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機械防盜鎖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就鎖而言,機械防盜鎖還是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廣泛應用于防盜門、保險柜、車輛等多種配套產品上,由于鎖的核心部分潛能利用率低,主鎖舌高度集中排布,其防盜效果并不樂觀,有人利用一些破壞工具采取破壞手段或者制作一些開鎖專用工具利用操作手法進行技術性開啟,少則幾秒鐘,多則幾分鐘,很多的機械防盜鎖都能被打開。另據2005年9月13日~9月14日北京信報、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質監(jiān)局對北京市多家防盜門的檢驗結果,防盜門過半不防盜,其中強度、門絞鏈和鎖具尤為突出。出現了防盜門不防盜,保險鎖不保險的情況,使人們的生命財產處于潛在性的威脅,有的甚至已經受到了損失,即便是國家公安部的GA/T73-94《機械防盜鎖》標準中制定防技術開啟時間普通機械防盜鎖只有1分鐘,高級機械防盜鎖只有5分鐘,與機械防盜鎖防破壞標準時間不相匹配,很多新聞媒體及有關人士呼吁提高標準,人們期待著鎖具性能的改善。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向人們公開了一種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其中包括了鎖的核心部分及由鎖芯(5)的尾部(38)與執(zhí)手(26)(27)聯(lián)動控制的主鎖舌[門栓(39)(39’)部分。
一些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之所以會被采用變頻電動開鎖器或針對某種鎖而制成的開鎖專用工具或鉤式試探型萬能鑰匙等開鎖工具,利用操作手法將鎖打開,或者采用鉆、鋸、撬、沖擊等破壞手段,破壞鎖具和主鎖舌,很大程度上的原因還是在于一些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結構設計不到位,內在的功能因素不健全,具體地說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抗異物進入功能不強;二是鎖具中彈子組的數量不足和彈子的潛在性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三是主鎖舌的鎖點排布少。
面對抗異物進入功能不強一方面可以提供一個n≥2個T形組合鑰匙孔(21),為專用工具的技術性開鎖制造難度,其特征一個由n≥2個T形組合而成的,而且鑰匙孔(21)也可以看成是由一個大的狹窄的矩形的孔與n個小的正方形或n個小的矩形孔組合而成的,在最大鎖入量的情況下,這種由n≥2個T形組合鑰匙孔(21)要比一字形的鑰匙孔的橫截面積小的多,鉤形萬能鑰匙在n≥2形T組合鑰匙孔中活動受限制,體積大了不行,體積小了強度又不夠;也可以提供一組平行或相互傾斜排布的鑰匙孔,由相同形狀鑰匙孔或不同形狀鑰匙孔相互平行或相互傾斜構成的聯(lián)合鑰匙孔,其特征不少于2個鑰匙孔同時存在,它們是互相平行或相互傾斜,并且有相互同心的彈子孔道,不少于2個鑰匙與不少于2個鑰匙孔相對應,從距離開鎖界面由遠而近依次插入各自鑰匙開鎖,從距離開鎖界面由近而遠依次拔出鑰匙閉鎖,這樣的閉鎖過程是一個化零為整的過程,它將每一個鑰匙唯一能夠達到的小的鎖入量累積疊加起來形成的一個大的鎖入量,而它的開鎖過程則是化整為零的依次遞減的過程,這無疑是為增加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差異交換數、增加密鑰量、降低互開率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條件,能夠有效地扼制技術性的開鎖風氣的存在和漫延;
