸貫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設有兩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支撐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五支架設有兩個,所述第五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的兩端與所述第五支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三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三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電機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之間,所述第五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電機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轉軸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轉軸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二轉軸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旋轉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設有兩個,所述第六支架呈L形,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轉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旋轉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旋轉板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彈簧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旋轉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旋轉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旋轉板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旋轉板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內(nèi),所述第二旋轉板的側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內(nèi)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刷毛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刷毛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刷毛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旋轉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固定塊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二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第一固定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一頂靠塊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塊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頂靠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頂靠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桿的下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頂靠塊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頂靠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電缸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所述第一推動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電缸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塊樞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右端與所述杠桿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杠桿呈L形,所述第二固定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固定塊的上表面與所述杠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與所述第二固定塊樞軸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杠桿固定連接。
所述第四固定桿呈水平狀,所述第四固定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固定桿的右端與所述定位柱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柱呈圓柱體,所述第七支架呈L形,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五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六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豎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架呈L形,所述第八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橫桿固定連接。
所述連接板呈長方體,所述第四彈簧的右端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連接桿的上端與所述連接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的右側,所述第五彈簧的右端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桿固定連接,所述彎曲板呈彎曲狀,所述彎曲板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彎曲板包覆在所述定位柱上且與所述定位柱滑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三連接桿的左端與所述彎曲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的右端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呈長方體,所述固定板的左表面與所述連接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七固定桿,所述第七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電機的上表面與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電機上設有位于其左右兩側的第八固定桿,所述第八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三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轉軸的上端與所述第三電機連接,所述第三轉軸的下端與所述旋轉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上設有位于其左右兩側的第九固定桿,所述第九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轉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九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旋轉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塊呈半球狀,所述第二刷毛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二刷毛均勻分布在所述旋轉塊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刷毛的上端與所述旋轉塊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電缸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呈L形,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電缸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電缸連接,所述第四連接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四連接桿上設有位于其左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右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推動桿的右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四連接桿樞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連接塊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四連接桿樞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五連接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連接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五連接桿的下端與所述連接板的上端固定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使用方便,能夠對鞋子進行全面的擦掃,清除掉鞋面上的污垢,即使在雨水天氣,依然可以對鞋的底面進行擦掃,并且可以對鞋的表面進行360度的擦掃,擦掃的較為充分且干凈,擦掃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撐裝置2、設置于所述支撐裝置2上的電機裝置3、位于所述電機裝置3上方的框架裝置4、設置于所述框架裝置4上的第一擦掃裝置5、位于所述框架裝置4上方的固定裝置6、位于所述框架裝置4左側的支架裝置7、位于所述支架裝置7右側的第二擦掃裝置8及位于所述支架裝置7上方的電缸裝置9。
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左側的第一支架12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右側的第二支架13。所述第一支撐桿11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2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12的一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13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1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裝置2包括第一支撐板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21下方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撐桿22及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22上的第一固定桿23。所述第一支撐板2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架1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2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22設有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桿2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22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2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進而對所述第一支撐板21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桿23設有兩個且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22上,所述第一固定桿23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23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22的側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電機裝置3包括第一電機31、位于所述第一電機31上方的第一轉軸32、位于所述第一轉軸32上方的第三支架33、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架33上的第二固定桿34及位于所述第一電機31左右兩側的第四支架。