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家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多功能家具,包括立柱、設置在立柱頂部和底部的第一橡膠墊和第二橡膠墊和板體;所述板體設置在所述立柱之間;所述第一橡膠墊和第二橡膠墊分別緊貼于房間的天花板和地面;所述立柱可伸縮。本實用新型打破了傳統(tǒng)家具的支撐方式,極大地減小了家具的體積,以最少的結構實現(xiàn)最多的功能,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提高空間利用率,造價低,外形簡單適應各種風格,是實用性與經(jīng)濟性的完美結合。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家具。 多功能家具
【背景技術】
[0002] 由于住房價格的影響,大部分剛剛踏進社會的人都會選擇合租,然而對于這類人 群往往又是不會長期定居在一個地方的,因此合租時的家具是令所有人都頭疼的,即希望 住的舒適,有空間,又希望搬家的時候東西小而輕巧,便于搬運。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多功 能家具,可有效利用空間,且拆卸方便,便于搬運。
[0004]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 -種多功能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設置在立柱頂部和底部的第一橡膠墊和 第二橡膠墊和板體;所述板體設置在所述立柱之間;所述第一橡膠墊和第二橡膠墊分別緊 貼于房間的天花板和地面;所述立柱可伸縮;所述立柱為4根;所述板體的第一邊通過轉動 連接件可轉動的連接在2根立柱上,所述板體與所述第一邊相對的一邊通過固定連接件連 接在另外2根立柱上。
[0006]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連接件呈半圓弧狀。
[0007]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使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
[0008] 本實用新型由于使用可伸縮的立柱作為主要結構,體積不及傳統(tǒng)家具的十分之 一;立桿長短可以調(diào)節(jié),可以適應層高在1 . 8 m至3 m的任何平頂房間。本實用新型利用 橡皮腳墊固定于天花板與地板之間,且不需與天花板和地板有固定件,不會破壞墻體。安裝 地點及組合方式有極大的靈活性,方便租房者的搬運安裝。本實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可徒 手拆裝,安裝簡單,拆卸后占地面積小,便于搬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家具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0]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家具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2] 請參見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設置在立柱頂部和 底部的第一橡膠墊(2 )和第二橡膠墊(3 )和板體(4 );所述板體(4 )設置在所述立柱(1)之 間;所述第一橡膠墊(2)和第二橡膠墊(3)分別緊貼于房間的天花板和地面;所述立柱(1) 可伸縮;所述立柱(1)為4根;所述板體(4)的第一邊通過轉動連接件(5)可轉動的連接在 2根立柱(1)上,所述板體(4)與所述第一邊相對的一邊通過固定連接件(6)連接在另外2 根立柱(1)上。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家具組合形成的床,可以將床板翻起做背景墻,且可根 據(jù)需要選擇翻轉方向,高效的節(jié)約了室內(nèi)空間,且床的高度,翻轉方法,衣架高度,書桌高度 等等都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本實用新型具有中的立柱1與板4可自由組合,功能可實現(xiàn)衣柜,書 桌,置物架及床。主要部件立桿可以共用,根據(jù)需要選擇。
[0013] 請參見圖2所示,所述立柱1為2根;所述板體4通過固定座7連接在2根立柱1 之間。
[0014]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打破了傳統(tǒng)家具的支撐方式,極大地減小了家具的體量,以 最少的結構實現(xiàn)最多的功能,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提高空間利用率,造價低,外形簡單適應各種 風格,是實用性與經(jīng)濟性的完美結合。
【權利要求】
1. 一種多功能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設置在立柱頂部和底部的第一橡膠墊 (2)和第二橡膠墊(3)和板體(4);所述板體(4)設置在所述立柱(1)之間;所述第一橡膠 墊(2)和第二橡膠墊(3)分別緊貼于房間的天花板和地面;所述立柱(1)可伸縮;所述立柱 (1)為4根;所述板體(4)的第一邊通過轉動連接件(5)可轉動的連接在2根立柱(1)上, 所述板體(4)與所述第一邊相對的一邊通過固定連接件(6)連接在另外2根立柱(1)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連接件(6)呈半圓弧狀。
【文檔編號】A47B45/00GK203897706SQ20142030724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1日
【發(fā)明者】凌筱, 李界欣 申請人:成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