一方面將鑰匙孔設計成有n≥1個通透坑孔齒的平凹鑰匙;設計成有n≥1個通透坑孔鑰匙齒(24)的透(通透坑孔齒)、凸(凸起齒)、平(平面齒)、凹(凹坑齒)的鑰匙(23),引入反向鎖入保護概念,防止本鎖以外的異物開啟,其特征鑰匙(23)上具有n≥1個通透坑孔鑰匙齒(24),并有n≥0個“休息”彈子組[(6)(15)(16)]、n≥1個“休息”彈子組[(6)(17)(18)(19)(20)]與之相對應,當只有一個鑰匙孔時,在正常的閉鎖與開鎖兩種狀態(tài)下,由于“休息”彈子組[(6)(15)(16)]、“休息”彈子組[(6)(17)(18)(19)(20)]與鑰匙的通透坑孔鑰匙齒(24)相對應,處于開鎖界面處,鎖入量都為零,由于兩種“休息”彈子組帶有球面的彈子端與鑰匙孔(21)外側面齊平,沒有間距;在有一組平行或相互傾斜排布的鑰匙孔時,閉鎖時,彈子組的最外側彈子的球面端與距離開鎖界面最遠處的鑰匙孔的外側面相接觸,當最外側鑰匙孔插入對應的鑰匙時,產生有球面彈子的球面端與鑰匙孔外側接觸面的前移,而彈子(16)、彈子(18)只有在距離開鎖界面最近的鑰匙孔的鑰匙插入前后的兩種狀態(tài)下,它們面向開鎖界面一端才位于開鎖界面處不變(鎖入量為零),當有鑰匙以外的異物進入時,彈子(16)、彈子(18)極易動作,有產生反向閉鎖的可能性,起到抗異物進入的作用,補償有可能被破解的彈子組。
面臨彈子組數不足和彈子的潛在性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問題一方面將鑰匙孔(21)設置在鎖芯(5)以外的鎖體上,采用正方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狀的推拉式鎖芯(5),引入彈子組量性化的概念,以多取勝,其特征由鎖體(1)、鎖體(2)、鎖體(3)、內六角螺絲(4)通過鎖體(1)內部的凸臺及鎖體(2)的凹槽組成兩個穩(wěn)定空間,一個用于鎖芯(5)的工作通道,一個用于鑰匙(23)的工作通道[鑰匙孔(21)],鑰匙孔(21)位于鎖芯(5)以外的鎖體(2)或鎖體(3)上,這時鑰匙孔(21)的外端至開鎖界面的距離增大不影響鎖芯(5)的橫截面積,這種鎖芯(5)以外的鑰匙孔(21)與正方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狀橫截面的推拉鎖芯(5)相結合的組合結構,可以有效地提高鎖芯對彈子組的承載能力和有利于彈子的組合能力,為充分挖掘和發(fā)揮鎖內彈子的潛在性能奠定了良好基礎。
另一方面巧妙設計鎖內彈子形狀和彈子組的組成結構,引入彈子組自身的混肴、彈子組間相互混肴的概念,建立比較復雜的彈子組合體系,其特征鎖內有n≥0組易按壓試探到開鎖界面,并穩(wěn)定在開鎖界面處的最大鎖入量彈子組[(6)(11)(12)],以手拉拉環(huán)(22)帶動鎖芯(5),使彈子(11)、彈子(12)軸線產生微量位移時,彈子(11)與彈子(12)接觸的一端端面易被阻滯在開鎖界面為宜;有n≥0組“休息”彈子組[(6)(15)(16)],彈子(15)、彈子(16)位于開鎖界面一端在離開鎖界面最近的鑰匙孔(21)插入鑰匙(23)的前后兩種狀態(tài)中都是零鎖入量,彈子(16)位于開鎖界面一端1.5mm左右制成微錐體,以手拉拉環(huán)(22)帶動鎖芯(5),使彈子(15)、彈子(16)的軸線產生微量位移時,能夠順利按下彈子(16)并暫時定位為宜;有n≥4組編碼彈子組[(6)(13)(14)],根據每個鎖可以重新編排各自的鎖入量,通過改變各彈子組的相對位置和重新編組彈子的各自鎖入量,實現每個鎖的個性差異,彈子