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折疊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儲物柜,具體地,涉及一種便攜式折疊柜。
背景技術:
儲物柜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論是在國內(nèi)還是在國外幾乎在任何辦公場所和家庭中都能看到。目前儲物柜的設計主要是根據(jù)使用者和環(huán)境的不同要求進行單獨設計,幾乎沒有一種通用的儲物柜。而且儲物柜都有很大的針對性如市場上的學生用儲物柜、家用衣物儲物柜、冷藏儲物柜等等,這些儲物柜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們僅僅適用于特定場所。隨著人們對生活空間要求的提高,一些大型的儲物柜已經(jīng)不適應生活需求,所以就提出一些便捷小型儲物柜,所以就有了小型兒童儲物柜、塑料小型儲物柜等等,在許多超 市和娛樂場所為了顧客存取物品方便還設計了自動儲物柜,雖然這些設計在一定環(huán)境中滿足了使用要求,但是這些儲物柜在不使用時仍然需要占據(jù)較大的空間,特別是在家庭中,這一特點更加突出。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能夠調節(jié)大小、便于安放和儲存的便攜式折疊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便攜式折疊柜,由板體和底座構成,所述板體固定于主支架上,板體由前頂板、后頂板、側板、前門板、后包板、前底板、后底板以及板體內(nèi)部的隔板構成;所述底座由前底板和后底板通過合頁連接構成,底座的下部設有支腿和滾輪,底座與主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前頂板與后頂板通過合頁連接,設置于便攜式折疊柜的頂部;所述后頂板與后包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后包板固定于主支架上;所述側板為六片,每側三片對稱設置于便攜式折疊柜的兩側,相鄰的側板之間通過銷釘可拆卸連接;同側的三片側板與后包板通過合頁連接,與前頂板和前底板通過銷釘可拆卸連接;所述前門板為六片,分別與相鄰的六片側板通過合頁連接;所述隔板的一端通過滑環(huán)與引導桿滑動連接,引導桿為與主支架豎直方向平行的兩根平行支架,其兩端與主支架固定連接;所述隔板通過銷軸與支撐桿一端連接,支撐桿的另一端通過滑環(huán)與引導桿滑動連接;所述滑環(huán)上設有鎖緊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隔板為兩個。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便攜式折疊柜能夠節(jié)約空間,運輸便捷,滿足日常生活的多種功能,具有更強的實用性,也能夠為超市、酒樓、車站、碼頭、迪廳、溜冰場、其它娛樂等場所提供短期寄存保管服務,也可以作為工廠、機關、醫(yī)院及特種行業(yè)員工的更衣柜,在不用時可以折疊放置,有效節(jié)約空間,因此其具有工程意義。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全展開狀態(tài)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全折疊狀態(tài)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背部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前門板和側板折疊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上部空間折疊后的狀態(tài)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隔板的支撐狀態(tài)圖。根據(jù)附圖,給出以下標記I-主支架;2_前頂板;3-側板;4_前門板;5_后包板;6_后頂板;7_前底板;8-后底板;9_隔板;10_支撐桿;11-滑環(huán);12_引導桿;13_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I-圖7所示,一種便攜式折疊柜,由板體和底座構成,所述板體固定于主支架I上,板體由前頂板2、后頂板6、側板3、前門板4、后包板5、前底板7、后底板8以及板體內(nèi)部的隔板9構成;所述底座由前底板7和后底板8通過合頁連接構成,底座的下部設有支腿和滾輪13,底座與主支架I固定連接;所述前頂板2與后頂板6通過合頁連接,設置于便攜式折疊柜的頂部;所述后頂板6與后包板5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后包板5固定于主支架I上;所述側板3為六片,每側三片對稱設置于便攜式折疊柜的兩側,相鄰的側板3之間通過銷釘可拆卸連接;同側的三片側板3與后包板5通過合頁連接,與前頂板2和前底板7通過銷釘可拆卸連接;所述前門板4為六片,分別與相鄰的六片側板3通過合頁連接;所述隔板9的一端通過滑環(huán)11與引導桿12滑動連接,引導桿12為與主支架I豎直方向平行的兩根平行支架,其兩端與主支架I固定連接;所述隔板3通過銷軸與支撐桿10的一端連接,支撐桿10的另一端通過滑環(huán)11與引導桿12滑動連接;所述滑環(huán)11上設有鎖緊裝置,以保證隔板9的穩(wěn)定性。