所述第一電機31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一電機3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32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轉軸32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電機31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電機31可以帶動所述第一轉軸32旋轉,所述第一轉軸32貫穿所述第一支撐板21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一轉軸32可以穩(wěn)定的旋轉,所述第一轉軸32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3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33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33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撐板2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支架33可以在所述第一支撐板21上旋轉。所述第二固定桿34呈豎直狀,所述第二固定桿34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支架33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設有兩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機3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23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框架裝置4包括第二支撐板41、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板41下方左右兩側的第五支架42、設置于所述第五支架42上的第三固定桿43。所述第二支撐板4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板41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一通孔411呈圓形。所述第五支架42設有兩個,所述第五支架42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42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33的兩端與所述第五支架4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43設有兩個,所述第三固定桿43呈傾斜狀,所述第三固定桿43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43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支架42的側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擦掃裝置5包括第二電機51、位于所述第二電機51上方的第二轉軸52、位于所述第二轉軸52左右兩側的第六支架53、位于所述第二轉軸52上方的第一旋轉板54、位于所述第一旋轉板54上方的第一彈簧55、位于所述第一彈簧55上方的第二旋轉板56及位于所述第二旋轉板56上方的第一刷毛57。所述第二電機51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二電機51位于所述第五支架42之間,所述第五支架42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電機5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34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電機5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進而對所述第二電機5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所述第二轉軸52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轉軸52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電機51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電機51帶動所述第二轉軸52旋轉,所述第二轉軸5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旋轉板5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53設有兩個,所述第六支架53呈L形,所述第六支架53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轉軸5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5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旋轉板5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旋轉板54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彈簧55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彈簧55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55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旋轉板5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55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旋轉板5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進而對所述第二旋轉板56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二旋轉板56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旋轉板56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411內(nèi),所述第二旋轉板56的側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內(nèi)表面滑動連接,使得所述得讓旋轉板56可以在所述第一通孔411內(nèi)穩(wěn)定的旋轉。所述第一刷毛57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刷毛57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刷毛57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旋轉板56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裝置6包括第一固定塊6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61上方的第一橫桿6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61左側的第二彈簧63、位于所述第二彈簧63左側的第一頂靠塊64、位于所述第一頂靠塊64左側的第二頂靠塊65、位于所述第二頂靠塊65左側的第一電缸66、位于所述第一電缸66上方的第一推動桿67、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67上方的第一連接桿68、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桿68下方的第一連接塊681、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桿68右側的杠桿69、位于所述杠桿69下方的第二固定塊691、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塊691下方的第一支撐塊60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60右側的第三彈簧。所述第一固定塊61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塊61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塊61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桿6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6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彈簧63設有兩個,所述第二彈簧63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63的右端與所述第一固定塊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63的左端與所述第一頂靠塊64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靠塊64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頂靠塊64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頂靠塊64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桿62的下表面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頂靠塊64可以在所述第一橫桿62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之間左右移動。所述第二頂靠塊65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頂靠塊65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頂靠塊65采用柔軟且摩擦系數(shù)較大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二頂靠塊65頂靠在鞋跟上時,對鞋子起到較好的固定作用。所述第一電缸66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一電缸66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67所述第一推動桿67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67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電缸66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電缸66帶動所述第一推動桿67上下移動,所述第一推動桿67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塊681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連接塊681與所述第一推動桿67可以相對旋轉。所述第一連接塊68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連接塊681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連接桿68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68的右端與所述杠桿69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杠桿69呈L形,所述杠桿69的右端頂靠在鞋子的左端上,對鞋子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固定塊691呈長方體,所述第二固定塊691的上表面與所述杠桿69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60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塊60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60與所述第二固定塊691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撐塊60與所述第二固定塊691可以相對旋轉,進而使得所述杠桿69圍繞所述第一支撐塊60旋轉。