(13)、彈子(14)與開鎖界面接觸的一端1mm左右分別制微錐體,以手拉拉環(huán)(22)帶動鎖芯(5),彈子(13)、彈子(14)軸線產生微量位移時,下壓彈子組時不易探到開鎖界面為宜;有將部分彈子組或全部彈子組制成不少3個彈子,并在每一個彈子組原有一個壓簧(6)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壓簧,置于鎖體(2)中有球面體彈子面向開鎖界面一側,并套入這個有球面體彈子的臺階軸上,控制著彈子組最外側制有球面體的彈子始終有一個向外側的壓力,并要保證所有彈子的最大外徑尺寸精度高度一致性或基本一致性,產生彈子組的自我混肴和彈子組之間的相互混肴現象,提高了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內在質量,使本鎖鑰匙以外的技術性開啟時,難以摸清鎖內彈子的真實位置而望而怯步。
面對主鎖舌鎖點少的問題提供一個有多鎖點的主鎖舌[門栓(39)(39’)]機構,主鎖舌是單側或雙側多鎖點式的,其特征為沿著門的總體高度單側排布n≥2個主鎖舌(39)(39’),或沿著門的總體高度雙側排布n≥2個主鎖舌(39)(39’),并由執(zhí)手(26)(27)通過軸(28)、開口銷(29)、擋圈(30)、壓簧(31)、滑鍵(32)、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3),驅動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由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上的輪齒帶動主鎖舌(39)體上的齒條保持同步,由主鎖舌(39)體帶動搖桿(43),由搖桿(43)帶動搖桿(44)拉動主鎖舌(39’)伸出或縮回,由于有壓簧(31)的作用,受到非正常力時,兩個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之間會產生打滑現象而相互脫離,加上鎖芯(5)的尾部(38)的可靠守護,可實現安安結合,給人安全感。
圖1、圖2、圖3、圖4為鎖的核心部分。
圖5、圖6由鎖芯的尾部與執(zhí)手聯(lián)動控制的主鎖舌部分。
其中1、鎖體,2、鎖體,3、鎖體,4、內六角螺絲,5、鎖芯,6、壓簧,11、彈子,12、彈子,13、彈子,14、彈子,15、彈子,16、彈子,17、彈子,18、彈子,19、壓簧,20、彈子,21、T形組合鑰匙孔,22、拉環(huán),23、鑰匙,24、通透坑孔鑰匙齒,25、配套產品體,26、執(zhí)手,27、執(zhí)手,28、軸,29、開口銷,30、擋圈,31、壓簧,32、滑鍵,33、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5、主鎖舌體,36、主鎖舌體,37、固定軸套,38、鎖芯(5)尾部,39、主鎖舌,39’、主鎖舌,41、閉鎖檔,42、開鎖檔,43、搖桿,44、搖桿。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包括裝有彈子的鎖的核心部分和由鎖芯(5)的尾部(38)與執(zhí)手(26)(27)聯(lián)動控制的主鎖舌(門栓)部分。
1、核心部分首先由鎖體(1)、鎖體(2)、鎖體(3)、內六角螺絲(4)通過鎖體(1)的內部凸臺及鎖體(2)上的凹槽組成了兩個穩(wěn)定的空間,一個空間用于容納鎖芯(5),作為鎖芯(5)的工作通道,鎖芯(5)工作時,可以按著人們的意愿推入和拉出,因在鎖體(1)與鎖芯(5)之間裝有行程限位裝置,鎖芯(5)不會被超位拉出。