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I、節(jié)約空間此便攜式折疊柜可以實現(xiàn)整體所占空間的調整,從而實現(xiàn)對空間的有效利用,同時能適用不同空間的存放。能夠實現(xiàn)三級空間調整,較小空間下只需打開一層或兩層,較大空間可以打開三層,從而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當不用時,整個儲物柜可以將側板3、底座、隔板9等統(tǒng)統(tǒng)折疊到主支架I處,從而實現(xiàn)儲物柜的便捷存放。同時,此多功能折疊式儲物柜可以實現(xiàn)內(nèi)部空間的調整,能夠無限極的調節(jié)隔板9的位置以適應物件的大小,從而提高了整個儲物柜內(nèi)部空間的利用率,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點折疊功能。另外,隔板9在使用時可以根據(jù)需要,沿引導桿12上下移動,調整儲物空間大?。粋劝?和前門板4可以部分折疊,部分打開。2、便于攜帶除了在固定位置存放物品外,此多功能折疊式儲物柜采用輕質材料,能夠作為旅行箱使用,底下的滾輪13能夠在任意方向旋轉,同時整個構架處可以當作把手,便于攜帶。3、多功能此多功能折疊式儲物柜可以存放多種物品,能夠應用于多種場合。例如家用可以存放衣物、家用工具、藥品、鞋等,同時還可以存放遙控器、充電器等小部件,便于保持室內(nèi)環(huán)境的整潔有序。 在使用中,隔板9和支撐桿10由銷軸連接,它們又通過滑環(huán)11與引導桿12連接在一起,滑環(huán)在承載重物時可以鎖緊在引導桿12上,在調節(jié)時滑環(huán)11時可以沿著引導干12上下滑動實現(xiàn)箱體內(nèi)部空間可調;折疊時隔板9和支撐桿10上的兩個滑環(huán)11沿引導桿12像相反方向運動,達到隔板9折疊功能。側板3和后包板5、前門板4和側板3通過合頁連接在一起,側板3之間通過銷釘相互連接,最下面的側板3用銷釘固連在前底板7上,保證使用的穩(wěn)定性;折疊時首先將前門板4與側板3進行折疊,然后把側板3與后包板5進行折疊,折疊后前門板4正好與隔板9相貼合。前頂板2與后頂板6通過合頁相互連接,使用時打開合頁,前頂板2使用銷釘與側板3連接,同時后頂板6與后包板5用固定連接能夠保證整個頂板的穩(wěn)定。后底板8與主支架I固定連接,它們之間相對固定不可折疊,前底板7用合頁和后底板8相連,使用時前底板7也和側板3通過銷釘固定,保證相對穩(wěn)定,底座下的支腿固連在前底板7下部起到支撐作用;側板3和前門板4折疊后,緊貼于側板3。滾輪13通過底座固定在后底板8上,可以實現(xiàn)便攜功能。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折疊柜,由板體和底座構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體固定于主支架上,板體由前頂板、后頂板、側板、前門板、后包板、前底板、后底板以及板體內(nèi)部的隔板構成;所述底座由前底板和后底板通過合頁連接構成,底座的下部設有支腿和滾輪,底座與主支架固定連接; 所述前頂板與后頂板通過合頁連接,設置于便攜式折疊柜的頂部;所述后頂板與后包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后包板固定于主支架上; 所述側板為六片,每側三片對稱設置于便攜式折疊柜的兩側,相鄰的側板之間通過銷釘可拆卸連接;同側的三片側板與后包板通過合頁連接,與前頂板和前底板通過銷釘可拆卸連接; 所述前門板為六片,分別與相鄰的六片側板通過合頁連接; 所述隔板的一端通過滑環(huán)與引導桿滑動連接,引導桿為與主支架豎直方向平行的兩根平行支架,其兩端與主支架固定連接;所述隔板通過銷軸與支撐桿一端連接,支撐桿的另一端通過滑環(huán)與引導桿滑動連接;所述滑環(huán)上設有鎖緊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折疊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折疊柜,由板體和底座構成,板體固定于主支架上,板體由前頂板、后頂板、側板、前門板、后包板、前底板、后底板以及板體內(nèi)部的隔板構成;底座由前底板和后底板通過合頁連接構成,底座的下部設有支腿和滾輪,底座與主支架固定連接;前頂板與后頂板通過合頁連接,設置于便攜式折疊柜的頂部;后頂板與后包板的頂部固定連接;后包板固定于主支架上;隔板的一端通過滑環(huán)與引導桿滑動連接,引導桿為與主支架豎直方向平行的兩根平行支架,其兩端與主支架固定連接;隔板通過銷軸與支撐桿一端連接,支撐桿的另一端通過滑環(huán)與引導桿滑動連接;所述滑環(huán)上設有鎖緊裝置。本實用新型具有能夠調節(jié)大小、便于安放和儲存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B43/00GK202504630SQ201220136849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fā)明者楊英侃, 武斌, 石慧榮, 趙志福 申請人:蘭州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