所述第三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杠桿69固定連接,對所述杠桿69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裝置7包括第四固定桿71、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71右側的定位柱72、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71下方的第七支架73、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71上方的第一豎桿74、位于所述第一豎桿74右側的第四彈簧75、位于所述第一豎桿74左側的第五固定桿76、位于所述第七支架73下方的第二橫桿77、位于所述第二橫桿77上方的第六固定桿78、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桿78右側的第二豎桿79及位于所述第二橫桿77下方的第八支架70。所述第四固定桿71呈水平狀,所述第四固定桿71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固定桿71的右端與所述定位柱72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柱72呈圓柱體。所述第七支架73呈L形,所述第七支架7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7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7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74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74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7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75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74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76呈傾斜狀,所述第五固定桿76的下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桿7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77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77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固定桿78呈傾斜狀,所述第六固定桿78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77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固定桿78的上端與所述第二豎桿79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79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豎桿79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77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架70呈L形,所述第八支架70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架70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橫桿77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擦掃裝置8包括連接板81、位于所述連接板81下方的第二連接桿82、位于所述第二連接桿82左側的第五彈簧83、位于所述第五彈簧83上方的彎曲板84、位于所述彎曲板84上下兩側的第三連接桿85、位于所述連接板81右側的固定板86、位于所述固定板86下方的第三電機87、位于所述第三電機87下方的第三轉軸88、位于所述第三轉軸88下方的旋轉塊89及設置于所述旋轉塊89上的若干第二刷毛80。所述連接板81呈長方體,所述第四彈簧75的右端與所述連接板8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82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連接桿82的上端與所述連接板81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82位于所述第二橫桿77的右側。所述第五彈簧83的右端與所述連接板81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83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桿79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75及第五彈簧83均處于拉伸狀,進而對所述連接板81起到支撐作用。所述彎曲板84呈彎曲狀,所述彎曲板84與所述連接板81固定連接,所述彎曲板84包覆在所述定位柱72上且與所述定位柱72滑動連接,使得所述彎曲板84可以在所述定位柱72上滑動,并且由于第四彈簧75及第五彈簧83處于拉伸狀,使得所述彎曲板84緊緊的頂靠在所述定位柱72上。所述第三連接桿85設有兩個,所述第三連接桿85的左端與所述彎曲板84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85的右端與所述連接板81固定連接,對所述彎曲板84起到固定作用。所述固定板86呈長方體,所述固定板86的左表面與所述連接板8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86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七固定桿861,所述第七固定桿861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板86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固定桿861的上端與所述連接板8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電機87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三電機87的上表面與所述固定板8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電機87上設有位于其左右兩側的第八固定桿871,所述第八固定桿871的上端與所述固定板86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固定桿871的下端與所述第三電機87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88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轉軸88的上端與所述第三電機87連接,使得所述第三電機87帶動所述第三轉軸88旋轉,所述第三轉軸88的下端與所述旋轉塊89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88上設有位于其左右兩側的第九固定桿881,所述第九固定桿881的上端與所述第三轉軸88固定連接,所述第九固定桿881的下端與所述旋轉塊89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塊89呈半球狀,所述旋轉塊89位于鞋子上方。所述第二刷毛80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二刷毛80均勻分布在所述旋轉塊89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刷毛80的上端與所述旋轉塊89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電缸裝置9包括第二電缸91、位于所述第二電缸91下方的固定架92、位于所述第二電缸91右側的第二推動桿93、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93右側的第四連接桿94、位于所述第四連接桿94右側的第二連接塊95及位于所述第二連接塊95右側的第五連接桿96。所述第二電缸91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二電缸91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92呈L形,所述固定架9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9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電缸9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9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93的左端與所述第二電缸91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電缸91帶動所述第二推動桿93左右移動。所述第四連接桿94呈長方體,所述第四連接桿94上設有位于其左端的第一凹槽941及位于其右端的第二凹槽942,所述第一凹槽941及第二凹槽942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二推動桿93的右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941內(nèi)且與所述第四連接桿94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動桿93與所述第四連接桿94可以相對旋轉。所述第二連接塊95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連接塊95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942內(nèi)且與所述第四連接桿94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連接塊95與所述第四連接桿94可以相對旋轉,所述第二連接塊95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五連接桿96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連接桿96呈長方體,所述第五連接桿96的下端與所述連接板81的上端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使用時,首先將鞋子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板4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411的上方,然后使得所述第二頂靠塊65頂靠在鞋子的鞋跟,然后打開第一電缸66的開關,使得所述第一推動桿67向上移動,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連接塊681與所述第一推動桿67相對旋轉,使得所述杠桿69圍繞所述第一支撐塊60順時針旋轉,使得所述杠桿69的右端頂靠在鞋的前端,從而在與所述第二頂靠塊65的配合下可以對鞋子進行有效的固定,固定的較為穩(wěn)固,方便對鞋子進行擦掃。然后打開第二電機51,使得所述第二轉軸52旋轉,進而使得所述第一旋轉板54旋轉,然后通過所述第一彈簧55使得所述第二旋轉板56及第一刷毛57隨之旋轉,進而使得所述第一刷毛57可以對鞋子底面進行擦掃,將其上沾有的灰塵擦掃掉,并且所述第一彈簧55對所述第二旋轉板56具有推力,使得所述第一刷毛57緊緊的頂靠在鞋子底面上,使得其對鞋子底面清掃的更加干凈,因此,所述第一彈簧55不僅可以帶動所述第二旋轉板56旋轉,還可以起到使得第一刷毛57緊緊的頂靠在鞋子底面上,進而使得擦掃的更加干凈。然后打開第一電機31的開關,使得所述第一轉軸32旋轉,進而使得所述第三支架33及第五支架42、第二支撐板41隨之旋轉,同時所述第一擦掃裝置5隨之旋轉,從而不會影響所述第一刷毛57對鞋底的擦掃,由于所述第二支撐板41旋轉,進而帶動鞋子隨之旋轉,所述第二刷毛80可以對鞋子表面進行刷洗,同時可以打開第三電機87的開關,使得所述第三轉軸88的旋轉,進而使得所述旋轉塊89隨之旋轉,所述旋轉塊89旋轉的方向與所述第二支撐板41旋轉的方向相反,進而可以加快第二刷毛80對鞋子表面的擦掃,擦掃效率更高,且效果更好。當需要擴大對鞋子擦掃的面積時,打開第二電缸91的開關,使得所述第二推動桿93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通過所述第四連接桿94、第二連接塊95使得所述第五連接桿96的上端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使得所述連接板81的上端不斷的左右移動,由于所述第四彈簧75及第五彈簧83的設置,使得所述彎曲板84緊緊的頂靠在所述定位柱72上,當連接板81的上端不斷的左右移動時,所述彎曲板84不斷的在所述定位柱72上滑動,且圍繞所述定位柱72的圓心旋轉,使得所述連接板82圍繞所述定位柱72不斷的往復旋轉,進而使得所述固定板86的右端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使得所述第三電機87、第三轉軸88及旋轉塊89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使得所述第二刷毛80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可以增加第二刷毛80與鞋面接觸的面積,擴大其擦掃的范圍,提高其擦掃的效率,保證擦掃的效果。至此,本發(fā)明高效的全自動擦鞋設備使用過程描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