鎖芯(5)的外露端有限位臺階,限位臺階沉于鎖芯(5)所處的空間前端的一個下凹部分,一個可以起到防鋸、防撬的作用,一個可以起到定位鎖芯(5)的作用,鎖芯(5)在其所處的空間精度的約束下,在其自身臺階的準確定位下,在鎖體(2)與鎖芯(5)上一次性鉆削出所有的彈子孔道,因鎖體(2)與鎖芯(5)所有對應的彈子孔道都非常同心,鎖芯(5)在自身限位臺階定位作用下,鎖內彈子可以在彈子孔道內順暢移動,實現順暢的閉鎖功能。
另一個空間用于容納鑰匙(23),作為鑰匙(23)的工作通道,由于受到鑰匙自身尺寸與鑰匙孔尺寸的約束,受到鑰匙與鎖體端面間的定位,以及鑰匙(23)上通透坑孔、凹坑等限位作用,鑰匙(23)在鑰匙孔(21)中能夠準確面穩(wěn)定定位。
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鎖內每組彈子孔道總長都相等或近似相等;每一組彈子長度之和都相等或近于相等;所有彈子組接觸鑰匙孔(21)一端的彈子外端都是球面體;當鎖的核心部分處于閉鎖的自由狀態(tài)下,所有彈子組在壓簧(6)的作用下,靠近鑰匙孔(21)一端的彈子外端與鑰匙孔(21)的外側面接觸,處于同一平面內;在壓簧(6)的作用下,所有靠近鎖芯(5)的彈子的端部距彈子孔道底部的距離都等于或大于所有彈子組的最大鎖入量;所有接觸壓簧(6)的彈子,其接觸端制成臺階軸,有間隙性的插入壓簧(6)中。
當鎖的核心部分制成聯(lián)合鑰匙孔時,即平行或互為傾斜排布的n≥2個鑰匙孔時,需要增加個n≥1鎖體,具有與鎖體(2)、鎖芯(5)相通的同心彈子孔道,并且在彈子孔道內都有一個彈子,每個彈子靠近增加的鑰匙孔外側面的一端為球面體;當鎖的核心部分處于閉鎖的自由狀態(tài)下,部分彈子或所有彈子組在壓簧的作用下,其最外端的彈子在距離開鎖界面最遠的鑰匙孔外側面處齊平,這種狀態(tài)下,除距離最遠的鑰匙孔能插入鑰匙外,其余的鑰匙孔是插不進鑰匙的。
2、由鎖芯(5)的尾部(38)與執(zhí)手(26)(27)聯(lián)動控制的主鎖舌部分執(zhí)手(26)(27)通過軸(28)、開口銷(29)、擋圈(30)、壓簧(31)以及軸(28)上的滑鍵(32)強制帶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3)轉動,在適當的壓簧(31)的壓力下帶動了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轉動,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依靠其外周上的輪齒與主鎖舌體上齒條保持同步、保證了主鎖舌的伸出與縮回的功能,同時又具有在主鎖舌受到不正常的擠卡力的情況下,可以強制其主鎖舌伸出與縮回,只有在受到特大力時,為了保護主鎖舌體不受到破壞,保護聯(lián)動機構本身不受到損失,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3)與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之間產生打滑現象而脫離,實現雙保險。
3、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開鎖1)單鑰匙孔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開鎖將鑰匙(23)插入鑰匙孔(21)中,由于鑰匙(23)齒型的靠模作用,原本齊平于鑰匙孔(21)外側端面的彈子變成了參差不齊的排布,而原本參差不齊的鎖入彈子群被強制退出鎖體(2),齊平于開鎖界面,手拉拉環(huán)(22)拉出鎖芯(5),鎖芯(5)的尾部(38)從主鎖舌的閉鎖檔(41)中退出,控制執(zhí)手(26)(27)縮回主鎖舌至限位點,推入鎖芯(5),使鎖芯(5)的尾部(38)插入主鎖舌的開鎖檔(42)中。
2)n≥2個鑰匙孔的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開鎖一個由遠至近的開鎖方法,先將距離開鎖界面最遠的一個鑰匙孔插入對應的鑰匙,由于其鑰匙齒形的靠模作用,原本齊平于最遠鑰匙孔外側端面的彈子變成了參差不齊的排布,而臨近的鑰匙孔參差不齊的彈子排布變成了鑰匙孔外側端齊平的狀態(tài),此時插入與之相對應的鑰匙……直至距離鎖芯(5)最近的鑰匙孔插入與之相對應的鑰匙,以其鑰匙齒型的靠模的作用,在強制已經齊平的彈子外側端面參差不齊的同時,將原本參差不齊的鎖入彈子群強制退出鎖體(2),齊平于開鎖界面,手拉拉環(huán)(22)拉出鎖芯(5),鎖芯(5)的尾部(38)從主鎖舌(39)的閉鎖檔(41)中退出,控制執(zhí)手(26)(27)經過傳動裝置縮回主鎖舌至限位點,推入鎖芯(5),使鎖芯(5)的尾部插入主鎖舌的開鎖檔(42)中。
4.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閉鎖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的閉鎖過程是其開鎖過程的反過程。
權利要求
1.一個鑰匙孔,由n≥2個T形組合而成的鑰匙孔(21),其特征鑰匙孔(21)可以看成由n個T形組合而成的,也可以分割成一個大的狹窄的矩形和n個小的正方形或n個小的矩形。
2.一組平行或相互傾斜排布的鑰匙孔,由相同形狀鑰匙孔或不同形狀鑰匙孔相互平行或相互傾斜構成的聯(lián)合鑰匙孔,其特征不少于2個鑰匙孔同時存在,它們是相互平行或相互傾斜,并且有相互同心的彈子孔道,由不少于2個鑰匙與不少于2個鑰匙孔相對應,從距離開鎖界面由遠而近依次插入各自的鑰匙開鎖,從距離開鎖界面由近而遠依次拔出鑰匙閉鎖。
3.一個鑰匙,由n≥1個通透坑孔齒組成的鑰匙,其特征可以將鑰匙制成有n≥1個通透坑孔鑰匙齒的平凹鑰匙,也可以制成有n≥1個通透坑孔鑰匙齒(24)的透(通透坑孔齒)、凸(凸起齒)、平(平面齒)、凹(凹坑齒)的鑰匙(23)。
4.引入反向鎖入保護概念,設置n≥0組“休息”彈子組[(6)(15)(16)],設置n≥1組“休息”彈子組[(6)(17)(18)(19)(20)],其特征當只有一個鑰匙孔時,無論鎖處在開鎖狀態(tài)還是處在閉鎖狀態(tài)中,彈子組中的彈子(16)、彈子(18)面向開鎖界面一端都始終位于開鎖界面處不變,而彈子(16)、彈子(20)的球面端都始終與鑰匙孔的外側面相接觸;在有一組平行或相互傾斜排布的鑰匙孔時,閉鎖時彈子組的最外側彈子的球面端與距離開鎖界面最遠處的鑰匙孔的外側面相接觸,當最外側鑰匙孔插入對應鑰匙時,產生球面彈子的球面端與鑰匙孔外側面接觸的前移,而彈子(16)、彈子(18)只有在距離開鎖界面最近的鑰匙孔的鑰匙插入前后的兩種狀態(tài)下,它們面向開鎖界面一端才位于開鎖界面處不變。
5.為了強化對彈子組結構設計的靈活性,并引入彈子組量性化概念,將鑰匙孔(21)移出鎖芯(5)外,與橫截面為正方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狀推拉鎖芯(5)相結合,形成的組合結構,其特征由鎖體(1)、鎖體(2)、鎖體(3)、內六角螺絲(4)通過鎖體(1)的內部凸臺及鎖體(2)中的凹槽組成的兩個穩(wěn)定的空間,一個用于橫截面為正方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狀的推拉鎖芯(5)的工作通道,一個用于鑰匙的工作通道[鑰匙孔(21)]。
6.部分彈子組或者全部彈子組設計成具有兩個壓簧的組成結構,其特征在所有彈子組必須具有1個壓簧(6)的基礎上,保證部分彈子組或全部彈子組不少于3個彈子,在這個部分彈子組或全部彈子組中,每一個位于鎖體(2)中帶有球面體彈子面向開鎖界面一側增加一個壓簧,并套入這個有球面體彈子的臺階軸上,當鎖內處在開鎖界面的彈子受到擠壓、擠卡情況時,增加的這個壓簧能夠控制著最外側有球面的彈子始終保持有一個向外側的壓力。
7.一個分散的多鎖點的安全鎖舌(門栓),其特征沿著門的總體高度單側均勻或非均勻排布n≥2個主鎖舌(39)(39’),或者沿著門的總體高度雙側均勻或非均勻排布n≥2個主鎖舌(39)(39’),由搖桿(43)帶動搖桿(44)拉動主鎖舌(39’)伸出或縮回。
8.一個由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傳動的安全控制機構,其特征由執(zhí)手(26)(27)通過軸(28)、開口銷(29)、擋圈(30)、壓簧(31)、滑鍵(32)、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3)驅動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由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34)上的輪齒帶動主鎖舌(39)(39’)體上的齒條保持同步,使主鎖舌(39)(39’)按照人們的意愿伸出或縮回,當外力超過壓簧(31)的預置能力時,兩個平面摩輪或平面齒輪會安全脫離。
9.巧設計彈子形狀和彈子組成結構,引入彈子組自身的混肴、彈子組間相互混肴的概念,建立比較復雜的彈子組合體系,其特征鎖內有n≥0組易按壓試探到開鎖界面,并穩(wěn)定在開鎖界面處的最大鎖入量彈子組[(6)(11)(12)],以手拉拉環(huán)(22)帶動鎖芯(5),使彈子(11)、彈子(12)軸線產生微量位移時,彈子(11)與彈子(12)接觸的一端端面易被阻滯在開鎖界面為宜;有n≥0組“休息”彈子組[(6)(15)(16)],彈子(15)、彈子(16)位于開鎖界面一端在離開鎖界面最近的鑰匙孔(21)插入鑰匙(23)的前后兩種狀態(tài)中都是零鎖入量,彈子(16)位于開鎖界面一端1.5m左右制成微錐體,以手拉拉環(huán)(22)帶動鎖芯(5),使彈子(15)、彈子(16)的軸線產生微量位移時,能夠順利按下彈子(16)并暫時定位為宜;有n≥4組編碼彈子組[(6)(13)(14)],根據每個鎖可以重新編排各自的鎖入量,通過改變各彈子組的相對位置和重新編組彈子的各自鎖入量,實現每個鎖的個性差異,彈子(13)、彈子(14)與開鎖界面接觸的一端1mm左右分別制微錐體,以手拉拉環(huán)(22)帶動鎖芯(5),彈子(13)、彈子(14)軸線產生微量位移時,下壓彈子組時不易探到開鎖界面為宜;有將部分彈子組或全部彈子組制成不少3個彈子,并在每一個彈子組原有一個壓簧(6)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壓簧,置于鎖體(2)中有球面體彈子面向開鎖界面一側,并套入這個有球面體彈子的臺階軸上,控制著彈子組最外側制有球面體的彈子始終有一個向外側的壓力;并要保證所有彈子的最大外徑尺寸精度高度一致性或基本一致性。
全文摘要
一個將主鎖舌(門栓(39))設計成沿門的單側或雙側總體高度上均勻或非均勻排布的多點鎖舌(門栓(39));將鑰匙孔設計成n≥2個聯(lián)T形鑰匙孔(21),設計成n≥2個相互平行或相互傾斜的聯(lián)合鑰匙孔;引入了閉鎖時與鑰匙孔外側面接觸的“休息”彈子組零鎖入量的反向保護概念;引入了以多取勝的量性化概念;引入了彈子組自身混肴和各彈子組間相互混肴的概念;形成的比較復雜的彈子組合體系的彈子結構的機械防盜鎖,更具安全可靠性。
文檔編號E05B19/00GK101078311SQ20071007908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1日
發(fā)明者姜仁忠 申請人:姜仁忠